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愚公移山》 课件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23课《愚公移山》课件(共28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23课《愚公移山》课件(共28张ppt)

第一课时 子目标
1.掌握文学常识 2· 积累文言文重要的实词、虚词,辨析一词多义。 3· 听读、翻译、整体感知文意
作者简介
列御寇,名寇,又名御寇 (又称“圄寇”“国寇”), 战国前期思想家,是继老子和 庄子之后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 表人物,郑国莆田(今河南郑 州)人。其学本于黄帝老子, 主张虚静、无为,被道家尊为 前辈。
1、不是井里没有水,而是你挖的不够深。不是成功来得慢,而是你努力的不够多。 2、孤单一人的时间使自己变得优秀,给来的人一个惊喜,也给自己一个好的交代。 3、命运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想告诉你,让你用你的一生去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所以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4、心中没有过分的贪求,自然苦就少。口里不说多余的话,自然祸就少。腹内的食物能减少,自然病就少。思绪中没有过分欲,自然忧就少。大悲是无泪的,同样大悟无言。缘来尽量要惜,缘尽就放。人生本来就空,对人家笑笑,对自己笑笑,笑着看天下,看日出日落, 花谢花开,岂不自在,哪里来的尘埃! 5、心情就像衣服,脏了就拿去洗洗,晒晒,阳光自然就会蔓延开来。阳光那么好,何必自寻烦恼,过好每一个当下,一万个美丽的未来抵不过一个温暖的现在。 6、无论你正遭遇着什么,你都要从落魄中站起来重振旗鼓,要继续保持热忱,要继续保持微笑,就像从未受伤过一样。 7、生命的美丽,永远展现在她的进取之中;就像大树的美丽,是展现在它负势向上高耸入云的蓬勃生机中;像雄鹰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搏风击雨如苍天之魂的翱翔中;像江河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波涛汹涌一泻千里的奔流中。 8、有些事,不可避免地发生,阴晴圆缺皆有规律,我们只能坦然地接受;有些事,只要你愿意努力,矢志不渝地付出,就能慢慢改变它的轨迹。 9、与其埋怨世界,不如改变自己。管好自己的心,做好自己的事,比什么都强。人生无完美,曲折亦风景。别把失去看得过重,放弃是另一种拥有;不要经常艳羡他人,人做到了,心悟到了,相信属于你的风景就在下一个拐弯处。 10、有些事想开了,你就会明白,在世上,你就是你,你痛痛你自己,你累累你自己,就算有人同情你,那又怎样,最后收拾残局的还是要靠你自己。 11、花开不是为了花落,而是为了开的更加灿烂。 12、随随便便浪费的时间,再也不能赢回来。 13、不管从什么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以后不要停止;不管在什么时候结束,重要的是结束以后不要后悔。 14、当你决定坚持一件事情,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15、只有在开水里,茶叶才能展开生命浓郁的香气。 15、如果没有人为你遮风挡雨,那就学会自己披荆斩棘,面对一切,用倔强的骄傲,活出无人能及的精彩。 16、成功的秘诀在于永不改变既定的目标。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幸福不会遗漏任何人,迟早有一天它会找到你。 17、一个人只要强烈地坚持不懈地追求,他就能达到目的。你在希望中享受到的乐趣,比将来实际享受的乐趣要大得多。 18、无论是对事还是对人,我们只需要做好自己的本分,不与过多人建立亲密的关系,也不要因为关系亲密便掏心掏肺,切莫交浅言深,应适可而止。 19、大家常说一句话,认真你就输了,可是不认真的话,这辈子你就废了,自己的人生都不认真面对的话,那谁要认真对待你。 20、没有收拾残局的能力,就别放纵善变的情绪。 16、成功的反义词不是失败,而是从未行动。有一天你总会明白,遗憾比失败更让你难以面对。 17、没有一件事情可以一下子把你打垮,也不会有一件事情可以让你一步登天,慢慢走,慢慢看,生命是一个慢慢累积的过程。 18、努力也许不等于成功,可是那段追逐梦想的努力,会让你找到一个更好的自己,一个沉默努力充实安静的自己。 19、你相信梦想,梦想才会相信你。有一种落差是,你配不上自己的野心,也辜负了所受的苦难。 20、生活不会按你想要的方式进行,它会给你一段时间,让你孤独、迷茫又沉默忧郁。但如果靠这段时间跟自己独处,多看一本书,去做可以做的事,放下过去的人,等你度过低潮,那些独处的时光必定能照亮你的路,也是这些不堪陪你成熟。所以,现在没那么糟,看似 生活对你的亏欠,其实都是祝愿。 10、放手如拔牙。牙被拔掉的那一刻,你会觉得解脱。但舌头总会不由自主地往那个空空的牙洞里舔,一天数次。不痛了不代表你能完全无视,留下的那个空缺永远都在,偶尔甚至会异常挂念。适应是需要时间的,但牙总是要拔,因为太痛,所以终归还是要放手,随它去。 11、这个世界其实很公平,你想要比别人强,你就必须去做别人不想做的事,你想要过更好的生活,你就必须去承受更多的困难,承受别人不能承受的压力。 12、逆境给人宝贵的磨炼机会。只有经得起环境考验的人,才能算是真正的强者。自古以来的伟人,大多是抱着不屈不挠的精神,从逆境中挣扎奋斗过来的。 13、不同的人生,有不同的幸福。去发现你所拥有幸运,少抱怨上苍的不公,把握属于自己的幸福。你,我,我们大家都可以经历幸福的人生。 14、给自己一份坚强,擦干眼泪;给自己一份自信,不卑不亢;给自己一份洒脱,悠然前行。轻轻品,静静藏。为了看阳光,我来到这世上;为了与阳光同行,我笑对忧伤。 15、总不能流血就喊痛,怕黑就开灯,想念就联系,疲惫就放空,被孤立就讨好,脆弱就想家,不要被现在而蒙蔽双眼,终究是要长大,最漆黑的那段路终要自己走完。 16、在路上,我们生命得到了肯定,一路上,我们有失败也有成功,有泪水也有感动,有曲折也有坦途,有机遇也有梦想。一路走来,我们熟悉了陌生的世界,我们熟悉了陌生的面孔,遇人无数,匆匆又匆匆,有些成了我们忘不掉的背影,有些成了我们一生的风景。我笑, 便面如春花,定是能感动人的,任他是谁。 17、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与年龄无关。所以,无论什么时候,千万不可放纵自己,给自己找懒散和拖延的借口,对自己严格一点儿,时间长了,努力便成为一种心理习惯,一种生活方式! 18、自己想要的东西,要么奋力直追,要么干脆放弃。别总是逢人就喋喋不休的表决心或者哀怨不断,做别人茶余饭后的笑点。 19、即使不能像依米花那样画上完美的感叹号,但我们可以歌咏最感人的诗篇;即使不能阻挡暴风雨的肆虐,但我们可以左右自己的心情;即使无法预料失败的打击,但我们可以把它当作成功的一个个驿站。 20、能力配不上野心,是所有烦扰的根源。这个世界是公平的,你要想得到,就得学会付出和坚持。每个人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决定生活的样子。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愚公移山》课件(共32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愚公移山》课件(共32张PPT)

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始一反焉 汝之不惠 亡以应 一厝朔东
对加点字的解释正确
惩山北之塞 A.处罚
出入之迂也 A.绕远
指通豫南 A.指向
杂然相许 A.允许
且焉置土石 A.哪里
B.警戒 C.苦于 B.迂腐 C.困难 B.手指 C.一直 B.赞成 C.答应 B.乃、才C.语气助词
方七百里
方其远出海门
年且九十
且焉置土石
曾不若孀妻弱子 曾益其所不能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吾义固不杀人
河曲智叟亡以应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惧其不已也
其如土石何
帝感其诚
其妻献疑
以君之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甚矣。汝之不惠 告之于帝
翻译下列句子
①甚矣。汝之不惠! ②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③投渚渤海之尾。 ④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中 华 民 族 在 这片丰 盈的大 地上,华 夏儿女 一代代 繁衍生 息。璀 璨的中 华文化,悠久的 历 史 传 承 。 巨人们 耀眼的 光环让 我们行 径的路 上少了 些许沟 壑,搭建 起了座 座坚实
的桥
梁 。 攀 登 着 人生的 珠穆朗 玛,仅有 路我们 可以到 达山腰 ,或许到 达山峦 ,
译读课文,把握文意
根据注释提示,借助工具书, 疏通文句,圈点勾画难词难句。 相互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
思考题
愚公移山的原因是 什么? 文中哪句话表明了愚公移山的目的? 愚公移山有哪些方面的困难? 愚公移山之举有人支持吗?这说明了什么? 愚公移山的结果怎样?
讨论
愚公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愚公移山课件共52张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愚公移山课件共52张

1、本文以神话结尾,有什么作用?
本文采用神话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 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是在生产力极不发 达的条件下解决人和自然矛盾的方式,反 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神灵的出 现使结尾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2、法国寓言家拉·封丹认为,寓言有 “身体”和“灵魂”两部分,“身体”就是 寓言故事,“灵魂”则是它的寓意。那么, 这则寓言的“灵魂”是什么?
提出疑问 凭
连……都 削减
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 焉
土堆 把…怎么样
况且 哪里
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 之 尾,隐土
安放 纷纷 之于 的 边上
之北。〞
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 “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 山都不能削减,能把太行、王 屋怎么样呢?况且把土石放到哪 里去呢?”大家纷纷说:“把它扔 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面。”
➢若愚公“愚”的话,这样才算“智”: 不但山不移,家也不搬,路也不修,帝国 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这三座大 山也不推翻,日本鬼子也不赶走,四化也 不必实现……
1、什么是愚公精神?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中,要不要发扬这种精神?
愚公精神就是不怕吃苦,不惧备任何困难的 精神;就是敢于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精神;就 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在我们今天的社会
换,才往返一次。
表示修饰 太\非常
“慧”,聪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明惠。
代指愚公 你太不聪明了
以 残年余力,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凭 余年,暮年 连……都
草木

如土石何?〞
加强反 把……怎样 问语气
河曲智叟笑着劝阻愚公 说:“你太不聪明了。凭你 残余的年月,剩下的力气, 连山上的一草一木都不能毁 掉,又能把这大山的土石怎

人教版初中语文九下第六单元第23课《愚公移山》课件(共84张PPT)

人教版初中语文九下第六单元第23课《愚公移山》课件(共84张PPT)

问题研究
2.故事用神话做结尾的原因有哪些(故事 为什么用神话结尾)?
答: 1) 古代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只能通过 幻想,借助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实现征服自 然的愿望,本文就是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 愚公的宏伟抱负,这也是解决人与自然矛 盾的方式,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 望。 2) 更能突出愚公的精神惊天地,泣鬼神。
朗读停顿的指导 (1)关于标点符号的停顿。一般来讲顿号停半 拍,逗号停一拍,句号、问号、感叹号停两拍。 (2)关手段与段之间的停顿。段与段之间停顿可 长一些,一般3~5拍即可。 (3)关于句中的停顿。句中的停顿,按朗读时 感情表达的需要或换气的需要可适当作短暂的停 顿,但要以词或短语为单位,以不念破句为标准。 如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子孙荷担 者”是一个短语,中间不能停顿,如果停顿了 就破坏了短语义的完整,这就叫念破句。
通“垄”,高 地
隔绝 语气助词, 无义
各段大意 一、简介太行、王屋二山。 移山的背景 二、愚公召聚家人商量移山并开始行动。 移山的原因、准备和行动 三、愚公驳斥智叟。 移山的阻力和决心 四、愚公的精神感动了天帝,派夸娥氏 之子移走了两座山。 移山的结果
课文分析 愚公家周围的环境如何? 要移什么山? 为什么要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移山要达到什么目的? 仞。本在冀州之南,河 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 文中写到了哪些人? 参加移山的有哪些人? 出入之 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 汝毕力平险,指通豫 参与移山的人有哪些? 作者介绍人物的目的是什么? 目的是为下文移山的艰难作铺 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 垫,更能突出愚公的精神的伟大。 愚公——“年且九十” 总共五人,而且老 作者这样介绍人物是为了凸 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 的老,小的小。 显出人物的精神。

九年级语文下册 23《愚公移山》教学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 23《愚公移山》教学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2019/2/25
分析课文内容1~2段
1、愚公家周围的环境如何? 有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 万仞。
2、愚公为什么要移去这两座山?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2019/2/25
分析课文1~2段
3、愚公要把山移成何种程度?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4、愚公这一壮举是否得到家人或邻里的赞 同,从哪里看出来? ①杂然相许 ②杂曰。 ③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 跳往助之。”
2019/2/25
【教学目标】 ① 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培养文言文自 读能力。 ② 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理解课文深刻的寓意。 ③ 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 效果。 ④ 学习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 前。
【教学重点、难点】
① 积累文言文常用的词语,培养语感。理解本文的时代 意义。(重点) ② 培养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神话结尾的作用, 体会“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这一细节的作用。(难点)
2019/2/25
始一反焉
山。
下面句子你能翻译吗?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 河阳之北。
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数万尺。本 来在冀州的南面,黄河北岸的北面。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北山有个愚公,年纪将近九十岁,住在两座大山 的正对面。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愚公苦于山北面道路阻塞,出去进来都要绕远路。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 子,子又有孙;
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 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
2019/2/25
下面句子你能翻译吗?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不会增高加大,为 什么愁挖不平?”河曲智叟没有话来回答。

人教版初中语文九下第六单元 第23课《愚公移山》课件(共54张PPT)

人教版初中语文九下第六单元 第23课《愚公移山》课件(共54张PPT)

战国 时人。 列子,名 御寇 ,
正音 正确朗读
结合注释 口头翻译
注释
方圆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 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七尺或八尺
黄河
山之南 水之北
译文1
太行、王屋这两座山,方圆七 百里,高有几万丈。原来在冀州的 南面,河阳的北面。
苦于
阻塞
注释 将近
绕远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 “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 同“直” 阴,可乎?”杂然相许。
注释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 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 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同“措” 放置 高地 阻隔
Hale Waihona Puke 译文4山神听到了这件事,害怕愚公会不停 地挖下去,就向天帝禀报这件事。天帝 被愚公的诚心所感动,便命令大力神夸 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这两座山,一座放 到朔方的东面,一座放到雍州的南面。 从此,冀州的南部,汉水的南岸,就没 有山岭阻隔了。
再读课文 深入理解
用原文回答: 愚公移山的原因是: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愚公移山的目标是: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表示愚公移山的主张得到全 家拥护的句子是:
•杂然相许。
表现愚公移山艰难而路途遥 远的句子是: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课文从哪几方面表现愚公移山之难? 1. 山之高:高万仞; 2. 山之大:方七百里; 3. 人之老:年且九十;
• 教学重点
•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词语,培养语感。 • 2.理解本文的时代意义。
• • 教学难点

《愚公移山》PPT课件(第1课时)

《愚公移山》PPT课件(第1课时)

面,与“阳”相对。 小山名。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用在“不”前,加强否定语气, 可译为“连……都……”。
如……何,把……怎么样。
精读细研
况且。 放置、安放。
相当于“之于”。
古地名。
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往哪里,在哪里。
敲、打。
用竹篾、柳条等编织的器具。 这里是用箕畚装土石的意思。
指神话中的天帝。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
放置、安放。
被他的诚心所感动。
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
神话中的大力神。
山冈阻隔。陇,同“垄”,高地。断,隔绝。
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译文】握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害怕他不停地 干下去,便向天帝报告了。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所感动,命 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那两座山,一座放在朔 方东部,一座放在雍州南部。从此以后,冀州的南部直到 汉水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
精读细研
1.愚公为什么要移山?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2.愚公的家人对此持怎样的态度? 大部分家人:支持移山的举动,并主动献计献策,解 决移山中存在的问题。
愚公的妻子:对移山存有疑虑,一是担心愚公的力量, 二是担心无处放置土石。 细研
3.这段中,有哪些词类活用的词语?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肩负、扛。 寡妇。 指死了父亲的男孩。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
复姓。
季节。
语气词。
刚刚换牙,指七八岁。
更替。
节,始一反焉。
同“返”,往返。
精读细研

最新 公开课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愚公移山》ppt课件

最新 公开课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愚公移山》ppt课件


人称代词,他
(3)一词多义
其妻献疑曰( 代词,他的 ) 感其诚( 代词,他) 其如土石何( 副词,加强反问语气 ) 面山而居( )

笑而止之(
连词,表修饰 连词,表修饰 表顺承
) ) )


聚室而谋( 达于汉阴(
而山不加增(
表转折

于 告之于帝(
介词,到

(4)古今异义
河阳之北(古义: 山之南,水之北 今义: 达于汉阴(古义: 山之北,水之南 今义: 指通豫南(古义:
2.文体链接

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 明某种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达到劝诫、教 育或讽刺的目的。大量的寓言在历代文人的著 作中保存下来,成为我国文学遗产的宝贵财富。
3.朗读指导
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怎样划分?

(1)惩 山 北 之 塞
(2)曾 不 能 损 魁 父 之 丘
(3)遂 率 子 孙 荷 担 者 三 夫 (4)邻 人 京 城 氏 之 孀 妻 有 遗 男
尾”。
3.愚公这一壮举是否得到家人或邻里的赞同?从哪些 语句可以看出来?其妻对此事的态度怎样?

移山得到了家人和邻里的赞同----“杂然相许”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 何?且焉置土石?”一句语气委婉,充满关切、 担心。

这里提出移山的困难,目的不是为了阻止愚公移
山,而是提醒愚公及其全家人正视移山的困难,
太阳 阴天 手指
) ) ) ) )
通“直”,一直
今义: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古义: 投诸渤海之尾(古义:
连……都……
今义:
今义:
曾经
之于
各个、许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理解本文的寓意。 难点:探索愚公身上所体现的民族精神。
活动一:动画故事 愚公移山
活动二:夯实基础
1、课文先知 2、生谈最感人的精彩段落 3、小组互动 4、情景在现
活动三:歌曲欣赏
请体会: (一)《愚公移山》歌曲的感人魅力 ! (二)用心感悟愚公精神的不朽力量 !
听起来是奇闻
讲起来是笑谈
任凭那扁担把脊背压弯
任凭那脚板把木屐磨穿
面对着王屋与太行
凭着是一身肝胆
想起来不是奇闻
谈起来不是笑谈
望望头上天外天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走走脚下一马平川
面对着满堂儿孙喔了却了心中祈愿
无路难啊开路更难
所以后来人为你感叹
一、聚集愚公移山的初衷,感受梦想和激情。 预设提问:愚公为什么要移山? 二、聚集移山过程,感受信念和坚韧。 预设提问:1、在愚公移山过程中遇到了什
愚公移山
《列子》
执教人:魏军锋
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难理解的字词句,识记积累重要的文言 知识,丰富文言素养,逐步提高学生阅读浅显文 言文的能力。(C层)
2.探索愚公身上所体现的民族精神。(A层) 3.理解本文的寓意。(B层)
重点、难点
重点:①掌握文中难理解的字词句,识记积累 重要的文言知识,丰富文言素养,逐 步提高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
么困难? 2、面对一切困难,愚公是如何
应付的? 三、结果如何,你是怎样理解的
活动四:创新想象
•领悟其精神内涵 预提问:从愚公的身上,我们感受到了 什么?写一段颁奖词
点击关键词: 梦想 激情 信念 执着
读出自我,面对现实中
愚公,我想对你说:……?
四、课堂总结
谢谢大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