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任务为驱动力的英语听力教学研究
任务型教学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海口经济学院为例的开题报告

任务型教学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海口经济学院为例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英语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也是国际交流和合作的主要语言之一。
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听力教学也显得至关重要。
然而,传统的听力教学方式缺乏互动、个性化和趣味性,使得学生在课堂上无法积极参与、提高听力水平。
因此,如何创新听力教学方式,提高学生语言交际能力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任务型教学因此而应运而生。
任务型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任务为中心,以学生学习为主体,形成以“任务-反思-语言输出-反思-任务”为循环的语言教学模式。
与传统教学相比,任务型教学具有目的性、情境性、交际性、反思性和情感性等特点。
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采用任务型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思维质量和语言运用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因此,对任务型教学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二、研究目的和内容本研究旨在探究任务型教学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以海口经济学院为例,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 任务型教学的理论基础和相关概念。
2. 任务型教学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情况。
3. 任务型教学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效果评价。
4. 任务型教学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5. 结合海口经济学院的实际情况,探究任务型教学在该校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和存在问题,并提出实施建议。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综述法、调查问卷法、实证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旨在全面系统地了解任务型教学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和存在问题。
1. 文献综述法: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了解任务型教学的理论基础和相关概念等方面的知识,为后续实证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2. 调查问卷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海口经济学院大学英语听力教师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任务型教学在该校听力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学生的听力水平和对任务型教学的认知程度等方面的情况。
中学英语任务型听力教学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学英语任务型听力教学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时代的发展,英语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受到关注。
在中国,英语已成为国家的一门核心课程,普及率越来越高,将会对全社会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在学科教学中,听力是语言学习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已成为英语教育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本研究旨在探究中学英语任务型听力教学的有效性和实践意义。
通过任务型听力教学的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听力技能,增强学生主动学习和学以致用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中学英语任务型听力教学对学生听力水平提高的影响,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 分析任务型教学法对学生英语听力水平提高的帮助作用;2. 探究任务型听力教学对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有何影响;3. 研究在任务型听力教学中,如何设计任务、提供有效的反馈等措施,以提高教学效果。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实验比较法进行研究。
首先,设计任务型听力教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然后选择两个同样水平的班级进行实验,在一班采用传统的听力教学方式,而对另一班采用任务型听力教学。
最后比较两个班级的听力测试成绩,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
四、研究预期结果通过本研究,预期得出以下结论:1. 任务型教学法能够在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方面发挥有效的作用;2. 任务型听力教学能够增强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学以致用的能力;3. 在任务型听力教学中,设计合理的任务和有效的反馈措施能够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五、研究进度及计划本研究分为以下阶段:1. 文献综述:通过阅读相关的英语教育和任务型教学法方面的文献和研究成果,了解该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
2. 实验设计:设计任务型听力教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确定实验设计方案。
3. 数据收集:选择两个同等水平的班级,对其中一班采用传统的听力教学方式,对另一班采用任务型听力教学,收集实验结果。
4. 数据分析:将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任务教学法在小学英语听力教学的运用

任务教学法在小学英语听力教学的运用任务数法是一种以任务为核心的语言教学方法,强调学生通过参与不同的任务来达到语言学习的目的。
在小学英语听力教学中,任务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听力技能。
本文将探讨任务教学法在小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运用。
任务教学法能够使学生在真实语境中进行听力任务,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听力材料。
通过设计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听力任务,例如询问信息、指示行为、描述图片等,可以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进行听力练习,更好地理解语言信息。
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一段描述动物园的录音,然后让学生根据所听到的内容进行一个关于动物园的任务,比如假设他们是动物园工作人员,需要根据录音中提到的动物信息做出相应的安排。
这样的任务能够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去理解和应用所学的听力内容。
任务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听力动机。
小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如果仅仅是让他们静静地聆听录音,很容易就会失去兴趣。
而通过设计有趣的听力任务,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听力动机。
可以设计成游戏形式的听力任务,让学生在进行听力练习的同时感到愉快和轻松。
教师可以播放一段有关人物介绍的录音,然后让学生扮演对话中的某个角色,进行角色扮演或小组讨论,让学生更加融入听力内容中,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而且,任务教学法还能够促进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
在听力教学中,任务教学法注重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互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口语表达欲望,帮助他们更好地运用所学的听力内容。
通过合作完成听力任务,学生们可以相互交流、讨论和协作,从而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一段关于假期计划的录音,然后让他们根据所听到的内容进行小组讨论,每个小组需要制定出一个假期计划并向全班展示。
这样的任务可以激发学生的口语表达欲望,促进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任务教学法在小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运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听力动机,促进他们的交际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以及培养他们的综合语言能力。
高职英语听力课程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探究

高职英语听力课程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探究前言听力是英语学习的四项基本技能之一。
在高职英语课程中,听力教学一直是重点和难点,原因在于高职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较差,听力技能欠缺。
传统的教学方法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严重依赖讲解、重视语音语法知识而不关注实际运用、缺乏实践等等。
为此,本文将探究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职英语听力课程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简称TBLT)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以任务为教学起点和组织形式的语言教学方法。
该方法最早起源于加拿大,后逐渐传入欧洲和亚洲等地。
任务教学以实际使用语言为中心,认为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交际目的。
学习者在具体语境下通过完成某项任务来掌握语言技能和知识。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任务设计在高职英语听力教学中,任务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上的语言实践活动。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各种听力任务,如理解对话、听写文章等,让学生在实际听力情境中进行听力实践。
任务重构任务重构是任务驱动教学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对任务进行重构,可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教师可以拆分一个听力任务,将其分解成听前、听中、听后三个环节,让学生分别进行预测、听力理解和总结归纳。
学习者自主性任务驱动教学法强调学习者的自主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语言素材和语言技能,但同时也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
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需要主动调动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积极地参与听力实践活动。
总结本文探究了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职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认为该教学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听力技能和语言实践能力。
教师在任务设计、任务重构和学习者自主性等方面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听力实践环境。
任务教学法在小学英语听力教学的运用

任务教学法在小学英语听力教学的运用任务教学法是一种以任务为驱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它强调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
任务教学法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在实际操作中引导学生学习语言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任务教学法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通过任务的设计和实施,引导学生学习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
在小学英语听力教学中,任务教学法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主体性:任务教学法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任务的设置和实施,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2.语言环境:任务教学法通过设计具体的任务和情境,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语言环境,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欲望和能力,促进学生的语言交流和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
3.合作交流:任务教学法注重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通过小组合作和角色扮演等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和语言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语言交际能力。
4.任务驱动:任务教学法以任务为驱动,以学生实际需求为出发点,通过设计具体的任务,激发学生学习的需求和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实际运用英语。
1.任务设计:针对小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习需求,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背景的听力任务。
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实际情境,设计具体的听力任务,如购物对话、日常生活对话等,从而激发学生的听力需求和学习兴趣。
4.实践运用:任务教学法注重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实际运用能力。
在小学英语听力教学中,可以通过听力练习、听力连锁活动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的听力任务中进行练习和实践,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
5.评价反馈:任务教学法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反馈。
在小学英语听力教学中,可以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等方式,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激励学生主动进行学习和提高能力。
第三部分:任务教学法在小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效果评价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任务教学法注重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任务型语言教学在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

任务型语言教学在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英语的普及程度日益提高,高中英语教学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而在英语四项技能中,听力技能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
因此,如何提高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的效果是当前教学界所关注的问题之一。
任务型语言教学法是一种以任务为主导,以语言为中介的教学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本研究旨在探究任务型语言教学在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期提高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的效果。
二、研究内容和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任务型语言教学在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任务型语言教学法的概念、特点以及运用原则;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的技巧和方法;任务型语言教学在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包括任务设计、教学过程、评估方式等;在此基础上,分析任务型语言教学法对于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的促进作用以及其在实践中的不足;最终结合实例进行分析与总结,提出优化任务型语言教学法在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应用的建议。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实证研究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文献资料法主要是通过查阅相关的书籍、期刊、论文等资料来探究任务型语言教学和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
实证研究法主要是通过实践教学,采用问卷调查、听力测试等方式收集师生的反馈和数据,反映任务型语言教学在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效果。
四、预期成果及意义通过对任务型语言教学在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本研究旨在实现以下预期成果:1. 揭示任务型语言教学法在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作用和优势,为高中英语听力教学提供有效的方法和技巧。
2. 通过分析任务型语言教学法在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不足,提出进一步优化和改进的建议,促进任务型语言教学法的教学效果。
3. 基于研究结果,提出相关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为高中英语听力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提高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的质量。
总之,本研究对于推进高中英语听力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任务教学法在小学英语听力教学的运用

任务教学法在小学英语听力教学的运用任务教学法是一种以任务为导向,以任务完成为目标,以学习者为主体的教学方法。
它将语言学习活动融入到实际生活情景中,通过交际性的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系统地练习、运用语言,从而有效促进语言学习效果的提高。
在小学英语听力教学中,任务教学法的运用能够更好地提高英语听力水平,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英语,下面将详细介绍任务教学法在小学英语听力教学的运用。
1.以学生为主体: 任务教学法将学生作为主体,任务的制定、完成都需要学生积极参与。
2.注重交际: 任务教学法将听力教学与交际活动相结合,使学生在实际语言交流中学习、模仿和掌握英语听力技能。
3.关注情境: 任务教学法注重学生在有效语境中进行听力训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4.多样化的任务形式: 任务教学法采用多种形式的任务,如问答、口语对话、填空等,使学生在不同任务中体验到不同的听力体验。
5.多元化的素材: 任务教学法采用多种听力素材,如短片、歌曲、故事、广播等,来丰富听力训练体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听力技能。
1.制定任务: 将听力目标分解为小任务,如听懂对话中的某些词汇或句型,从而达到听懂整段对话的目的。
通过这样分解任务,学生更容易理解、接受并完成任务,并在任务完成中逐渐提高英语听力水平。
2.合理选择听力素材: 小学生对英语的理解能力有限,素材的选择应当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听力水平,如简单的对话、有趣的幼儿英语歌曲等。
同时,还应选择多样的、具有代表性的听力素材。
3.设计多元化的任务形式: 不同的任务形式具有不同的听力要求,通过在课堂中设置听力选择题、听力填空、听录音对话并做出回答等任务来训练学生的英语听力技能。
同时,还可以采取情景再现、角色扮演等任务来让学生用英语进行实际交流,从而提高听说能力。
4.创设愉悦的听力氛围: 在任务教学中,教师应该创设轻松、诙谐、有趣的听力环境,以引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
以任务为驱动的高职英语听说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以任务为驱动的高职英语听说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逐渐成为全球教育界的关注点。
对于高职英语听说课来说,采取以任务为驱动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听说技能,提高学习效果。
以任务为驱动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指以任务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将学生的学习与实践任务放在课外完成,课堂时间主要用来解决问题、展示成果、交流体验及解答疑惑。
在高职英语听说课中,以任务为驱动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课前任务:教师在课前,根据本节课的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一定的任务。
这些任务可以是阅读材料、听力练习、口语练习、作业或参加讨论等。
通过这些任务,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为下一步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自主学习:学生在完成了课前的任务之后,再通过网络平台或学习工具,继续进行自主学习。
通过阅读英文文章、听英文音频、参与在线翻译等学习方式,深入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三、课堂讨论:在课堂上,学生们分组进行讨论,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
教师则可以在课堂上解答学生的问题,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指导。
四、练习实践:在课堂上,学生们可以进行课内训练和实践。
比如,进行英语对话练习、演讲练习、小组活动、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提高英语听说能力。
在课堂结束后,学生需要完成相应的课后任务,巩固和深化所学知识。
这些任务也可以是阅读材料、听力练习、口语练习、写作练习等,并且可以与下次课程相联系。
以任务为驱动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英语听说课中,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
同时,学生们通过自主学习和课堂实践等方式,能够更好地掌握英语听说技能,并且在实际应用中得到更好的发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任务为驱动力的英语听力教学研究
作者:周海燕
来源:《成才之路》2016年第34期
摘要:社会对学习者的英语实践能力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针对这种实际需求,文章提出以任务为驱动力的英语听力教学模式,并从明确教学任务、关注听写训练、拓展小组交流、强调展示环节等方面进行研究。
关键词:任务驱动;初中英语;听力教学;应用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1;G633.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34-0049-01
以任务为驱动力的英语听力教学模式,是指在听力教学过程中,教师视实际教学内容与教学对象的不同,以明确的英语听力目标为指导,把教学内容与学生学习兴趣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主动接触学习任务,享受知识探索乐趣。
教师在实施这种教学模式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使学生逐步过渡到沟通交流、能力拓展的层次上。
文章从明确教学任务、关注听写训练、拓展小组交流、强调展示环节等方面进行研究。
一、明确教学任务
要把课堂教学任务与英语听力教学内容结合起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比如,在新版译林初中英语的几册教材中均强调英语实际沟通能力的重要性,因此,教师便可以据此设计一些相应的操作场景,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
例如,有一则以Telephone Messages为主题的听力材料。
教师在给学生播放这则听力材料之前,需要强调基本的听力任务,并将具体的教学实施步骤向学生说明,让学生依照明确的学习任务进行学习。
教师所给出的学习任务,主要包括“弄清听力材料大致说了什么”“这则听力材料里面的主要信息是什么”等等。
实际上,大部分Telephone Messages听力材料难度都不是很大,所讲述的内容多为怎样使用电话用语、如何进行电话记录等。
在英语听力教学中,如果辅以明确的学习任务,学生学习起来就不会很费力。
其他各种类型的听力材料,如果找准规律,明确学习任务,也将无往而不利。
二、关注听写训练
无论教学形式如何变化,应当强调的是,基本的听写训练看似稚拙,实际上却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训练方法。
对于以任务为驱动力的英语听力训练来说,同样如此。
因此,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在听的时候彻底了解每个关键词、关键句,然后据此进行听写训练。
也就是播放一句暂停一下,给学生思考及书写时间,听后师生共同进行纠错总结。
初次练习者可以仅接受短时间的听写训练,等到听力增强之后,再增加分量。
这样的听力训练方法有些耗费时间,有些教师不愿意去做,可是实践证明,当教师持续对学生进行这样的听写训练,并要求学生认真完成以后,教学效果还是非常明显的。
比如下面一段听力训练内容:The answer sheet is where you
should write your answers.You must not write on the question paper.If you do not know your student number,there is a list on the blackboard.当初次接触时,学生极容易把“write”一词误听成“right”,把“know”一词误听成“now”,导致出现误写现象。
而多次听写训练之后,学生就可以发现问题,并主动改正。
这对英语逻辑思维训练、提升英语应用准确性来说,大有裨益。
三、拓展小组交流
教师可把学生合理地分成数个乃至十数个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教师给出的不同学习任务。
教育理论普遍承认个体素质上的差异,而同龄人之间的交流则可以弥补这种差异,促进大家共同进步。
比如,当教师指导学生学习“This is…speaking”“May I take the message for you”之类句型后,出于增强学生语言应用技能的考虑,可以采用丰富的活动形式让学生进行练习。
仍以打电话场景为例:A欲打电话给C,C不在电话旁边,由B来接,A需要B把电话内容捎给C。
在这一过程中,小组情境让本来刻板的任务变得生动,利于学生的合作交流深入进行下去,借以增强任务驱动的魅力,保证学生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
四、强调展示环节
在安排任务和处理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处在平等地位,分别扮演重要的角色。
当学习任务结束以后,教师需要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环节,也就是让学生积极地进行表述:自己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究竟感觉如何?关键节点是否顺利通过?依据任务形式的不同,教师要分别系统检验学生复核材料的能力、听写材料的能力、协作交流的能力,等等。
最后还需要强调一点,听力教学并不是单独存在的一种教学类型,比如它和朗读水平高低便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也就是说,听力教学一方面训练听力水平,另一方面也考验学生诸如语音语调的规范能力。
这也是教师要让学生展示出来的。
五、结束语
以任务为驱动力的英语听力教学模式,对于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培养高素质人才来说非常重要,同时它也体现教育理念的进步。
在英语听力教学过程中,如果应用得当,它所起到的教学效果将非常明显。
以任务为驱动力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兴趣点关注、认知能力把握,由此设计明确的教学任务,并以此教学任务为核心,以基本的听写训练为基础,逐步上升到小组交流和展示环节,继而真正有效地增强学生语言应用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郭丽娇.视听法在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11).
[2]杨伟国.建构主义理论在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09.
[3]周华.图式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听力教学[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09(10).
[4]郭琳.利用网络资源辅助初中英语听力教学[J].课程教学研究,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