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的对联

合集下载

诸葛亮祠堂对联

诸葛亮祠堂对联

诸葛亮祠堂对联诸葛亮祠堂对联诸葛亮的祠堂中有名家给他作的对联,大多都是因他的功德而作,为后世所知。

诸葛亮祠堂对联南阳武侯祠有一副著名的对联:收二川,摆八阵,七擒六出,五丈原设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按金木土爻之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上联嵌入数字一至十,下联嵌入五方和五行,对诸葛亮的生平事迹进行了高度的概括。

注:收二川:辅佐刘备收取东川(汉中)、西川(益州)。

排八阵:陆逊火烧蜀军连营七百里,诸葛亮为救刘备在入川路上布设八阵图。

六出七擒:六出祈山,七擒猛获。

五丈原前,点三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布七星灯阵向北斗续命,自三顾茅庐忠心扶汉,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取西蜀:辅佐刘备占领西川,成就蜀汉霸业。

定南蛮:亲征南中,南蛮首领孟获被诸葛亮七擒七纵,最后终于臣服蜀汉,不再造反。

东和北拒:东和吴国孙权,北抗魏国曹操。

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借东风,火烧赤壁。

成都武侯祠也有一副对联,赞颂诸葛亮在蜀中的功绩:一生惟谨慎,七擒南渡,六出北征,何期五丈崩摧,九伐志能尊教受;十倍荷褒荣,八阵名成,两川福被,所合四方精锐,三分功定属元勋。

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这副对联仅用了短短的十个字,赞颂了诸葛亮鞠躬尽瘁、才高智绝。

“两表”指诸葛亮入蜀为相后所作的前后《出师表》,“一对”指的是诸葛亮在当年刘备三顾茅庐时所作的'《隆中对》,在文中诸葛亮有“天下三分”的预言。

其他对联: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题成都武侯祠。

一对二表三分鼎;六出七纵八阵图。

——题陕西祁山五丈原诸葛庙。

一诗二表三分鼎;万古千秋五丈原。

——题成都武侯祠。

三分天下四川地;六出祁山五丈原。

——题成都武侯祠。

异姓三贤:卧龙、谪仙、天下士;数代一堂:汉相、宋儒、战国才。

——题山东恒台三贤祠。

草庐三顾,鼎足三分,不朽当年三义;君臣一德,兄弟一心,无双后汉一人。

——题湖北襄樊古隆中。

一生惟谨慎,七擒南渡,六出北征,何期五丈崩摧,九伐志能遵教受;十倍荷褒荣,八阵名成,两川福被,所合四方精锐,三分功定属元勋。

三国演义对联集锦

三国演义对联集锦

三国演义对联集锦导语:三国演义对联集锦
上联:身虽归土
下联:名不沾尘
上联:心如金石
下联:志似松筠
上联:报国机谋远
下联:收川气概多
上联:淡泊以明志
下联:宁静而致远
上联:功业昭千载
下联:声名播九州
上联:烈烈三分将
下联:堂堂百战身
上联:声名垂竹帛
下联:忠义冠山河
上联:英气连霄汉
下联:忠诚贯斗牛
上联:忠直言无隐
下联:廉能志不贪
上联:才离虎窟逃生去
下联:又遇龙潭鼓浪来
上联:匙箸失时知肺腑下联:风雷吼处动心胸上联:二十舟舷能摆列下联:万余弓弩尽施张上联:飞蝗透草摇天影下联:骤雨催花射日光上联:虎豹堕牙山岛静下联:凤凰坠羽林树空上联:皇后横亡魂杳杳下联:储君鸩死恨绵绵上联:顷刻花开红影乱下联:片时果结翠阴稠上联:犬豕何堪共虎斗下联:鱼虾空自与龙争上联:势弱只因多算胜下联:兵强却为寡谋亡上联:玉盘堆积青梅满下联:金斝飘香煮酒浓上联:责人之心堪责己下联:恕己之心好恕人上联:壮志威风千古在下联:英雄气概万夫奇
上联:自古骄兵多致败
下联:从来轻敌少成功
上联:纵横舌上鼓风雪
下联:谈笑胸中焕斗星
上联:赤面秉赤心骑赤兔追风驰驱时无忘赤帝下联:青灯观青史仗青龙偃月隐微处不愧青天。

专题2 名著导读:《三国演义》作业

专题2 名著导读:《三国演义》作业

专题2 名著导读:《三国演义》1.为了激励同学们研讨原著、品析人物,校团委拟组织“赏对联、品人物”有奖竞猜活动,请你组织大家认真讨论,为其中的一道竞答题目拟定正确答案。

下列五副对联是同学们依据《三国演义》内容收集的,选项中人物与对联依次对应正确的一项是()①至诚之动,孚及豚鱼,虽阿瞒莫敢不服;大义所归,坚如金石,惟使君乃得而臣。

①醉酒不醉心,觥筹竟可擒刘岱;用武兼用智,释素才得换严颜。

①千古曲直,尽在谁敢杀我;半生起落,可叹时不容君。

①镝惊九日,岂识将军一箭一后羿;功成一岭,几如神技百失百由基。

①浇园种菜,隐介藏形,怕说破天言玉带;煮酒观梅,装愚弄蠢,巧掩藏壮志豪情。

A.诸葛亮张飞黄忠魏延曹操B.关羽张飞魏延黄忠刘备C.关羽赵云魏延马岱曹操D.诸葛亮赵云黄忠曹休刘备2.从《三国演义》的描写看,诸葛亮出山后三次用火的战役分别是①________________①_______________①________________。

这就衍生了一个俗语:新官上任三把火。

3.《三国演义》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写出一个与《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有关的歇后语,并简要介绍与之相关的故事情节。

歇后语:故事情节:4.下列各项中,对《三国演义》作品叙述有误的一项是()A.攻打袁绍期间,曹军远道而来,又逢荒旱,粮食接济不上。

管粮官询问曹操。

曹操便叫粮官王垕改用小斛分发军粮。

接着曹操暗暗派人探察士兵情况。

当发现激起众怒时,他一刀杀了王垕,借王垕的人头来压军心,众怒始解。

B.袁绍在淮南,地广粮多,又有孙策所抵押的玉玺,于是就想称帝,主簿阎象认为此事绝不可行,而袁绍则说:“吾意已决,多言者斩。

”C.张绣从贾诩计打败曹操。

曹操出奇兵战胜张绣。

操因袁绍袭许都而回。

回许都后,曹操表奏孙策有功,封为逃逆将军,赐爵吴侯,派遣使者拿着诏书到江东,谕令孙策防剿刘表。

D.曹操联合刘备进兵徐州。

不料曹操的使者被陈宫捉住,得知刘备连结曹操,吕布遂起兵进攻刘备。

三国的对联

三国的对联

三国的对联关于三国的对联大全《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罗贯中。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三国的对联大全,欢迎大家阅读。

三国的对联1上联:云长若不走麦城下联:男儿本色续三国上联:诸葛先生不出庐下联:鼎立三国何处存上联:东风不于周郎便下联:铜雀春深锁二乔上联:火烧联营书生逊不逊下联:印易徐郡太守谦真谦上联:刘禅献成都爱(艾)不释手下联:廖化成大将唯(维)命是从上联:魏室多杰不止曹丞相(曹称象)下联:汉家选秀才使黄汉升上联:桃园结义汉室不绝皆靠"三塔"下联:祁山延寿诸葛无奈也仗"七星"(烟名)上联:闻声毙命夏侯杰非夏侯"杰"也下联:立业延邦司马师真司马"师"乎上联:刘备兴教左是文右也是文("刘"和"教")下联:钟会成鉴前为金下亦为金("钟"和"鉴")上联:三马同槽反胃(反魏)下联:七贤作赋昏招(昏昭)上联:名不经传曹性神箭太过没眼下联:胆亦非凡杨松寻死就差吞金上联:桥蕤就义才知苦城太苦下联:曹操下拜尽因关羽当关上联:夏窗纸糊个个孔明诸格(葛)亮下联:冬园香沁点点婉华梅兰(栏)芳上联:独骑救主子龙救得龙子下联:单刀赴会关公也做公关上联:空怀远志,暗恨摧心,龙困潭中难自主下联:独泣幽居,深宫锁怨,凤栖檐下更悲鸣上联:诸多宦竖,仗势撩牙,抓着必踹足千脚下联:一并阉贼,插标卖首,看你能狂到几时上联:恨也苍天已死,乱世时,惹起举国烽火下联:借之要术太平,揭竿处,筹得满目黄巾上联:豺狼入室,端的强悍绝伦,咬碎刘家天子命下联:鹰隼凌空,怎奈猖狂不尽,欺压汉室病龙躯上联:大汉铮臣,岂惧之奸贼篡逆下联:齐天义士,忽惜也犬子狼儿上联:长策神驹赤兔,时挥画戟方天,玉带蟒袍多倜傥下联:罔闻谋士机言,久醉佳人粉帐,白门绞练每惜怜上联:笑本初,四世三公,遇劲敌时成弱肉下联:哭燕冀,二州千里,缝兵祸后易王旗上联:负尽天时地利,惟识弄墨舞文,可笑荆州八骏马下联:何曾伟略雄才,未敢挥戈掠阵,难留楚地一孤城上联:赋诗横槊,一番快意如挥,文髓武道能惊世下联:对酒当歌,万里豪情似寄,雅志雄心自顶天上联:织席贩履,原来龙潜于渊,一旦升天能憾地下联:下士礼贤,如有灵犀在侧,半生建业久怀人上联:经谋赤壁,长江水逝之时,敢叫强曹皆北遁下联:奋力彝陵,连寨火燎诸处,能逼劲蜀不东窥上联:矜心傲骨,凛然愤气如刀,化青龙偃月下联:义胆忠肝,快意侠情似马,随赤兔追风上联:阵间逢智帅,休要逞强,用计屠夫称虎将下联:枪下对强人,但能凭勇,无头厉鬼绕蛇矛上联:过处如风吹弱草,万马齐喑,千军尽倒下联:朝中似月映青天,一心俱皓,四面皆张上联:鹤发苍盔,跃马拂刀招未老下联:狼躯锐甲,张弓捻箭射还长上联:昔扬武国中,张扬猛虎曾逐鹿下联:后寄人篱下,落魄苍鹰不若鸡上联:怀扶危智计,困境中,激扬志士八千挥赤血下联:负起死神机,围城外,静指雄师十万化青烟上联:强兵切尾,昔时若定从容,似也曾潇洒下联:大难临头,此瞬如凄震粟,何无状恐惊上联:救阵将军,自可轻骑反败狂澜挽下联:封疆大吏,偏能重镇安国域土平上联:两次脱身尽恃强,必有终一次下联:三遭救主惟凭武,须无第四遭上联:未遇知音,人休笑马超卒子下联:如逢慧主,我可当关羽克星上联:涉水驱船未后,掠寨孤舟锦幔飞,岂笑南人懦弱下联:冲锋陷阵当先,劫营百骑铜铃响,直讥北汉卑羞上联:真侠士置苍生内,必富满腔情,救家国以志下联:大丈夫生乱世中,当携三尺剑,成不世之功上联:力透重围,孤身破阵,且看江东手段下联:刀劈血路,赤体夺魂,须识好汉雄风上联:思国老去伤谋尽,奋力一击,黔驴竟中下联:忘我年来恨技穷,传神半演,伟绩忽成上联:卑怀碧眼紫髯,躬身竖子曾韬晦下联:窃视青龙赤兔,病体小儿竟斩神上联:兄玄德弟翼德释孟德生擒庞德下联:生蒲州过扬州走湖州威震荆州上联:兄玄德弟翼德德兄德弟下联:师卧龙友子龙龙友龙师上联:关羽半生,走单骑,护两嫂,结三义,平四寇,过五关,斩六将,淹七军,镇八方,抚九郡,有十分忠义!下联:孔明一世,结东吴,拒北魏,兴西蜀,擒南蛮,逐中原,折金戈,造木牛,从水势,用火攻,惜土解瓦崩!三国的对联2上联:身虽归土下联:名不沾尘上联:心如金石下联:志似松筠上联:报国机谋远下联:收川气概多上联:淡泊以明志下联:宁静而致远上联:功业昭千载下联:声名播九州上联:烈烈三分将下联:堂堂百战身上联:声名垂竹帛下联:忠义冠山河上联:英气连霄汉下联:忠诚贯斗牛上联:忠直言无隐下联:廉能志不贪上联:才离虎窟逃生去下联:又遇龙潭鼓浪来上联:匙箸失时知肺腑下联:风雷吼处动心胸上联:二十舟舷能摆列下联:万余弓弩尽施张上联:飞蝗透草摇天影下联:骤雨催花射日光上联:虎豹堕牙山岛静下联:凤凰坠羽林树空上联:皇后横亡魂杳杳下联:储君鸩死恨绵绵上联:顷刻花开红影乱下联:片时果结翠阴稠上联:犬豕何堪共虎斗下联:鱼虾空自与龙争上联:势弱只因多算胜下联:兵强却为寡谋亡上联:玉盘堆积青梅满下联:金斝飘香煮酒浓上联:责人之心堪责己下联:恕己之心好恕人上联:壮志威风千古在下联:英雄气概万夫奇上联:自古骄兵多致败下联:从来轻敌少成功上联:纵横舌上鼓风雪下联:谈笑胸中焕斗星上联:赤面秉赤心骑赤兔追风驰驱时无忘赤帝下联:青灯观青史仗青龙偃月隐微处不愧青天。

三国演义中对联供参考学习

三国演义中对联供参考学习

三国演义中描写关羽一生的一副对联!1 赤面秉赤心骑赤兔追风驰驱时无忘赤帝青灯观青史仗青龙偃月隐微处不愧青天2 兄玄德,弟翼德,德兄德弟;师卧龙,友子龙,龙师龙友。

3 匹马斩颜良,河北英雄齐丧胆;单刀会鲁肃,江南名士尽低头!4 荆州形成即中原,得之则进去易,失之则退守难,天意茫茫,莫怪公犹立马;壮武大名垂宇宙,生不做曹氏臣,死不为孙氏妾,人心维系,遂令我欲登龙(1)刘关张励志联:同心协力,救国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2)玉泉山关帝庙联:赤面秉赤心,骑赤兔追风,驰驱时无忘赤帝青灯观青史,仗青龙偃月,隐微处不愧青天(3)诸葛草庐中门联: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4)徐庶口占二副:①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②经天纬地之才出鬼入神之计(5)诸葛亮口占联四副:①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②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③伏路把关饶子敬临江水战有周郎④整备窝弓以擒猛虎安排香饵以钓鳌鱼(6)孔融抒怀联: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7)论人联吕布骂董卓“上欺天子,下虐生灵”;刘备称刘表“名称八俊,威镇九州”曹操称大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徐母称刘备“屈身下士,恭己待人”;周瑜称辩士“舌如利刃,口似悬河”鲁肃称庞统“上通天文,下晓地理”;刘璋骂法正“卖主求荣,忘恩背义”曹女称曹操“功盖寰区,威震天下”(8)叙事联兵临城下,将至壕边枪刀映日,金鼓震天三载亡秦,五年灭楚外患未宁,内忧将作招军买马,积草屯粮放鱼入海,纵虎归山四海难容,一身无主逢山开路,遇水叠桥(9)抒怀联重扶社稷,再立江山斡旋天地,补缀乾坤春夏读书,秋冬狩猎扫清奸党,恢复中原(10)明理联青山不老,绿水长存三军易得,一将难求情虽兄弟,义同君臣归师勿掩,穷寇莫追(11)外貌联写刘备“面如冠玉,唇若涂脂”;写关羽“丹凤眼,卧蚕眉”;写张飞“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写马超“虎体蕴臂,彪腹狼腰”;写周瑜“姿质风流,仪容秀丽”写诸葛亮“头戴纶巾,身披鹤氅”;写魏延“面如重枣,目若朗星”;写庞统“浓眉掀鼻,黑面短髯”。

关于三国演义里面的对子

关于三国演义里面的对子

关于三国演义里面的对子三国演义里面有许许多多经典的对子。

下面是本人为你收集的关于三国演义里面的对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三国演义对联1、刘关张励志联:同心协力,救国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此联出自第1回桃园结义中。

刘、关、张三人在张飞桃园中,备下乌牛白马祭祀等项,焚香祭拜而言誓,以上述对联为宗旨,结为异姓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

其大意是,思想一致,共同努力,救助困难,扶持危急;上可报效国家社稷,下能安定黎民百姓。

全联采用了对偶自对的技法,“同心协力”自对“救国扶危”,“上报国家”自对“下安黎庶”,都很工稳。

从第1回桃田结义到第83回刘备为关羽、张飞报仇讨伐东吴,作者用了将近三之二的篇幅来写三人的忠义史,刻画三人的江湖义气,呼应这副励志联。

刘、关、张为了遵循所立宗旨,纵然牺牲生命和事业也在所不惜,真正做到了患难与共,至死不渝。

2、玉泉山关帝庙联赤面秉赤心,骑赤兔追风,驰驱时无忘赤帝青灯观青史,仗青龙偃月,隐微处不愧青天此联出自第77回关公显圣中。

关羽死后被封为神,往往于玉泉山显圣护民,乡人感其德,就于山顶上建庙,四时致祭。

后人题此联于庙前。

其大意是:红色的面容显示了赤诚的忠心,骑着赤兔追风马,纵横驰骋时从没有忘记自己是汉帝的武将;在青色的油灯下攻读青史,拿着那把青龙偃月大刀,即使在心灵最隐秘的地方,也没有对不起苍天的丑行。

此联的对仗于工稳中见奇巧,对关羽的外貌,坐骑、兵器、爱好以及品德各方面的特点,都做了全面的概括与评价。

联语应用了颜色重字对的技巧,四赤对四青,妙趣横生,令人回味无穷。

这副对联大力称颂关羽的忠肝义胆。

诵读联文,我们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关羽身在曹营心在汉,得知刘备消息后,即挂印封金,保护着甘、糜二夫人,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径往河北投奔刘备,一路上关羽礼敬二位皇嫂,每晚常在灯下凭几看书等一系列情景。

3、诸葛草庐中门联: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此联出自第37回二顾草庐中。

关于三国演义的对联

关于三国演义的对联

关于三国演义的对联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

关于三国演义的对联,你们知道的有哪些?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关于三国演义的对联,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三国演义的对联摘抄
身虽归土
名不沾尘
心如金石
志似松筠
报国机谋远
收川气概多
淡泊以明志
宁静而致远
功业昭千载
声名播九州
烈烈三分将
堂堂百战身
声名垂竹帛
忠义冠山河
英气连霄汉
忠诚贯斗牛
忠直言无隐
廉能志不贪
才离虎窟逃生去
又遇龙潭鼓浪来
匙箸失时知肺腑
风雷吼处动心胸
二十舟舷能摆列
万余弓弩尽施张
关于三国演义的对联推荐
飞蝗透草摇天影
骤雨催花射日光
虎豹堕牙山岛静
凤凰坠羽林树空
皇后横亡魂杳杳
储君鸩死恨绵绵
顷刻花开红影乱
片时果结翠阴稠
犬豕何堪共虎斗
鱼虾空自与龙争
势弱只因多算胜
兵强却为寡谋亡
玉盘堆积青梅满
金斝飘香煮酒浓
关于三国演义的对联精选
责人之心堪责己
恕己之心好恕人
壮志威风千古在
英雄气概万夫奇
自古骄兵多致败
从来轻敌少成功
纵横舌上鼓风雪
谈笑胸中焕斗星
赤面秉赤心骑赤兔追风驰驱时无忘赤帝
青灯观青史仗青龙偃月隐微处不愧青天。

刘备见到诸葛亮家悬挂了一副对联写的是什么

刘备见到诸葛亮家悬挂了一副对联写的是什么

刘备在见到诸葛亮家中悬挂一副对联,写的是:
“淡泊以明志。

宁静而致远。


扩展资料
《三国演义》中刘备见到诸葛亮家悬挂了一幅对联,写的是:()
A.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
B.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正确答案:A
“淡泊以明志。

宁静而致远。


出自诸葛亮的《诫子书》,此联反映的是诸葛亮对人生的哲理思考,认为一个人须恬淡寡欲方可有明确的志向,须寂寞清静才能达到深远的境界。

语浅而意蕴深刻,充满了哲理。

原文《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
摘录
玄德乃辞二人,上马投卧龙冈来。

到庄前下马,扣门问童子曰:“先生今日在庄否?”童子曰:“现在堂上读书。

”玄德大喜,遂跟童子而入。

至中门,只见门上大书一联云:
“淡泊以明志。

宁静而致远。


玄德正看间,忽闻吟咏之声,乃立于门侧窥之,见草堂之
上,一少年拥炉抱膝,歌曰:“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国演义》中的对联中华对联这一艺术瑰宝,萌芽于先秦,问世于唐代,繁荣于明清;而中国古典小说,历经六朝志怪、唐人传奇、宋元话本、明清小说几个阶段。

宋元话本中就有对联出现,而明清的章回小说,正是对联进一步渗入的产物。

经笔者翻检,《三国演义》中的对联约有373副之多。

一、故事情节中的对联章回小说在故事情节中大都安排了一些对联,《三国演义》也不例外,虽然还不算多,但全书先后也现出了49副。

其中五言以上的就有10副,但是《名联鉴赏词典》和《中国对联大词典》均只收录了其中的关帝宙联。

(一)主联十副《三国演义》塑造了三个大的典型,正面人物关羽和诸葛亮,反面人物曹操。

其中关羽义绝,诸葛亮智绝,曹操奸绝,合称为“三绝”。

下面所述的10副对联,正是为塑造这三个典型人物服务的。

1、刘关张励志联同心协力,救国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此联出自第1回桃园结义中。

刘、关、张三人在张飞桃园中,备下乌牛白马祭祀等项,焚香祭拜而言誓,以上述对联为宗旨,结为异姓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

其大意是,思想一致,共同努力,救助困难,扶持危急;上可报效国家社稷,下能安定黎民百姓。

全联采用了对偶自对的技法,“同心协力”自对“救国扶危”,“上报国家”自对“下安黎庶”,都很工稳。

从第1回桃田结义到第83回刘备为关羽、张飞报仇讨伐东吴,作者用了将近三之二的篇幅来写三人的忠义史,刻画三人的江湖义气,呼应这副励志联。

刘、关、张为了遵循所立宗旨,纵然牺牲生命和事业也在所不惜,真正做到了患难与共,至死不渝。

2、玉泉山关帝庙联赤面秉赤心,骑赤兔追风,驰驱时无忘赤帝青灯观青史,仗青龙偃月,隐微处不愧青天此联出自第77回关公显圣中。

关羽死后被封为神,往往于玉泉山显圣护民,乡人感其德,就于山顶上建庙,四时致祭。

后人题此联于庙前。

其大意是:红色的面容显示了赤诚的忠心,骑着赤兔追风马,纵横驰骋时从没有忘记自己是汉帝的武将;在青色的油灯下攻读青史,拿着那把青龙偃月大刀,即使在心灵最隐秘的地方,也没有对不起苍天的丑行。

此联的对仗于工稳中见奇巧,对关羽的外貌,坐骑、兵器、爱好以及品德各方面的特点,都做了全面的概括与评价。

联语应用了颜色重字对的技巧,四赤对四青,妙趣横生,令人回味无穷。

这副对联大力称颂关羽的忠肝义胆。

诵读联文,我们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关羽身在曹营心在汉,得知刘备消息后,即挂印封金,保护着甘、糜二夫人,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径往河北投奔刘备,一路上关羽礼敬二位皇嫂,每晚常在灯下凭几看书等一系列情景。

3、诸葛草庐中门联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此联出自第37回二顾草庐中。

刘、关、张三人跟童子进诸葛草庐,至中门,刘备见门上大书一联。

其大意是:不追求名利,生活简单朴素,才能显示出自己的志趣;不追求热闹,心境安宁清静,才能达到远大目标。

通过此联揭示了诸葛亮的高尚德操。

诸葛亮的《诫子书》中有这样两句话:“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本来是排阀句,小说作者以肯定句的形式取代了原来的否定之否定的形式,而用作诸葛草庐的门联。

但它仍然还是排偶句而非对偶句,干仄极不和谐。

书中在这副对联出现前后,多次展示了诸葛亮的这一志向。

第36回回末,徐庶入草庐见诸葛亮,告之已报他推荐给刘备一事。

诸葛亮闻言作色曰:“君以我为享祭之牺牲乎!”说罢,拂袖而入。

第38回中,刘备请诸葛亮出山时,他说:“亮久乐耕锄,懒于应世,不能奉命。

”刘备听罢,失望已极,哭着说:“先生不出,如苍生何!”说完已是泪满衣襟。

诸葛亮见刘备“其意甚诚”,才答应“愿效犬马之劳。

”第二天动身时又对三弟诸葛均说,因感刘备“三顾之恩”,自己才“不容不出。

”4、徐庶口占二副:①驽马并麟麟寒鸦配鸾凤此联出自第36回走马荐诸葛中,刘备拜徐庶为军师,曹仁领大军进攻新野,徐庶辅佐刘备使得曹军三战皆北,败回许昌。

曹操用程昱计骗走锋庶,徐庶临行向刘备推荐诸葛亮。

当刘备问“此人比先生才德何如”时,徐庶以此联应答。

其大意是:我与他相比,是小巫见大巫,相差何止十万八于里!全联对仗工稳,“驽马”“寒鸦”形名偏正词组对,“麒麟”“鸾凤”并列词组对。

②经天纬地之才出鬼入神之计此联出自第39回博望坡用兵中,曹操命夏侯(忄享)领兵十万以窥新野,进曹营一言不发的徐庶说,刘备得诸葛亮为辅如虎生翼。

当曹操问诸葛亮是何人时,徐庶用此联称赞他的才智。

其大意是:诸葛亮有规划天地的奇才和绝妙高超的计谋。

夏侯(忄享)不服,结果诸葛亮博望坡火攻大败曹军而使之退回许昌,曹操丧胆,关张折服。

5、诸葛亮口占联四副:①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此联出自第43回舌战群儒中。

诸葛亮为联吴抗曹而出使江东,在谒见孙权之前,与江东文武二十余人会于外堂,其中张昭等多数文臣主张降曹,知诸葛亮来意,故意挠起论争,欲使诺葛亮知难而退。

谁知诺葛亮从容不迫,对答如流。

此联是诸葛亮回击程德抠说自己:“为儒者所笑”而对“小人之儒”的描画。

其大意是:小人之儒只会夸夸其谈,却不能解决一个实际问题。

②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此联出自第44回智激周瑜中。

周瑜本来主战,却故意装作主降,鲁肃信以为真而与之争论。

诸葛亮早看穿了周瑜心思,也故意说主降,并说曹操之所以大军甫征,目的之一就是要取江东二美人大乔和小乔。

曹操本是好色之徒,而二乔国色天香,是那么美!诸葛用此联来形容她俩的容貌。

其大意是:简直是太美了!鱼见了沉入水底,雁见了降落沙洲;月见了躲进云层,花见了含羞低头。

周瑜听罢,大骂曹操欺人太甚,方说出本意。

并希望诸葛亮助一臂之力,共破曹贼。

③伏路把关饶子敬临江水战有周郎此联出自第45回三江口斗智中,周瑜因知诸葛亮有王佐之才,便请其兄诸葛瑾劝其弃刘备而事东吴,结果未成。

周瑜转恨诸葛亮,存心欲诛杀之,便请诸葛亮星夜往聚铁山断曹操粮道。

诸葛亮欣然领诺,转而假托江南童谣而口占了上联,来激将周瑜。

其大意是:鲁肃等人只能伏路把关而不能水战;周瑜只堪临江水战而不能陆战。

周瑜被激怒,更自领军去断操粮遭。

诸葛亮笑而阻之,操贼平生惯断人粮道,今必有备。

周瑜播首顿足曰:“此人见识胜吾十倍。

”④整备窝弓以擒猛虎安排香饵以钓鳌鱼此联出自第56回三气周瑜中。

周瑜定下了假途灭虢之计,虚名取川,实取荆州。

刘备向诸葛亮问计时,诸葛亮口占了这副对联。

其大意是:准备好弯穹的强弓硬弩来擒拿凶猛的老虎,安排下喷香的诱饵引料来钓取硕大的老鳖。

具体内容是令赵云领兵在荆州城内严阵以待,关羽,张飞、黄忠、魏延四路兵马包抄其后,齐声喊:“活捉周瑜”,周瑜气得箭疮复裂,坠于马下,咬牙切齿,赌气真要去取西川。

行至巴丘,上流又有刘封、关平领军截住水路。

周璃愈怒。

忽又报诸葛亮遣人送书至,周瑜看后仰天长叹:“既生瑜,何生亮!”连叫数声而亡。

第24回尾有一副类似的对联:整备窝弓射猛虎安排香饵钓鳌鱼总之,通过徐庶的二副口占联和诸葛亮自己的四副口占联,充分表现了诸葛亮作为智慧化身的艺术形象。

这是作者花了最多心血、作了最大努力的一个艺术形象。

6、孔融抒怀联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此联出自第11回北海救孔融中。

孔融极好宾客,经常吟咏此联以抒怀。

其大意是:我极其好客爱友,怛愿友朋满座,宾客迎门;酒杯不空,酒香四溢。

常用杯中酒,酬劳座上客。

此联表现了孔融交朋接友、好客酬宾的情趣。

第23回孔融向曹操推荐自己的好朋友弥衡出使荆州说刘表,弥衡击鼓骂曹。

第40回曹操拟南征刘表、孙权,孔融谏阻。

曹操不纳,孔融叹息这是“以至不仁伐至仁”。

榔虑密告曹操,并说“衡赞融曰仲尼不死,融赞衡曰颜回复生。

向者弥衡之辱丞相,乃融使之也。

”曹操大怒,命人将孔融满门抄斩。

该回所引后人赞诗中化用了这副对联“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

”本书作者为了尊刘贬曹,竟然未给曹操安排一副像样的对联,即使是外人对他的评语,“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不是对联。

而是排偶句。

其实,历史上的曹操,连同他的两个儿子,都是为人熟知的诗人、文学家。

而并不怎么会吟诗咏联的诸葛亮及刘、关、张等人,却给他们安排了6副之多,加上外人评价他们的3副,共为9副,爱憎何其分明也!(二)辅联四类四言以下的短联,由于和上下文结合较为紧密,往往不被当作对联,其实不该如此。

本书故事情节中的39副短联大致可以分为论人、叙事、抒怀,明理四大类。

1、论人:例如第9回吕布骂董卓“上欺天子,下虐生灵”;第21回刘备称刘表“名称八俊,威镇九州”;曹操称大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第36回徐母称刘备“屈身下士,恭己待人”;第45回周瑜称辩士“舌如利刃,口似悬河”;第57回鲁肃称庞统“上通天文,下晓地理”;第64回刘璋骂法正“卖主求荣,忘恩背义”;第80回曹女称曹操“功盖寰区,威震天下”。

2、叙事:例如第7回蔡瑁、第31回袁绍、第73回吕常均说过“兵临城下,将至壕边”;第13回左右说“枪刀映日,金鼓震天”;第20回董承称刘邦“三载亡秦,五年灭楚”;第28回土人说张飞“招军买马,积草屯粮”;第42回曹操说“放鱼入海,纵虎归山”;第40回蒯越说“外患未宁,内忧将作”;第65回李恢说马超“四海难容,一身无主”;第116回钟会说“逢山开路,遇水叠桥”。

3、抒怀:例如第2回王允说“重扶社稷,再立江山”;第37回崔州平说“斡旋天地,补缀乾坤”;第56回曹操说“春夏读书,秋冬狩猎”;第101回诸葛亮说“扫清奸党,恢复中原”。

4、明理:例如第60回刘备说“青山不老,绿水长存”;第70回郭淮说“三军易得,一将难求”;第79回曹丕说“情虽兄弟,义同君臣”,第95回司马懿说“归师勿掩,穷寇莫追。

”二、简洁刻画下的对联书中在刻画入物、烘托环境时,常常应用短小精悍的对联,以收到事半功陪的效果。

此种对联亦未见有人提及,其原因与上文所述的情节中的短联类似。

本书此类对联约有71副,长的八言,短的三言,大致可分为人物外貌、内质、动作和外部环境四类。

1、外貌:例如第1回写刘备“面如冠玉,唇若涂脂”;写关羽“丹凤眼,卧蚕眉”;写张飞“豹头环眼,燕颔虎须”;第10回写马超“虎体蕴臂,彪腹狼腰”;第15回写周瑜“姿质风流,仪容秀丽”;第38回写诸葛亮“头戴纶巾,身披鹤氅”;第53回写魏延“面如重枣,目若朗星”;第57回写庞统“浓眉掀鼻,黑面短髯”。

2、内质:例如第一回写曹操“有机谋,多权变”;第8回写孙策“招贤纳士,屈已待人”;第58回写西凉兵“人人勇健,个个英雄”,第117回写诸葛亮妻“上通天文、下察地理”。

3、动作:例如第5回写张飞“圆睁环眼,倒竖虎须;”第20回写关羽“剔起卧蚕眉,睁开丹凤眼”;第41回写荆州百姓“中箭着枪,抛男弃女”;第42回写曹军“人如潮涌,马似山崩”;第55回写东吴军“势如飞马,疾似流星”;第7l回写赵云“浑身上下,若舞梨花,遍体纷纭,如飘瑞雪”;第87回写蜀军“饥餐渴饮,夜住晓行”;第9l回写蜀兵“鞭敲金镫响,人唱凯歌还”。

4、环境:例如第37回写天气“朔风凛凛,瑞雪霏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