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垭水库动态调度研究
耦合水文情势及鱼类繁殖的江垭水库生态调度需求研究

耦合水文情势及鱼类繁殖的江垭水库生态调度需求研究徐薇;魏秘;曹俊;蔡露;高少波;朱迪【期刊名称】《水生态学杂志》【年(卷),期】2024(45)1【摘要】为了修复河流水文情势、维持河流生态系统健康,通过环境DNA采样、IHA水文指标变动分析和文献资料总结等方法,开展了江垭水库坝下水文情势及鱼类繁殖需求关系研究,提出了水库生态调度需求与建议。
结果显示,2021年9月在溇水干支流综合调查获得鱼类55种,与20世纪90年代相比,流水性种类在干流江段显著减少了51.35%;按照生态调度优先等级评估原则,确定江垭水库生态调度的主要目标物种为产漂流性卵的银鲴(Xenocypris argentea)、银鮈(Squalidus argentatus)、贝氏䱗(Hemiculter bleekeri)和产粘沉性卵的鲤(Cyprinus carpio)、鲫(Carassius auratus);江垭建坝前后下游水文情势变化较大,发生高度改变且对鱼类洄游产卵及鱼卵发育有重要作用的水文指标包括年最大1日、3日平均流量指标、年出现高流量脉冲事件的次数和持续时间以及连续日流量上涨率。
研究表明,以促进坝下不同产卵类型的鱼类繁殖为目标,生态调度需要一定的高流量脉冲次数和历时,还需要控制下游水位的日降幅,通过泄放合理的生态流量来维持下游鱼类的生物多样性。
【总页数】9页(P103-111)【作者】徐薇;魏秘;曹俊;蔡露;高少波;朱迪【作者单位】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旱灾害防御创新团队【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835【相关文献】1.耦合水文情势及鱼类需求的生态调度研究2.基于鱼类产卵期栖息地需求的水库生态调度方法研究3.三峡水库产漂流性卵鱼类繁殖现状及水文需求研究4.刺激鱼类自然繁殖的生态调度和适应性管理研究进展5.汉江中下游梯级枢纽联合生态调度对产漂流性卵鱼类自然繁殖的效应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考虑不确定性因素的水库调度研究朱妍

考虑不确定性因素的水库调度研究朱妍发布时间:2021-08-02T00:03:21.333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1年8期作者:朱妍[导读] 由于众多因素的影响,水库的需水过程实为不确定过程。
丰满发电厂吉林吉林 132000摘要:由于众多因素的影响,水库的需水过程实为不确定过程。
例如,农业灌溉需水是总需水量的一部分,且通常为大部分,这部分需水量和径流一样受气候影响巨大:在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前提下,多雨水气候下所需灌溉需水显然比干旱气候下要少。
合理的水库供水调度规则应当在充分考虑水库系统确定性条件的前提下,兼顾径流过程及需水过程的不确定性求得,如此方能最大程度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减少浪费,发挥水库最大的兴利效益。
关键词:不确定性因素;水库调度水库调度研究进展水库调度是人类利用水库工程的调蓄水功能对河川水资源在时空上的重新分配,其主要目标可以概括为兴利除害,兴利主要包括发电、供水等,而除害则主要是防洪、防凌等。
由于对水文规律认识较浅加上科学方法有限,早期的水库调度通常为半理论半经验,很难将水库调度中目标与目标之间、水库与水库间的关系统筹考虑,进而导致对水库的潜力开发不足,水资源利用效率成为问题。
最早从上世纪四十年代开始,国内外学者从横向到纵向由浅入深开展了大量关于水库调度的研究工作,水库调度理论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完善升华,已经形成了可解决从单库到梯级多库、从单目标到多目标、从确定条件到不确定条件等涵盖各类调度问题的系统性理论方法,水资源利用效率大大提高,水库潜力得到极大开发。
水库调度中的不确定性水库调度也称为水库控制运用,即利用水库的调蓄能力,对入库径流进行有效的规划与管理,在尽量消除影响调度的不确定性的同时,达到最大程度上减免地区干旱和洪涝灾害以及充分发挥水利工程效益的目的。
按照影响水库调度的各个方面,水库调度不确定性大致可分为如下几类:(1)水文不确定性。
主要包括水文事件、水文模型等的不确定性。
长江三峡水库枢纽调度优化研究

长江三峡水库枢纽调度优化研究长江三峡水库的建设成为了中国乃至世界上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工程。
随着其建设的逐渐完善,长江三峡水库枢纽调度优化的研究因此而展开,这是全球水力发电领域的一大研究难题。
长江三峡水库枢纽调度优化旨在通过最优控制来获得最佳水资源利用效果,如实现旱涝季节国家用水需求的合理分配、确保生态环境水质的稳定保持、增强控制水位进行洪水预警和防范等。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必须进行调度优化,即根据长江三峡水库枢纽水能存储特性进行水位控制策略的优化。
目前,调度优化主要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是适应变化的环境、满足广泛需求的水资源供应与各类工程的需求;二是对水库枢纽的运营模式进行分析与调整,以求效益的最大化。
因此,调度优化问题包括调度算法、调度规律、调度时间等的综合考虑。
从调度的理念出发,水库枢纽及其管理机构应继续推进以水量为中心的操作模式,并逐渐将其扩展至以生态、航运、渔业、灾害监测、水质监测等为中心的多方面操作,以实现长江三峡水库枢纽的综合治理。
为了实现长江三峡水库枢纽调度优化,必须依据长江三峡水库特点开展相应的研究。
目前,调度规律、调度时间、配合水库运行等都已经成为长期研究的内容。
在研究中,采用了优化模型、计算机仿真、概率分析、生态学、经济学和生产力手段等方法,以及长江三峡水库运行实例的观测以及相关数据分析,以求得最佳的长江三峡水库枢纽调度方案。
长江三峡水库枢纽在挖掘水能、调度用水、防洪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国家生态建设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推进,长江三峡水库枢纽的调度优化研究将成为探讨长江水域及其流域生态、经济、社会等协调发展模式的重要基础。
在未来,长江三峡水库枢纽调度优化的研究将面临更高的挑战,同时也将为其管理部门提供更加有效、稳定、可持续的水资源调度策略,从而使得长江三峡水库枢纽真正成为长江流域水资源利用的“活”库、可持续发展的支撑点。
三峡水库运行调度技术研究与实践

三峡水库运行调度技术研究与实践摘要:三峡水库是中国目前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其运行调度是保障水库安全稳定运行和发挥其多重效益的关键。
本文主要探讨了三峡水库运行调度技术的研究和实践情况,包括三峡水库的特点、运行调度原则、运行调度技术和实践经验等方面,为提高三峡水库的运行调度水平,保障水库的安全稳定,提高水利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三峡水库,运行调度,技术研究,实践经验正文:一、三峡水库特点三峡水库是中国目前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位于长江上游地区。
其主要特点是水量大,梯级布置,区域广阔,工程巨大。
其库容量达到了390 亿立方米,年发电量达到了1.17 万亿千瓦时,极大地促进了长江流域的发展。
但同时,三峡水库也面临着很多挑战,如水文环境变化、土地退化、库区安全和生态环境保护等问题。
二、运行调度原则针对三峡水库的特点和面临的挑战,需采用科学的运行调度原则。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安全优先、保障供水和发电2.防洪优先、调节流量和保持水位稳定3.节约用水、维护生态和促进地方发展4.合理分配水利资源,重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运行调度技术针对三峡水库的特点和运行调度原则,需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水文预测技术通过对大量历史数据和实时监测数据的分析,可以建立水文变化模型,准确预测未来水文情况,为运行调度提供重要参考。
2.水位-流量关系技术通过对水库上下游区域的水位和流量数据的分析,可以建立水位-流量关系模型,实现水位和流量的优化控制,保障水库的安全稳定运行。
3.多目标优化技术针对三峡水库多个目标和多种限制条件,需采用多目标优化技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实现运行调度的科学化与优化化。
4.智能决策技术采用智能化的决策技术,通过对多种数据和信息的收集和分析,预测水文变化和洪水发生概率,实现智能预防、智能管理和智能控制。
四、实践经验三峡水库的运行调度实践经验表明,有效的运行调度技术可以提高水利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水库防洪调度过程调研报告

水库防洪调度过程调研报告水库防洪调度过程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水库防洪调度是指通过合理的水位管理和泄洪排涝等措施,以减轻或预防水库洪水对下游城市和农田的危害。
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水库防洪调度的过程、方法和实施情况,以便为水库防洪调度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调研方法1. 文献调研: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水库防洪调度的理论基础和实施方法。
2. 实地走访:选择多个具有代表性的水库,实地考察其防洪调度工作的实施情况,与相关人员进行深入交流。
三、调研结果1. 水库防洪调度的基本过程:(1) 收集资料和数据:通过观测、遥感、水文等手段,收集水位、降雨、蓄水量等相关数据。
(2) 分析和预测:利用统计学和气象学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确定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降雨和水位情况。
(3) 制定调度方案:根据分析和预测结果,制定合理的水位调度方案,确保水库积水量在安全范围内,并兼顾下游城市和农田的用水需求。
(4) 实施调度方案:按照制定的调度方案,实施相应的水位调整和泄洪排涝措施。
(5) 监测和调整:对水库调度的实施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如有需要,及时调整调度方案。
2. 调研发现的问题和挑战:(1) 数据不准确:有些水库数据采集设备老旧,容易出现故障,导致数据不准确。
(2) 缺乏专业人才:水库防洪调度需要专业的水文、水文和气象等知识,但有些地区缺乏相关专业人才。
(3) 信息共享不畅:各个部门和单位之间信息共享不畅,导致沟通和协调困难,影响了调度工作的效果。
四、调研结论和建议1. 提高数据采集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加强设备维护和更新,确保数据的及时和准确收集。
2. 加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引进和培养更多的水文、水文和气象等专业人才,提高调度工作的专业性和科学性。
3. 加强跨部门和单位的合作和信息共享,建立统一的调度平台,实现数据的共享和资源的优化配置。
4. 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提前制定水位调整和泄洪排涝等应急措施,为突发洪水事件做好充分准备。
汛限水位动态控制在江垭水库的运用

汛限水位动态控制在江垭水库的运用
刘世军
【期刊名称】《大坝与安全》
【年(卷),期】2006(000)004
【摘要】在对江垭水库分期洪水、汛期径流分布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汛限水位动态控制的时段划分及控制水位,执行了新的汛期运用方案.在实时水库调度中,运用"短历时超蓄、洪前预泄"、"拦蓄尾洪"等汛限水位动态控制运行方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总页数】4页(P19-22)
【作者】刘世军
【作者单位】江垭水库管理处,湖南,长沙,42722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6
【相关文献】
1.汛限水位动态控制在白石水库的应用 [J], 罗海龙
2.汛限水位分期与动态控制在水库调度中的应用 [J], 李娟
3.多沙河流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运用与水库排沙问题研究 [J], 李波;赵宏兴;辛云峰;杨丽娜
4.江垭水库汛限水位研究 [J], 卜继勘
5.汛限水位动态控制在石门水库主汛期调度中的应用研究 [J], 黄灵芝;李守义;司政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汛限水位动态控制在江垭水库的运用

2 06 正常 蓄水 位 以下预 留 防洪 库 容 74亿 n 。 1.m, . l 大
坝 加 高 3n 后 , 加 超 蓄 防洪 库 容 11 l 增 .5亿 n , 殊 l特 情 况下考 虑 蓄水 , 防洪 库容 增加 为 8 5亿 m 。电 总 . 5 站 装 机 3 0MW , 0 多年 平 均发 电量 为 7 6亿 k ・ 。 . 5 W h
t in a d c nr l e e r ee mi e r h y a cc n rl f o d c nr l e e . w o e ain l c e r o d s a o a i o n o t v l e d tr n df ed n mi o t o o t v 1 Ne p rt a s h mef o e s n w s t ol we ot oof l ol o o f l
江垭 枢纽 工 程 主要 由大 坝 、 地下 发 电厂 房组 成 。大 坝 为 碾压 混 凝 土重 力 坝 , 顶 高程 2 50i, 大 坝 坝 4 . 最 n
e e utd. rn h e l i e e o rr g a in h p r to a a tr so n mi o to ff d c n r l e e r d p e x c e Du i gt er a me rs r i e ulto ,t eo e a in lp te n f t v dy a cc nr lo oo o to v lwee a o td, l l s c st h r-tme e t‘—i u h a hes ot i x 1 mpo dig a d p e- s hag eo e fo d,a l a mp un i g te fo d t i.Th r fr ,t er — a un n n r dic re b fr o l swel si o d n h o al l e eo e h e ma k bl o ila d e o mi n ft r a n d. r a es c a n c no cbe eiswe eg i e
水利工程中的水库调度与运行

智能化:利用人工智能、 大数据等技术进行水库调 度与运行,提高效率和准
确性
自动化:实现水库调度与 运行的自动化,减少人工 干预,提高安全性和可靠
性
精准化:通过精确的监测 和预测,实现水库调度与 运行的精准控制,提高水
资源的利用效率
生态化:注重水库调度与 运行的生态影响,实现人
智能等技术进行 实时调度和优化
就业机会
提高人民生 活质量,促 进社会和谐
稳定
汇报人:
用。
实时调度:根据实时 水情、雨情等信息,
进行动态调整
优化调度:通过数学 模型、优化算法等手 段,实现调度方案的
最优化
提前调度:根据天气 预报、历史水情等信
息,进行提前调整
应急调度:在遇到突 发情况(如洪水、地 震等)时,进行紧急 调度,确保水库安全
安全第一:确 保水库大坝和 下游地区的安
全
经济效益最大 化:合理利用 水资源,提高
经济效益
生态保护:兼 顾生态环境保 护,维护生态
平衡
公平公正:兼 顾各方利益, 确保公平公正 的水资源分配
实时监测:对水库的水位、流量、水质等进行实时监测,为调度提供依据
优化调度模型:建立数学模型,对水库的调度进行优化,提高调度效率 考虑环境因素:在调度过程中,要考虑到环境因素,如生态保护、水资源 可持续利用等 采用先进的调度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提高调度的智能化水平
水库调度:根据水库的水位、流 量、水质等因素,制定合理的调 度方案,以实现水资源的优化利 用。
水库运行:按照调度方案,对水 库进行实际的操作和管理,包括
蓄水、放水、水质监测等。
关系:水库调度是水库运行的前提 和依据,水库运行是水库调度的具 体实施。两者相互影响,共同保障 水库的安全运行和水资源的合理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汛限水位动态控制在江垭水库的运用江垭水电站刘世军、涂俊钦1、水库概况江垭水库位于湖南省慈利县澧水一级支流溇水中游,下距慈利县城57km。
坝址控制集雨面积3711 km2。
占 水面积的73.5%,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535 mm,多年平均流量132 m3/s,年径流量41.6亿m3。
江垭水库是以防洪为主,兼有发电及灌溉等综合效益的工程。
江垭水库总库容18.34亿m3,正常蓄水位236.0m,防洪限制水位210.6m,正常蓄水位以下预留防洪库容7.4亿m3,设计洪水位239.10m,核洪水位校242.70 m,库容系数0.28,属年调节水库。
大坝加高3 m后,增加超蓄防洪库容1.15亿m3,特殊情况下考虑蓄水,总防洪库容增加为8.55亿m3。
电站装机300MW,设计水头80 m,多年平均发电量为7.56亿KW.h。
江垭枢纽工程主要由大坝、地下发电厂房组成。
大坝为全断面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坝顶高程245.0m,最大坝高131m。
在溢流坝段设有三孔中孔和四孔表孔。
地下厂房布置在右岸山体内。
工程于1995年7月正式动工,1999年底整个工程已全部完工,于2003年1月8日通过国家竣工验收,泄洪建筑物正常投入使用,三台机组投产发电。
江垭水库防洪设计标准为50年一遇洪水,当江垭来水不超过50年一遇的洪峰流量8470m3/s,控制下泄不超过1700 m3/s,水库防洪调度方式按防洪高水位236 m 控制,库水位在防洪高水位236 m以下,水库以确保下游安全进行调度,当水库水位超过236 m时,水库尽量开启泄洪闸门,直至洪峰流量过后,才视下游水情逐步腾空水库或关闭泄洪闸门蓄水。
江垭水库的防洪任务主要是控制三江口洪峰流量不超过12000 m3/s。
江垭水库在皂市和宜冲桥未建成前的防洪运用方式,采用错峰补偿调度方式。
2、动态调度方式提出按照水利水电工程水利动能规范[2]第11条规定指出:“在满足大坝安全和不降低下游防洪标准的前提下,根据汛期洪水的规律,研究防洪库容和兴利库容重迭使用的可能性。
”。
如果江垭水库仍使用设计时年的防汛限制水位,这就使江垭水库整个汛期都按年最大设计洪水设防,经常处于超标准安全状态,而汛期一出现较大洪水就被迫弃水。
江垭水库自2000年正常投运以来,在来水偏少的情况下,汛期出现大量泄洪弃水,而汛后又处于无水发电的尴尬境地,汛后水库的蓄满率仅为2%。
针对上述情况,江垭水库请湖南省水电设计院、湖南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进行了分期洪水、汛期径流量分布研究,研究分析表明江垭水库洪水分期明显,汛期来水呈规律性。
初汛期(4、5月)的洪水基本不能对水库防洪形成威胁。
主汛期6~7月2个月来水占年径流总量的1/3强,因此主汛期把握蓄水时机,在不影响工程防洪效用的前提下,在汛期中有可能在出现一场洪水后较长历时晴朗天气,采用“短历时超蓄、洪前预泄”方式拦蓄部分水量,是尽可能多利用主汛期水量,充分利用水资源,争取更好发电效益有效途径。
3、时段划分及控制水位确定江垭水库汛期径流量从4月1日开始初步递增,5月份开始比4月份明显增加。
6月中旬开始径流量有急剧增加,6月21日至7月21日来水量达到年高峰,占到汛期总水量的36.5%,8月份之后水量明显减少。
江垭水库汛期各旬来水量百分比见表1。
因此江垭水库汛期大致可以分为5月1日-6月20日、6月21日-7月31日、8月1日-9月30日表1江垭水库汛期各旬来水量百分比(%)统计表其调洪结果见表2。
由表可见在初汛期(4、5月),在遭遇50年一遇的分期洪水时,库水位仅为225.24 m,离236 m的防洪高水位还相去甚远。
同时从表3:江垭水库年最大洪水峰现机率表,也可以看出年最大洪水主要出现在6~7月。
因此将4~5月的防汛限制水位可定在224 m,完全是可以满足工程本身和下游防汛要求。
表2 江垭水库分期洪水调洪计算成果表表3江垭水库年最大洪水峰现机率表为优选主汛期合理的动态调度库容,我们对江垭水库的防洪能力进行了分析,具体方法为:按调洪最高水位到防洪水位236 m和超蓄防洪高水位239 m两种调度方式,即方式1、方式2进行调洪计算,分析不同起调水位、不同调度方式下江垭水库的防洪作用,见表4。
表4江垭水库防洪能力分析成果表根据上表当按236 m防洪高水位控制时,215 m起调,水库可抵御50年一遇的洪水,完全满足防洪设计标准,如按239 m防洪高水位控制时,215 m起调,水库可抵御88年一遇的洪水。
因此依据上述分析和工程的实际特性,经研究优化,分析於主汛期在防洪限制水位以上,优选拟定1.1亿m3 动态调蓄库容,即215 m动态防汛限制水位进行调度。
经长系列模拟调度检验,一般常遇的中小洪水基本上可以完全有效调蓄。
江垭水库拟在初汛期(4~5月)和主汛期(6~7月)分别采用224 m、215 m的动态汛限水位,与设计常规模拟运行相比,动态模拟运行多年平均水量利用率提高了5%,系列电量期望值增加2500万k .wh。
湖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下达的大型水库汛期运用方案,水库的水位为:4月1日~6月20日按210.60~224.00米控制;6月21日~7月31日按210.60~215.00米控制;8月1日~8月31日按230.00~236.00米控制;9月1日~9月30日按236.00米控制。
汛限水位控制分期运用方案表4、主汛期动态调度方式江垭水库汛期主要采用“短历时超蓄、洪前预泄”的动态调度方式。
此运行方式一般为在一次洪水过后,当水库水位仍在限制水位以上某一适当值时关闸,留蓄部分水量,同时与电力调度主管部门协商配合,争取加大发电出力,尽快将多蓄的水量通过水轮机泄放用掉。
此期间如预报用后继洪水到来,则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开闸放水,在下次洪峰到达以前,腾空到防洪限制水位。
短历时超蓄,洪前预泄水量平衡方程为:T(W蓄—W发)=Σ(Q预(t)—Q入(t))△t (1)t= t1t1W发=Σ(Q发(t) —Q入(t))△t (2)t=t式中:W蓄可超蓄水量W发开始预洪前已通过加大发电出力用掉的水量Q预预洪前各时段预洪流量(包括中孔、溢洪道泄流和发电流量)Q发泄流腾库开始之前各时段发电流量Q入开各时段入库流量t0 超蓄开始时刻 t 1 泄流腾库开始时刻T 腾库退水至防限水位的时刻一般说来,对超蓄后至下一场洪水发生的间隔时间(t1—t0 )只能依据气象部门大气环流和天气形势分析,大致作出预测估计;此期间各时段加大发电出力发电流量Q通过与电力调度主管部门联系协商,基本上可以确定;此期间入库流量发根据娄水中上游山区型河流洪水陡涨陡落的退水特征及历史来水典型分析,参照天气形势预计,也大致上可作出估算值。
也就是说,W值(公式(2))在实际调度发可以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预测估算出来。
泄流腾库水量平衡计算(公式(2))最关键的就是洪水预报的预见期,它决定了在后继洪水到达之前将超蓄的水量放掉、水位回落大防限水位210.6m的可用时限(T-t1)。
江垭坝址以上流域面积较小,属山区型河道,洪水预报预见期估计在15~30h左右,根据暴雨中心、雨型、走向、强度和地表层含水情况的不同。
关于允许的腾库泄流量Q允,在皂市水库和宜冲桥水库未建成情况下,近期采用错峰补偿调节方式,以下游三江口为控制站,按三江口安全泄量12000 m3/s控制。
设计规定,在预计8小时后三江口洪水流量小于12000 m3/s,江垭可允许泄流1700 m3/s,8小时后三江口洪水流量将达到12000 m3/s或以上时,江垭要关闸停止泄流,仅保留发电流量。
在江垭洪水预报预见期内,洪峰并未到达,而三江口要汇集澧水干流、溇水、渫水三江的洪水流量,其汇流时间一般回长于江垭。
因此,在江垭预泄腾库期间(要考虑计入江垭至三江口流达时间8h),三江口洪水流量达到12000 m3/s的机率很低。
一般情况预泄腾库1700 m3/s考虑(含发电流量)。
“短历时超蓄”,能超蓄多少?由式(1)得出可超蓄水量W蓄: TW蓄=Σ(Q预(t)—Q入(t))△t+ W发 (3)t= t1预泄腾库之前已通过加大发电出力用掉的水量W发,只能根据当时实际条件估算,由上式可以看出,当W发一定时,W蓄取决于洪水预报的预见期、下游允许的安全泄量和泄流期入库流量等变量。
以下分别按照降雨洪水预报和气象汛情预报两种方法的可能预见期,测算江垭水库的预泄腾库能力。
计算条件作如下考虑:1、预定时限(T— t1)当采用降雨洪水预报方法时,预定时限为预见期小时数减去1小时。
此1小时用于实际调度中申请示汇报、待批准、与下游相关单位联系通报、开工作票以及闸门操作等事务工作所需要时间;2、安全泄量Q预如上已述,下游允许的安全泄量暂按1700 m3/s考虑(含发电流量),假定腾库泄流期内不变;3、入库流量Q入从偏于安全计,入流量以200 m3/s计(根据日径流样本分析,一次洪水发生前基流一般为120m3/s~250 m3/s),同样,假定腾库泄流期内不变。
由上拟定值,按式(3)可以计算出不同预见期在预定时限内可宣泄的水量。
从“汛前预泄腾库”运行方式意义上讲,它也就是在预见期内水库水位必须消落到防洪限制水位210.6 m,相应腾库开时始时刻水库允许的超蓄水量。
采用降雨洪水预报方法、采用气象预报汛情预报方法,不同预见期计算成果见表5。
表 5 腾库能力及相应允许超蓄水位计算表由以上分析计算可看到,从工程本身条件来说,“汛期短历时超蓄、洪前预泄”运行方式是有潜力的。
即使不考虑关闸超蓄时刻至后继洪水到来开始腾库之前,通过加大发电用掉的那一部份超蓄水量W,降雨洪水预报结合天气预报由表5可看发到,只要预见期能达到24h,就有把握可以在后继洪水到来之前安全泄放掉库存的1.123亿m3超蓄水量。
5、预泄保证条件和措施①、充分利用江垭较为先进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及时掌握雨情、水情,进行径流滚动预报,保证预报精度,增长预见期。
江垭水情自动测报系统采用了差错控制、主备式中继等先进技术,现系统运行趋于稳定,畅通率在95%左右,所有17个野外点传输到中心站只需要12分钟。
②、正确使用闸门集中控制系统,迅捷执行闸门调度命令。
完成所有7孔闸门的一次操作只需要10分钟左右。
③、利用实时卫星云图接受系统,了解大气环流和天气形势。
④、逐步建成与省电力调度中心联网的水库调度自动化系统,实现水库运行有关的监测、分析、预报、调度自动化管理,并实时向省电力调度中心传送。
⑤、充分估计调度中的不确定因素和风险因素,制定动态调度决策备用方案,考虑不同情况下可能发生的情况和后果,并制定相应的补救措施。
⑥、加强与水文、气象部门的联系,及时掌握上、下游的水情及天气形势;及时向省防汛办请示汇报,加强省电力调度中心的调度联络,提出调度建议。
⑦、新建江垭水库入库站江坪河水文站,保证了水库在高水头情况下,入库流量的准确性,提高了预报的精度,增长了预见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