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比多比少”问题
二年级比多比少的应用题

二年级上册比的应用题
1. 动物园里有44只小猴,大猴比小猴少18只。
有多少只大猴?
2. 同学们做手工,折纸鹤85只,折的纸船比纸鹤少19只。
折纸船多少只?
3. 有32只鸡,鸡比鸭多10只。
鸡和鸭一共有多少只?
4. 有黄花35朵,红花比黄花多8朵。
红花有几朵?
5. 小明考试得了94分,小红的分数比小明少4分,小红得了多少分?
6. 小红家有公鸡35只,公鸡比母鸡少30只,母鸡有多少只?
7. 小青得了13朵红花,比小华多得5朵,小华得了多少朵红花?
8. 红花有15朵,红花比黄花少8朵。
一共有几朵?
9. 黑兔9只,白兔比黑兔多3只,黑兔和白兔一共有多少只?
10. 动物园里有大猴20只,有小猴30只,小猴比大猴多多少只?
11. 学校有10个足球,16个篮球,足球比篮球少多少个?
12. 妈妈买红扣子18个,白扣子10个,黑扣子8个。
红扣子比白扣子多多少个?三种扣子一共有多少个?。
二年级上册数学求比多比少解决问题专项训练

二年级上册数学求比多比少解决问题专项训练
1、同学们去植树,每组3人,每组5人,正好分完,同学至少有多少人.
2、把7支铅笔放到3个抽屉里,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3支.
3、有红、黄、蓝、白四色小球各10个,混合放在一个暗盒里,一次至少
摸出多少个,才能保证有2个小球是同色的.
4、布娃娃和塑料球一共20个,布娃娃每个重200克,塑料球每个重100克,布娃娃和塑料球共重4千克,布娃娃和塑料球各有多少个?
5、一筐苹果和一筐梨的个数一样多.如果从梨筐里拿出5个梨,在梨筐里
再放进3个苹果后,这时苹果的个数就是梨的个数的4倍.原来梨和苹果各有多少个?
6、三(1)班有46人,其中29人参加了体育小组,25人参加了美术小组,有15人两个小组都参加了.有多少人两个小组都没参加?
7、把46块水果糖和38块巧克力分别分给一个组的同学,结果水果糖剩1块,巧克力剩3块.你知道这个组最多有几位同学吗?。
比多比少应用题

3600-3000= 5200-5000= 10000-5500= 3800+900=
“一班比二班多” 从这一句话可以看 出谁是大数,谁是小数。
“二班比一班少” 从这一句话可以 看出谁是大数,谁是小数。
1、一班得了3200面小红旗,二班比 一班多得1300面,二班得了多少面?
2、一班得了3200面小红旗,比二班 多得1300面,二班得了多少面?
①一年级一班有男生240人,女生 比男生少90人,女生有多少人?
②一年级二班有男生420人,比女 生少90人,女生有多少人?
①二年级同学种花,一组种2700棵, 二组种800棵,一共种多少棵?
②二年级一班同学种花,每组种9棵, 一班有五个组,一共种多少棵?
(完整word版)二年级比多比少的应用题.docx

(完整word版)二年级比多比少的应用题.docx二年级上册比的应用题(温馨提示)解决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实际问题,先把题意搞清楚;①找关键句来分析数量关系,②弄清谁与谁在比;③确定方法来解题,求多的数量用加法,求少的数量用减法。
1 、大象比长劲鹿多活55 年,长劲鹿可以活25 年,大象可以活多少年?2 、课外活动中,打球的76 人,比下棋的多8 人,下棋的有多少人?3 、同学们参加大扫除,男同学有35 人,女同学比男同学多4 人,女同学有多少人?4 、同学们参加大扫除,男同学有35 人,比女同学多 4 人,女同学有多少人?5.我有 28 本书,比你多13 本,你有几本书?6.我有 15 本书,比你少13 本,你有几本书?两步应用题1.妈妈买来 99 米纱布,做蚊帐用去 56 米,做被用去 24 米,还剩多少米 ?(用两种方法解答 )2. 三个小队共有 40 人,第一小队有 14 人,第二小队有 15 人,第三小队有多少人? (用两种方法解答 )3. 水果店运来30 筐苹果,上午卖出14 筐,下午又运来了9 筐.现在有多少筐水果?4.小东看一本课外书,每天看6页,看了 4 天,还剩下 6 页没有看,这本书有多少页?6.小红上午做了 21 朵红花,比下午多做了 3 朵,小红下午做了多少朵?她一天一共做了多少朵?7. 一本《我们爱科学》有90 页,小明看了 4 天,每天看9 页,还剩多少页?8.同学们分5 组给解放军叔叔写慰问信,每组写8 封,后来又写了15 封,一共写了多少封 ?1.动物园里有44 只小猴,大猴比小猴少18 只。
有多少只大猴?2.同学们做手工,折纸鹤85 只,折的纸船比纸鹤少19 只。
折纸船多少只?3.有 32 只鸡,鸡比鸭多10 只。
鸡和鸭一共有多少只?4.有黄花 35朵,红花比黄花多 8 朵。
红花有几朵?5.小明考试得了 94 分,小红的分数比小明少 4 分,小红得了多少分?6.小红家有公鸡 35 只,公鸡比母鸡少 30 只,母鸡有多少只?7.小青得了13 朵红花,比小华多得 5 朵 ,小华得了多少朵红花?8.红花有 15朵,红花比黄花少 8 朵。
比多比少解答技巧

分数乘法应用题——“比多比少”解答技巧首先同学们要认准比多比少分数乘除应用题的题型特征.在此类应用题中有一个明显的"比"字,谁比谁多或谁比谁少.与多有关的词语常有:超过、增加、长、高、涨价、提高、贵等;与少有关联的词语常有:减少、短、矮、便宜、降低等。
下面我们把“比多比少”问题分两种情况分别总结。
一、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实际生活中,人们常用增加了几分之几、减少了几分之几、节约了几分之几等来表示增加、或减少的幅度。
例如:20千米比25千米少几分之几?25千米比20千米多几分之几?列式: (25-20)÷25=1/5 (25-20)÷20=1/4口诀:“一减一除”(大的-小的)÷比后面的(单位1)练习:1、五年级男生36人,女生24人。
(1)男生比女生多几分之几?(2)女生比男生少几分之几?2、一种商品现价28元后,原价为42元,现价比原价降低了几分之几?3、一种商品原价为42元,现降了14元,现价比原价降低了几分之几?4、一种商品降价28元后,先价为42元,现价比原价降低了几分之几?二、已知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求其中的一个数这种题型是已知一个数量和一个分率,球另一个数量。
下面给大家编一个歌谣,帮助同学们分析此类应用题。
比多比少应用题并不难,找准单位“1”是关键。
单位“1”已知用乘法,求解单位“1”用除法。
a×(1+分率) a×(1-分率)比多则用单位“1”加,比少则用单位“1”减。
a÷(1+分率) a÷1-分率)例题:大巴车180辆,中巴车比大巴车多1/6,中巴车几辆?大巴车180辆,中巴车比大巴车少1/6,中巴车几辆?自行车80千克,汽车比自行车多1/4,汽车有几辆?自行车80千克,汽车比自行车少1/4,汽车有几辆?()比20㎏多1/4 36㎝比()少1/3两种题型的区别:第一种是已知两个数量求分率,以后在百分数中也常求百分之几;第二种是已知一个数量和一个分率,求另一个数量。
一年级比多比少的题目

一年级比多比少的题目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题目背景和意义
2.题目要求和解题思路
3.题目的启示和应用
正文
1.题目背景和意义
一年级比多比少的题目,是一种常见的数学题目,主要用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比较概念,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这种题目看似简单,实则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有一定的挑战性。
因为它不仅要求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数量比较,还要求学生能够清晰地表达出比较的过程和结果。
2.题目要求和解题思路
这种题目通常会有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给出一些物品,另一部分是给出一些描述。
比如,“有三个苹果和五个橙子,哪个多?哪个少?”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比多比少的题目。
对于这种题目,学生首先要做的是正确地数出物品的数量,然后进行比较。
如果学生不能正确地数出物品的数量,那么他们就无法正确地回答问题。
因此,对于这种题目,学生需要具备基本的计数能力和物品识别能力。
3.题目的启示和应用
比多比少的题目虽然简单,但是它的启示和应用却非常广泛。
首先,这种题目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比较概念,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其次,这种题目还可以用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例如,在课堂上,老师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地完成这种题目,然后让同
学们互相交流和分享他们的解题过程和结果。
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种题目,还可以让他们在互相交流和分享的过程中,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比多比少的问题(吕渐梅)

二年级: 一年级:
试一试,你能行
学校组织同学植树,二年级去了283人,三年级比二年 级多去了75人,三年级去了多少人?
283人
二年级:
多75人
三年级:
?人
学校组织同学植树,二年级去了283人,一年级比二年 级少去了40人,一年级去了多少人?
283人
二年级:
少40人
一年级:
?人
小试身手,展示能力
试一试,你能行
学校组织同学植树,二年级去了283人,三年级比二年 级多去了75人,三年级去了多少人?
283人
二年级:
多75人
三年级:
?人
学校组织同学植树,二年级去了283人,一年级比二年 级少去了40人,一年级去了多少人?
283人
二年级: 一年级:
试一试,你能行
学校组织同学植树,二年级去了283人,三年级比二年 级多去了75人,三年级去了多少人?
梨比苹果 多120千克
香蕉比苹果 少36千克
2、香蕉有多少千克?
283人
二年级:
多7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人
三年级:
?人
学校组织同学植树,二年级去了283人,一年级比二年 级少去了40人,一年级去了多少人?
283人
二年级: 一年级:
试一试,你能行
学校组织同学植树,二年级去了283人,三年级比二年 级多去了75人,三年级去了多少人?
283人
二年级:
多75人
三年级:
?人
学校组织同学植树,二年级去了283人,一年级比二年 级少去了40人,一年级去了多少人?
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的问题
高密市第一实验小学
吕渐梅
小学数学二年级《比多比少》应用题和两步应用题

小学数学二年级《比多比少》应用题和两步应用题标题:小学数学二年级:《比多比少》应用题与两步应用题的理解与掌握一、比多比少应用题在小学数学二年级的学习中,我们首先接触到了《比多比少》这一重要的应用题。
这类问题主要涉及到比较两个数量的大小和关系,让孩子们通过对比,理解数量的相对性。
例如,我们可以在课堂上设立这样的问题:“小明有8个苹果,小华有5个苹果,谁拥有的苹果更多?多多少?”这就是一道典型的比多比少应用题。
通过这个问题,孩子们可以理解到“比多”和“比少”的概念,并且掌握到比较的方法。
为了使孩子们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引导:1、直接比较:直接观察两个数量的大小,可以得出哪个数量更多,哪个数量更少。
2、采用加减法进行比较:如果两个数量差距较大,或者需要在数量上作出调整,我们可以通过加减法来计算数量的差距。
3、利用符号进行比较:我们可以用“>”、“<”和“=”等符号来表示数量的相对大小和相等关系,让孩子们对这些符号有直观的理解。
二、两步应用题在掌握了《比多比少》应用题之后,我们进一步学习两步应用题。
这类问题需要孩子们通过两步计算,才能得出最终的结果。
例如,“小明每天跑步2公里,一周总共跑了多少公里?”这就是一道两步应用题。
首先,我们需要计算小明一周中每天跑步的总距离,然后将其相加,得到一周总共跑步的距离。
为了使孩子们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引导:1、分步计算:在解决两步应用题时,我们需要将问题分解为两个或更多的步骤,每一步计算出一种量,最终将这些量结合起来得到答案。
2、理解问题的逻辑结构:在理解问题时,我们需要明确哪些量是已知的,哪些量是需要计算的,以及计算的顺序是什么。
这有助于孩子们理解问题的逻辑,理清解题的思路。
3、应用题与生活的联系:两步应用题通常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
我们可以引导孩子们将问题与他们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例如在上述的跑步问题中,可以让孩子们计算自己一周的跑步总距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比多比少”问题
分数计算中的“比多比少”问题是常见的数学问题,这类问题看起来简单,但一不小心,特别是不注意标准量的换位,就很容易弄错。
它由于叙述简洁,现实生活又有丰富的题材,所以常常是各类考试命题的热点,下面我们试举例研究这类问题的解法。
一、公式法
公式法就是利用信息的冗余度,对这类题目作反复的训练,最后归纳出解此类题的规律——公式。
这里由分解图1得综合算式:
由分解图2得综合算式:
可见(1)、(2)都是三步计算的应用题,符合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的要求。
数学家高斯说过:“数学中许多方法与定理是靠归纳法发现的”。
由①、②可归纳(不完全归纳法)出:
当然还可以归纳出其它形式的公式,比如
只要记住其中一个公式,问题就解决了,但记住这些公式是不大容易的,如果对它们用语义编码,情况要好一些。
比如公式(1)、(2)只是分母的运算符号不同,分母是加的,分数值小了,它求的是“比少”;分母是减的,分数值大了,它求的是“比多”。
当然时间一长,总有可能把公式忘掉,或记错,这就麻烦了。
因此我们要尽可能设法减少死记硬背,这就得另辟蹊径。
二、线段法
根据题意,作出线段示意图,解题时须确定标准量,并注意标准量的转移。
从图3上可以看出:
线段法比公式法解题的思维难度小,但还不够直观,解决这个矛盾只要把线扩展到面,问题便解决了。
三、小长方形法
如图4,用小长方形的个数代替份数,这样可以更直观地把它当作整数问题来解,
用“小长方形”法解题,确实简单明了,是件使人愉快的事情,但有没有不用画图也能辟出解法简便的途径呢?这就要用下面的方法。
四、假设法
大家一定注意到题中并未指明甲、乙两个数具体是多少,这就使我们可以任意地作出假设(参数),比如假设乙数为10,则
后三种方法,特别是第三种方法将抽象的“比多比少”问题物化后,解答起来就觉得看得见摸得着,而且基本上不用担心“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