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乔清作品欣赏

合集下载

胡清菘,艺术家中的思想者如醉如痴如梦如幻---胡清菘作品赏析

胡清菘,艺术家中的思想者如醉如痴如梦如幻---胡清菘作品赏析

胡清菘,艺术家中的思想者如醉如痴如梦如幻---胡清菘作品赏析李婧文【摘要】谢赫的《古画品录》是中国绘画史上举足轻重的传世之作,后人始终将“谢赫六法”作为衡量绘画成败高下的标准。

所谓“六法”,即“一气韵生动,二骨法用笔,三应物象形,四随类赋彩,五经营位置,六转移模写”。

【期刊名称】《音乐时空》【年(卷),期】2016(000)011【总页数】2页(P41-42)【关键词】胡清菘;气韵;思想者【作者】李婧文【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气韵生动,是指作品和作品中刻画的形象具有一种生动的气度韵致,显得富有生命力。

也是品评、赏析中国画的主要准则。

元代杨维桢指出:“故论画之高下者,有传形,有传神。

传神者,气韵生动是也”。

品胡清菘笔下作品《贵妃惊梦》,将贵妃娇俏的容貌,眼神蕴含的魅惑,身姿曼妙的杨柳细腰,妖娆梦醒的精神灿烂出之纸上,摄人心魂。

此女子虽赤身露体,却毫不俗气。

反而将贵妃的女子之美栩栩如生的展现于人前,可谓“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领如蝤蛴,齿如瓠犀。

螓首娥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骨法用笔”或“骨法,用笔是也”,是说所谓骨法及与其密切相关的笔法。

它融合了汉字书法中用笔的规律和美学原则,体现出线条的力度、质地和美感。

通过不同的线条去体现笔墨的动态、势向、韵律、节奏,以写神、写性、写心、写意为目的。

所以说,写意性是中国画的精神实质。

不擅书法的画家,一定不是一个好画家。

的确,书画本是同源。

胡清菘以书入画,植物枝干、山石轮廓、衣衫结构、马匹腿部等线条抑扬顿挫、疏密粗细、快慢虚实、浓淡干湿、无不显现着画家的才思、功底。

“随类赋彩”或“随类,赋彩是也”,是说着色。

赋通敷、授、布。

赋彩即施色。

中国画以墨为主、以色为辅,是其基本特点,墨不仅能决定形象,分出明暗,拉开距离,代替色彩,还能制造画面的气氛。

观其面目时往往尚未看清具象形态,就已被画面笔墨中溢出的抽象意韵所感染。

自古以来,岳家军在人们心中纪律严明,训练有素,素有“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之评,更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之语。

筝曲《墨客》的创作分析与文化内涵探究

筝曲《墨客》的创作分析与文化内涵探究

Yi Shu Ping Jian筝曲《墨客》的创作分析与文化内涵探究孙倩玉江苏省戏剧学校摘要:《墨客》是作曲家方岽清创作于2010年初的一部古筝独奏作品,该作品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将书法艺术与音乐表达相融合,并运用当代新潮的创作理念、技法与中国传统元素相结合,体现出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的文化碰撞,展现出中国文化精神中寻求的中和之美。

该文试图诠释作曲家在秉承传统和现代创新等问题的抉择,也为今后研究该作曲家及此乐曲的学者一些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古筝《墨客》方岽清创作分析文化内涵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19)19-0016-03方岽清,中国当代最为活跃的青年作曲家之一。

他的创作领域十分广泛,筝曲创作只是他众多创作体裁中的一部分。

他的作品不仅流露出自身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功底,展现出当今作曲家在音乐创作方面独有的大胆创新,同时也感受到他身为作曲家的社会责任感。

近几年经他创作的古筝作品深受演奏家和听众的喜爱。

其中筝曲《墨客》是受旅美古筝演奏家翁慧女士委约创作的一部古筝独奏作品,在世界各地上演率极高。

一、作品的产生方岽清,从小成长在戏曲大院,其父亲是中国老一辈著名戏剧家肖方先生,幼年时期的他见证了父亲新编古代大型神话戏曲《哪吒》①《钟馗》②等几部影响了中国戏曲界力作的诞生。

戏曲环境的滋养,练就了方岽清超常的艺术敏感性。

父亲在戏曲创作的造诣深深影响着方岽清,他曾创作的大提琴作品《林冲》获得2010“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作曲比赛第一名、《手眼身法步》获得2005年中国音乐“金钟奖”银奖(金奖空缺),这些都与他父亲的言传身教有着非常大的关系。

母亲曾为《河北日报》主任编辑,待方岽清考上大学,母亲送给他第一台胶片相机,自那以后,摄影成为了他除音乐创作以外的第二个爱好。

这个爱好也影响着他的音乐创作,培养了他写作前出去采风的习惯。

用镜头思考、捕捉灵感的方岽清,开始在音乐创作中追求画面感。

钟离子艺术作品欣赏

钟离子艺术作品欣赏

作品欣赏与收藏ARTWORKS APPRECIATION AND COLLECTION艺术作品欣赏钟离子,男,汉族。

吉林通化人。

1962年3月出生。

自幼跟随祖父钟玉善学习黑陶制作技艺。

1979年参加工作,1987年调到通化市群众艺术馆从事基层美术工作。

2008年开始到景德镇学习陶艺制作,作品以泥条盘筑、手工捏制、拉坯等技法创作的作品为主。

学习了"慢轮手捏"、"平地堆烧"、"封烟渗碳黑陶烧制""草木灰釉配制"等陶瓷制作技法。

其中以黑陶、釉陶创作制作技法作为主攻方向。

作品《印纹三彩陶瓷罐》在2020年北京第九届"大地奖"中国陶瓷创新与设计大赛中荣获金奖。

作品《雌罐》在2019年北京第八届"大地奖"中国陶瓷创新与设计大赛中荣获二等奖。

作品《黑陶博山炉》在2018年浙江龙泉第十一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展中荣获铜奖。

作品《古盏》在2018年山西大同第三届中国黑陶艺术展中荣获银奖。

作品《鬻》在2020年云南建水中国四大名陶展陶瓷技艺大赛中荣获铜奖。

44|CERAMICS SCIENCE&ART作品欣赏与收藏ARTWORKS APPRECIATION AND COLLECTION艺术作品欣赏CERAMICS SCIENCE&ART|45作品欣赏与收藏ARTWORKS APPRECIATION AND COLLECTION艺术作品欣赏46I CERAMICS SCIENCE&ART。

清-居巢绘画作品欣赏

清-居巢绘画作品欣赏

清-居巢绘画作品欣赏清-居巢绘画作品欣赏转自:网易- 李梨的日志居巢,生于1811年,卒于1899年。

字梅生,号梅巢,番禺(广州)人。

工诗词,擅作山水、花鸟,尤精草虫,笔法秀雅、明丽。

居巢与其弟居廉的绘画开岭南画派的先锋。

传世作品有《花果图》、《五福图》等。

【名称】清居巢五福图【年代】清代【简介】立轴,绢本,设色,纵80.5厘米,横44.5厘米。

广东省博物馆藏。

此图为作者中年之作。

构图新颖,小石头旁放着一双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小竹笼,笼中有五只小蝙蝠。

以“石寿”、“五福”来“祝君”。

画面活泼,寓意深长,有广东民间特点。

居巢居燧汪文畬1864年作花鸟花蝶扇面(二开)介绍:钤印:梅生书画、小梅题识:一、甲子上巳居巢并识。

二、守真仁兄大人鉴正,居燧。

三、丁丑仲夏守真仁兄大人改宦穗垣,濒行出此纨扇嘱余补蝶,惟年来尘俗撄人,笔墨荒落,草草应命,不足供方家一粲,聊作雪泥之证耳。

六安啸泉弟汪文畬并志。

藏印:邓苍梧藏、传砚楼主鉴赏、咏余书斋居巢,番禺人,工山水、花卉草虫,远宗崇嗣,近仿南田,品格清逸。

居燧,居廉子,画承家法。

居巢1865年作百卉图横幅尺寸:39×122cm题识:乙丑秋日,梅生居巢。

钤印:居巢书画、某生鉴藏印:旭龙家珍藏印居巢猫扇面居巢1893年作日暖花香扇面16.5×47.5cm居巢园趣桃花镜心尺寸:29×34.6cm×2钤印:梅生、梅生父题识:(一)凉话无人剥啄寻,豆花闲杀一棚阴。

娇雏也解娱岑寂,买个秋虫伴苦吟。

居巢并题。

居巢花鸟镜心27×25cm居巢乙丑(1865)年作春意图镜心(四开)27×35cm×4居巢桃花小鸟扇面尺寸:19×51cm注:赵少昂边跋:自唱新诗与明月,碧桃开尽鸟声中。

【清—禹之鼎】—绘画作品欣赏—2

【清—禹之鼎】—绘画作品欣赏—2

【清—禹之⿍】—绘画作品欣赏—2禹之⿍(1647-1716),清代康熙年间著名画家,字尚吉,⼀字尚基,⼀作尚稽,号慎斋。

⼴陵(江苏兴化)⼈,后寄籍江都。

擅长⼈物,尤以肖像著称。

康熙⼆⼗年(1681)官鸿胪寺序班,以画供奉⼊直畅春园。

幼师蓝瑛,出⼊宋、元诸家。

其写真多⽩描,秀媚古雅,为当代第⼀。

⼀时名⼈⼩像多出其⼿。

尝为王翚作骑⽜南还图,⼜有王会图⼀卷,称杰作。

康熙四⼗⼋年(1709)年六⼗三,画有仿马和之西郊寻梅图。

⼊京供奉内廷后,誉满京师,“⼀时名⼈⼩像皆出其⼿”(清·秦祖永《桐阴论画》)。

然⽽,关于他的⽣平,画史记载却极简略,可能基于他是宫廷画家⽽⾮⽂⼈⼠⼤夫之故。

禹之⿍⿇姑献寿禹之⿍仕⼥图绢本⽴轴禹之⿍乔元之三好图禹之⿍乔元之三好图(局部)清禹之⿍周仪像轴丁丑春杪,確斋先⽣欲归⽯城,属余写照背景。

补陶诗。

孟夏草⽊长,绕屋树扶踈,众鸟幸有诧,吾亦爱吾庐。

先⽣兴余屈指订交廿年有馀矣,以同庚同⼀⽶举⼦得⽆故三思乎!兼⽤⽟川先⽣诗意,恭颂確斋,幸有以教之,时同客长安,弟禹之⿍。

质地:纸本;性质:轴;主要内容:⼈物;绘画技法:没⾊;题跋:张云章、⾼不骞等⼈题。

题跋在画的四周。

钤印:禹之⿍(⽩⽂⽅印)尚吉⽒(朱⽂⽅印)。

禹之⿍ 1716年作迎朝接福图⽴轴题跋:迎朝接福。

癸未正⽉题禹之⿍画于沧海堂,杨新。

钤印:杨新(⽩⽂)、半聋(朱⽂)款识:丙申元⽇临宋⼈迎朝接福图,禹之⿍。

钤印:禹(朱⽂)禹之⿍夏荫展卷横幅⼴陵禹之⿍写钤印:禹之⿍(朱⽂)慎斋(朱⽂)题跋:栏⼲尤曲万⽵林⽼榕碧柳重浓荫⾃歇尚觉云叶重风事顿令堂庑深指点车马⽆喧地主⼈披卷⽅⾼唫园林长夏拟珍秋系奴洛砚临芳洲⽂鸳近⼈不飞逊⼩■鸣树听逾幽亭外间处有⽥⽥在⽔⽔⽆际⾼中向所有⽛签四壁森琳球⼀纶⼿把恣冥搜问间之近东平流吾等泥尔不滓莲之性爱莲更见濂溪周隐囊唑啸时徒倚瓶花⾹溢■光⼏冰簟漱帘绝点埃静得诗趣与琹理旷怀远过逍遥公选胜不侔天随⼦披图众亦⾥神游青尊⽩祫■兹始。

钟离子艺术作品欣赏

钟离子艺术作品欣赏
分布区域:黄河、长江流域。 陶鬶的基本功能源自三足釜或壶与人类生活 中烧水饮水的器物(或煮酒器)关系密切。它主要起 加温和立足的作用。有些出土的陶鬶残器器身留 有烧灼痕迹,内壁积存厚厚的水垢和水碱。由此 可见,我们的先民在几千年前就能够将水煮沸, 并饮用烧开的水了。 陶鬶出土的遗址地点,从大汶口文化看,东 至大海边的山东、江苏、浙江诸地,西到陕西, 南跨岭南地区,北至辽东半岛。这些地区均有不 同款式的陶鬶出土。不仅如此,屈家岭、松泽、 良渚遗址似有不同源流的陶鬶面世,为陶鬶大家 族,增添了另类的面貌。 钟离子陶鬶作品,采用最原始的手捏成型技 法完成。追求蕴含在人类群体的遗传潜能,激发 与远古人类的制陶基因,唤起人与自然的内心共 鸣。
48 CERAMICS SCIENCE & ART
垂纹鬶 高25.5 宽12 口径9.5 材料:陶泥 烧制温度:1040℃
陶鬶与图腾
陶鬶属拟形器,是动物造型和三足鼎立形式 的结合体(也有四足)。大汶口文化形成的陶鬶主要 是袋足三足陶器,源自抽象化的鸟图腾,由实足 器变化为袋足器。出土的陶鬶居多为鸟形,亦有 其它动物(如猪或狗)形态。各款陶鬶造型生 动、制作精美,蕴含着先民对动物及“鸟形态” 的崇拜。
钟离子
艺术作品欣赏
连裆鬶 高29 宽13 口径8.5 材料:陶泥 烧制温度:1040℃
钟离子: 吉林通化市人 黑陶非遗传承人 通化师范学院客座教授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艺委会黑陶艺术委员会理事 北京陶瓷艺术馆特邀名师 自幼随祖父学习陶瓷制作,以手捏、泥条盘筑技法擅 长,主要作品:盆、碗、罐、缸等,多次试验“平地堆 烧”、“慢轮手捏”、“草木灰釉”等中国远古陶瓷技 法,作品以纯手工捏制陶瓷为主。 获奖作品:中国第三届黑陶艺术展 银奖 古盏一组 第十一届中国陶瓷艺术展 铜奖 黑陶博山炉 2019年 全 国 陶 瓷 创 意 创 新 设 计 大 赛 “ 大 地 奖 ” 雌 罐 二等奖

29期国画作品

29期国画作品

成功网拍第二十九期拍品展示:成功网拍第二十九期1号拍品推荐柴京津人物作品《吹箫引凰图》该作品已在《神州诗书画报》/《当代书画家》发表附保真收藏证书规格:68*68cm 价格评估:40000元起拍价:10000元作者简介:1 柴京津,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专业;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八一书画院副院长,全国书画院协会副秘书长,总后勤部政治部创作室专业创作员。

国家一级美术师,全军美术系列高职评委。

张万琪花鸟作品《春风》该作品已在《神州诗书画报》/《当代书画家》发表附保真收藏证书规格:68*68cm 价格评估:20000元起拍价:8000元作者简介:2 张万琪,1944年10月出生在浙江嵊州市。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水彩画家学会会员,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中国画院副院长,浙江省水彩画家协会理事,浙江中国花鸟画家协会理事,绍兴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绍兴市文理学院副教授,绍兴中国画院副院长。

吕大江山水作品《山水清音图》该作品已在《神州诗书画报》/《当代书画家》发表附保真收藏证书规格:136*68cm 价格评估:26000元起拍价:8000元作者简介:3 吕大江,1966年生于河北省涉县,1990年毕业天津美院中国画系,曾先后师从著名画家孙其峰、王学仲、孙克刚、何家英、霍春阳、白庚延、曹德兆等先生,并长期随家父吕云所先生学习传统积墨法并努力开拓自己的绘画面貌。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美院附中副教授、清华大学吕云所山水画工作室助教、天津青年美协副主席、荣宝斋中国艺术研究会常务理事、新加坡星中国际美术学会副会长、天津市河北区政协委员、中国民盟盟员。

任正江花鸟作品《花艳惊春》该作品已在《神州诗书画报》/《当代书画家》发表附保真收藏证书规格:68*68cm 市场价格评估:12000元起拍价:4000元作者简介:4 任正江,男,1965年5月生于安徽天长,1990年毕业于中央美院,安徽省天长市书画院副院长,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手指画研究会理事。

书画名家:梅清【清代】

书画名家:梅清【清代】

书画名家:梅清【清代】梅清(1623---1697),字渊公,号瞿山,安徽宣城人。

生于明熹宗天启三年(1623年),卒于清圣祖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

顺治十一年(1654年)举人,与石涛交往友善,相互切磋画艺。

石涛早期的山水,受到他的一定影响,而他晚年画黄山,又受石涛的影响。

所以石涛与梅清,皆有“黄山派”巨子的誉称。

梅清以画黄山著名,“得黄山之真情”,与石涛、弘仁成为“黄山画派”中的代表人物。

现代画家贺天健在《黄山派和黄山》中评道:“石涛得黄山之灵,梅瞿山得黄山之影,渐江(弘仁)得黄山之质。

”梅清擅长山水、松石、尤其好画黄山,自谓“游黄山后,凡有笔墨,大半皆黄山矣。

”他笔下的黄山,以气势取胜,行笔流动豪放,运墨酣畅淋漓。

取景奇险,用线盘曲,富有运动感。

有异于新安派比较生涩清峻的画风。

他长期深入黄山。

多写生黄山真景。

虽经常自称学元代,却有自己独特的创造。

他风格清俊高逸,表现山峦的云烟变幻,松多奇苍。

曾用卷云皴,给人苍茫感觉。

他的《宣城二十四景图册》,堪称平生呕心之作。

人称他山水入妙品,松入神品。

他间亦画梅,其梅画烟云历落,枝干奇古。

72岁时所作的《高山流水图》轴,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作品苍劲的运笔、酣畅的墨色、及皴法、用点均更多石涛意韵。

梅清笔下松弛中见功力,零乱中求整秩,经纬明快,恬适流畅。

他善诗和书法,并著有《天延阁集》、《瞿山诗略》,画有《黄山纪游》册。

传世作品有《山村清景图》、《黄山图》、《黄山十九景图》、《黄山炼丹台图》等。

西海门看落照立轴设色纸本1694年作(101.2万元,2012年6月北京九歌)款识:西海门看落照。

瞿山梅清时年七十有一。

印鉴:梅清石涛弟子、渊公明末清初,随着黄山旅游的开发和出外经商的徽州商人对家乡风物的眷恋,“黄山图”成为重要的表现题材,出现了中国画史上第一个以山命名的画派--“黄山画派”,梅清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梅清以画黄山著名,“得黄山之真情”,与石涛、弘仁成为“黄山画派”中的代表人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