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1单元山水神韵课时分层作业2听听那冷雨鲁人版必修2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山水神韵3再别康桥课后作业鲁人版必修2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山水神韵3再别康桥课后作业鲁人版必修2

3 再别康桥阅读鉴赏(一)课内阅读阅读《再别康桥》一诗,完成1~4题。

再别康桥徐志摩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1.诗人在诗中选取了几个意象来渲染和表现对康桥的眷恋?剖析:“意象”即“诗人运思而成寓意深刻的事物”,要充分把握诗歌所描绘景物。

答案:三个,即金柳、青荇、潭水。

2.由诗中内容可看出,诗人寻不着梦而流露出怎样的内心感受?剖析:要抓住诗人在诗歌中贯穿始终的感情。

答案:悲伤、遗憾、苦闷。

3.在最后一节,诗人说“悄悄的我走了”,为什么要“悄悄的”?剖析:要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来理解。

答案:诗人不愿把来寻旧梦这件事嚷出去,尤其是不想让人知道自己复杂的处境和复杂的内心,此外“悄悄”也有“寂寞”的含义,这一片感情领域是属于他自己的。

4.《再别康桥》是徐志摩的名篇之一,多年来被人们所欣赏,试从中举例简析诗歌融情于景的特点。

剖析:解答此题,要把景物描绘的内容写出来,同时把寄寓的情道出来。

答案:(示例)如“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既是写景,又是写意,融情于景,情景交融,迷离恍惚,色彩斑斓。

清泉潭底的浮藻间荡漾着染有晚霞的榆树的倒影,美丽得如同幻觉,使诗人遥想当年的欢乐。

这些美丽的、斑驳的颜色和水草,仿佛是当年欢乐和理想的沉淀,像梦一样遥远,可它又在眼前。

诗歌景中有情、音调柔美,被人称道。

(二)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查尔斯[美国]雪莉·杰克逊劳瑞上幼儿园那天起,我心里明白生活从此要发生些变化了。

高中语文第1单元山水神韵2听听那冷雨教师用书鲁人版

高中语文第1单元山水神韵2听听那冷雨教师用书鲁人版

2 听听那冷雨[预习——夯实基础][知识·梳理]第1步读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1.单音字羡慕.(mù) 黔.首(qián) 椽.子(chu án) 氤氲..(yīn yūn) 舐.犊情深(shì) 羯.鼓(jié) 天籁.(lài) 翩.翩起舞(piān) 惊蛰.(zhé) 仓颉.(jié) 岑.寂(cén) 2.多音字(1)组词辨析法薄⎩⎪⎨⎪⎧薄.荷(bò)菲薄.(bó) 读⎩⎪⎨⎪⎧百读.不厌(dú)句读.(dòu) 折⎩⎪⎨⎪⎧摧心折.骨(shé)损兵折.将(zhé) 乐⎩⎪⎨⎪⎧乐.队(yuè)欢乐.(lè) (2)语境辨析法①他嘴里高兴地哼着小曲.(qǔ),穿过江南那曲.(qū)折的小巷。

②这位姓解.(xiè)的警官对于押解.(jiè)途中罪犯的逃脱方式,百思不得其解.(jiě)。

第2步写字形——奥妙无穷方块字⎩⎪⎨⎪⎧k ēn ɡ(铿)锵qiān(悭)吝 ⎩⎪⎨⎪⎧惊hài(骇)hái(骸)骨 ⎩⎪⎨⎪⎧x ī(淅)沥清xī(晰)xī(蜥)蜴⎩⎪⎨⎪⎧xi āo (萧)瑟xiāo(潇)洒洞xiāo(箫)第3步辨词语——于细微处细斟酌1.明确词义 (1)料料峭峭:形容微寒(多指春寒)。

(2)想入非非:思想进入虚幻境界,完全脱离现实;胡思乱想。

(3)孺慕之情:指幼童爱慕父母之情。

(4)皇天后土:对天和地的尊称。

古人认为天地能主持公道,主宰万物。

(5)石破天惊:形容事情或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6)若即若离:好像接近,又好像不接近,形容跟人的关系不很紧密。

2.理解辨析(1)萧萧·潇潇“萧萧”与“潇潇”都是描写、形容事物的词,但适用对象有别。

“萧萧”是象声词,形容马叫声、风声、草木摇动声等。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1单元 山水神韵 2 听听那冷雨教师用书 鲁人版必修2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1单元 山水神韵 2 听听那冷雨教师用书 鲁人版必修2

2 听听那冷雨[预习——夯实基础][知识·梳理]第1步读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1.单音字羡慕.(mù) 黔.首(qián) 椽.子(chu án) 氤氲..(yīn yūn) 舐.犊情深(shì) 羯.鼓(jié) 天籁.(lài) 翩.翩起舞(piān) 惊蛰.(zhé) 仓颉.(jié) 岑.寂(cén) 2.多音字(1)组词辨析法薄⎩⎪⎨⎪⎧薄.荷(bò)菲薄.(bó) 读⎩⎪⎨⎪⎧百读.不厌(dú)句读.(dòu) 折⎩⎪⎨⎪⎧摧心折.骨(shé)损兵折.将(zhé) 乐⎩⎪⎨⎪⎧乐.队(yuè)欢乐.(lè) (2)语境辨析法①他嘴里高兴地哼着小曲.(qǔ),穿过江南那曲.(qū)折的小巷。

②这位姓解.(xiè)的警官对于押解.(jiè)途中罪犯的逃脱方式,百思不得其解.(jiě)。

第2步写字形——奥妙无穷方块字⎩⎪⎨⎪⎧k ēn ɡ(铿)锵qiān(悭)吝 ⎩⎪⎨⎪⎧惊hài(骇)hái(骸)骨 ⎩⎪⎨⎪⎧x ī(淅)沥清xī(晰)xī(蜥)蜴⎩⎪⎨⎪⎧xi āo (萧)瑟xiāo(潇)洒洞xiāo(箫)第3步辨词语——于细微处细斟酌1.明确词义 (1)料料峭峭:形容微寒(多指春寒)。

(2)想入非非:思想进入虚幻境界,完全脱离现实;胡思乱想。

(3)孺慕之情:指幼童爱慕父母之情。

(4)皇天后土:对天和地的尊称。

古人认为天地能主持公道,主宰万物。

(5)石破天惊:形容事情或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6)若即若离:好像接近,又好像不接近,形容跟人的关系不很紧密。

2.理解辨析(1)萧萧·潇潇“萧萧”与“潇潇”都是描写、形容事物的词,但适用对象有别。

“萧萧”是象声词,2形容马叫声、风声、草木摇动声等。

高中语文第1单元山水神韵课时分层作业3再别康桥鲁人版必修2

高中语文第1单元山水神韵课时分层作业3再别康桥鲁人版必修2

课时分层作业(三) 再别康桥一、基础运用层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导学号:52662019】①有人误将贵阳目前的经济总量与一线城市同日而语....,是因为在过去的一年里,贵阳奇迹般地创造出五个“中国第一”,大有弯道超越的势头。

②在对待利比亚局势的态度上,英国又一次紧跟美国顺风吹火....,这纯是英美关系的惯性使然,尤其显示了它们当前特别需要相互借重的一面。

③王校长的一席话果然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与会的人就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④河西走廊曾是佛教东传的要道,这里还留存着大量的石窟群,大小石窟俯拾即是....,东西方文化在这里相互激荡,积淀下蔚为壮观的历史文明。

⑤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写手逐渐作为一个职业发展起来。

一时间网络平台的文坛泥沙俱下....,多数作品难称文学之名。

⑥微信朋友圈中有少数人常把一些不经之谈....当作新闻来分享,对某些言论不加分辨就转发到朋友圈中,给社会带来了不良影响。

A.①②⑤B.②⑤⑥C.①③④D.③④⑥C[①同日而语:指同一事物在不同时间相比较。

(多用于否定句)用在此处不恰当。

②顺风吹火:比喻乘便行事,并不费力。

③抛砖引玉:这是谦辞,不可用于别人。

谦敬错位。

④俯拾即是:只要低下头捡取,到处都是,比喻多而易得。

适用于形容地上某一类东西、要找的某一类例证、文章中的错别字特别多。

⑤泥沙俱下:泥土和沙子都跟着流下来,比喻好坏不同的人或者事物混杂在一起。

⑥不经之谈:指荒诞无稽、没有根据的话。

]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奥斯卡金像奖的正式名称是“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奖”,该奖项设立于1927年,由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颁发,旨在为了鼓励优秀电影的创作与发展,半个多世纪来一直享有盛誉。

B.五四新文学的发展现实,使本来就向往科学和民主精神的朱光潜,在从理智上认识到改文言文为白话文必要的同时,更从事实上看到了推行白话的可能性,以及白话文学发展的广阔前景。

高中语文第1单元山水神韵2听听那冷雨教师用书鲁人版.doc

高中语文第1单元山水神韵2听听那冷雨教师用书鲁人版.doc

2 听听那冷雨[预习——夯实基础][知识·梳理]第1步读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1.单音字羡慕.(mù) 黔.首(qián) 椽.子(chu án) 氤氲..(yīn yūn) 舐.犊情深(shì) 羯.鼓(jié) 天籁.(lài) 翩.翩起舞(piān) 惊蛰.(zhé) 仓颉.(jié) 岑.寂(cén) 2.多音字(1)组词辨析法薄⎩⎪⎨⎪⎧薄.荷(bò)菲薄.(bó) 读⎩⎪⎨⎪⎧百读.不厌(dú)句读.(dòu) 折⎩⎪⎨⎪⎧摧心折.骨(shé)损兵折.将(zhé) 乐⎩⎪⎨⎪⎧乐.队(yuè)欢乐.(lè) (2)语境辨析法①他嘴里高兴地哼着小曲.(qǔ),穿过江南那曲.(qū)折的小巷。

②这位姓解.(xiè)的警官对于押解.(jiè)途中罪犯的逃脱方式,百思不得其解.(jiě)。

第2步写字形——奥妙无穷方块字⎩⎪⎨⎪⎧k ēn ɡ(铿)锵qiān(悭)吝 ⎩⎪⎨⎪⎧惊hài(骇)hái(骸)骨 ⎩⎪⎨⎪⎧x ī(淅)沥清xī(晰)xī(蜥)蜴⎩⎪⎨⎪⎧xi āo (萧)瑟xiāo(潇)洒洞xiāo(箫)第3步辨词语——于细微处细斟酌1.明确词义 (1)料料峭峭:形容微寒(多指春寒)。

(2)想入非非:思想进入虚幻境界,完全脱离现实;胡思乱想。

(3)孺慕之情:指幼童爱慕父母之情。

(4)皇天后土:对天和地的尊称。

古人认为天地能主持公道,主宰万物。

(5)石破天惊:形容事情或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6)若即若离:好像接近,又好像不接近,形容跟人的关系不很紧密。

2.理解辨析(1)萧萧·潇潇“萧萧”与“潇潇”都是描写、形容事物的词,但适用对象有别。

“萧萧”是象声词,形容马叫声、风声、草木摇动声等。

2019版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山水神韵 第2课 听听那冷雨学案 鲁人版必修2

2019版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山水神韵 第2课 听听那冷雨学案 鲁人版必修2

听听那冷雨静水流深大凡成功者,都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宰相肚里能撑船”、“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这是一种修养,一种气度。

这些人,往往能在喜悦中沉静思考,在失败时从容面对——静水流深,一个多么美妙的词语——了不起的中国人,居然能用这么一个自然现象去阐释心灵深处那些轻易不能到达的境界,表达得是如此的酣畅淋漓。

静,就是人生的完满。

水,就是生命的本源。

流,就是生命的体现。

深,就是生命的慰藉。

静水,象征着为人处世不张扬,态度柔和;而流深,则意味着胸中自有万千丘壑,真的是很有想法、很有内容。

静水与流深结合起来,那就是一个洞彻人生智慧的人啊,却没有锋芒毕露,只是平静地讲着道理,却自有一股无可辩驳的力量。

水自无言,江河不尽;天地无私,磊落乾坤。

心静如水,人淡如素;上善若水,静水流深……微感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赏读:用自己的心(想法)推及别人。

自己希望他人用什么言行对待自己,自己也要以那种言行对待他人,要从自己的内心出发去理解和对待他人。

简单地说,就是推己及人、将心比心。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赏读: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

这句话反映了孟子思想中理想社会的人际关系。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赏读:爱别人的人,别人也经常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经常尊敬他。

一、作者视窗余光中,台湾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与评论家,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出生于南京,1947年入金陵大学外语系(后转入厦门大学),1949年随父母迁香港,1950年赴台,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

后赴美进修,获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学位。

返台后任师大、政大、台大及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现任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

【教育专用】高中语文第1单元山水神韵课时分层作业2听听那冷雨鲁人版必修2

【教育专用】高中语文第1单元山水神韵课时分层作业2听听那冷雨鲁人版必修2

课时分层作业(二)听听那冷雨一、基础运用层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导学号:52662010】①进入初冬季节后,时有寒风吹拂,尤其是早晨,走在街头上,有一种料料峭峭....的寒意袭来,让人不自主地将脖子缩一缩。

②这部翻译小说虽然是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却多侧面、多视角地展现出那个时代光怪..陆离..的社会生活画卷。

③毕业后他的同学大都顺理成章地走上了音乐创作之路,而他却改换门庭....,另有所爱,一头扎进中国古代文化研究中。

④就对后世的影响来说,我们一致认为《封神演义》虽然比不上《西游记》,但和《聊斋志异》是可以并行不悖....的。

⑤圣保罗在他的书信里,说过一句石.破天惊...的话:“我为这福音的奥秘,做了带锁链的使者。

”⑥从用字之讲究可以看出,这首诗的作者苦心孤诣....,要在这有限的篇幅中营造出一种深邃幽远的意境。

A.②⑤⑥B.②③⑤C.①③④D.①④⑥A[①料料峭峭:指春寒,略带寒意的意思。

用来形容冬寒,适用对象错误。

②光怪陆离:形容现象奇异、色彩繁杂。

用来形容社会生活画卷,符合语境。

③改换门庭:改变门第出身,提高社会地位;投靠新的主人或势力,以图维持、发展。

用来指从事另外的专业,不合语境。

④并行不悖:同时实行,互不冲突。

用来形容《封神演义》和《聊斋志异》对后世的影响不相上下,望文生义,可用“并驾齐驱”。

⑤石破天惊:原形容箜篌的声音忽而高亢,忽而低沉,使人震惊,有不可名状的奇境。

后多形容事情或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用词符合语境。

⑥苦心孤诣:指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达到别人达不到的境地。

使用正确。

]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西南财大知名教授大闹机场”的新闻被不少媒体和报纸报道,引发网友热议,涉事教授的行为,引发了师德何在的叩问。

B.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C.广东省《融合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实现符合条件的非户籍人口子女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以及与当地学生享受同等待遇。

[K12]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第2课《听听那冷雨》练习 鲁人版必修2

[K12]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第2课《听听那冷雨》练习 鲁人版必修2

《听听那冷雨》1.有人评价《听听那冷雨》是“直接用文字的雨珠,声色光影,密密麻麻,纵横交织而成。

”细读全文,找出你把握不准音形的字、词,查字典,并整理到下面的横线上。

音:如:黔(qián)首形:如:孺慕2.对古典诗文的运用,余光中仿佛信手拈来,而毫无斧凿痕迹,娴熟的技巧令人叹服。

从文中找找巧妙引用或化用古诗文的语句,写出原诗句或整首诗,并与同学交流一下。

引用古诗文:化用古诗文:原句诗文:3.读余光中的散文,对于爱好古典文学的人来说,则常有会心,时而颔首;对于发蒙于新文学的青年来说,则知、美兼得,受益匪浅。

快从文中找出你喜爱的文段,背一背,写一写吧。

4.本文的题目是《听听那冷雨》,其实文中并非仅仅从听觉一个角度去写雨,作者还从哪些角度去写?他借雨声雨景要表达一种什么思想感情?5.作者在文中艺术地运用了通感技法,用声光色味绘出了一幅多姿多彩的雨景图。

请从文中任选两个运用通感的句子,并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6.引用或化用古典诗词入文有什么作用?谈谈你的理解。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7—9题。

惊蛰一过,春寒加剧。

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

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即连在梦里,也似乎把伞撑着。

而就凭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

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

每天回家,曲折穿过金门街到厦门街迷宫式的长巷短巷,雨里风里,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

想这样子的台北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个中国整部中国的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片头到片尾一直是这样下着雨的。

这种感觉,不知道是不是从安东尼奥尼那里来的。

不过那一块土地是久违了,二十五年,四分之一的世纪,即使有雨,也隔着千山万山,千伞万伞。

二十五年,一切都断了,只有气候,只有气象报告还牵连在一起。

大寒流从那块土地上弥天卷来,这种酷冷吾与古大陆分担。

不能扑进她怀里,被她的裾边扫一扫吧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

这样想时,严寒里竟有一点温暖的感觉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分层作业(二)听听那冷雨一、基础运用层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导学号:52662010】①进入初冬季节后,时有寒风吹拂,尤其是早晨,走在街头上,有一种料料峭峭....的寒意袭来,让人不自主地将脖子缩一缩。

②这部翻译小说虽然是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却多侧面、多视角地展现出那个时代光怪..陆离..的社会生活画卷。

③毕业后他的同学大都顺理成章地走上了音乐创作之路,而他却改换门庭....,另有所爱,一头扎进中国古代文化研究中。

④就对后世的影响来说,我们一致认为《封神演义》虽然比不上《西游记》,但和《聊斋志异》是可以并行不悖....的。

⑤圣保罗在他的书信里,说过一句石.破天惊...的话:“我为这福音的奥秘,做了带锁链的使者。

”⑥从用字之讲究可以看出,这首诗的作者苦心孤诣....,要在这有限的篇幅中营造出一种深邃幽远的意境。

A.②⑤⑥B.②③⑤C.①③④D.①④⑥A[①料料峭峭:指春寒,略带寒意的意思。

用来形容冬寒,适用对象错误。

②光怪陆离:形容现象奇异、色彩繁杂。

用来形容社会生活画卷,符合语境。

③改换门庭:改变门第出身,提高社会地位;投靠新的主人或势力,以图维持、发展。

用来指从事另外的专业,不合语境。

④并行不悖:同时实行,互不冲突。

用来形容《封神演义》和《聊斋志异》对后世的影响不相上下,望文生义,可用“并驾齐驱”。

⑤石破天惊:原形容箜篌的声音忽而高亢,忽而低沉,使人震惊,有不可名状的奇境。

后多形容事情或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用词符合语境。

⑥苦心孤诣:指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达到别人达不到的境地。

使用正确。

]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西南财大知名教授大闹机场”的新闻被不少媒体和报纸报道,引发网友热议,涉事教授的行为,引发了师德何在的叩问。

B.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C.广东省《融合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实现符合条件的非户籍人口子女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以及与当地学生享受同等待遇。

D.她本科毕业时被保送为硕博连读研究生,并成为学校第一批联合培养生,就读于中国科学院深造,师从我国著名光学专家姜文汉院士。

B[A项,“媒体”包括“报纸”,删除“和报纸”。

C项,成分残缺,在“同等待遇”后加“等目标”。

D项,结构混乱,把“就读于中国科学院深造”改为“就读于中国科学院”或“进入中国科学院深造”。

]3.填入下面文段横线上的几句话,恰当的一项是( )【导学号:52662011】李清照纪念堂是座古色古香的庭院,________。

“大明湖畔,________,故居在垂杨深处;________,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读后顿然唤起人们对这位婉约词家的怀念。

A.郭沫若撰题了纪念堂的门联趵突泉边漱玉集中B.郭沫若撰题了纪念堂的门联漱玉集中趵突泉边C.纪念堂的门联为郭沫若撰题趵突泉边漱玉集中D.纪念堂的门联为郭沫若撰题漱玉集中趵突泉边C[首先本段话的陈述对象是“李清照纪念堂”,A、B两项改变了陈述对象,根据陈述对象一致原则可排除,剩下C、D两项。

根据对称原则,“大明湖畔”对“趵突泉边”,说地理位置;“漱玉集中”对“金石录里”,说作品情况,排除D项。

]4.下列各句中,表达不得体的一句是( )A.今日厂家平价促销,机会难得,敬请惠顾!B.舍弟光临寒舍,真乃蓬荜生辉,不胜荣幸!C.请恕我直言,你的做法我不敢苟同,敬请三思!D.久仰您的大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B[对别人称比自己小的家人时冠以“舍”,这里称呼的是对方,因此错误。

]5.在下面这段文字的画线处填上恰当的词语。

要求:语意连贯,合乎逻辑。

【导学号:52662012】环保与文学艺术看似无关,__①__地球的气候变化、大气污染却与每一个人有关。

__②__与人有关,__③__与文学艺术有关,__④__息息相关。

__⑤__文学艺术有责任关注人类的行为,关注人类未来的命运。

诗人余光中把“环保”作为诗歌写作的一种重要的文学题材,就说明,文学艺术__⑥__是娱乐,__⑦__是人类责任的一种担当……【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得体的能力。

解答本题,要特别注意结合语境。

①处之后所说的内容是一种转折关系,所以此处必须填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如“但”“但是”“然而”等。

根据“与人有关”“与文学艺术有关”这两句话的语境,可以判断②处与③处应该是条件关系,所以应该填“只要……就”。

再结合上下句的关系,④处应该是递进关系,可填“甚至”。

⑤处之后的内容是对上文的总结,所以应该填“因为”。

⑥⑦是递进关系,用“不仅……还”。

【答案】①但②只要③就④甚至⑤因为⑥不仅⑦还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导学号:52662013】气候是一种复杂的自然现象,不仅决定着土壤、植被类型的形成,改变着地表形态,__①__。

人们的生活、生产、建设无不需要考虑气候的影响。

气候已成为一种自然资源,供人类充分利用,为人类造福。

但是,__②__,有时会带来某些灾害。

所以,人们会利用一些方法,在一定区域内改变气候状况,__③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补写句子。

首先要准确理解所给材料的基本意思:气候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既能为人类造福,也能给人类带来灾害,所以,人类要设法改变气候,使它有利于人类。

①处根据上文的“不仅”与下文语意,可推导出气候“而且还影响着人类的活动”一句。

②处根据上文“但是”与下文语意,可推导出“气候对人类也有不利的一面”一句。

③处根据上文“人们会利用一些方法,在一定区域内改变气候状况”及文段意思,可推导出“使它向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一句。

【答案】(示例)①而且还影响着人类的活动②气候对人类也有不利的一面③使它向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7.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云南的“思茅市”改成“普洱市”,四川的“南坪县”更名为“九寨沟县”后,城市的知名度都有了很大提高,经济有了较快发展,可见,更名必然带来城市经济的发展。

我市的名字不够响亮,这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经济发展。

如果更名,就一定会带来我市的经济腾飞,因此,更名的事要尽快提到日程上来。

①更名并不一定能带来城市的发展。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文段共有三句话,每句话中各有一处推断,要把太绝对的词语改过来。

第一句的推断是“更名必然带来城市经济的发展”,“必然”太绝对。

第二句的推断是“我市的名字不够响亮,这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经济发展”。

“严重影响”太绝对。

第三句的推断是“如果更名,就一定会带来我市的经济腾飞”。

“一定会”太绝对。

【答案】②城市名字不够响亮并不一定会严重影响经济发展③更名并不一定会带来经济腾飞8.仿照下面语段中的画线句子,续写两个句子,与画线的句子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导学号:52662014】余光中用一场冷雨向我们展示了他内心凄凉而缠绵的思乡之情。

他满怀的愁绪可曾勾起你的一丝感伤呢?其实,人人心中都有冷雨,比如:“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是李煜心中的冷雨,表达了深切的亡国之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句式仿写能力。

仿写的句子要根据提供的语言材料,采用“……是……的冷雨,表达了……”的句式结构,运用引用的修辞手法,前后构成排比句;内容上要引述中国古代诗人的诗句,语意连贯。

【答案】(示例)“十年生死两茫茫”是苏轼心中的冷雨,表达了他对妻子深深的悼念之情而“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是辛弃疾心中的冷雨,表达了他心中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二、阅读提升层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

【导学号:52662015】端午的阳光熊红久公元前278年的五月初五,被流放至汨罗江畔的屈原,得知秦国军队已攻破楚国郢都,顿时感到支撑生命的最后一点亮光熄灭了。

当他把“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诗句吟诵给江边渔父的时候,就已经决定,要将自己的清澈与江水的澄明合二为一了。

我知道,这是屈子为保留个体纯净最无奈的选择,也是迄今为止,文化祭坛上最高尚的选择。

最终,三闾大夫坐在了汨罗江边,坐在了五月初五的阳光里,把最后的生路溺死水中。

怀中石的沉重,恰如其心,所以屈原是抱着自己冰凉的心,走进激流之中的。

而那些“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诗句,留在了岸上,留给了端午。

一条江因为成了一个诗人心灵最后的归属地,而永远被世人铭记。

一个普通的节日,因为收留了伟大诗人的高尚魂魄,而内涵充盈。

端午,把缅怀和敬仰裹成了节日的粽心。

节日的寿命当然要比人的寿命长久许多,所以,三闾大夫把自己的傲骨托付给了这个日子。

在结束自己肉体生命的同时,也放射出了精神的光芒。

被江水濯洗的灵魂,恍如江面的粼粼波光,刺痛了后人的视线和思想。

我知道,这种深入骨髓的隐痛,来自时间深处的行吟,一个背负着深重苦难,行走了两千多年的节日,其实是在为自己的存在寻找一个答案。

所以,端午节带给我们的,应该是溯流而上的文化追源,恰如诗人余光中所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

”以我们现在的视角来看,用一个诗人的陨落,唤醒了一种文化的崛起,就像屈大夫生未能拯救楚国,却用死成就了《离骚》一样。

忽然觉得,端午节其实更像包裹粽子的苇叶了,它把所有的内容和精髓,密密细细地包藏起来,让我们极具耐心地一层层打开,最后领略到事物的真相。

熟透之时,苇叶汲取了糯米的黏质,糯米渗透着苇叶的清香,似如端午与屈子之间的浸染,节与人的统一。

我对端午节的最初认知,完全来自粽子。

那时候的小学课本,还没有涉及“楚辞”或者《离骚》的片言碎语,文化不高的母亲也无法给我们讲述端午节的由来,好在粽子并不因为我们的无知而改变所蕴含的味道。

所以,我总会把端午节和甜香黏软的糯米联系起来。

这使得整个贫乏的生活,还能透射出星星点点的光亮,就像枯枝间的苞蕾,渗漏出些许隐秘的春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