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里历史人物

合集下载

三国演义人物介绍

三国演义人物介绍

三国演义人物介绍1. 诸葛亮诸葛亮诸葛亮•字:孔明•介绍:诸葛亮是蜀国的丞相,被誉为“卧龙”,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之一。

他擅长谋略和算计,被认为是智商极高的代表人物。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主持国家大事,参与了蜀国与魏国的战争,以及与东吴的关系。

他以智勇双全、仁义风范而著称。

2. 刘备刘备刘备•字:玄德•介绍:刘备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也是《三国演义》中的主角之一。

他是蜀国的创立者,被视为仁义之主。

刘备善于体察民情,有着高尚的品德和仁爱的心肠。

他与关羽、张飞一起建立了蜀国,并与曹操的魏国和孙权的东吴展开了多次战争。

3. 关羽关羽关羽•字:云长•介绍:关羽是著名的历史人物和《三国演义》中的重要角色。

他是刘备的义兄,被誉为“武圣”,有着极高的声望。

关羽个性刚烈,勇敢无畏,有着忠诚耿直的品德。

他为了效忠刘备,与刘备一同投奔曹操,但后来转投蜀国,成为了刘备的亲信和重要将领。

4. 张飞张飞张飞•字:翼德•介绍:张飞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位著名角色。

他与刘备、关羽结交,并一同投奔曹操后又随刘备建立了蜀国。

张飞勇猛无比,号称“燕人张翼德”,是一位富有战斗力的将领。

他性格粗犷,嘴皮子很紧,但对兄弟非常忠诚,也是刘备在政治和军事上重要的得力助手。

5. 曹操曹操曹操•字:孟德•介绍:曹操是中国历史上和《三国演义》中的一位重要人物。

他是魏国的创始人,也是曹魏的开国皇帝。

曹操才华横溢,智勇双全。

他通过政治手段和军事行动,积极扩张势力,巧妙运用策略。

尽管曹操经常被描绘为冷酷和残忍的形象,但他也有一些亲友和文化爱好者。

6. 孙权孙权孙权•字:仲谋•介绍:孙权是《三国演义》中的关键人物之一。

他是东吴的创立者和开国皇帝。

孙权继承了父亲孙坚的事业,成为东吴的主要领导人。

孙权一直与蜀国和魏国斗争,既有与刘备的敌对关系,也有与曹操的战事。

尽管他有时候显得有些犹豫和优柔寡断,但孙权在政治和军事上也表现出了出色的能力。

三国演义人物分析

三国演义人物分析

三国演义人物分析《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长篇小说,以三国时期的乱世为背景,描绘了魏、蜀、吴三个国家的战争和一系列英雄人物的生活、奋斗和命运。

下面对其中几位重要的人物进行一些分析:1. 刘备:刘备是蜀国的创始人,被人们尊称为刘皇叔。

他具有仁义之心,充满人民仁爱,尊重天命的精神,得到了民众的广泛支持和拥护。

他与蜀将诸葛亮合作,共同建立起蜀国政权。

刘备虽然在战场上多次受挫,但始终不放弃对统一天下的理想追求,最终在赤壁之战后建立了自己的国家。

2. 关羽:关羽是刘备的铁中铮铮的战友,也是《三国演义》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

他忠诚、勇敢,在战场上卓有成就,形成了忠义、高尚的形象。

在《三国演义》中,他忠于自己的兄弟刘备,倾尽所有,以至于成为后世文化中忠诚义薄井井有条的榜样人物。

3. 曹操:曹操是魏国的创始人,也是《三国演义》中最有争议的人物之一。

他具有出色的政治才能和军事指挥能力,曾经一度统一了大部分中原地区,给刘备蜀国和孙权吴国带来了很大的威胁。

曹操重视统治,善于用人,但他也采取残暴的手段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因此在小说中也被描绘成一个权谋之主。

4. 孙权:孙权是吴国的创始人,他相对于曹操和刘备较年轻,但却展现出了出色的统治才能。

他在战场上不如刘备和曹操,但他善于布局和运筹帷幄。

他与刘备、诸葛亮合作,共同抵抗曹操的进攻,并最终成功建立了自己的吴国。

以上只是对《三国演义》中几位重要人物的简要分析,整部小说涉及众多的人物,每个人物都有各自的特点和形象。

他们的形象塑造和角色定位展现了作者对人性和历史的深刻思考,也成为中国历史文化中的重要元素。

历史认知:《三国演义》中的历史人物

历史认知:《三国演义》中的历史人物

历史认知:《三国演义》中的历史人物1. 引言《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之一,被誉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

它以三国时期为背景,描绘了这个战乱动荡的时期以及其中闪耀的历史人物。

本文将着重介绍《三国演义》中的一些重要历史人物,并分析他们在历史上的真实形象与小说中给出的形象之间的差异。

2. 关羽关羽原为刘备麾下将领,被尊称为武圣。

在小说中,关羽是一个忠诚勇敢、仁义爱民的英雄形象,被奉为忠孝两全的楷模。

然而,在历史上,关羽并没有这么神化的形象。

虽然他对刘备忠心耿耿,并且有着杰出的军事才能,但他也表现出了铁血傲气和野心勃勃的一面。

3. 赵云赵云是蜀国五虎上将之一,在小说中被描绘成一个忠诚勇敢、机智聪明的将领。

他的形象深受人们的喜爱,被誉为龙驹将军。

然而,在历史上,赵云并没有像小说那样具备超凡能力。

虽然他是一个出色的将领,但并没有如小说中所述般卓越。

4. 曹操曹操是三国时期魏国的开国皇帝,也是《三国演义》中的主要反派角色。

在小说中,曹操被描绘成聪明谋略、威风凛凛的形象。

但在历史上,曹操也是一个具有战略眼光和政治手腕的重要人物,而非纯粹的恶棍。

5. 刘备刘备是《三国演义》中的正派英雄人物之一,表现出仁义勇敢、恩泽众人等美好特质。

然而,历史上刘备并非如此完美无缺。

他在夺取政权方面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和犹豫不决的问题。

6. 孙权孙权是吴国建立者,并在《三国演义》中被塑造成一个聪明睿智、善于用兵、重视民生的君主形象。

然而,在历史上,孙权也有一些不为人知的侧面,例如统治时期政策的多样性和偶尔的残酷手段。

7. 结论通过介绍《三国演义》中的一些历史人物,我们可以发现小说中对这些人物形象进行了艺术加工,以拟人化和神话化的方式呈现,使得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那个时代的英雄与荣光。

然而,我们也需要理解小说并不完全反映历史真相,仍需通过其他历史文献对于这些历史人物进行更全面和客观的认知。

注意:以上内容仅根据题目填充相关内容,并未经过详尽验证,并非准确描述历史事实,请使用者谨慎引用。

三国演义中的英雄人物及其故事

三国演义中的英雄人物及其故事

三国演义中的英雄人物及其故事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罗贯中所著的《三国演义》被誉为四大名著之一,它以鲜明的历史背景和生动的情节描绘了一个壮阔而复杂的时代,展示了各类英雄人物的故事。

本文将介绍三国演义中的一些著名英雄人物及其精彩故事。

1. 刘备(刘玄德)刘备是三国演义中最受人喜爱的英雄人物之一。

他出身贫寒,却具有远大的志向和高尚的品德。

他以诚信待人,讲究礼义廉耻,广纳贤才,募集兵员,筹备政权。

在纷乱的战乱时期,他一直保持着自己的原则和崇高的人格魅力,赢得了许多人的支持和爱戴。

2. 关羽(关云长)关羽是刘备的亲密战友,也是他最忠诚的臂助。

关羽以其忠诚、勇敢和高尚的品德而闻名于世。

他对待朋友非常忠诚,为了保护刘备和他的家族,他甘愿舍弃自己的个人荣誉和利益。

关羽的形象在中国人心中树立起了坚忍、忠诚、义气等美德的代表。

3. 张飞(张益德)张飞是刘备的另一位亲密战友,他以其威猛勇猛、脾气暴躁而闻名。

尽管他脾气火爆,但他对抗敌人的勇敢和信仰实际上并不输给其他英雄。

张飞在敌对势力中威名远扬,敌人一听到他的名字,就感到恐惧。

他的形象凸显了英勇无畏和宁死不屈的精神。

4. 赵云赵云是刘备统领的部队的重要将领,也是三国演义中最受人尊敬的英雄之一。

他的勇敢和聪明使他成为战场上的猛虎。

赵云以其灵活机智的战术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闻名于世,经常为刘备的军队带来胜利。

5. 曹操(孟德)作为三国演义中的一个复杂矛盾的反派人物,曹操被形容为一个权谋家和野心家。

他善于运筹帷幄,以其聪明才智和精明的决策,统一了北方的一大片土地。

尽管他的手段残忍,人们对他的旗帜也充满了畏惧,但是他的军事才华是不可否认的。

曹操因其精明和野心塑造了一个复杂而有个性的形象,备受后世人推崇和争论。

总之,三国演义中的英雄人物及其故事给我们展示了丰富的历史细节和感人的情节,他们的形象栩栩如生,表达了尊重和欣赏的美德。

这些英雄人物在历史和文化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并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英雄。

三国演义主要人物及事件

三国演义主要人物及事件

三国演义主要人物及事件
《三国演义》是一部经典的历史小说,主要讲述了三国时期的战
争和政治斗争。

以下是其中的主要人物及事件。

主要人物:
1. 刘备:蜀汉的建立者和主要领袖,被视为仁义之帝。

2. 关羽:被称为义门将军,在蜀汉时期为刘备重要的武将。

3. 张飞:刘备早期将领,以勇猛善战而著名。

4. 曹操:魏国创始人,被认为是一个冷酷、精明的政治家和军事统帅。

5. 孙权:吴国的创始人和统治者,被视为一个有政治智慧的君主。

6. 诸葛亮:蜀汉时期的重量级人物,以才华横溢、谋略高明而闻名。

主要事件:
1. 赤壁之战:曹操和孙权之间的一场决定性战役,孙权在诸葛亮的帮
助下,利用了天气和地理条件对曹军进行了有力的打击。

2. 群雄逐鹿:三国时期各方势力之间的政治斗争和争夺,包括董卓之乱、华雄之战和关羽之死等事件。

3. 三国同盟:刘备、孙权和诸葛亮之间的联盟,旨在共同抵抗曹操。

虽然联盟没有一直保持稳固,但是影响了整个三国时期的政治局面。

4. 南征北战:刘备和诸葛亮南征扩张势力,与孙权协力对抗曹操。

同时,曹操也在北方进行战争,以巩固其权势。

5. 汉室复兴:统一天下是刘备的目标之一,他致力于恢复汉朝旧貌。

最终,在诸葛亮的努力下,蜀汉不仅得以建立,还获得了对整个中原
地区的控制。

三国演义人物介绍

三国演义人物介绍

三国演义人物介绍《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长篇历史小说,全书描写了东汉末年到蜀汉建立的历史过程,塑造了众多英雄人物形象。

以下是一些主要人物的介绍:1.刘备(161年-223年)刘备是本书的主角之一,也是初期的主要统一势力蜀汉的创立者。

他是伟人中不可多得的圣贤之才,被誉为“仁者之君”。

为了复兴汉室,他出任益州牧、汉中王等职位,先后联合孙权和曹操,三度挟天子以令诸侯,但最终失败。

他有伟大的仁爱之心,广纳贤士,重视人才。

他的部下有关羽、张飞、赵云等著名将领,也因此成为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2.关羽(?-220年)关羽是刘备部下的重要将领,他是一个正直勇猛的武将,以“义薄云天”著称。

他有赤面长须,眼目如电,非常威武。

他在赤壁之战中立下赫赫战功,曾经和刘备一起经历了困难和艰难的时刻。

但最终在曹操的包围下不幸被杀,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英雄人物。

3.张飞(火丘人,?-221年)张飞是刘备部下的猛将,他与刘关二人结义为兄弟,并称为“桃园三结义”。

他性格粗犷,脾气火暴,但对刘备忠诚无比。

他擅长长矛,力大无穷,冲锋陷阵时无人可挡。

他在刘备去世后袭击东吴,但最终被部下所杀。

4.赵云(168年-229年)赵云是刘备的重要将领之一,也是当时最有名的猛将之一、他以勇猛善战而著称,被誉为“常胜将军”。

他有着忠诚正直的性格,不畏艰险,善于隐忍和运筹帷幄。

他在刘备生前领兵征战,刘备去世后为刘禅谋权。

他擅长骑术和剑术,以一搏百的勇气和决心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5.曹操(155年-220年)曹操是东汉末年的重要政治家和军事家,也是三国演义中的重要人物之一、曹操聪明机智,决断果断,军事才能卓越,被公认为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政治家之一、他在战场上的勇猛无比,有超人的智慧和胆识。

他一度统一北方,建立了强大的政权,并多次袭击刘备和孙权。

但最终在赤壁之战中被联合起来的刘备和孙权击败。

6.孙权(182年-252年)孙权是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东吴的创立者,也是刘备、曹操的对手。

三国人物介绍

三国人物介绍

三国人物介绍引言:《三国演义》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学作品,描述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三国时代,描绘了那段战乱纷争、英雄辈出的时期。

在这个时代里,涌现出了许多伟大的人物,他们的才智、勇气和智谋使他们成为世人景仰的英雄。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主要的三国人物,带您了解他们的生平事迹和影响。

一、刘备:刘备,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创立者。

他出身贫寒,但却具备着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领导才能。

刘备有着仁德之名,他以孔子的“仁者爱人”为行为准则,深得百姓的拥护和爱戴。

他与关羽、张飞结义为兄弟,并以刘备为主心骨,共同为民谋福。

刘备机智勇敢,在董卓混乱的时期,曾多次遭受困厄,但他却始终未失志气。

最终,刘备成功建立了蜀汉政权,并成为一代英雄。

二、关羽:关羽是刘备的忠诚战友,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武将之一。

他以忠诚和勇气而闻名,被称为“关公”。

关羽以其高大威武的形象和仁义豪迈的性格,深受人们的敬仰。

他为了效忠刘备,甘愿放弃曹操的任命,选择了支持刘备。

在赤壁之战中,关羽以少胜多,击败了曹操的大军,成为战争中最为耀眼的英雄。

三、张飞:张飞是刘备的另一位战友,也是蜀汉时期的重要将领。

他以勇猛的形象和粗犷的性格,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张飞在演义中被描述为一个无所畏惧的战士,他狂暴的战斗力给敌人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不过,张飞因其咆哮如雷的声音而闻名,也因此多次在军中起到了警示作用。

四、曹操:曹操是三国时期魏国的创始人,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战略家。

他以其睿智的思考和冷静的判断力而著称。

曹操精通统筹全局的能力,他善于运用兵法和诡计,使得他的军队屡获胜利。

曹操的统治力量遍及中原地区,对整个三国局面产生了重要影响。

五、孙权:孙权是三国时期吴国的创立者,也是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将领。

他继承了父亲孙坚的事业,并将吴国建立为一个强大的国家。

孙权深知如何处理复杂的政治关系,他善于施展外交手段,并能与其他势力保持稳定的关系。

他还组织了一支强大的海军,有效地保卫了吴国的海岸线。

三国人物大全

三国人物大全

三国人物大全序言《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描绘了三国时期各英雄豪杰的故事,塑造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人物形象。

本文将对《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进行介绍,分析其性格特点和历史背景,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些经典人物。

刘备(玄德)刘备是《三国演义》中的主角之一,被尊称为汉室宗亲,是反董卓的关中群雄之一。

刘备有仁德之名,以“以德服人”著称,为人谦和谨慎,对部下宽厚仁爱。

他与关羽、张飞结为兄弟,共同创建了蜀汉。

刘备虽有雄心壮志,但行事风格较为务实稳重,是一个典型的仁者君子形象。

关羽关羽是刘备手下的一员大将,有“武圣关公”之称。

关羽英勇无双,武艺高强,威震华夏,是蜀汉五虎将之一。

关羽忠义仁勇,对待兄弟如手足,对待敌人如擎柱,为人忠诚直率。

他与刘备、张飞结义为兄弟,是刘备身边的得力助手,为人们传颂至今。

张飞张飞是刘备手下的猛将,有“万夫不当之勇”之誉。

张飞性格豪爽直率,善于用兵,战斗力极强,是蜀汉五虎将之一。

他用三尖两刃刀横扫敌军,威震四方。

虽然有时脾气暴躁,但对家族和兄弟情义深厚,是刘备身边的得力战将。

赵云赵云是刘备手下的一员将领,有“子龙”之称。

赵云武艺高强,战力非凡,是蜀汉五虎将中的一员。

他有忠诚仁义之心,对待君主忠心耿耿,曾在危难之时力挽狂澜,乃是一位忠臣义士。

赵云以其勇猛和忠诚为后人所传颂。

孙权孙权是孙家后代,建立了吴国,成为三国时期东吴的主要统治者。

孙权深知“君子和而不同”的道理,治国有方,对待臣下宽厚有恩。

他娶了大将周瑜的妹妹为妻,与周瑜、孙策合力抵抗曹操的进攻,是一位明君。

孙策是孙家后裔,是吴国的奠基人之一。

孙策英勇果敢,作战勇猛,以少胜多,被誉为“江东小霸王”。

他身世坎坷,多次打败曹操军队,最终寿终正寝。

孙策为人奋勇有谋,建立了一支强大的军队,在当时江东地区崭露头角。

曹操曹操是三国时期的霸主之一,是魏国的奠基人。

曹操有“白马将军”之誉,英明果断,善于用兵,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曹操曾与袁绍、袁术等人争霸中原,最终建立了魏国,统一了北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国演义》里历史人物《三国演义》又名《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小说。

它根据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以及元代评话、杂剧、传说等资料编写而成。

小说描写了汉末、三国时期复杂的军事斗争和政治斗争,以及给人民带来的苦难;成功地塑造了曹操、诸葛亮、刘备、关羽、张飞等典型形象,对智慧和勇武精神作了出色的描写,积累了古代政治、军事斗争的知识和经验,展现了波澜壮阔的社会生活画面。

被世人称为“第一才子书”。

一、诸葛亮《三国演义》里历史人物诸葛亮的故事,三国里关于诸葛亮的14个故事。

诸葛亮在三国里一生的故事都经历了哪些历史典故?整理一下《三国演义》里历史人物诸葛亮的故事。

1、初出茅庐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答应出山相助。

曹操命大将夏侯悙引兵十万杀奔新野。

关羽、张飞对刘备以师礼待诸葛亮很不满,面临大战之际,二人态度消极,将信将疑。

诸葛亮假借刘备剑印,遣兵调将,令关羽、张飞引兵埋伏在博望之左右,调赵云回来担任前部诱敌,刘封、关平带人埋伏负责放火。

曹将夏侯悙果然轻敌上当,不听部将劝告,长驱直入,被大火烧得死伤无数,又遭各路伏兵夹击,损兵折将,丢弃博望城,逃回许昌。

诸葛亮一战成名,使刘备及手下大为敬服,奠定了自己的威望。

故事反映诸葛亮的性格:小心谨慎旷世济民2、火烧博望博望坡军师初用计——孔明令曰:“博望之左有山,名曰豫山;右有林,名曰安林:可以埋伏军马。

云长可引一千军往豫山埋伏,等彼军至,放过休敌;其辎重粮草,必在后面,但看南面火起,可纵兵出击,就焚其粮草。

翼德可引一千军去安林背后山谷中埋伏,只看南面火起,便可出,向博望城旧屯粮草处纵火烧之。

关平、刘封可引五百军,预备引火之物,于博望坡后两边等候,至初更兵到,便可放火矣。

”又命:“于樊城取回赵云,令为前部,不要赢,只要输,主公自引一军为后援。

各须依计而行,勿使有失。

”……孔明谓玄德曰:“主公今日可便引兵就博望山下屯住。

来日黄昏,敌军必到,主公便弃营而走;但见火起,即回军掩杀。

亮与糜竺、糜芳引五百军守县。

”命孙乾、简雍准备庆喜筵席,安排功劳簿伺候。

有诗曰:“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

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3、火烧新野火烧博望坡之后,曹操卷土重来,派曹仁和曹洪大军进攻新野。

诸葛亮料新野呆不了,就留下空城,民房屋上藏硫磺等引火之物。

曹军进城之后住入了民房。

夜里狂风大作,埋伏在城外的刘备军往城里射火箭。

大火迅速烧起来。

曹兵逃奔出城,被刘备军截杀,大败而归。

4、舌战群儒曹操大军沿江结寨,准备并吞江东。

东吴君臣惊疑忧惧,是和是战难以定夺。

诸葛亮运用谋略,与东吴群臣纵论天下大事,巧舌辩驳,说服他们和孙权要与刘备联合抗曹。

才有后来的赤壁之战。

此成语原指与众多儒生谋士争辩,驳倒对方的议论,后指与很多人激烈争辩并驳倒对方。

5、智激周瑜孔明曰:操本好色之徒,久闻江表乔公二女有沉鱼落雁之容,闭目羞花之貌。

操曾发誓:“愿得江东二乔,置之铜雀台,以乐晚年,虽死无恨矣。

”今虽引百万之众虎视江南,其实为此二女也。

将军何不以千金买此二女.差人送与曹操。

操必班师矣。

此范蠢献西施之计,何不速为之?周瑜听罢.勃然大怒,离座指此而骂曰:“老贼欺吾太甚!”6、用奇谋孔明借箭(草船借箭)周瑜刁难诸葛亮,令其十天内造出十万支箭,诸葛亮却立军令状三天完成。

他前二天按兵不动,暗中叫鲁肃备大船二十,各船扎草人千个。

第三天四更,江上大雾迷漫,诸葛亮率船到曹军水寨前擂鼓呐喊佯攻,曹军怕中计,下令弓箭手向江中射箭。

这一妙计使诸葛亮不费吹灰之力就完成了任务。

7、祭七星坛借东风周瑜为没有东南风而病倒在床上。

诸葛亮给周瑜开了个“药方”,上面写着:“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说他能借来东风,他让周瑜为他搭起高九尺的七星坛,然后自己在坛上做法。

几天之后,果然刮起了东南风。

周瑜嫉妒,便派人去杀诸葛亮。

然而诸葛亮早有预防,事先回夏口去了。

8、孔明巧布八阵图刘备兵败,陆逊追至夔关,遇此阵,土人言:“此处地名鱼腹浦。

诸葛亮入川之时,驱兵到此,取石排成阵势于沙滩之上。

自此常常有气如云,从内而起。

”逊入阵不得出,后被孔明岳父黄承彦放出。

八阵图“名八阵图。

反复八门,按遁甲休、生、伤、杜、景、死、惊、开。

每日每时,变化无端,可比十万精兵。

”9、武侯弹琴退仲达(空城计)空城计:诸葛亮屯兵于阳平,把部队都派去攻打魏军了,只留少数老弱残兵在城中。

忽然听到魏军大都督司马懿率15万大军来攻城,诸葛亮临危不惧,传令打开城门,还派人到城门口洒扫。

诸葛亮自己却登上城楼,端坐弹琴,态度从容,琴声不乱。

司马懿来到城前,见此情形,心生疑窦,爬城中有埋伏,因此不敢贸进,便下令退兵。

故事反映诸葛亮性格:智勇双全沉着冷静知己知彼胆识过人10、挥泪斩马谡马谡自告奋勇驻守街亭,遇到了魏将张郃所率主力部队的抵抗。

马谡违背了诸葛亮原先的部署,又不听从部将王平的建议,在众寡不敌的形势下,居然不下据城,而舍水上山,结果被张郃军队切断水道,杀得大败。

街亭失守,使诸葛亮十分被动,一场十分有利的战局顿时变成败局。

尽管诸葛亮十分爱惜马谡的才华,但是,为了严明军纪,他毅然按照军法处斩了马谡,还上疏朝廷,自请贬官三级,追究个人“不能训章明法”、用人不当的责任。

故事反映诸葛亮性格:军纪严明,以身作则11、见木像魏都督丧胆(羽扇纶巾)诸葛亮积劳成疾,临终与众将诀别,并安排了军国大事。

他死后虽秘不发丧,但司马懿见蜀兵后退已知真相,故催军速追。

突然五丈原上炮响旗飘,诸葛亮端坐四轮车出现,,他羽扇纶巾。

魏军见诸葛亮尚在,弃甲逃命,溃不成军。

两日后,司马懿方知车上是木人。

此成语形容诸葛亮的装束,也形容谋士镇定自若的潇洒风度。

12、六出祁山诸葛亮恢复与吴联盟、平定南中后,就准备北伐曹魏。

第一次北伐在蜀汉建兴六年(228年)春,他令赵云等作疑兵,摆出由斜谷攻郿城的态势,吸引魏军;自己则率主力向祁山方向进攻,陇右的天水、南安、安定等郡相继叛魏降蜀,又收服了姜维,一时关中大震。

可是马谡违背诸葛亮部署,丢了街亭;赵云等出兵也不利,诸葛亮只得退回汉中。

不久,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又叛汉附魏。

第二次北伐是同年冬,诸葛亮乘陆逊在石亭打败曹休之机,出散关,包围陈仓,攻打二十多天未破,魏的援军赶到,他不得已又退回汉中。

第三次北伐是建兴七年,亮进攻武都、阴平,打败魏援军,占了这两郡,留兵据守,自己率部回师。

次年,魏军进攻汉中,诸葛亮加强防守,又增调援军,再由于连续大雨,子午谷、斜谷等道路不通,魏军撤退。

第四次北伐是建兴九年,蜀军包围祁山,魏军统帅司马懿迎击,诸葛亮准备决战。

司马懿知蜀军远来,军粮不多,凭险坚守,拒不出战。

诸葛亮想用退兵的办法引诱敌人,但司马懿追赶很谨慎,蜀军一停,他就扎营拒守。

此时李严假传刘禅要求退兵的圣旨,加上蜀军粮草将尽,诸葛亮只得班师,在归途中以伏兵杀了魏国名将张郃。

第五次北伐是十二年春,诸葛亮率十万大军出斜谷口,到达郿县,在渭水南岸五丈原扎营。

司马懿也筑营阻拦,不与蜀军作战,料知蜀军远来,粮草运输困难,想把蜀军拖垮。

诸葛亮也有准备,在渭水分兵屯田,作长期战争的打算。

诸葛亮在这次出兵前曾与孙权约定同时攻魏,五月吴军十万攻魏,不胜,撤回江东,所以蜀军只得与魏军单方面周旋。

八月间诸葛亮积劳成疾,病情日益严重,不久就与世长辞。

死后,姜维等遵照他的遗嘱,秘不发丧,整军退入斜谷。

诸葛亮出师北伐共为五次,真正出兵祁山只有二次;还有一次是魏军进攻汉中,不是诸葛亮出击。

后世概而言之,说成是「六出祁山」。

故事反映诸葛亮性格:意志坚定性格倔强13、七擒孟获孔明归到寨中,升帐而坐,谓众将曰:“吾今此计,不得已而用之,大损阴德。

我料敌人必算吾于林木多处埋伏,吾却空设旌旗,实无兵马,疑其心也。

吾令魏文长连输十五阵者,坚其心也。

吾见盘蛇谷止一条路,两壁厢皆是光石,并无树木,下面都是沙土,因令马岱将黑油柜安排于谷中,车中油柜内,皆是预先造下的火炮,名曰‘地雷’,一炮中藏九炮,三十步埋之,中用竹竿通节,以引药线;才一发动,山损石裂。

吾又令赵子龙预备草车,安排于谷中。

又于山上准备大木乱石。

却令魏延赚兀突骨并藤甲军入谷,放出魏延,即断其路,随后焚之。

吾闻:‘利于水者必不利于火。

’藤甲虽刀箭不能入,乃油浸之物,见火必着。

蛮兵如此顽皮,非火攻安能取胜?使乌戈国之人不留种类者,是吾之大罪也!”众将拜伏曰:“丞相天机,鬼神莫测也!”孔明令押过孟获来。

孟获跪于帐下。

孔明令去其缚,教且在别帐与酒食压惊。

孔明唤管酒食官至坐榻前,如此如此,分付而去。

却说孟获与祝融夫人并孟优、带来洞主、一切宗党在别帐饮酒。

忽一人人帐谓孟获曰:“丞相面羞,不欲与公相见。

特令我来放公回去,再招人马来决胜负。

公今可速去。

”孟获垂泪言曰:“七擒七纵,自古未尝有也。

吾虽化外之人,颇知礼义,直如此无羞耻乎?”遂同兄弟妻子宗党人等,皆匍匐跪于帐下,肉袒谢罪曰:“丞相天威,南人不复反矣故事反映诸葛亮性格:以德服人14、星落五丈原次曰,诸葛均回,孔明嘱付曰:吾受刘皇叔三顾之恩,不容不出。

汝可躬耕于此,勿得荒芜田亩。

待我功成之曰,即当归隐。

后人有诗叹曰:身未升腾思退步,功成应忆去时言。

只因先主丁宁后,星落秋风五丈原。

后日本诗人土井晚翠拿这句诗作题目,咏叹诸葛亮。

二、刘备原文:刘焉出榜招募义兵。

榜文行到涿县,引出涿县中一个英雄。

那人不甚好读书;性宽和,寡言语,喜怒不形于色;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豪杰;生得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汉景帝阁下玄孙,姓刘名备,字玄德。

昔刘胜之子刘贞,汉武时封涿鹿亭侯,后坐酎金失侯,因此遗这一枝在涿县。

玄德祖刘雄,父刘弘。

弘曾举孝廉,亦尝作吏,早丧。

玄德幼孤,事母至孝;家贫,贩屦织席为业。

家住本县楼桑村。

其家之东南,有一大桑树,高五丈余,遥望之,童童如车盖。

相者云:“此家必出贵人。

”玄德幼时,与乡中小儿戏于树下,曰:“我为天子,当乘此车盖。

”叔父刘元起奇其言,曰:“此儿非常人也!”因见玄德家贫,常资给之。

年十五岁,母使游学,尝师事郑玄、卢植,与公孙瓒等为友。

及刘焉发榜招军时,玄德年已二十八岁矣。

当日见了榜文,慨然长叹。

按照故事发展顺序:出场,桃园结义;讨伐黄巾,救董卓被辱,官封平原县,张飞鞭督邮而去;投公孙瓒,随之讨伐董卓,是有三英战吕布;董卓灭,曹操举兵伐讨陶谦为父报仇,刘发兵救陶谦得陶谦临终举郡(徐州)相托,袁术伐徐州,得吕布辕门射戟得解;吕布伐徐州,小沛安身,联曹操灭吕布,小沛被夺,寄身曹营,吕布败,绑付白门楼,得刘备一语致死地;觐见汉帝,得皇叔之名,于是有曹操煮酒论英雄;联马腾等密议除操,事败前,借兵讨贼,得豫州,由称刘豫州;曹操伐刘备,三兄弟失散,寄身袁绍,关羽与曹操约法三章,张飞落草;官渡之战前,关羽过五关斩六将,三兄弟始相聚,投奔荆州刘表刘景升;徐庶投奔明主,曹操用计赚徐庶;三顾茅庐得诸葛;曹操南征,刘表病逝,蔡氏得权,是有长坂坡之围,赵云单枪闯曹营,杀大小名将五十余员;诸葛东吴求联合,遂有赤壁之战;曹操败,乱中取荆襄五郡,始得基业;得庞统,议伐西川,庞统身死落凤坡;攻入西川,得益州;东吴吕蒙献计,计赚荆州,关羽走麦城,兵败身死;汉灭曹兴,刘备称帝,举国伐吴,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刘备身死白帝城1、桃园三结义东汉末年,朝政腐败,再加上连年灾荒,人民生活非常困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