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油化学品安全技术MSDS说明书

合集下载

润滑油MSDS

润滑油MSDS

润滑油MSDS润滑油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润滑油化学品英文名称:lubricating oil中文别名:机油英文别名:Lube oil技术说明书编码:1279分子式:分子量: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主要成分:CAS No.: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急性吸入,可出现乏力、头晕、头痛、恶心,严重者可引起油脂性肺炎。

慢接触者,暴露部位可发生油性痤疮和接触性皮炎。

可引起神经衰弱综合征,呼吸道和眼刺激症状及慢性油脂性肺炎。

有资料报道,接触石油润滑油类的工人,有致癌的病例报告。

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全面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润滑油机油MSDS安全技术说明书

润滑油机油MSDS安全技术说明书

文件制修订记录一.标识中文名:润滑油、机油英文名:lubricating oil 、Lube oil编码:1279分子量:230-500二.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油状液体, 淡黄色至褐色, 无气味或略带异味。

相对密度(水=1):〈1闪点(℃):76引燃温度(℃):248主要用途:用于机械的摩擦部分, 起润滑、冷却和密封作用。

三.燃烧爆炸危险性燃爆危险: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禁配物:强氧化剂。

四.包装与储运包装类别:Z01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注意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运输注意事项:运输前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整、密封,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

严禁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

运输车船必须彻底清洗、消毒,否则不得装运其它物品。

船运时,配装位置应远离卧室、厨房,并与机舱、电源、火源等部位隔离。

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

五.毒性及健康危害健康危害:急性吸入,可出现乏力、头晕、头痛、恶心,严重者可引起油脂性肺炎。

慢接触者,暴露部位可发生油性痤疮和接触性皮炎。

可引起神经衰弱综合征,呼吸道和眼刺激症状及慢性油脂性肺炎。

有资料报道,接触石油润滑油类的工人,有致癌的病例报告。

六.急救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机油化学品安全技术(MSDS)说明书

机油化学品安全技术(MSDS)说明书

机油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一、化学品名称化学产品中文名称:液压润滑油、机油二、成分/组成信息配方描述:含有高度精炼矿物油和添加剂组成的润滑脂。

根据IP346,这一高精炼的矿物油含有<3%(w/w)DMSO-萃取物。

三、危险性概述健康危害:在正常使用条件下无特定的危险,过久或重复暴露可引起皮炎。

用过的润滑脂可能含有害的杂质.燃暴危险:没有划分为易燃品,但可燃烧。

环境危害:没有被划分为危害环境类。

侵入途径:不适用。

四、急救措施症状与影响:正常使用情况下,预计不会引起严重危险。

吸入:晕眩或反胃不太可能出现,如果发生了,将患者移至有新鲜空气的地方,若症状持续则要求助医生。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衣物,用水和肥皂清洗受影响的皮肤。

若发生持续刺激,则需就医。

在使用高压设备时,有可能造成本品注入皮下。

如果发生此种情形,请立即将伤者送往医院救治,不要等待,以免症状恶化。

眼睛接触:用大量的水冲洗眼睛。

若发生持续刺激,则需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并就医。

不要催吐。

医疗建议:对症治疗。

吸入肺中可导致化学性肺炎。

过久或反复暴露可引起皮炎。

高压注入伤害需要立即进行外科处理和/或类固醇类治疗,以降低组织伤害和机能丧失。

五、消防措施使所有非急救人员撤离火区。

危险特性:燃烧可能形成液体、固体悬浮颗粒与燃气组成的复杂混合物,包括一氧化碳以及不确定的有机和无机化合物。

适当的灭火介质:泡沫及干化学粉末、二氧化碳;沙或泥土仅宜用于小火。

不适用的灭火物:切勿喷水。

考虑到环境原因,应该避免卤化物灭火器。

消防人员保护设备:合适的保护装置包括在密封空间内接近起火点时必需配戴的呼吸装置。

六、泄漏应急处理保护措施:避免沾及皮肤及眼睛。

PVC、氯丁或丁腈橡胶手套。

橡胶长筒安全靴、PVC上衣和裤子。

如可能飞溅,戴上安全眼镜或全面罩。

环境预防措施:使用沙子、泥土或其它适合的障碍物,防止扩散或进入排水道、阴沟或河流。

如不能阻止,通知当地政府机关。

应急处理:少量泄漏:置入合适的、有明显标记的容器,按照当地法规处理和回收。

机油MSDS

机油MSDS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注意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闪点(℃):76
引燃温度(℃):248
爆炸上限%(V/V):无资料
爆炸下限%(V/V):无资料
溶解性:
主要用途:用于机械的摩擦部分,起润滑、冷却和密封作用。
其它理化性质: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禁配物:强氧化剂。
避免接触的条件:
聚合危害:
分解产物:
稳定性: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LD50:无资料
参考文献:
填表时间:
填表部门:
数据审核单位:
修改说明:
其他信息: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法规信息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危险性类别:

MSDS机油润滑油

MSDS机油润滑油
10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11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5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6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7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
8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9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12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机油化学品安全技术(MSDS)说明书

机油化学品安全技术(MSDS)说明书

机油化学品安全技术(MSDS)说明书富勤环保(清远)有限公司MSDS编号:FG,MSDS2010,004机油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说明书目录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第九部分理化特性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第五部分消防措施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1.化学品名称化学产品中文名称液压润滑油、机油化学产品英文名称修订日期 2010年12月1日2.成分,组成信息配方组份含有高度精炼矿物油和添加剂组成的润滑脂。

根据IP346,这一高精炼的矿物油含有配方描述 ,3%(w/w)DMSO-萃取物。

3. 危险性概述在正常使用条件下无特定的危险,过久或重复暴露可引起皮炎。

用过的润滑脂可能含有害健康危害的杂质.燃暴危险没有划分为易燃品,但可燃烧。

环境危害没有被划分为危害环境类。

侵入途径不适用。

4.急救措施症状与影响正常使用情况下,预计不会引起严重危险。

晕眩或反胃不太可能出现,如果发生了,将患者移至有新鲜空气的地方,若症状持续则吸入要求助医生。

脱去污染衣物,用水和肥皂清洗受影响的皮肤。

若发生持续刺激,则需就医。

在使用高皮肤接触压设备时,有可能造成本品注入皮下。

如果发生此种情形,请立即将伤者送往医院救治,不要等待,以免症状恶化。

眼睛接触用大量的水冲洗眼睛。

若发生持续刺激,则需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并就医。

不要催吐。

对症治疗。

吸入肺中可导致化学性肺炎。

过久或反复暴露可引起皮炎。

高压注入伤害需医疗建议要立即进行外科处理和/或类固醇类治疗,以降低组织伤害和机能丧失。

5.消防措施使所有非急救人员撤离火区。

燃烧可能形成液体、固体悬浮颗粒与燃气组成的复杂混合物,包括一氧化碳以及危险特性不确定的有机和无机化合物。

泡沫及干化学粉末、二氧化碳;沙或泥土仅宜用于小火。

润滑油(机油、液压油、齿轮油)

润滑油(机油、液压油、齿轮油)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六:泄漏应急处理
【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五:燃爆特性与消防
【闪点】:76
【燃爆下限】:无资料
【引燃温度】:248
【爆炸上限】:无资料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七:储运注意事项
【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八:防护措施
【中国MAC】: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MAC】:未制定标准
【检测方法】: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注意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必要时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机油MSDS

机油MSDS
>45.0
三.危险概述
眼睛:没有显著危害效应。皮肤:皮疹、肝脏受损。吸入:没有显著危害效应
食入:没有显著危害效应。环境影响:勿此有效数据。物理性及化学性危害:液体与蒸汽可燃
特殊危害:疑似癌症危险。
主要症状:眼睛接触:温和刺激;皮肤接触:温和刺激、消化不良;吸入:刺激、醉酒征状;食入:消化不良、呕吐。物体危害分类:可燃胶体。
手部防护:用肥皂清洗干净、涂护手霜。
眼睛的护:操作时避免油品溅入眼睛。在工作场所,提供紧急洗眼设备及紧急淋身器。
皮肤及身体防护:沾油的皮肤有肥皂和清水洗干净,更换沾有油污的衣服。
卫生措施:注意个人卫生,经常换洗内衣;工作完要换洗并清洗工作服,并告知清洗人员污染之危害性,并常将手触用肥皂清水清洗;多摄食含维生素及矿物质之营养物品,定期做健康检查;少吸烟及喝酒、多运动。
密度:0.9—1.2(比重)
溶解度:不溶于水
十.稳定性及反应活性
稳定性:常温常压下稳定。
特殊状况下可能之危害反应:不发生聚合反应
应避免之状况:避免热、火焰、火花及其他首火源;避免吸入气体或燃烧物。余热火源容器可能破裂或爆炸;远离下水道与水源。危害气体会累积在密闭空间
应避免之物质:氧化铜(火灾及爆炸危害)
危害分解物:加热分解可能释放有害之碱、硫氧化物。
十一.毒性
急毒性:
食入:四种不同样抽样测试,其结果LD50值为5.1每千克.至高于24每千克。致死剂量导胃部刺激、胃出血、胃部鼓膜及溃疡性肺炎等。导致死原因相信由身体外伤所引起的鼻排涕功能不良因素高。
吸入:吸入危害低除非加热或产生油雾可导致刺激及可能产生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之征兆。
十四.运输信息
DOT输送名称:
ALP锂基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油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一、化学品名称
化学产品中文名称:液压润滑油、机油
二、成分/组成信息
配方描述:含有高度精炼矿物油和添加剂组成的润滑脂。

根据IP346,这一高精炼的矿物油含有<3%(w/w)DMSO-萃取物。

碳以及不确定的有机和无机化合物。

适当的灭火介质:泡沫及干化学粉末、二氧化碳;沙或泥土仅宜用于小火。

不适用的灭火物:切勿喷水。

考虑到环境原因,应该避免卤化物灭火器。

消防人员保护设备:合适的保护装置包括在密封空间内接近起火点时必需配戴的呼吸
装置。

六、泄漏应急处理
保护措施:避免沾及皮肤及眼睛。

PVC、氯丁或丁腈橡胶手套。

橡胶长筒安全靴、PVC上衣和裤子。

如可能飞溅,戴上安全眼镜或全面罩。

环境预防措施:使用沙子、泥土或其它适合的障碍物,防止扩散或进入排水道、阴沟或河流。

如不能阻止,通知当地政府机关。

应急处理:少量泄漏:置入合适的、有明显标记的容器,按照当地法规处理和回收。

七、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如有吸入油蒸气、油雾或空气悬浮颗粒的危险,应采取局部通风措施。

避免接触眼睛、皮肤和呼吸系统。

在圆筒中处理产品时,穿上安全鞋,使用合适
的处理设备,防止溢出。

吸收漏油的织物,纸张和其他材料均是火灾隐患,
应及时、安全地处理,避免堆积。

除了针对健康、安全和环境危险控制所给
予的具体建议以外,还必须进行危险评估,以此帮助决定适合当地情况的控
制措施。

储存注意事项:保存在凉爽、通风好的地方。

使用正确的、贴有标签的、可封闭的容器。


九、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黄色、室温下为半流体
气味:矿物油特性
闪点:大于150℃(COC)(基于矿物油的)
燃烧上下极限:典型1-10%v/v(基于矿物油的)
蒸气密度(空气=1):大于1
密度:典型近于900kg/m3(15°C/59°F )
溶解性:可忽略的
分配系数:正辛醇/水Low Pow 预计不能大于6
滴点:大于165℃
十、稳定性和反应性
稳定性:稳定的。

应避免接触的条件:极端温度和阳光直晒。

应避免的物质:强氧化剂。

分解产物:预期在正常的储存过程中不会形成危险的分解产品。

十一、毒理学信息
评估的依据:这个产品没有毒物学的数据。

信息提供是基于成分和类似产品的毒物学的知识。

急性毒性:
14.运输信息
运输资料:根据UN、IMO和IATA/CAO准则,运输无危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