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护理岗位设置现状分析_李丽

合集下载

我国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现状分析

我国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现状分析

总之,我国卫生人力资源配置还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加强卫生人才培养、 完善评价机制、畅通流动渠道、优化人力资源结构等方面的工作是当前亟待解决 的问题。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支持,才能推动我国卫生事业实现更加均 衡和可持续的发展。
感谢观看
2、培养体系不完善
我国护理教育体系尚不完善,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在培养过程中,重视理 论教学而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得新入职的护理人员需要较长时间适应临床工 作。此外,我国男护士培养不足,导致男护士在医疗团队中的比例较低。
3、用人机制不灵活
我国医疗机构用人机制不够灵活,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在部分医疗 机构,存在论资排辈的现象,影响了年轻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职业发展。同时, 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重视不足,使得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得不到提升。
3、护理人员分布不均衡
我国护理人员分布不均衡,城市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大医院护理人员密集,而基层医疗机构则相对缺乏。这种不均衡的分布使得医疗 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
二、我国护理人力资源配置问题 的原因分析
1、政策因素
政策因素是导致我国护理人力资源配置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医疗改革过 程中,政府对护理行业的投入不足,导致护理人员的薪资待遇相对较低。同时, 政府对基层医疗机构和公共卫生事业的投入不足,使得基层医疗机构对护理人员 的吸引力不足。
我国卫生人力资源总量相对不足,尤其是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护人员 数量明显不足。这导致了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2、卫生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
我国卫生人力资源结构存在不合理现象,其中最突出的是医护比例失调。由 于护士岗位的吸引力不足,护士数量相对较少,而医生数量相对较多。这导致了 医疗服务中护士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影响了医疗服务的质量。

医院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现状分析及建议

医院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现状分析及建议

医院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现状分析及建议医院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是现阶段的重点问题和突出问题,是否能够合理解决关乎着医院的长期发展。

就现实看来护理人力资源存在诸多难点,发展之路不仅坎坷而且曲折漫长,该研究针对国际和国内护理人力资源的状况进行分析,提出问题,找出解决办法,从实质上改变护理人力资源现状。

标签: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管理;配置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更加渴望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同时也影射出了一个社会现象,即人们对医院护理的要求更加严格。

由此可以看出,如何提高医院护理一直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医院护理质量能否进一步提升与医院对护理人员的选拔任用是离不开的,所以医院应该建立严格的护理人员选聘制度,从根本上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与此同时医院在选用护理人员时不能只看重高学历还要注重护理人员自身的职业素质,在提高护理团队的基础上带动医院经济的发展。

1 现状分析1.1 国外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在世界各国都普遍存在着这样一个问题,及缺少医院护理人员。

通过不同年份反应的数据可以看出,护理人力资源数量在成倍递减,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人民对护理工作的偏激想法,阻碍了护理人力资源的发展。

为了防止护理人员快速递减,各国也在采用不同的整治措施,其中有建立护理人员培训机构、为护理人员加薪等,以最大限度的保障护理队伍数量。

对于现在正在进行护理工作和已经离岗的情况时时关注,以便作出适时调整,防止医院因缺乏护理人员而造成患者的恐慌情绪[1]。

1.2 国内护理人力资源配置1.2.1 护理人数少虽说我国不断鼓励医护类院校扩大对护理人员的招收,但是医院护理人员依旧十分缺乏。

通过一些数据可以看出医院对护理人员的需求在逐年增长,但是护理人数却增长缓慢,从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医院的发展。

护理人数不足很难为病患提供及时的服务,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不了病患的需求,从而也进一步激化了医患之间的矛盾[2-3]。

1.2.2 结构不合理首先,护理人力资源分为高级护理人员、中级护理人员、初级护理人员。

分析国内外社区护理发展,审视我国社区护理专业教育

分析国内外社区护理发展,审视我国社区护理专业教育

分析国内外社区护理发展,审视我国社区护理专业教育摘要:在我国护理学科成为一级学科之后,再度分析国内外社区护理的发展现状,融合国际卫生服务体系发展趋势,重新审视我国社区护理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将有助于我们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质量的卫生服务人员。

关键词社区护理发展社区护理教育卫生服务人员一、国内外社区护理发展现状(一)美国社区护理。

美国社区护理开展时间较长,体系相当完善。

上世纪60年代初就通过了联邦政府医疗资助项目,将家庭健康护理扩展到花费较少的医院外社区健康护理。

20世纪80年代末又提出了把全国的卫生工作重点转向初级保健。

美国社区护理机构是一个独立的医疗单位,护士占80%以上。

社区健康护士一般由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和临床经验丰富的注册护士承担,要求至少有3年~5年临床经验,具有较强的决策能力及合作和管理能力。

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和设备的完善,许多社区护士涉及和参与二、三级医疗保健,社区护士逐渐趋向于具有硕士学位者,2000年在社区护士中具有硕士以上学历者达11.6%,远远高于医院护士7.6%的比例,又通过专科护理专家(Nursing Specialist)制度,使社区护士具备较高的行政管理能力,并与医生合作,管理和实施各项工作。

美国护士协会(ANA)1986年制定社区护理活动基准为:理论、资料收集、诊断、计划、实施、评价、质量保证及专业人员的开发、与其他部门的合作、研究等,共9个领域。

(二)英国社区护理。

英国是现代护理开创者南丁格尔的故乡,也是社区服务的发源地。

目前,英联邦卫生保健系统大致由“家庭-初级保健-院外治疗-院内治疗”组成,而初级卫生保健是构成整个卫生服务及社区服务系统的重要部分。

80年代以来,英联邦广泛实施了3种社区服务,即教区护理、保健访视和学校护理。

教区护理是英联邦社区护理中最重要的服务形式。

主要护理内容包括家庭护理、术后护理、病人出院护理、保健中心护理及社区护理等;健康访视的主要护理任务是疾病访视、婴幼儿及老年人巡视、预防和健康教育;学校护理大致分为两方面:一是选择和实施对学生的筛检,二是对学生的卫生保健及健康促进。

国内外研究护士发展现状及引发的思考

国内外研究护士发展现状及引发的思考

40中国护理管理Chinese Nursing M anagement Vol.8, No. 12 Dec.15, 2008Review 综 述临床试验是评价新的治疗、干预方法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金标准[1]。

现在普遍认为临床试验的设计、实施、协调和分析都需要各学科专家组成研究团队。

基本的研究团队包括主要研究者、次要研究者、临床监察员、资料管理团队、统计学家和新近出现的职位——研究协调员 (clinicalresearch coordinator,CRC),研究护士(study nurse/research nurse)[2-7]。

在欧美作为临床研究中的一员和一项专门的职业已有30多年的历史,发展至今,研究护士在临床试验中的地位业已稳固,占据不可或缺的中心与协调(heart and sou1)地位[8],研究护士的参与是新药临床试验成败的关键[9]。

1 研究护士的聘用情况研究护士最早出现于大学附属医院及大型公立医院及研究机构。

因为那里对临床研究的要求较高,机构内部门与设施复杂,需要有专职的协调人员。

目前,在欧美、日本等国没有研究护士就不能实施临床试验。

日本2001年的一项调查就显示半数以上的医疗机构雇佣研究护士,其他小的医疗诊所则在有试验项目时临时与临床试验管理单位(sitemanagement organization,SMO)签约,由SMO提供研究护士。

CRC以女性为主,占到95%左右。

从CRC的学历来看,学士学位人员约占一半,其次是大专、硕士学历人员,大专以下及博士也有,但很少[8]。

但由于国内实行药物临床试验国内外研究护士发展现状及引发的思考◆刘晓红 白玲玲 柏冬丽 丁玥作者单位: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北京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100142作者简介:刘晓红,硕士,护师管理规范(Good Clinical Practice,GCP)标准较晚,临床试验发展缓慢,并且临床药理机构的成立较晚,因此专职研究护士或研究协调员角色最近几年才刚刚出现,仅在个别大的临床研究机构才有配备。

国外社区护士岗位培训现状及国内不足分析与建议

国外社区护士岗位培训现状及国内不足分析与建议

国外社区护士岗位培训现状及国内不足分析与建议摘要】社区护理是社区卫生服务事业的重要内容,为保证社区护理质量,提高社区护士的职业能力和素质,更好地开展社区护士岗位培训,本文对国外社区护士岗位培训机构、内容、方式与评价进行简述,为进一步健全我国社区护士的岗位培训体系提供参考。

【关键词】社区护士;岗位培训;研究现状;国外【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19-0250-02自2007年卫生部颁发社区护士岗位培训大纲以来,全国各地陆续开展社区护士岗位培训工作,2016年《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十三五”期间重点开展新入职护士、专科护士、护理管理、社区护理、助产士等人员培训,建立“以需求为导向,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的护士培训制度,提升护理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1]。

但各地方岗位培训机构不同,采用的培训方法,考核方式不统一,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缺乏一套完整的、系统的岗位培训模式,本文通过研究国外社区护士岗位培训现状,为我国社区护士规范化岗位培训提供借鉴。

1.社区护士岗位培训机构发达国家的社区护士岗位培训机构由多家单位组成,培训集理论、实验与实践为一体,并提供社区护理实践基地。

英国主要是由皇家护理学院、临床护理协会与其他护理团体承担,还建立了多模块的培训机构[2]。

2008年,美国有63所学院以非同步远程教育的形式为注册护士提供培训,其中最大的培训提供者为甘尼特教育[3],除大专院校、医院外,其他的卫生机构、护理学会或护理专家个人也是社区护士培训的创办者[4]。

日本成立了护理学会、综合性护理教育研究基地与护理教育研修中心,每年都举办短期培训[5]。

2.社区护士岗位培训内容国外社区护士岗位培训内容比较具体,分类精细。

美国主要是根据国家社区护士再注册要求,医院护理质量标准,居民的护理服务需求、护士个人职业规划三方面的需求制定,可跟据服务范畴的不同分为家庭保健护士、职业保健护士、学校护士、精神保健护士等,每个领域培训的侧重点不同[6]。

国内外护理教育改革现状与发展趋势

国内外护理教育改革现状与发展趋势

国内外护理教育改革现状与发展趋势近年来,随着医疗模式的转变和医疗技术的不断更新,护理教育也在不断改革和发展。

本文将分析国内外护理教育改革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国内护理教育改革现状1. 提高护理教育质量。

国家开始加强对护理教育的监管,不断改进教师培训和制定规范,以提高护理专业教师的专业水平。

同时,根据市场需求和护理专业未来发展趋势,调整教学内容,提高课程实用性,推动护理专业教学向实践型转变。

2. 新技术的应用。

护理教育开始重视新技术的应用,包括虚拟仿真技术、远程教育等,提高教育效果和便利性,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实用技能。

3. 规范管理。

加强管理,为护理学生提供更好的实习环境和更充分的实习机会,让实习更有效,更加实用。

同时也要严格控制不合格护理学生的招生和培养,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

二、国外护理教育改革现状1. 独立卫生学校护理专业。

美国是先期发展护理专业的国家之一。

目前,美国的独立卫生学校护理专业已经成为主要的护理教育设置之一。

其教学质量和综合素质评估也非常严格。

2. 医学院直接招收护理专业。

在美国,有一些医科学校直接招收护理生,这种教育模式的推出多数是响应市场需求。

即,让护士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更为深层次的学习,成为具有更多技能的护士。

3. 护理学士/硕士学位教育。

在欧洲,护理硕士的开办普及程度非常高。

这种教育模式不仅对学生知识体系和能力的要求更高,更是对护理专业的重视和尊重。

三、国内外护理教育发展趋势未来,护理教育将向着更加实用和应用方向发展。

随着医疗保健环境的日益复杂,护理教育需要不断更新教学方案,提高课程实用性。

在教学内容和形式上将涉及到实用操作技能的全面提高,实现以职业化、高素质、青年化为特征的新型护士培养。

另外,护理教育原有的仅基于医护知识的培养方式将得以改革,向更加注重心理、人文、管理等方向进行探究,从而为未来培养出具备多学科综合能力的高素质护士。

我国护理人力配置现状及研究进展

我国护理人力配置现状及研究进展

我国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现状及研究进展护理人力资源是卫生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人力资源管理除了会对护理质量产生直接影响,还会给护理人员本身带来负面影响,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工作质量。

对经过专业培训、掌握护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护理人员的合理管理在满足卫生效劳多元化需求、进步护理质量、促进护理学科的开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1]。

由于我国经济整体程度较低和整个护理事业开展的相对落后,我国如今的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情况并不合理。

现将我国人力资源配置现状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我国护理人力资源缺乏情况和原因1.1护理人员严重缺乏我国现行的护理人员编制仍是根据1978年国家卫生部制定的?综合医院组织编制原那么(试行草案)?中有关规定确定的,要求医护比例1∶[KG-*2]2,病床与病房护士比例为1∶[KG-*2]0.4。

据2022年资料统计,在医护比方面,全国平均只有1∶[KG-*2]0.68,而全球的医护比例已经到达1∶[KG-*2]2.698,亚洲的平均比例为1∶[KG-*2]2.019,台湾地区1∶[KG-*2]3.27[2]。

护理人员的缺乏,给临床护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同时造成护士排班、各种应急情况的发生难以管理和解决。

1.2医学形式的转变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的深化,护理内涵不断拓展。

随着整体护理和专科护理事业的开展,护士不仅要掌握大量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和社会,社区以及家庭都要获得联络和对全面情况的理解,以对患者施行整体的全面的护理,使患者到达最正确的身心状态。

这些都需要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对患者进展安康教育、心理支持等,直接护理工程及间接护理工程都增多[3],护理人力相对缺乏。

1.3护理人员的流失严重护理工作辛苦且责任重大,却待遇低;夜班多,工作时间不规律;晋升难,前途无望等都是导致大量护理人员分开护理岗位的重要原因。

此外,社会对护理事业的关注度不高,护理编制被非护理人员占用较多。

护士工作劳累、收入低、社会地位不高等因素导致护理人员的工作价值不能表达,加速了护理人员的流失。

我国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及管理方式的研究现状

我国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及管理方式的研究现状

我国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及管理方式的研究现状护理人力资源短缺是卫生行业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

主要对目前国内护理人员的配置现状和护士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方式进行总结, 以期为我国的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参考。

目前我国的临床护士数量不足, 截至2015年, 我国注册护士有324.1万人。

而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 对护理需求增加, 加重了人力资源的紧张。

此外, 2013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显示, 2012年注册护士中女性占9 8.2%, 年龄为2 5岁~3 4岁的护士41.6%[2]。

大多数都是女性, 且婚育期护士较多。

随着国家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 在一定程度上更是加重了护士人力资源的短缺。

管理者如何有效使用护理人力资源是医院护理管理中一项重要的内容。

本文主要从护士配置现状和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方式方面进行综述, 以期对我国的护理人力资源管理和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现报告如下。

1 护理人力资源的配置现状1.1 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总量在《2015年我国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显示, 2015年, 全国卫生技术人员总数达800.8万人, 其中注册护士只占40.47%, 总数324.1万人, 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为2.36人。

全国医护比1∶1.07。

与我国1978年原卫生部规定临床医护比1∶2相差甚远。

而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15年世界卫生统计》显示, 全球平均每万人护士数 (包括助产士) 是28.6人, 其中欧洲地区的每万人护士数 (包括助产士)为80.2人, 美洲地区每万人护士数 (包括助产士) 是44.9人, 中国每万人护士数 (包括助产士) 为16.6人[3]。

由此可见, 我国护士配置数还未达到全球的平均水平, 与欧洲、美洲地区相距大。

我国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总数显然不足, 医护比例配置结构失衡, 护理人员工作负荷重。

1.2 护理人力资源分布情况我国注册护士在城乡分布上的差距突出。

2015年统计显示, 我国从事基层护理工作的护士数仅6 4.6万人,仅占总数的19.9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876 ·
CHINESE NURSING RESEARCH April,2013 Vol.27 No.4A
国内外护理岗位设置现状分析
Analysis on status quo of nursing post setting at home and in abroad
李 丽 ,叶 文 琴 ,田 东 惠 Li Li,Ye Wenqin,Tan Donghui (Affiliated Changhai Hospital of 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of PLA,Shanghai 200433China)
理知识和技术,执行 并 完 成 由 注 册 护 士 所 制 订 的 护 理 计 划 。 ③ 注册护士相当于中国的护师。注册护士是护理人员执行整个护
1.3.1.4 护士4级 即高级实践登记护士,高级实践登 记 护 士 具 备 的 能 力 :临 床 能 力 、学 术 研 究 、领 导 能 力 、团 队 合 作 能 力 。
post management is still in exploration phase in China.Nurse post manage- ment system that suited to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should be established. Key words nursing;post setting;status quo
da for change”,分为1级~9级,其中1级~4级为非注册护士, 1.3.2.3 护 士 11 级 即 地 区 护 理 部 主 任,地 区 护 理 部 主 任 具
级别及工作内容与传统的 A 级 ~C 级 相 当,5 级 相 当 于 D 级,6 有一个地区范围内战略性发展护理服务事业的职责,优化病 人、
1.3 澳大利亚昆士兰护 理 岗 位 设 置 澳 大 利 亚 护 士 分 为 注 册 护士和登记护士两类[3],每 个 州 都 有 其 独 立 的 护 士 注 册 标 准 且
理岗位的要求至今已在 全 国 范 围 内 展 开 ,可 见 实 施 护 士 岗 位 管 相差不大,其中昆士兰护士分为12个级别[4]。
· 87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富的 知 识 和 经 验,达 到 州、国 家 甚 至 国 际 水 平 的 护 理 专 家 ,在 政 策的 制 定 和 标 准 的 开 发、设 计、实 施 等 方 面 有 更 高 的 水 平 ,有 战 略性的领导才能。 2 我 国 护 理 岗 位 体 系 的 现 状 2.1 香港护理岗位设置 香 港 医 院 护 理 人 员 岗 位 管 理 中 临 床 护理岗位包括登记 护 士 、注 册 护 士、专 科 护 士[5];护 理 管 理 岗 位 包 括 护 士 长 、病 区 经 理 、部 门 运 作 经 理 、护 理 总 经 理 、行 政 总 监 。 2.2 台 湾 护 理 岗 位 设 置 台 湾 临 床 护 理 岗 位 分 为 N1 级、N2 级 、N3 级 、N4 级 ,护 理 管 理 岗 位 包 括 副 护 士 长 、护 士 长 、督 导 (科 护士长)、副主任、主 任 5 个 职 别[6]。N1 级 ~N4 级 满 1 年 以 上 经考试合格可提升1级,N3级、N4级经考试合格后可以提 升 为 副护 士 长,自 副 护 士 长 提 升 为 护 士 长 、护 理 督 导、护 理 部 主 任 经 考 试 合 格 后 依 次 需 满 2年 、3年 、5年[7]。 2.3 大 陆 地 区 护 理 岗 位 设 置 2.3.1 护士身份管理 我 国 职 称 工 作 从 1978 年 开 始,1979 年 建立了独立的护理 技 术 职 务 序 列[8],形 成 了 一 支 由 初 、中、高 级 护理技术职务构成 的 护 理 队 伍。 早 在 1986 年 上 海 医 科 大 学 妇 产科医院[9]较早地提出 技 术 职 务 应 根 据 工 作 需 要 进 行 聘 任 ,并 且确定了不同层次护理技术职务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工作内容 和 岗 位 职 责 ,避 免 形 式 上 的 任 期 制 ,实 际 上 的 终 身 制 。
理工作过程的控制者,其 岗 位 职 责 是 带 领 职 业 护 士 和 助 理 护 士 1.3.1.5 护士 5 级 即 注 册 护 士,注 册 护 士 指 获 得 执 照 的 护 执行护理操作。④高级实践护士包括临床护理专家、开业护 士、 士,无 需 在 监 督 下 工 作,有 责 任 和 义 务 实 施 正 确 的 护 理 操 作 ,校
岗位职责为在注册护士指导下做些病人起居和卫生基础护理工 力相当的职责。
作。②职业护士相当于中国的护士。职业护士的岗位职责是在 注册护士的监督和指导 下 作 初 级 护 理 工 作,提 供 安 全 有 效 的 护
1.3.1.3 护士3级 即登记护士,登记护士要在注册护 士 的 监 督和指导下进行护理操作和继续教育。
理越来越受到卫生部以 及 各 级 医 院 的 重 视,成 为 今 后 医 院 护 理 管理的重大趋势。现将国内外护理岗位设置现状综述如下。
1.3.1 临 床 护 理 岗 位 1.3.1.1 护士1级 即助理护士,助理护士是在注册护 士 的 监
1 国 外 护 理 岗 位 设 置 现 状
督 和 指 导 下 辅 助 注 册 护 士 ,收 集 病 人 资 料 并 汇 报 给 注 册 护 士 ,负
高级助产士、高级麻 醉 护 士 以 及 高 级 个 案 管 理 护 士[1]。 高 级 实 正不安全的操作。
践护士的岗位职责是从事一部分医生的工作,如收集病史、体 格 1.3.1.6 护士6级 即临床护士,临床护士有责任给登 记 护 士
检查、开处方、指导病 人 护 理、对 护 士 提 出 建 议、从 事 研 究、参 加 和注 册 护 士 提 供 支 持 和 指 导 ,护 理 一 组 病 人,可 以 评 估、辨 别 那
1.1 美 国 护 理 岗 位 设 置
责病人的卫生和病区环境的整洁和安全。
1.1.1 临床护理岗位 ① 助 理 护 士 相 当 于 中 国 的 护 工 或 护 理 员。美国有很多的临床 医 院 都 雇 用 从 事 助 理 护 士 工 作 的 人 ,其
1.3.1.2 护士2级 是 在 最 后 一 个 学 期 有 预 注 册 护 士 资 格 的 护理本科生,在注册护士的监督下协助照顾病人,执行与实习 能
中 图 分 类 号 :R197.323 文 献 标 识 码 :A doi:10.3969/j.issn.1009-6493.2013.10.005 文 章 编 号 :1009-6493(2013)04A-0876-02
自2011年9月卫生部在《关于确定护士岗位管理试点 医 院 及有关工作的通知》以 来,关 于 实 施 护 士 岗 位 管 理,科 学 设 置 护
1992年11月解放军护理专业委 员 会 指 定 几 所 总 医 院 和 军 医大学附属医院为 按 职 称 上 岗 的 试 点 单 位。 此 后,按 职 称 上 岗 的措施在全国逐步推行,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据调查,一些 高 级技术职务人员主要在 管 理 岗 位 上 任 职;中 级 职 务 人 员 除 担 任 护士长和临床带教以外,其 余 多 数 工 作 内 容 与 初 级 护 理 人 员 相 同;初级职务中除整体护理病房的责任护士由护师担任外,其 他 护师和护士的工作基本相同 。 [10] 可见 ,护 理 人 员 配 置 在 技 术 职 务与工作岗位配置上存在脱节的问题。由于不能科学使用不同 职称的护理人才,不但影响了护理质量,而且也造成了护理工 作 的 重 复 ,劳 动 资 源 利 用 率 降 低 ,护 理 人 力 资 源 流 失 和 浪 费 。 2.3.2 护士岗位管理 虽然护士职称体系在不断完善中,为 临 床护士晋升提供了很好的依据。但临床仍存在着护理职责没有 明确的界定,不同职称的护理人员工作内容交叉重复,制约了 护 士 工 作 的 积 极 性 和 主 动 性 ,也 影 响 了 护 理 学 科 的 发 展 。 因 此 ,部 分 医 院 开 始 尝 试 将 护 士 分 层 次 使 用 ,充 [11,12] 分 发 挥 护 理 人 员 的 潜能,增加了护 理 队 伍 的 稳 定 性 ,提 高 了 护 理 质 量 和 病 人 满 意 度 。 自 《关 于 确 定 护 士 岗 位 管 理 试 点 医 院 及 有 关 工 作 的 通 知 》确 定了护士岗位管理22所试点医院名单以来,开始了全国范围 内 的护士岗位管理的探索 与 研 究,而 后 各 个 省 市 根 据 卫 生 部 的 会 议要求,召开会议确定各自省市内的试点医院。例如,2012 年 4 月上海市举办“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实施护士岗位管理”培训 班, 宣布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上海 市 第六人民医院、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 属 瑞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学中心、上海中医 药 大学附属岳阳医院、国际 和 平 妇 幼 保 健 院 共 8 所 医 院 为 实 施 护 士岗位管理试点单位。可见,科学设置护理岗位,实现护士的 身 份 管 理 转 变 为 岗 位 管 理 正 在 我 国 不 断 推 进 ,并 取 得 了 一 定 的 成效。 3 小 结
摘要:主 要 介 绍 国 内 外 护 理 岗 位 设置、护士岗位管理现状,提出 我 国护士岗 位 管 理 还 处 于 探 索 阶 段,应建 立 适 合 我 国 国 情 的 护 士 岗位管理体系。 关 键 词 :护 理 ;岗 位 设 置 ;现 状
Abstract It introduced nursing post setting at home and in abroad and status quo of nurses post management;and it put forward that status quo of nurses
者。传统的英国护士岗位设置是依据护士的资格证书和工作 经 1.3.2.2 护 士 10 级 即 护 理 部 主 任,护 理 部 主 任 其 职 责 是 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