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约翰·福尔斯《法国中尉的女人》的结局
《法国中尉的女人》

分析英国电影《法国中尉的女人》这部影片的故事发生在一百多年前的维多利亚时代,当时,一位爱好地质考察的年轻绅士查尔斯从伦敦来到莱姆镇,探访已与他订婚的富商之女弗里曼。
一天,查尔斯在和未婚妻外出散步之际,突然发现防波堤尽头站着一个黑衣女人,痴痴地望着大海。
查尔斯从未婚妻那里得知这位女子名叫萨拉。
萨拉出身贫寒,她受过教育,爱好绘画,但她的社会地位不允许她施展她的艺术才华,也不允许她有爱和思考的自由。
萨拉爱过一个遭遇海难的法国中尉,但当她发现那个中尉不值得她爱时又毅然断绝了与他的来往。
她只身来到莱姆镇,孤傲沉默的她经常一个人呆呆地凝视着大海。
然而,在那个村镇里,人们都以为她还在想念那个抛弃了她的风流法国佬,并因此轻蔑地称她为“法国中尉的女人”。
教区牧师介绍萨拉到波坦尼夫人家担任伴随,萨拉在夫人家感到更加压抑和孤独,她瞒着夫人,还是经常在海滨漫步,她一次又一次地与在海滨采集标本的查尔斯相遇。
查尔斯对她的命运充满同情。
他决心要帮助萨拉摆脱目前的处境。
他建议萨拉离开这个令人窒息的小镇,到伦敦去,但却遭到萨拉的拒绝。
他又向格罗根医生寻求帮助,格罗根认为萨拉患有“隐性忧郁症”。
性格奇特的萨拉曾经对人世绝望,立意在孤独中接受厄运的摆弄,在心灵自由中获得安慰,但查尔斯的出现却使她无法掩饰内心的激动。
查尔斯没有听从格罗根医生把萨拉送往精神病院治疗的建议,反而劝说萨拉前往埃克塞特,并让他的律师送给她所需的生活费用。
查尔斯乘车来到埃克塞特找萨拉,两人情不自禁地坠入爱河。
查尔斯吃惊地发现萨拉原来还是处女,她一直在默默地忍受着人们对她的污蔑和误解。
萨拉真挚而奇特的感情使查尔斯很激动,他决心要好好珍惜这份情感。
查尔斯回到莱姆镇,提出和弗里曼解除婚约。
弗里曼的父亲让律师起草了一份侮辱人格的认罪书,要查尔斯在认罪书上签名,作为解除婚约的条件,而这份东西随时都会登报。
查尔斯毅然在认罪书上签了名,然后扬长而去。
然而当查尔斯回来找萨拉时,她已经离开旅馆不知去向了。
约翰_福尔斯_法国中尉的女人_的后现代性

约翰·福尔斯是当代英国文坛上享有盛名的作家,他的《法国中尉的女人》自1969年问世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而持久的强烈反响。
小说讲述了维多利亚时代三个青年男女爱情纠葛的故事。
男主人公是贵族出生的查尔斯,在19世纪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空有贵族的头衔而无经济实力。
他的未婚妻蒂娜是富商之女,年轻、漂亮、娴静、顺从,是维多利亚时代的典型女性。
蒂娜重名利,查尔斯重富贵,两人的结合理应顺利和美满。
但是,查尔斯和蒂娜的莱姆镇之行令查尔斯改变了初衷。
查尔斯遇到了背负着“法国中尉的婊子”的恶名,但神秘、深沉且与众不同的家庭教师萨拉。
他被萨拉的神秘、忧郁的美和野性的热情所征服,毅然同蒂娜决裂,抛弃荣华富贵,不顾一切地追求萨拉。
他追求着萨拉,也追求着自己的人生。
从小说发表至今,批评家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它进行了解读。
但是,小说最大的魅力还是源自于其后现代主义文学的语言观和叙事写作技巧。
因此,本文从后现代小说的互文性、读者的介入和作者的介入等角度进行解读。
一、互文性克里斯特娃提出了互文性这个概念,她声称:“任何一篇文本的写成都如同一幅语录彩图的拼成,任何一篇文本都吸收和转换了别的文本。
”[1]14与其把注意力放在一个文本的结构上,还不如去研究这个结构是怎样形成的。
这就牵涉到把文本放在前人的文本或其他共时性文本的总体进行考虑,相比而言,这个文本只是一种转化。
罗兰·巴特综合前人的观点提出了作者已死,文本也不仅仅是一串的字词传递单一的意思而是一个思维空间,大量的非原创文本与此交会碰撞,文本成了一个从无数的文化中心得来的一连串引文[2]170。
吉拉尔·热奈特巴互文性从一个语言学的概念决定性地转变为一个文学创作的概念,使互文性成为“文”与“他文”之间所维系的关系的总称。
这篇小说与当时正在崛起的女性主义运动形成的互文,与灰姑娘的故事形成的互文,把小说置于更大的空间里考察,从而更好地诠释小说。
(一)与当时兴起的女性主义文化形成的互文小说通篇都是对维多利亚时代的小说人物和事件的戏仿,包括小说的布局、人物的基本性格特点。
若为自由顾——电影《法国中尉的女人》评析

若为自由故——电影《法国中尉的女人》评析电影《法国中尉的女人》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迈克和安娜分别是两个演员,他们分别扮演电影中的查尔斯和萨拉,但是在影片拍摄的过程中,他们发展出一段婚外恋情,最终,戏里戏外两个人分别收获了截然不用的结局:剧中查尔斯和萨拉获得了喜剧的结局,影片最后他们重逢并且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二迈克和安娜的关系则随着影片的结束而匆匆结束。
整部影片分为两条线索,一是“戏中戏”,即剧中的查尔斯和萨拉的矛盾冲突,二是戏外现实中的迈克与安娜的矛盾冲突。
首先就本片的主题而言,戏中的萨拉先是使出浑身解数去勾引一位已经订婚的绅士,最终得逞了之后,查尔斯甚至不惜悔婚放弃一切要和萨拉在一起,而萨拉却没有留下只言片语就离开了。
然而三年之后,萨拉却又以一个全新的面貌重新出现在了查尔斯的面前,并且请求他的原谅。
萨拉在影片中有这样一句台词:“我是依靠耻辱才得以活下来的。
”而最终萨拉得以如愿和查尔斯在一起之后她又这样说,“你了我活下去的勇气。
”我们不难看出来对萨拉来说,查尔斯是一个帮助她走出法国中尉的阴影的工具,是将她从阴霾灰暗的生活中拉来的绳子。
毋庸置疑的是,她丝毫不会在意外界对她的看法,她故意在查尔斯面前散下头发,与查尔斯在小树林里秘密见面之后堂而皇之地走过众多农夫的门前,在查尔斯未婚妻的家里给查尔斯递小纸条等等举动,无一不能看出,在所谓黑暗愚昧不开化的“维多利亚时代”,萨拉是多么特立独行的一个人,她思维与行为的确异于常人,也确实要比常人先进的许多。
她的追求是自由而那却恰好是一个固步自封,最最排斥追求自由的时代,因而她才会背负着各种难听的骂名。
她与那个时代格格不入。
然而不论生活在哪个时代,这样的时代总会感到束缚。
对萨拉来说,即使她受到良好的教育,绘画水平高超,但她注定会成为社会的牺牲品。
萨拉有着明确的目标,渴望摆脱受束缚的生活,希望能自由的享受爱与美好的生活。
也许是怀着“报复”的心态,或者是受强烈的渴望自由的欲望的影响,她不惜毁坏自己的名誉,将自己定位于“法国中尉的女人”这样一个受人轻蔑的形象。
自由与孤独,追求与代价--《法国中尉的女人》赏析

《桐I'乏霉院霉损)2005年第1期自由与孤独,追求与代价——《法国中尉的女人》赏析戴琳(安徽大学,安徽合肥230039)摘要:<法国中尉的女人》是英国作家约翰·福尔斯的代表作。
本文以分析其中主要角色的不同追求和他们为此付出的代价为切入口,意在剖析作者对自由、追求和代价的看法,指出作者创作此书旨在抨击虚伪、没落的维多利亚时代。
关键词:《法国中尉的女人》;追求;代价;维多利亚时代中图分类号:1561.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0547(2005)01—0114—03英国著名作家约翰·福尔斯(JohnFowles,1926一)受教于牛津大学,毕业后曾当过老师,后从事写作,主要作品有《树)O'heTree)、《采蝶者)(TheCollector)、《魔法师)(TheMagus)、《法国中尉的女人》(TheFrenchLieutenant’sWoman)、《黑塔)(TheEbonyTower)、《幻想》(AMaggot)等,是英国文学史上重要的后现代主义大师。
福尔斯的作品具有实验主义特征,其结构布局具有鲜明的后现代主义风格;同时,福尔斯也保留了传统小说的风格。
坚持了对小说的可读性的追求和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探索。
因此,他的作品是传统与革新的交融,在英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
《法国中尉的女人》是约翰·福尔斯的代表作,是部仿历史小说。
其开放式结局和“元小说”特性被评论家反复探讨并深入研究,对解读后现代主义创作起着重要作用。
这部小说发表于1969年。
叙述的却是1867年“维多利亚盛世”时期的英国小镇莱姆发生的故事。
小说的语言风格和人物内心刻划是对19世纪精准的模仿。
令人很难相信是20世纪的作品;同时,20世纪的视角和生活会突然穿插于故事情节中,令读者仿佛在时空中穿梭。
作者以令人惊叹的笔法模仿了英国19世纪的小说文体,精确地描摹出了那个时代的神韵。
令人信服地展示出当时社会的局限性以及人们为了各自合理的追求所付出的代价.从而完成了对那个时代压抑人性的道德观和中上层人士的虚伪性的猛烈的抨击。
约翰·福尔斯《法国中尉的女人》的后现代性

位 置 臼4 J。福 尔 斯 在 小 说 中 也 提 到 了女 性 主 义 ,就 在 2 “
一
求 萨拉 。他追求 着 萨拉 , 追求 着 自己的人 生 。 也 从小说发表至今 ,批评家们从不 同的角度对它进行
了解读 。 但是 , 小说最大 成 的。 就牵涉 到把 文本放 在前 人 的文本或 其 这
英 国妇 女解 放 的转 折点 。 ” _ 小说 中的 萨拉 可 以被 _ 4 称 为女性 主义 的先 驱 , 出现是 对 当时刚萌 芽 的女性 其 主义 运动 的迎合 。萨拉所 受 的教 育有 限 , 这并 没有 但 阻碍她 对 自由的追求 。 萨拉无疑 是聪 明 的 ,她 的聪 明 “ 在 于能够 识别 他人 的价值 , 能够 充分 理 解别 人 。 ” ] [7 4 4 而且 , 具 有神 奇 的洞 察力 和 “ 种 分析 能 力 ” 这 使 她 某 . 她 很容 易看 至 周 围人们 的虚伪 。 她 眼里 ,他 们 比最 Ⅱ 在 “ 残 酷 的异教徒 还残 酷 , 比最愚蠢 的 动物还愚 蠢 。” J [l 4, 1
作 者简 介 : 晓 斐 ( 9 1 , , 南理 . 大 学 ( 南 焦作 4 4 0 ) 国语 学 院教 师。 杨 1 8 一) 女 河 Y - 河 503外
收 稿 日期 : 0 0 1 7 2 1 -0 -0
约翰 ・ 尔 斯 是 当代 英 国文 坛 上 享 有 盛 名 的作 福 家 , 的《 国 中尉 的女人 》 16 他 法 自 9 9年 问世 以来 , 世 在
文学的语言观和叙事写作技巧。 因此 , 本文从后现代小说
的互文性、 读者 的介入和作者的介入等角度进行解读 。
分析英国电影《法国中尉的女人》

分析英国电影《法国中尉的女人》《法国中尉的女人》英国朱尼珀影片公司1981年出品根据约翰·福尔斯同名小说改编编剧:海洛德·品特导演:卡莱尔·赖兹摄影:弗雷迪·弗朗西斯主要演员:梅丽尔·斯特里普、杰里米·艾恩斯获奖情况:本片获1981年英国影视艺术学院最佳女演员奖,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最佳女演员全球奖。
[导演简介]导演卡莱尔·赖兹是60年代的英国自由电影的创始人代表作〈星期六晚上和星期日早晨〉。
他在英国电影界是公认的最善于将小说改编成电影的人,也最善于用电影语言完美准确地抓住小说的精髓,表现作者的意图。
同时他还是一名电影技术专家,曾编写了《电影剪辑技巧》一书。
该书概括地总结了新浪潮派电影和60年代个性电影的艺术表现形式。
80年代本片拍摄之际正值英国“文化反思电影”崛起之时,英国电影也和西方其他国家的电影一样,在六七十年代经受了反传统浪潮的猛烈冲击,这段时期的电影作品彻底否定传统、反对现有的秩序。
进人80年代以来,后西方电影明显出现了一股回归的浪潮,回归并不仅仅是简单的回归,而是对旧传统的反思。
英国“文化反思电影”就是这组“回归”浪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谓“文化反思”指的是用现代的观点对传统的价值观、传统的习俗进行批判性的审视。
80年代的电影导演从这种反差和对比中寻找创作视角,本片是改编较为成功的一部作品。
《法国中尉的女人》是英国著名小说家约翰·福尔斯的第五部小说,于1969年出版,该书问世后立即畅销全球,第一版就销售了400万册,后被翻译成8种文字,许多导演都想将此书改编成电影,但由于有一难题无法解决,未能如愿。
所谓的难题指的是小说在叙述故事的时候,不断用现代人的哲学观点来进行解说,如何用电影语言来表现作者的意图非常困难,所以12年来,若干导演和作家都未能把这本小说改编成一个可行的剧本。
直到赖兹于1979年邀请到了剧作家品特,俩人花了三个星期的时间讨论和斟酌,终于决定用片中片的方法来进行读解,用一段现代的爱情故事来代替小说中的解说词。
《法国中尉的女人》浅析

《法国中尉的女人》浅析作者:刘治中来源:《神州·中旬刊》2013年第03期摘要:《法国中尉的女人》发表于1969年,是英国作家约翰·福尔斯的代表作之一。
本文尝试对《法》进行简单分析,主要讨论作品中出现的后现代戏仿、开放性结尾、作者介入、角色自由等重要环节。
关键词:后现代戏仿作者介入角色自由英国作家约翰·福尔斯的《法国中尉的女人》发表于20世纪下半叶,正逢现代性受到普遍质疑,后现代思潮发端之时。
在话语层,作品通过对英国传统文本(维多利亚传统)的戏仿与颠覆,反映了后现代思想影响下作家对写作过程的反思,具有“元小说”的气质;在故事层,作品的主题是自由,笔者认为,《法》中的自由主要要从两方面理解,一方面是存在主义的自由,另一方面是角色的自由。
其中存在主义自由已被反复探讨,本文不复赘述。
“角色自由”则很少被关注,甚至没有成为批评概念,但对于作为后现代经典的《法》而言,却是其精髓所在。
本文将重点探讨《法》在后现代戏仿、作者介入、角色自由方面的成就。
一、后现代戏仿戏仿(Parody)作为一种叙事方法,是指作家在叙事过程中通过有意识的模仿他人文体风格、故事内容等而形成新的文本的做法。
在后现代文学、影视作品中,戏仿手法被大量使用,通过戏仿,将传统置于当下,体现出不同的时代精神之间的冲突。
传统神话、权威、语录式的话语力量在后现代语境下可能被完全消解、改写、乃至戏谑。
在中国,20世纪末轰动一时的影片《大话西游》便是后现代戏仿的一个成功案例,通过对经典文本《西游记》的戏仿,寓庄于谐,妙趣横生,充分体现了后现代艺术的魅力。
《法国中尉的女人》并没有戏仿某一位作家、某一个文本,而是戏仿了整个维多利亚写作传统。
在小说开篇阶段,故事的场景、语言都与维多利亚时期写作风格一无二致,故事发生的时间也被相应设定在19世纪下半叶。
如果删去小说中作者和当代视角的介入(不幸的是,某个中译本的译者确实这样做了),不少读者可能会误认为《法》是一部维多利亚小说。
从不确定结局到永恒的悲剧_法国中尉的女人_主题试析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3期从不确定结局到永恒的悲剧《法国中尉的女人》主题试析龚炳章 戴 琳 内容提要 文章从约翰・福尔斯的小说《法国中尉的女人中所采用的不确定结局谈丐,分析了该文通过这三个结局所揭示的共同的主题人生是一永恒的悲剧。
关键词 不确定定结局 悲剧 自由意志英国著名作家约翰・福尔斯(1926—)以奇物的不确定结局的方式给了我们一部长篇巨著,如同在我们面前设置了一个奇妙无比的迷宫,这座迷宫就是《法国中尉的女人》(The French Lientenant’s Woman,以下简称《法》文)。
作家在一部小说里给出三个可能的结局,这种处理既奉献给读者一个机动、巧妙的写作方法,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不确定结局的方式,又阐述了小说的主题人生是一生永恒的悲剧。
故事发生在英国历史上著名的维多利亚盛世(1850—1875)。
当时年轻的贵族查尔斯携其未婚妻富家独女蒂娜前往莱姆・里基斯着望她姑妈并度假,在那里遇到了被当地人称为“法国中尉的娼妓”的年轻女性萨拉。
热爱科学。
思想进步的查尔斯时常在浓密的森林、空旷的山谷收集标本、化石,其间与酷爱自由,个性独立的萨拉一次次不经意地相遇。
共同的爱好,相似的性情,以及多次的倾的长谈逐渐拉近了两人之间的距离。
在了解、同情、理解萨拉的过程中,查尔斯深深地被她奔放的个性,独立的精神所打动,感情日趋深厚。
然而,在维多利亚时代的查尔斯面对民俗的偏见,现实的压力,在已有婚约和真挚的爱情之间,该作何选择呢?约翰・福尔斯在作品中标新立异,先后设置了三种可能的结局,给主人公三个不同的选择,让读者新身感受三条可能出现的不同路径所引向的共同的最终结局,从而无可争议地揭示了小说的主题。
第一个结局:维多利亚时代的选择19世纪的英国,经过了饥饿的“四十年代”以及宪章运动的三次高潮(1839.1842. 1848年)以后,进入了历史有名的维多利亚盛世。
这一时萁遥英国是一个高度发展有秩序的,崦且比较平衡的社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 0 1 . 3 1
第 3期
No . 3
兰州教 育学 院 学报
J OURN AL O F L AN Z HOU I NS T I T UT E O F E DUC AT I ON
2 0 1 5年 3月
Ma r .2 01 5
浅析约翰 ・ 福尔斯 《 法 国中尉 的女人》 的结局
性 。萨拉 不 愿 与查 尔斯 共度 一 生 , 但 提 出他 们 可 以 成 剂 。查 尔斯 的叔 叔 , 一位 6 7岁 的单 身汉 , 娶 了一 位 年
为朋 友 , 查尔斯拒绝并愤怒地离开了, 过 着 自 己本 该 轻 到可 以为 他繁 衍继 承人 的 寡妇 为 妻 , 剥夺 了查 尔 斯
的特 点是 该 作 品 的 多 重结 局 。这 部 作 品共 有 三 个 结 生物 , 愿 以一 种 浪 漫 的 方 式 去 理解 新 事 物 ] 。其 实 ,
局, 第 一 个结 局发 生 在 章 节 4 3—4 4 , 查 尔 斯 接受 了命 查尔斯只是一个维 多利 亚时代传 统时期 的精神上 的 运 的安排 , 离开 了莎 拉 , 打算 和 未婚 妻 结婚 , 进 入 她父 反叛 者 , 基 本 上还 是传 统 的 。责 任感 和文 雅 的举 止是
亲 的生 意领 域 , 成 为 了一个 生 意人 , 但 他 认 为 这是 他 其保 持传 统性 的具体 表现 。 人生 的牺 牲 。这个 结 局 在 第 4 5章 节 被 否 认 了 , 因 为
萨拉 的出现 瓦解 了查 尔斯 的传统 外 壳 , 藏 在 查 尔
它是 错误 的 , 或 者过 于传 统 的 。第 二个 结 局发 生在 6 0 斯内心最深处 的对 于 自由的渴望通过他对 萨拉 的欲
重要 性。整篇小说 洋溢着存在 主义的 自由观 , 本文通过分析 比较三种 结尾 的可信性 , 最终在 第三种结尾 中, 让读 者认识
到, 只 有 摆 脱 各 种 陈 规 旧俗 , 不 欺骗 自己的 心 灵 , 独 立 自主 地 做 出人 生 选 择 , 并去 不断地 求 索, 才 会 最 终 获 得 自信 、 自由 而快乐的人生 , 亦即 第 三 种 结 尾 才是 整 篇 小说 的 寓 意 。
张 雪
(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 , 辽宁 大连 1 1 6 6 0 0)
[ 摘 要 ]约翰 ・ 福 尔斯在其著名 小说《 法 国中尉 的女人》中通过三个迥然 不 同的结尾 , 向读 者展 示了男主人公 查 尔斯 由于 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 所做 出的三种不 同的挟择 , 而导致的 三种截 然不 同的人 生命运 , 进 而揭 示 出选择 在人 生 中的
乎 赢 得 了一致 好评 。多少 年来 , 有 很 多 文 学评 论 家 和 的开 始 , 查 尔 斯 是 一 个 传 统 的人 物 , 略 带轻 微 的 自由
文学 爱 好 者 从 不 同角 度 、 不 同领 域 , 分 别 探 讨 分 析 过 精神感 。一方面, 作为一个富有的维 多利亚时期 的绅 这部 作 品及 作 品 中 的代 表 人 物 。还 有 些 文 学 家 从 作 士 , 查 尔斯 喜 欢 他 的社 会 特 权 , 因而 他 才 能承 担 得 起 品 的文化 时 代背 景及 意象 代 表 、 女性 意 识 等 方 面也 做 许 多他 喜 欢 的事 情 , 如 国外 旅 行 、 知识 涉 猎 等 等 。 以 出 了不少 有 价值 的研 究 。 前, 他 甚 至 下 定 决 心 接 受 传 统 的婚 姻 生 活 。 另 一 方 然而 , 最 能让 《 法 国 中尉 的女 人》 区别于 其 他小 说 面 , 他 称 自己是 一 个 进 化 论 者 , 认 为 自己高 于其 他 的
章, 查尔斯 内心抵制不住萨拉 的诱惑 , 与未婚 妻分手 望而 体 现 了出来 。 了, 开 始 了对 萨 拉 的 疯 狂追 求 , 来 到 萨 拉 的 身边 和 她 查 尔斯 的社 会 地位 是 无 法挽 回或 更 改 的。他 被 团 聚 。第 三 个 结 局 在 6 1章 , 体 现 了存 在 主 义 的 自由 他叔 叔剥 夺 了财 产 和 爵位 , 这 是 他 获 得 自 由的 催 化
有的 自由快乐的生活, 并找到了 自我¨ J 。本文将从主 的房产继承权 和男 爵称号 。查 尔斯所处的种种窘 迫 要人 物 的分 析 上 , 探 讨 这 三个 结 局 , 最 后 指 出第 三个 状况 造成 பைடு நூலகம்男 仆 的辞 职 , 而 被 未婚 妻 的 父 亲逼 迫 签署 结 局是 最可 信 的 , 旨在 能够 帮助 个 人 处理 自己 的 日常 份 丧 失 自我 的文件 时 , 查 尔 斯 的绅 士 品 质渐 渐 地 被
[ 关键词 ]三种结尾 ; 抉择 ; 自由
[ 中图分类号 ]I 1 0 6 . 4 [ 文献标 志码 ]A [ 文章编号 ]1 0 0 8 - 5 8 2 3 ( 2 0 1 5 ) 0 3 - 0 0 1 5 - 0 2 [ 收稿 日期 ] 2 0 1 4—1 2—1 4
《 法 国中 尉的 女 人 》 是约翰 ・ 福 尔 斯 最 成 功 的作 己的 自由。不 同 的 选 择 预 示 着 小 说 中完 全 不 同 的 生 品之一 , 自1 9 6 9年 以来 , 他不 仅 广 收 一 系 列 的学 术 评 活 。 论, 并且被翻译成 1 9种 语 言在 世 界 范 围 内供 大 家 欣
查 尔斯 深深 地 融入 到这 个传 统 社 会 中 , 以至 于 他
赏 。到 1 9 7 7年 , 这 部小 说超 过 三 百 万册 被 销 售 一 空 , 在人生 中做出的选择 , 最终确定 了他 的命运和生活 , 超过其他所有福尔斯著作 , 而 且 还 被 改 编 成 电影 , 几 因此也 确 定 了哪 个 结 局 才 是 最 可 信 的 结 局 。在 故 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