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塑十二生肖图片
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12课 十二生肖(1)-人教版

课题:十二生肖(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十二课)《十二生肖》是人教版五年级美术下册第十二课的教学内容,属于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领域。
本课的要求是让学生了解十二生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会用彩泥、剪纸、拼贴等各种形式制作富有创意的十二生肖形象,拓宽学生的美术思维。
使学生更加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将其传承并发扬光大。
本课集欣赏性、操作性、创造性于一体。
根据教材要求,分为两个课时教学,用彩泥制作十二生肖,或用剪纸或拼贴的方法表现十二生肖。
学生审美心理特征分析:五年级的学生正值自主意识开始形成的年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意识都逐步形成并完善。
他们希望像成人一样去表达,但是尚力不从心。
因此本课教学通过十二生肖渗透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泥塑的技能技巧两方面,帮助学生找到并巩固可以达成表达性自我表现的方式方法。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生肖的来历、与生肖有关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掌握艺术表现手法,学会用彩泥制作富有个性的十二生肖形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了解生肖的特征并且通过教师示范复习巩固橡皮泥制作技法,捏塑的基本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了解十二生肖文化背景;学会用彩泥塑造有创意的十二生肖形象。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造型、色彩、块面等方面塑造富有个性的十二生肖形象。
教学策略:运用交流法、游戏法、观察比较法,启发学生充分感受十二生肖的美术表现形式多样性以及艺术手法的多样性,逐步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运用观察法、演示法、实践法引导学生用夸张、拟人、变形等艺术手法表现十二生肖逐步提高学生的表现能力。
教学媒材:教师:搜集与生肖有关的图片资料,课件,彩泥、泥塑范作等。
学生:搜集有关十二生肖的来历、故事、传说、工艺品,彩泥等工具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1.简笔画导入“请同学们看老师,猜猜老师画的是什么?”教师画动物(鼠、牛、虎)“大家说的这些是什么?”——“十二生肖。
”同学们真聪明,大家猜猜看,老师接下去还要画什么?——“……”生边说师边出示PPT(同学们都知道了十二生肖的排序。
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下册 《十二生肖》(教案)

《十二生肖》教材版本: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十二课一、课标分析《十二生肖》是人教版五年级美术下册第十二课的教学内容,属于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领域。
本课的要求是让学生了解十二生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会用彩泥、剪纸、拼贴等各种形式制作富有创意的十二生肖形象,拓宽学生的美术思维。
使学生更加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将其传承并发扬光大。
本课集欣赏性、操作性、创造性于一体。
根据教材要求,用黏土制作十二生肖,或用剪纸或拼贴的方法表现十二生肖。
二、教材分析学习剪纸或拼贴制作等方法,不仅是让学生接触传统泥塑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夸张想象能力等,在学习中体会巧手创造美的乐趣,用泥塑或剪纸等形式制作的方法表现十二生肖,将童稚娱乐活动融于美术活动中,做到在玩中学,在玩中创作,在玩中体现审美情趣。
三、学生分析五年级的学生正值自主意识开始形成的年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意识都逐步形成并完善。
他们希望像成人一样去表达,但是尚力不从心。
因此本课教学通过十二生肖渗透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泥塑的技能技巧两方面,帮助学生找到并巩固可以达成表达性自我表现的方式方法。
三、内容分析教学目标:1.了解生肖的来历、与生肖有关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掌握艺术表现手法,学会用彩泥制作富有个性的十二生肖形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了解生肖的特征并且通过教师示范复习巩固黏土制作技法,捏塑的基本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了解十二生肖文化背景;学会用彩泥塑造有创意的十二生肖形象。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造型、色彩、块面等方面塑造富有个性的十二生肖形象。
教学策略:运用交流法、游戏法、观察比较法,启发学生充分感受十二生肖的美术表现形式多样性以及艺术手法的多样性,逐步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运用观察法、演示法、实践法引导学生用夸张、拟人、变形等艺术手法表现十二生肖逐步提高学生的表现能力。
教学媒材:教师:搜集与生肖有关的图片资料,课件,彩泥、泥塑范作等。
泥塑与面塑

泥塑与面塑一、泥塑1.泥塑的历史泥塑俗称“彩塑”。
泥土为原料,以手工捏制成形。
或素或彩,以人物、动物为主。
我国泥塑艺术可上溯到距今4千至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期。
史前文化地下考古就有多处发现。
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陶猪、陶羊时间约为6千至7千年前左右;河南新郑裴李岗文化遗址出土的古陶井及泥猪、泥羊头时间约为7千年前。
可以确认是人类早期手工捏制的艺术品。
自新石器时代之后,中国泥塑艺术一直没有间断,发展到汉代已成为重要的艺术品种。
考古工作者从两汉墓葬中发掘了大量的文物,其中有为数众多的陶俑、陶兽、陶马车、陶船等等。
其中有手捏的,也有模制的。
汉代先民认为亡灵如人生在世,同样有物质生活的需求。
因此丧葬习俗中需要大量的陪葬品,这在客观上为泥塑的发展和演变起了推动作用。
两汉以后,随着道教的兴起和佛教的传入,以及多神化的奉祀活动,社会上的道观、佛寺、庙堂兴起,直接促进了泥塑偶像的需求和泥塑艺术的发展。
到了唐代,泥塑艺术达到了顶峰。
被誉为雕塑圣手的杨惠之就是唐代杰出的代表。
他与吴道子同师张僧繇,道子学成,惠之不甘落后,毅然焚毁笔砚,奋发专攻塑,终成名家。
为当世人称赞:“道子画,惠之塑,夺得僧繇神笔路”。
泥塑艺术发展到宋代,不但宗教题材的大型佛像继续繁荣,小型泥塑玩具也发展起来。
有许多人专门从事泥人制作,作为商品出售。
北宋时东京著名的泥玩具“磨喝乐”在七月七日前后出售,不仅平民百姓买回去“乞巧”,达官贵人也要在七夕期间买回去供奉玩耍。
元代之后,历经明、清、民国,泥塑艺术品在社会上仍然流传不衰,尤其是小型泥塑,既可观赏陈设,又可让儿童玩耍。
几乎全国各地都有生产,其中著名的产地有无锡惠山、天津“泥人张”、陕西风翔、河北白沟、山东高密、河南浚县、淮阳以及北京。
2.地区与分布1)天津泥人张彩塑天津“泥人张”彩塑是清道光年间发展起来的,自张明山先生首创,流传至今已有180年历史。
“泥人张”的彩塑,把传统的捏泥人提高到圆塑艺术的水平,又装饰以色彩、道具、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泥塑(淮阳泥泥狗)

生产方式落后
淮阳泥泥狗的原料为黄胶泥,使用纯手工或模具进行小作坊制作,生产过程非常繁杂,产量有限,人力成本 较高。其制作过程为阴干,导致粗糙易碎,长距离运输变得较为困难。产品开发缺乏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对购 买者的吸引力相对较小收益和成本不成正比,阻碍了淮阳泥泥狗的推广。
传承人相对不足
淮阳泥泥狗主要采用老艺人带徒弟的方式,一对一进行传承,这种制度一方面限制了生产规模,另一方面也 加大了技艺失传的风险。该手工艺制作过程冗长且繁杂、收益水平较低、传承人得不到相应的重视,且传统的淮 阳泥泥狗手工艺人变换职业或老去,面临着传承无人的局面。
题材作品
淮阳泥泥狗表现的题材较为广泛,天上的飞禽,地上的走兽无所不有,在其怪异的形体中有九头鸟、人头狗、 人面鱼、猴头燕、独角兽、多头怪、翼鱼、翼兽、人面狗、四不象、猫拉猴、草帽老虎、怪狮等类别,还有各种 抽象、变形的多种怪兽复合体,共计约200余种,每种题材都有深刻的内涵。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传承状况
谢谢观看
泥塑(淮阳泥泥狗)
河南省淮阳区传统美术
01 历史渊源
03 制作工序 05 传承保护
目录
02 文化特征 04 题材作品 06 社会影响
泥塑(淮阳泥泥狗),河南省淮阳区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淮阳泥泥狗,又称“灵(陵)狗”,简称“泥泥狗”,是淮阳区太昊伏羲陵泥玩具的总称,它用黄泥捏成, 风格古朴奇异、古中见拙、拙中蕴古。淮阳泥泥狗产生于伏羲时代,它一开始为人们祭祀的崇拜之物,后来逐渐 发展成为一种艺术品。泥泥狗不全是狗,还有猴子、老虎以及各种小鸟造型,按造型的大小和着色的不同,淮阳 泥泥狗可以分出人头狗、九头鸟、小泥鳖、小中板、娃娃头、大花货等几百个品种。
色彩特征
幼儿园《十二生肖》ppt课件

《兔子赛跑》
通过兔子赛跑的故事,引导孩 子们明白努力和坚持的重要性。
《老鼠嫁女》
讲述老鼠为了嫁女儿而发生的 有趣故事,引导孩子们思考婚 姻和家庭的价值观。
《虎口拔牙》
讲述老虎拔牙的故事,教育孩 子们要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
《龙女拜观音》
讲述龙女拜观音的故事,教育 孩子们要善良、宽容、有爱心。
动物保护意识培养
聪明伶俐,善于攀爬和跳跃,是孩子们喜爱的动物之一。
动物习性及特征介绍
1 2
鸡
勤劳守时,每天清晨叫醒人们开始新的一天,象 征着勤劳和朴实。
狗
忠诚友善,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之一,守护着人 类的家园。
3
猪
朴实厚道,是农耕文化中的重要角色,提供着猪 肉等资源。
动物寓言故事分享
《牛魔王招亲》
通过牛魔王招亲的故事,引导 孩子们了解竞争和合作的意义。
过讲述和演绎的方式,让孩子了解故事中的道理和寓意。
02
分析寓言故事中的品德观念
引导孩子分析故事中人物的行为和品德表现,如诚实、勤劳、善良等,
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03
开展品德实践活动
组织孩子参与与寓言故事相关的品德实践活动,如角色扮演、情景模拟
等,让孩子在实践中体验和理解品德的重要性。
激发孩子想象力和创造力
朴实、善良,具有乐观的生活态度和 无私的奉献精神。
狗
忠诚、友善,具有敏锐的直觉和判断 力,善于保护和服务他人。
PART 02
十二生肖与动物世界
REPORTING
动物习性及特征介绍
老鼠
灵巧敏捷,善于觅食和藏匿,有 极强的生存能力。
牛
勤劳踏实,力大无比,是农耕文化 中的重要角色。
陕西凤翔十二生肖泥塑造型特征分析

陕西凤翔十二生肖泥塑造型特征分析
刘文勃;李若婵
【期刊名称】《文学艺术周刊》
【年(卷),期】2024()1
【摘要】陕西凤翔泥塑整体造型圆润饱满、彩绘纹饰粗犷质朴、色彩搭配鲜艳浓烈,集中表现了汉唐以来的洒脱张扬、热情奔放的艺术风格,极具地域特色。
本文以凤翔十二生肖泥塑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凤翔泥塑与十二生肖的历史源流、生肖泥塑的色彩特征及其制作工艺流程,更好地剖析凤翔十二生肖泥塑的造型特征。
【总页数】4页(P86-89)
【作者】刘文勃;李若婵
【作者单位】陕西服装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视觉传达系;陕西服装工程学院【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31
【相关文献】
1.浅析凤翔彩绘泥塑的造型艺术与未来发展——以泥塑虎为例
2.陕西凤翔泥塑虎的造型特征
3.陕西凤翔泥塑的艺术特征分析
4.陕西凤翔彩绘泥塑虎的造型及装饰特点
5.凤翔彩绘泥塑平面化视觉形象设计探索——以十二生肖形象设计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幼儿园ppt十二生肖

13
马——奔腾不息
2024/1/26
奔腾向前
01
具有强大的奔跑能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自由奔放
02
热爱自由不愿受到束缚和限制追求广阔天地。
忠诚可靠
03
对主人忠诚不二愿意为其付出一切努力。
14
羊——温顺善良
2024/1/26
温顺服从
性格温顺容易与人相处且愿意服从安排。
善良宽容
内心善良对他人充满同情心和包容心。
幼儿园ppt十二生肖
2024/1/26
1
目录
• 十二生肖概述 • 十二生肖动物形象解读 • 十二生肖与幼儿成长教育 • 十二生肖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应用 • 十二生肖主题活动方案设计与实施
2024/1/26
2
01
十二生肖概述
Chapter
2024/1/26
3
起源与传说
古代天文历法
十二生肖与古代天文历法密切相关,古人通过观察 天象和制定历法,将十二种动物与十二地支相对应 ,形成了独特的生肖文化。
03
04
分析活动过程中的问题 和不足,为下次活动提 供改进建议。
32
总结活动的成功经验和 亮点,为类似的主题活 动提供参考。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26
33
创意表达
通过鼓励孩子以十二生肖为主题进行创意绘画、手工制作等活动,激发其创造力和想象力 ,培养其创意表达能力。
审美情感
通过引导孩子感受和理解十二生肖所蕴含的美好寓意和情感价值,培养其积极向上的审美 情感。
23
04
十二生肖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 应用
Chapter
2024/1/26
24
泥塑牛的制作方法

泥塑牛的制作方法泥塑牛是一种传统的手工艺制品,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中国古代。
制作泥塑牛需要一定的技巧和耐心,需要经过多个步奏,下面我将介绍一下具体的制作方法。
第一步:准备工具和材料制作泥塑牛需要用到的工具有:泥板、模板、泥刀、刷子和颜料等。
而泥塑需要用到的材料是:粘土、黏胶、沙子、石灰等。
第二步:制作泥塑的基座首先,需要先制作出一个基座,它可以用木板、石板或者泥板等材料制成。
制作基座的目的是为了增加泥塑牛的稳定性,以免在制作的过程中它倒塌。
第三步:准备泥块将泥块放入热水中加热,等到泥块开始变软之后,就可以开始准备工作了。
将泥块分成几块,并开始揉捏成适合制作泥塑牛的大小。
第四步:制作泥塑牛的肢体首先需要确定泥塑牛的整体比例,按照比例逐步制作它的肢体。
从头部和颈部开始,用刀刻制出牛的特征,比如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等。
然后制作肩部、前腿和后腿,完成基本的骨架结构。
第五步:制作泥塑牛的皮毛完成基本骨架之后,需要在它的身上制作出皮毛的纹路。
这里需要使用刷子和泥刀,仔细地雕刻出细节,比如牛的皮毛的纹路、颜色等等。
第六步:涂色和烘干涂上颜色之后,将泥塑牛慢慢晾干,让它自然风干。
如果需要加快干燥速度,可以将泥塑牛放置在太阳下进行烘干,但是需要注意不要让它直接暴晒在阳光下。
第七步:清理最后一步是清理工作,用刷子将泥塑牛表面上的灰尘清理干净,并且最好用透明的喷漆进行保护。
以上就是制作泥塑牛的基本步骤,当然,不同的泥塑牛制作的步骤和细节也有所不同。
但是,这个过程中的基本原则都是一致的,需要勤奋细心,耐心完成每一个步骤,才能制作出一个漂亮的泥塑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签:标题]
篇一:《十二生肖》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欣赏与十二生肖相关的艺术作品,了解我国特有的民间文化——十二生肖的
人文知识。
认识十二生肖的基本特征。
2.大胆运用绘画、剪纸等表现方式,抓住十二生肖的特征,表现十二生肖中的一个动物。
3.在欣赏生肖动物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了解祖国特有的民间艺术,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
学生踏实、认真的工作态度。
重点:引导学生关注中国民间艺术文化,激发创新意识,采用各种方法表现生肖动物。
难点:生肖作品的新颖、创新、构思巧妙。
教具准备:有关十二生肖的图片、玩具、剪纸、邮票、故事等。
学具准备:绘画工具、色
纸、剪刀、卵石等。
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由于有关十二生肖的事物太多,学生可能不能一一的不进行探究。
教学建议介绍有关十二生肖的剪纸、邮票、年画、卵石画、工艺品,拓展学生的创作思维,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探究、尝试,让学生把自己的资料、方法与同学分享,相互启发。
课后反思
教学过程本人教学思路
教学活动学生活动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谜语揭题。
(1)检查课前准备,稳定学生情绪。
(2)出谜面:“一人有一个,全国有几个?准确一计算,只有十二个。
”你猜这是什么?学生猜出谜底后教师出示课题(即谜底):《十二生肖》。
2.联系生活,感知文化。
(1)提问:你知道家里亲人的生日是几月几日,他们的属相是什么?
(2)提问:你知道十二生肖是哪十二种动物?
(3)学生自由说说对十二生肖的认识,各抒己见。
如:十二生肖从大到小的顺序是“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今年是猴年,明年就是鸡年;我属猪,我属狗??激发学生对中国十二生肖的兴趣,调动起学
生的创作热情。
3.发展创新,引导探究。
(1)对课本、图片和实物进行研究,提问:民间美术课的生肖属相与真实的十二种动物的
不同?
(2)小组探究:课件欣赏有关十二生肖的邮票、剪纸、泥塑、卵石画,提问:这些作品采
用的表现方法有什么不同?你还能想出哪些创作方法?你受到哪些启发?有更好的创意
吗?
(3)总结创作方法:夸张、变形、添加、简化,带给我们一种装饰性的美感。
4.尝试实践,锻炼技能。
给每个组发一个有关生肖的不同的创作作品,如邮票、剪纸、泥塑、卵石画,让学生自由
触摸、研究。
(1)提问:经过研究,我们知道了基本的创作方法,现在请同学们观察你们手里的这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