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去游乐园》教案

合集下载

一年级数学《去游乐园》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一年级数学《去游乐园》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五、当堂训练:(小黑板出示)
1.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1 2
× 3
12
× 4
12
× 5
2.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12×518×315×627×343×3
(组内检查、全体交流)
六、总结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主动迁移已有的知识与做法解决新问题。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自我探索,逐步学会合作学习。
2、完成书55页每2题竖式计算,一边做一边在心里说自己的计算过程。
做完后教师把学生出现的错误展示出来,提醒学生注意,这样更有针对性。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Βιβλιοθήκη ?请大家一起来总结。3.提出数学问题,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互相解决提出的问题!
三、反馈交流
1.谁愿意把自己的问题说给大家听?
2.谁愿意解决她刚才提出的问题?
3.重点讲解一道乘法题:
例如:3人坐太空船,需要多少钱?
12 ×3 =36(元)
4.引导学生讨论算法,汇报算法。(小组交流、组际解疑)
四、精讲点拨
结合学生自学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加以点拨。
试一试,填m还是cm呢?(结合实际经验了解一-般物体的长度)
1.衣柜高约2-----------
黄瓜长约20----------
房子高约3------------
2.练一练17页(估计自己的课桌有多高,再实际分组合作)
3.有一只蜗牛和蚂蚁在赛跑,看谁能跑第一呢?(课本17页3题)
4.拓展训练
①画一条3cm长的线段(难度较大,需要在老师指导下完成)
教法:
自主探究法
学法:
合作学习法
教学用具:

《去游乐园》教案

《去游乐园》教案

《去游乐园》教案教案:去游乐园一、总体目标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学习和掌握有关“去游乐园”的相关词汇和表达方式,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日常会话和写作。

二、具体目标1. 词汇目标:学习有关游乐园的词汇,如amusement park, roller coaster, ferris wheel, carousel, etc.2. 语言目标:学习有关“去游乐园”的句式和表达方式,如I want to go to the amusement park. What rides do you want to go on? Have you ever been on a roller coaster?3.交际目标: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等活动,学生能够进行关于“去游乐园”的对话,并能够以此为基础进行写作。

三、教学过程1. Warm-up (热身活动)(5分钟)通过观看一段游乐园的视频或展示游乐园的照片,让学生引入“去游乐园”的话题,并与他们一起讨论他们对游乐园的看法和感受。

2. Vocabulary (词汇学习)(15分钟)教师板书并解释有关游乐园的词汇,如amusement park, roller coaster, ferris wheel, carousel, etc. 并通过图片或实物进行示范和辨认练习,帮助学生记忆和掌握这些词汇。

3. Sentence Patterns (句型练习)(20分钟)教师设计有关“去游乐园”的常用句式,如I want to go to the amusement park. What rides do you want to go on? Have you ever been on a roller coaster?等,并通过操练和小组活动让学生掌握并灵活运用这些句式。

4. Role Play (角色扮演)(20分钟)教师分发角色卡片,并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其中一个学生可以扮演游乐园的导游,其他学生则扮演游客。

《去游乐园》教学设计

《去游乐园》教学设计

《去游乐园》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景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竖式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

3.运用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清楚理解竖式计算时每一步的算理。

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喜欢去游乐场玩吗?你们在游乐园里玩过什么好玩的呢?这节课,老师就带领大家去游乐场看看,有什么好玩的东西(显示图片)。

看来,游乐场可真有意思,这不,淘气笑笑他们今天也来到了游乐场,咱们一起去看看吧。

(出示课题)设计意图:从生活出发,选择学生熟悉的情境和事物导入,使学生对数学有更多的亲近感,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望和兴趣,使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中来。

(二)合作学习,引导探究1.(1)课件出示主题图:淘气他们正忙着买票呢。

在这个售票处,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生个别提取信息:太空船每人12元,电动火车每人6元,2个人坐太空船需要24元)(2)根据这些信息,你有什么数学问题?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观察能力。

(3)那咱们先来解决笑笑给我们提的可题:3人,4人,5人坐太空船需要多少钱?(学生独立列式)那大家再来看一看淘气的算法。

大家一起检查检查看淘气做的对不对呢?(图片)淘气12x5算错了,我们大家来一起来算算到底是多少呢?(4)12x5=60①口算12=10+2 10×5=50 2x5=10 50+10=60②列表格③竖式计算。

(让板演的学生介绍竖式计算方法)教师结合课件讲解:刚才几位小朋友都兑的非常棒,用竖式计算12x5时,首先要注意竖式书写的顺序,先写上12,1和2之间要留些距离,这样进位时就会看得清楚,再写乘号,然后写上5,注意未位上2和5定要对齐,最后画上一条横线。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去游乐园》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去游乐园》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去游乐园》教案12× 412× 52.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12×518×315×627×343×3(组内检查、全体交流)六、总结篇三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主动迁移已有的知识与做法解决新问题。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自我探索,逐步学会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主动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理解每一步的算理。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小朋友,你一定去过游乐场吧,你都玩过哪些项目?今天淘气和笑笑他们高兴地来到了游乐场,咱们一起走进游乐场,我们继续学习笔算乘法吧。

二、探索新知,解决问题1、我们先来计算5人做太空船,需要多少无。

引导学生审题列出算式,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2、仔细思考,利用以前所学的知识,能解决这道题吗?3、小组合作学习,自己先独立思考,再把自己的方法带到小组交流中。

(4)小组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尽可能让每一名学生都说一说,并把方法进行归纲整合。

(5)小组汇报中。

请学生到黑板前板演竖式,并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

教师小结,无论是12X5还是5X12,用竖式计算时,通常为了计算方便,一般把较大数作为第一个乘数。

计算时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5先与2相乘,二五一十,满十要向十位上进1,在个位上写0,注意要把进位的1写在十位的下面,要写得小一些。

2、13个人要坐电动火车,需要多少元呢?(1)独立思考列出算式:6X13(2)拿出练习本试着来独立尝试笔算,算好了吗?(3)要是有14人,15人,16人坐电动火车要花多少钱呢?请你在练习本上列一个算式,自己算一算吧。

汇报时还是让学生说一说算法,老师问算理,这次你算对了吗?同桌之间把自己的算法说一说。

三、巩固练习1、做一做,算一算,完成书55页第1题。

学生完成后要和同桌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去游乐园》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去游乐园》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去游乐园》教案篇一教学目的:1.掌握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能得当选择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

2.认识米尺,会用米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3.认识米,领会米的实际意义,能估计较长物体的长度。

教学重点:领会米的实际意义,能估计较长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掌握米和厘米间的关系,能得当选择单位表示物体长度。

教学教案:一、情景导入我知道过了一年,大家都长高了,那么你知道自己有多高吗?(学生自由说)师:你知道一米有多长吗?(学生估一估、比一比、说一说)二、探究新知1.认识米尺(出示米尺)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感受1米的长度,找一找在教室中哪些物体的长度接近1米。

2.让学生了解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1米=100厘米 1m=100cm3.做一做:1米有多少厘米。

4.数一数:1米=100厘米 1m=100cm5.找一找:在教室中哪些物体的长度接近1米。

三、练一练试一试,填m还是cm呢?(结合实际经验了解一-般物体的长度)1.衣柜高约2-----------黄瓜长约20----------房子高约3------------2.练一练 17页(估计自己的课桌有多高,再实际分组合作)3.有一只蜗牛和蚂蚁在赛跑,看谁能跑第一呢?(课本17页3习题)4.拓展训练①画一条3cm长的线段(难度较大,需要在教师指导下完成)②画出比6厘米短的三条线段四、课堂总结归纳(略)篇二学习目的:1.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结合详细情境逐渐培养学生提出问习题、解决问习题的能力。

3.培养仔细审习题,正确计算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在详细情境中,能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略问习题。

教法:自主探究法学法:合作学习法教学用具:挂图、小黑板。

教学流程规范:一、情境导入同学们,你们喜爱去游乐园吗?都喜爱玩什么?今天教师就和你们一起去公园玩,好吗?二、自主学习(一)出示自学目的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18.去游乐园教学反思及教案

18.去游乐园教学反思及教案

去游乐园一、导入新课上课,小朋友们好!你们已经学了不少的数学知识,今天老师就请你们带上这些知识去“游乐园”玩一玩,好不好?二、探究新知1.我们要分成6个小队出发。

有快乐的小羊队,活泼的小兔队,愉快的小鸭队,聪明的小猴队,勤劳的小马队,奔跑的小鹿队。

(师贴图)2.它们在草地上玩耍,看我们的小朋友能不能为它们戴上美丽的花环?3.老师拿出两张数字卡片,请你说出一道加法算式或减法算式,看谁算得快又准?谁就有机会成为它们的队长。

4.师选队长,让我们用掌声向队长们表示祝贺。

三、巩固练习1、下面来做一个游戏,你们就知道了。

请你拿出这张纸:2、课件演示:连线找图案3、是什么?(小鸭)那我就是小鸭队的队员了。

4、现在就请小朋友们开始做这个游戏。

5、(师巡视指导)你连出的是什么?那你是什么小队?6、连好的小朋友请举手。

看看自己是哪个队的7、多媒体课件出示孔雀、人、房子、兔子等美丽的图案后,老师介绍:七巧板是我国一种传统的拼板玩具,观察一下:“△”这是什么形?(三角形,有几个?)“口”这是什么形?(正方形,有几个?)还有这个,它叫平行四边形,小朋友们以后会学到,跟老师认识一下:平行四边形。

8、课件演示:七巧板变化。

四、全课总结1、发挥想象自由拼图。

现在你们可以自由选择已学过的图形来拼图案。

2、大家也可以把自己拼出的图案粘在一张纸上,制成卡片,送给你们的爸爸妈妈,他们一定会十分喜欢你们亲手制作的礼物。

教学反思:讲完本课后,我心潮澎湃,就设计这节课而言,我下了很大的功夫,所以教学效果也十分好。

当课堂上呈现出多种方法后,我进行了提问:“你认为哪种方法更好?”在课堂上,学生2的精彩回答,使我对后面的一些题目进行了随机的调整,虽也自然,但上完课后,我心中仍觉不妥,在这种情境下,教师设置了这样的一个“陷阱”,是否太主观、太牵强?。

一年级数学《去游乐园》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一年级数学《去游乐园》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一年级数学《去游乐园》优秀教学设计教案《去游乐园》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米,建立“1米”的空间表象,了解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能够估测和测量周围物体的长度,能选择合适的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一年级数学《去游乐园》优秀教学设计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年级数学《去游乐园》优秀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能恰当选择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

2.认识米尺,会用米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3.认识米,体会米的实际意义,能估计较长物体的长度。

教学重点:体会米的实际意义,能估计较长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掌握米和厘米间的关系,能恰当选择单位表示物体长度。

教学设计:一、情景导入我知道过了一年,大家都长高了,那么你知道自己有多高吗?(学生自由说) 师:你知道一米有多长吗?(学生估一估、比一比、说一说)二、探究新知1. 认识米尺(出示米尺)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感受1米的长度,找一找在教室中哪些物体的长度接近1米。

2.让学生了解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1米=100厘米 1m=100cm3.做一做:1米有多少厘米。

4.数一数:1米=100厘米 1m=100cm5.找一找:在教室中哪些物体的长度接近1米。

三、练一练试一试,填m还是cm呢?(结合实际经验了解一-般物体的长度)1.衣柜高约2-----------黄瓜长约20----------房子高约3------------2.练一练 17页(估计自己的课桌有多高,再实际分组合作)3.有一只蜗牛和蚂蚁在赛跑,看谁能跑第一呢?(课本17页3题)4. 拓展训练①画一条3cm长的线段(难度较大,需要在老师指导下完成)②画出比6厘米短的三条线段四、课堂总结(略)一年级数学《去游乐园》优秀教学设计教案二学习目标:1.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逐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认真审题,正确计算的好习惯。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去游乐园》教案范本三篇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去游乐园》教案范本三篇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去游乐园》教案范本三篇《去游乐园》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米,建立“1米”的空间表象,了解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能够估测和测量周围物体的长度,能选择合适的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

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去游乐园》教案,欢迎大家阅读!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去游乐园》教案范本一教学目标:1.掌握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能恰当选择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

2.认识米尺,会用米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3.认识米,体会米的实际意义,能估计较长物体的长度。

教学重点:体会米的实际意义,能估计较长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掌握米和厘米间的关系,能恰当选择单位表示物体长度。

教学设计:一、情景导入我知道过了一年,大家都长高了,那么你知道自己有多高吗?(学生自由说) 师:你知道一米有多长吗?(学生估一估、比一比、说一说)二、探究新知1.认识米尺(出示米尺)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感受1米的长度,找一找在教室中哪些物体的长度接近1米。

2.让学生了解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1米=100厘米1m=100cm3.做一做:1米有多少厘米。

4.数一数:1米=100厘米1m=100cm5.找一找:在教室中哪些物体的长度接近1米。

三、练一练试一试,填m还是cm呢?(结合实际经验了解一-般物体的长度)1.衣柜高约2-----------黄瓜长约20----------房子高约3------------2.练一练17页(估计自己的课桌有多高,再实际分组合作)3.有一只蜗牛和蚂蚁在赛跑,看谁能跑第一呢?(课本17页3题)4.拓展训练①画一条3cm长的线段(难度较大,需要在老师指导下完成)②画出比6厘米短的三条线段四、课堂总结(略)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去游乐园》教案范本二学习目标:1.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逐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认真审题,正确计算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去游乐园》教案范本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主动迁移已有的知识与做法解决新问题。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自我探索,逐步学会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主动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理解每一步的算理。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小朋友,你一定去过游乐场吧,你都玩过哪些项目?今天淘气和笑笑他们高兴地来到了游乐场,咱们一起走进游乐场,我们继续学习笔算乘法吧。

二、探索新知,解决问题
1、我们先来计算5人做太空船,需要多少无。

引导学生审题列出算式,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2、仔细思考,利用以前所学的知识,能解决这道题吗?
3、小组合作学习,自己先独立思考,再把自己的方法带到小组交流中。

(4)小组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尽可能让每一名学生都说一说,并把方法进行归纲整合。

(5)小组汇报中。

请学生到黑板前板演竖式,并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

教师小结,无论是12X5还是5X12,用竖式计算时,通常为了计算方便,一般把较大数作为第一个乘数。

计算时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5先与2相乘,二五一十,满十要向十位上进1,在个位上写0,注意要把进位的1写在十位的下面,要写得小一些。

2、13个人要坐电动火车,需要多少元呢?
(1)独立思考列出算式:6X13
(2)拿出练习本试着来独立尝试笔算,算好了吗?
(3)要是有14人,15人,16人坐电动火车要花多少钱呢?
请你在练习本上列一个算式,自己算一算吧。

汇报时还是让学生说一说算法,老师问算理,这次你算对了吗?同桌之间把自己的算法说一说。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算一算,完成书55页第1题。

学生完成后要和同桌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2、完成书55页每2题竖式计算,一边做一边在心里说自己的计算过程。

做完后教师把学生出现的错误展示出来,提醒学生注意,这样更有针对性。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请大家一起来总结。

教学目标:
1.掌握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能恰当选择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

2.认识米尺,会用米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3.认识米,体会米的实际意义,能估计较长物体的长度。

教学重点:
体会米的实际意义,能估计较长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
掌握米和厘米间的关系,能恰当选择单位表示物体长度。

教学设计:
一、情景导入
我知道过了一年,大家都长高了,那么你知道自己有多高吗?(学生自由说)
师:你知道一米有多长吗?(学生估一估、比一比、说一说)
二、探究新知
1. 认识米尺(出示米尺)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感受1米的长度,找一找在教室中哪些物体的长度接近1米。

2.让学生了解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1米=100厘米 1m=100cm
3.做一做:1米有多少厘米。

4.数一数:1米=100厘米 1m=100cm
5.找一找:在教室中哪些物体的长度接近1米。

三、练一练
试一试,填m还是cm呢?(结合实际经验了解一-般物体的长度)
1.衣柜高约2-----------
黄瓜长约20----------
房子高约3------------
2.练一练 17页(估计自己的课桌有多高,再实际分组合作)
3.有一只蜗牛和蚂蚁在赛跑,看谁能跑第一呢?(课本17页3题)
4. 拓展训练
①画一条3cm长的.线段(难度较大,需要在老师指导下完成)
②画出比6厘米短的三条线段
四、课堂总结(略)
学习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逐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认真审题,正确计算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在具体情境中,能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法:
自主探究法
学法:
合作学习法
教学用具:
挂图、小黑板。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去游乐园吗?都喜欢玩什么?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去公园玩,好吗?
二、自主学习
(一)出示自学目标
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二)出示自学指导
1.自学课本第54页内容
2.请学生独立看图,先自己说说图意,再给同桌讲一讲;
3.提出数学问题,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互相解决提出的问题!
三、反馈交流
1.谁愿意把自己的问题说给大家听?
2.谁愿意解决她刚才提出的问题?
3.重点讲解一道乘法题:
例如:3人坐太空船,需要多少钱?
12 ×3=36(元)
4.引导学生讨论算法,汇报算法。

(小组交流、组际解疑)
四、精讲点拨
结合学生自学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加以点拨。

五、当堂训练:(小黑板出示)
1. 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1 2
× 3
12
× 4
12
× 5
2.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12×5 18×3 15×6 27×3 43×3
(组内检查、全体交流)
六、总结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去游乐园》教案范本】相关:
1.去游乐园玩的作文
2.教案《动物游乐园》设计
3.去游乐园玩(精选3篇)
4.暑假去游乐园(精选3篇)
5.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我们去植树》优选教案
6.数学教案-动物宝宝去春游
7.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青蛙吃害虫》教案范本
8.买气球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