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学-第04章 清洁类化妆品
清洁化妆品

产品分类
01
1、洁肤清 洗剂
02
2、清洁霜
03
3、清洁面 膜
04
4、按摩洁 肤膏
06
二.从产品 功能分类
05
5、溶剂型 洁肤液
这类产品的最大特点是:具有丰富悦目的泡沫,不管在硬水或软水中都能有效地清除附着于皮肤上的各种污垢, 且具有防止污垢的再沉积作用和再次粘附于皮肤的表面。在清洗皮肤时有柔润的手感,且安全无刺激,不伤皮肤 和过度脱脂(因过度脱脂会导致皮肤干燥,洗后皮肤洁净,光润。
①洗粉型按摩洁肤膏:这种按摩洁肤膏主要选用豆粉、小麦粉、米糠、珍珠层粉、高岭土、脱脂奶粉、骨粉 及表面活性剂等与甘油(或奶液、蛋清、果汁等)进行调和,敷在脸上进行按摩。当这种按摩洁肤育吸着污垢和清 除老化的角质细胞时,粉末就会脱落,然后用温水洗净即可。
②乳膏型按摩洁肤膏:这是一种乳化型颗粒分散性膏体,可在O/W型或W/O型清洁霜等乳化型音体的基础上, 添加具有磨擦效果并能保护皮肤对肌肤无害的微小颗粒配制而成。用于配制乳膏型按摩洁肤膏起磨擦作用的颗粒 有各种米壳粉、骨粉、矿物粉末、碳酸钙等等。
注意事项
对大量清洁类化妆品急性皮肤刺激与急性眼刺激试验结果表明,常用清洁类化妆品:洗发、沐浴、洗面类是 刺激性相对较大的一类化妆品,其中洗发类刺激性更明显,应在生产和使用中引起注意,避免进入眼睛,如果进 入要立即用净水清洗。化妆品引起动物皮肤和眼睛的刺激症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有毒物质含量超标、微生物污 染、化工原料的毒性刺激及pH值过高或过低等。化妆品引发的刺激性接触性皮炎与眼刺激性炎症主要与化妆品组 分中某些原料的毒性及浓度有关。如在清洁类化妆品中广泛使用的一类原料——表面活性剂,其作用有乳化、清 洁、起泡等多种功效,但多数表面活性剂需要在使用浓度和接触时间上作出限制,超过一定浓度和接触时间就有 一定程度的皮肤或眼刺激性。另外,化妆品成分中基质、香料等都可能存在刺激性,尽管某些原料有着不可替代 的功效,但在生产工艺上不能忽略其毒性作用 。
清洁类化妆品讲解

.1、掌握清洁类化妆品的作用机制 .2、熟悉清洁类化妆品类型和分类 .3、了解清洁类化妆品的功效评价
清洁类化妆品的作用
由于人体皮肤每时每刻都在分泌着皮脂、 汗液,角质形成细胞也不断地进行着更新 换代,而且皮肤长期暴露于外界,表面极 易黏附粉尘、刺激物及致敏物等物质,这 些外界的物质与皮脂、汗液、脱落死亡细 胞以及涂抹的化妆品等混合在一起形成污 垢,影响到皮肤的健康和美观,因此必须 及时清洗。各种清洁类化妆品正是起到这 样的作用。
按产品的适用性分类
1、适用于干性皮肤 早期是冷霜(由天然蜡和矿物油组成,以硼砂为乳化剂)。 现代以温和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如去水山梨糖脂肪酸酯为 乳化剂。优点是不带走皮肤需要的脂质层如神经酰胺和脑 苷酯,不破坏角质层的屏障功能。 例: 凯梵蒂美白保湿洗面奶 成分:银杏 维他命C 芦荟 氨基酸 功效:深层清洁 美白补水
谢谢聆听!
清洁类化妆品的功效及评价
表面活性剂可以保证去污效果,所以主要评价温和性。 1、测量经皮水分流失(TEWL):可以评价该产品对皮 肤屏障功能的破坏情况。 2、测量皮肤血流情况: 可了解该产品对皮肤刺激的情况。激光多普勒血流仪可发 现肉眼不可见的血流量细微变化。 3、测量皮肤颜色的变化: 是否出现红斑来反映皮肤的刺激情况,可用比色仪测量。 4、偏光照相或录像: 可以检测出肉眼观察不到的刺激反应。 5、其他: 肥皂盒试验、累积刺激试验和重复损伤斑贴试验,这些都 可能损害皮肤
2、适用于混合性皮肤 多为油脂和蜡含量较低、表面活性剂含量较高的乳液。一般 以三乙醇胺硬脂酸盐或去水山梨糖脂肪酸酯为乳化剂,易 清洗。
3、适用于油性皮肤 采用多种温和、去污力强的阳离子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混合溶液,不含油脂、蜡或其他脂质。 作用是去除油脂和污垢,控制油脂的再分泌,避免清洁后 发生泛光和油腻现象。 有些产品加入一些抗菌成分,避免痤疮的产生。
化妆品配方与制作工艺之洗涤类化妆品

《化妆品配方设计与制备工艺》本复习资料用途:用于《化妆品配方设计与制备工艺》考试,以及《化妆品配制员》职业资格考试。
但是本资料只是两门考试的部分内容,不是全部。
本复习资料目的:列出两门考试与化妆品配方与制备工艺相关知识的要点,便于各位同学记忆。
第一篇绪论第二篇洗涤类化妆品第一章洁肤类1.清洁霜(1)定义:是一种半固体膏状制品,其主要作用是帮助去除积聚在皮肤上的异物,如油污、皮屑、化妆原料等,特别适用于干性皮肤的人使用。
(2)清洁霜的分类:无水清洁霜、O/W型清洁霜、W/O型清洁霜(3)卸妆油:是一类全油性组分混合而制成的产品,它是用来去除皮肤上油溶性彩妆化妆品的。
其作用原理主要是“以油溶油”。
卸妆油主要原料有白矿油、棕榈酸异丙酯等轻油,以及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等。
(4)乳化型清洁霜的去污作用机理:一方面是利用表面活性剂的润湿、渗透、乳化作用进行去污;另一方面是利用制品中的油性成分的溶剂作用。
(5)乳化型清洁霜的原料:包括各种油、脂、蜡,乳化剂,水和添加剂。
可以做成O/W型或W/O型。
其中乳化剂可以用蜂蜡、硼砂体系,其中蜂蜡含有有机酸,硼砂是一种温和碱,中和后可以产生类似皂一样的乳化剂。
乳化剂也可以复配其它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或者完全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2.洁面乳根据作用机理可以分为:表面活性剂型、溶剂型、以及混合型。
表面活性剂型以表面活性剂为主要成分,其它作用机理是靠的乳化、增溶等作用。
溶剂型主要成分是油性成分、保湿剂、酒精、水等。
其作用机理是靠溶剂的溶解作用。
第二章洗发水3.洗发液的主要成分有水、清洁剂、增稠剂、调理剂、珠光剂、络合剂、着色剂、酸度调节剂、香精、防腐剂、去屑剂。
4.5.理想洗发液应具有良好的起泡性,适当的脱脂能力,良好的湿梳和干梳性,安全不刺激眼睛。
6.洗发液常见质量问题是黏度发生变化,珠光消失或变粗,变色及变味等。
7.无机盐的使洗发水的增稠机理:洗发水为浓表面洗性剂胶团溶液体系,电解质的加入可使胶团往大的方向发展8.香波刚生产出来各项指标均良好,但经一段时间放置,出现浑浊甚至分层,有如下几方面原因(1)产品PH值过高或过低,导致某些原料(如琥珀酸酯磺酸盐类)水解,影响产品黏度,应调整适宜的PH值、加入PH值缓冲剂;(2)单用无机盐作增稠剂或用皂类作增稠剂,体系黏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可加入适量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增稠剂,以避免此种现象的发生。
洁肤化妆品

4.1 洁面乳 (2)表面活性剂型洁面乳
特点: A. 具有良好的去污效果;
B. 性质温和,对皮肤刺激性小,有油性但无油腻感,
使用后有清爽、润湿的感觉。
配方组成:通常选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作 为乳化剂。脂肪酸甘油酯、脂肪酸聚甘油 酯、脂肪酸聚乙二醇酯等。
适用人群:适宜混合性和干性皮肤者使用。
的皮肤清洁化妆品。属于深层清洁产品。
作用:彻底清除皮肤污垢及皮肤的陈腐角质层细
胞,可使皮肤中过多的皮脂从毛孔中排挤出来,
使毛孔疏通。故使用深层洁肤产品可使皮肤清洁、
光滑,有减少皱纹、预防粉刺等功效。
分类:膏霜型和啫喱型。
化妆品学
4.3 去死皮膏
配方组成:除了要有一般膏霜所需的润肤剂、乳
化剂、保润剂、增稠剂、防腐剂及香精等之外,
4.2 清洁霜
清洁霜和肥皂的区别?
肥皂:表面活性剂,降低表面张力,清洁,pH碱性
清洁霜:油相和水相的溶解作用,分别溶解油溶性和水溶 性污垢,pH值中性或酸性。
清洁霜和洁面乳的区别? 状态、使用周期、作用机理、成分等
4.3 去死皮膏 定义:是指通过卷曲作用或摩擦作用,将深层污
垢或死亡角质层细胞积存的残骸从皮肤表层去除
4.1 洁面乳
按剂型分类: 1)泡沫型:表面活性剂型,通过表面活性剂对油 脂的乳化达到清洁目的,最为常用; 2)溶剂型:通过油溶油除去油性污垢,如卸妆油 3)无泡型:部分表面活性剂;部分油性
4.1 洁面乳
按配方及工艺不同: 1)普通型:皂基型,混合式,非反应式 (据乳化形式不同分) 2)磨砂型:磨砂剂(高聚物、PVA、尼龙等) 3)疗效型:加入功效添加剂
4.1 洁面乳
(1)皂基洁面乳
特点:具有丰富的泡沫,优良的洗涤力,在配方 中加入适量软化剂和保湿剂后,使用起来没有肥 皂的“绷紧感”,而具有良好的润湿感。
培训学习资料-洁肤化妆品-2022年学习资料

眼结膜-外耳道-白色葡萄球菌、干燥杆菌-葡萄球菌、类白喉杆菌-绿脓杆菌、非致病性分枝杆菌-鼻咽腔-葡萄球菌 甲,丙型链球菌-肺炎球菌、奈氏菌、类杆菌等-表皮葡萄球菌-口腔-人体各部位的微生态系-类白喉杆菌、肺炎球菌 奈氏菌、乳杆菌、梭杆菌-螺旋体、放线菌、白念珠菌-皮肤-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白念珠菌-丙酸杆菌、类白喉杆菌 -尿道-白色葡萄球菌、类白喉杆菌、-肠道-大肠杆菌、产气杆菌、变形杆菌-阴道-绿脓杆菌、葡萄球菌、厌氧性细 -大肠杆菌、乳杆菌-真菌、乳杆菌,双歧杆菌等-白念珠菌、类白喉杆菌-非致病性分枝等-★
第一节皮肤污垢的概念-一、皮肤污垢的概念-皮肤污垢skin dirt:-指附着在皮肤表面、影响皮肤和毛孔的 通,-阻碍皮肤正常功能发挥、可通过清洗除去的垢着物。
第一节皮肤污垢的概念-保持皮肤、口腔清洁是皮肤美容护理的基础-1、刺激皮肤(化学物质);-2、引起皮肤变态 应(生物活性物质可作为抗原);-3、堵塞毛孔,阻碍腺体的正常分泌;-4、引起感染、座疮、毛囊炎等皮肤病。
正确认识皮肤上的微生物-皮肤表面的正常菌群与机体具有-密切的关系,对机体的健康有重-要作用-冬在一般情况下 正常菌群与人体-《老子》-保持着动态平衡,菌群之间也是-相互制约的,因此不会使人致病。-冬但当皮肤、黏膜受 时,某些正-常寄居于人体皮肤上的菌群,就-可引起疾病。-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所以不要对实施过度 生措施
4.1洁面乳-1皂基洁面乳-冬特点:具有丰富的泡沫,优良的洗涤力,在配方-中加入适量软化剂和保湿剂后,使用 来没有肥-皂的“绷紧感”,而具有良好的润湿感。-配方组成:肥皂(通过皂化反应生成,起泡、去-污、表面活性剂 乳化、去污)、-软化剂、保-面乳配方举例-配方分析:-1白油和水最多-组分-质量分数/%-25.0-2硬脂 和三乙醇胺反应-生成三乙醇胺皂为OW-7.5-型乳化剂-蜂蜡-2.0-3聚丙烯酸树脂:调节粘度-0.1-和 变性-4蜂蜡和乳化剂配合,降低-防腐剂-适量-油腻感,增加稳定性-香精-5未反应完全的硬脂酸-去离子水-加 100-具有润肤的作用。
介绍清洁类化妆品的效果

介绍清洁类化妆品的效果皮肤及毛发由于不断进行新陈代谢,表皮不断地脱落而出现细小碎屑及肉眼看不到的物质,皮脂腺及汗腺在代谢中会不断地分泌出皮脂与汗液、皮肤表面还积有灰尘以及细菌等,如不天天洗涤清洁,不注意清除污垢,时间长久,就会影响皮肤正常的生理功能,不仅有碍容貌,还会招致疾病。
所以,每天都要对皮肤进行清洁和护理。
清洁类化妆品是借助于溶液中或乳剂中活性剂的润湿、清洁、乳化及发泡等性能,从而把滞留于皮肤及毛发上的油腻污垢洗掉。
此类具有清洁作用的化妆品称为清洁类化妆品。
常用的有:香皂、洗面奶、磨砂膏、花露水等。
(一)香皂香皂是人们常用的清洁卫生用品之一,它的主要原料是油脂、碱和香料,在高档或儿童香皂中还要加入保护皮肤的羊毛脂、高级醇等原料,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而制成。
本品有确切的净化皮肤的作用。
但如使用不当,不但收不到预期的护肤效果,还能破坏皮肤机能的平衡,损伤表皮的结构。
人们的皮肤与年龄大小、生活环境(尤其是气候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并且不断地在进行着变化。
在正常情况下,皮肤表面的pH值(酸碱度)是处在4-6之间,呈弱酸性。
有的香皂中含脂肪酸钠盐而属微碱性,如果用量大及洗涤次数过多,会破坏皮肤的酸碱平衡,使皮肤发干,用后皮肤有绷紧或不舒适的感觉,久用还可使皮肤粗糙。
所以,在使用香皂时纪凯莲应选择碱性弱的中性香皂或配方制作精良的香皂,婴儿最好使用婴儿护肤皂。
一般肥皂和药皂因碱性偏高对皮肤有刺激而不宜使用。
质量好的香皂,皂体光滑细致,色泽鲜明,泡沫丰富,去污力强,硬度高,香味纯正。
(二)洗面奶洗面奶又称为清洁乳或清洁霜,其作用是基于它对油污的溶解性,并可带走皮肤上的其他异物,如皮屑、灰尘等,因此,它用于化妆前或卸妆后清洁皮肤.使用方法是用手掌或手指将洗面奶均匀地涂于面部与颈部,并以手指进行按康,片刻之后使油泥、皮屑、粉脂等异物转移到奶液中,然后用软纸巾或面巾将洗面奶抹净或用清水洗去。
其优点是对皮肤没有刺激性,使用后在皮肤上留下一层滋润的油膜,可以既清洁又润滑皮肤,令皮肤爽洁细滑。
化妆品学-第04章 清洁类化妆品

第四章清洁类化妆品1.掌握清洁类化妆品的作用机制2.熟悉清洁类化妆品类型和分类3.了解清洁类化妆品的功效评价由于人体皮肤每时每刻都在分泌着皮脂、汗液,角质形成细胞也不断地进行着更新换代,而且皮肤长期暴露于外界,表面极易黏附粉尘、刺激物及致敏物等物质,这些外界的物质与皮脂、汗液、脱落死亡细胞以及涂抹的化妆品等混合在一起形成污垢,影响到皮肤的健康和美观,因此必须及时清洗。
各种清洁类化妆品正是起到这样的作用。
第一节清洁类化妆品的作用机制清洁类化妆品有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的产品其作用机制有所区别。
肥皂、泡沫清洁类化妆品主要是利用表面活性剂来降低皮肤污垢的表面张力,通过乳化、增溶和溶解等方式来去除污垢;清洁霜主要通过其油相成分和水相成分来溶解残留于皮肤上的化妆品(如粉底霜、唇膏等)和污垢;面膜类和祛死皮膏类产品通过祛除老化的角质层作皮肤深层的去污。
第二节清洁类化妆品的分类一、按产品的功能分类清洁类化妆品按照其主要的活性成分和作用的机制,可分为以表面活性剂为主和以溶剂型为主的两大类产品。
二、按产品的剂型分类:清洁类化妆品按照其产品的剂型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固体类如肥皂、透明肥皂等,具有轻便、使用感好,但用后有发黏感。
2.乳膏类如各种洗面乳、沐浴露等,多数是泡沫清洁剂,使用感觉和起泡性好,除保持固体的优良去污能力外,往往还加有保湿和润肤成分。
其主要成分为各种高级脂肪皂、甘油、高级醇的羊毛脂以及发泡成分。
3.霜剂类如清洁霜,对清除胭脂、唇膏和香粉等残留物的功能较优越,具有性质温和的特性。
主要由油相和水相组成,油相一般用矿物油。
清洁霜又可分为无水、无矿物和乳化型三种类型,其中无水的清洁霜由矿物油、凡士林等配制而成;无矿物的清洁霜主要由洗涤剂组成;乳化型清洁霜包括了油/水型和水/油型。
4.其他类型市面上还有液态的清洁性化妆品水、面膜类、气溶胶状和磨砂类等多种清洁产品。
三、按产品的适用性分类1.适用于干性皮肤的清洁类化妆品主要针对干性皮肤的清洁而设计的产品。
[图文]清洁类化妆品讲解-
![[图文]清洁类化妆品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aaff29ef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4a.png)
2、适用于混合性皮肤多为油脂和蜡含量较低、表面活性剂含量较高的乳液。
一般以三乙醇胺硬脂酸盐或去水山梨糖脂肪酸酯为乳化剂,易清洗。
3、适用于油性皮肤采用多种温和、去污力强的阳离子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溶液,不含油脂、蜡或其他脂质。
作用是去除油脂和污垢,控制油脂的再分泌,避免清洁后发生泛光和油腻现象。
有些产品加入一些抗菌成分,避免痤疮的产生。
清洁类化妆品的功效及评价表面活性剂可以保证去污效果,所以主要评价温和性。
1、测量经皮水分流失(TEWL):可以评价该产品对皮肤屏障功能的破坏情况。
2、测量皮肤血流情况:可了解该产品对皮肤刺激的情况。
激光多普勒血流仪可发现肉眼不可见的血流量细微变化。
3、测量皮肤颜色的变化:是否出现红斑来反映皮肤的刺激情况,可用比色仪测量。
4、偏光照相或录像:可以检测出肉眼观察不到的刺激反应。
5、其他:肥皂盒试验、累积刺激试验和重复损伤斑贴试验,这些都可能损害皮肤
谢谢聆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清洁类化妆品
1.掌握清洁类化妆品的作用机制
2.熟悉清洁类化妆品类型和分类
3.了解清洁类化妆品的功效评价
由于人体皮肤每时每刻都在分泌着皮脂、汗液,角质形成细胞也不断地进行着更新换代,而且皮肤长期暴露于外界,表面极易黏附粉尘、刺激物及致敏物等物质,这些外界的物质与皮脂、汗液、脱落死亡细胞以及涂抹的化妆品等混合在一起形成污垢,影响到皮肤的健康和美观,因此必须及时清洗。
各种清洁类化妆品正是起到这样的作用。
第一节清洁类化妆品的作用机制
清洁类化妆品有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的产品其作用机制有所区别。
肥皂、泡沫清洁类化妆品主要是利用表面活性剂来降低皮肤污垢的表面张力,通过乳化、增溶和溶解等方式来去除污垢;清洁霜主要通过其油相成分和水相成分来溶解残留于皮肤上的化妆品(如粉底霜、唇膏等)和污垢;面膜类和祛死皮膏类产品通过祛除老化的角质层作皮肤深层的去污。
第二节清洁类化妆品的分类
一、按产品的功能分类
清洁类化妆品按照其主要的活性成分和作用的机制,可分为以表面活性剂为主和以溶剂型为主的两大类产品。
二、按产品的剂型分类:
清洁类化妆品按照其产品的剂型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固体类如肥皂、透明肥皂等,具有轻便、使用感好,但用后有发黏感。
2.乳膏类如各种洗面乳、沐浴露等,多数是泡沫清洁剂,使用感觉和起泡性好,除保持固体的优良去污能力外,往往还加有保湿和润肤成分。
其主要成分为各种高级脂肪皂、甘油、高级醇的羊毛脂以及发泡成分。
3.霜剂类如清洁霜,对清除胭脂、唇膏和香粉等残留物的功能较优越,具有性质温和的特性。
主要由油相和水相组成,油相一般用矿物油。
清洁霜又可分为无水、无矿物和乳化型三种类型,其中无水的清洁霜由矿物油、凡士林等配制而成;无矿物的清洁霜主要由洗涤剂组成;乳化型清洁霜包括了油/水型和水/油型。
4.其他类型市面上还有液态的清洁性化妆品水、面膜类、气溶胶状和磨砂类等多种清洁产品。
三、按产品的适用性分类
1.适用于干性皮肤的清洁类化妆品主要针对干性皮肤的清洁而设计的产品。
最具代表性的产品是由天然蜡和矿物油组成,以硼砂为乳化剂的冷霜。
现代更多的产品是采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如去水山梨糖脂肪酸酯作为乳化剂,从而改进了产品的质地。
此类型产品的优点是清洁时不带走皮肤需要的脂质层如神经酰胺和脑苷酯,因而适用于干性和极干性皮肤。
高档的产品甚至直接将这些必需的脂质作为保护剂掺人产品中,与脂肪酸和蜡酯一起,为干性、敏感性皮肤提供了更为温和的清洁产品。
正确选择表面活性剂是这类产品配方的关键。
这类表面活性剂要求选择温和,既可以彻底清除污垢、脂质分泌物和彩妆残留物,又不破坏角质层的屏障功能。
实际上,配方粗劣的
清洁类化妆品不仅可以引起皮肤干燥,而且增加了清洁后使用其他化妆品时引起不良反应的危险。
在保湿化妆品的临床试验中发现,许多引起皮肤不良反应的案例不是保湿化妆品本身引起,而是由于之前所使用的清洁类化妆品所致。
2.适用于混合性皮肤的清洁类化妆品主要针对混合性皮肤而设计,多为油脂和蜡含量较低、表面活性剂含量较高的乳液。
它们一般以三乙醇胺硬脂酸盐或去水山梨糖脂肪酸酯作为乳化剂,故很容易用水清洗,洗后感觉十分清洁。
有时也添加一些较弱的去污剂以提高清除用硬水冲洗时残留在皮肤表面的钙盐的能力。
如果混合性皮肤表现为油性和干性皮肤的混合(即前额和鼻部为油性,而面颊和下颏为干性),这时应该选择水包油型的乳液类清洁产品以有效地去除“T”形区过多的油脂,I司时又为面颊和下颏等干燥区域补充一定的脂质。
3.适用于油性皮肤的清洁类化妆品主要针对油性皮肤而设计,配方的基本要求是采用单纯的表面活性剂溶液,不含油脂、蜡或任何其他脂质,以免加重皮肤的油性状况。
此类产品通常是多种温和、去污力强的阳离子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在一起而组成,除了能去除油脂和污垢,还能控制油脂的再分泌,避免清洁后3小时后发生的泛光和油腻现象。
一些原料可以改变皮肤的表面张力,使皮肤产生疏脂性,减少皮肤表面分布的油脂,使大部分油脂局限于皮肤的沟槽中,因而明显减轻了皮肤的泛光。
由于油性皮肤易出现痤疮(粉刺是痤疮的早期表现),因此有的清洁类化妆品会加入一些抗菌成分以减少细菌的生长,避免新的痤疮的产生。
第三节清洁类化妆品的功效评价
由于清洁类化妆品的活性成分为表面活性剂或溶剂,故其去污的效果是肯定的。
如前所述,清洁类化妆品强调在清洁皮肤的同时,不能去除皮肤的极性脂质层而破坏皮肤的屏障功能,以保证皮肤有足够的水分,防止大分子物质渗入皮肤引起刺激或过敏反应。
因此,对清洁类化妆品功效的评价主要是评价其温和性,主要的方法如下:
1.测量经皮水分流失(TEWL) 如果使用清洁类化妆品后皮肤的屏障功能遭到破坏,则TEWL会较正常皮肤增高,因此,测量此参数可准确反应清洁后皮肤屏障功能的状况,从而评价所用化妆品的性质。
2.测量皮肤血流情况如果皮肤受到刺激,局部的血流量就会增加,故通过测量使用产品前后使用部位皮肤的血流情况,就可以了解产品对皮肤刺激的程度。
激光多普勒血流仪可检测到极细微的皮肤血流量的增加,可以发现肉眼不易观察到的刺激反应。
3.测量皮肤颜色的变化如果皮肤受到刺激,局部会出现红斑,故通过比色仪测量使用产品前后使用部位皮肤颜色的细微变化,尤其是可见光谱红光区的变化,可以准确地确定该清洁化妆品是否引起红斑。
4.偏光照相或录像是检测亚临床刺激早期表现的最敏感、最实用的一种方法,可以检测出肉眼观察不到的刺激反应,但不能对皮肤反应的严重程度进行定量评价。
5.其他其他的检测清洁类化妆品对皮肤的刺激性的试验尚有肥皂盒试验、累积刺激试验和重复损伤斑贴试验,但这些试验都可能损害皮肤,而且对于清洁类化妆品是否存在潜在的刺激威胁并不能提供有价值的依据,因此目前很少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