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伟2015年以来诗词作品 - 修改概述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 古诗文赏析《宋之韵》解说词(19)风雅游士

初中语文 古诗文赏析《宋之韵》解说词(19)风雅游士

《宋之韵》解说词【19】风雅游士《宋之韵》解说词【19】风雅游士姜夔和苏轼一样,在诗,词,文,书法,绘画这些方面都够上一家,虽然知名度不及苏轼,还是写有专著的音乐家,造诣很深,这是他超过苏轼的地方。

词的成就最为突出,是宋代一大家,对后世一直到清代都有影响。

他与辛弃疾同时而略后,有过交往,也学着写过辛派词。

前身诸葛来游此地,数语便酬三顾。

楼外冥冥江皋隐隐,认得征西路。

中原生聚神京耆老,南望长淮金鼓。

问当时依依种柳,至今在否。

1205年,六十六岁高龄的辛弃疾,调任镇江知府。

当时南宋朝廷正紧锣密鼓准备北伐,因此抬出辛弃疾以壮声势。

他在镇江这里写了名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姜夔这首词就是用辛词韵脚和模仿辛词风格写的。

词中赞叹辛弃疾是再世诸葛亮,出任镇江知府是为了报答朝廷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以神京即开封府为中心的中原地区,老百姓都在盼着南宋的能打回去,因此他提醒辛弃疾像东晋桓温北伐时那样去看看自己多年前种的树,也就是去看看当年战斗过的地方是否还是老样子。

这就是说,他认为辛弃疾必定马到成功,会一举扫灭金朝,收复中原。

由于身世不同,因而没有慷慨悲歌的激情,而只有一些想说又不想多说的怨怅,下面这首《扬州慢》是他忧时怨乱的代表作淮左名都,竹西佳处。

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尽荞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词中写的是1126年靖康之变,特别是1161年金朝完颜亮南侵对扬州造成的破坏。

尽管战争已过去十六年,而距靖康之变已半个世纪,扬州却始终没有从战争的创伤中缓过气来。

词人走过“春风十里”看到的尽是被春风吹醒的野草。

“自胡马窥江去后”的窥字用的非常精警。

金兵只不过到长江边上偷看了一眼,就使扬州残破不堪,以致这废池应当是指瘦西湖和残剩的大树冷嗦嗦的喘息着,还生怕人提起战争。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这几句说的极为沉痛。

其感人之处在于不直说战争的残酷性,而将废池乔木拟人化。

《苏幕遮·怀旧》范仲淹宋词注释翻译赏析(合集8篇)

《苏幕遮·怀旧》范仲淹宋词注释翻译赏析(合集8篇)

《苏幕遮·怀旧》范仲淹宋词注释翻译赏析〔合集8篇〕篇1:《苏幕遮·怀旧》范仲淹宋词注释翻译赏析《苏幕遮·怀旧》范仲淹宋词注释翻译赏析作品简介《苏幕遮·怀旧》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的词作。

这是一首描写羁旅乡愁的词。

此词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以绚丽多彩的笔墨描绘了碧云、黄叶、寒波、翠烟、芳草、斜阳、水天相接的江野辽阔苍茫的景色,勾勒出一幅清旷辽远的秋景图,抒写了夜不能寐、高楼独倚、借酒浇愁、思念家园的深情。

全词低回宛转,而又不失沉雄清刚之气,上阕着重写景,以气象宏大浑厚,意境深远,为下阕抒情设置了背景;下阕重在抒情,直抒胸臆,声情并茂,意致深婉。

其主要特色在于能以沉郁雄健之笔力抒写低回宛转的愁思,展现了范仲淹词柔媚的一面。

作品原文苏幕遮·怀旧⑴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⑵。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⑶。

黯乡魂⑷,追旅思⑸,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作品注释⑴苏幕遮:原唐教坊曲名,来自西域,后用作词牌名。

又名“云雾敛〞“鬓云松令〞。

双调,六十二字,上下片各五句。

⑵“波上〞句:江波之上笼罩着一层翠色的寒烟。

烟本呈白色,因其上连碧天,下接绿波,远望即与碧天同色,正所谓“秋水共长天一色〞。

⑶“芳草〞二句:意思是,草地绵延到天涯,似乎比斜阳更遥远。

“芳草〞常暗指故土,因此,这两句有感慨故土遥远之意。

⑷黯乡魂:因思念家乡而黯然伤神。

黯,形容心情忧郁。

乡魂,即思乡的情思。

语出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⑸追旅思〔sì〕:撇不开羁旅的愁思。

追,追随,这里有缠住不放的意思。

旅思,旅居在外的愁思。

思,心绪,情怀。

作品译文碧云飘悠的蓝天,黄叶纷飞的大地,秋景连接着江中水波,波上弥漫着苍翠寒烟。

群山映着斜阳蓝天连着江水。

芳草不谙人情,一直延绵到夕阳照不到的天边。

默默思念故土黯然神伤,缠人的羁旅愁思难以排遣,除非夜夜都做好梦才能得到片刻抚慰。

2020年高考语文 三轮冲刺练习 诗歌鉴赏 五(15篇含答案解析)

2020年高考语文 三轮冲刺练习 诗歌鉴赏 五(15篇含答案解析)

2020年高考语文三轮冲刺练习诗歌鉴赏五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汉武①刘筠汉武天台切绛河②,半涵非雾③郁嵯峨④。

桑田欲看他年变,匏子⑤先成此日歌。

夏鼎几迁空象物,秦桥⑥未就已沉波。

相如作赋徒能讽,却助飘飘逸气多。

[注]①宋真宗时,朝中大臣痴迷仙术方士,蛊惑人心,虚呈祥瑞,后宋真宗东封泰山,朝野弥漫着一片虚妄的吉祥喜庆气氛。

这首诗就写于此时。

②绛河:即银河。

③非雾:指五色祥云。

④嵯峨:高峻的样子。

⑤匏子:即瓠子,古地名,亦称瓠子口,在今河南濮阳,曾为黄河决堤处。

⑥秦桥:秦始皇筑跨海求仙的石桥。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颔联用沧海桑田的典故,表明汉武帝修筑天台祈福,但并没有达到目的的历史教训。

B.颈联出句借夏鼎几经变迁已成为历代帝王的空想一事,提醒宋真宗夏鼎已不存在。

C.颈联承颔联转折之势告诫宋真宗要以前王之覆辙为鉴戒,不要因见所谓祥瑞而打算封禅。

D.尾联写司马相如写赋讽喻武帝却没有达到效果,说明诗人的文采不输司马相如。

E.诗歌借古讽今,借汉武帝的事例深刻地讽刺了当时朝廷的弊端与统治者崇信祥瑞的风气。

(2)首联是如何营造迷离缥缈的氛围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

太常引·送商参政西行杨果一杯聊为送征鞍。

落叶满长安。

谁料一儒冠,直推上,淮阴将坛.西风旌旄,斜阳草树,雁影入高寒。

且放酒肠宽,道蜀道,而今更难。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一杯”句直陈其事,写与朋友举杯相别,表现出二人深厚真挚的情感。

B.“落叶”点明了送行是在秋季,这句体现出萧瑟的氛围,表现了离别之情。

C.“谁料”句,“谁料”有调侃意味,表现作者对朋友的赞美和自己淡淡的失落。

D.“直推”两句,运用韩信的典故,表达了祝贺之情以及对朋友建功立业的期望等。

高中语文苏《唐诗宋词》之《极其工、极其变的南宋词》 公开课件

高中语文苏《唐诗宋词》之《极其工、极其变的南宋词》 公开课件

➢这首词是作者婚后所作,通过描述作者重 阳节把酒赏菊的情景,烘托了一种凄凉寂 寥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思念丈夫的孤独与 寂寞的心情。上片咏节令,写别愁;下片 写赏菊情景。作者在自然景物的描写中, 加入自己浓重的感情色彩,使客观环境和 人物内心的情绪融和交织。尤其是结尾三 句,用黄花比喻人的憔悴,以瘦暗示相思 之深,含蓄深沉,言有尽而意无穷,历来 广为传诵。
凡事 都是 多 棱镜 ,不 同 的角 度会 看到 不 同的 结果 。 若能 把一 些事 看 淡了 ,就 会 有个 好心 境, 若 把很 多事 看开 了, 就会 有个 好心 情 。让 聚散 离合 犹如 月缺 月 圆那 样寻 常,
凡事 都是 多 棱镜 ,不 同的 角度 会
凡 事都 是多 棱镜 ,不 同的 角度 会 看到 不同 的结 果。 若能 把 一些 事看 淡了 ,就 会有 个好 心 境, 若把 很多 事看 开了 ,就 会有 个好 心情 。让 聚散 离 合犹 如月 缺月 圆那 样寻 常 ,让 得失 利弊 犹如 花开 花谢 那 样自 然, 不计 较, 也不 刻意 执着 ;让 生命 中各 种的 喜 怒哀 乐, 就像 风儿 一样 , 来了 ,不 管是 清风 拂面 ,还 是 寒风 凛冽 ,都 报以 自然 的微 笑, 坦然 的接 受命 运的 馈 赠, 把是 非曲 折, 都当 作 是人 生的 定
➢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表达收 复失地、统一江山,重过太平生活的愿望。
这是一首气壮山河、激励人心的爱国词。 本词的内容充满了对敌寇的痛恨,对国家 的热爱。全词风格粗犷,音调激越,感情 奔放,气势恢宏。它表达的是作者的豪情 壮志,同时也是当时人民奋起杀敌的愤怒 的吼声。从艺术上看,本词感情激荡,气 势磅礴,风格豪放,结构严谨,一气呵成 ,有着强烈的感染力。

宋太伟近年诗词作品选编(四)---为高考学子加油诗集-1

宋太伟近年诗词作品选编(四)---为高考学子加油诗集-1

近日简单整理了一下近两年作的近百首诗词,主要按时间顺序排列整理并简单分类一下,分成5个专辑分别在网上(百度文库)发表。

诗词的题跋引子与释义未删节也一同发表。

谢谢赐教。

宋太伟近年诗词作品选编(四)---为高考学子加油诗集4001-62016-5-24又到了高考季、毕业季。

这是千百万青春少年满载家和国的期望与祝福,满怀无敌的青春激情与梦想,朝着美好的未来,整装齐发、扬帆启航的季节;这是春花竞开、春意盎然、春色添彩、自然更新的季节;这是青春魅力集中释放、燃烧的季节。

青春无敌。

学校、工厂,只是美好青春时代的驿站,青春年少的足迹,才是美好青春的魅力与真谛。

一样的青春之路不是太过无聊与苍白?不一样的青春经历才多姿多彩。

抓住青少年时代的美好时光,踏着激扬清新的青春节奏,执着地去追逐自己的梦想,一定会拥有最好最幸福的青春少年时代。

人生是马拉松,大学与工作只是起点,执着地向目标前行、日积月累、永不放弃,才是关键。

真正的大师、大家,从来不是培养出来的,也很少出自名校。

一切全在自己。

拥有无敌的青春,是最好最大的资本。

充分享用与不虚度青春少年时光,即是了不起的事情。

一考定终生、一战成名、攀龙附凤,是自套枷锁,压迫束缚自我。

结果不重要,无愧于青春时光就好。

让我们为青少年加油!为青春喝彩!作《青春序曲》组诗六首。

《一》操行迎朝霞,朗诵随林风,歌咏悦飞鸟,游戏断铃声。

《二》漫漫读书路,相伴几日闲。

十年磨一剑,斩断万重山。

《三》举国赴一考,群英竞舜尧。

少年无憾事,潇洒走一遭。

《四》林静云稀亮夜空,难辨繁星几重重。

青春少年多才俊,家国希望宠一身。

《五》无瑕心境胜雪冰,青春靓丽连真情。

活力恰似东升日,无敌风采照帝京。

《六》百万少年启征程,上天入地显真功。

精彩人生处处有,自在行程路路通。

宋太伟近年诗词作品选编(三)--专题诗词集--2--科学诗词--水调歌头

宋太伟近年诗词作品选编(三)--专题诗词集--2--科学诗词--水调歌头

近日简单整理了一下近两年作的近百首诗词,主要按时间顺序排列整理并简单分类一下,分成5个专辑分别在网上(百度文库)发表。

诗词的题跋引子与释义未删节也一同发表。

谢谢赐教。

宋太伟近年诗词作品选编(三)--专题诗词集--2--科学诗词--水调歌头300-2-12015-12-6 日阴,严重雾霾,6°C。

夜梦发奇想,意将千百年来改变世界的物理数学大发现、自然本质逻辑规律及相关科学巨匠,歌颂在一首诗韵之中。

七言律诗格调虽够大气,但字句结构规整,拘束不能恣意纵横,难以充分释放千年掠影、大师睿智、从无限小到无限大自然变换尺度跨越这一意境;现代自由诗歌轻快曲扬,太过细腻与松散白话,精练气势不足,也非我所长。

试用《水调歌头》词曲吟咏之。

《水调歌头·时空观》2015年12月6日星期日自然变无穷,解道尽豪英。

牛顿天才巨擘,经纶归一统。

麦克斯韦接力,量子群雄并举,光电磁路通。

神奇相对论,释秘物质能。

天地转,真理明,大师功。

时空相伴,宇宙弯曲圈巨星。

光子介子连理,核子电子成精,波粒变幻中。

万物各异性,本质确相同。

背景、释义:时空结构与关系是自然物质世界的数理逻辑基础。

十七世纪中叶,数学物理哲学天才牛顿汇集百千年来前人的智慧,用平直立方的欧式几何空间基础逻辑,和相对独立且连续均匀变化的时空关系(即空间位移和时间关系),发现牛顿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并创建微积分和经典的牛顿力学,在当时的科学认知程度与精度水平上,建立了被认为可以解释自然界一切物体运动作用变化的基础理论体系。

实际上,时间、空间、物质是一体化的,相互依存且有相对变化关系,不能独立存在,而这种关系的纽带、媒介,是光子。

没有光,即看不到“空间”、“物质”,“看不到”变化、“时间”,光速是时空关联变化的速度,是时间运动速度,一切物质运动变化速度不可能超越时间变化速度,所以光速C是个自然常数,与坐标系无关,光速最大也意味着牛顿定理决定的平直坐标系中无限直线加速物体的状态不能存在,高速运动的物体(粒子)不断加速的自然选择肯定是质能转化与空间压缩(也是时空弯曲的表象)。

中国诗词大会诗文赏析 -苏幕遮碧云天

中国诗词大会诗文赏析 -苏幕遮碧云天

苏幕遮·碧云天[宋·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踏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作者简介]范仲淹,字希文,汉族。

苏州吴县人。

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范伸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来说。

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港苦读及第,投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母归养,改回本名后历任兴化县令、秘图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乘公直言而屡遭贬斥。

康定元年(1040年),与韩琦共同担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采取“屯田久守”方针,巩固西北边防。

庆历三年(1043年),出任参知政事,上疏《答手语条陈十事》,提出十项改革措施。

不久后,新政受挫,范仲淹被贬出京,历知邻州、邓州、杭州、青州。

皇防四年(1052年),改知颖州,范仲淹扶疾上任,于途中逝世,年六十四。

追赠兵部尚书、楚国公,溢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疑难注解]苏幕遮:原唐教坊曲名,来自西域,后用作词牌名。

又名“云雾敛”、“鬓云松令”。

双调,六十二字,上下片各五句。

“波上”句:江波之上笔罩着一层草色的寒烟。

烟本美白色,因其上连碧天,下接绿波,远望即与禁天间色,正所谓“秋水共长天一色”。

“芳草”二句:意思是,草地绵延到天涯,似手比纠阳更遥远。

“芳草”常暗指故乡,因此,这两向有感叹故乡遥远之意。

踏乡魂:因思念家乡而踏然伤神。

踏,形容心情忧郁。

乡魂,即思乡的情思。

语出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追旅思:撇不开羁旅的愁思。

追,违随,这里有缠住不放的意思。

旅思,旅居在外的愁思。

思,心绪,情怀。

[古文今译]碧云飘悠的蓝天,黄叶纷飞的大地,秋景连接着江中水波,波上弥漫着苍翠寒烟。

群山映着斜阳蓝天连着江水。

芳草不请人情,一直延绵到夕阳照不到的天边。

默默思念故乡路然神伤,缠人的羁旅愁思难以排遣,除非夜夜都做好梦才能得到片刻安慰。

我国最大的诗歌总集全宋诗

我国最大的诗歌总集全宋诗

我国最大的诗歌总集全宋诗
摘要:
一、全宋诗的概述
二、全宋诗的编撰历史
三、全宋诗的内容及特点
四、全宋诗的价值和影响
正文:
一、全宋诗的概述
全宋诗,作为我国最大的诗歌总集,是收录了宋代全部诗歌作品的一部巨著。

它囊括了北宋、南宋共计约2200 位诗人的超过200 万首诗歌,是对我国宋代诗歌的一次全面梳理和总结。

二、全宋诗的编撰历史
全宋诗的编撰工作开始于清朝嘉庆年间,由当时的学者阮元主持。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全宋诗的编撰工作在20 世纪初基本完成。

新中国成立后,这一工作得到了国家的重视,成立了专门的编辑委员会,对全宋诗进行了全面的校勘、注释和整理。

最终,全宋诗共分为100 册,于1986 年正式出版。

三、全宋诗的内容及特点
全宋诗收录的诗歌作品内容丰富,既有咏史抒怀的诗篇,也有描绘山水风光、表现生活情趣的佳作。

这些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状况,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同时,全宋诗还体现了宋代诗歌的艺术特点,如注重抒发个性,强调理性与感性的结合,以及对唐代诗歌传统的继承
和发展等。

四、全宋诗的价值和影响
全宋诗作为我国古代诗歌的瑰宝,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为研究宋代诗歌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也为我们了解当时的历史、文化和社会提供了宝贵的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日简单整理了一下近两年作的近百首诗词,主要按时间顺序排列整理并简单分类一下,分成5个专辑分别在网上(百度文库)发表。

诗词的题跋引子与释义未删节也一同发表。

为了读者朋友阅读方便,将所有诗句按时间顺序集合在一起,也公开发表。

请赐教。

宋太伟2015年以来诗词作品专辑2015年6月27日大雨如柱,天凉如秋,晓梦乍醒,有思《来路》。

《来路》晓梦云海间,柱雨去暑天。

妖霾乱四季,大圣何日还?2015年8月5日《郊园早晨》弦月浮碧空,喜鹊戏林中。

仲夏好光景,行早谁与同?2015年8月12日凉风习习,夜色深深。

凌晨伫立露台,草丛中蟋蟀声晰,天际间繁星闪烁,思绪畅扬,偶得律诗几句,愿同志者共勉。

《郊园夏夜》榭台纳凉近五更,心绪无涯晓风清。

院落草虫声声细,宇空繁星珠珠明。

天地自有轮回道,银河难断儿女情。

岁月不舍人易老,征战万里识平生。

2015年8月20日七夕夜雷鸣不断,雨珠凌窗。

晨起空气清新,暑热全无。

天空雨云犹在,如叠峦群山,似滔天波浪。

偶见院内绿草丛中长颈白鹭一对,近观之随惊觉而飞。

作《七夕》。

《七夕》七夕夜雨长,晨起气清爽。

远空云翻浪,近林叶嫩黄。

星河情侣在?院草双鹭藏。

竞筑凌霄路,不做“望”妻郎。

取调《浪淘沙》2015年9月1日大雨落幽院,积水漫漫,东海沉沙无波澜。

只欲击水千万里,龙腾云闲。

旧梦轻如烟,风华少年,碧海贤园虎丘滩。

一生只随凌志远,从来不觉行路难(行路不难)。

2015年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盛大阅兵。

军容整齐,威武飒爽,气盖山河。

万人武装,铁甲磅礴,王者之师,壮景少见,当歌咏之。

《大阅兵》广场丽日起劲风,军列阵阵百万兵。

将士同心师无敌,铁甲齐鸣震豪雄。

巡航导弹慑寇盗,掠空机群破天惊。

威武中华扬正义,和谐世界定太平。

2015年9月8日一夜无眠。

深夜子时至次日凌晨,状态神奇,解决了困扰多日的,智能机器人运动场景三维高速精准识别技术逻辑,同时又找到了机器人作业动作路径模式与美妙算法。

9月9日是締国巨人39年祭日。

咏小诗一首。

《静夜行抒怀》海阔随鱼跃,天大任龙飞。

坐穿无底夜,功到自无违。

……………………小诗不过瘾,再填《清平乐·九月九》。

《清平乐·九月九》粗茶淡饭,静思无杂念,坐穿黑夜心畅然,淡静自高远。

九九天高气爽,精神可比太阳,引领后继来人,再铸华夏辉煌。

2015年9月15日五言律诗更接近大众娱乐性的自然节律,可以做到自然明快、转折流畅,易上手,唐诗中名句也多。

《黄浦江》2015年9月15日依依浦江水,回转向东流。

水面舟串舟,岸边楼比楼。

虹桥映飞鸟,明珠醉人游。

春秋人开凿,千年泽角洲。

2015年9月24日七律暗合周、月、年周律,句长则韵律悠扬,如果八句自然流畅,一气呵成,定为名篇,相当不易。

唐诗中,李白留下的七律名篇有限,唯有杜甫名句颇多,李商隐似乎对七律也有好感觉,也多有名篇。

崔颢的《黄鹤楼》韵律优美,情景与韵律完美匹配,自然流畅,浑然天成,单从艺术角度讲,是七律中的绝唱,神来之笔。

作《七律·上海》。

《七律·上海》2015年9月24日日出东海照浦江,摩登都市耀东方。

百年外滩风韵在,现代银城并辉煌。

铁流滚滚行人浪,电光闪闪商情扬。

势挟长江灵秀地,胸怀世界奏华章。

2015年9月27日中秋节。

作五言律诗一首,表佳节祝愿之情。

《中秋节》2015年9月27日月上桂飘香,院闹蟹正黄,笛箫和鹧鸪,欢语乱叮当。

今夜蟾宫宴,盈满邀人尝。

网络近天涯,同月似故乡。

2015年10月1日阴雨,20—24度,66年国庆节,今年10月也是我半百生日月。

2015年注定是要载入史册的。

经过近40年稳定高速发展,在西方人眼里,国人已经很“富有土豪”了。

事实上,2千后甚至更早的,已经没有缺吃少穿的概念了。

产能过剩,产业畸形,资源环境危机,财富不公,国际竞争等压力日显,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进入深度调整变革之中,经济增速长期下行趋势难以逆转,明年落入6%以下也未可知。

生活富足了,经济调整不可怕,关键是精神思想的觉悟与强大,人心思变。

我感觉未来2015—2025这十年,在精神与制度文明方面的进步与跨越,应该能比肩(如果不是超越的话)1975—1985那十年。

文明追求代替短缺追求,将成为家国发展进步的源动力,唯有精神强大,才能将21世纪的世界,引向中国世纪。

“土豪金”一盘散沙,不堪一击;只有超越时空的精神力量,深入骨髓,令人敬畏。

我们应该建立怎样的精神家园?时代呼唤(孕育)思想巨人。

遍地老板、唯利是图、自我圈圈的年代终将过去。

“无可奈何花落去”,“青山依旧在”,“自有后来人”。

对我来讲,2015年同样神奇。

积累了30多年的一贯探求,瓜熟蒂落,自然天成。

50岁老不老?身在老,心依旧。

愈老愈强,从无白首之心。

作诗一首,畅怀、共勉、纪念。

《七律·2015年十一》血雨烽火多少年,艰难往事随云烟。

英烈千万打天下,铁机遍野造家园。

车水马龙生意满,莺歌燕舞彩信“烦”。

締国先人意若何?青山大海流江川。

2015-10-23日启明星高悬闪耀,一天的工作探索已经开始。

起早、勤劳,争分夺秒奋进的人,自会获得上苍的眷顾。

功夫不负有心人。

灵动《无题》小诗一首。

天将晓,璀璨启明照云霄。

路迢遥,金贵分秒追航标。

日夜行进征途上,时有灵仙飘梦梢。

2015-11-6日我很少过自己的生日。

上周末是我50岁“大寿”,夫人坚持要亲自做大蛋糕以示庆贺。

儿子也讲,人生要多情趣与珍重,需要有更多的仪式感。

岁月留痕可能对大多数人来讲更感人生的价值意义,不过我更倾向于“清静淡如水”。

本想过生日时咏诗以加“仪式感”,但总不能成。

今天凌晨醒来,竟咏得一首。

《七律·五十岁生日歌》半百流逝无感华,一路求索未有涯。

少年天真群嬉梦,青春飞扬万里沙。

曲折起伏挣岁月,风雨彩虹迎春夏。

蓝天依旧山河秀,白首不染心底花。

《深秋清晨公园雨中行》2015年11月7日气候日变异,近冬着短衣。

今晨人行少,暖雨碧园寂。

海棠叶愈翠,桂树香又溢。

火棘红玉豆,板松茎直曲。

远映浦江水,近衬杨柳堤。

美景多有见,家园唯此一。

2015-11-8,阴雨,临港《漫步东海》云水茫茫不见天,半空隐现打渔船。

信步潮头听潮曲,借得东风一日闲。

2015-12-5日,阴雨,小霾,5°C。

人生的轨迹是时空坐标。

每个人的时空相对独立又互相关联,都是一个家庭、组织、群体部落、区域国家甚至整个人类社会更高层次时空的一个元素、一部分结构成份,时空层层关联,大小相“套”,形性相似(即是自然界的分形形态,自相似性)。

一个人忽然走入另一个陌生的世界,似穿越又似曾相识,能很快适应。

善思行者致远,人生时空大宽。

一年又一年,不同的心境,变换的时空、人生。

作《人生时空》。

人生时空2015-12-5一人一生一时空,长宽高远自不同。

山山水水无穷尽,皆在大小圈圈中。

2015-12-6 日阴,严重雾霾,6°C。

夜梦发奇想,意将千百年来改变世界的物理数学大发现、自然本质逻辑规律及相关科学巨匠,歌颂在一首诗韵之中。

七言律诗格调虽够大气,但字句结构规整,拘束不能恣意纵横,难以充分释放千年掠影、大师睿智、从无限小到无限大自然变换尺度跨越这一意境;现代自由诗歌轻快曲扬,太过细腻与松散白话,精练气势不足,也非我所长。

试用《水调歌头》词曲吟咏之。

《水调歌头·时空观》2015年12月6日星期日自然变无穷,解道尽豪英。

牛顿天才巨擘,经纶归一统。

麦克斯韦接力,量子群雄并举,光电磁路通。

神奇相对论,释秘物质能。

天地转,真理明,大师功。

时空相伴,宇宙弯曲圈巨星。

光子介子连理,核子电子成精,波粒变幻中。

万物各异性,本质确相同。

背景、释义:时空结构与关系是自然物质世界的数理逻辑基础。

十七世纪中叶,数学物理哲学天才牛顿汇集百千年来前人的智慧,用平直立方的欧式几何空间基础逻辑,和相对独立且连续均匀变化的时空关系(即空间位移和时间关系),发现牛顿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并创建微积分和经典的牛顿力学,在当时的科学认知程度与精度水平上,建立了被认为可以解释自然界一切物体运动作用变化的基础理论体系。

实际上,时间、空间、物质是一体化的,相互依存且有相对变化关系,不能独立存在,而这种关系的纽带、媒介,是光子。

没有光,即看不到“空间”、“物质”,“看不到”变化、“时间”,光速是时空关联变化的速度,是时间运动速度,一切物质运动变化速度不可能超越时间变化速度,所以光速C是个自然常数,与坐标系无关,光速最大也意味着牛顿定理决定的平直坐标系中无限直线加速物体的状态不能存在,高速运动的物体(粒子)不断加速的自然选择肯定是质能转化与空间压缩(也是时空弯曲的表象)。

这些都是牛顿理论体系所不能达到的“高度”或与之相矛盾的。

自然界物质运动变化规律,存在确定性和统计关联性(即不确定性)两种基本逻辑,确定性主要表现为个体的宏观机械运动,不确定性形式主要为群体的波动性、统计关联、物体微观粒子的集团热运动。

个体确定的机械运动和群体的波动性是自然界两种基本运动形式(象爱因斯坦这样的现代物理大师也只是相信前者);量子力学描述的正是微观世界粒子所表现出的波粒二重性。

光是波粒二重性的典型。

牛顿甚至已经发现光的“粒子性”(类似质点运动)。

上帝自然知道光的重要性,创生首先要有光。

牛顿之后约百年时间,同为英国人的贫民子弟法拉第,在没有受过任何正规知识教育的背景下,天才地直接从实验中直观发现几乎所有电磁关系定律。

随后由麦克斯韦,英国杰出理论物理学家,在法拉第等前人的发现基础上,写出完美的麦克斯韦微积分方程组,其不仅完全概括了所有电磁关系定律并能推导与描述所有物体的电磁变化关系,还可以从方程组中“解出”电磁波和光速常数,光波与电磁波同类,光、电、磁关系科学出现质的飞跃,人类也由此从牛顿力学主导的宏观机械功能时代,进入“虚幻细小”的但又更高速更强大更精准的光电时代。

差不多在同一时期,由数学大师高斯等发现非欧氏几何逻辑关系,并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完善,主要是黎曼等德国数学家的贡献,建立了更接近宇宙自然时空逻辑关系的黎曼几何,非平直空间概念确立。

平行光在遥远的太空汇聚在一个星星点上,通过一个星点可以划出无数条“平行线”,宇宙空间是弯曲的,太空光线路径是“弯曲”的,时空是关联变化的。

稍后,现代数学重要逻辑基础的集合论由德国数学家康托尔创立起来;到1930Ŝ,与基础物理理论紧密相关的、研究各种空间在连续变换(拓扑变换)下不变性问题的拓扑数学,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也成体系,重要贡献者包括欧拉、高斯、黎曼、康托尔、庞加莱、豪斯多夫等等数理逻辑天才。

20世纪初是现代理论物理发展的黄金时代。

1897年汤姆森发现电子,1900年普朗克发现光量子化E=hν,1905年爱因斯坦创立狭义相对论(发现光速不变性、时空相对关联性、质能方程E=mc2)并用光量子概念解释了光电效应,1911年卢瑟福提出原子模型,1913年玻尔提出原子量子能级理论,1915年爱因斯坦借助黎曼几何等空间数学逻辑提出广义相对论、建立爱因斯坦引力场方程,1923年德布罗意提出粒子的物质波概念、确立微观粒子的波粒二重性,1925-1926年海森伯格建立量子力学矩阵方程理论体系并于1927年发现粒子的测不准关系,1926年薛定谔建立量子力学波动方程理论体系,1928年狄拉克提出(电子的)相对论性波动方程,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