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

合集下载

案例1

案例1

案例1①尿布和啤酒的故事在一家超市里,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尿布和啤酒赫然摆在一起出售。

但是这个奇怪的举措却使尿布和啤酒的销量双双增加了。

这不是一个笑话,而是发生在美国沃尔玛连锁店超市的真实案例,并一直为商家所津津乐道。

原来,美国的妇女们经常会嘱咐她们的丈夫下班以后要为孩子买尿布。

而丈夫在买完尿布之后又要顺手买回自己爱喝的啤酒,因此啤酒和尿布在一起购买的机会还是很多的。

是什么让沃尔玛发现了尿布和啤酒之间的关系呢?案例②美国密执安州有一家名为“阿汉”的小餐馆有个异常奇特的做法:经常光顾该餐馆的顾客,只要愿意,便可报上自己的常住地址,在客户登记簿上注册,开一个“户头”,以后顾客每次到这里来就餐,餐馆都会如实地在其户头上记下用餐款额。

每年的9月30日,餐馆便会按客户登记簿上的记载算出每位顾客从上年9月30日以来在餐馆的消费总额,然后再按餐馆纯利10%的比例算出每位顾客应得的利润分发给顾客,这样,餐馆自然就常常门庭若市。

阿汉餐馆给顾客分红的方法虽然损失了一部分纯利,但却使顾客感到自己与餐馆的利润息息相关,自己也是餐馆的一员。

这样一来,餐馆密切了与消费者的关系,吸引了许多回头客。

这种让食客成为“股东”的做法其实也是一种“组合”式的生意之道,不同的是前者是明显的“物质组合”,而后者是隐蔽的“人员组合”,两者都是以消费者心甘情愿地付出而给老板带来了滚滚利润,何乐而不为呢?案例③山姆会员店,严格要求顾客购物要出示本人的会员卡,如不是本人的会员卡,不能购买超市的商品。

很多人纳闷,山姆大叔为什么有钱不赚,难道山姆大叔仅仅是想赚会员费吗?案例④曾有一篇报道,英国有位老先生,因为实在忍受不了老伴40年来始终只给他做一道菜吃,最终把老伴杀了,成为一件轰动的事件。

吃东西是这样,买商品可能也是这样。

商场怎么有效推荐飘忽不定的关联商品: 在推荐关联商品时好好算计一下,比如我们通过POS机计算出本周与啤酒具有关联关系的商品是“麻辣花生米”,那么下次可能客户看到“麻辣花生米”就厌烦了,你再向客户推荐“麻辣花生”可能效果就不好,因此在此时要推荐的关联商品应该从整个花生里去找,给客户多个选择(比如推荐个椒盐花生米)。

十大侵犯消费者权益案例[1]

十大侵犯消费者权益案例[1]

十大侵犯消费者权益案例案例一:“三鹿”奶粉引起幼儿双肾结石年月日,玉屏消费者刘某向玉屏自治县消协投诉,反映其女儿自年以来一直食用三鹿+系列段克/听成长奶粉,每月食量为听,均是在玉屏某超市购买,年月日当获悉三鹿婴幼儿奶粉含三聚氰氨一事后,刘某将女儿送到了当地医院进行检查,经双肾超检查,发现女儿已患有双肾结石。

接到投诉后,玉屏县消协经调查得知,刘某夫妇年初以来,共在玉屏某超市购买了听“三鹿”婴幼儿奶粉,共计元,经调解由超市双倍退还刘某购货款,共计元。

案例二:不合格化肥“烧”死百亩西瓜年月日,镇宁自治县消协接到镇宁县丁旗镇下午村村民张某、欧某等户瓜农的投诉,称他们当年种植的余亩西瓜在使用了四川自贡某某化肥有限公司生产的某品牌复合肥后,西瓜不仅长势差且死亡率高。

经调查,瓜农们使用的复合肥是从丁旗镇街上一化肥经营户处购买的,经贵州省化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的两次检验,该品牌复合肥为不合格产品,在消协调解下,化肥经营户一次性赔偿户受害瓜农损失费万元。

案例三:化妆品美容不成反“毁”人年月日,贵阳市消费者尹女士在使用了从贵阳某商场购买的化妆品后,脸部出现了严重的过敏及身体不适现象,虽多次与经营者协商赔偿,却一直未果,遂采取跳楼这一过激行为讨说法。

经查,商家销售的化妆品属于不合格产品,导致消费者出现了严重的皮肤过敏及尿汞严重超标等现象,后经调解,商场和经销商先支付元作为尹女士治疗期间的生活费,其余治疗费用则由商场及经销商共同承担。

案例四:位消费者浴室洗浴被盗年月日,兴仁县消协接到王某某等位消费者的投诉,称年月日晚他们在兴仁县某酒店洗浴中心洗浴,月日清晨,大家准备离开该洗浴中心时,发现存物箱被撬、贵重物品及现金失窃,经调解,由洗浴中心全额赔偿位消费者被盗的物品及现金,共计元。

案例五:万元买手表遭遇欺诈年月日,消费者张某在遵义某某广场购买了一款价值元的某品牌手表,当时专柜营业员承诺并在其购货凭证上写明手表的表带轴为金制造,但经辨认,该表带轴是铜而不是金的,张某以涉嫌消费欺诈为由,要求商家给予倍赔偿,经调解,经销商向消费者赔礼道歉,同时给予万元赔偿。

案例1

案例1

一、案例介绍案例(一):王某,23 岁,会计专业大学本科毕业后到某市一
国债服务部工作,担任柜台出纳兼任金库保管员。

2000 年5 月11 日,王某偷偷从金库中取出1998 年国库券30 万元,4 个月后,王某见无人知晓,胆子开始大了起来,又取出50 万元,通过证券公司融资回购方法,拆借人民币89.91 万元用来炒股,没想到赔了钱。

王某在无力返还单位证券的情况下,索性于2000 年12 月14、15 日,将金库里剩余的14.03 万元国库券和股市上所有的73.7 万元人民币全部取出后潜逃,用化名在市一处民房租住隐匿。

至此,王某共贪污1998 年国库券94.03 万元,折合人民币118.51 万元。

案发后,当地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王某迫于各种压力,于2001 年1 月8 日投案自首,检察院依法提起公诉。

案例分析(一)会计犯罪呈现高学历、年轻化的趋势从案例一中可以看出,犯罪嫌疑人王某年轻,有学历,刚毕业就被安排在比较重要的岗位上工作,但其非但不勤恳敬业,反而贪欲膨胀,胆大妄为。

从学校刚刚走上工作岗位就犯罪,说明其在学校缺乏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没有丝毫法制观念和会计职业道德观念,内心深处没有构筑道德防线,或者说道德防线十分脆弱,不堪一击。

从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角度分析,违背了“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等会计职业道德规范。

此案例也说明了建立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

国际法案例教学(1)

国际法案例教学(1)

国际法案例教学(一)案例1 普丹大沽口船舶事件[案情]1864年普鲁士政府派遣李斯福为驻华公使,4月间,李斯福乘坐兵舰“羚羊号”抵达中国天津大沽口海域,遭遇三艘丹麦商船。

当时普丹正在欧洲因领土问题交战,于是,普鲁士兵舰将三艘丹麦商船拿捕。

清政府根据惠顿《万国公法》第2卷第4章第6节:“各国所管海面,及澳港长矾所抱之海,此外更有沿海各处,离岸十里之遥,依常例归其辖也。

盖炮弹所及之处,国权亦及焉,凡此全属其管辖,他国不与也”,认为普舰在中国洋面拿捕丹麦商船,“显系夺中国之权”。

并与普鲁士公使进行了严正交涉,最终迫使普舰释放二艘丹麦商船,并对第三艘予以折款抵偿。

[问题]1.清朝政府据以行使主权的国际法依据是什么?2.该事件的意义是什么?[分析]1.在传统海洋法上,根据“大炮射程说”,领海的宽度为3海里,约合10华里,沿海国对其拥有完全的和排他的主权。

大沽口事件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现今这一标准已经过时,渤海湾也早为中国内海,对此无须多说。

2.普丹大沽口船舶事件的意义在于,它使清朝政府认识到了国际法的有用之处,开始对国际法予以重视,从而促进了国际法在中国的传播。

案例2 庇护权案[案情]1948年l0月3日,秘鲁发生了一起未遂的军事叛乱。

次日,秘鲁当局发布命令,指控美洲人民革命同盟组织指挥了这场叛乱,同时宣布将对该同盟领导人维克托·苏尔·哈雅·德·拉·托雷等进行审讯,自该日起至2月初,秘鲁一直处于戒严状态。

1949年1月3日,托雷前往哥伦比亚驻秘鲁使馆寻求庇护。

次日.哥伦比亚大使通知秘鲁政府它已对托雷给予庇护,同时请求秘鲁政府颁发他离开秘鲁所必需的通行许可证。

秘鲁对此提出异议.并拒绝向托雷颁发通行许可证。

两国随后就此事进行了外交接触,并于8月31日签署《利马协定》,同意将争端提交国际法院解决。

10月15日,哥伦比亚政府向国际法院书记处提交了诉讼请求书。

双方的诉讼主张及理由:哥伦比亚请求国际法院判决并宣布;(1)根据1911年7月18日《玻利维亚引渡协议》、1928年2月20日《哈瓦那庇护公约》和美洲一般国际法,庇护国哥伦比亚有权为该项庇护的目的确定避难者被指控的罪行的性质;(2)领土所属国秘鲁有义务向避难者颁发通行许可证。

1 案例

1         案例
本案中,犯罪行为开始于甲市,但轮奸行为分别实施于甲、乙两市,可以说甲、乙两市都是
犯罪地。至于何者为主要犯罪地,不好分清。虽然劫持和轮奸行为始发于甲市,但作为本案
的一个重要情节,将被害女青年孙某轮奸并抛出车外,驾车逃跑,则发生在乙市。由被告人
居住地法院审判,符合由居住地法院审判更为适宜这一条件。虽然本案发案在甲市,破案却
? [问题]
? 本案中的各相关人员是哪一种诉讼参与人?
[正确答案]
甲是被告人;乙是被害人,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丙是证人;丁是鉴定人;甲父是法定代理
人;乙母是法定代理人;李律师是诉讼代理人。
5.案例:问此案该哪个机关侦查?
2001年1月,杨志明接受乌鲁木齐某集团公司总经理李某(另案处理)的提议,将乌铁中
存在争议。
? 答案:
?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刑事案件主要应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如果由被告人
居住地法院审判更为适宜的,也可以由被告人居住地人民法院审判,这主要是指流
窜作案,主要犯罪地难以确定,而居住地群众更为了解其犯罪情况。或者被告人在
居住地民愤极大,或者罪犯可能被判处管制或宣告缓刑,需要在当地执行等情况。
但是遭到李的坚决拒绝。一日,张寻机将孩子领走,并有意告诉李,李无奈只得找到张的家
中与之谈判还回孩子事宜。张以李如果不同意复婚就"不给孩子饭吃","再不行,就卖到外
地去"为由相威胁,与李发生性行为,之后不准李离开,直至三天之后,李趁收取水电费人
员上门的机会得以脱身。李从张家逃出后,径自前往法院控告张的一系列罪行。
安司法机关应当怎样处理?
8.案例:此案由哪个法院管辖?
被告人侯某,男,24岁,工人。被告人王某,男,25岁,汽车司机。被告人刘某,男,27

第06讲 典型案例(一)

第06讲 典型案例(一)

第06讲典型案例(一)第二部分:核心案例解析说明:知识点一、二、三、四案例共用。

案例一(教材案例二)背景:某住宅工程,在施工图设计阶段招标委托监理,按《建设工程监理合同(示范文本)》GF-2012-0202签订了工程监理合同,该合同未委托相关服务工作,实施中发生以下事件:事件1:建设单位要求监理单位参与项目设计管理和施工招标工作,提出要监理单位尽早编制监理规划,与施工图设计同时进行,要求在施工招标前向建设单位报送监理规划。

事件2:总监理工程师委托总监理工程师代表组织编制监理规划,要求项目监理机构中专业监理工程师和监理员全员参与编制,并要求由总监理工程师代表审核批准后尽快报送建设单位。

事件3:编制的监理规划中提出“四控制”的基本工作任务,分别设有“工程质量控制”、“工程造价控制”、“工程进度控制”和“安全生产控制”的章节内容;并提出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应按照当地工程安全生产监督机构的要求,编制《安全监理专项方案》。

事件4:在深基坑开挖工程准备会议上,建设单位要求项目监理机构尽早提交《深基坑工程监理实施细则》,并要求施工单位根据该细则尽快编制《深基坑工程施工方案》。

事件5:工程某部位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前,土建专业监理工程师编制了《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监理实施细则》,经总监理工程师审批后实施。

实施中由于外部条件变化,土建专业监理工程师对监理实施细则进行了补充,考虑到总监理工程师比较繁忙,拟报总监理工程师代表审批后继续实施。

问题:1.事件1中,建设单位的要求有何不妥?说明理由。

2.事件2中,总监理工程师的做法有何不妥?说明理由。

3.指出事件3中监理规划的不正确之处,写出正确做法。

4.事件4中,建设单位的做法是否妥当?说明理由。

5.指出事件5中项目监理机构做法的不妥之处?说明理由。

问题解析:本案例依据《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 T 50319—2013作答。

主要考核监理工作的主要内容、监理规划的编制与审核要求、监理实施细则的编制等内容。

管理学案例及答案第一章

管理学案例及答案第一章
马丁公司现任首席执行官马丁的管理表现出色,销售收入持续增长, 在2000年接近6亿美元。位于拿撒勒市的制造设施得到扩展,新的 吉他品种不断推出。雇员们描述他的管理风格是友好的、事必躬 亲的,但又是严格的和直截了当的。虽然马丁吉他公司不断将其 触角伸向新的方向,但却从未放松过对尽其所能制作顶尖产品的 承诺。在马丁的管理下,这种承诺决不会动摇。
王厂长到达工厂的时间是7点15分,还在走廊上就被会计小赵给拦住 了。王厂长的第一个反应是:她这么早在这里干什么?小赵告诉他负 责工资表制作的小张昨天没有将工资表交上来,昨天晚上她等到9点, 也没有拿到工资表,今天实在没办法按时向总部上报这个月的工资表 了。王厂长作了记录,打算与工厂的总会计师交换一下意见,并将情况 报告他的上司——公司副总裁。王厂长总是随时向上司报告任何问题, 他从不想让自己的上司对发生的事情感到突然。
马丁吉他公司自创办起做任何事都非常重视质量,即使近年来在产品设 计、分销系统以及制造方法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定顾客需求方面 的坚定性渗透到公司从上到下的每一个角落。不仅如此,公司在质 量管理中长期坚持生态保护政策。因为制作吉他需要用到天然木材,
事物的话,那恐怕就不会有值得崇拜的马丁公司了。”这句话对全 公司的管理者履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职能意味着什么?
4、马丁的管理风格被员工描述为友好、事必躬亲,但是严格和直 截了当。你认为这意味着他是以什么方式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的?你认为这种管理风格对其他类型的组织也有效吗?说明你的观点。
案例2:忙碌的王厂长
案例1:甜美的音乐
马丁吉他公司成立于1833年,位于宾夕法尼亚州拿撒勒市,被公认为世 界上最好的乐器制造商之一,就像施菲特的大钢琴、罗尔斯-罗伊斯 轿车,或者巴菲特的单簧管一样,马丁吉他每把价格超过10000美元, 却是你能买到的最好的东西之一,这家家族式的企业历经艰难岁月, 已经延续了六代。目前的首席执行官是克里斯琴. 弗雷德里克. 马丁 四世,他秉承了吉他的制作手艺。他其至遍访公司在全世界的经销 商,为它们举办培训讲座。很少有哪家公司像马丁吉他一样有这么 持久的声誊。那么,公司成功的关健是什么呢?一个重要的原因是 公司的管理和杰出的领导技能,它使组织成员始终关注像质量这样 的重要问题。

案例一 (1)

案例一 (1)

案例一:张总忙碌的一天张总是阳光食品公司宁波肉类公司的总经理,该公司以自有品牌向周边近六七十家大型超市连锁店提供肉制品。

今天是周三,张总又起个大早,开着车,思绪也开始漫游,张总1999年毕业于水产学院,毕业后就在阳光食品公司食品加工厂工作。

从操作工开始,在近十年中逐级晋升为生产调度、班长、车间主任。

1008年辈提升为现在的职务,这样来到宁波,开始独立经营肉类加工,管理着650号员工。

今天张总的心情特别好,昨天的月报表表明,宁波分公司超过其他几个地区分公司成为公司人均劳动生产率最高的分公司。

经过10各月的经营,宁波公司已成为公司所属7家分公司获利最多的部门。

昨天张总与老总通话中得知,他的半年绩效奖金为73000元,而过去他最高是20000元。

张总今天打算把手头的工作清理一下。

他有个好习惯,当天事当天毕。

除了下午3:30有一个高层会议,其他时间都是空的,因此他可以解决许多待办的重要问题。

他打算仔细阅读分公司的财务报告并签署意见,仔细检查公司TQM(全面质量管理)计划的执行情况,开始计划两周后腰提交的下年度的资本和设备预算。

张总还有许多记载在日程表上的许多待办事项:要与人力资源主管讨论员工辞退问题;写一份10分钟演讲稿,准备在周五的商会会议上发言;审查秘书草拟的落实职业安全的报告。

张总达到公司是7:40,还没有到办公室,就被财务总监吕兰拦住了,他的第一反应是:她那么早来干什么?很快就清楚了,吕告诉他,工资员昨天没有胶上工资表,吕昨晚等到10点,今天早上6点就到单位,想在呈报的最后期限前把工资表做出来。

吕告诉张总,看来实在没有办法按时向总部上报这个月的工资表了。

张总做了个记录,打算与财务副总交换一下意见后上报他的上司----公司副总裁。

张总习惯随时向上司报告如何问题,免得上司对公司发生的事情感到意外。

现在张总已经坐到办公室,开始浏览公司内部网。

在检查了电子邮件后,发现只有一项需要立即处理的事项。

助理已经草拟出了下年度分公司全部管理者与专业人员的休假计划,但需要张总的审阅与批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分析题
可口可乐输出美国精神
1886年5月8日,约翰·斯泰斯·彭伯顿发明了可口可乐,但后来他却把股份逐步卖给了坎德勒。

坎德勒大规模使用广告,首创瓶装可乐,并把可口可乐的“7X'’配方严加保管,他先向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申请可口可乐饮料制造商不必在产品包装上标明关键配料,后被批准。

其明确目的是:外界最好永远破译不了可口可乐配方中的秘密,只有坎德勒挑选的几个经理才有权知道。

后来为了保管好这一份价值连城的商业秘密,可口可乐公司将完整配方存放在佐治亚信托公司的保管库里。

少数知情者想查看,必须经佐治亚信托公司董事会批准后,才能打开保管库门。

保管库门要在有关官员在场的情况下,在指定的时间.内打开。

1891年,公司资产只值2300美元;1895年,美国所有州都喝上了可口可乐;1919年,公司卖给了坎德勒很信任的银行家厄内斯特·伍德鲁夫,售价2500美元;几年后,其儿子罗伯特·伍德鲁夫担任公司总裁,开始了长达60年的经营。

第一个把可口可乐带出国门的是坎德勒的长子,他1900年去英国旅游时把可口可乐带在身边作为食用。

由于英国人品尝后觉得味道不错,这提醒了坎德勒。

1900年下半年,古巴和波多黎各开始有可口可乐出售,随后几年坎德勒先后在古巴、巴拿马、波多黎各开设装瓶厂。

1920年,在欧洲的法国开设了第一家装瓶厂,1928年,可口可乐名扬荷兰阿姆斯特丹第9届奥运会。

1986年5月8日,可口可乐公司百年庆典,14000名工作人员飞往可口可乐公司总部所在地——亚特兰大,从全国各地开来的30辆以可口可乐为主题的彩车和30个行进乐队迂回取道开进亚特兰大,公司免费招待30万当地和远道而来的群众。

亚城市长安德鲁和可口可乐公司总裁戈培尔一起引导游行队伍,其后1000人的合唱团和60支乐队演奏演唱振奋人心的可口可乐传统歌曲“我愿给世界买一瓶可口可乐”。

可口可乐公司非常讲究宣传策略,在不同的时期,他们会推出不同主题的宣传口号,我们来看看吧:
1886午,可口可乐刚上市时——提神味美的新饮料
1888年——美味爽口,醒脑提神
1890年——可口可乐,令你精神爽朗,回味无穷
1907年——可口可乐,来自南方的圣水
1923年——“令人精神爽朗的时刻”,“遍及每一个角落”,“使炎热夏天变得凉爽”,“四季都会口渴”
1925年——一天喝6000000瓶
1929年——要想提神请留步
1936年——喝新鲜饮料,干新鲜事
1944年——可口可乐,全球性的符号
1953年——“恢复你的精神”,“好味道的标志”
1960年——“享受可口可乐”,“只有可口可乐,才是真正可乐”
1970年——心旷神怡,万事如意,请喝可口可乐
——喝一口可口可乐,你就会展露笑容
1980年——微笑的可口可乐
1990年——“如此感觉无与伦比”,“挡不住的感觉”
在美国人看来,可口可乐不仅是一种饮料,它的独特口味带来的感觉和体验实际上已成为美国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成为美国人精神的化身和延伸。

可口可乐公司遍布全球的销售网,与其说每天在创造利润,不如说在出售美国精神。

问题:
(1)可口可乐饮料的味道百年如一、全球一样,消费者为什么喝不腻呢?
(2)在这个案例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