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初中物理 典型易错习题分析与解答 第四部分 物理实验设计开放题

(通用版)初中物理 典型易错习题分析与解答 第四部分 物理实验设计开放题
(通用版)初中物理 典型易错习题分析与解答 第四部分 物理实验设计开放题

第四部分物理实验设计开放题

【习题282】一根长1m左右、粗细均匀的细木棒,一个已知质量为m的钩码,一把刻度尺,还有一些细绳和一支铅笔。只用这些器材如何测出这根细木棒的质量。写出实验步骤,导出计算木棒质量的公式。

【答案】实验步骤:

(1)用刻度尺找出木棒重心,用铅笔做出标记;

(2)用细线系住木棒,一处做支点;

(3)用细线系住钩码套在木棒上;

(4)调节钩码或支点的位置使木棒平衡;

(5)用刻度尺分别量出支点到木棒重心及支点到系钩码细线的距离L1、L2。

木棒质量为ML2m/L1

【习题283】用刻度尺、弹簧秤、长方体铁块、烧杯测液体的密度,写出实验步骤及计算液体密度的方法。

【答案】实验步骤:①用刻度尺测出规则铁块的长a、宽b、高c,则V=abc;②用弹簧秤称出铁块的重力G;③用弹簧秤拉着铁块并把铁块浸没入待测液体中,记下弹簧秤的示数G',则铁块受到的浮力=

【习题284】假如由你来设计一座用大理石建造的纪念碑时,你需要考虑这座纪念碑对地面的压强大约有多大,那么,你应该依据什么原理,收集哪些数据来进行估测?

【答案】根据:压强公式P=F/S=ρgh 收集的资料:纪念碑的高度,大理石的密度ρ。

【习题285】设计一个实验如何辨别生鸡蛋和熟鸡蛋?

【答案】用力让两个鸡蛋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转动,生鸡蛋内部是液态的,外壳转动起来,而内部的液态,由于惯性还保持静止,所以很快停止转动;而熟鸡蛋是固态,转动时内外速度一致,所以就能转动较长时间才停下来。

【习题286】有一位中学生在实验室用一个没有砝码的自制等臂天平和一个自制的量筒以及细沙、水等简易器材测出一块矿石密度,你认为他是如何测矿石密度的,简要叙述实验过程。

【答案】实验步骤:(1)平衡盛水容器。在天平的一个盘里放盛水容器(可以用量筒),在另一盘内加沙子至天平平衡。

(2)测矿石质量。在放沙的盘内放上矿石,在容器内加水,直至天平再平衡,此时m水=m石。用量筒测出m水的体积,并求得 m水的大小,即得矿石质量m石的大小。

(3)测矿石体积,求密度。用量筒根据排水法测得矿石的体积 V石,可求得矿石的密度

【习题287】利用身边的刻度尺、平面镜、水、弹簧秤等器材及浮力、电流热效应等知识,可以对一只电灯有哪些联想与设想?

【答案】 (1)灯一平面镜、镜前灯;(2)灯一水、浴室灯(浴霸);(3)灯一浮力、航标灯;(4)灯一弹簧秤、夜间使用的弹簧秤。

【习题288】设计两种测量牛奶密度的方法,所需器材请在以下提供的器材中选择。

器材:天平(含砝码)、刻度尺、两端开口的直玻璃管(一端扎有橡皮膜)、烧杯(无刻度)、适量的水、足量的牛奶、细线。

要求:写出每种方法所选择的器材、测量步骤、所测量的物理量,并用所测量的物理量写出牛奶密度的表达式。

【答案】方法一:器材:天平、烧杯、适量的水、牛奶、细线。步骤:①用调好的天

平测烧杯质量m;②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用细线在水面处作标记,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m1;③倒出水擦干烧杯,再往烧杯内倒入牛奶至标记处,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2,

方法二:器材:刻度尺、一端扎有橡皮薄膜的玻璃管、烧杯、牛奶、适量的水。步骤:①在管内倒入一定深度的牛奶;②将管竖直放入水中,待橡皮薄膜水平时,用刻度尺量出管底到牛奶面和水面的深度分别为h1、h2。

【习题289】小明在他家的苹果园里,用所学的知识测量苹果的密度,他所能利用的器材有自制的弹簧秤及盛有水的水桶、塑料水瓢、细塑料绳和塑料袋(质量不计)。请你写出他可能采用的实验步骤及苹果密度表达式的推导过程。

【答案】方法一:①用弹簧秤测出苹果在空气中的重量G:②将挂在弹簧秤下的苹果浸没在水中,测出苹果在水中的重量G’。

方法二:①用弹簧秤测出苹果在空气中的重量G;②将苹果浸没在盛满水的水瓢中,并将排开的水接入塑料袋;③用弹簧秤测出塑料袋中的水重G水。

【习题290】在下列器材中:弹簧秤、直尺、量筒、水、烧杯、细线,选择一定的器材测一块正方体小木块的密度(小木块可放入量筒内)。要求提出两种测量方法并写出:

(1)所需的器材。

(2)简要的实验步骤(包括要测量的物理量及符号)。

(3)计算木块密度的表达式。

【答案】方法一:所需器材有弹簧秤、直尺、小木块、细线。实验步骤:①用直尺量出木块的边长a,求V=a3;②用细线系住小木块;③用弹簧秤称出木块重G,求出m=G/g;④求出小木块的密度。

方法二:所需器材有直尺、量筒、水、烧杯、细线、小木块。实验步骤:①用直尺测出小木块的边长a,求出V=a3;②用细线系住小木块;③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④把小木块慢慢放入量筒水中,待小木块静止后,记下水的体积V2;⑤求出小木块的密度。

方法三:所需器材有烧杯、直尺、水、小木块。实验步骤:①用直尺测出小木块的边长a,求出V=a3;②把小木块浸入水中平衡后,测木块浸入水中的深度h;③求出小木块的密度。

【习题291】给你一个大容器和足量的水、两块三角板、一把刻度尺、一把弹簧秤、一个金属圆柱体、细线若干。请你说出利用上述器材测定金属圆柱体密度的两种不同方法。要求:

(1)写出用什么仪器测什么物理量,并用符号表示测出的物理量。.

(2)写出圆柱体密度的最后计算式。

【答案】方法一:用弹簧秤测出圆柱体物重G,用三角板、刻度尺测出圆柱体高h、直径d,圆柱体密度。

方法二:用弹簧秤测出圆柱物重G,用细绳系着圆柱体挂在弹簧秤下面,让圆柱体浸没水中,读出弹簧秤示数F,有 F浮=G—F=ρ水gV,圆柱密度

【习题292】请完成下列设计性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1)

(2)

(3)

实验记录略

实验结论 (要求有明晰

的推导过程)

【答案】实验原理:阿基米德原理。实验步骤:(1)用细线将小石块拴好,挂在弹簧

秤的挂钩上,测出小石块在空气中受到的重力G;(2)将小石块全部浸没在水中,测量石块

浸没在水中弹簧秤的读数F;(3)将小石块全部浸没在待测液体中,测量石块浸没在待测液

体中的读数F'。(3)测量中,小石块不能与容器底相接触;(4)测量中,水和待测液体至少

能将小石块全部浸没。

【习题293】现给你一只量杯、一根细玻璃棒、一只密度计、足量的盐和水,只用上

述器材要求测出一只鸡蛋的质量。

(1)简要说明测量的主要步骤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

(2)用测量的量写出计算鸡蛋质量的表达式。

【答案】(1)①先在量杯中放适量水,读出水的体积V1;②把鸡蛋慢慢浸没在量杯的

水中,读出这时杯中水的体积V2,则 V蛋=V2-V1;③往量杯中加入盐并用细玻璃棒不断搅拌,直到鸡蛋恰好悬浮;④用密度计测出此时盐水的密度,即为鸡蛋的密度。

(2)m=ρ蛋V蛋=ρ液(V2-V1)

【习题294】现有量筒、小刀、烧杯、刻度尺、水槽各一个,一根足够长的橡皮筋和

足量的水,请利用上述器材测出一个萝卜的密度。要求:写出主要的实验步骤,并用符号表

示所测量的质量及最后萝卜密度的表达式。

【答案】将萝卜样品放到烧杯底部中间,使烧杯直立浮于装有适量水的水槽中,在烧杯

外壁与水相平处用橡皮筋扎一个圈做标记,取出样品,再向杯中缓缓倒水,待杯外水面与标

记处相平为止,将杯中水倒入量筒中,测出体积,再算出质量,即为萝卜样品的质量。

【习题295】某校太阳能科技活动小组用口径为1m的铁锅,将内壁贴上表面光亮的

铝箔制成太阳灶,把太阳灶正对着太阳,太阳灶能将照射到它上面的光和热集中在灶前某处。在该处放一只盛水铝壶,就可以给壶中的水加热。在晴朗的日子里实验小组将太阳灶正对着

太阳,铝壶中装入2.5kg的水,并在水中插入温度计,实验时每隔3 min测量一次水的温度,每隔l0 min调整一次太阳灶的方向使它正对太阳,每次实验都是以中午12时开始到水

沸腾为止,应用所学的知识和表中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日期 0 3 6 9 12 15 18 21 24 27 30 33 5月10日26.5 36.0 45.0 53.5 61.5 69.0 75.5 81.5 87.0 92.0 95 95 5月21日28.5 38.0 48.0 57.5 66.5 74.0 80.5 86.5 92.0 96.5 96.5

6月8日30.5 41.5 51.5 61.0 70.0 78.5 85.5 91.5 96.0 96.0

(2)每次实验中水沸腾时的温度都未达到100℃,表明该地的大气压__________1标准大气压。(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水的升温特点是“低快高慢”,这是因为__________ 。

【分析】太阳传热到地球的方式是辐射,本题还考查了气压与沸点的关系,一般气压升高,沸点升高,反之沸点降低。由表中数据分析并处理可以发现其中数值在低温段与高温段所需加热时间不同。

【答案】 (1)辐射。(2)小于。(3)水温越高,散热越快。

【习题296】给你一块电流表、一组电池组、一个定值电阻、两个开关来测定一个未知电阻Rx(导线若干),请用两种方法设计实验电路图,并简要说明实验步骤。

【答案】方法一:按电路图所示连好电路,先把电流表接到R 0支路,测出R0支路电流I0,再把电流表接到Rx支路,测出Rx支路电流Ix,。

方法二:按电路图所示连好电路,只闭合S,读出电流表示数I,同时闭合S、S2读出电流表示数I',

【习题297】给你一块电压表、一组电池组、一个定值电阻、两个开关来测定一个未知电阻R(导线若干),请用两种方法设计实验电路图,并简要说明实验步骤。

【答案】方法一:按照电路图所示连好电路,用电压表测出R0两端的电压V0,再用电压表测出R两端电压Ux,

方法二:按照电路图所示连好电路,当闭合S1、S2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此时Rx被短路,U为电源电压;只闭合S1电压表示数为U。,

【习题298】如图所示,图甲是一单刀双掷开关的实物图,它的符号如图乙所示,图丙是单刀双掷开关对电路控制作用的一个实例,当S与“1”接触时,灯泡E l发光;当S与“2”接触时,灯泡E2发光。

现有如下器材:一个电源(两极间电压保持不变,但电压数值未知)、一个电阻箱(用R0表示)、一个待测电阻Rx、一块电压表(最大量程大于电源两极间电压)、一个单刀双掷开关、导线若干。

(1)根据以上所给器材,在虚线框内设计一个能测量并计算出待测电阻Rx的规范电路图(连接好后在试验过程中不能拆卸)。

(2)写出测量的操作步骤及测量的物理量。

(3)写出用测量的物理量计算Rr的表达式__________ 。

【答案】 (1)如图所示。

(2)步骤:S接1时,测出电源两极间电压U;S接2时,测出 R0两端电压U0。

(3)Rx=。

【习题299】有一只在照明电路中正常工作的白炽灯,玻璃上的文字模糊,请你设计出测定该灯泡的额定功率的办法,提出所需仪器的数量和规格,拟出应采取的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答案】所需仪器:交流电流表(0~1A)一块、灯座1个、交流电源插座、插头、电灯、开关各一个。实验步骤:①电路如图所示;⑦接通电路,观察记录电流表读数;③计算电功率P=UI注意事项:①必须用绝缘导线;②注意安全,接线时必须拔掉电源插头。

【习题300】现有一个阻值为 R的定值电阻、一个单刀双掷开关、一个电池组(电源电压不变)、若干根导线、一块电压表(该电压表表盘面

上有刻度但无刻度值;电压表装上后不能拆下来;电压表量程大于电池组电压)。请你设计一个测未知电阻R阻值的方案。要求:

(1)画出实验电路。

(2)简单写出完成接线后的实验步骤。

(3)推导出Rx的表达式。

【答案】 (1)如图所示。

(2)实验步骤:①把S扳到1,记下电压表偏转的小格数N1;②把S扳到2,记下电压表偏转的小

格数N2 。

(3)推导:略

【习题301】要测出2.5 V小灯泡的额定功率,现有器材如下:6 V电源1个、导线若干、开关多个、电流表1块、电压表1块、2.5 V小灯泡1个、定值电阻R0一个、滑动变阻器1个。请你选择器材用两种不同方法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每种方法只能用一种电表,只连一次电路。要求画出电路图,并简要说明实验方法。

【答案】

方法一:如图所示,①闭合开关S、Sl,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使电流表示数达到I0=;

②保持滑片位置不变,断开S1,闭合开关S、S2,用电流表测出电流I;③灯中电流I1,则P 额=。

方法二:如图所示,①闭合开关S、S1,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达到2.5 V;

②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罩不变,闭合开关S、S2,记下电压表示数U;③R0两端电压U0=U -2.5 V,R0中电流等于灯中电流I1=;④P额=

【习题302】要利用电池组(电压为5~6 V并且不变)、电压表(15 V档已损坏,而3 V 档完好)、开关、滑动变阻器、5Ω和1Ω的电阻若干,测4.8 V小灯泡(电阻10Ω左右)的额定功率。要求

简述实验步骤,画出相应的电路图,用字母表示所测的量及小灯泡额定功率的表达式。

【答案】步骤:①如图所示,按电路图连好电路,R1与R2为两个5Ω电阻串联;②S2断开,S1闭合记下电流表示数I1,得电源电压U=10 I1;③闭合S1、 S2,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P,当电压表示数为(10I1—4.8 V)时,小灯泡正常发光;④此时将电压表并联在R3两端,记下电压表示数U3,则通过灯泡的电流为=,小灯泡的P额=。

【习题303】手边有一把电烙铁、一个灯泡、一个开关和若干导线,画出一个能使电烙铁处于高温和低温两种状态的电路图。要求:接入照明电路中,高温时电烙铁正常工作;低温时(预热状态)灯泡亮。(电烙铁符号用电阻符号表示)

【答案】如图所示。

【习题304】一只标有“220 V 100 W”的电烙铁,为了使电烙铁工作时,能正常消耗100 W的电功率,而在不工作时,只消耗25 W的电功率,使之不至于完全冷却,但又节约了电能。现在有额定电压是220 V,额定功率分别是15 W、25 W、40 W、60 W和100 W 的灯泡、单刀双掷开关及足够的导线可供使用。要求:.

(1)请设计并画出一个能满足上述要求的电路图。(电烙铁符号用电阻符号表示)

(2)你所选用灯泡的规格。(3)对你所设计的电路作简要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电烙铁不工作时和工作时进行比较,1s内可节约电能__________

【答案】 (1)电路图如图4.14所示。

(2)220 V 100 W

(3)当S扳向1时,电烙铁消耗功率100 W;当S扳向2时,电烙铁消耗功率25 W。

(4)50 J。

【习题305】 Ll灯泡为“3 V 0.5 w”,L2灯泡为“5 V 1 W”,用12 V蓄电池供电,使两灯都能同时正常发光,现手边有0~100Ω的滑动变阻器两只、开关一只、导线若干。

(1)请你设计一个使灯L1、L2均同时正常发光的电路。

(2)用你所学过的电学知识计算出两只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R1和R2。

(3)如果你有几种不同的方案,请挑选最佳方案。

【答案】设计方案(如图所示):

方案二(如图所示):

方案三(如图所示):

由于两灯均要求正常工作,I2>I1,故共有以上三种不同的设计方案。最佳方案,应为损失电功率最小的。

方案一中,P损=0.9 W;

方案二中,P损=2.9 W;

方案三中,P损=2.9 W;.

方案一是最佳,因为损失的电功率最小。

【习题306】设计一个磁性强弱能够改变的电磁铁电路:

(1)除了一个电压不变的电源、一只开关、若干导线外,还可以选择的电路元件是__________

(2)在下面方框内画出电路图。

(3)说明调节方法和结果。

【答案】 (1)滑动变阻器。(2)如图所示。(3)滑片向左移动,磁性增强;滑片向右移动,磁性减弱。

【习题307】用厚为1mm的均匀金属板制成的开发区平面图A,比例尺为1:10 000。现给你一个弹簧秤、水和细线,要求测出开发区的实际占地面积,请写出步骤(用字母表示所测物理量):

(1) __________;

(2) __________

(3)开发区实际面积S=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答案】 (1)用弹簧秤测出金属板A在空气中的重力G1;(2)用弹簧秤测出金属板A 浸没于水中时视重G2;(3)F浮= gsh,所以s=。

【习题308】现有一台天平(含砝码)、一个刻度看不清的小量杯、一根细线和足够的水,试用这些器材测定小铁块的密度ρ。要求:

(1)写出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及简单的测量方法。

(2)根据所测量的物理量,写出计算铁块密度的数学表达式。

【答案】(1)①用天平测出铁块的质量m铁;②用天平测出小量杯装满水后的总质量m1;③把铁块用细线系住轻轻地放入装满水的量杯中,排完水后再取出;④用天平测出小量杯和剩余水的质量m2,则m水=m1—m2;⑤铁块体积V铁等于被排出水的体积,即V铁=V水=。

(2)ρ水=

【习题309】小明同学要检验“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这一观点。请你帮他设计一个实验,说明这一观点的正确性。

【答案】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入水中某一深度转动盒口方向,发现U形管管中均有高度差,这说明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习题310】为了测出某种液体的密度ρ2;给你一只粗细均匀的圆柱形平底试管、一些小铁砂粒、两个烧杯,一个烧杯盛有水,一个盛有待测液体。如图所示(水的密度ρl 已知):

(1)要测出待测液体的密度,还需要的实验仪器是__________ 。

(2)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

(3)根据测得的结果(用字母符号代表),求出液体的密度__________。。

【答案】 (1)刻度尺。

(2)①将适量的小铁砂粒放入试管中,将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使试管竖直地漂浮于水面,量出此时试管浸入水中的长度h1;②从水中取出试管,将试管放入盛某种液体的烧杯中,使试管竖直地漂浮于液面,量出此时试管浸入液体中的长度h2。

(3)ρ2= .

【习题311】娜仁花跟苏和一起放羊。一天,娜仁花对苏和说:“咱们想个办法来称一下羊的体重(质量)好吗?”苏和说:“好是好,可是在这茫茫的大草原上,哪有秤呢?”聪明的娜仁花指着身旁的一棵大树说:“你看见这棵大树的树杈没有?有它就可以了。”她让苏和把一根棍子卡放在大树杈上,两人分别握住棍子的一端悬吊着,让棍子成水平状。然后,娜仁花掮着羊与苏和交换了一下位置,支点没变。巧得很,两人悬吊时棍子还成水平状。已经知道娜仁花质量为37.5 kg,苏和质量为45 kg,你能求出娜仁花肩上的羊的质量是多少吗?

【答案】娜仁花与苏和两人悬吊在棍子的两端时,各人到支点的距离与体重(质量)成反比;当她们交换位置后,由于娜仁花掮着一只羊后使棍达到水平状,支点没变,但两人到支点的距离变了,质量也变了,由两者成反比,得45:M=5:6(M表示娜仁花掮羊后的总质量)。M=54 kg,所以羊的质量为(54—37.5)kg:16.5 kg。

【习题312】给你一个矿泉水瓶子,请你设计一个小实验来验证当气体的体积不变时,如果温度降低气压就会减小:

(1)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2)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3)推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取一空的矿泉水瓶子,里面放人少量开水,盖好瓶盖,放进冰箱冷冻;

(2)过半个小时之后从冰箱里拿出的矿泉水瓶子瘪了;

(3)由于冰箱里温度低,水蒸气放热降温,气压减小,瓶外气压大于瓶内气压,所以瓶子被压瘪。

【习题313】请你设计一个小实验,利用自己家里的房门来研究力的三要素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简要说明具体做法:

(1)力的大小(2)力的方向(3)力的作用点

【答案】 (1)在同一个位置上用力推大门能开,用力推小门不开;

(2)向里推使门关闭,向外推使门打开;

(3)用同样的力推门拉手一侧能推开,推门轴一侧推不开。

【习题314】任选器材设计一个小实验,证明磁场中离磁极越远处磁性越弱:

(1)所需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方法__________;(3)分析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条形磁铁、弹簧秤、小铁块、细线、铁架台;

(2)用细线将小铁块拴在弹簧秤上挂在铁架台上,用一条形磁铁由远及近地靠近小铁块,观察现象;

(3)条形磁铁靠铁块越近,弹簧秤的示数越大。

【习题315】在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

(1)需要选用的器材有__________。

(2)在实验过程中需要进行多次测量和计算,请在下面空白处设计一份能记录实验数据和计算结果的表格。

【答案】 (1)电源、开关、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待测电阻各一个、导线若干。

(2)表格

实验次序 1 2 3

U(V)

I(A)

R(Ω)

电阻的平均值

【习题316】某同学用一个电源(不知电压)、两个开关、一个电流表、一个滑动变阻器R(20 Ω 2 A)和若干导线来测一个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小灯泡上仅标有“0.2 A”字样,额定电压已看不清楚。他经过思考后,设计并连接了电路。在进行实验时,他发现滑动变阻器滑片P在中点时,小灯泡能正常发光。最后,该同学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1)这个小灯泡的额定电流是多大?

(2)请你画出该同学设计的实验电路图。

(3)请你简要说明该同学测这个小灯泡额定功率的步骤、所测的物理量,并写出有关的计算过程和这个小灯泡额定功率P的数学式。

【答案】 (1)小灯泡的额定电流为0.2 A。

(2)如图所示

(3)将滑片P滑至6端,断开 Sl,闭合S2,设这时电流表的读数为I,则电源电压U=IR=20I。断开S2,闭合S1,将滑片P滑至中点,这时电流表的读数0.2 A,小灯泡两端

的电压(即额定电压)U灯=20(I-0.1),小灯泡的额定功率P额=

【习题317】探究性实验为测量待测电阻Rx的阻值,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R的阻值已知,R'为滑动变阻器,电源电压U,未知。S1、S2均为单刀双掷开关,A为电流表。则探究测量Rx的步骤如下:

(1)将实验步骤填写完整:实验时,将S2向d闭合,S l向a闭合,

记下电流表读数I1;再将S2向c闭合,S1向b闭合,记下电流表读数I2。计算Rx的数学表达式为Rx=。

(2)结合推导过程说明Rx的数学表达式Rx=I2R/I1的成立条件。

【答案】略

【习题318】实验桌上放有一个电池组、一个电流表、一个开关、一个最大阻值已知的滑动变阻器一只、一个阻值未知的电阻器 R和导线若干段,请你利用这些器材设法测出R 的阻值。

(1)画出测量电路图。

(2)写出计算公式Rx=__________。

(3)结合计算公式中的各个物理量,说出你是怎样利用电流表和滑动变阻器的: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

【答案】略

【习题319】由实验可以得出:在温度不变时,导线的电阻跟它的长度成正比,跟它的横截面积成反比。写成公式为:R=ρL/ S,式中R表示导线的电阻,L表示导线的长度,S表示导线的横截面积,ρ是一个比例系数,即电阻率,不同材料的ρ值是不同的。现有一段粗细均匀的细金属丝,用你现行初中物理课本中使用过的仪器和掌握的实验方法,如何依据公式R=ρL/S测出这段金属丝的电阻率?要求:(1)写出实验步骤。

(2)写出ρ的表达式。(为简单起见,每个要测的量只测一次,需画电路图的要画出)

【分析】本题涉及长度的测量,细金属丝直径的测量以及电阻的测量,尤其是应该掌握测量细金属丝直径的方法。

【答案】 (1)实验步骤:

①用刻度尺测出这段细金属丝的长度为L;②把细金属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N圈,用刻度尺测出N圈的总长度为L';③把细金属丝全部接入如图所示电路中,打开S,把R,的阻值调到最大,闭合S移动P到某一位置,记下此时电流表的示数J、电压表的示数U。

(2)细金属丝的电阻率ρ'=略。

【习题320】利用身边的温度计、烧杯、磁体、刻度尺、电路,你可以联想出些什么装置?请写出4种想法。

【答案】 (1)刻度尺—烧杯:量筒;

(2)磁体一烧杯:磁化杯;

(3)刻度尺一电路:电压表、电流表;

(4)刻度尺一磁体:永磁铁片制作刻度尺,制成既可测长度又能做磁体的工具;

(5)温度计一电路:温控电路。

【习题321】赵亮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图

进行如下操作: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

最右端c点移动到最左端a点的过程中,记录了滑片P

分别置于a、b、c三点时电表的示数(见下表),已知小

灯泡L的额定电压为6V,求:

a点b点c点

V1表/V 6 2.5 1.5

V2表/v 0 3.5 4.5

A表/A 0.6 0.25 0.15

(1)电源电压。

(2)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3)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值。

(4)滑片P在移动过程中,电路消耗的最大功率与最小功率之比。

【分析】本题既考查学生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又考查学生对电路的识别以及应用电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答案】 (1)U=6 V

(2)额定功率P=3.6 W

(3)最大阻值R=30 Q

(4)最大功率P=3.6 W

最小功率P=0.9 W

比=4

【习题322】如图所示,在量热器中注入适量的煤油,将电阻值为R和2R的两根电阻丝按图 a所示接在带有三个接线柱的量热器盖板上,并浸入煤油中。按图b连接好电路,

闭合开关,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选择合适的电流对煤油加热,利用温度计测量煤油温度变化的大小,用秒表测量通电时间,表一、表二、表三是一位同学进行实验的数据记录。已知:煤油温度的变化与电阻丝上放出的热量成正比。

表一

次序电阻/Ω电流/A 通电时间/S 温度变化/℃

1 , R 0.20 200 1.2

2 R 0.20 300 1.8

3 R 0.20 400 2.4

表二

次序电阻/Ω电流/A 通电时间/S 温度变化/℃

4 R 0.20 400 1.2

5 R 0.30 400 5.4

6 R 0.40 400 9.6

表三

次序电阻/Ω电流/A 通电时间/S 温度变化/℃

7 R 0.20 400 2.4

8 2R 0.20 400 4.8

9 3R 0.20 500 9.0

10 3R 0.20 400 7.2

(1)根据表中数据,可找出电阻丝放出的热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规律。例如,由表一可知:在电阻和电流一定时,电阻放出的热量跟通电时间成正比。请观察表二、表三中的数据,将结论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由表二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 .

由表三可知 ____________________。(2)从实验的一般方法看,实验中该同学在第9次测量数据时

不妥之处是__________。

【分析】本题既提供了实验电路示意图,又给出三组实验数据。从题目透出的信息可以看出本题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导体放出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即焦耳定律。由表二分析可知,通电时间相同,导体放出的热量之比为4:9:16,而电流之比为2:3:4,电流平方之比恰为4:9:16,即导体产生的热量与通过导体的电流的平方有关系。同时,此题也包含了实验条件的控制,由表三可知,序号9中通电时间不应为500 s,应注意实验条件的控制。

【答案】 (1)表二:在电阻和通电时间一定时,电阻上放出的热量跟通过电阻电流的平方成正比。

表三:在电流和通电时间一定时,电阻上放出的热量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

(2)实验条件控制不当。

【习题323】现在要测定标有“0.3 A”字样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给你的器材有:电压不变的电池组(已知电源电压大于小灯泡的额定电压)、电压表一块、开关两个、导线若干、阻值已知的电阻R。和滑动变阻器,请画出你的实验电路图,简述实验步骤,并用字母表示所测的量及最后的表达式。

【答案】方法一:

(1)按图4—26所示连接好电路图。

(2)闭合S,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0.3 R0 V.则此时电流为0.3 A。

(3)将电压表改接到小灯泡两端,此时滑动变阻器滑片不动,记下此时电压表的示数U1,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P=0.3 U1 W。

方法二:

(1)按图所示连好电路。

(2)闭合S1,断开S2,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示数为0.3 R 0 V,则此时电路中电流为0.3 A。

(3)滑动变阻器滑片不动,断开S1,闭合S2,记录电压表的示数为U1,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P=(U1一0.3 R0)× 0.3 W。

【习题324】给你一个电源、一块电流表、一个电阻值刻度为0~20 Q的滑动变阻器、一个开关和几根导线;请设计只连接一个电路就能测出未知电阻器Rx的阻值的方案。要求画出电路图,并写出计算式。

【答案】(1)按图4—28连接电路。

(2)闭合开关S,将滑片P移至变阻器最左端a,记下电流表示数I1。

(3)再将滑片滑到变阻器最右端6,记下电流表示数I2。

(4)R=20 Ω。

【习题325】如图所示,是从某电子仪器上拆下来的密封盒子,已经知道盒内有三只电阻,A、B、C、D为四根导线_。现用多用电表测量,得知AC间的电阻Rac=20 Ω,CD间的电阻 Rcd=50Ω,AD间的电阻Rad=30Ω 。用导线把BD连接后,测得AD间的电阻R'ad=20 Ω,请在方盒内画出电阻的连接图,并在图中标出每个电阻的阻值。(电路黑箱子) 【答案】画图方案如图所示:

【习题326】凸透镜的焦点是实焦点,利用平行光源可以找到焦点,直接测出焦距。凹透镜的焦点是虚焦点,如何利用凸透镜来测定凹透镜的焦点?

【答案】要测出凹透镜的焦距,需要平行光源、凸透镜、刻度尺、光具座等辅助器材。安装顺序如图所示。其操作与观察方法是:让平行光源通过凸透镜,用光屏找到凸透镜的焦点F1的位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fl,再在凸透镜的后面安上待测凹透镜,并在光屏上画一个与凹透镜等大的圆,移动凹透镜使光斑与圆正好重合,测出凸透镜与凹透镜间的距离S,凹透镜的焦距大小是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 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归纳 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5. 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2018年备战中考物理易错知识点-文档资料

备战2018中考物理易错知识点 临近2019中考,学生要有一定的自主性,光跟着老师跑没用。因为每位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不同,复习进度也不同。查字典物理网为大家提供了物理易错知识点,希望能够切实的帮助到大家。 距离,不是高度。 固体压强先运用F=G计算压力,再运用P=F/S计算压强,液体压强先运用P=g h计算压强,再运用F=PS计算压力(注意单位,对于柱体则两种方法可以通用) 托里拆利实验水银柱的高度差和管子的粗细倾斜等因素无关,只跟当时的大气压有关。 浮力和深度无关,只跟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浸没时V排=V物,没有浸没时V排 求浮力要首先看物体的状态:若漂浮或悬浮则直接根据F浮= G计算,若有弹簧测力计测可以根据F浮 = G-F拉计算,若知道密度和体积则根据 F浮=g v计算。 有力不一定做功。有力有距离,并且力距离要对应才做功。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不是固定不变的。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除了跟动滑轮的重力有关外还跟所提升物体的重力有关,物体越重,拉力也越大,机械效率越高,但动滑轮的重力不变。物体匀速水平运动时,动能和势能不一定不变。此时还要考虑物体的质量是否发生变化,例如洒水车,投救灾物资的飞

机。 机械能守恒时,动能最大,势能最小。可以由容易分析的高度和形变大小先判断势能,再判断动能的变化。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同时增大和减小。只是在不同的变化过程中,引力和斥力的变化快慢不一样,导致最后引力和斥力的大小不一样,最终表现为引力或斥力。 分子间引力和大气压力的区别:分子力凡是相互吸引的都是因为分子间有引力,但如果伴随着空气被排出或大气压强的变化则说明是大气压力。例:两块玻璃沾水后合在一起分不开是大气压力,水面上提起玻璃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小是因为分子间有引力。 物体内能增大,温度不一定升高(晶体熔化,液化沸腾);物体内能增加,不一定是热传递(还可以是做功);物体吸热,内能一定增加;物体吸热温度不一定升高(晶体熔化,液体沸腾);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不一定升高(还和物体的质量等因素有关);物体温度升高,不一定是热传递(还可以是做功) 希望这篇物理易错知识点,可以帮助更好的迎接即将到来的考试!

初中物理典型易错题分析与解答

初中物理典型易错习题分析与解答 第一部分力学 (2) 一、测量的初步知识简单的运动 (2) 二、质量和密度 (6) 三、力力和运动 (15) 四、压力和压强液体压强大气压强 (19) 五、浮力 (25) 六、简单机械机械能 (36) 第二部分声现象光学热学 (43) 一、声现象 (43) 二、光学 (45) 三、热学 (55) 第三部分电学 (62) 一、电路电流 (62) 二、电压电阻 (67) 三、欧姆定律 (71) 四、电功电功率 (77) 五、电和电磁 (89) 第四部分物理实验设计开放题 (94) 第五部分其他开放题 (112) 一、跨学科开放题 (112) 二、社会热点开放题 (123) 三、图像开放题 (131) 说明:该开放题文档的答案部分的一些下标并不规范,省略了一些公式,但不影响试题使用,敬请谅解。

第一部分力学 一、测量的初步知识简单的运动 【习题1】一把钢尺在20℃时是准确的,如果在O℃时用它测量物体的长度,则测量的长度数值比实际长度( )(条件开放) A.大 B.小 C.相等 D.无法确定 【答案】因为钢尺的温度降低,尺收缩,所以测量值比真实值大,应选A。 【习题2】想测一枚一元硬币的直径,请设计出两种不同性质的方法来测量,分别需要甩什么器材?(策略开放) 【分析】本题可用等效法和曲直互化法解答。 【答案】方法一:需白纸一张、铅笔、刻度尺。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让硬币沿此直线滚一周,用刻度尺量出直线的起、始点的长度即是硬币的周长,将此值除以π,则得直径。 方法二:需三角尺两个、刻度尺一只。按图所示,用直尺测出两直角边间的距离d,即是硬币的直径。 【习题3】要测量出一只圆形空碗的碗口边缘的长度,你能设计几种测量方法?(策略开放) 【分析】本题可利用各种辅助工具进行等效法和曲直互化法测量解答。 【答案】 (1)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在碗的边缘某点作一记号,从这一点起沿直线的一端滚动一周,记下滚到的位置,用刻度尺测量直线上起点到滚到位置的长度,即是碗口边缘的长度。 (2)取一条弹性不大的细软棉线,绕过碗口一周,用刻度尺测出这段棉线长度即是碗口边缘的长度。 【习题4】如图1—2 a所示,一个瓶内装有体积为V的酒,现给你一把直尺,如何测出酒瓶的容积大约是多少?(条件开放) 【分析】利用液体的形状可改变的性质来解决这个问题。 【答案】先用直尺量出瓶底到液面的高L1(图 a),即装酒部分的高度,然后将酒瓶倒置,再用直尺量出液面到瓶底的高度L2(图b),即瓶内空余部分的高度。 设瓶的容积为V',瓶底的面积为S,酒的体积为V,则: 故酒瓶的容积为:V'=V+L2s=V+L2×V/L1

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题汇总

1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如图),选择较小坡度的斜面,是为了便于测量 。让小车从斜面的A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测出小车到达B 点的时间为1.6s .则AB 段的路程s AB = cm (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小车在AB 段的平均速度为 cm/s .如果在某次测量中小车过了B 点才停止 计时,测得AB 段的平均速度v AB 会偏 。你还掌握多少测小车速度的知识? 2.在“探究晶体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中,绘制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 (1)图中,海波的熔化过程是 段(用图中字母表示),此过程中海波热(选填“吸” 或“放”)。 (2)图中,海波在D 点是态,在G 点是态(均选填“固”或“液”)。(3)为了探究不同晶体熔化时吸收的热量是否相同,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上80g 的冰和萘,用的酒精灯加热(选填“相同”或“不同”),测出它们熔化过程所用的时间如表。由此可知,质量相同的不同晶体熔化时吸收的热量是的(选填“相同”或“不同”) 。 你还掌握多少熔化的知识? 3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观察水的沸腾 (1)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图甲中的(选填“A”或“B”): (2)安装好实验器材后,为缩短实验时间,小明在烧杯中倒入热水,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 (3)在水温升高到90℃后,小明每隔1min 观察1次温度计的示数,记录在表中,直至水沸腾,如此持续3min 后停止读数;物质熔化时间/min 冰 9萘4

时间 /min 012345678 温度/℃ 9092949698999999①在第7min 小明忘记记录数据,此时的水温应为 ℃;②小明观察到: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形为图丙中图(选填“C”或“D”); ③请你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丁所示的坐标系中画出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你还掌握多少关于沸腾的知识? 4.某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 和B ,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 ,观察玻璃板后的像,如图所示: (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 (2)点燃蜡烛A ,小心地移动蜡烛B ,直到与蜡烛A 的像。 (3)移去蜡烛B ,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 (选填“ 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 的烛焰的像; (4)做完实验后某同学总结了一些关于平面镜成像的知识,其中不准确的是 A .将蜡烛向玻璃板靠近,像的大小不变 B .将蜡烛和像所在的位置用直线连接,连线跟玻璃板垂直 C .当蜡烛与玻璃板的距离为10cm 时,像和物相距20cm D .将玻璃板换成平面镜,成像更清晰,更有利于进行成像特点的探究。 (5)如果实验中采用厚玻璃板,观测到蜡烛A 通过玻璃板在不同位置成了两个清晰的像,且测得两个像之间的距离为0.8cm ,则玻璃板的厚度为cm 。

2020初中物理易错点归纳

初中物理易错点 14.两个物体接触不一定发生力的作用。还要看有没有挤压,相对运动等条件。两个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不一定没有产生力的作用,例如:吊在天花板上的电灯没有和地球接触,但是却受到重力的作用,磁铁和铁钉不接触彼此之间都受到磁力的作用。 15.摩擦力和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压强和压力、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16.杠杆调平:左高左调;天平调平:指针偏左右调。两侧的平衡螺母调节方向一样。 17.动滑轮一定省一半力。只有沿竖直或水平方向拉,才能省一半力。 18.画力臂的方法:一找支点(杠杆上固定不动的点),二画力的作用线(把力延长或反向延长),三连距离(过支点,做力的作用线的垂线)、四标字母。 19. 动力最小,力臂应该最大。力臂最大做法:在杠杆上找一点,使这一点到支点的距离最远。 20. 液体压强跟液柱的粗细和形状无关,只跟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深度是指自由液面到液体内某一点的距离(或者说:某点的深度是该点到液体自由表面的竖直距离)。不是高度。 21.固体压强先运用F=G计算压力,再运用P=F/S 计算压强,液体压强先运用P=ρg h计算压强,再运用F=PS计算压力(注意单位,对于柱体则两种方法可以通用) 22.形状不同的容器内盛重为G的液体,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和液重G的关系是: 收口式容器(上小下大)F>G ;敞口式容器(上大下小)F

九年级:初中物理常见的易错知识点归纳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教材 物理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物理教案 / 初中物理 / 九年级物理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初中物理常见的易错知识点归纳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物理知识,可以让学生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事物的理解认识也会有一定的帮助,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九年级物理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很多同学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易在一些知识点上丢分,为此,我们总结了一些常见的易错知识点归纳,希望同学们能认真分析记牢,从而提高物理的学习效率。 1.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定不变。只要是匀速直线运动,则速度一定是一个定值。 2.密度不是一定不变的。密度是物质的属性,和质量体积无关,但和温度有关,尤其是气体密度跟随温度的变化比较明显。 3.平均速度只能是总路程除以总时间。求某段路上的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只能是总路程除以这段路程上花费的所有时间,包含中间停的时间。 4.天平读数时,游码要看左侧,移动游码相当于在天平右盘中加减砝码。 5.受力分析的步骤:确定研究对象;找重力;找接触物体;判断和接触物体之间是否有压力、支持力、摩擦力、拉力等其它力。 6.物理运动状态改变一定受到了力,受力不一定改变运动状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受力也包含受包含受平衡力,此时运动状态就不变。

7.惯性大小和速度无关。惯性大小只跟质量有关。速度越大只能说明物体动能大,能够做的功越多,并不是惯性越大。 8.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9.惯性是属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只能说具有,由于。 10.物体受平衡力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这两个可以相互推导。物体受非平衡力:若合力和运动方向一致,物体做加速运动,反之,做减速运动。 11.1kg≠9.8n。两个不同的物理量只能用公式进行变换。 12.月球上弹簧测力计、天平都可以使用,太空失重状态下天平不能使用而弹簧测力计还可以测拉力等除重力以外的其它力。 13.压力增大摩擦力不一定增大。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有关,但静摩擦力跟压力无关,只跟和它平衡的力有关。 14.两个物体接触不一定发生力的作用。还要看有没有挤压,相对运动等条件。 15.摩擦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压强和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16.杠杆调平:左高左调;天平调平:指针偏左右调。两侧的平衡螺母调节方向一样。 17.动滑轮一定省一半力。只有沿竖直或水平方向拉,才能省一半力。

最新中考物理易错点汇总

易错点汇总 一、初中物理中考常见的易错点总结 1.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定不变。只要是匀速直线运动,则速度一定是一个定值。 2. 平均速度只能是总路程除以总时间。求某段路上的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只能是总路程除以这段路程上花费的所有时间,包含中间停的时间。 3. 音调一般指声音的高低,和频率有关,和发声体的长短、粗细、松紧有关。 4.响度一般指声音的大小,和振幅有关,和用力的大小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生活中的有些用高低来描述声音的响度,例如:不准高声喧哗,声音高一些等) 5.音色是区别不同的发声体的,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6.回声测距用公式S=vt/2,要知道这里的V是声波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t是发出声波到接收声波总的时间。 7. 光线要注意加箭头,要注意实线与虚线的区别:实像,光线用实线;法线、光线的延长线用虚线。 8. 反射和折射总是同时发生的, 9. 漫反射和镜面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10. 平面镜成像:一是虚像,要画成虚线,二是等大的像,人远离镜,像大小不变,只是视角变小,感觉像变小,实际不变。 11.折射角是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不要误认为是折射光线和界面的夹角. 12. 照像机的物距是物体到相机的距离,像距是指底片到镜头的距离或暗箱的长度。 13.投影仪的物距是指胶片到镜头的距离,像距是指屏幕到投影仪的距离。 14.透明体的颜色由透过的色光决定,和物体顔色相同的光可以透过,不同的色光则被吸收。 15.密度不是一定不变的。密度是物质的属性,和质量、体积无关,但和温度有关,尤其是气体密度跟随温度的变化比较明显。 16. 天平读数时,游码要看左侧,移动游码相当于在天平右盘中加减砝码。 17. 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18.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一定受到了力,受力不一定改变运动状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受力也包含受平衡力,此时运动状态就不变。 19. 惯性大小和速度无关。惯性大小只跟质量有关。速度越大只能说明物体动能大,能够做的功越多,并不是惯性越大。惯性是属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只能说具有,由于。

浙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汇总

浙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 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 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归纳 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 (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5. 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6.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要吸热。 7.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要放热. 8. 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晶体凝固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固点。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9. 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 10. 熔化和凝固曲线图:

初三物理易错题及典型题(沪科版)

初三物理易错题及典型题 1、 一油轮满载时排开水的体积为200m 3 ,则该油轮受的浮力为___________,若在某港口御下80 m 3 密度为 0.8×103㎏/ m 3的汽油后,油轮浸入水中的体积为___________m 3 2、 质量为2㎏的物体挂在弹簧秤下,当物体有一半浸入水中时,示数为12N ,则该物体此时受的浮力为 ___________N ,该物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_㎏/ m 3 。 3、 物理书静放在水平桌面上,有如下力:A 、书受的重力 B 、书对桌面的压力 C 、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D 、 书对地球的吸引力 E 、桌子对地球的吸引力 F 、桌子受的重力 其中属于平衡力的是____和_____;属于相互作用力的是____和______。 4、 家庭电路中所有用电器同时工作时,电阻________(最大,最小)。若有一支路中用电器发生短路, 则可能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烧坏其余用电器或烧坏熔丝) 5、 体积为2 m 3 的氢气球下吊2㎏的重物,共同匀速向上运动,若不计氢气和气球的重力,已知ρ空=1.29 ㎏/ m 3 ,则受空气阻力___________N ;若某时刻氢气球与重物间绳子突然断开,物体将_________________,氢气球受合力___________N 。 6、 如图,用F=100N 的压力将重40N 的物体竖直压在墙上,使物体恰能 匀速向下滑动,则f=___________N ;为使物体能匀速向上滑动,应 对物体施加__________N 的竖直向上的拉力(压力F 不变) 7、 一氢气球和重物共重550N ,受空气浮力400N ,恰好匀速下降,则受的空气阻力为___________N , 为使它们能匀速上升,至少应抛出___________N 的物体。 8、 小王用30N 水平力向右推木箱,小李用40N 水平力向左推木箱,使木箱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向左运动, 则物体受摩擦阻力___________N ;若小李用的水平力突然减小为15N ,其他条件不变,木箱由于惯性 继续向左运动过程中,木箱受合力为___________N 。 9、 如图,三个质量不计、底面积相等的容器内装相同深度的水,则水对器底的压力F 1、F 2、F 3的大小 关系是___________;器底对桌面的压强P 1、P 2、P 3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 10、如图,在A 点施加一个最小力F ,使杠杆平衡,请在图中画出力F 垂直于杠杆,将杠杆由图位置抬升至水平的过程中,F 的大小将 ___________。11、如图,已知AB=3 OB ,G 物=120N ,AC 与OA 夹角30ο ,请在图中作出 绳对杠杆拉力的力臂,并算出拉力F 的大小是___________N 12、如图甲,物体的左端所对应的刻度为________㎝,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__________㎜;如图乙,物体长度应记为___________㎝。 13、用50N 的力踢0.2㎏的足球一脚,足球在水平地面上滚动40m ,在此过程中,足球受到的重力做功为________J ,脚对足球做功________0J 。(选“大于”或“等于”) 14、汽车功率30KW ,总质量10t ,若阻力是总重的0.02倍,当汽车以10m/s 匀速行驶10S 的过程中, 牵引力做功________J ;汽车在这过程中效率是________。 15、完成单位换算:54km/h=_____________=________m/s; 1μm=________km ; 2度电=________J ; 64.5g=________t; 1.5t=_______kg 270cm 3=________m 3 150cm 2=________m 2 16、发电机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原理图中有电源是的________机。 17、由图甲可知R 1________R 2;由图乙可知,R 1、、R 2串联的总电阻应在________区域。 18、如图,灯L 不亮,已知可能是L 处开路或短路,现取下电流表,换接成电压表,闭合开关,若电压表有示数,则L 处________路;若电压表无示数,则L 处________路。 19、小明在做测量小灯泡的功率实验时,发现灯不亮,在检查时: A 、若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则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B 、若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则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C 、若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无示数,则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D 、若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有示数,则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下列光现象中:A 、小孔成像 B 、形影不离 C 、日食月食 D 、倒影成像 E 、潭清疑水浅 F 、照相留影 G 、汽车观后镜成像 H 、老花眼将字放大成像。其中属于反射现象的有______________;属于折射现象的有______________;属于实像的有__________________;属于虚像的有__________________。 21、下列有关热的现象:A 、冰雪消融 B 、霜的形成 C 、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 D 、吃冰棒解热 E 、喝汽水解热 F 、用久的灯丝变细 G 、露珠的形成 H 、湿衣服变干 I 、雾凇冰花的形成 J 、早上浓雾逐渐散去 其中属于汽化现象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液化现象的有________________; 属于凝华现象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吸热过程的有________________。 22、人体安全电压___________V ;照明电压________V ;一节干电池电压________V ;水的比热容_______________;一个标准大气压________________;真空中电磁感波的速度是_____________; 空气中声音传播速度________________。水的密度是________,成年人体重是________,人的平均密度是________,中学生步行速度约_______ 23、2009年是世界天文年,是为纪念“日心说”的提出者____________;而___________通过天文望远镜观测数据有力的支持“日心说”,是实验物理学的先驱。 2009年诺贝尔奖金物理获得者______________被称为“光纤”之父,而光纤中通过传播______________来传播信息的。 2005年是世界物理年,是为纪念_____________提出狭义相对论100周年,而_____________提出运动三大定律,被称为经典物理学的奠基之父。 24、物理是以观察和________为基础的学科,主要研究物质结构、______________、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最一般规律的学科。 25、一小孩用力推车,但车没被推动,则小孩对车的推力________车受到的阻力(等于,大于,小于) 26、下列现象中是利用惯性的_______ G F 甲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实验汇总

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小卡片容易扭转Array 3、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小芳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 验。 ⑴小芳用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之沿水平方向,根据 的知识,得出滑动摩擦力与拉力大小相等。 ⑵分析图甲、图乙可以得出结论: ⑶通过观察图甲和图丙,可得出 ⑷综合图1中的可以得出结论是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是、 。 (5)如果将图丙中的小木块切去一半,再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 的关系是否可行理由是 (6)在图2中砝码和托盘的总重是3N,木块可以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 想要使木块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应该向左施加 N的拉力。 4、在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选用的器材有:正方体木 块,读数准确的弹簧测力计,粗糙程度均匀的长木板等。 (1)采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时,发现弹 簧测力计示数不稳定,很难读数,其原因是。 (2)为解决上述问题,小娟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用图乙所示的装置进行 实验,解决了上述问题,在实验过程中(填“一定”或“不一 定”)匀速拉动木板,如果此时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2N,那么所受摩擦力 的大小为 N。 5、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某同学作了如图所示的三个实 验: (1)在实验中通过观察,来比较压力作用的效果; (2)比较与两图所示实验,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 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3)比较甲丙两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4) 该实验说明了:压力的作用效果不仅与_____有关,还与 ____ 有关。 6、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实验中: (1)如图1用手按压强计的橡皮膜,U型管内液面无论怎么样都不会出高度差,原因是。重新调整后用手按压强计的橡皮膜,U 型管内液面出现高度差;将橡皮膜放人酒精中,如图2所示,U型管内水面也出现高度差,这说明;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做法(2)若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型管中有高度差,通过(选填“a.从U型管内向外倒出适量水”或“b.拆除软管重新安装”或“c.向U型管内加适量水”)方法可以进行调节.(用字母表示即可) (3)比较1、2实验可知,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有关; 比较1、3、4实验可以得出结论.(4)比较5、6图可以得出结论。 7、某同学通过实验来研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做了如图14所示的一系列实验。 (1)对比分析a、c两次实验,得出的物体在水中所受的浮力是 N (2)对比分析a、b、c次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3)对比分析d、e两次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4)实心物体A的密度是 g/cm3(5)盐水的密度是 g/cm3 8、如图是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图.(1)实验中是通过比较来比较动能大小. (2)动能是指(填序号) A. 小球在斜面上时的动能 B.小球撞击木块前的动能 C. 小球撞击木块后的动能 D.木块的动能 (3)使同一小球从斜面上不同高度自由滚下,是为了研究动能大小与的关系. (4)比较图甲乙可得结论. (5)甲同学通过比较乙丙两图,得出“质量大的物体动能大”,他的结论正确吗理由是 9、小明和小红一起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 (1)实验前,将杠杆的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停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小明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小红认为也可以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_调(选填“右”或“左”),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在杠杆的两端加挂钩码,并移动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乙所示,并测出力臂.多次实验并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次数F1/N l1/cm F2/N l2/cm 111025 2210120 3215310 实验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多次实验的目的是:. (3)小明根据以上数据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_________.

人教版初中化学易错知识点按单元分类汇总

一、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1.纯净是相对的,不纯是绝对的。 2.冰水共存物是纯净物,洁净的空气一定是混合物,纯净水是混合物,食盐是混合物。 3.干冰不是冰,水银不是银。 4.燃烧和爆炸都既是物理变化,又是化学变化。 5.干冰升华是物理变化,导电导热是物理变化,生锈和腐烂是化学变化,利用沸点不同分离气体是物理变化。 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1.通常情况下氮气不活泼,但那是通常情况,氮元素很活泼。 2.二氧化碳不是空气污染物。 3.氧气性质“较活泼”,不是“很活泼”。 4.稀有气体也是有化合物的。 5.氧气不可燃但可助燃,CO不可助燃但可燃。 6.三个实验室制氧气的反应均为分解反应。 7.不是所有生物都需要氧气,空气中氧气的浓度不是越高越好,不是任何时候大量呼吸纯氧气都有利于健康。 8.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 9.氧在地壳中不止以单质存在。 10.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是动态平衡的,而不是一直不变的。 三、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1.中子数不一定等于质子数,中子数可以为0。 2.相对原子量和分子量都没有单位,是一个比值。 3.氢的相对原子质量不为1,而是比1稍大。

4.由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没有分子量,部分化合物如二氧化硅、碳化硅没有分子量,其化学式的意义仅仅说明了原子的个数比。 5.C02、S02、Ti02中均没有02分子。 6.食品和饮料的标签中标有X(元素符号)的含量,这个X指的是元素而不是原子,更不是单质。 7.大部分金属单质常温常压下是固态,但汞是液态,铯、镓熔点接近室温且容易处于过冷状态。 8.地壳中氧的含量位于首位,但空气中不是。 9.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是铝而不是铁,人体内含量最多的金属是钙而不是钠,海水中含量最多的金属是钠而不是钾。 10.注意区分粒子、离子、分子和原子,粒子是后三者的合集,如:有两个电子 层,外层8电子的粒子不一定就是Ne原子,也可能是02- 、F-、Na+或Mg2+等等。 11.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原子团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其电荷数(注意正负)。 12.氧一般为-2价,但过氧化氢中氧是-1价(注意氢不是+2价),氟氧化物中氧为正价。 13.氢一般为+1价,但活泼金属的氢化物(如NaH)中氢为-1价。 14.注意语言的规范:物质由元素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几个分子由几个某某原子构成。 15.多数气体单质是双原子的,而稀有气体都不是;多数液体和固体单质是单原子的。 四、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 1.一种元素可以组成混合物,但一定不可以组成化合物。 2.雨水、自来水、海水、河水、湖水都是混合物,新制的蒸馏水是纯净物,放久的蒸馏水不一定是纯净物,软水不一定是纯净物。 3.汽化时分子体积不变,分子间隔变大。 4.大部分物质熔化体积变大,但水例外,冰熔化体积减小。

中考物理易错点100例

中考物理易错点100例 1.弹拨的钢尺振动得越快,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 2.我们无法听到蝴蝶飞过的声音,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响度太小 3.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4.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5.炒菜时冒出的“白气”是汽化后的水蒸气 6.雪灾时在马路上撒盐是为了降低积雪的熔点 7. 盛夏,剥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汽化 8.人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 9.从水面上看到水中的鱼,看到的是鱼的虚像 10.近视眼是将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面 11.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传播方向一定改变 12.看到物体成的虚像时,没有光射入我们的眼晴 13.用磨砂玻璃做教室的黑板是为了克服漫反射 14.雨后天空出现彩虹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15.老年人通过放大镜看书,看到的字的实像 16.光照在物体上时,物体的颜色由照射光的颜色决定 17.测量工具选择时,分度值越小越好 18.小明坐在行驶的船中,看到河岸的青山往后运动,他以青山为参照物 19.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20.质量大的物体密度一定大 21.天平调节好后,当发现指针停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边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左移动 22.“破镜难重圆”是因为固体分子间只存在着排斥力 23.在空调房间吸烟时,会看到烟雾在空中弥漫,这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24.弹簧能够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25.固体很难被压缩.说固明体分子间没有间隙 26.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会产生力的作用 27.人推停在路上的汽车没能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 28.人向上爬杆时,人与杆的摩擦力的方向向下 29.某物体在传输带上与传输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之间的摩擦力为0 30.不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存在摩擦力 31.足球在空中时受到脚的作用力 32.如果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它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33.静止的物体,如果受到推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 34.高速公路上之所以对汽车有最大限速,原因是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35.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一定保持静止状态 36.运动的物体有惯性,静止的物体无惯性 37.物体不受力,一定静止 38.作用在运动物体的力一定不平衡 39.一个杯子放在水平桌面处于静止状态.杯子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40.石头扔进河里会沉入水底说明石头在水中不受浮力 41.拦河坝坝堤筑成上窄下宽是因为液体(坝里的水)的压强随深度增大而增大 42.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与物体的形状及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43.阿基米德原理只适合于液体,不适合于气体 44.用高压锅煮饭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 45.一艘轮船从海里驶入河里,轮船所受浮力变小

八年级物理实验题汇总

八年级物理上册实验汇总 1.刻度尺是测量的工具,测量前要观察刻度尺的、 和。 (1)使用时,要正确放置刻度尺:零刻度线对准,有刻度线的一边要被测物体且与被测边保持平行,不能歪斜。 (2)读数:视线要刻度线;估读到。 (3)记录:数据包括和。 (4)如图:是用厚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其中正确的测量图是。 (5)小明同学用刻度尺测出一个物体的长度为172.5mm,下面物体中最接近这个数值的是()。 (6)小明利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 2.35cm,2.36cm,2.36cm,则测量结果应为() A.2.36cm B.2.357cm C.2.35cm D.2.4cm 2.用停表测量,请观察如图甲机械停表的表盘,大表盘指针走一圈等于,使用停表测量时,用手握住停表,按一下按钮,表针立即走动,按第二下,表针走动,按下归零按钮时,秒针和分针都回到零点。 甲乙丙 (1)图乙停表的读数为。 (2)图丙秒表的读数为 s 3.利用公式可求出平均速度,因此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时需要测量的是和,需用到的测量工具是和。 (1)在图中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让小车由斜面的A点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2)图中AB段的路程SAB= cm.如果测得时间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 cm/s. (3)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会偏。 (4)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由B点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对吗? 。理由是。 4.拨动张紧的橡皮筋,观察到橡皮筋在;边说话,边 用手摸颈前喉头部分,感觉喉头部分在;由此,我 们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 (1)如图,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 空气,我们听到声音__________________,再空气逐渐进入玻璃 罩,注意到,声音又________________,这个实验告诉我们, ______________可以传播声音,而____________不能传播声音。 (2)用一张桌子做实验。一个同学轻敲桌子(不要使附近的 同学听到敲击声),另一个同学把耳朵贴到桌面上,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听到敲击声。此实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也能传播声音。 (3)声音在固体中和空气中哪个传播速度更快?__________________ (4)将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让另外一个人敲一下铁管的另一端,你会听到___________敲打的声音,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图所示,在探究影响声音高低的因素时,将钢质 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拨动 伸出桌面的一端,使它振动发声,显著改变钢质刻度 尺______________,比较改变前后钢尺振动的 ____________和声音的______________。 (1)物理学中把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做 __________________。 (2)探究频率与单调之间的关系时,某实验小组的同学选用了如下器材:甲乙两个不同的音叉,声波传感器,计算机等。当在声波传感器附近敲击甲、乙两个音叉时,观察到甲、乙两个音叉产生声波的波形分别发图a、b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①由图可知甲、乙两个发声音叉发出声音的____________相同(填声音的特性),你是通过观察图中声波的____________来判断的.

教科版初二物理下册易错题汇总

教科版初二物理下册易错题汇总 1. (07福州)质量相等的甲、乙两同学站在滑板上,在旱冰场上相对而立,如果甲用60N 的力推乙,如图所示,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 乙由静止变为后退,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B.甲静止不动,乙向后退 C. 同时,乙对甲的推力小于60N D. 乙后退的过程中,始终受到60N 推力的作用 2. (07武汉)A 、B 两车的质量相等,它们行驶过程中的路程与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两车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相等,则A 、B 两车的功率之比 为4∶9 B .在行驶过程中,A 、B 两车都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C.若它们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向东行驶,以B 车为参照物,则A 车向西行驶; D.以上说法都不对 3. (08潍坊) 在世界女排锦标赛上,我国排球队长冯坤发球时,把球竖直向上抛出.则( )A .球上升和下降过程中,受的阻力方向都向上 B .球上升和下降过程中,受的阻力方向都向下 C .球上升过程中,受到重力和阻力,合力方向向下 D .球下降过程中,受到重力和阻力,合力方向向上 4. (08成都)1969年7月21日,美国“阿波罗”11号太空船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驾驶着名叫“鹰”的登月舱平稳地降落在月球上,完成了人类首次到达地球以外天体的壮举。下列关于登月舱和宇航员在月球上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登月舱在月球上的质量大于它在地球上的质量 B .登月舱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等于它在地球上受到的重力 C .在舱外,宇航员之间的对话需要借助于电子通讯设备,主要原因是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D .在舱外,宇航员之间的对话需要借助于电子通讯设备,主要原因是太空中噪声太大 (08衢州)在公交车上坐着一位中学生,他的手上拿着一杯饮料,当公交车急转弯时,杯内饮料晃了出来.中学生对司机很有意见,于是说:“师傅,你怎么开车的,我杯里饮料都晃出来了。”司机说:“我的车在转弯呢。”中学生说:“那你转弯为什么转得那么大?转小点,杯里饮料就不会晃出来了。”在这段对话中.这位中学生对下面哪个概念缺乏理解?( ) A.惯性 B.压强 C.浮力 D.压力 5. (2007苏州)如图所示,小王在探究“力和运动的关系”的实验中,他将物体M 放在水平桌面上,两边用细线通过滑轮与吊盘相连.若在左盘中放重为G 的砝码,右盘中放重为2G 的砝码时,物体M 能以速度v 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如果左、右盘中的砝码不变,要让物体M 能在水平桌面上以2v 的速度向左作匀速直线运动,则应在左盘中再加上砝码,所加砝码的重为(吊盘重、滑轮与细线间和滑轮与轴间摩擦不计( ) A .G B .2G C. 3G D .4G 6. 如图所示,从水平匀速飞行的飞机上先后落下两颗炸弹,在不计阻力的条件下,能正确反映飞机和炸弹运动情况的是( ) 7. (07恩施)足球运动员用400N 的力把重力为4N 的足球射向球门,在下列说法中选出错误的一项( ) A.运动员也受到球对他的力的作用,但这个力小于400N B.上图正确地表示出了球在飞行时的受力情况 C.阻力f 的施力物体是空气,其大小与球的飞行速度有关 D.球在空气中飞行时,作曲线运动 8. 小妍看到水平桌面上的小铁块在不停运动,原来是小柯手拿一块磁铁在桌面下移动。如图所 示,当小铁块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时,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 ) A .小铁块对桌面的压力小于重力 B .小铁块对桌面的压力等于重力 C .小铁块对桌面的压力大于重力 D .小铁块在水平方向不受任何力作用 9. 某同学在一个密闭玻璃瓶内装了适量的水,用一个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穿过瓶塞子插 入水中,通过玻璃管向瓶内吹入少量的气体,管中水面如图6如果该同学记录了在紫 金山脚玻璃管中水面的位置,把这个装置移到山顶玻璃管中水面的位置和在山脚的 高度相比较 ( ) A .偏高 B .相等 C .偏低 D .无法判断 10. 在冬季,剩下半瓶热水的暖水瓶经过一个夜晚后,第二天拔瓶口的软木塞时觉得很紧,不易拔出来,其主要原因是 ( ) A.软木塞受潮膨胀 B.瓶口因温度降低而收缩变小 C.瓶内气体温度降低而把瓶塞吸住 D .瓶内气体因温度降低而压强减小,大气压把瓶塞塞紧 11. (08南京)根据力与运动的关系.图7中小明和小华的观点( ) 12. (08泰州)如图3所示的压路机,关于它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碾子由钢铁制成,利用了钢铁硬度大的特 性 B .碾子质量很大,是为了增大对路面的压强 C .碾子很粗很宽,是为了减小对路面的压强 D .橡胶轮胎外表制有花纹,是为了增大与路面的摩擦 13. (08江苏镇江)如图所示,小华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长方体木块A ,木块下面是一长木板, 实验时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左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即可测出木块A 所受摩擦 力大小.在木板运动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