颞骨及耳部高分辨CT成像及应用ppt课件

合集下载

耳部-颞骨轴位(

耳部-颞骨轴位(

图9.耳蜗中旋出现。颈内动脉管水平部初现,面 神经鼓室段向后延伸至水平半规管。
图10.在面神经鼓室段的外侧可见有小的隆起为匙 突。同一平面出现开放的面神经外膝部,又称锥 曲部,由于骨壁薄,呈向鼓室的开放状,文献报 道此处面神经的自然裸露率达17~37%。后鼓室 显示内侧的鼓室窦(sinus tympani)和外侧的 面隐窝(facial recess)。鼓室内锤骨柄和砧骨长 突可见。
图 20.-图 21 中耳仅有下鼓室,内耳已不再出现。颈静 脉孔仍分为二部分,并逐渐与颈动脉管升段接近。面神经 乳突段呈小圆形管腔。逐渐向颈静脉孔靠近。 图 22.颈静脉孔区融合成一个开放状腔,其前方颈动脉管 也呈一个开放状的管腔。中耳已不再出现,外耳道接近底 部。面神经乳突段接近茎乳孔开始向内侧有开放倾向。
图 27 外耳道软骨部仅有部分显示,向耳道口呈 喇叭状开放。颈动脉已离开颞骨,在颞骨前内侧 仅可见到颈内静脉的半弧形切迹。斜坡与枕骨髁 融合,舌下神经管呈浅喇叭状开口,朝向后内方。 二腹肌沟为浅切迹,其内侧为二腹肌嵴。乙状窦 为长椭圆形管状结构,后外方为开放状。 图 28 低于外耳道软骨部,仅见耳道口二腹肌沟 出现,二腹肌嵴明显。舌下神经管消失,枕骨髁 与斜坡骨连成一片。乙状窦椭圆形管状结构的后 内开放口变小,有闭合的趋势。面神经已接近颈 内静脉处。
图 23.外耳道到达骨性底壁,颈静脉孔区 前方颈动脉管附着开放的管腔变浅,舌下 神经孔呈半开放管腔。面神经乳突段接近 颈静脉管附着管壁。
图 24.由于面神经乳突段在下端向前下茎 乳孔方向移行。舌下神经管呈前后开放状。 骨性外耳道消失,软骨段外耳道仍可见。 颈静脉孔与颈动脉管附着处仍接近。
图 25 软骨段外耳道仍宽阔,低于骨性耳道平面。颈静脉 球外缘呈半弧形,其前内相连的浅半弧形切迹为颈动脉附 着处。在颈静脉球内侧可见舌下神经管呈管状裂隙,由前 外向后内方向。舌下神经管内侧骨为斜坡。乙状窦切迹渐 变大,沿颞骨岩部内缘由外到内行走。面神经乳突段逐渐 向颈静脉球方向移行。 图 26 耳道软骨部变窄接近耳道底部。此平面已离开颈静 脉球,更开放的半弧形为颈内静脉,在其前内的颈动脉切 迹变小,颈动脉渐离开颅底骨。斜坡外侧的舌下神经管由 于从后内上向前外下行走,在该平面呈向后内开放的喇叭 状裂隙。乙状窦沿颞骨岩部呈开放的管状结构。面神经乳 突段与图 25 相似。

(完整版)颞骨影像检查及影像解剖

(完整版)颞骨影像检查及影像解剖

颞骨
• 位于两侧,为颅底部和侧部的一部分 • 嵌于蝶骨顶骨和枕骨之间,参与颅中窝与颅
后窝的构成 • 与大脑、小脑、硬脑膜及颅内的许多重要神经
血管关系密切
颞骨
➢ 鳞部 ➢ 鼓部 ➢ 乳突部 ➢ 岩部 ➢ 茎突
外耳道
–起自外耳门止鼓膜,长2.5-3.5cm –外耳道分骨部(内2/3 )、软骨部(外1/3) –“S”形,最窄处骨部和软骨交界处的峡部
中耳--鼓窦
内耳
• 由骨迷路和膜迷路组,两者之间为外淋巴 • 外淋巴液经蜗小管入蛛网膜下腔 • 内淋巴产生于血管纹注入内淋巴囊
内耳
颞骨解剖
• 面神经管 • 血管:颈动脉管、颈静脉窝、乙
状窦、岩上下窦 • 中颅底 • 变异
充分利用图像后处理技术
显示镫骨
冠状扫描同样无法显示镫骨全貌
显示锤骨
轴位图像难以显示长轴
斜位MPR可同时显示柄、颈、头
显示砧骨
轴位HRCT难以全貌,主要显示砧骨体与短脚
MPR斜位重组显示砧骨全程
锤砧、砧镫关节同时显示 (听骨链连接关系)
镫骨肌的显示
鼓膜张肌半管
斜矢状位显示 鼓窦开口与鼓室的关系
显示面神经管
颞骨影像检查及影像解剖
颞骨CT 检查
• 高分辨技术与常规技术相结合 • 容积采集 • 断层图象,多方位观察 • 合理的窗技术 • 靶扫描 • 增强扫描 • 图象后处理
MRI检查
• 水成像-迷路、内听道 • 3D-FIESTA等-神经血管关系 • 常规MRI-神经核团、听觉皮层 • DTI、DTT-听觉投射纤维
颈静脉窝高位
Ⅰ度高位
Ⅱ度高位
Ⅲ度高位
颈静脉窝憩室
颈静脉窝与面神经管

颞骨及耳部高分辨CT成像及应用ppt

颞骨及耳部高分辨CT成像及应用ppt
03
颞骨与大脑、小脑和脑干等重要结构相邻,对维持 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耳部解剖
耳部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 分组成。
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主要 负责收集声音。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中耳包括鼓膜、听骨链和鼓室 等结构,主要负责传音和增压 。
内耳包括耳蜗和前庭器官,主 要负责感音和平衡。
颞骨与耳部的相互关系
颞骨和耳部在解剖结构上紧密相连,相互影响。
颞骨及耳部高分辨CT 成像及应用
汇报人:可编辑
xx年xx月xx日
• 引言 • 颞骨及耳部解剖结构 • 高分辨CT成像技术 • 颞骨及耳部高分辨CT成像结果展
示 • 高分辨CT成像在颞骨及耳部疾病
诊断中的应用 • 结论与展望
目录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研究颞骨及耳部高分辨CT成像技术的原理和应用,为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 据。
依赖医生的专业技

高分辨CT成像的结果解读需要医 生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否则可能影响诊断的准确性。
THANKS
感谢观看
先天性耳部畸形的诊断
先天性耳部畸形是一种常见的出生缺陷,高分辨CT成像可 以清晰地显示耳部畸形的情况,如外耳道闭锁、中耳畸形 、内耳畸形等,有助于医生准确诊断畸形的类型和程度。
高分辨CT成像可以观察到畸形对周围组织的压迫和影响, 如面神经受压、听骨链畸形等,有助于医生制定个性化的 治疗方案。
06
无创、无痛
高分辨CT成像是一种无创 、无痛检查方式,对颞骨 及耳部疾病的诊断具有重 要价值。
高分辨CT成像在颞骨及耳部中的应用
颞骨骨折的诊断
高分辨CT能够清晰地显示颞骨骨折部位、范 围和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颞骨MRI》课件

《颞骨MRI》课件
详细,其发病机制、病理类型及临床表现 各异。MRI能够清晰地显示感染病灶的大小、形态、位置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为临
床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THANKS
感谢观看
肿瘤侵犯范围
通过MRI可以清晰地观察 到肿瘤对周围组织的侵犯 程度,有助于评估病情和 制定治疗方案。
颞骨骨折的影像学表现
骨折线
MRI可以清晰地显示骨折 线,特别是在T2加权像上 ,骨折线表现为低信号。
骨髓水肿
骨折周围通常会出现骨髓 水肿,表现为T2加权像上 的高信号。
软组织损伤
骨折可能伴随软组织损伤 ,如肌肉、肌腱、神经等 ,这些损伤在MRI上也有 相应的表现。
颞骨感染的影像学表现
骨质破坏
软组织肿胀
感染会导致骨质破坏,表现为骨质不 连续或溶解。
感染会导致周围软组织肿胀,在MRI 上表现为软组织增厚和信号异常。
骨髓炎
感染可能蔓延至骨髓腔,导致骨髓炎 ,表现为骨髓内异常信号。
05
颞骨MRI的病例分析
颞骨肿瘤的病例分析
总结词
颞骨肿瘤是常见的颅骨肿瘤之一,MRI检查对于颞骨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 有重要意义。
MRI技术具有无创、无辐射、多角度 、高分辨率等优点,在临床诊断和治 疗中广泛应用。
颞骨MRI的应用
01
颞骨MRI主要用于检查颞骨肿瘤 、炎症、外伤等疾病,以及评估 颞骨结构异常和毗邻关系。
02
颞骨MRI可以清晰地显示颞骨内 部结构,如听小骨、面神经管等 ,为临床医生提供准确的诊断依 据。
颞骨MRI的优势与局限性

颞骨MRI还可以用于手术导航和 介入治疗,提高手术精度和治疗
效果。
颞骨MRI解剖结构的研究有助于 深入了解颞骨的生理和病理变化 ,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多思

颞骨CT影像解剖 ppt课件

颞骨CT影像解剖  ppt课件
21
横断面
内听道 耳蜗 锤骨头 砧骨短脚 锤砧关节 锥隆起 鼓室窦 面神经隐窝 后半规管 岩尖
22
内听道 internal auditory canal
长约1cm,底部垂直骨板与内耳相隔 前上区:面神经区 前下区:蜗区 后上区:前庭上区 后下区:前庭下区 单孔:后壶腹神经
上鼓室-6mm 中鼓室-2mm 下鼓室-4mm 容积:1-2ml
12
鼓室
六个壁: 外壁:骨部-鼓室盾板 膜部-鼓膜 内壁:鼓岬(耳蜗底周)、蜗窗、前庭 窗、面神经管 上壁:鼓室天盖 下壁:薄骨板相隔颈静脉窝
13
鼓室
六个壁: 前壁:前下壁-薄骨板相隔颈内动脉 前上壁-咽鼓管开口 后壁:乳突窦入口、锥隆起
9Hale Waihona Puke 横断面颈内动脉水平部 面神经管乳突段 乳突蜂房 咽鼓管 鼓膜张肌半管 鼓膜张肌腱 鼓室 耳蜗底周 鼓岬 耳蜗导水管
10
鼓室 tympanic cavity
颞骨内不规则含气腔 上鼓室:鼓膜紧张部上缘以上 中鼓室:鼓膜紧张部上下缘之间 下鼓室:鼓膜紧张部下缘以下
11
鼓室
上下径、前后径-15mm 内外径:
6
外耳道 external auditory canal
耳甲腔——鼓膜 长2.5-3cm S型 骨、软骨-峡部 外1/3软骨
7
横断面
蝶鳞缝 颧突 颈内动脉水平部 面神经管乳突段 乳突蜂房 咽鼓管 乙状窦 颈静脉孔 耳蜗 鼓室
8
咽鼓管 eustachian tube
鼓室(高)——鼻腔(低) 差1.5-2.5cm 儿童水平 长3.5-3.9cm 外1/3骨性-内2/3软骨 维持中耳气压平衡
环长18-20mm 平面与同侧岩锥长轴平行

颞骨及耳部高分辨CT成像及应用ppt

颞骨及耳部高分辨CT成像及应用ppt
准确; • 怀疑听神经瘤者,首选MRI。
申请单-检查项目
颞骨及耳部
谢谢
长脚
砧骨长脚
短脚
砧骨体
前突 锤骨柄 外侧突
正常影像解剖
前骨半规管 后骨半规管
外骨半规管 前庭窗
蜗顶
蜗窗
前庭
耳蜗
内容提要
CT检查、重建技术 基本影像解剖 病例分享
病例分享
外耳畸形 外耳道闭锁
病例分享
外耳骨瘤
病例分享
外耳道胆脂瘤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病例分享
外耳道胆脂瘤
病例分享
中耳畸形 砧骨长脚缺如 镫骨发育异常
颞骨胆脂瘤
• 外耳道胆脂瘤 • 上鼓室乳突窦胆脂瘤 • 岩部胆脂瘤
颞骨肿瘤
• 外耳道骨瘤 • 面神经瘤 • 血管球瘤 • 颞骨血管瘤 • 内淋巴囊乳头状瘤 • 外中耳癌 • 颞骨横纹肌肉瘤 • 颞骨骨纤维异常增殖

• ……
耳硬化症
• 前庭窗型耳硬化症 • 耳蜗型耳硬化症
内容提要
CT检查、重建技术 基本影像解剖 病例分享
耳蜗中旋
后半规管 总脚
颈内动脉
锤骨柄
耳蜗底旋
鼓膜
鼓室 镫骨
面神经乳突段
影像解剖-轴位
咽鼓管
鼓室
颈内动脉
耳蜗底旋
面神经乳突段
后半规管
影像解剖-面神经CPR
迷路段
内耳道段
鼓室段
面神经乳突段
正常影像解剖
锤骨头 锤骨外侧突
锤骨柄
砧骨体 短脚
长脚
正常影像解剖
镫骨头 后脚
前脚 镫骨底
正常影像解剖
镫骨头

颞骨CT检查技术及临床应用

颞骨CT检查技术及临床应用
2.4 图像后处理技术 2.4.1 多层面重组技术( MPR) 将横断面 CT 图像按需要任 意划线, 沿该线将 一系列横断面 重组, 即可获得 该平面的 二维 重建图像。图像质量受层厚的影响, 1 mm 薄层扫描重建的图像 优于 3 mm 的重建图像, 能够有效地减少伪影, 更好地了解耳部 解 剖 结 构 和 病 变[6]。 2.4.2 曲面重组技术( CPR) 指在容积数据的 基础上, 沿感 兴趣区划一条曲线, 将曲面的所有像素以 二维图像形式显示出 来。例如面神经管有两个弯曲, 通过 CPR 技术可将面神经管显 示在同一平面上, 也可以应用于骨性咽鼓管等结构的观察, 是 MPR 的延伸和发展。 2.4.3 表面遮盖显示( SSD) 通过计算机观察物体表面所有 相关像素最高和最低 CT 值, 保 留所选 CT 阈值范围内的 像素 的影像, 但超出阈值的像素被透明处理后重组成三维图像。SSD 受阈值 选择的影 响较大, CT 阈 值选择适 当有利于颞 骨解剖 细 节的显 示。SSD 图 像质量也 与层厚和重 建间隔有 着明显的 关 系[7]。 我国学者分别 用层厚 2.0 mm, 重建间隔 0.5 mm 螺旋 CT 扫描所得 三维图像, 显示中耳鼓 室内锤骨、砧骨 的立体形 态及 空间 关系较 为满意 , 听 小骨则 因层 厚相对 较大 图像清 晰度 较 差[8]。国外学者 用 1.0 mm 层厚 扫描, 重建间隔 0.2 mm~0.5 mm
问世, 实 现了容积数据采集 和三维图像重建 , 1990 年 螺旋 CT 三维重建技术应用于耳颞部检查, 获得理想结果[4]。螺旋 CT 对 颞骨先行 横断面连续扫描, 再由 计算机三维 软件处理 , 可 从不 同角度重建颞骨三维空间图像, 从内、外、上、下和前、后 6 个方 向观察颞 骨的结构, 使中耳、内耳、面神经、听神 经等细微 结构 清晰显示, 对肿瘤、骨折和手术的局部解剖显示良好, 为临床术 前 方 案 制 定 、术 中 手 术 路 径 的 行 进提 供 清 楚 的“ 解剖 路 牌 ”[5]。

(医学课件)颞下颌关节的磁共振成像PPT演示课件

(医学课件)颞下颌关节的磁共振成像PPT演示课件

定位线说明:
• • • • • 复制矢状T1定位线,建议定位线从右侧至左侧划线。 一侧颞下颌关节扫描9层,双侧对称性定位一次扫描。 频率编码前后方向,添加NPW无卷折选项,防止下颌运动伪影。 脂肪抑制序列需要添加局部匀场,覆盖左右解剖结构。 此序列可用于扫描开口位。
.
OCor T1 FSE bilateral,双侧冠状面T1定位图像:
.
摆位照片:
三英寸线圈的正面与背面
.
颞下颌关节TMJ规范化扫描方案:
1 2 3 4 5 6 7 3-pl Loc OAx T1 Loc Calibration scan OSag T1 FSE bilateral OSag PD FSE bilateral OSag fs T2 FSE bilateral OCor T1 FSE bilateral 三平面定位 横断面T1定位像 校准扫描 双侧矢状面T1扫描 双侧矢状面脂肪抑制PD扫描 双侧矢状面T2扫描 双侧冠状面T1扫描
8
9 10
OCor fs T2FSE bilateral
OSag T2* GRE bilateral
双侧冠状面T2压脂扫描
双侧矢状面T2*扫描
OSag 3D T2* GRE unilateral 单侧矢状面 3D T2*扫描 .
3-pl Loc,三平面定位图像:
定位线说明:
• 三平面定位图像上观察颞下颌关节位置既不能偏上也不能偏下, 确保颞下颌关节位于线圈的中心,图像信号与线圈位置匹配良好。
.
OSag 3D T2* GRE unilateral,单侧矢状位3D定位图
定位线说明:
• 3D斜矢状面定位垂直于髁突的长轴(也就是基本平行于下颌骨的体部), 与标准矢状面有一定的角度,扫描厚度纳入整个颞下颌关节 , 建议定位线从右侧至左侧划线。 • 扫描范围要尽可能超过关节结构。 • 频率编码位于前后方向,加NPW防止图像卷折,又能减轻运动伪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半规管 总脚
锤骨柄
前庭
锤骨外侧突
砧骨长脚 外半规管
耳蜗
颈内动脉
内听道
14
影像解剖-轴位
锤骨柄
砧骨长脚
鼓室 前庭
内耳道
面神经鼓室段
耳蜗中旋
后半规管 总脚
颈内动脉
锤骨柄
耳蜗底旋
鼓膜
鼓室 镫骨
面神经乳突段
15
影像解剖-轴位
咽鼓管
鼓室
颈内动脉
耳蜗底旋
面神经乳突段
后半规管
16
影像解剖-面神经CPR
迷路段
➢ CT检查、重建技术 ➢ 基本影像解剖 ➢ 病例分享
3
大宝石、64排、16排-扫描参数
4
重建技术
5
MPR、MIP
6
CPR、Min IP
7
VR
乳突气房 外耳道
鼓室
外耳道
8
仿真内镜-CTVE
9
内容提要
➢ CT检查、重建技术 ➢ 基本影像解剖 ➢ 病例分享
10
正常影像解剖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外耳
耳廓 外耳道 鼓膜
• ……
➢ 颞骨胆脂瘤
• 外耳道胆脂瘤 • 上鼓室乳突窦胆脂瘤 • 岩部胆脂瘤
➢ 颞骨肿瘤
• 外耳道骨瘤 • 面神经瘤 • 血管球瘤 • 颞骨血管瘤 • 内淋巴囊乳头状瘤 • 外中耳癌 • 颞骨横纹肌肉瘤 • 颞骨骨纤维异常增殖

• ……
➢ 耳硬化症
• 前庭窗型耳硬化症 • 耳蜗型耳硬化症
2
内容提要
➢ 中耳
鼓室 咽鼓管 鼓窦和乳突
➢ 内耳
前庭 耳蜗 半规管
11
影像解剖-轴位
乳突 岩骨尖部
乳突
前半规管
岩骨尖部 后颅窝
12
影像解剖-轴位
乳突
岩骨尖部 内听道
乙状窦
前半规管
前半规管 乳突
耳蜗顶旋
锤骨头
内听道 耳蜗导水管
13
影像解剖-轴位
锤骨头 砧骨体 上鼓室 前庭
鼓窦入口
鼓窦
耳蜗顶旋 耳蜗中旋
前庭导水管
22
病例分享
➢ 外耳畸形 外耳道闭锁
23
病例分享
➢ 外耳骨瘤
24
病例分享
➢ 外耳道胆脂瘤
25
病例分享
➢ 外耳道胆脂瘤
26
病例分享
➢ 中耳畸形 砧骨长脚缺如 镫骨发育异常


长脚缺如
27
病例分享
➢ 中耳畸形
颈静脉球骨壁缺损
28
病例分享
➢ 中耳疾病
砧锤骨脱位
29
病例分享
➢ 中耳疾病
慢性中耳炎 伴胆脂瘤
34
谢谢
35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36
内耳道段
鼓室段
面神经乳突段 17
正常影像解剖
锤骨头 锤骨外侧突
锤骨柄
砧骨体 短脚
长脚
18
正常影像解剖
镫骨头 后脚
前脚 镫骨底
19
正常影像解剖
镫骨头
长脚
砧骨长脚
短脚
砧骨体
前突 锤骨柄 外侧突
20
正常影像解剖
前骨半规管 后骨半规管
外骨半规管 前庭窗
蜗顶
蜗窗
前庭
耳蜗
21
内容提要
➢ CT检查、重建技术 ➢ 基本影像解剖 ➢ 病例分享
针对患者症状选择影像检查部位和影像方法,对诊断十分重要。 • 传导性耳聋重点检查部位是外、中耳,首选CT; • 混合聋的检查部位是中耳与内耳迷路,首选CT; • 感音神经性聋病因复杂,先天性者以内耳为重点,CT与MRI联合检查
更准确; • 怀疑听神经瘤者,首选MRI。
33
申请单-检查项目
颞骨及耳部
30
病例分享
➢ 内耳畸形
外半规管缺如
31
病例分享
➢ 内耳畸形
囊状耳蜗前庭畸形 慢性中耳炎
32
小结
颞骨及耳部结构有两大特点:结构细小复杂且重叠多、大部分为故结构或骨 气混合结构。决定了影像方法必须使用薄层,首选CT。
CT与MRI各有优势,前者对骨结构显示佳,后者对软组织结构有优势,固二 者结合较为理想。
CT
颞骨及耳部高分辨率成像及应用
1
适应症
➢ 发育异常
• 外耳道畸形 • 听小骨畸形 • 面神经管异常 • 全迷路缺如 • 耳蜗畸形 • 前庭及半规管畸形 • 前庭窗封闭 • ……
➢ 外伤
• 听小骨外伤 • 乳突部骨折 • 面神经管骨折 • 迷路骨折
➢ 炎症
• 恶性外耳道炎 • 中耳乳突炎 • 鼓室硬化症 • 迷路炎 • 岩尖炎 • 胆固醇肉芽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