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自动化检测ppt课件

合集下载

sylab自动微生物检测系统(ppt 30页)

sylab自动微生物检测系统(ppt 30页)

通过的认证
France 法国官方认证 AFNOR, NF V08-105 for the use of impedance technology in the ananlysis of food and animal feeds 食品或动物饲料 AFNOR NF V08-106 impedance detection of E.coli in seafood 海产品中大肠杆菌
Germany德国官方认证
DIN Standards and §35 LMBG official method for foods DIN 10115 General Impedance Standard, §35 LMBG: L00.00-53 DIN 10120 Salmonella Standard, §35 LMBG: L00.00-67 E DIN 10122 Enumeration of microorganisms by means of impedance method-Determination of aerobic mesophile bacterial count (draft standard)
功能强大的应用软件支持
基于Windows系统的 软件,即插即用 自动读数及贮存数据 直观显示检测结果 数据可输出用其它软件 进行统计及趋势分析
三个简单的步骤
加样品至培养管 将培养管放入仪器 启动程序,输入相关 参数,仪器自动监测 并给出结果。
当遇到微生物超标的样品,仪器自动报警
与传统的平板法比较
用途
TVC determinations 总活菌数检测 pathogen screening 致病菌初筛 sterility tests 消毒测试
identification and enumeration of index and indicator organisms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环境监测 preservative efficacy testing 防腐效果测试 inhibitor tests and microbial bioassays 抑菌测试及生物测定 evaluation of sterilisation processes 消毒方法评价 inactivation studies 灭活研究 antimicrobial agent screening and characterization抗菌素初筛及描述 toxicity and mutagenicity tests 毒性及诱变测试 activity and vitality tests 活力测试

《微生物检测》课件

《微生物检测》课件

检测与鉴定
形态观察
通过显微镜观察微生物的形态、 大小、染色等特征,初步判断微
生物种类。
生化试验
对微生物进行生化试验,检测其代 谢产物和酶活性,进一步确定微生 物种类。
分子生物学方法
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如PCR、基 因测序等,对微生物进行分子水平 上的检测和鉴定。
结果报告
报告内容
包括采样时间、地点、样品来源、检测方法、结 果及结论等。
总结词:染色技术
详细描述:采用不同的染色技术对微 生物进行染色,以便更好地观察其形 态和结构。
培养分离技术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7字
总结词:培养基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详细描述:选择适宜的培养基,根据微生物的生理特性进 行培养,促进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总结词:分离纯化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详细描述:从样本中提取微生物的DNA或RNA,作为 后续检测的基础。
详细描述:利用PCR技术对提取的DNA或RNA进行扩 增,获得足够的目标片段。
详细描述:将扩增后的DNA或RNA进行电泳分离,通 过凝胶上的条带判断微生物种类。
03
微生物检测流程
采样
采样原则
根据检测目的和要求,选 择具有代表性的样品进行 采集。
临床样本中微生物检测案例
案例概述
临床样本中微生物检测是诊断感染性疾病 的重要手段,通过检测临床样本中的病原
微生物,为临床医生提供诊断依据。
案例分析
分析临床样本中微生物检测的难点和挑战 ,如微生物的多样性和变异,以及检测方
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案例内容
介绍临床样本中常见的病原微生物种类, 如细菌、病毒、真菌等,以及检测这些微 生物的方法和流程。

微生物检验 (12)

微生物检验 (12)

微生物检验 (12)临床医学检验考试辅导《微生物检验》微生物自动化检测微生物自动培养系统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自动药敏检测系统一.微生物自动培养系统1.自动血培养检测系统基本原理:检测细菌和真菌生长时所释放的二氧化碳(C02)来作为血液中有无微生物存在的指标。

检测技术:放射标记.颜色变化(C02感受器).荧光技术仪器基本结构包括:①主机,恒温孵育系统(全自动).检测系统;②计算机及其外围设备;③培养瓶;④抗凝剂和吸附剂。

2.自动分枝杆菌检测系统基本原理:检测分枝杆菌生长时所释放的C02或者所消耗的02作为标本中有无微生物存在的指示。

检测技术:放射标记.颜色变化和荧光技术等。

二.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1.原理:集数学.电子.信息及自动分析技术于一体。

计算并比较数据库内每个细菌条目对系统中每个生化反应出现的频率总和。

(1)数据库:细菌条目组成。

(2)数码鉴定:包括计算未知菌对5类反应的出现频率。

(3)编码:3个生化反应为1组,得到生物数码。

(4)查码:一个编码对应一种细菌。

2.基本结构与性能读数仪/孵箱.计算机.终端.键盘和打印机等,有的仪器有充液/封口部件。

半自动微生物鉴定仪仅有读数仪,需辅以孵箱。

3.工作流程和操作要点(1)菌种准备:标本处理,预实验和菌落的选择。

(2)接种:制备细菌悬液,接种。

(3)观察及记录结果。

(4)结果解释。

三.自动药敏检测系统1.微量稀释法试验系统目前应用最多的系统自动化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系统:基于肉汤稀释法,常采用比浊法检测液体培养基中细菌生长,或者检测特殊培养基中荧光基质的水解作用。

浊度降低细菌耐药。

2.纸片扩散法阅读系统纸片扩散法是根据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阅读平板抑菌圈及解释结果,但推荐工作人员检查平板上生长的细小突变株。

系统扫描平板,确定抑菌圈直径,根据判断标准,转化为敏感性结果(敏感.耐药.中介)。

第2页。

微生物检验(ppt版)

微生物检验(ppt版)
•芽胞抗原:
有免疫原性和血清学诊断价值
14
第十四页,共七十五页。
炭疽(tànjū)毒素:
--保护性抗原〔PA)、致死因子〔LF〕、 水肿
因子〔EF〕三个组分
--单独皆无致病性,与PA结合才显示出致 病性
--具有抗吞噬和免疫原性
15
第十五页,共七十五页。
抵抗力:
--芽胞抵抗力很强,煮沸10min或干热(ɡàn rè)140℃ 3h才能杀灭
在,亦可自甲壳动物、蝇、蜱中别离出 能引起多种野生动物和家畜感染〔羊、马、狗、猫、
鸟、鱼等〕 正常人粪便带菌率达10%左右,70%的人可短期带 菌。新生儿、免疫功能降低者,易受该菌感染
42
第四十二页,共七十五页。
致病物质: 李斯特菌溶血素O(LLO)——主要毒力因子 内在素——外表(wàibiǎo)蛋白〔侵袭性蛋白〕 磷脂酶C
(yìzhì)
噬菌体裂解(liè jiě)
(shēnɡ huà)
动 响生 串
荚 青毒

化珠


膜 霉力 肿 素试
确定报告


胀 抑验
试制


第二十一页,共七十五页。
21
痰、呕吐物、CSF及 炎症分泌物
2%兔血清肉 汤快速增菌 37℃4h
0.2ml注射小白鼠 腹腔,8h后解剖
荚膜肿胀试验
直接涂片
荚膜染色 G染色 初步报告
食物中毒在国内、外均为常见 中毒食物大多无腐败、变质现象,感官性
状正常,应引起注意
30
第三十页,共七十五页。
二、微生物特性(tèxìng)
形态与染色:
- G+大杆菌 -生长6h后即形成(xíngchéng)圆形芽胞、

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ppt课件

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ppt课件

采用流式细胞原 理。对微生物进 行核酸染色,用 流式细胞技术进 行计数
BactoScan FC的优缺点
• 优点:速度快(50-150样品/小时)
• 缺点:死活细胞一起检测,消耗成本较 高,仪器比较难保养。灵敏度不够高。
• 适合牛奶企业检测原奶中细菌总数。
美国Chemunex公司 微生物快速检测系统
其它即用胶,MPN改良法
主要用于 水样或澄 清样品的 大肠菌群 或大肠杆 菌检测 Simplate
colilert
• SimPlateTMTPC 法:基于食源性细菌的蛋白 质有特异性酶类,TPC培养基内含有多种细菌 酶类所对应的底物。检样被细菌污染时,只要 具有一种酶的活性即能与底物作用生成4-甲基 伞形酮,培养24h后,在紫外线照射下,发出 蓝色荧光。 • 食源性细菌悬浮于TPC培养基表面,在分隔的 小池内能迅速进行生化反应,若有检样颗粒亦 无干扰;它不是由48h形成的菌落来计数,而 是24h后在紫外灯照射下记录培养皿内能发出 蓝色荧光的阳性池数,进而由最大近似值 (MPN) 表查出细菌的MPN。阳性池数与 MPN 呈松泊分布。
基于ATP原理的用于成品检测的 微生物检测系统
• Charm LUM-96 (用于UHT产品-高温 瞬间灭菌) • Biotrace • Celsis(主要用于化妆品) • Millipore公司的MicroScan
Celsis和LUM-96
保温2天,检测30分钟(96个样)
ATP法检测成品的优缺点
• 美国Chemunex公司将流式细胞技术与活细胞荧 光探针标记及激光扫描技术相结合,推出的最 新一代的速度更快的Bactiflow以及更高端的 ScanRDI和D-count微生物快速检测仪。 • 其最大的特点是只检测活细胞数,速度极快, 处理量大。与FOSS的BactoScan FC检测死活细 胞都检测不同。 • 是目前国际上正在认可的生物荧光定量检测微 生物数量的两种方法之一。另一种是Millipore 的一款叫MicroStar的基于ATP检测的产品。

3.4.5微生物自动化检测

3.4.5微生物自动化检测
采用数码鉴定原理,每个用于鉴定的试卡内有30项反应,每3 个反应为一组,将各组反应结果相加,30项反应可得一组10位数的数 码。仪器自动定时测定试卡每一项反应孔的透光度,当生长对照透光 度到终点阈值时,指示该卡已完成反应,系统以此时各孔的反应值作 为判断依据,组成数码并与数据库中已知分类单位相比较,获得相似 系统鉴定值,自动打印出实验室报告和病人报告单。
一株拟态弧菌的编码鉴定计数及菌名检索(示例)
第1位 第2位 第3位 第4位 第5位 第6位 第7位







O N P G
精 氨 酸
赖 氨 酸
鸟 氨 酸
柠 檬 酸
硫 化 氢
尿 酶
I P A
吲 哚

│ P
明 胶
葡 萄 糖
甘 梨 醇
肌 醇
山 梨 醇
鼠 李 糖
蔗 糖
蜜 二 糖
苦 杏 仁 甙
阿 拉 伯 糖
(2)接种 首 先 制 备 细 菌 悬 液 , 然 后 调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整 浓 度 至 1.5 亿
/ml或>1.5亿/ml,最后进行接种。 (3)观察及记录结果
接 种 后 的 API 试 条 一 般 经 35℃~37℃ 孵 育 18~24h可观察结果。
(4)结果的解释
解释的依据是鉴定百分率表、编码本和电脑软件,可将反应 结果直接与百分率表核对而得出结果,或将生化反应的+、-结 果按3个一组(1,2,4)得出一组7位数的数码,查阅编码本上 与之对应的细菌条目即可得出解释。使用电脑分析软件时可手工 输入肉眼观察得出的+或-结果用配套的读数仪与电脑联机,半 自动地得到鉴定结果。
VITEK 32/60/120细菌鉴定和药敏系统

微生物检验常用技术与方法—微生物商品手工和自动化检验(微生物检验课件)

微生物检验常用技术与方法—微生物商品手工和自动化检验(微生物检验课件)
如果患者未使用抗生素,可选择一般需氧菌培养瓶,如果已经使用抗生素则选用可中 和血液中抗生素的培养瓶。如怀疑厌氧菌、L型菌、真菌、分枝杆感染,则选用厌氧菌 培养瓶、L型菌培养瓶、真菌培养瓶、分枝杆菌培养瓶。
2.采血时间
对入院患者中有高热、寒战、白细胞增多或疑有感染者,最好在使用抗生素前采血送 检。住院患者出现发热等败血症症状时,应及时采血,尽可能在使用抗生素前采血。 已使用抗生素的患者最好在下次使用抗生素前采血。
3.采血量
采血量一般为血培养瓶中肉汤培养基量的1/4-1/5为宜,成人一般每次采集 3-10ml,以8-10ml最佳,小儿一般每次采集1-3ml即可。每天最好采血2-3次,以 提高检出率,并帮助判断是感染菌或污染菌。
4.采血方法
一般多从肘静脉采血,采集前应严格消毒采血部位,采血过程中注意无菌 操作,否则易被皮肤表面细菌污染,导致假阳性。使用真空采血系统,利用配 套的一次性使用的无菌采血管,血液因负压作用进入培养瓶中。
(二)二氧化碳感受器 每一血液培养瓶底部都含有Novel颜色感应器,当血液培养瓶内有微生物生长释出之 CO2后,感应器之酸碱值也跟着改变,从深绿色变为黄色,检测器报告阳性。
(三)均质荧光技术 在血培养基内含有发荧光物质。微生物生长代谢过程中产生各种带电荷的原子团,培 养瓶发出的荧光,即可检测有细菌存在。
1.全自动细菌菌鉴定及药敏分析仪的原理 2.熟悉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仪的基本结构和配套试剂
第四节 微生物检验的自动化和微型化
一、微生物自动鉴定仪器的的自动化和微型化 1、原理 微生物数码分类 (1)数据库 由许多细菌条目组成,每个条目代表一个细菌种或一个细菌生物型。 (2)编码 将细菌生化反应模式转换成 数学模式,可把生化反应结果快速转录成数字

微生物检验ppt课件

微生物检验ppt课件
卫生标准,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临床微生物检验案例
要点一
总结词
临床微生物检验是诊断和治疗感染性疾病的重要依据,通 过对患者体液、分泌物等样本中的微生物进行检测和分析 ,可以确定感染的病原体类型和病情严重程度。
要点二
详细描述
临床微生物检验主要针对患者体液、分泌物等样本中的细 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进行检测。例如,在肺炎患者的 诊断中,通过对患者痰液中的病原菌进行检测,可以确定 肺炎的病原体类型,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06
微生物检验的发展趋势与展 望
新技术与新方法的研发与应用
基因组学技术
生物传感器技术
利用基因组学技术,如全基因组测序 、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提高微生物 检测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利用生物传感器技术,实现快速、简 便的微生物检测,满足现场检测和即 时检测的需求。
自动化与智能化技术
研发自动化、智能化的微生物检测仪 器和设备,提高检测效率,减少人为 误差。
微生物检验ppt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 微生物检验概述 • 微生物检验的基本原理 • 微生物检验的方法与技术 • 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 • 微生物检验的案例分析 • 微生物检验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01
微生物检验概述
微生物检验的定义与目的
微生物检验的定义
微生物检验是利用生物学、化学 、物理学和免疫学等方法,对样 品中的微生物进行分离、鉴定、 计数和检测的技术。
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
微生物的生长
微生物生长分为迟缓期、对数生长期、稳定期和衰亡期。了解微生物的生长曲 线有助于理解其在培养基中的生长规律。
微生物的繁殖
微生物通过分裂方式进行繁殖,即母细胞分裂产生两个子细胞。不同种类的微 生物繁殖方式和速度不同,对鉴别和分类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
(二)基本结构和性能 (1)充填机/封口机:标本注入试验卡
中及封口。 (2)读取器/恒温箱:读取卡片内样本
3
一 、 自动血培养检测和分析系统
正常人的血液是无菌的,当细菌侵 入血流时,可引起菌血症或败血症。此 时血培养检查的快速和准确性对诊断和 治疗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4
(一)工作原理 在细菌生长繁殖和代谢的过程中必然会产
生最终代谢产物二氧化碳(CO2)。可通过各 种方法检测细菌生长时所产生的CO2:如放射 性14C标记技术、特殊的CO2感受器或均质荧光 等检测培养基中酸碱度(pH)、氧化还原电势 (Eh)等的变化,以判断血液和其他无菌体液中 有无细菌存在。
3、查码 在编码检索本内寻找数码谱。
4、解释
13
(二)数码分类鉴定系统的组成和操 作
1. 数码分类鉴定系统的组成 由试剂 条(板)、添加试剂及检索工具配套 形成的完整的微生物鉴定体系。
14
(1)试剂条:选择识别力强的生化反应优化 组合成专一的鉴定试剂条。常用的生化反应有 发酵试验、同化试验、同化或发酵抑制试验、 酶试验以及其他传统的生化反应。
6
2.真空采血系统:配有一次性使用的无菌塑料管, 两端与两个无菌针头相连,操作时将一端的针 头进行静脉穿刺,另一针头插入负压的培养瓶 内,所采得的血液因负压作用直接进入培养瓶。
3.取血量:采血量一般以肉汤培养基的1/10为宜, 成人一次采血量为5~6ml,婴幼儿为1~2ml。常 用的培养基容量为50ml/瓶,取血5~6ml,注入 培养瓶中。
7
4.采血方法:一般情况下,应在病人发热 初期或发热高峰时采血。原则上应在抗菌 药物应用之前,对已用而不能中止的病人, 也应在下次用药之前采集,采血部位一般 从肘静脉采集,采血部位局部皮肤应彻底 消毒。
8
(四)常用的血培养仪
1.半自动培养仪 以BACTEC460为代表。将待测标本接种在
含14C-底物的专用培养瓶中,该系统只有检测 系统,且检测时间较长,放射性废物的处理较 为困难。 2.全自动血培养仪
5
(二)仪器的基本结构和性能 半自动血培养仪仅有检测(CO2)系统,而
全自动除检测系统外,还有恒温孵育系统、电脑 分析系统和打印系统等。
(三)配套试剂和操作要点 1.培养瓶:有需氧培养瓶、厌氧培养瓶、儿科专 用瓶、结核菌培养瓶、高渗培养瓶、中和抗生素 培养瓶等种类。根据分离细菌的需要灵活选用培 养基中的营养成分和抗菌药物拮抗剂。
11
(一)工作原理 基本原理是计算并比较数据库内每个细菌
条目对系统中每个生化反应出现的频率总和。 1、数据库 由许多许多细菌条目组成。
每个条目代表一个细菌或一个细菌生物型。
12
2、 编码 将所得到细菌生化反应模式转化成数学模式,
可把被测细菌的全部生化反应结果快速转录成数 字(编码),经查阅编码检索本或电脑分析系统 又可将数字转化成相应的细菌名称。
(2)接种 首先制备细菌悬液,然后调整浓度至1.5亿/ml
或>1.5亿/ml,最后进行接种。
16
(3)观察及记录结果 接种后的API试条一般经35℃~37℃孵育
18~24h可观察结果。
(4)结果的解释 解释的依据是鉴定百分率表、编码本和电
脑软件,可将反应结果直接与百分率表核对而得 出结果,或将生化反应的+、-结果按3个一组 (1,2,4)得出一组7位数的数码,查阅编码本 上与之对应的细菌条目即可得出解释。使用电脑 分析软件时可手工输入肉眼观察得出的+或-结 果用配套的读数仪与电脑联机,半自动地得到鉴 定结果。
(2)添加试剂:有些试验经孵育后需添 加试剂才能呈现颜色变化。
(3)检索工具:检索工具包括鉴定表、 编码本和电脑软件,可供人工查阅鉴定 结果或由电脑自动处理并报告。
15
2.操作要点
(1)准备 1)标本经分离培养得到的纯菌落。 2)借助涂片、染色镜检、氧化酶等试验对被测 菌进行初步鉴定,以选择合适的试剂条。 3)挑选被测菌的纯菌落接种试剂条。
微生物自动化检测
1
传统的微生物鉴定方法是:涂片革兰 染色镜检,常规生化试验,血清学鉴定等。 70年代后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进展,用于检 测M的仪器设备在不断改进,加之临床对 检验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故现代M检验 和鉴定技术逐步趋向于简单快速化、微量 化、商品化(标准化)、系列化和自动化。
2
本章主要介绍 一、自动化血培养检测和分析系统 二、微生物数码分类鉴定系统 三、微生物自动鉴定和药敏系统 四、全自动抗原抗体检测系统
以 BACTEC9000 系 列 、 BacT/Alert 系 统 、 VITAL。
特点:培养基多种多样;可恒温震荡培养; 无放射性污染;能够连续自动监测;可与细菌 鉴定仪结合使用。
9
BACTEC9000系列全自动血培养仪
10
二 、微生物数码分类鉴定系统
微生物数码分类鉴定技术集数学、电 子、信息及自动分析技术于一体,采用标 准化、成品化和配套的生化反应试剂条 (板),可将细菌鉴定到属、群、种和亚 种或生物型,并可对不同来源的临床标本 进行针对性的鉴定。
反应 结果
应得 数值
组合 编码
+++ 124

-+- 020

+-- 100
1
+-+ 104
5
+-+ 104

-+- 020

--- 梅
氏 000

0菌
18
三、 微生物自动鉴定和药敏系统
以VITEK—AMS为例 (一)工作原理
采用数码鉴定原理,每个用于鉴定的试卡 内有30项反应,每3个反应为一组,将各组反应 结果相加,30项反应可得一组10位数的数码。 仪器自动定时测定试卡每一项反应孔的透光度, 当生长对照透光度到终点阈值时,指示该卡已 完成反应,系统以此时各孔的反应值作为判断 依据,组成数码并与数据库中已知分类单位相 比较,获得相似系统鉴定值,自动打印出实验 室报告和病人报告单。
17
一株拟态弧菌的编码鉴定计数及菌名检索(示例)
第1位数 第2位数 第3位数 第4位数 第5位数 第6位数 第7位数

苦阿 鉴
精赖鸟柠硫 I V 葡甘 山鼠 蜜


尿吲明

蔗 杏拉 定
氨氨氨檬化 P │ 萄梨 梨李 二


酶哚胶

糖 仁伯 结
酸酸酸酸氢 A P 糖醇 醇糖 糖Biblioteka 酶G甙糖 果
124 124 124 124 124 124 1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