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检测卷(王守雪)

合集下载

小学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试卷(附答案)

小学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试卷(附答案)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班级:姓名:得分:、一、填空题。

(把正确的答案填写在括号内,每空1分,共16分)1、我们学到的简单机械有( )、()、()、()。

2、起重机运用了()原理。

3、()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4、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

5、自行车上应用了许许多多的简单机械原理,如踏脚板与齿轮、大齿轮与小齿轮运用了()的原理,刹车运用了()的原理。

6、斜面能省力,斜面的坡度越()越省力,坡度越()越不省力。

7、力的大小可以用()来测量。

8、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合在一起就组成一个最简单的(),滑轮组的组数越多,就越()。

9、机械是能使我们()或()的装置二、选择题。

(把你认为的正确选项填在括号内,每空1分,共11分)1、牛顿是力的单位,用字母()表示。

①N ②M ③L2、升国旗时,用到了()。

①定滑轮②动滑轮③滑轮组3、自行车把是一个简单机械,它是()①斜面②轮轴③杠杆4、能省力又能改变用力方向的是下面中的哪一类滑轮工具。

( )①定滑轮②动滑轮③滑轮组5、当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费力。

①大于②小于③等于6、用大齿轮带动小齿轮,可以使转动速度()①变快②变慢③不变7、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机械是()①动滑轮②定滑轮③滑轮组8、研究斜面的坡度对省力多少有影响吗?需要改变的条件是()。

①重物②木板③斜面坡度大小9、螺丝钉的是属于()的运用。

①杠杆②轮轴③斜面10、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①支点②用力点③阻力点11、下列哪种情况能平衡()。

①②③三、判断题。

(把你认为正确的说法打上“√”,错误的说法打上“×”,每小题1分,共9分)1、滑轮的种类有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

()2、动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

( )3、自行车上组合应用了许多简单机械,是一种比较方便的交通工具。

()4、杠杆有省力的,也有费力的,也有既不省力也不费力的。

()5、机械有省力、加快运动速度、改变运动方式等作用。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之羊若含玉创作班级:姓名:分数:一、填空题(10分)1、像开瓶器那样能绕着一个固定支点将物体撬起的简略机械叫做杠杆.杠杆上用力的点叫做_用力点_;承受重物的点叫做_阻力点_;起支撑作用的点叫做_支点_.杠杆省力与否与杠杆的三个点的位置有关,当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省力_________;当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_辛苦_.2、像螺丝刀那样,由较大的“轮”和较小的“轴”组合起来的简略机械叫做轮轴,我们生活当中许多地方都应用了轮轴的原理,如__螺丝刀_____、___扳手__、___水龙头_、_偏向盘_.3、像旗杆顶部的轮子一样,固定在支架上不随重物移动的轮子叫做_定滑轮_,它的作用是_转变用力偏向,不省力;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_动滑轮_,它的作用是不转变用力偏向,省力_;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就组成了_滑轮组__,滑轮组既能_省力__又能_转变用力偏向_.4、_引桥_、__螺丝钉_、__刀锋__等都是运用的斜面的原理.5、自行车上应用了许许多多的简略机械原理,如龙头、踏脚板与齿轮、大齿轮与小齿轮运用了__轮轴__的原理,刹车运用了_____杠杆____的原理.二、断定题(对的打√,错的打×10分)1、能绕着一个固定的支点将物体撬起的简略机械叫做杠杆(√)2、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转变用力的偏向;动滑轮省力.( √ )3、自行车上组合应用了许多简略机械,是一种比较便利的交通对象.( √ )4、滑轮组的组数越多,就越省力.( √)5、机械有省力、加速运动速度、转变运动方法等作用.( √ )6、.盘山公路、楼梯、铰剪、斧头,都应用了斜面的原理.( √ )7、剪子、起钉锤等对象,外形与撬棍不合,因此不属于杠杆.( ×)8、使用杠杆时,不一定省力.( √)9、从斜面上拉物体比直接把物体垂直提上去省力. ( √ )10、斜面都能省力. ( √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30分)1、杠杆工作时,是围绕( ③)转动的.①重点②力点③支点2、升国旗时,用到了(①).①定滑轮②动滑轮③滑轮组3、自行车把是一个简略机械,它是(②)①斜面②轮轴③、杠杆4、能省力又能转变用力偏向的是下面中的哪一类滑轮对象.( ③)①、定滑轮②、动滑轮③、滑轮组5、当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_____①_____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省力.①大于②小于③、等于6、用大齿轮带动小齿轮,可以使转动速度(①)①变快②变慢③、不变7、不省力也不辛苦的机械是(②)①动滑轮②定滑轮③、滑轮组8、“秤砣虽小,能压千斤”这句话,反应的是(①)的原理.①杠杆②轮轴③、滑轮9、螺丝钉的是属于(③)的运用.①杠杆②轮轴③、斜面10、取钉子比较省力的对象是用(①)①羊角锤②螺丝刀③、小刀四、科学探究题(20分)1、用一根绳子把几个钩码系在螺丝刀的刀杆上,转动刀柄,将钩码吊起;再把这个几个钩码系在刀柄上,转动刀杆,将钩码提起.我的发明:把钩码系在螺丝刀的刀杆上,转动刀柄,将钩码吊起;比把钩码系在刀柄上,转动刀杆,将钩码提起,省力.我的问题:我手握螺丝刀的刀柄向左转,有同学能握住螺丝刀的刀杆向右转战胜我吗?为什么?答:不克不及,因为我用力在轮轴的轮上,他用力在轮轴的轴上,我是省力的,他是辛苦的.2、我这样研究定滑轮的作用(1)我用的资料:滑轮、钩码、细线、,支架.(2)我的研究步调:1、将滑轮固定在支架上,用细线穿过滑轮.,2、细线的一端挂上两一钩码,另一端也挂上两一钩码,平衡..3、(3)我发明:要使滑轮两头保持平衡,两头必须钩码保持一样.(4)我的研究成果:定滑轮不省力,但能转变用力偏向.四、我的认识.(15分)1、不雅察打开油漆桶盖子的铁片,找出它作为杠杆的三个点,分离用F(用力点),L(阻力点),E(支点)暗示出来2、向下压的一端拔出盖子下面的部分在桶边沿的地方(用力点)(阻力点)(支点)2、下图里长方形的重物为1000克,?处要挂(500)克的重物,才干使滑轮组平衡?3、要让下面的杠杆平衡,我们可以在右边的第(1)格挂上(4 )个钩码.五、我的思考与研讨(15分)1、,请找找看,你发明了自行车上使用了哪些简略机械?答:杠杆、轮轴、斜面2、生活中应用斜面省力的例子你知道哪些?答:引桥、螺丝钉、_刀锋。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质量调研卷(含答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质量调研卷(含答案)

科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质量调研卷一、选择题(20分)1.老奶奶用放大镜看报时,为了看到更大更清晰的像,她常常这样做:()。

A.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远一些B.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远一此C.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近一些2.取显微镜的正确方法是()。

A.用两手握住镜臂B.用左手提着镜臂C.一手握住镜臂,一手托住镜座3.下列在放大镜下观察到的不同昆虫的触角其中是蝗虫的触角的是()。

A.B.C.4.()的触角是棒状的。

A.蝴蝶B.天牛C.蚕蛾5.当我们放置好玻片标本后,需要将镜筒下降使物镜靠近玻片,此时需要调节的是()。

A.反光镜B.物镜转换器C.准焦螺旋6.选择合适的工具才能进行有效的观察,病毒专家观察研究新型冠状病毒标本需选用()。

A.放大镜B.光学显微镜C.电子显微镜7.随着显微镜的发明和不断改进,科学家发现疾病的元凶原来是()。

A.细菌和病毒B.生物细胞C.微小的生物8.下列生物中,()不是单细胞生物。

A.喇叭虫B.细菌C.小白鼠9.科学家们受()的启发,将人造卫星的控温系统制成了对温度敏感的百叶窗样式,随温度变化可调节窗的开合,保持了人造卫星内部温度的恒定。

A.蝴蝶B.苍蝇C.蜜蜂10.为了便于观察,制作植物的切片标本要求是()。

A.薄而透明B.厚而透明C.薄而不透明二、填空题(10分)11.微生物和其他生物有共同的特征( )、( )、( )等。

12.放大镜的镜片也叫___________,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___________有关。

13.通过显微镜观察可知蝴蝶的彩色翅膀上布满___________;通过放大镜观察可知苍蝇的眼睛是___________。

14.牛奶变成酸奶,是因为________在适宜温度下,发酵使牛奶形成酸奶。

15.观察写有字母“b”的装片,一般正确的操作应该是左眼望着目镜观察,同时一只眼_______(填“睁开”或“闭着”),视野中看到的图像是_________(填“b”“d”“q”或“p”)。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填空题1.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________。

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机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杆秤是应用________的原理造成的。

其中提绳所在的点叫________;秤盘所在的点叫做________;秤砣所在的点叫做________。

3.像螺丝刀那样,由较大的“轮”和较小的“轴”组合起来的简单机械叫做________。

我们在________上用力可以省力,在________上用力要费力。

我们生活当中很多地方都应用了轮轴的原理,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像旗杆顶部的轮子一样,固定在支架上不随重物移动的轮子叫做_________,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_________,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_________,它既能_________又能__________。

5.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________,在生活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都是运用了这样的原理。

6.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做事情时常常借助工具来帮忙,如使用________来开啤酒,使用________来剪纸,使用________来装订纸张。

二、判断题7.杠杆是一种简单的机械,它能帮助我们工作。

(____)8.杠杆有省力和不省力两种。

(_____)9.轮轴的轮越大,轴越小,用轮带动轴转动就能越省力。

(____)10.“秤砣虽小,能压千斤”是应用了杠杆能省力的原理。

(_____)11.剪刀只应用了杠杆的原理。

(_____)12.滑轮组的作用只是改变用力的方向。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二三四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全套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二三四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全套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学校班级姓名等级一、单项选择题1.在工作中,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做()。

螺丝刀、钉锤、剪子这些机械构造简单,又叫()。

A、机械B、复杂机械C、简单机械D、工具2.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

A、中心点B、支点C、用力点D、阻力点3.用力点距支点远,阻力点距支点近,这种杠杆是();用力点距支点近,阻力点距支点远,这种杠杆是();用力点距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距支点的距离,这种杠杆是()。

A、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 B、有时省力有时费力的杠杆 C、省力杠杆 D、费力杠杆4.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像塔吊的吊钩上可以随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

A、滑轮组 B、动滑轮 C、定滑轮 D、滑轮组合5.在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有一位科学家叫()。

他发现了杠杆和滑轮的使用原理和浮力定律,在数学方面也有很多研究成就。

他不仅是一位大科学家,而且是一位卓越的工程师,他发明的许多机械装置,如滑车、螺旋抽水机等,用于当时的农业生产。

A、牛顿B、爱迪生C、亚里士多德D、阿基米德6.()的特点是:秤杆上挂砝码的一边和挂物品的一边长度相等,因此放的砝码必须与被称物品重量相等。

7.()的特点是:秤杆上有尺寸刻度,挂物品的绳子和挂秤砣的绳子都可以在秤杆上滑移。

8.大约到了一千五百年前,人们发明了(),它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直接从秤星上(刻度)读出物品的重量,至今仍在使用。

A、提系杆秤 B、不等臂秤 C、等臂杠杆秤 D、指针式弹簧秤二、多项选择题1.()等都是机械。

A、杠杆 B、滑轮 C、斜面 D、平面2.杠杆有三个点:()。

A、用力点 B、中心点 C、支点 D、阻力点3.杠杆可以分为()。

A、省力杠杆 B、费力杠杆 C、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D、有时省力有时费力杠杆4.自行车运用了()等简单机械的原理,是应用广泛的交通工具。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一)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一)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0题;共38分)1.如图所示的简单机械,在使用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 镊子B. 天平C. 开瓶器D. 老虎钳2.下列关于简单机械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使用简单机械一定能省力B. 用钥匙来开锁时,利用的是轮轴的原理C. 天平利用的是杠杆原理3.划船的桨是()杠杆。

A. 省力杠杆B. 费力杠杆C. 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4.自行车(如图)运用了许多科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自行车上的螺丝与螺帽运用了斜面的原理B. 脚踏运用了轮轴原理C. 大齿轮和小齿轮构成了滑轮组5.杠杆工作时,是围绕( )转动的。

A. 阻力点B. 用力点C. 支点6.如图所示,把一把米尺,从中点支起,两边分别挂相同钩码2个和4个,下列情况下,哪种情况还能保持平衡()A. 两边钩码组各向支点处移近一个格B. 两边钩码组各向支点处移远一个格C. 两边钩码组各减少一个钩码D. 两边钩码组各减少一半钩码7.自行车的“车把”运用了()原理。

A. 杠杆B. 轮轴C. 滑轮8.应用斜面可以省力,但要()。

A. 多走距离B. 少走距离C. 不能确定9.滑轮组的作用。

(1)图1中的机械,称为( )。

A.定滑轮B.动滑轮C.滑轮组(2)图1中的机械,左边挂有一个钩码,如果在右边也挂一个相同重量的钩码,那么可以看到的现象是( )。

A.滑轮会顺时针转动B.滑轮会逆时针转动C.滑轮会保持静止不动(3)一个钩码大约重0.5牛,那么利用图1中的机械拉起1个钩码时,需要的拉力( )。

A.约为0.1牛B.约为0.5牛C.约为1牛(4)图1中,如果要使钩码向上提升10厘米,那么细绳向下拉动的距离( )。

A.小于10厘米B.等于10厘米C.大于10厘米(5)图2中的机械,称为( )。

A.定滑轮B.动滑轮C.滑轮组(6)下表是小明利用图2中的机械提升重物时的拉力数据记录表,已知每个钩码重0.5牛,实验中使用的测量工具是( )。

教科版(新)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教科版(新)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教科版(新)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一、填空题1.随着显微镜的发明和不断改进,科学家发现疾病的元凶原来是和,并研制了许多对付它们的药物和方法.使许多传染病的流行得到遏制,大大提高丁人们的健康水平。

2.生物体都是由组成的,第一个发现和提出这个名称的人是英国科学家。

3.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放大镜的镜片特点是、中间、边缘,凡是和放大镜镜片具有同样特点的器物,都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

4.在显微镜下观察物体,对观察材料有特殊的要求,显微镜下观察的物体必须制成,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它的精细结构。

5.我们还可以利用培养微小生物。

鱼缸里的水变绿的原因是大量繁殖的结果。

二、判断题6.放大镜越大,放大的倍数也一定越大.7.清晨出现在树叶上的小露珠,也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8.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这个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9.蝴蝶翅膀上布满彩色小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10.调节显微镜两块凸透镜之间的距离,可获得更清晰的图像()11.第一台显微镜的制造者列文虎克最早发现了细胞。

12.载玻片移动的方向与从目镜里看到的物体图像移动的方向是一致的()13.有些细胞能够帮助我们和病毒、细菌作战,保护我们的健康。

()14.为了便于观察植物切片标本要求薄而透明。

15.发霉的苹果削掉坏的部分,剩下的部分仍可以吃。

()16.牛奶变酸奶是因为酸奶里有一种名为乳酸菌的细菌。

()17.因为霉菌使馒头、衣服等物品发霉,所以霉菌对人类没有一点好处。

()18.洋葱表皮上的细胞像一个个小房间,中间的小黑点是液泡。

()19.要观察水中的微小生物,需要把可能含有微小生物的水滴在载玻片上做成玻片标本才可以用显微镜来观察。

三、单选题20.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有关。

A.长度B.凸度C.面积21.下列透明玻璃片具有放大作用的是()。

A.B.C.22.昆虫头上的()就是它的鼻子A.触角B.复眼C.鼻子23.如图所示是用()观察到的大肠杆菌。

六年级上教科版科学第一单元测试卷1

六年级上教科版科学第一单元测试卷1

六年级上教科版科学第一单元测试卷(一)(时间:70分钟满分:100分)一、认真思考巧填空。

(16分)1. 病毒的结构,没有,不能,必须生的细胞内,一旦离开就不表现任何生命活动迹象。

2. 在显微镜下看到在水滴中运动着的就是微小的。

3. 发现血液红细胞的科学家是。

4. 显微镜的发明使人们能观察到的物体。

5. 蝇的眼睛由许多组成,这样的复眼能看到周围范围内的物体。

6. 显微镜分显微镜和显微镜。

7. 人们在生产、生活、学习和科研中经常要用到帮助观察。

8. 洋葱表皮是由组成的。

9. 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就是它们的“鼻子”,这个鼻子能分辨出各种气味,有的比人的鼻子得多。

二、火眼金睛判正误。

(正确的在括号里打“√”,错误的打“×”)(22分)1. 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物体能把图像放大,显现人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

( )2. 用组合的凸透镜观察身边的其他物体,也能把图像放得更大。

( )3. 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观察同一物体,图像的大小和视野不同。

( )4. 不要用摸过洋葱的手揉眼睛。

( )5. 随着显微镜制造技术的提高,人们对细胞的研究越来越广泛深入。

( )6. 取一些池塘水或鱼缸里的水,可以采集到微生物。

( )7. 勤洗手、常通风、出门戴好口罩可以预防传染病。

( )8. 科学家发现疾病的元凶原来是细菌和病毒。

( )9. 霉菌可以用于食品加工,所以发了霉的食物是可以吃的。

( )10. 叶细胞中含有叶绿体,叶表皮上有气孔。

( )11. 洋葱表皮是由一个个小格子构成的,这些小格子叫做细胞。

( )三、正确答案我会选。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4分)1. 微小生物对人类( )。

A. 只有危害B. 只有益处C. 既有危害也有益处2. 制作水中微生物装片时,要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水,作用是( )。

A. 把微生物吸到一边B. 让盖玻片更贴紧载玻片C. 控制微生物的运动3. 我们的皮肤表面,每平方厘米含有的细胞数量超过( )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科学(六上)第一单元检测卷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一、
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填写在括号中
1、旗杆顶部的简单机械是( )。

A 、轮轴 B 、动滑轮 C 、定滑轮
2、下列工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 、筷子 B 、裁纸刀 C 、订书机
3、如图,用测力计分别沿A 、B 个面拉动同一物体至相同高度(A 、B 两个面的光滑程度等情况一样),测力计的读数将( )。

A 、一样大
B 、在A 面拉动时读数大
C 、在B 面拉动时读数要大
4、两颗长短、粗细一样的螺丝钉,一颗螺纹密些,一颗螺纹疏些,用同样的螺丝刀旋动它们的时候( )。

A 、螺纹密的要省力些
B 、螺纹疏的要省力些
C 、两者的省力情况一样
5、如图,用同样的剪刀剪纸,用( )种剪
法更省力? A 、A 方法 B 、B 方法 C 、A 和B 方法一样
6、在自行车上,如果大齿轮有40个,小齿轮有20个,那么小齿轮转动一圈,大齿轮将转动( )圈。

A 、 一圈 B 、两圈 C 、 半圈
7、“秤砣虽小,能压千斤”,那是利用了( )原理的结果。

A 、轮轴
B 、斜面
C 、杠杆
8、用螺丝刀来撬开油漆桶,这是利用了它的( )原理。

A 、轮轴 B 斜面 C 、杠杆
9、如图,用下面的扳手旋动同样的螺丝帽,选用
( )更省力些 。

A 、A 扳手 B 、B 扳手 C 、C 扳手
A B A
B
10、如图,甲图中测力计的读数为1牛,那么乙图中测力计的读数()1牛,丙图中测力计的读数()1牛。

(每个钩码等重且不计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力、滑轮的重量)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二、请把下面物品和应用的简单机械原理用线连起来。

斜面轮轴杠杆滑轮
螺丝刀镊子螺丝钉水龙头起重机
三、请分别标出下图中这些“杠杆”的支点、用力点和阻力点,并说明它们分别是哪一类型的杠杆。

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四、指出下列轮轴中的轮和轴。

五、用三种不同的方法挂钩码使杠杆尺保持平衡,把你的方法在下图画出来。

六、请用线代替绳子将物品和滑轮连接起来,并填空。

①名称:_______②名称:_______ ③名称:_______ ④名称:_______
②所起的作用:所起的作用:所起的作用:所起的作用: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如果分别用它们提起相同重量的物品(50千克),最省力的是(),其次是()不省力的是()
七、自行车是简单、方便、环保的交通工具,它其实是由许多简单工具组合而成的,请你根据科学课上的研究以及你的经验完成下面的表格。

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
自行车部件简单机械类型所起到的作用
八、观察与实验
1、斜面的坡度是否对省力多少有影响?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研究这个问题。

我的猜想:。

需要改变的条件:
不改变的条件:
操作方法:
2、小明也设计了实验,研究后得到如下数据:
D C B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