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优选·期末满分卷】第五单元知识梳理A卷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初一下学期语文第五单元知识点大全

(北师大版)初一下学期语文第五单元知识点大全

(北师大版)初一下学期语文第五单元知识点大全
读书使学生认识丰富多彩的世界,获取信息和知识,拓展视野。

接下来本店铺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初一下学期语文第五单元知识点,希望大家喜欢!
9 黄河化险
作者简介。

权延赤,1945年出生于河北完县。

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多欲之年》、长篇纪实文学《走下神坛的毛泽东》《走下圣坛的周恩来》等。

10 毛泽东词两首
1作者简介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笔名子任。

湖南湘潭人。

诗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初一下学期语文第五单元知识点整理的很及时吧,提高学习成绩离不开知识点和练习的结合,因此大家想要取得更好的成绩一定要注重从平时中发现问题查缺补漏~
【(北师大版)初一下学期语文第五单元知识点大全】终于写完毕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谢谢!。

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优选·期末满分卷】第五单元知识检测B卷

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优选·期末满分卷】第五单元知识检测B卷

【智乐·期末满分卷】第五单元知识检测B卷(时间:90分钟分数:100分)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6分)1.下列加线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寂静(jì)辉煌(huáng)炫目(xuán)拔地而起(bá)B.浩瀚(hàn)憧憬(tōng)苦涩(sè)喟然一叹(kuì)C.拽入(zhuài)侵噬(shì)愕然(è)屹立不倒(yì)D.倒戈(gē)妄断(wàng)伺候(sì)偃旗息鼓(yǎn)2.下列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眺望驱逐晃动深不可测B.酩酊震撼檄文九死一生C.蟊贼谗言红装素裹浩如烟海D.仓穹和蔼无边无际围追堵截3.“三十六计”是指中国古代36个兵法策略,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之一。

“三十六计”中的许多计谋是借助比喻定名的。

下列计谋都借助了比喻的一项是()(2分)A.远交近攻顺手牵羊反客为主B.围魏救赵以逸待劳偷梁换柱C.打草惊蛇浑水摸鱼调虎离山D.暗度陈仓金蝉脱壳欲擒故纵4.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几乎所有的造假者都是这样,随便找几间房子,拉几个人就开始生产,于是大量的垃圾食品厂就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

B.李白的“白发三千丈”这句诗大胆地运用夸张和想象的手法,把郁积在诗人胸中的“愁”描摹得淋漓尽致。

C.在这场抗击“非典”的战役中,广大医务工作者始终战斗在最前线,他们中的感人事迹不胜枚举。

D.看到电视画面上数百头藏羚羊被盗猎分子枪杀而横尸荒野的惨状,我们无不感到义愤填膺,恨不得立即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要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为既具有丰富的知识又有高尚的品质。

B.张老师的语文课上得很好,全班同学都喜欢,只有李杰不喜欢。

C.春天是一个万物复苏的季节,到处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北师大版七下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

北师大版七下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

初中语文试卷马鸣风萧萧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五单元测试卷一、积累运用(20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只有四个不正确,请你找出并改正。

(2分)泥泞.(nìng)猝.然(zú)檄.文(xí)愠.怒(wèn)憎恶.(wù)蠢.笨(chǔn)轶.事(yì)谗.言(chán)号.叫(hào)坠.落(duò)亢.奋(kàng)孱.弱(chán)_______改为_______ _______改为_______ _______改为_______ _______改为_______2.下列词语中有两处书写错误,请找出并改正。

(2分)魄力咆哮勋章翡翠遗憾鸭雀无声眉梢悼念严竣倒戈怠慢风狂雨骤_______改为_______ _______改为_______3.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堤岸上几百名战士又爆发出惊天动地的呐喊。

(形容声音特别大)....,并世无第二人。

(隐藏胆怯之B.考其生平,以大勋章作扇坠,临总统府之门,大诟袁世凯包藏祸心....心)C.犹.有花枝俏。

(还),迟迟不敢下手。

(坏名声传下去,永远被人唾骂)D.袁世凯早就想杀章太炎,但是害怕遗臭万年....4. 下列句子运用的表达方式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2分)A.任弼时在空洞门口憋一口气,一弓身冲入风雨中;一会又水淋淋地跑回来:“主席,骑兵报告,刘戡出去了,目标是我们曹庄!”B.只是,再不曾有一兵一马敢追下山,追到河堤上。

C.章太炎绝过食,决心以死来和袁世凯对抗,他终日用大幅纸,或干脆就在墙上大书“死”字。

D.幸运所需要的美德是节制,而逆境所需要的美德是坚忍,后者比前者更为难能。

5.下面对相关内容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2分)A、《黄河化险》写的是中央纵队在黄河岔化险为夷的经过,体现了毛泽东等人的伟大魄力与战略眼光。

B、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上阕描写了梅花傲寒开放的美好身姿,下阕揭示其精神品格。

北师版七年级语文下期末测试卷五(附答案)范文

北师版七年级语文下期末测试卷五(附答案)范文

北师版七年级语文下期末测试卷五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28分)1.根据提示,用课文原句填空。

(5分)(1)《自嘲》诗中最能体现鲁迅爱憎分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毛泽东《沁园春·雪》中化静为动、气势奔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认为“国恒亡”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高尔基《海燕》)(5)人的美德犹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培根《论逆境》2.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A.雍.(yōng)容夸父.(fǔ)逮.(dài)捕老牛舐.(shì)犊B.愠.(wēn)怒水藻.(zǎo)箕.(qī)畚讨敌檄.(xí)文C.旌.(jǐng)旗孱.(cán)弱郁悒.(yì)稍逊.(sùn)风骚D.咳嗽.(sou)抽屉.(tì)窘.(jiǒng)迫隔三差.(chā)五3.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马革裹尸食不裹腹司空见惯锲而不舍B.妇孺皆知义愤填膺慷慨淋漓心无旁鹜C.娇揉造作中流砥柱疑窦释然意气用事D.黯然失色咄咄逼人踉踉跄跄铤而走险4.从句中括号中选出最恰当的词语填空。

(4分)(1)门开了,麦隆内夫人看见一个苍白_______(羞怯/害羞/羞惭)的女士走进来,其神色之________(忧愁/忧郁/忧伤),是麦隆内夫人从来没有看见过的。

(2)在这以前,爱因斯坦决心关起门来搞统一场论。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试题(北师大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试题(北师大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试题(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试题(北师大版)一、积累与运用(20分)1.根据句子中的拼音写出恰当的汉字。

(4分)(1)刷,汗水立刻从他额头qn出来。

( )(2)终于,那纸烟燃出圆圆的深红的火头,火头上niǎoniǎo地升起颤抖的青烟。

( )(3)从这图像中去j取启示吧。

( )(4)狂风紧紧抱起一堆巨浪,恶狠狠地扔到峭崖上,把这大块的fěi翠摔成尘雾和水沫。

( )2.将下列诗句工整地抄写在横线上。

(2分)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3.原文默写。

(4分)(1)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2)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陆游《卜算子咏梅》)(3)《沁园春雪》中起过渡作用的句子是: 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活正应像你这样充满音响,波浪啊!(蔡其矫《波浪》)4.下面对相关内容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2分)A.《黄河化险》写的是中央纵队在黄河岔化险为夷的经过,体现了毛泽东等人的伟大魄力与战略眼光。

照料,家里十分困难,她的父亲多次要求她辍学回家帮助操持家务。

假如你是王玲的班长兼好友,打算前去做说服工作。

临行前你将做些什么准备?届时你如何对王玲的父亲说?(5分)二、阅读理解(40分)(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10分)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8.这首词中,词牌是,题目是。

(2分)9.原文填写。

(2分)(1)《沁园春雪》中虚写的句子是:。

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优选·期末满分卷】期末测试卷(五)

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优选·期末满分卷】期末测试卷(五)

【智乐•期末满分卷】期末测试卷(五)(时间:120分钟分数:120分)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线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A.瞭望(liào)狂澜(lán)断壁残垣(yuán)徜徉(cháng)B.拂晓(fú)文绉绉(zōu)期期艾艾(ài)抖擞(sǒu)C.黄晕(yùn)晨曦(xī)忧心忡忡(chōng)并蒂(dì)D.选聘(pìn)充沛(pèi)勉强(qiǎng)雍容(yōng)2.下列词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3分)A.奠基告罄挖墙脚翻来覆去B.旌旗挚友通辑令自知之名C.惩罚取缔座右铭风靡一时D.寥落肃静顶梁柱味同嚼蜡3.下列句中加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A.这两首诗有异曲同工之妙,语言平白如话,情感直率奔放。

B.为了迎接首届文化艺术节,小龙和小钱逢场作戏,精心编排了一出话剧。

C.杨绛在散文集《我们仨》中,回顾了一幕幕一家三口尽享天伦之乐的温馨场景。

D.中国驻马里维和部队突遭袭击,战士申亮亮将自己年轻的生命永留异乡,他死得其所。

向英雄致敬!4.(内蒙古包头)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腊八粥是用糯米、豆类、红枣、核桃、莲子等干果掺在一起煮成的美味佳肴。

B.丰富心灵的方式需要到大自然中去感受,到有文化积淀的地方去游历,包括欣赏艺术作品等方面的体验。

C.考古学家曾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发现一处元代墓群,其中发掘出土的卧鹿纹金马鞍,令人啧啧称奇。

D.净化网络语言,这不仅仅是一种语言交流,也是对民族文化传承的尊重。

5.下列有关名著《西游记》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3分)A.《西游记》,长篇章回体神话小说,它有着历史真实的影子,即唐贞观年间玄奘远出西域取经的事件。

B.《西游记》前七回写大闹天宫的故事,是全书的精华部分,表现了孙悟空的反抗精神。

C.《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清代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乐·期末满分卷】第五单元知识梳理A卷
一、课内基础知识梳理与检测
【知识点字音字形】
1.给下列加线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苍qióng() xuàn()目 mǐngdǐng()()
眺望()偃旗息鼓()浩hàn()
憧憬()()喟然一叹()苦sè()
è()然侵shì()拽入()
不禁()屹立不倒() máo()贼
檄文()倒戈()妄断()
【知识点词义理解】
2.解释加线的词。

(1)引无数英雄竞折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略输文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原驰蜡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看红装素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犹有花枝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理解性默写】
3.默写。

(1)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总写北国风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运用了比喻手法以动写静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起过渡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4)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再写出一句古诗词中写雪景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中写梅花不畏风雪而昂扬怒放,不为争春,只为报春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写出一句古诗中写梅花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病句辨析】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清华大学联合剑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成立低碳能源大学联盟未来交通研究中心,他们试图寻找解决北京雾霾天出行困难的破解之道。

B.他每天骑着摩托车,从城东到城西,从城南到城北,把180多家医院、照相馆、出版社等单位的废定影液一点一滴地收集起来。

C.明朝嘉靖之后,世风日下,贪污被视为正常,清廉反被讥笑,因而,在官员离任时,人们常以宦囊的重轻来判评他们能耐的大小。

D.蒙古族同胞长期生活在马背上,随身携带精美的小刀,既可以用来宰杀、解剖、切割牛羊的肉,肉烧熟了,又可以用它来做餐具。

知识点修辞运用
5.指出下列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1)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
(2)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
(3)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
(4)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
(5)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知识点文学常识
6.填空。

(1)《沁园春·雪》中的“沁园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题目。

(2)《卜算子·咏梅》这首词是毛泽东主席读了_____________的词后写的,词牌名是_____________。

“咏梅”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诗中借赞颂梅花
_____________的高尚品格,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

【知识点句子衔接】
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德国诗人席勒有篇诗作名叫《大地的瓜分》,写的是希腊神话故事。

其大意是,宙斯对人类说:“把世界领去!”于是,农夫、贵族、商人和国王,纷纷领走了谷物、森林、仓库和权力。

之后,来了一位诗人,但已无任何东西可得。

宙斯问诗人:“当瓜分大地时,你在何处?”诗人说:“我在你身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