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綦江区三江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大自然的语言》课件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6课《大自然的语言》ppt课件1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6课《大自然的语言》ppt课件1

2、把标题改作《一门丰产的科学— —物候学》,好不好?为什么?
不好。“大自然的语言”用了拟 人手法,体现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 显得新颖别致,引人入胜。
3、第7—10段运用了什么说明顺 序?文中的顺序能否打乱?为什
么?
不能。
这里运用了逻辑顺序。作者把决定物候 现象的四个因素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 小,依次排列。
六、积累运用 ,写作迁移: 要求:
1、用一句话写出季节特 征或景色特点;
2、语言准确生动。
果园里的苹果熟了, 果实累累.远远望去,一 个个苹果像一个个小红 灯笼,多好看呀!
1
2
3
4
七、 你是生活
的有心人吗?你知 道多少谚语?说来 听听.
古诗中的物候知识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大自然的语言
竺可桢
草长莺飞 百花盛开
烈日炎炎
金黄一片
白 雪 皑 皑
你知道这是什么季节吗?
春夏 秋冬
一年有四季, 四季景不同。
秋枫 冬 梅
春柳 夏荷
大自然就像一个神奇的智者, 用他独特的语言向人类传递着季 节变化的种种消息。
竺可桢
• 1、这篇课文介绍了什么知识?
• 介绍了物候知识,说明了研究物候的重要性。
重点字词
3.掌握下列词语,并用词造句。 销声匿迹:
衰草连天: 风雪载途: 周而复始: 草长莺飞:
重点字词
2.掌握下列词语,并用词造句。 销声匿迹:原指不公开讲话,不公开露面, 这里指昆虫都无声无息,无影无踪了。 衰草连天:遍地是衰草。 风雪载途:风雪满路。 周而复始:一次又一次地循环。 草长莺飞:绿草茂盛,莺儿啼飞,指春天的 美好景象。

《大自然的语言》PPT课件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 语文36页PPT

《大自然的语言》PPT课件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 语文36页PPT
《大自然的语言》PPT课件 部编人教

26、我们像鹰一样,生来就是自由的 ,但是 为了生 存,我 们不得 不为自 己编织 一个笼 子,然 后把自 己关在 里面。 ——博 莱索

27、法律如果不讲道理,即使延续时 间再长 ,也还 是没有 制约力 的。— —爱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科 克

28、好法律是由坏风俗创造出来的。 ——马 克罗维 乌斯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36

29、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 的状态 中,哪 里没有 法律, 那里就 没有自 由。— —洛克

30、风俗可以造就法律,也可以废除 法律。 ——塞·约翰逊
版八年级 语文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讲义大自然的语言》课件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讲义大自然的语言》课件新人教版

3词语评点:
写春:大地苏醒 冰雪融化 草木萌发 次第
“苏醒”将大地拟人化,展现一幅春回大
地,生机勃勃的景色。
“融化”写出了冰雪的动态,暗示着春暖花
开的美景,透漏着暖暖的春意。
“萌发”描写小草、树芽生长的情态,显示
出草木的生机和活力。
“次第”写出百花竟相开放、争着报春的
热闹情景。
写夏:燕子翩然归来 植物“孕育”果实
1、分析课文第一部分
(一)齐读第一自然段。
1、本段主要描写了什么?
2、本段是按什么顺序来说明的?标 出有关词句。
3描写一年四季的物候现象运用了哪 些词语?请同学们仔细揣摩,品味, 并谈谈你的理解。
明确:
1、本段以优美生动的写景笔调描写了 一年四季的物候现象。
2、本段是按春——夏——秋——冬的时 间顺序来写的。表示时间的词语有;立春 过后——再过两个月——不久——到了 秋天——准备迎接,条理十分清楚。
古今差异对物候的影响 古代三月的长城 现代三月的长城
4. 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安排农作物区 划,确定造林和采集种子的日期;引种植 物到气候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轻害 虫的侵害;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划分段落层次,理清说明顺序
第一部分(§1---3) 引出什么叫物候和物候 学.
落叶
(luò)
丢三落四 (là)
落枕
(lào)
差异 (chā) 差遣 (chāi)
差劲 (chà) 参差 (cī)
大自然的语言
“一年有四季,四季景不同”, 通过草木昆虫呈现出不同的情景, 我们可以清楚的了解季节的变换更 替,能够据此来安排农事活动,自 然界就像一个智者,用他独特的语 言向人类传递着季节变化的种种消 息。

《大自然的语言》PPT课件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 语文36页PPT

《大自然的语言》PPT课件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 语文36页PPT

END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大而且只有两个……公平和实用。——伯克 7、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节。——歌德
8、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9、上帝把法律和公平凑合在一起,可是人类却把它拆开。——查·科尔顿 10、一切法律都是无用的,因为好人用不着它们,而坏人又不会因为它们而变得规矩起来。——德谟耶克斯

八年级语文上册16《大自然的语言》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16《大自然的语言》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4、研究(yánjiū)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首先是为了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安排农作 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引种植 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 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第十七页,共29页。
归纳(guīnà)小结 大自然的语言
——事理(shìlǐ)(科普)说明文
内容: 介绍知识
第二十一页,共29页。
农谚: 1 清明前,开秧田 2 柳毛开花,点豆种瓜 3 馒头云,天气晴 4 燕子低飞要落雨 5 鸡迟宿,鸭欢叫(huān jiào),
第二十二页,共29页。
请阅读这首古诗(gǔshī),指出诗中这种现象反 映了决定大自然语言出现的哪一个因素?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八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shèngkāi)。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第六页,共29页。
第七页,共29页。
检查(jiǎnchá)预习读 准 啦
载途 zài 簌簌 sù
连翘(lqiáináo 衰草连天 shuāi
qiào)
孕育: yùn
翩然: piān
销声匿迹 nì 周而复始:fù
(xiāo shēng nì jì):
.
第八页,共29页。
衰草连天 shuāi ——— 鬓毛衰 cuī
第二十三页,共29页。
拓展(tuò zhǎn)延 伸
搜集(sōují)、寻找大自然 的语言
第二十四页,共29页。
古代晴天雨中到闻。蝉叫,预告(yùgào) (g ǔ dà i) 早蚯闻蝉叫,晚蚯迎雨场。 农 谚
第二十五页,共29页。
麻雀囤食要落雪。
古 代
(g 蚂蚁垒窝要落雨。 ǔdà鱼跳水(tiàoshuǐ),有雨来。 i) 燕子低飞要落雨。 农 谚

人教版八年级上《大自然的语言》精品教学课件(共65张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上《大自然的语言》精品教学课件(共65张课件)

生动形象
五、小结
《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篇传统事理说明文,作 者把一门科学 —— 物候学介绍得浅显易懂,饶 有趣味。全文思路清晰明了:描述物候现象 — — 作出科学解释 —— 追究因果关系 —— 阐述研 究意义,这种从现象到本质的逻辑认知方法和 行文思路值得我们学习。同时,生动、准确的 语言更值得借鉴,科学家重观察、讲实证的科 学态度和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尤其崇高。
再见
1、第一句中的 “这些”指代什么?什么是物候?什
么是物候学?这是用的什么说明方法?
答:“这些”指代:草木荣枯、候鸟去来。 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 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的一门科学,叫物候学。
这两句是用下定义的说明方法。
2、第三句中的“许多”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答:不能。因为“许多”一词准确地说明了古代流传下来的包
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 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
种子的日期; 引种植物到气候条件相同的地区; 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 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三、合作探究
1、文章的要点内容和结构层次。
2,文章的重点语段------
课文思路图:
大自然告诉我们季节 据以安排农事
物候、物候学 物候对于农业生产的 重要意义 决定物候现 象来临的因素
2、什么叫物候学? 利用物候来研究农 业生产的科学,就是 物候学。
3、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 重要意义? 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 温、温度等气候条件的综 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生 物的影响,可以广泛应用 在农业生产上。
4、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 因素有哪些?
纬度、经度、高下的 差异和古今的差异。
5、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纬度 因素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大自然的语言》(1)ppt课件(人教版)-2019精选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大自然的语言》(1)ppt课件(人教版)-2019精选

检查预习


差异——差遣——差劲——参差 chā chāi chà cī 落叶——丢三落四——落枕 luò là là o
观测——道观 ɡuān 播种——耕种 zhǒng
ɡ
z
整体感知
1 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 2 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3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4 研究物候学有现代卓越的科学家。他在气 候学、地理学、自然科学史等方面的造诣 而物候学也是他呕心沥血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我国现代物候学的每一成就都是和他 不开的。
竺可桢
气象学家、地理学家。 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 创建了我国第一个气象研究 批气象台站,并在台风、季 候变迁、农业气候、物候、 划等方面有开拓性的研究。
3.第二段举了哪些例子说明“劳动人民注意了 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 以安排农事”?
举了三个例子:
杏花开了——传语——赶快耕地 桃花开了——暗示——快种谷子 布谷叫了——唱歌——割麦插禾 4.第一、二段列举丰富的自然现象是为了 引出什么内容?
物候 物候学 ——大自然的语言 ——利用物候知识来研 究农业生产的科学
练习:第二段哪些词语用得生动典雅?
传语 暗示 唱歌 草木荣枯 候鸟去来 花香鸟语 草长莺飞 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思考:
1.第一段描绘了一年四季丰富的自然现象, 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是按照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来写的。 2.第一段用了哪些词语说明时间的推移?
用了“过后”“再过”“不久”“于是转入”“到 “准备迎接”等词语,变化灵活。
品味:第一段哪些词语用得生动典雅?
苏醒:把大地人格化,亲切动人。 融化、次第:用词典雅,富于形象性。 翩然:轻快飞舞的样子,生动形象。 孕育:典雅。 簌簌:纷纷落下,形象典雅。 销声匿迹:消失了叫声,藏起了形迹。简炼典雅。 衰草连天、风雪载途:用词典雅,给人美感。 年年如是、周而复始:用词典雅,有文言色彩。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大自然的语言》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大自然的语言》课件
利用物候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就 是物候学。
①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 的综合; ②也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 ③可以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上。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首先是为了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 期;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 树木种子的日期;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 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 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全文采用逻辑顺序说明,思路清晰明了:描述物候现 象——作出科学解释——追究因果关系——阐述研究意义。
1.(必做题)课后查找反映的气象物候的 成语、谚语。
2.(选做题)摘抄你喜欢的语句或语段并 品析。
内容探究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作者是按怎 样的顺序来安排的?这个顺序可以改变吗? 为什么?
这几个因素能否调换顺序?
不能,因为这四个因素是由:
由主 到次 由 空间 到 时间
逻辑 顺序
不能。作者把决定物候现象的四个因素按照影响的程度不同, 依次排列,纬度影响最大,经度影响次之,高下的差异又次之, 古今的差异最次。由主要影响到次要影响,这样安排使文章条 理清晰,所以,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不能改变。
zài
méng
载途 萌发
sù 簌簌
yàn 农谚
孕育: 比喻酝酿着新事物。
翩然: 动作轻快的样子。 销声匿迹:原意是不公开讲话,不公开露面。这里指昆虫都无
声无息、无影无踪了。
周而复始:一次又一次的循环。
整体感知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明确:说明对象是“物候”和“象,古 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
走近作者
竺可桢,我国现代卓越的科学家。 他在气象学、气候学、地理学、自然科学史等方面的 造诣都很高,而物候学也是他呕心沥血做出了重要贡献的 领域之一。我国现代物候学的每一个成就都是和他的工作 分不开的。他主编了《中国自然区划》《中国自然地理》 等丛书,是我国地理学和气象学界的一代宗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今差异对物候的影响
古代三月的长城 现代三月的长城
古今的差异
原因
人类燃烧煤、石油、天然气——排放CO2
导 致
全球变暖(温室效应)
造 成
返回教程
物候现象差异
气候 复杂多样
纬度的差异
经度的差异
高下的差异 古今的差异
从 主 到 次
4. 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安排农 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种子的 日期;引种植物到气候条件相同的 地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 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练习:第二段哪些词语用得生动?
传语 暗示 唱歌 草木荣枯 候鸟去来 花香鸟语 草长莺飞 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思考:
1、第一段描绘了一年四季丰富的自然现象 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是按照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来写的。
2、第一段用了哪些词语说明时间的推移?
用了“过后”“再过”“不久”“于是转 入”“到了” “准备迎接”等词语,变化灵活。
蝌蚪在水中游泳, 不就像黑色的“逗点”? 大自然在水面写着: 春天已到人间。
大雁集队南飞, 不就“省略号”一串? 大自然在蓝天写着: 秋天已在眼前。
别以为人才说话, 大自然也有语言。 这语言到处都有, 睁开眼就能发现。 你看那天上的白云, 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 如白云飘得高高, 明天准是个晴天。 你看那地上的蚂蚁, 这也是大自然的语言。 如蚂蚁忙着搬家, 出门就要带好雨伞。
理 层 次
一、(1—3)说明什么是物候及物候学 二、(4—5)说明物候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三、(6—10)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 素 四、(11—12)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语段精读
我 最 行 !
品语言 秋
冬 春

先看第一段
立春 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 苏醒过来。冰雪 融化 ,草木 萌发,各种花 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 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 炎热的 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 ,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 簌簌地落下来。 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 销声匿迹。到 处呈现出一片 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 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 , 周 而复始。
大自然的语言
霜叶红于二月花
作者简介
竺可桢,气象学家、 地理学家、教育家。中国 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 基者。在台风、季风、气候变迁、农 业气候、物候、自然区划等方面有开 拓性的研究。主编了《中国自然区 划》、《中国自然地理》等丛书,是 我国地理学和气象学界的一代宗师。
读一读
5、物候研究有什么重要性?用了什么方法来说明? 物候使用的是活生生的生物。应用在农事活 动,比较简便,容易掌握。 举列子 6、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第二、第三、此外 次 主
逻辑顺序
小结
按照逻辑顺序,条理清晰的说明 物候知识。 既有生动形象的描写性语言,又 有平实准确的说明性语言。
品语言 秋
果实成熟 叶子变黄 北雁南飞 昆虫匿迹
冬 衰草 连天 春
生动形象

冰雪融化 草木萌发 描写 花次第开 燕子归来 拟人 布谷鸟来
孕育果实
品味:第一段词语生动?
苏醒:把大地人格化,亲切动人。 融化、次第:富于形象性。 翩然:轻快飞舞的样子,生动形象。 孕育:典雅。 簌簌:纷纷落下。 销声匿迹:消失了叫声,藏起了形迹。简炼。 衰草连天、风雪载途:给人美感。 年年如是、周而复始:有文言色彩。
蝌蚪在水中游泳, 不就像黑色的“逗点”? 大自然在水面写着: 春天已到人间。 大雁集队南飞, 不就“省略号”一串? 大自然在蓝天写着: 秋天已在眼前。
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 麻雀囤食要落雪。 蚂蚁垒窝要落雨。
鱼跳水,有雨来。 燕子低飞要落雨。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农事的谚语? 试举出一两条。
走进大自然 观察大自然 了解大自然 保护大自然
知识延伸:
你能联系课文中的物候知识来分析这首诗吗?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两个月前,在广州,看见了玉兰花; 两个月后,在北京,又看见了玉兰花; 玉兰花呀,我说,你走的真慢哪? 费了两个月工夫,你才到了京华。 —郭沫若《玉兰和红杏》
别以为人才说话, 大自然也有语言。 这语言到处都有, 睁开眼就能发现。 你看那天上的白云, 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 如白云飘得高高, 明天准是个晴天。 你看那地上的蚂蚁, 这也是大自然的语言。 如蚂蚁忙着搬家, 出门就要带好雨伞。
• • • •
找一找
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 物候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是什么? 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 研究物候学的意义是什么?




1. 什么叫物候?什么叫物候学? 草木枯荣、候鸟来去等自然现象, 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 利用物候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 叫物候学。
2. 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比 较简便,容易掌握。可以广泛地 运用在农业生产上。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①纬度的差异 ②经度的差异 ③高下的差异 ④古今的差异
纬度对物候的影响
三月的内蒙古草原
三月的海南
经度对物候的影响
四月的内蒙古草原
四月的大连
高下的差异对物候的影响
天山山顶和山腰的差异
3、第二段举了哪些例子说明“劳动人民注意了
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 以安排农事”?
三个例子:
杏花开了——传语——赶快耕地 桃花开了——暗示——快种谷子 布谷叫了——唱歌——割麦插禾
4、第一、二段列举丰富的自然现象是为了 引出什么内容? 物候 ——大自然的语言 物候学 ——利用物候知识来研 究农业生产的科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