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防洪调度应急管理信息系统研究
防洪水闸泄洪调度管理系统建设方案研究思路

防洪水闸泄洪调度管理系统建设方案研究思路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不断发展,洪灾频发成为全球重要的自然灾害之一。
洪水对人类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威胁。
因此,建设一套高效的防洪水闸泄洪调度管理系统势在必行。
本文将围绕这一课题展开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建设方案。
一、需求分析与系统设计1.1 需求分析防洪水闸泄洪调度管理系统的主要任务是监测和控制水库、河道等防洪设施的水位、流量等关键参数,并根据实时数据进行预测、预测洪水的危害程度,并制定相应的调度措施。
基于该需求,系统必须具备以下功能:1. 实时监测和记录关键参数;2. 数据存储和管理;3. 数据分析和预测;4. 自动化调度算法;5. 可视化界面。
1.2 系统设计为了满足以上需求,防洪水闸泄洪调度管理系统的设计思路如下:1. 传感器网络:安装在水库、河道等重要位置的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水位、流量等关键参数,并将数据传输至数据中心;2. 数据中心:负责接收、存储和管理传感器网络中的数据,并提供数据分析和预测功能;3. 调度算法:基于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开发自动化调度算法,用于制定最优的泄洪调度方案;4. 可视化界面:设计用户友好的可视化界面,供操作人员监测和控制系统。
二、系统建设流程2.1 系统需求分析与设计首先,进行详细的需求分析工作,明确定义系统的功能、性能和界面等方面的要求。
根据需求分析结果,进行系统设计,包括系统结构、模块划分、数据流程等。
2.2 传感器部署与测试根据设计结果,进行传感器的部署工作。
传感器的位置选择要考虑到监测的准确性和覆盖范围。
在部署完成后,进行测试工作,确保传感器的正常工作。
2.3 数据输入与管理将传感器收集到的实时数据输入到数据中心进行存储和管理。
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并制定数据备份和恢复策略,保障数据的安全性。
2.4 调度算法开发与优化基于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开发调度算法,并进行测试和优化。
通过模拟实验和实地实验,验证算法的准确性和优化效果。
防洪水库调度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方案优化策略研究方案思路与框架

防洪水库调度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方案优化策略研究方案思路与框架一、引言洪水是自然灾害中最常见且破坏性最大的灾害之一,因此,对洪水的有效管理和控制至关重要。
而防洪水库调度管理信息系统是一种重要的工具,可以帮助相关部门实时了解水库的水位、流量和洪水情况,从而合理安排调度和采取措施以防止洪水灾害。
本文旨在研究并提出优化策略,以进一步完善防洪水库调度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方案,并提出相应的思路与框架。
二、需求分析在开始前,我们首先需要进行需求分析,明确防洪水库调度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和特点。
1. 实时数据监测:系统应能够实时监测水库的水位、流量等数据,并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支持。
2. 预测与预警功能:系统应能够基于历史数据和气象数据进行洪水预测,并提前发出预警信息,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3. 调度决策支持:系统应能够根据实时数据和预测结果,提供科学有效的调度决策,帮助相关部门做出合理的决策。
4. 数据共享与沟通:系统应能够实现数据共享和信息沟通,使得各相关部门之间能够及时交流和共享信息。
5. 安全可靠性:系统需要具备较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以防止数据泄露和系统故障的发生。
三、优化策略研究针对上述需求,我们可以提出一些优化策略,以进一步提升防洪水库调度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和性能。
1. 提高数据精度和稳定性:通过升级传感器设备和数据采集系统,提高数据采集的精度和稳定性,确保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支持。
2. 强化洪水预测算法:结合历史数据和气象数据,引入先进的洪水预测算法,提高预测准确度和预警及时性。
3. 制定科学调度策略:基于实时数据和预测结果,建立科学合理的调度模型和策略,帮助相关部门制定合理有效的调度方案。
4.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实现数据的共享和信息的沟通,提高各相关部门之间的协同工作效率。
5. 强化系统安全保护措施:加强系统的安全保护措施,包括数据加密、用户身份认证等,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四、研究方案思路与框架在具体研究方案的制定过程中,可以按照以下思路和框架进行:1. 需求梳理:明确防洪水库调度管理信息系统的需求,并总结现有系统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水库洪水预报调度系统研究与开发

水库洪水预报调度系统研究与开发【摘要】水库是我国防洪广泛采用的工程措施之一。
在防洪区上游河道适当位置兴建能调蓄洪水的综合利用水库,利用水库库容拦蓄洪水,削减进入下游河道的洪峰流量,达到减免洪水灾害的目的。
水库洪水预报调度,则是依据预报的洪水过程,而不是设计给定或实测的洪水过程,实施防洪调度的方法。
这一方法的明显优点在于增加了水库调洪的主动性,增大了水库预蓄或预泄的可能性,从而为实现汛限水位的动态控制、缓解水库防洪和兴利的矛盾创造了条件。
【关键词】水库;洪水;预报;调度;系统;研究;开发引言洪水预报调度,作为一种能有效减轻洪灾的危害程度和降低洪灾所造成的损失的非工程措施,在近几年来的防洪减灾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在横锦水库实时洪水预报调度系统的研究开发过程中,对洪水预报参数率定,实时洪水预报软件开发,实时洪水作业预报精度提高,洪水调度等问题做了认真细致的研究工作,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案,为水库洪水预报调度提供了比较完善的解决方案。
1 工程概述横锦水库位于浙江省东阳市横锦村之东,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结合供水、发电等综合利用的大(2)型水利工程,水库控制流域面积378平方公里,水库库容2.74亿立米,主流长50公里,水库流域以山区为主,流域分水岭平均高程646米,河道平均高程259米,3~6小时洪峰即可到达水库,为提高水库洪水预报和防洪调度的现代化水平,最大限度的发挥水库的防洪效益,横锦水库洪水预报调度系统于2003年6月建成并投入运行,系统的使用,使横锦水库能够更好地发挥水库的拦洪减灾作用,充分利用洪水资源,增加兴利效益。
2 系统功能模块水库洪水预报调度系统采用客户/服务网络结构的模块化设计,具有较强的通用性,从数据库接到水文遥测数据开始,一直到洪水预报调度,主要由三个子系统来实现:数据库管理子系统、洪水预报子系统和洪水调度子系统。
2.1 数据库管理子系统数据库管理包括水库库码、水文站雨量站的站码管理,水雨情信息输入与输出管理及水文资料的信息的整编与处理等问题。
防洪水库调度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方案优化策略研究方案

防洪水库调度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方案优化策略研究方案为了有效应对洪灾,提高对洪水库的调度管理水平,建设一套高效的防洪水库调度管理信息系统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就该系统的建设方案进行优化策略的研究,以实现更加精准、高效的调度管理。
1. 系统需求分析1.1 用户需求分析在进行系统建设之前,需要深入调研用户的需求,包括水库管理员、调度员等相关人员的具体工作流程和操作习惯。
根据用户的需求,确定所需的功能模块,确保系统能够满足用户的操作需求。
1.2 功能需求分析在防洪水库调度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具备一系列功能模块,如实时监测洪水水位、提供洪水预警、流量计算、水库调度模拟等功能。
这些功能模块的设计和开发需充分考虑用户需求,确保系统的功能能够覆盖相关的调度管理工作。
2. 系统设计与架构2.1 系统总体设计在系统总体设计中,需要确定系统的整体结构和架构。
可以采用分层设计,将系统划分为前端展示层、中间业务逻辑层、后端数据存储层三个部分,从而实现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2.2 数据库设计数据库的设计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充分考虑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采用合适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建立相关的表结构和字段,确保系统能够高效地存储和管理各类数据。
3. 系统开发与实施3.1 前端开发针对用户需求和功能需求,进行前端页面的开发,保证用户操作的友好性和便捷性。
同时,要确保前端页面的响应速度和性能,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3.2 后端开发在系统的后端开发中,需要根据功能需求进行相应的程序编写和模块开发。
同时,要考虑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防范潜在的风险和攻击。
3.3 系统实施在系统开发完成后,需要进行系统的实施工作。
这包括系统的安装、配置和调试,确保系统能够正确运行。
同时,要进行用户培训,确保用户能够熟练地操作系统。
4. 系统优化策略研究4.1 数据挖掘与分析利用防洪水库调度管理信息系统积累的大量数据,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工作。
通过对数据的深入分析,可以发现潜在的问题和改进空间,为系统的优化提供依据。
防洪水闸泄洪调度管理系统建设方案研究与论证

防洪水闸泄洪调度管理系统建设方案研究与论证随着气候变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洪水成为了越来越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
防洪水闸的建设和运行管理对于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至关重要。
而水闸泄洪调度管理系统的建设则在提高防洪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防洪水闸泄洪调度管理系统的建设方案进行研究与论证。
一、需求分析首先需要对防洪水闸泄洪调度管理系统的需求进行分析。
根据过去的防洪工作经验,我们发现以下几个方面的需求是最为重要的:1. 实时监测和预警功能:系统需要能够实时监测水位、降雨量等指标,以及预测洪水发展趋势,并及时向相关人员发出预警信息。
2. 自动控制和调度功能:系统需要能够根据实时监测数据,自动控制水闸的开关和泄洪量,以便及时、准确地响应洪水威胁。
3. 数据分析和报表功能:系统需要能够对历史数据进行分析,生成各类报表,以便更好地指导和评估防洪工作的效果。
4. 灵活可靠的通信和数据传输功能:系统需要能够与其他相关系统进行联动,及时传递信息和数据,确保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和配合。
5. 安全和保密性能:系统的数据和信息需要得到严格的安全保护,以免被恶意攻击或泄漏。
二、技术选型在确定了系统的需求后,我们需要对技术进行选型。
根据需求分析,我们需要选择以下几个方面的技术:1. 监测和传感技术:选择可靠、精密的水位传感器、降雨量传感器和气象站等设备,能够实时准确地获取监测数据。
2. 控制和调度技术:选择先进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根据监测数据实现水闸的自动控制和调度,提高响应速度和准确性。
3. 数据分析和处理技术:选择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平台,能够对监测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和分析,并生成各类报表和图表。
4. 通信和联网技术:选择稳定可靠的通信设备和网络,保证数据和信息能够及时传输和共享,实现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和配合。
5. 安全和保密技术:选择安全性能较高的系统平台和数据加密技术,确保系统的安全和保密性。
防洪水闸泄洪调度管理系统建设方案研究

防洪水闸泄洪调度管理系统建设方案研究一、背景介绍过去几年中,洪水灾害频繁发生,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
为了有效防控洪灾,提高抗洪能力,防洪水闸泄洪调度管理系统建设迫在眉睫。
本文将就该系统的建设方案进行研究,力图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二、项目目标与需求分析防洪水闸泄洪调度管理系统的建设目标是实现对洪水闸门的监控和调度管理,以及对泄洪过程的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为洪水灾害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需求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实时监控功能:系统应能对各洪水水闸进行实时监测,包括水位、流量、压力等参数的监测,以及闸门的开闭状态监测。
2. 调度管理功能:系统应支持对水闸进行远程控制,根据洪水情况和调度需要,实现对闸门的开闭操作,并能对调度过程进行自动记录和实时反馈。
3. 数据分析功能:系统应具备对泄洪数据进行存储和分析的能力,为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4. 预警功能:系统应具备洪水预警功能,能够通过实时监测数据和模型分析,及时预警洪水威胁,提醒相关人员采取措施。
三、系统设计与实施方案1. 系统架构设计本系统采用分布式架构设计,包括监测子系统、调度子系统、数据分析子系统和预警子系统。
(1)监测子系统:负责实时监测各洪水水闸的水位、流量、压力等参数,并将监测数据上传至服务器端。
(2)调度子系统:根据洪水情况和调度要求,实现对水闸的远程控制,包括开闸、闭闸等操作。
(3)数据分析子系统:对泄洪数据进行存储和分析,提供数据查询、统计和报表生成等功能,为决策提供支持。
(4)预警子系统:基于实时监测数据和模型分析,实现洪水的预警功能,通过短信、邮件等方式提醒相关人员采取措施。
2. 系统实施方案系统的实施分为硬件部署和软件开发两个阶段。
(1)硬件部署:包括安装监测设备,如水位计、流量计、压力传感器等,并与调度装置进行连接,确保实时数据传输。
(2)软件开发:开发系统的监测子系统、调度子系统、数据分析子系统和预警子系统,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存储和管理。
防洪水库调度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方案优化策略

防洪水库调度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方案优化策略为了提高防洪水库的调度管理效率和准确性,优化方案是必要的。
本文将就防洪水库调度管理的信息系统建设方案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
一、引言防洪水库调度管理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任务,信息系统建设是提高调度管理效率和决策精确性的有力工具。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信息系统建设的背景、目标和意义;现有系统的不足与问题;以及优化策略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二、防洪水库调度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背景和目标防洪水库调度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旨在提高调度管理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为决策者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
具体目标包括但不限于:提供可靠的水文数据分析和预测模型;实现实时监测和控制功能;提供智能化的调度决策支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信息交流和共享。
三、现有系统的不足与问题目前,防洪水库调度管理信息系统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数据不准确:部分水文数据的采集和传输存在误差,影响了调度决策的准确性;2. 功能不完善:现有系统的功能相对单一,不能满足复杂的调度管理需求;3. 信息孤岛:与相关部门的信息交流和共享不畅,影响了协同工作和决策效果;4. 操作不便利:现有系统的操作界面复杂,使用起来不够便捷和高效;5. 安全性不高:对于系统数据的保护和安全存在一定的隐患。
四、优化策略的具体措施和建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优化防洪水库调度管理信息系统的方案,以下是具体的措施和建议:1. 提升数据准确性:优化数据采集与传输过程,确保水文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可以采用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来增加数据采集的精度和效率。
2. 拓展功能模块:增加系统的功能模块,涵盖更多的调度管理需求。
例如,增加水库水位的监测与预测模块、调度计划优化模块等,以提供更全面、科学的决策支持。
3. 构建信息共享平台:加强与相关部门的信息共享与协同工作,建立跨部门的信息共享平台。
可以采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实现实时共享和数据交互,提高决策效率和准确性。
防洪水闸泄洪调度管理系统建设方案研究与论证思路与方法选择优化提升

防洪水闸泄洪调度管理系统建设方案研究与论证思路与方法选择优化提升为了保障社会的安全和生产的正常进行,防洪工程是目前各国普遍关注和重视的一项重要工作。
在防洪工程中,洪水的调度管理是关键环节之一。
为了提高洪水调度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建设一套高效的防洪水闸泄洪调度管理系统势在必行。
本文将在研究与论证思路的基础上,探讨方法选择的优化提升。
一、研究与论证思路1.了解需求在进行系统建设前,必须对防洪水闸泄洪调度管理的需求进行全面了解。
通过与相关部门和专家进行交流与沟通,收集相关数据和资料,明确系统的功能、性能、技术要求等。
2.技术研究防洪水闸泄洪调度管理系统的建设需要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
针对系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相关技术的研究,包括数据采集与传输技术、数据分析与处理技术、决策支持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与探索,为系统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3.系统设计与开发根据防洪水闸泄洪调度管理系统的需求和技术研究成果,进行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工作。
包括系统整体架构设计、功能模块划分、数据库设计等工作,确保系统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4.系统测试与优化在完成系统设计与开发后,进行系统的测试工作。
通过模拟实际情况和场景,测试系统的性能和功能是否符合要求。
同时,根据测试结果,进行系统的优化和改进,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用性。
5.系统应用与维护在系统测试通过后,进行系统的应用与维护工作。
将系统投入使用,并进行实际操作。
同时,进行系统的日常维护和更新,确保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
二、方法选择的优化提升1.数据采集与传输方法选择在防洪水闸泄洪调度管理系统中,数据采集与传输是系统运行的基础。
可以采用传统的有线方式进行数据采集与传输,也可以采用无线方式进行数据采集与传输。
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数据采集与传输方法,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实时性。
2.数据分析与处理方法选择在防洪水闸泄洪调度管理系统中,数据的分析与处理是决策的基础。
可以采用传统的统计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也可以采用先进的数据挖掘和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mputer Science and Application 计算机科学与应用, 2018, 8(4), 532-538Published Online April 2018 in Hans. /journal/csahttps:///10.12677/csa.2018.84059Research of Reservoir EmergencyManagement Automated InformationSystemYongzhi Liu1,2, Wenting Zhang3,4, Xinmin Cui1,21The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Hydrology-Water Resources and Hydraulic Engineering, NHRI, Nanjing Jiangsu2Hydrology and Water Resources Department, Nanjing Hydraulic Research Institute, Nanjing Jiangsu3College of Hydrology and Water Resources, Hohai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4The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Hydrology-Water Resources and Hydraulic Engineering, Hohai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Received: Apr. 6th, 2018; accepted: Apr. 21st, 2018; published: Apr. 28th, 2018AbstractThis paper describes a modular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GIS) for the emergency opera-tion of reservoir from natural and dam-failure floods. The system provides some professional models, which are flood forecasting and reservoir operation, dam safety evaluation, the flood in-undation of downstream of reservoir, risk analysis and loss evaluation. The system is integrated using the computer technology. The visualization of runoff and submergence, integration of statis-tics of damage and analysis are achieved in this system. The research results provide a powerful tool to analyze flood risk rapidly and make schemes of the flood resisting.KeywordsReservoir, Emergency Operation, Automatic System, GIS水库防洪调度应急管理信息系统研究刘永志1,2,张文婷3,4,崔信民1,21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文水资源研究所,江苏南京3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4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江苏南京收稿日期:2018年4月6日;录用日期:2018年4月21日;发布日期:2018年4月28日刘永志等摘要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数据库、网络等技术为支持,以水库大坝应急调度管理相关数据为基础,构建具有信息接收存储、信息处理、指挥调度、灾害可视化时空分析等多种综合管理功能的水库应急管理自动化信息系统。
系统集成了洪水预报调度、大坝性状分析、大坝安全评价及预测、水库下游洪水演进、风险分析等专业模型,具备应急调度、灾害管理、空间分析等一系列功能。
该技术可为水库日常管理提供专业技术支持。
关键词水库,应急调度,自动化系统,地理信息系统Copyright © 2018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licenses/by/4.0/1. 引言重大突发事件往往会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水库大坝如果遭遇突发事件,一旦失事,会给下游造成灭顶之灾。
所以针对水库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决策支持研究非常重要。
在突发事件即将发生或已经发生后,如何迅速地做出决策,及时周密地解决由此带来的问题,将损失减到最小程度,是目前人们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1][2][3]。
虽然应急预案的制订可以使管理部门做到有备无患,但由于事件的突发性、时间的紧迫性、后果的严重性,以及人们经验和理性的有限性,事前制定的应急预案可能会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为决策者建立一个高效的计算机应急管理自动化系统,将有助于决策者做出及时正确的决策,其意义十分重大。
此外,水库应急管理自动化信息系统可以作为应急预案的有效补充,更好地为应急管理服务。
2. 水库应急调度管理一旦出现对水库大坝造成威胁的致灾因子,相关部门会迅速进行水库应急响应,包括应急启动、监测报送、预测预报、分析评估、应急结束五个方面[4]。
遵循水库应急响应过程需要对水库进行应急调度。
首先,基于水情测报、工情监测、闸门监控、巡视检查、上下游灾情、天气预报、工程安全实时评价等信息,对工程安全状况进行实时分析,据此选择具体的水库调度方案;在调度实施过程中,则需不断根据最新工情、水情发展情况,对调度方案进行修正;当工程出现严重险情或遭遇特大甚至超标准洪水时,提前发出警报,并通过会商拟订抢险方案和应急调度方案,并进行应急处置。
根据应急处置的情况进行实时评估,直到险情排除,应急结束。
水库应急调度流程见图1。
3. 系统结构体系设计在大量基础信息数字化和可视化的基础上,运用模型方法库、数据汇集平台、GIS技术建立水库应急管理自动化信息系统,将水库洪水预报调度,大坝安全监测,洪水风险分析与应急指挥决策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基础设施信息的查询和管理、洪水演进仿真模拟、应急指挥决策以及控制显示等功能,方便刘永志等Figure 1. Decision flow of reservoir emergency dispatch图1.水库应急调度决策流程防洪管理部门在短时间内掌握水库防洪形势、大坝安全状态和一旦发生洪灾下游的损失情况以及救援物资的供给情况等,从而提高水库日常管理和灾时应急反应能力。
在照分层设计的思想指导下,系统分为数据采集监控层、数据资源共享层、应用服务层、用户层,合理定位已经建成的独立系统的功能,采用科学的结构框架,将目前已建系统和未建系统集成在统一的体系结构中。
按照需求分析的结果,运用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在WINDOWS环境下,进行开发设计。
水库应急管理自动化信息系统总体结构如下图2。
数据采集监控层由信息采集系统和工程监控系统组成,是水利信息工程与水利实体工程间的接口,是系统信息的主要来源。
数据资源共享层包含了网络通讯和综合数据库,构成了整个系统的数据仓库和信息纽带。
应用服务层由各个业务子系统构成,结合专业模型完成与水库应急调度决策相关的任务,并通过人机界面构成用户层。
系统通过网络通讯和综合数据库与各个子系统互联互通,充分利用和发挥多种信息处理手段在水库刘永志等Figure 2. System logic structure图2.系统总体结构应急调度过程中的综合作用。
总体采用多层技术架构,既便于充分发挥已有系统能力,又为将来系统的扩充创造了条件。
系统的主要人机界面采用浏览器,采用B/S模式,系统更新维护快捷方便。
系统采用三维GIS技术,在建立三维模型的基础上,利用综合数据库中实时监测数据,采用专业模型进行分析计算,在三维场景中实时展现水库的淹没范围、当前大坝断面的渗流线、大坝体内的渗流面、动态模拟闸门启闭状况,实现水库大坝场景与水库安全分析技术的三维可视化。
4. 系统功能结构4.1. 信息服务子系统信息服务子系统是为水库防汛调度系统在决策会商时为有关人员(包括决策者、专业人士、相关人员)提供防汛有关信息(包括历史、实时水雨情、工情、灾情等)查询服务的子系统。
其内容主要是对综合数据库的相关内容及其它子系统输出信息的查询与显示。
系统功能逻辑结构如图3。
4.2. 洪水预报调度子系统洪水预报与调度子系统结合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以洪水预报调度数学模型为核心,根据水文作业预报的业务流程,采用B/S体系结构搭建应用系统平台,满足不同层次的技术和防洪决策人员进行计算分析、信息查询的需要。
系统包含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 人机交互平台;2) 预报调度方案构建模块;3) 洪水预报模块(自动定时预报、人工干预预报);4) 水库洪水调度模块;5) 预报调度信息查询与结果模块。
刘永志等Figure 3. Function logic structure diagram of information service subsystem图3.信息服务子系统系统功能逻辑结构图4.3. 大坝安全综合评价系统采用先进的大坝安全监测技术、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和数据管理技术,在整理与分析水库大坝已有的监测资料基础上,通过对水库大坝安全现状研究,在满足有关技术规范要求下,针对影响和控制该工程安全性态的关键变量和关键部位重点监测,监测项目、测点布置和结构优化组合[5]。
监测项目包括主坝变形监测、渗流监测和环境量监测。
通过网络实现监测信息远程管理与分析。
利用大坝安全监测系统自动监测数据、人工观测数据和巡视检查记录等,采用合理的数学模型和评判准则,实时分析大坝运行性态,进行安全诊断,提供多种报警功能。
4.4. 下游洪水风险分析子系统本子系统的水库风险分析分正常调度洪水和水库溃坝洪水2种。
水库正常调度洪水风险为遇特大洪水和超标准洪水时,执行相关调度方案进行调度带来的风险;水库溃坝洪水风险即遇特大洪水和超标准洪水时,水库大坝溃坝所带来的风险。
集成溃坝洪水计算模型、水库调度模型、二维水动力学洪水演进模型、洪灾损失评估模型,对水库下游洪水风险分析技术进行综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