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爆破作用原理
爆破工程4第五章---岩石中的爆破作用原理

该理论在爆破动力问题上,直接采用爆轰冲击荷 载作用于岩壁的状态方程,利用动力有限元方法 计算爆区的应力状态。其实质是认为岩体爆破动 力是爆炸应力波和爆轰气体的膨胀作用,两者相 辅相成,不可或缺。
第二节 冲击载荷的特征和应力波 一、冲击载荷的特征
一、爆轰气体膨胀压力作用破坏论
这派观点是从静力学的观点出发,认为药包爆炸后, 产生大量高温高压的气体,这种气体膨胀时所产生 推力,作用在药包周围的岩壁上,引起岩石质点的 径向位移,由于作用力的不等引起的不同的径向位 移,导致在岩石中形成剪切应力,当这种剪切应力 超过岩石的极限抗剪强度时就会引起岩石的破裂, 当爆轰气体的膨胀推力足够大时,还会引起自由面 附近的岩石隆起、鼓开并沿径向方向推出,这派观 点完全否认冲击波的作用。
(一)岩体中冲击波的传播规律
冲击波的初始波峰压力就是爆轰波给予岩 石的最初压力,其值的大小取决于炸药的 性质、岩石的性质和炸药与岩石的耦合情 况。
波阻抗越大的岩石,在炮孔壁上产生的压 力也越大,如表5—1所示。
给予岩石的初始峰压越大,则岩石的变形 也越大,破碎越厉害,消耗能量也越多。 因此,在工程爆破中必须根据工程的要求 来合理地控制岩体中的初始峰压值。
压碎区的半径很小,一般约为药包半径的 2~3倍。破坏范围虽然不大,但破碎程度大, 炸药消耗能量多。
2.破裂区(破坏区) 当冲击波通过压碎区以后,随 着冲击波传播范围的扩大而导致单位面积上的能 流密度降低,压缩波(即压缩应力波),其强度 已低于岩石的动抗压强度,所以不能直接压碎岩 石。但是,它可使压碎区外层的岩石遭到强烈的 径向压缩,使岩石的质点产生径向位移,因而导 致外围岩石层中产生径向扩张和切向拉伸应变, 如图5—10所示。如果这种切向拉伸应变超过了 岩石的动抗拉强度的话,那么在外围的岩石层中 就会产生径向裂隙。这种裂隙以(0.15~0.4)倍 压缩应力波的传播速度向前延伸。当切向拉伸应 力小到低于岩石的动抗拉强度时,裂隙便停止向 前发展。另外在冲击波扩大药室时,压力下降了 的爆轰气体也同时作用在药室四周的岩石上,在 药室四周的岩石中形成一个准静应力场。
预裂爆破的原理

预裂爆破的原理预裂爆破技术是在岩石破碎领域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技术。
其原理是通过在岩石中预先制造一定的裂缝或已存在的微小裂缝,并将炸药放置在这些裂缝中,来达到最佳的岩石破碎效果。
本文将详细介绍预裂爆破技术的原理、方法以及适用情况。
一、预裂爆破的原理预裂爆破技术是将炸药安置在预制或已存在的微小裂缝中,通过炸药所产生的巨大压力,使得裂缝得以扩张,形成一定的破碎面和破碎面倾向,最终达到最佳的破碎效果。
预裂爆破的原理是利用了岩石在受力下的不同性质。
当岩石受到引力或弯曲作用时,其表面形成一定的应力,这时如果应力达到岩石的破坏强度,则岩石就会产生裂纹。
如果应力仍在增加,并且达到一定程度时,裂纹将继续扩张,直至岩石破碎。
在常规爆破中,炸药直接放置在岩石中心或顶部,产生的爆炸波直接产生压力,向四周膨胀,并最终达到破碎的目的。
与此不同的是,预裂爆破技术将炸药置于预制的或已存在的微小缝隙中,使炸药能够直接作用于裂缝中,产生更大的爆炸力和压力,并引起热量和气体的急剧释放,从而使缝隙得到更充分的扩张和扩展,进一步促进岩石的破碎。
二、预裂爆破的方法预裂爆破技术的主要方法包括:孔隙注浆法、无缝注浆法、爆破剂固化预制法、激光预制缝隙法等。
孔隙注浆法是通过向已有微小缝隙注入浆料,使得缝隙得到更深入的扩张和扩展,并且增加其稳定性。
注浆材料通常是聚丙烯酰胺树脂和岩石砂浆等,注入方法可以是振动注浆、离心注浆和压力注浆等。
无缝注浆法是将炸药固化在已有缝隙内,通常通过硅胶和硅酸盐水泥等材料进行注浆,来保证炸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爆破剂固化预制法是将爆破剂与快固化粘合剂混合后直接固定在岩石上,以制造出一定的预制缝隙。
这种方法适用于岩石比较硬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地提高爆破效果。
激光预制缝隙法是将激光束直接照射到岩石表面,制造出一定的缝隙。
由于该方法需要使用高功率激光,所以必须注意安全问题,并且其适用范围较为有限。
三、预裂爆破的适用情况预裂爆破技术适用于以下情况:1.岩石质量较硬、坚固并且密度较大的情况下,传统的爆破方法效果较差。
松动爆破的概念

松动爆破的概念
松动爆破是一种常用的岩石爆破方法,它是在准确的计算和估计岩石破裂的力学参数的基础上,通过爆炸产生临时性岩石挠度超过弹性极限,使岩石发生裂纹和破碎的一种爆破方法。
它适用于煤矿、金属矿山、非金属矿山等矿山和工程建筑领域中的岩石爆破作业。
松动爆破的原理是利用爆炸波的冲击力和压力波对岩石形成的应力状态进行破坏的过程。
爆炸中的能量是以高速气体体积膨胀的形式释放出来的,产生了强大的振动波,从而使岩石颗粒发生瞬时的位移和变形,形成了新的应力状态。
当振动波的幅度超过了岩石的剪切破裂应力时,岩石就发生了裂纹,从而形成了破碎区。
而松动爆破则是在裂纹的作用下使岩石颗粒分离,形成了可爆破体积和破碎堆积。
松动爆破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破碎效率高
松动爆破利用爆炸作用直接破坏岩体,因此破碎速度快、效率高,适用于要求大量挖掘的工程建设领域。
2.环保节能
相比传统破碎方法,松动爆破不需要额外的能源消耗,同时由于岩石
破碎后生产的颗粒大小适中,对环境的影响较小,符合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3.安全性高
松动爆破先对爆破区域进行精确计算和评估,以确保安全,只有在确保无人员和设备存在的情况下再进行爆破作业,因此安全性高。
4.使用范围广
松动爆破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矿山和建筑工地场地,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岩石进行爆破,可以满足不同的工程需要。
总而言之,松动爆破是一种有效的岩石爆破方法,具有快速、高效、环保、安全等优点,适用范围广泛。
在使用中需要注意严格遵守国家安全标准,以保证人员和设备安全。
岩爆的原理

岩爆的原理岩爆是指岩石在高温和高压环境下发生剧烈爆破的现象。
岩爆的原理主要涉及岩石受到应力的作用,导致弹性能量积累并达到临界点时,岩石发生应力释放和有序破裂。
下面将详细解释岩爆的原理。
在地壳深处存在着许多岩石,受到地球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力的作用。
这些力有地球内部热液的高温高压、地壳运动的挤压和拉伸力等,使得岩石遭受了极高的应力。
当岩石的应力达到其抗压强度极限时,岩石会突然破裂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形成岩爆。
岩爆的发生主要取决于岩石的物理和力学性质,以及周围环境的条件。
岩爆的原理可以解释为以下几个方面:1. 弹性能量积累:当岩石受到外部应力时,其会发生弹性变形,形成应变能。
岩石的弹性模量和体积决定了其储存弹性能量的能力。
长期以来,岩石受到复合应力的作用,使得其内部产生了巨大的弹性能量。
2. 应力释放和有序破裂:当岩石内部积累的应力超过其抗压强度时,岩石会发生应力释放和有序破裂。
岩石断裂面的扩展和错动会导致岩石内部应力的剧烈释放,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3. 管道效应和波动扩散:当岩石发生破裂时,由于断裂面的错动,会形成管道效应。
这种效应使得能量沿着断裂面向外传播,产生巨大的冲击波和爆炸波。
同时,在岩石内部和周围会产生巨大的应力波、压力波和剪切波,使得岩石周围的岩层也受到了破坏和变形。
4. 能量释放和喷发:岩爆的释放能量通常以爆炸的形式表现出来,这种爆炸会产生大量的高温和高压热气体。
这些高温高压气体会迅速膨胀并向周围环境释放,形成岩层喷发和崩塌的现象。
岩爆的原理是复杂的,涉及岩石的物理、化学和力学特性等多个方面。
岩石的类型、温度、压力和湿度等条件都会影响岩爆的发生和规模。
同时,随着岩石内部应力的增加和释放,岩爆也会引发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
为了避免岩爆的发生和减小其危害,对于有潜在岩爆危险的地质环境,应采取措施进行预警和监测,同时采取适当的工程措施来增加岩石的稳定性和抗压能力。
这样可以更好地预防和应对岩爆带来的灾害。
岩石的爆破破碎机理2008

岩石的爆破破碎机理2008-07-09 17:39一、岩石爆破破碎的主因破碎岩石的炸药能量以两种形式释放出来,一种是冲击波,一种是爆炸气体。
但是岩石破碎的主要原因究竟是冲击波作用的结果还是爆炸气体作用的结果,由于认识和掌握资料的不同,便出现了不同的结果。
1、冲击波拉伸破坏理论(该观点的代表人物日野熊、美国矿业局的戴维尔)当炸药在岩石中爆轰时,生成的高温、高压和高速的冲击波猛烈冲击周围的岩石,在岩石中引起强烈的应力波,它的强度大大超过了岩石的动抗压强度,因此引起周围岩石的过度破碎。
当压缩应力波通过粉碎圈以后,继续往外传播,但是它的强度已大大下降到不能直接引起岩石的破碎。
当它达到自由面时,压缩应力波从自由面反射成拉伸应力波,虽然此时波的强度已很低,但是岩石的抗拉强度大大低于抗压强度,所以仍足以将岩石拉断。
这种破裂方式亦称“片落”。
随着反射波往里传播,“片落”继续发生,一直将漏斗内的岩石完全拉裂为止。
因此岩石破碎的主要部分是入射波和反射波作用的结果,爆炸气体的作用只限于岩石的辅助破碎和破裂岩石的抛掷。
2、爆炸气体的膨胀压理论(该观点的代表人物村田勉等)从静力学的观点出发,认为药包爆炸后,产生大量高温、高压气体,这种气体膨胀时所产生的推力作用在药包周围的岩壁上,引起岩石质点的径向位移,由于作用力不等引起的不同的径向位移,导致在岩石中形成剪切应力。
当这种剪切应力超过岩石的极限抗剪强度时就会引起岩石的破裂。
当爆炸气体的膨胀推力足够大时,还会引起自由面附近的岩石隆起、鼓开并沿径向方向推出。
它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冲击波的作用。
3、冲击波和爆炸气体综合作用理论(该观点的代表人物有C.W.利文斯顿、φ.A.鲍姆,伊藤一郎,P.A.帕尔逊、H.K.卡特尔,L.C.朗和N.T.哈根等)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岩石的破碎是由冲击波和爆炸气体膨胀压力综合作用的结果。
即两种作用形式在爆破的不同阶段和针对不同岩石所起的作用不同,爆炸冲击波(应力波)使岩石产生裂隙,并将原始损伤裂隙进一步扩展;随后爆炸气体使这些裂隙贯通、扩大形成岩块,脱离母岩。
牙轮钻头破岩原理

牙轮钻头破岩原理牙轮钻头是一种常用于石油钻探和岩石工程中的钻井工具,它的破岩原理是通过旋转和冲击来实现的。
在钻井过程中,牙轮钻头可以有效地破碎和清除岩石,从而实现钻井的顺利进行。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牙轮钻头的破岩原理。
首先,牙轮钻头的破岩原理主要依靠旋转作用。
当钻机启动时,牙轮钻头会开始旋转,通过其锋利的牙齿和高速旋转的力量,可以将岩石表面破碎并切割。
这种旋转作用可以有效地提高钻头的钻进速度,从而加快钻井的进度。
其次,牙轮钻头的破岩原理还依赖于冲击作用。
在钻井过程中,钻头不仅需要旋转,还需要不断地向下施加冲击力,以便将岩石打碎。
这种冲击作用可以有效地增加钻头对岩石的穿透力,从而更快地完成钻井作业。
此外,牙轮钻头的设计也对其破岩原理起着重要作用。
优秀的牙轮钻头设计可以使其牙齿更加锋利,旋转更加稳定,冲击更加均匀,从而提高其破岩效率。
同时,合理的牙轮钻头结构也能够减少钻井过程中的磨损和损坏,延长其使用寿命。
总的来说,牙轮钻头的破岩原理是通过旋转和冲击相结合来实现的。
旋转可以破碎和切割岩石表面,而冲击则增加了钻头的穿透力,使钻井作业更加高效。
合理的设计和结构也对牙轮钻头的破岩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实际应用中,牙轮钻头的破岩原理需要根据具体的钻井工况和岩石性质进行调整和优化。
只有充分理解和掌握了牙轮钻头的破岩原理,才能更好地利用这一钻井工具,提高钻井效率,确保钻井作业的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牙轮钻头的破岩原理是通过旋转和冲击相结合来实现的,合理的设计和结构对其破岩效果起着重要作用。
了解并掌握牙轮钻头的破岩原理对于钻井工程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工程师更好地选择和使用钻井工具,提高钻井效率,保障工程顺利进行。
爆破作用原理知识

爆破作用原理01 应力集中stress concentration物体内某一点的应力比相邻部分的应力积累显著增大的现象。
构造形变是应力或能量的释放过程,因而运动必将最先在那些应力积累最大而岩体强度又相对最小的地方发生。
因此,物体或岩体的不均一性或力学性质有突然改变的地方,为应力集中处。
02 应力差stress difference一般情况下,在岩石变形过程中,三个主应力是不相等的,最大主应力和最小主应力之差称应力差。
它是引起变形的因素,应力差愈大,引起的岩石变形愈明显。
03 应变分析strain analysis某点的应变分析,指分析该点所经历的任何微小线段的应变情况。
04 平面波plane wave波前是平面(无曲率)的波,可能是由非常远的震源产生的波,是地震和电磁波分析中通用的假设,并不绝对与现实情况一样。
05 平面波分解plane-wave decomposition求一组平面波的振幅、相位及传播方向,使它们相加的结果逼近给定的任意波前。
反过来说,就是把任意波前分解为合成它的一组平面波。
06 平面波前planar wavefront地震波的波前面为平面的波前。
实际平面波前是不存在的,但在远离震源的地方可以认为局部一段地震波前是平面。
07 柱面波cylindrical wave波前为圆柱面的一种波动。
08 球面波spherical wave波前为同心球面的波,是由点源产生的。
球面波的波前应力以距波源的距离成反比的速率衰减。
09 球面波前spherical wavefront在任意时间由点源产生的地震脉冲的给定相位所形成的曲面。
如果速度随位置而变化,则该面不一定是球面。
10 体波body waves通过介质体内部进行传播的纵波与横波。
11 纵波primary wave也称P波。
质点在波的传播方向运动的弹性体波,在常规地震勘探或声波测井中使用该波。
12 切变波shear wave也称横波,S波。
中南大学爆破教程第7章 岩石爆破破碎机理

图 自由面数对爆破效果的影响
7.3 成组药包爆破作用
成组药包爆破作用是指多个药包同时起爆或以一 定时间间隔按一定顺序起爆时的爆破作用。 实际爆破工程中极少采用单药包爆破,而是采用 成组药包爆破来达到预期的爆破目的,因此研究成组 药包的爆破作用机理对于合理选择爆破参数有重要的 指导意义。 成组药包爆破作用重要特点是相邻药包爆炸荷 载互相作用和药室孔洞应力集中作用,这两个特点使 岩体内的应力分布状态和岩体破坏过程要比单药包爆 破时复杂得多。
B
第二阶段 对应力波反 射引起自由 面处的岩石 片落。
C
第三阶段 爆炸气体膨胀 ,岩石受爆炸气 体超压力的影响 ,在拉伸应力和 气楔的双重作用 下,径向初始裂 隙迅速扩大。
炸药在岩石中爆破的破坏模式
1 2
炮孔周围岩石的压碎作用; 径向裂隙作用 ; 卸载引起的岩石内部环状裂隙作用;
主要的 五种破 坏模式
图7. 11 爆破外部作用原理图
图7.12 炸药在岩体表面附近爆炸的现象
外部作用过程: (1)在爆炸波还没有达到岩体表面之前,爆破作 用现象与前述内部作用情况相似,即在药包附近产生 爆炸腔、压碎区和径向破裂区。 (2)当爆炸压力波到达自由面时,压缩波反射为 拉伸波,从自由面向药包方向传播,该拉伸波有可能 (取决于装药量)导致一层或几层岩石呈镜片状剥离。 (3)当拉伸波到达到爆炸腔表面时,在爆炸腔表 面反射为压缩波,此时,药包上部的岩石质点全部被 加速,而药包下部裂纹因拉伸波卸载而停止扩展。此 后,在压缩波、拉伸波与爆炸腔中爆炸气体的压力共 同作用下,使药包与自由面之间的岩石隆起、破裂, 发生鼓包运动。
(3)爆破施工工艺多样性
在总结生产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借助于高速摄影,模 拟试验和数值分析对爆破过程中在岩石内发生的应力、应 变、破裂、飞散等现象的观测,人们已经逐步掌握了岩石 爆破破碎的基本规律,提出了一些爆破破坏理论或假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法,其特点是在设计开挖轮廓线上钻凿一排孔距与
最小抵抗线相匹配的光爆孔并采用不耦合装药或其它 特殊的装药结构,在开挖主体的装药响炮之后,光爆 孔内的装药同时起爆,从而形成一个贯穿光爆炮孔, 光滑平整的开挖面。
预裂爆破的定义
预裂爆破(presplitting)是一种控制爆破方法,其 特点是在设计开挖轮廓线上钻凿一排孔距合适的预裂孔 并采用不耦合装药或其它特殊的装药结构,在开挖主体
(4-7)
加强抛掷爆破 f(n) >1。
鲍列斯阔夫经验公式: f(n) = 0.4+0.6n3 集中药包抛掷爆破装药量的计算通式: Qp= (0.4+0.6n3)kbW3 (4-9) (4-8)
集中药包松动爆破的装药量可按下式计算:
Qs ks W 3
(4-11)
Qs—集中药包形成松动爆破的装药量,kg; ks—松动爆破的单位用药量系数,kg/m3;
Q=kbf(n)W3
(4-14)
式中:Q-装药量,kg; 1 W-最小抵抗线,m,其值为: W l 2 l1 2 l1- 装药长度,m; l2- 堵塞长度,m。
r
2
图4-6 柱状装药垂直自由面
1
W
第四节 爆破参数的意义和选择
返回首页
一、单位用药量系数kb和ks
kb 是指单个集中药包形成标准抛掷爆破漏斗
R
R2 R2 R1
R1 1
F
图4-10 药包布置在断层中 1-药室;F-断层; R 1-设计下破裂线; R 2 -实际下破裂线; R1-设计上破裂线;R 2 -实际上破裂线
R
F
R
图4-11 药包布置在断层下
R R W2
溶洞
图4-12 溶洞对抛掷方向和抛掷方量的影响
飞石
w
w
堵塞 溶洞 炸药
图4-13 溶洞对深孔爆破的影响
(a)
(b)
图4-15 连续装药和空气间隔 装药激起应力波波形的比较 (a)连续装药 (b)空气柱间隔装药
2. 堵塞对爆破效果的影响
堵塞(tamping)就是针对不同的爆破方 法采用相应的材料,将岩体中通向药室 (chamber)的通道填实。
堵塞的目的
(1) 保证炸药充分反应,使之产生最大热量,防止炸药不完全 爆轰;
三、施工方法对爆破效果的影响
1. 装药结构对爆破效果的影响
装药结构
按药卷与炮眼在径向的关系分为
耦合装药:药卷与炮眼在径向无间隙,如散装药。
不耦合装药:药卷与炮眼在径向有间隙,间隙内可以 是空气或其它缓冲材料,如水、砂 等。
按药卷与药卷在炮眼轴向的关系分为:
连续装药:药卷与药卷在炮眼轴向紧密接触。 间隔装药:药卷(或药卷组)之间在炮眼轴向存在一 定长度的 空隙,空隙内可以是空气、炮 泥、木垫或其它材料。
e e b m。 即e 2
GB12437—2000《 工 业 粉 状 铵 梯 炸 药 》 已 根 据 GB/T12436—1990《炸药作功能力试验铅壔法》将 2 号岩 石铵梯炸药的作功能力值修订为 298 。考虑到其他品种炸 药的国家标准尚未对作功能力值进行相应的修订,此处仍
沿用 GB12437—1990《工业粉状铵梯炸药》中 2 号岩石铵
药包爆炸时,产生大量的高温高压气体,这些爆炸气体
产物迅速膨胀并以极高的压力作用于药包周围的岩壁上,形 成压应力场。当岩石的抗拉强度低于压应力在切向衍生的拉 应力时,将产生径向裂隙。作用于岩壁上的压力引起岩石质 点的径向位移,由于作用力的不等引起径向位移的不等,导
致在岩石中形成剪切应力。当这种剪切应力超过岩石的抗剪
一般只有在单个集中药包爆破时, kb或 ks 才 与 q 相等。在群药包爆破设计中, kb 和 ks 只用来 计算单个药包的装药量。单位耗药量也是一个经 济指标,可用来衡量爆破工程的经济效益,是爆 破工程预算的重要指标之一。
二、最小抵抗线W
最小抵抗线 W 的确定方法根据爆破方法的不同而有 所区别。对于硐室爆破、药壶法爆破以及其它采用集中 药包的爆破方法,最小抵抗线 W是从药包中心到地面或
强度时,岩石就会产生剪切破坏。当爆轰气体的压力足够大 时,爆轰气体将推动破碎岩块作径向抛掷运动。
σr
θ θ
σr
`
θ
σr
σr
`
σr
`
θ θ
σ
σ
σr
`
(a)径向裂隙
(b)环向裂隙
图4-3 破裂区径向裂隙和环向裂隙形成示意图
θ
σ
σ
σ
σ
`
`
二、 应力波作用学说
这种学说的基本观点如下:
爆轰波冲击和压缩着药包周围的岩壁,在岩壁中 激发形成冲击波并很快衰减为应力波。此应力波在周
关于炸药换算系数e的确定方法,习惯上以2号岩石铵梯炸药 作为标准炸药,规定 2号岩石铵梯炸药的 e=1,并以 2号岩石铵梯 炸药的作功能力320mL或猛度12mm作为标准,其它炸药品种根 据:
eb=
或
320
所换算炸药的作功能力值
12 em 所换算炸药的猛度值
求算e值。也可以根据上述两式的平均值求算e值,
Q=k· V
式中: Q — 装药量,kg ;
(4-2)
k — 单位体积岩石的炸药消耗量,kg/m3 ; V — 被爆落的岩石体积,m3 。
集中药包的药量计算
1.集中药包(concentrated charge)的标准抛掷爆破
Qb kb V
1 V r 2 W 3
(4-3) (4-4)
和指向,由于装药量Q与W呈3次幂的关系,W值
的错误测算往往会导致严重的爆破事故。
三、爆破作用指数n
n 值是表示爆破漏斗大小的一个重要指标, 是一个无量纲参数。通过 n 值,我们可以判断 爆破工程的性质。同时,也是分析爆破的效果 和经济效益的重要依据。
爆破作用指数n
r 0,所 多数情况下松动爆破的爆破作用指数n= r =
( n= 1)时,爆破每一立方米岩石或土壤所消耗的 2
号岩石铵梯炸药的重量,称作标准抛掷爆破单位用药 量系数,简称标准单位用药量系数。ks则是指单个集 中药包形成松动爆破漏斗时(一般0<n<0.75),爆破 每一立方米岩石或土壤所消耗的 2 号岩石铵梯炸药的 重量,称作松动爆破单位用药量系数。
一、单位用药量系数kb和ks
ks与kb之间存在着以下关系:
1 1 k s f ( n ) k b ( ~ )k b 3 2
(4-12)
松动爆破的装药量公式可以表示为:
QS (0.33 ~ 0.5)kb W 3
(4-11)
延长药包与条形药包的概念
三、延长药包的药量计算
1. 延长药包垂直于自由面
计算装药量时,仍可按体积公式来计算。
围岩体内形成裂隙的同时向前传播,当应力波传到自
由面时,产生反射拉应力波。当拉应力波的强度超过 自由面处岩石的动态抗拉强度时,从自由面开始向爆 源方向产生拉伸片裂破坏,直至拉伸波的强度低于岩 石的动态抗拉强度时停止。
1
2 (a) (b) (c) (d)
图4-1 反射拉应力波破坏过程示意图 1-压应力波波头;2-反射拉应力波波头
临空面的的最短距离;而采用延长药包爆破的炮眼法爆
破(浅眼爆破、深孔爆破),最小抵抗线 W则是从药包 长度的中心到距该中心最近临空面的最短距离。
W
O
W
(a)
(b)
图4-8 几种爆破方法的最小抵抗线
W
最小抵抗线的指向是岩石破碎、抛掷和产
生飞石的主导方向,应特别注意该方向的安全防
护。施工时应认真测量核实最小抵抗线 W的大小
n
即r=W , 所以 V W 2 W W 3 1.047 W 3 W 3 3 3
r 1 W
(4-5)
Qb kb W 3
(4-6 )
2. 集中药包的非标准抛掷爆破
Q f (n) kb W 3
式中:f(n) — 爆破作用指数函数。 标准抛掷爆破 f(n)=1.0, 松动爆破 f(n)< 1,
1 2
0
图4-16 堵塞对爆破作用的影响 1-有堵塞;2-无堵塞
时间
返回
3. 起爆位置对爆破效果的影响
1. 正向起爆(collar firing) 2. 反向起爆 (bottom firing) 3. 多点起爆 (multipoint)
第六节 光面爆破和预裂爆破
返回首页
光面爆破的定义
三、应力波和爆轰气体压力共同作用学说
这种学说的基本观点如下:
爆轰波波阵面的压力和传播速度大大高于爆轰气体产
物的压力和传播速度。爆轰波首先作用于药包周围的岩壁
上,在岩石中激发形成冲击波并很快衰减为应力波。冲击 波在药包附近的岩石中产生“压碎”现象,应力波在压碎 区域之外产生径向裂隙。随后,爆轰气体产物继续压缩被 冲击波压碎的岩石,爆轰气体“楔入”在应力波作用下产
铵油炸药 铵松蜡炸药
1.2~1.45 0.75~1.0 1.0~1.23
1.2~1.45 0.8~0.89
0.75~0.94 二级非许用乳化炸药
1.0~1.33 1~1.05
一、二级煤矿许用乳 化炸药
胶质硝化甘油炸药
二、地质条件对爆破效果的影响
R R W R
W
R W
(a)
(b)
图4-9 自由面对爆破效果的影响
岩石爆破作用原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岩石爆破破碎原因的几种学说 第二节 单个药包的爆破作用 第三节 体积公式
第四节 爆破参数的意义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