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8.4大气压所有知识点及例题
八年级科学大气压的存在经典例题

考点1:大气压强的存在1)大气压的定义:空气受到重力作用,而且空气能流动,因此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这个压强就叫大气压强2)产生的原因:包围地球的空气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而且能够流动,因而空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产生压强,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且空气中某一点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3)大气压存在的证明:马德堡半球实验,覆被实验,瓶吞蛋,吸饮料,吸盘挂钩等 A 、把空可乐罐用橡皮塞塞住罐口,用抽气机抽出罐中的空气,将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可乐罐变瘪了,因为用抽气机抽出罐中的空气后,罐内的压强减少,罐外的大气压作用,使可乐罐变瘪了B 、在空可乐瓶里灌些热水,然后倒掉,再旋紧瓶盖,过一会儿,出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可乐瓶被压瘪,热空气温度降低,压强减少,但瓶外受到大气压强的作用,对瓶有一个向内的压力。
C 、将剥了壳的熟鸡蛋塞住刚烧过酒精棉球的广口瓶口,观察现象。
鸡蛋压进广口瓶,瓶内气体温度下降,压强减少,鸡蛋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向下压进瓶内。
4)马德堡半球实验实验现象:两个半球需用很大的力才能拉开 提出疑问:是什么力使两个半球合得那么拢?因为地球周围的大气受到地球的吸引,即大气也受到重力的作用,所以大气对浸在其内的物体就有压力、压强。
如果半球内为真空,那么要拉开半球需要的力约为7065牛。
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而且说明大气压是很大的。
思考:学生做实验不成功或者测出的大气压偏小半球表面积较小(或半径小、或体积较小),产生的大气压力小 .或者是半球内的空气没有排尽例题:在德国马德堡市的广场上,1654年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如图1所示,把两个半径约20cm 的铜制空心半球合在一起,抽去里面的空气,用两支马队向相反的方向拉两个半球.(1)总共用了16匹马把两个半球拉开,则平均一对(左右各一匹)马产生的拉力是多少?(大气压的值约为105Pa ,计算时把半球看成一个圆盘.) (2)某实验室供教学用的半球,在正常气压下抽成真空后,只需四个人便可拉开.其原因是半球表面积较小(或半径小、或体积较小),产生的大气压力小 . (3)如图2是同学们用高压锅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如果他们没有抽气机,应怎样将高压锅里的空气尽量排除呢?请说出你的办法.在高压锅里放少量的水加热至沸腾赶走里面的空气,然后盖严锅盖,让其冷却 . 下列都是《科学》课本中的实验,不能用来说明大气压强存在的是 ( )A.瓶中取袋B.筷子提米C.牛奶盒的变化D.吸饮料 下列实验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 )图甲所示,将杯子里装满水,用纸片把杯口盖严,用手按住纸片,把杯子倒过来,放手后,纸片不会掉下来,杯子里的水也不会流出来,这表明______;如图乙、丙所示位置,纸片将______掉下来(填“会”、“不会”).说明大气向____都有压强.考点2:大气压的大小1)大气压的测量工具空盒气压计(携带和使用方便):1mm为133pa水银气压计(精确):水银柱为多少毫米,大气压就是多少毫米汞柱标准大气压为:1.01×105Pa=760mm汞柱3)托里拆利实验大气压的测定(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如图所示,设大气压为,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为,取管口的液片AB为研究对象,管内水银面上方是真空,液片AB受到管内水银柱产生的向下压强,,同时液片AB受到管外水银对它产生的向上的压强,及由水银传递来的大气压强,即水银处于静止状态,静止的AB 液片受到的向上、向下的压强相等,即:,所以,所以。
2022年新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讲义:8.4 大气压强(学生版+教师版)

2022年八年级下册物理讲义(北师大版)课时8.4 大气压强(学生版)一、目标要求二、知识点解析1.大气压强:大气对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大气压用p0表示。
2.产生原因:因为空气受并且具有流动性。
3.托里拆利实验:(1)实验过程:在长约1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堵管口的手指后,管内水银面下降一些就不再下降,这时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约为760mm。
如图所示。
(2)结论:大气压p0=760mmHg=76cmHg=1.01×105Pa(其值随着外界大气压的变化而变化)。
4.标准大气压:支持76cm水银柱的大气压叫标准大气压。
1个标准大气压=760mmHg=76cmHg=1.01×105Pa。
5.大气压的特点:(1)空气内部向都有压强,且空气中某点向各个方向的大气压强都。
(2)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且大气压的值与地点、天气、季节的变化有关。
一般来说,晴天大气压比阴天高,冬天比夏天高。
(3)大气压变化规律:在海拔3000米以内,每上升10米,大气压大约降低100 Pa。
6.沸点与压强: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随气压减小而(如在海拔高的山上煮饭,煮不熟);随气压增大而(如用高压锅煮饭快)。
7.体积与压强:质量一定的气体,温度不变时,气体的体积越小压强;气体体积越大压强越小。
三、重点、难点与易错点★重点一:大气压强1.产生:空气受到重力作用,而且空气具有流动性,因此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这个压强就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
2.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地证明了:①大气压的存在;②大气压很大。
托里拆利实验表明76cm汞柱的高度是由当地的大气压的大小和水银的密度所共同决定的,与玻璃管的粗细、形状、长度(足够长的玻璃管)无关。
所以一个标准大气压约为1.013×10⁵Pa。
★重点二:大气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1.影响大气压强的因素:①温度:温度越高,空气分子运动的越强烈,压强越大。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压强与浮力8.4大气压强同步练习题(附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8.4大气压强同步练习题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1.在地球周围的空间里存在着空气,习惯上称为大气,所以包围地球的空气层又叫。
空气也像液体那样,能,因而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
空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简称。
[2.0]*2.固体、液体能够产生压强,人们比较好理解。
但空气看不见,人们生活在空气中并没有感觉到压力,很自如。
所以说大气有压强人们感到怀疑,开始时并不相信。
后来德国马德堡市的市长,做了著名的、也是十分有趣的实验,向人们证实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2.0]*3.首先用实验的方法测出了大气压的值。
这个实验表明大气压大约能支持约高的水银柱,根据公式计算,大气压值约为 Pa。
[1.5]*4.自来水笔(通常所说的钢笔)吸墨水时,用手捏橡皮管再松开,墨水就被吸进橡皮管里去。
捏橡皮管的目的是;松开时,墨水在的作用下进入橡皮管中。
[1.5]*5.下面关于大气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1.0]A.大气压是指空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力B.大气压是指空气对地面的压强C.大气压是指空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D.空气产生的压力简称为大气压*6.对下列各种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1.0]A.人跳起来或物体被抛向高处,总要落回地面,这是由于受大气压作用的缘故B.人生活在大气中,并没有被压的感觉,这说明大气压是很小的C.吸盘式挂衣钩能紧贴在平整的木板或玻璃板上,是因为它能产生很大的吸力D.人在大气中没有被压的感觉,是因为人体内,也有压强及长期生活在大气中习惯了*7.实验表明,大气压的值并不是到处都一样的。
离地面越高,大气压。
课本中列出了一组不同高度的大气压值,请查阅并回答:(1)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地面海拔高度约为几米或几十米,这一地区的地面附近大气压值约为 kPa= Pa;(2)长江源头的海拔高度约6km左右,这里的大气压值约为 kPa= Pa;(3)号称世界屋脊的珠穆朗玛峰顶峰海拔高度近9km,这里的大气压值约为 kPa= Pa。
初中物理大气压强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中物理大气压强知识点总结归纳大气压强在初中物理中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本文将对初中物理中与大气压强相关的概念、公式、实验和应用进行总结和归纳。
一、概念1. 大气压强:大气由气体分子组成,气体分子在空间中不断运动并与容器壁碰撞,由于气体分子的运动和碰撞产生了压力,称为大气压强。
2. 大气压:指在地球上某一点上空,大气对单位面积上的垂直作用力。
常用单位是帕斯卡(Pa)。
二、公式1. 大气压强公式:大气压强 = 大气压 / 受力面积,表示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大气压力大小。
2. 大气压和液体压强公式:液体压强 = 液体密度 × g ×液柱高度,其中g为重力加速度。
3. 大气压和液体高度关系:液体高度越高,液体压强越大;液体高度越低,液体压强越小。
三、实验1. 常见实验:如使用玻璃管和水银柱实验,可以观察到水银柱受到大气压力的作用,通过测量水银柱的高度,可以计算出大气压强的大小。
2. 吸水实验:将一根塑料管一头插入水中,用嘴吸住另一头,水就会被吸上来。
这是因为吸入水管时,口腔内的气压降低,外部大气压强将水射入了水管中。
四、应用1. 气压锅:气压锅利用了大气压强的原理,通过增加锅内压强来提高水的沸点,加快烹饪过程。
2. 气压计:气压计是利用大气压强测量天气的仪器,根据气压计的读数可以预测天气情况。
3. 气象预报:气压的变化对天气有重要影响,气象预报中常使用大气压力等数据来预测天气。
综上所述,大气压强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了解大气压强的概念、公式、实验和应用对于初中物理学习和日常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文的总结和归纳,希望读者对初中物理中的大气压强有更全面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初二大气压强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二大气压强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大气压强的存在1.现象证明覆杯实验把装满水的杯子盖上硬纸片倒置过来后,纸片不会掉下来,水也不会流出。
这是因为大气对纸片有向上的压力,从而托住了水和纸片。
吸盘实验当把吸盘按压在光滑的墙壁上时,能够紧紧地吸附在上面。
这是利用大气压强的作用,将吸盘内部的空气挤出,外界大气压就把吸盘紧紧压在墙上。
例如,生活中常见的塑料挂钩就是利用这个原理。
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且很大。
实验中,将两个半球紧密合拢,抽出里面的空气后,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两个半球需要很大的力才能拉开。
2.生活中的大气压强现象用吸管喝饮料时,先把吸管内的空气吸走,吸管内的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饮料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吸管,从而进入口中。
医生用注射器吸取药液时,将针筒内空气排出,针筒内气压变小,药液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被压入针筒。
茶壶盖上有一个小孔,是为了使壶内与外界大气相通,当倒水时,壶内水面上方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水才能顺利倒出。
如果小孔被堵住,壶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水就不容易倒出。
二、大气压强的测量1.托里拆利实验实验原理利用大气压支持玻璃管内的水银柱不下降。
当玻璃管内水银柱静止时,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等于大气压强。
实验结论标准大气压的值为\(p = 1.013×10^{5}Pa\),它能支持约\(760mm\)高的水银柱。
注意事项玻璃管必须是竖直放置;实验前玻璃管内要灌满水银,不能留有气泡;水银柱的高度只与外界大气压强有关,与玻璃管的粗细、倾斜程度等无关。
2.气压计水银气压计优点是测量准确,但携带不方便。
通常用于实验室或气象站等场所。
金属盒气压计(无液气压计)主要通过金属盒在大气压作用下的形变来反映气压的大小。
优点是便于携带,常用于航空、登山等领域。
例如,飞机上的高度计实际就是一种无液气压计,通过气压的变化来测算高度。
三、大气压强的变化1.与高度的关系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完整版)大气压强知识点及习题

大气压强及流体压强知识点1、概念:回顾液体压强知识,使我们知道液体由于所以对容器的底部存在压强,又因为液体具有所以对容器侧壁也存在压强;同理,由于,所以空气叫做大气压强,简称,一般有p0表示。
说明:“大气压”与“气压”(或部分气体压强)是有区别的,如高压锅内的气压──指部分气体压强。
高压锅外称大气压。
2.大气压的存在──实验证明:历史上首次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
3.大气压的实验测定:历史上首次测量出大气压值的实验是实验。
(1)实验过程:在长约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将管口堵住,然后在水银槽中放开堵管口的手指后,管内水银面,当水银面不再静止不动时,这时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约为mm。
则:=。
(3)结论:大气压p0=(公式)==1.01×105Pa (其值随着外界大气压的变化而变化)4.大气压的特点(1)特点:空气内部向都有压强,且空气中某点向大气压强都相等。
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且大气压的值与地点、天气、季节、的变化有关。
一般来说,晴天大气压比阴天高,冬天比夏天高。
(2)大气压变化规律研究:在海拔3000米以内,每上升10米,大气压大约降低Pa 5.沸点与压强:内容: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气压增大时。
6.体积与压强:内容:质量一定的气体,温度不变时,气体的体积越小压强,气体体积越大压强。
7、流体在流速地方压强小,在地方压强大。
一、基础训练习题:1、把钢笔水吸入笔囊中是利用了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2、活塞式抽水机是利用工作的机器,用活塞式抽水机最多能把水提到大约m高处(g取10N/kg)。
3、如图所示,在装满水的杯子上盖一张纸片,将杯子倒置过来,纸片不下落,说明纸片受到个力的作用,其中向上力的施力物体是。
4、如图所示,菜刀上有一些透气孔,在切菜的时侯,透气孔中的空气会在菜片和菜刀之间形成一隔层,避免将菜片直接压紧在菜刀上面而增大了切菜阻力,同时菜片和菜刀之间的空气可使菜片脱落而不粘刀.3题图4题图5、小明自制了一个“蜡烛抽水机”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他将一支塑料管弯成∩型,一端插入硬纸片,另一端插入右杯水中。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练习 8.4 大气压强 基础练习及答案

B.马德堡半球实验测出了大气压强的数值
C.越往山顶爬,大气压强越大
D.在托里拆利实验中,玻璃管不竖直会影响水银柱的竖直高度
【答案】A
二、填空题
6.图18是小阳为家中的盆景设计了一个自动供水装置,用一个塑料瓶装满水倒放在盆景中,瓶口刚刚被水浸没。当盆景中的水位下降到使瓶口露出水面时,空气进入瓶中,瓶中就会有水流出,使盆景中的水位升高,瓶口又被浸没,瓶中的水不再流出。这样盆景中的水位可以保持一定的高度。是因为_____使得水不会全部流掉而能保留在塑料瓶中。
(1)该地区的大气压约为多少hPa?
(2)如果换用水来做实验,能够支持水柱的高度约为多少?
【答案】(1)680 (2)6.8m
A. 使用胶头滴管往试管中滴入液体
B. 堵住注射器上面小孔,重物没有使注射器活塞掉下来
C. 抽出密封的袋内空气,棉服被压扁
D. 吸盘挂钩可以挂起重物
【答案】A
4.如图所示的实例中,与大气压无关的是
A. 洗手池下的回水管
B. 用注射器吸取药液
C. 吸盘挂物钩吸在墙上D源自 覆杯实验【答案】A5.关于大气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答案】大气压强
7.1644年意大利科学家______首先用实验测定了大气压的值,但当时大多数人都不相信,直到1654年,著名的_______实验,才使人们确信大气压强的存在并且很大。大气压强的大小与海拔高度有关,海拔高度越高,大气压强就越_______。(选填“大”或“小”)。
【答案】托里拆利 马德堡半球 小
12.小梁同学用实验测量某地大气压的值.她在长约1米,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用手指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手指,管内水银面下降到一定高度时就不再下降,如图所示.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大气压强知识点及课后测试含答案

(八年级下册)大气压强知识点及课后测试(含答案)知识点:1、概念: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2、产生原因:因为空气受重力并且具有流动性。
3、大气压的存在——实验证明:历史上著名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小实验——覆杯实验、瓶吞鸡蛋实验、皮碗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
4、大气压的实验测定:托里拆利实验。
(1)实验过程:在长约1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堵管口的手指后,管内水银面下降一些就不在下降,这时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约为760mm。
(2)原理分析:在管内,与管外液面相平的地方取一液片,因为液体不动故液片受到上下的压强平衡。
即向上的大气压=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3)结论:大气压p=760mmHg=76cmHg=1.01×105Pa(其值随着外界大气压的变化而变化)(4)说明:A实验前玻璃管里水银灌满的目的是:使玻璃管倒置后,水银上方为真空;若未灌满,则测量结果偏小。
B本实验若把水银改成水,则需要玻璃管的长度为10.3 mC将玻璃管稍上提或下压,管内外的高度差不变,将玻璃管倾斜,高度不变,长度变长。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1、下列现象不是利用大气压的是()A.用吸管吸饮料 B.医生用注射器给病人注射药液C.吸盘贴在光滑的墙面上D.墨水被吸进钢笔2、下列一些关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原因分析,错误的是()A.用冰袋给高热病人降温,原因是冰熔化要吸热B.使用高压锅,食物容易被煮熟,原因是锅内气体压强大,液体沸点高C.水沸腾时壶口冒出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D.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原因是樟脑丸发生了升华现象3、把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通过橡皮塞插入装有红色水的玻璃瓶中,从管口向瓶内吹入少量气体后,瓶内的水沿玻璃管上升的高度为h.把这个自制气压计从1楼带到5楼的过程中(对瓶子采取了保温措施),观察到管内水柱的高度发生了变化,如下表所示,根据实验现象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往瓶内吹气后,瓶内气压小于瓶外大气压B.水柱高度h增大,说明大气压降低了C.上楼的过程中,给瓶子保温是为了避免温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D.水柱高度h越大,瓶内外的气体压强差越大4、关于图所示的托里拆利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实验在任何时候测出的都是标准大气压的数值B.玻璃管倾斜放置时,玻璃管内的水银柱会变长C.换用粗玻璃管做实验,管内水银柱高度将减小D.将此装置从地面移至山顶,玻璃管内的水银面会上升5、如图是小明为家里的盆景设计了一个自动供水装置,他用一个塑料瓶装满水后倒放在盆景中,瓶口刚刚被水浸没,这样盆景中的水位可以保持一定的高度.塑料瓶中的水不会立刻全部流掉的原因是()A.受浮力的作用B.外界大气压的作用C.盆景盘支持力的作用D.瓶口太小,水不易流出6、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中,武汉市的“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内部全部处于“负压”状态,这样可以防止病房内部气体向外扩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第三节大气压强
一、必背知识点
◆大气压强的定义:大气对浸入其中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
例1:用嘴吸装矿泉水的空塑料瓶的瓶口,瓶会变塌.空塑料瓶变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下列现象中没有利用大气压强的是()
A.把药液注射进肌肉里B.用吸管吸瓶中的饮料
C.茶壶上留有小孔D.利用离心水泵抽水
◆大气压的利用:吸管吸水,水泵抽水,吸盘
◆马德堡半球实验的意义: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其他实验:①瓶吞鸡蛋②纸片托水等等。
◆托里拆利实验:
(1)现象:玻璃试管内的水银高出液面760mm
(2)结论:此时的大气压强等于760mm水银产生的压强
(3)意义:托里拆利实验既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又测出了大气压的值
注意:①玻璃管的粗细与测量结果无关
②在实验中应竖直放置,如果玻璃管倾斜,则管内水银柱长度将,水银柱竖直高度将。
③将玻璃管向上提或者向下压,管内外的高度差_________。
④本实验若把水银改成水,则需要的玻璃试管长度为10.336m。
解释
例3:在托里拆利实验中,玻璃管内液柱的高度取决于()
A外界的大气压强B外界大气压强和管粗细
C外界大气压强和液体密度D外界大气压强和玻璃管的倾斜度
◆标准大气压为:1个标准大气压相当于760mm水银产生的压强,为1.013×105Pa。
◆大气压的变化:空气越稀薄,大气压强越小。
海拔越高,大气压强越小。
注意:①大气的密度不是均匀的,所以大气压的值是不固定的。
我们只能用托里拆利实验测出某个地点在某个时刻的压强
②大气压与天气有密切的关系
◆大气压与液体沸点的关系:大气压强与液体的沸点成正比
例4:下列说法正确的事()
A大气压随高度的减小而均匀减小B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升高
C高度越高,大气压越小D高山上做不熟饭,是因为高山上的温度太低
二、经典试题
1、____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_____实验第一次测出了大气压强的数值。
2、下列现象中,不是利用大气压强的是:()
A.钢笔吸墨水B.用吸管吸饮料
C.抽水机把水从低处抽往高处D.用高压锅煮食物
3、登山运动员徒手攀登海拔较高的山峰,在继续攀登海拔4000m以上高度时,尽管经过充足的休息后再爬,
但是越往上爬越感觉到乏力,出现头晕、耳鸣和恶心等现象,其主要原因()
A.山峰陡峭,人体能量消耗大B.高处气温太低
C.高山上空气稀薄,气压偏低D.该运动员体质太差
4、下列现象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A.堵住茶壶盖上的小孔,茶壶里的水就不容易被倒出来
B.用塑料吸管能把饮料吸入口中
C.人潜水时感觉胸口很闷
D.两块玻璃板的表面用水浸湿,将两块合在一起,很难分开
5、下列实验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6、在冬天,载有一定量水的热水瓶过了一段时间后,软木塞不易拨出,这主要是由于()
A.瓶内气压大于大气压B.瓶内气压小于大气压
C.瓶塞遇冷收缩D.塞子与瓶口间的摩擦力增大
5
7、一次龙卷风发生时,屋外的气压急剧降到0.9×10Pa,当时门窗紧闭,可以认为室内是1标准大气压,约
52
为1×10,这时屋顶受到的内外压力差可达________N,足以把屋顶掀飞.
Pa,屋顶面积是100m
8、某高原地带,大气压为550毫米汞柱,这么大的压强等于多少帕?能支持多高水柱?
第八章第三节流体压强
◆流体:液体和气体统称为流体。
◆流体压强特点:流速越快,压强越小。
例1:如图所示实验,不能用来说明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是()
A、B、C、D、E、
例2:以下措施中,跟“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无关的是()
A.轮船在水中并排航行时,为了安全,要保持一定的间距
B.游泳时,人不能靠近行驶的轮船
C.小型客车的驾驶员和前排乘客必须使用安全带
D.地铁车站的站台处设有安全线
例3:如图是北美草原犬鼠洞穴的橫截面示意图.它有两个出口,当风吹过隆起洞口A表面时,风速较大,吹过平坦洞口B时,风速较小,从而给洞中的犬鼠带去习习凉风.则下列有关洞内风向分析正确的是()A.风总是A口吹入B口吹出
B.风总是B口吹入A口吹出
C.风总是AB口同时吹入
D.风有时从A口吹入,有时从B口吹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