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化妆品网购市场规模统计情况分析
2011年中国网购用户分析

2011年中国网购用户分析该调查显示,2010年我国网购用户性别结构趋于平衡,男性比例略高于女性;五成以上的网购用户是19~30岁的学生和年轻白领;在购物决策前,超过五成用户认为价格因素是其选择网购的首要原因;八成以上的网购潜在用户未来一个月有网上购物计划。
其中,网购用户是指每半年至少有过一次网络购物经历的互联网网民。
潜在网购用户特指在网上查找过产品规格、价格等信息,但没有在网上下单购买的网民。
本次调查问卷于2010年12月1日~2011年1月15日期间通过在中国109家主流网站相关频道投放网幅广告和文字链广告,以用户主动参与填写问卷的方式来获取信息。
本次调查回收问卷超过8万份,经处理排除无效问卷,并根据网民的性别和年龄进行配比加权,最终分析样本数为7万份。
性别结构较为稳定大龄人群参与度上升调查显示,2010年我国网络购物市场中,男性网购用户实现的订单量占52.6%,女性占47.4%。
相比2009年同期,性别结构较为稳定。
网购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男性网购参与度略高于女性,主要是由男性更富挑战性和冒险精神的性格特点决定的。
随着网购的日渐成熟,预计未来男性、女性的网购贡献度将达到均衡。
女性用户在全年网购40次以上的区间中分布最多,占比达30.7%;男性用户在全年网购3~10次的区间中分布最多,占比达到31.9%。
在31~40次、40次以上的高频次区间分布中,女性用户的占比均高于男性用户,这也说明,虽然男性网购参与度略高于女性,但女性相比于男性更热衷于网购。
女性用户在网购金额5001~10000元的区间分布最多,占比达17.2%,男性用户在3001~5000元的区间分布最多,占比为16.6%。
在5001~10000元、10001~20000元、20001~50000元以及50000元以上的四个区间分布中,女性用户的占比均高于男性用户。
从网购累计金额也可以看出,虽然男性用户较多购买数码等商品,比女性常购买的服装、化妆品等商品的单价高,但女性用户在网购频次方面占据绝对优势。
我国化妆品市场销售渠道分析

我国化妆品市场销售渠道分析化妆品的零售渠道大致可以分为:商场、超市、专营店、专业店、美容院、网购、直销、药店和医疗渠道。
其中,网购和专业连锁店是最近几年来成长最为迅速的渠道。
1、超市及大卖场渠道随着沃尔玛、家乐福等国际大卖场进入国内市场并不断渗透和拓展,近年来超市及大卖场已经成为城市居民购买日用品、食品和日化产品最常用的渠道。
2010年该渠道化妆品销售额占比约35.3%,已成为最主要的销售渠道之一,近年来占比不断提升。
据预测未来超市及大卖场门店数量还将持续上升,通过该渠道销售的化妆品数量和金额亦会持续增加。
2、百货商场渠道百货商场渠道是化妆品销售的另一主要渠道,2010年销售额占比约28.1%。
目前大型高端百货商场呈现数量增加的趋势,中小型百货商场数量逐步下滑;百货商场在一线城市的密度最大,在二、三线城市的数量也逐渐增多。
面对激烈的竞争,国内百货商场形成了产品高端化、组织规模化、连锁化、区域下沉化和一站式购物的发展趋势。
3、药妆店渠道药妆店作为化妆品营销渠道在中国仍处于起步阶段,2010年销售额占比约7.2%,主要涉及部分药妆产品。
药妆店专营品牌较易获得较强的品牌识别性和顾客忠诚度,易于给消费者留下高效、专业的印象。
但药妆店渠道狭窄,化妆品产品推广难度相对较大。
4、专营店渠道专营店渠道2010年化妆品销售占比约6.2%。
专营店专门从事化妆品销售,具有产品定位相对精品化、客户忠诚度较高等特点。
目前专营店多集中于二三线城市,数量较多,质量也在不断提高。
目前专营店成为很多新兴或小众品牌进入市场的渠道。
5、个人护理店及便利店渠道个人护理店及便利店渠道2010年化妆品销售占比约5.8%,近年来占比不断提升。
近年来以屈臣氏、万宁为代表的个人护理店成为化妆品品牌进入市场的重要渠道之一,销售业绩普遍较为可观。
6、网络渠道化妆品为网络销售的重要产品之一,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普及和网络购物的蓬勃发展,化妆品网络销售渠道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网购化妆品消费者行为调查报告

网购化妆品消费者行为调查报告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工商系国际商务一班刘春娜韩宇于潇萌赵爽2011年6月25日一、调查背景有数据显示,网购已成为消费者购买化妆品的最常规途径之一。
据淘宝销售数据,2010年最热卖的护肤品品牌排名:雅诗兰黛以绝对优势位居第一;玫琳凯和倩碧位列二、三,热卖护肤品牌中欧美奢侈品牌占据大半江山,基本符合中国逐渐成为世界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国的趋势。
榜首雅诗兰黛同时也是中国区销售最好的化妆品品牌,其去年在中国的销售同比整体增长高达43%,成为中国高端化妆品市场中增长最快的品牌之一。
成都王府井专柜以4000万元年销售稳居全国之冠,而淘宝的销售额相当于12个冠军专柜有余。
值得注意的是,消费水平的快速提升让高端化妆品市场一片繁荣。
主流消费也从过去的“三欧”玉兰油、欧莱雅、欧珀莱为代表的合资品牌单品均价200元以内,通过引进进口品牌资生堂、伊丽莎白•雅顿、高丝、兰芝等单品均价升级到300至400元左右,逐步向高档化妆品主流消费单品均价500至600元的雅诗兰黛、倩碧、兰蔻层次靠拢。
2010年最流行的妆容无疑是“裸妆”,最热卖的单品便是BB霜。
淘宝彩妆品牌销售排行中,韩国品牌打败了彩妆行业巨头迪奥和美宝莲,占据了包括榜首在内的三席,排名第一的是为韩国品牌MISSHA,该品牌生产了世界上第一支BB 霜,席卷全球的裸妆风潮也由此而起。
BB霜被认为是粉底的替代品,除了能起到遮瑕、均匀肤色外,更重要的功能,是阻隔外界的紫外线灯伤害。
而今已成为全球女性最热爱的化妆品单品。
韩国品牌的胜出,令人不免咋舌。
这些韩国品牌因台湾的《女人我最大》等美容综艺节目而为中国消费者熟知,在淘宝迅速形成代购产业并走红之后,近两年陆续在中国开出实体店,显示了网购的强大力量。
国内化妆品市场中韩国品牌的从无到有、裸妆的风行,无疑是淘宝引导彩妆流行的结果。
在热卖化妆品类型榜单中,护肤品销售额几为彩妆的四倍,且前八名全部为护肤品。
这说明,消费者对化妆品的护肤作用更为重视,同时也说明,多数消费者将肌肤健康放在首位,而不仅仅只是为了粉饰皮肤表面。
中国网购化妆品前景调查报告

中国网购化妆品前景调查报告2011Q4(简版)QQSurvey中国在线调研2011.10目录网购化妆品前景城市间比较年龄段比较性别比较网购排行榜购物网站热度排名网购商品预期购买哪类化妆品网购商品预期购买化妆品品牌排名 网购人均消费金额法律声明网购化妆品前景QQSurvey 中国在线调研2011Q4购化妆品前景调查是基于对中国1000位具有网络购物经验的女性网民访问结果而得到的。
所有被访问对象均被问及同样的 问题:“您预计未来3个月(2011年10月-2012年1月底),您网购化妆品的消费金额与过去一期(2011年8月-10月底)相比,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在2011Q4受访的网民中,65.1%的网购消费者预计将增加网购化妆品消费金额,6.2%的网购消费者表示将会减少网购化妆品消费金额,同时有28.7%的网购消费者表示网购化妆品消费金额将维持不变。
2011Q4中国净网购化妆品前景指数为积极的58.9%。
在这份报告中,我们使用“净网购前景指数”这一名词。
该数据是由在区域内,期望在下一期中增加网购消费金额的网购化妆品消费者比例减去期望减少网购化妆品消费金额的网购消费者比例而得。
计算结果即为净雇佣前景指数。
图表1:2011Q4净网购化妆品前景指数图表增加 减少 维持不变净网购前景指数期间调整指数%%%% % 2010年第三度 55.1 6.3 38.6 48.8 2010年第四度 65.16.228.758.9 10.1 2011年第一度城市间比较参与调查的珠三角地区(含广州、深圳、东莞、惠州、中山、珠海及周边等城市)、长三角地区(含上海、杭州、南京、苏州、无锡、扬州、温州、义乌及周边等城市)、环渤海地区(含北京、烟台、天津、大连、威海、青岛等城市)的网购消费者们预期在2011Q4网购消费金额均有所变化。
其中珠三角地区网购化妆品消费者的网购前景最为乐观,网购消费者的净网购预期前景指数达+60.8%。
环渤海地区网购化妆品消费者的网购前景紧追珠三角地区,网购消费者的净网购前景指数达到+59.20%。
2011年化妆品B2C行业分析及趋势

2011年化妆品B2C行业分析及趋势2010年电子商务十分狂热,而化妆品是网购的主要品类。
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化妆品近1300亿元的市场,是全球第三大的化妆品消费市场。
在网络购物环境成熟的条件下,按10%的比例网络销量达130亿元。
相比起服装行业有凡客诚品、母婴行业有红孩子、鞋子有好乐买和乐淘等代表性的B2C,化妆品还没有强势的B2C。
这跟庞大的市场容量对比,多少有点诡异。
投资1000万的米粒商城去年倒闭后,引起不小的波澜。
陈三生整理了一下目前B2C并稍作点评,抛砖引玉,期待行业明星的出现。
一、B2C网站天天购物网:中国最大的美容化妆品商城之一。
网站+目录营销模式,品类以化妆品为重点,售卖主流品牌为主,在所有网站中是最全面的,满足“一站式购齐”需求,有向综合时尚商城发展的趋势。
乐蜂网:2008年成立,以自有精油品牌起家,近两年来风头最劲的化妆品B2C,获得沈南鹏的投资(传1000万元)。
明星主持人+专家示范,大大提升网站信任度,“购物+资讯+社区”模式。
售卖自有品牌为主,自有品牌和外来品牌比例5:5。
陈三生的直觉,拼凑缩写的蹩脚域名,迟早要换。
唯伊网:做得最好的化妆品SNS+电子商务网站。
转化率2-4%、复购率超过50%。
这也说明了社区的用户粘性程度高,容易形成忠实用户群。
妆点商城:曾是07年-08年最受关注的女性B2C。
妆点网开创了资讯引导消费的广告形式,实现“媒体+业务”两大目的。
通过在网易、腾讯等门户网站购买广告位推广自有品牌雅茚·药妆,08年底销售额近亿元,典型的以高投入换取高增长的模式。
后来主推妆点商城B2C和古缇箱包,但并不理想,品类和品牌的缺失也显得商城人气冷清。
目前妆点也推出交友网站,战略方向模糊。
优歌网:主要售卖美容院专业线的产品,大众品牌鲜见,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转化率。
商品页整体看起来不够精致。
推出柚子舍产品品牌B2C,主打无添加概念。
No5时尚广场:成立较早,唯一长期以蓝色系为主色调、在各地(北京、上海、广州)设有运营中心的化妆品B2C。
2011中国美容化妆品市场报告及未来趋势分析

2011已在尾声,对中国日化产业来说,对在座的各位老板来说,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回顾这2011年化妆品产业的走势,是否乐观?是喜还是优?(一)、从宏观经济角度来看待2011年化妆品产业的走势1、2011年化妆品产业CPI持续走高,回落缓慢。
2011年前三季度,我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5.7%,增速相比去年同期水平大幅增加了2.8个百分点,除了1月、2月之外,其余月份增幅均超过了5个百分点。
所幸的是自2011年7月CPI创下同比上涨6.5%的高峰后,连续四个月开始回落,但是回落幅度并不大。
国内经济学家普遍预测,2012年通胀走势应该是逐步回落的,全年的涨幅大致在3%~3.5%,其中,翘尾约2%~2.2%,新涨价1%~1.3%,全年的走势可能是“前高后低”。
2、2011年化妆品产业RPI农村涨幅明显大于城市。
这种农村价格涨幅明显高于城市的现象,建国以来,一共出现过10次。
虽然这是一个正常的经济现象,经济学家对此也多有研究。
但是对日化企业的影响却是很大的,特别是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
因为作为国内品牌的主战场——县城和乡镇居民的购买力在这种格局下肯定会受到比较大的影响。
尽管国家在政策上大力扶持,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显著增加,但是整体上与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还是有很大差距。
而另一方面,农村物价水平的上涨幅度又高于城市。
这一点,我相信去过县城市场的人都会有很明显的感受,现在有些县城的物价水平跟省会城市差不多。
所以,事实上,农村居民承受的通胀压力要大于城市。
尽管国外在经济萧条的时候,出现过所谓的“口红效应”,但是,我国的消费文化迥异与西方,化妆品对于农村和县城居民来说,能起到的心理安慰作用很小,相反,化妆品作为非生存必需品,在通胀的压力下,消费越来越谨慎,进而导致动销难,促销成本升高。
在加上免费送这场恶战,预计2012年上半年,促销难度会进一步加大。
3、2011年化妆品产业消费者信心指数(CCI)总体成下降趋势消费者信心指数从今年五月份开始,呈现两边“分叉”的态势。
化妆品市场现状分析12 (2)

化妆品市场现状分析12化妆品市场现状分析一、市场规模和增长趋势化妆品市场是一个庞大且不断增长的市场,各类化妆品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
根据最新的市场调研数据显示,全球化妆品市场规模已达到1000亿美元,并且预计未来几年将以每年5%的复合增长率增长。
亚太地区是全球化妆品市场最大的消费地区,占据了市场份额的40%以上。
二、市场细分和产品特点化妆品市场可以根据产品的用途和功效进行细分,主要包括护肤品、彩妆品、个人护理品等。
其中,护肤品是市场中最大的细分市场,占据了总市场份额的50%以上。
彩妆品市场也在不断增长,受到年轻消费者的青睐。
此外,个人护理品市场也在迅速发展,消费者对健康和个人形象的关注不断提升。
三、市场竞争格局化妆品市场竞争激烈,市场上存在着众多知名品牌和新兴品牌。
国际品牌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如欧莱雅、雅诗兰黛等,它们以其品质和创新能力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
同时,国内品牌也在不断崛起,如相宜本草、美宝莲等,它们以价格优势和本土化的营销策略吸引了一大批消费者。
四、市场驱动因素化妆品市场的增长受到多个因素的驱动。
首先,消费者对美丽和个人形象的追求不断增加,这促使了化妆品市场的发展。
其次,社交媒体的普及和影响力的增强,使得消费者更加关注时尚和美容,从而推动了市场需求的增长。
此外,消费者对健康和环保的关注也成为市场增长的重要因素。
五、市场机遇和挑战化妆品市场存在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消费者对个人形象和美容需求的增加,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
同时,新兴市场的崛起和中产阶级的增加也为化妆品市场带来了新的机遇。
然而,市场竞争激烈,品牌间的差异化和创新能力将成为取胜的关键。
此外,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也是市场面临的挑战,消费者对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
六、市场发展趋势未来化妆品市场将呈现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首先,个性化和定制化将成为市场的主导趋势,消费者对个性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
其次,绿色和可持续发展将成为市场的重要方向,消费者对环保和可持续性的关注不断提升。
中国网上购物消费者调查报告2011

市场表现
30城市按网购金额计算的市场份额
相对一年前的百分点变化
其他购物网站, 14.9% 麦网, 0.6% 易迅, 0.7% 新蛋网, 0.7% 凡客, 1.3% 卓越, 1.4% 当当, 2.0% 拍拍/QQ商城, 3.4% 京东商城, 4.3% 淘宝 京东商城
▼0.9 ▲1.1 ▲0.4 ▼0.3 ▲0.1 ▲0.8 ▼0.3 ▼0.2 ▼0.7
3C产品网购市场规模
亿元 2500
市场规模 2300
150%
2000 1500 1000 500 0
年增长率
98.4%
1270
京东商城在京沪穗深的市场份额远高于在其他地区的市场份额,凡客、 当当和卓越也一样,而淘宝和拍拍则表现出相反的趋势。表明京东、凡 客、当当和卓越向中西部和二三线城市的渗透较弱。对京东等来说,渗 透度又取决于配送中心发展的速度。
不同网站在网购消费者中的渗透率
京沪穗深 东部城市 中部城市 西部城市 30城市总体 相对一年前的变化 淘宝 京东商城 拍拍 当当 卓越 凡客 麦网 88.7% 27.3% 13.9% 25.1% 15.8% 15.3% 3.4% 93.7% 8.1% 16.4% 14.7% 8.6% 5.2% 1.7% 92.1% 7.8% 18.4% 15.3% 9.3% 7.9% 1.7% 93.8% 6.5% 19.0% 16.3% 10.0% 9.4% 1.3% 92.1% 12.7% 16.5% 17.7% 10.8% 8.9% 2.1% ▲3.2 ▲5.9 ▲5.1 ▼6.1 ▼4.0 ▲6.5 ▼2.4
30城市2010年网购状况
京沪穗深 (4) 网购消费者数(万人) 网上购物在网民中的渗透率 平均网购金额(元) 网购总金额(亿元) 2,525 64.7% 4,115 1,039 东部城市 (14) 2,793 57.8% 3,153 880 中部城市 西部城市 调查总体 (8) (4) (30) 1,113 51.0% 2,667 297 913 53.9% 2,844 260 7,344 58.2% 3,371 2,47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化妆品网购市场规模统计情况分析
[ 时间:2012-03-27 09:39:04 | 作者: | 来源:中国行业研究网 | 浏览:15130次 ]
近日,天猫网购联合央视市场研究共同发布《2011年化妆品消费趋势报告》,报告显示,在全国所有城市中,成都女人在“最舍得买化妆品”城市中排名第三,仅次于北京和昆明。
据阿里巴巴[13.22-0.15%]相关人士透露,成都消费者去年在天猫网购正品化妆品达到44万件,全国总量1200万件。
此外,在购买胸部护理产品中,成都女人人均达1.75件,位列全国第十。
从细分数量看,广州人最爱买唇膏,昆明人最爱买防晒霜、哈尔滨人最爱假发、天津人最爱丰胸产品、深圳人最爱美甲。
不过,成都女人也对丰胸产品热衷,位列第10,人均达1.75件。
根据统计,2011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为7735.6亿元,化妆品占据4.9%份额,大约为379亿元,增长迅速,消费热潮高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