地质作用与地质地貌图片及成因35页PPT
地形地貌成因专题(课堂PPT)

11
材料一:西北某区域年降水量分布图(图9)和 西北某区域地表物质组成分布图(图10)
(2)比较塔里木盆地与准噶尔盆地地表组成物质分布
的差异,并分析原因。(10分)
12
准噶尔盆地地表主要分布草原,中部地区分布着小面积 的沙质沙漠和石质沙漠(2分); 塔里木盆地沙质沙漠面积广阔,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 中部,草原分布在塔里木盆地周围地区(2分)。 准噶尔盆地西部山地多缺口,易受来自大西洋和北冰洋 水汽影响,降水较多(2分); 塔里木盆地地形封闭,受来自大西洋和北冰洋水汽影响小, 降水稀少,所以中部分布沙质沙漠(2分); 塔里木盆地周围有冰雪融水,所以盆地周围分布着草原 (2分)。
4
材料二:科罗拉多大峡谷是世界陆地上最长的峡谷之一。 从谷底向上.沿岩壁出露着早古生代到新生代的各期岩 系,并含有代表性生物化石,大峡谷因此有“活的地质史 教科书”之称。 依据材料二,分析科罗拉多大峡谷岩石的主要类型, 并说明大峡谷的形成过程。(4分)
沉积岩 形成过程:先是外力沉积,后地壳抬升, 最后受流水侵蚀作用形成。
3
17.飞来石来自于( ) A.冰川漂砾B.火山弹 C.陨石 D.花岗岩风化 18.天柱峰的形成过程是( ) A.沉积——断裂——抬升 B.沉积——侵入——隆起——侵蚀 C.板块碰撞——火山喷发 D.沉积——褶皱——背斜成山
17题,根据题目信息可知,飞来石是一种花岗岩,D正确。 18题,根据题目信息可知,天柱峰的形成过程首先是在 地势较低的 地区接受沉积,然后由岩浆侵入,形成花岗 岩,后地壳抬升,在外力的侵蚀作用下形成的,B正确。
地形地貌成因专题
1
据图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贝加尔湖成因。
地质地貌冰川的地质作用及其地貌特征PPT课件

• 三、冰川地质作用
• (一)冰川的运动
• 任何冰川都有或大或小的运动速度。冰川的运动一般以年为计算单 位,由数十米至数百米不等。但是,有一种冰川能发生周期性的突 然前进,运动速度十分惊人。这种冰川叫波动冰川,是特殊类型的 冰川,其运动规律不受气候变化控制。
• 冰川运动速度在冰川的各个部分是不一样的,较快的是在冰川的中部, 即从粒雪盆出口到冰舌的最上部这一段。因为这里冰川最厚,由此向 上游和下游都逐渐减薄。横穿冰舌,运动速度最快在冰川的中部。
• 表面的脆性带是被下部的可塑带托着往前运动的。过去有一种推论, 认为冰川的下部由于处于可塑状态,因而运动速度比表面快。经实 际观测,运动速度以表面最快,并向底部递减,因为冰川底部存在 摩擦阻力。
• 冰川运动是由可塑带的流动和底部的滑动两部分组成的。
• 在中低纬度地区,由于冰融水活跃,滑动常占运动总量的20%~80 %。但不能认为高纬度地区冰川不发生滑动,南极冰盖深钻探明, 冰上部虽然温度极低,但底部基本上处于压力融点(冰的融点每增 加一个大气压力要降低0.0075℃),即冰川底部与基岩并没有冻结 在一起,冰川的滑动是可能的。
• 在支冰川注入主冰川的汇合处,常在谷肩处出现悬谷。这是由于 支冰川厚度比主冰川小,侵蚀力弱,底床深度也较小,冰退以后 支谷就成为悬谷。我国西部许多山地的悬谷高出主冰川谷达百余 米至数百米。
• 槽谷在纵剖面上常有冰坎(岩槛)与冰盆交替,并形成串珠状湖 泊。冰坎与冰盆是冰川作用选择性侵蚀的结果,这种选择性侵蚀 与冰床基岩的构造、节理有关,冰前期河床剖面的原始起伏也起 很大作用。
• 冰川除通过刨蚀和掘蚀从谷床上获得冰碛物外,雪崩、冰崩及山 坡上的块体运动常给冰川带来大量碎屑物质,这些碎屑在冰川中 被携带而来(运动冰碛),出露在冰川表面的叫表碛,夹带在冰 内的叫内碛,冰川底部的叫底碛,冰川边沿的叫侧碛;两支冰川 会合后,侧面合并的冰碛物叫中碛。冰川末端冰碛物环绕冰舌形 成高大的冰碛堤,叫做终碛(前碛)。
地质作用与地质地貌图片及成因

新月形沙丘
区别:静止沙丘为多层弧形层理构造, 流动沙丘是单向斜层理。 成因:静止沙丘,因为静止不动,所以 不存在沙粒的搬运,形成弧形层理 构造。 流动沙丘,沙粒 不断地从迎风坡向背风坡搬运,在 重力的作用下堆积,在沙丘内部形 成与背风坡倾斜方向一致的斜层理。
2、水蚀作用(最普遍、湿润区)使坡面破碎、
地质作用与地貌
(一)岩浆活动与火山地貌
一、内力作用
火山岛
火山岛
火山等高线地形图
火山口积水成湖-火山湖
(一)岩浆活动与火 山岩
一、内力作用
1、火山结构示意图
3、火山岩(岩浆岩)
2、火山按其活动性质,分为活 火山、休眠火山和死火山三种 类型
(1)喷出岩(玄武 岩):多气孔、疏松
(2)侵入岩(花 岗岩):坚硬
2、流水侵蚀与沉积 3、冰川侵蚀与沉积 4、海浪侵蚀与沉积
1、风蚀作用(干旱区) ——形成风蚀洼地、风蚀蘑 菇等风蚀地貌
雅丹地貌是一种典型的风蚀性地貌。 "雅丹"在维吾尔语中的意思是"具 有陡壁的小山包"。有些地貌外观 如同古城堡,俗称魔鬼城。
1、风力沉积:沙丘或黄土
沙丘形状与风向
流动沙丘和静止沙丘构造图
a
1.观察并叙述河
道的弯曲变化趋
b
势?
2.动手画出河谷 横剖面,叙述横剖 面形状变化特点? 3.河谷不同发育 阶段以哪种侵蚀 作用为主?
成熟期Βιβλιοθήκη c你认为下列河流的横断面图应与河 谷的哪些发育阶段相对应?
2、河流堆积地貌示意
上游 洪积—冲积扇、 中游 河漫滩平原、 入海口 三角洲
B
凹岸侵蚀 凸岸沉积
河漫滩平原
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在流水的
第六章.地质作用

冰冻气候区:气温低,蒸发量小,生物稀少,冰川盘
踞。如两极和高山地区。
中国地势分布示意图
大陆以剥蚀为主,海洋以沉积为主。
山区以剥蚀为主,平原以沉积为主。
内力和外力地质作用的关系:
内力地质作用决定地表的基本形态和内部 构造。———地表形态的塑造者。 外力地质作用破坏和重塑地表形态。 ———地表形态的雕刻者。
影响滑坡稳定性的因素
内因
•边坡岩土体性质
外因
•地表水和地下水
•地质构造
•岩体结构 •地应力
•地震
•风化作用 •人工开挖、爆破
据岩性条件: 软弱岩层如页岩、泥岩、千枚岩和坡洪 积松散堆积层、黄土等,易发生滑坡。 而脆性岩层如石灰岩、花岗岩等,易发 生崩塌。 据构造条件: 断层、褶皱发育地区,新构造运动强烈 地区易发生边坡失稳现象。
a- 河流横向环流;b-河曲处横向环流断面图
45
a-弯曲河道
b-蛇曲Biblioteka c-牛轭湖46河流搬运作用方式: 拖运、悬运、溶运 冲积物按河流沉积环境分:
河床沉积、漫滩沉积、河口沉积和牛轭湖沉积。
河口沉积分水上和水下部分。
47
河谷地貌 冲积物按河谷地貌形态分: 纵剖面 (1)山区河谷冲积层,以河床占据。 横剖面 (2)平原河谷冲积层,冲击物完全 河流阶地 发育,有以上各种沉积。
崩塌形成条件: 1. 地形地貌
坡度>450
2. 岩性
坚硬性脆岩石或上硬下软
3. 构造方面
软弱结构面倾向临空面,且 倾角大;高陡裂隙
崩塌形成机理示意
1980.6.3 湖北远安盐
长江西陵峡链子崖
卸荷裂隙
崩塌治理
清除危岩 加固坡面 危岩支顶 拦截防御 调整水流
高考地理特殊地貌与地质剖面图课件PPT

知 识
A.化学风化 B.冰川沉积 C.岩浆活动 2.推测“水上雅丹”的演化顺序( ) A.①→②→③→④ B.④→②→①→③
体 C.①→②→④→③ D.②→④→③→①
D.风力侵蚀
系
【答案】1.D 2.B
考 【解析】1.雅丹地貌是一种典型的风蚀地貌,又称风
考 一、从成因看特殊地貌
典例
向 (2020山东月考)新龙红山丹霞地貌位于四川省西部雅砻江河谷,青藏高原东南边缘。远远望去,雄伟
讲 壮观,经长期内外力和独特气候环境演化而形成(下图示意其形成过程),是高原藏区独有的高寒丹霞
解 地貌地质遗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丹霞地貌形成过程中,该处地壳运动的整体方向为( )
精 讲
【解析】(1)沙坝为海浪堆积作用形成,形成过程可结合图来回答。从图中可看出,帕图斯湖的西北部有河流流入,河流会 带来丰富的泥沙。泥沙受海浪、潮汐的顶托泥沙沿平行于海岸方向堆积。巴西东海岸受向南的巴西暖流影响,沙坝向西南方向 延伸,逐渐形成高出海平面的狭长沙坝。(2)影响湖泊盐度的因素可从河流径流和海水影响两方面来回答。受海水影响大,
课
巴丹吉林沙漠高大沙山:风,沙;钙质
堂
胶结层;水及水汽的吸附,沙山长高
总
结
丹霞地貌:红色砂岩、砾岩破裂崩塌、流水侵蚀
考 一、从成因看特殊地貌
典例
向 (2020湖北模拟)雅丹地貌是干旱区常见地貌之一。下图是柴达木盆地 讲 “水上雅丹”地貌的景观图。该地貌的组成岩石主要来自于湖底沉积物,
解 雅丹地貌形成之后,由于河流改道,湖水汇入而形成“水上雅丹”。读
A.先上升再下降
B.先下降再上升
地质作用和地表形态

(1)岩层新老顺序的判断
根据岩层的上下层关系判断。 根据岩层的接触关系判断。
据图思考: 判断右图岩层的新老关系? ①和⑥; ①和② ; ⑤和⑦ ; ②和④ ;
④变质岩的形 成晚于②岩层
(2)判断地质构造
山区:扩大林业比例(建防护林;退
耕还林、还草)。平原地区:发展节
水农业(发展生态农业;保护湿地;
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
(2019全国卷Ⅱ)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云南省宾川县位于横断山区边缘,高山地区气候凉湿,河谷地区
气候干热。为解决河谷地区农业生产的缺水问题,该县曾在境内山区 实施小规模调水,但效果有限。1994年“引洱(海)入宾(川)”工 程竣工通水,加之推广节水措施,当地农业用水方得以保障。近些年 来,宾川县河谷地区以热带、亚热带水果为主的经济作物种植业蓬勃 发展。如图示意宾川县的地形。
古河床沉积物是某地质历史时期河流位置的标志。在乙地不同高度上分布 着两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古河床沉积物。
4.这反映了自古河床形成以来,该地区地壳经历过 A. 间歇性抬升 B. 持续性抬升 C. 间歇性沉降 D. 持续性沉降
(2016年天津卷)在天津市南部地区发现的贝壳堤,是贝壳及碎屑物受潮水搬运,
在海边经较长时期堆积而形成的垄岗,可以作为当时海岸线的标志。
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地质作用和地表形态
齐艳梅 天津市新华中学
2020. 2
课标要求:
1.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 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2.运用示意图,说明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
3.结合实例,解释内力和外力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 并说明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明确核心概念之间的关系——建立联系,知识内化 关注行为条件和行为动词——情境创设,技能训练
《地质学》课件——第四纪地质与地貌

2 第四纪地貌的分级与分类
一、地貌分级 巨型地貌:大陆与海洋、大的内海及大的山系; 大型地貌:山脉、高原、大型盆地及海底山脉与平原; 中型地貌:分水岭、山间盆地; 小型地貌:残丘、谷坡、沙丘、小的侵蚀沟。
(2)经过多次洪水而形成的洪积扇常呈较不规则的斜交层理, 有时还夹有透镜体和条带状的细粒碎屑和粘土混合物等。
(3)洪积土中的地下水一般属于潜水。在顶部埋藏较深;在边 缘地带,地下水埋藏浅;局部低洼地段,地下水可能溢出 地表;
(4)洪积扇的厚度一般是随离沟口的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小。
返回
5 水成地貌
⑤ 坡积物在气候湿润的山区较为常见,尤其在上坡植被稀少易受 冲刷和下坡地势较平缓的山地最为常见。
坡积土
返回
一、坡积土(Qdl)的特征与工程地质评价 3.坡积土的工程地质评价 (1)坡积物常常很疏松,承载力低、压缩性高(尤其是新近
堆积的坡积物)。 (2)坡积物厚度变化很大,作为的地基会存在不均匀沉降
2. 地貌学——研究地壳表面各种起伏形态的 形成、发展和空间分布规律的学科。
3.13 第四纪地质与地貌
1 概述 2 第四纪地貌的分级与分类 3 山岭地貌 4 风化地貌 5 水成地貌
1 概述
一、地形与地貌 地形 :专指地表既有形态的某些外部特征,如
高低起伏、坡度大小和空间分布等,用地形等 高线表达。 地貌 :不仅包括地表形态的全部外部特征,还 要分析和研究这些形态的成因和发展 ,用地貌 图表达。
地表流水的地质作用
地表流水有片流、洪流和河流3种方式。 (1)在地面汇合成网状薄水层顺自然坡均匀流动
2.2 构造地貌的形成-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课件(共34张ppt)

2.2 构造地貌的形成-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课件(共34张ppt)(共34张PPT)2.2 构造地貌的形成——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学习目标:1.通过太空泥模拟实验和图片观察,能辨别褶皱和断层,说出其形成过程、特征及形成的地貌;2.以鄂尔多斯市页岩气开发为例,说出褶皱和断层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概念1:地质构造裸露地表的岩层倾斜弯曲断裂错开岩层的变形和变位褶皱断层概念2:构造地貌由地质构造而形成的地表形态任务一:褶皱和断层的判读活动1:利用手中的太空泥,压成片,按顺序叠放,模拟水平岩层,思考水平岩层的新老关系?活动2:观察课本26页图2.13希腊克里特岛变形的岩层照片,模拟褶皱的形成过程,画出示意图,标注受力方向?指出背斜、向斜?说出褶皱的形成过程?活动3:观察制作的褶皱模拟图,思考在同一水平面上,背斜向斜的岩层新老关系有何不同?活动4:观察制作的褶皱模拟图,说出不受外力影响下背斜和向斜形成的地貌及原因?在外力长期作用下又会如何演变?任务一:褶皱和断层的判读褶皱定义: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力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形变”,产生一系列波状弯曲叫做褶皱内力作用永久性什么是褶皱?褶皱是如何形成的?褶皱的基本单位:褶曲向斜背斜(从形态上划分)向斜背斜褶曲岩层向上拱起部分岩层向下弯曲部分背斜山、向斜谷长江巫峡向斜山、背斜谷→ 地形倒置四川省四姑娘山为什么会发生地形倒置?背斜顶部因受张力产生裂隙向斜槽部由于受到挤压岩石致密外力长期作用容易被侵蚀成谷地不易被侵蚀相对高耸形成山岭向斜山、背斜谷→ 地形倒置那么如何准确地判断背斜和向斜呢?根据“岩层新老关系”准确判断(中间较新,两翼较老)(中间较老,两翼较新)背斜向斜新生代中生代古生代总结:1、褶皱的判读(1)依据岩层的弯曲形态判断:岩层向上拱起的是背斜,岩层向下弯曲的是向斜。
(2)依据岩层的新老关系判断:水平方向上,中间老两翼新的是背斜,中间新两翼老的是向斜。
2、褶皱对地表形态的影响(1)内力作用:背斜成山--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形成山岭;向斜成谷--向斜岩层向下弯曲,形成谷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