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专题复习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有详细答案

合集下载

2020高考文科数学(人教版)一轮复习讲义:第45讲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含答案

2020高考文科数学(人教版)一轮复习讲义:第45讲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含答案

第45讲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1.了解合情推理的含义,能进行简单的归纳推理与类比推理.2.了解演绎推理的重要性,掌握演绎推理的“三段论”,能运用“三段论”进行简单的演绎推理.3.了解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之间的联系与差异.知识梳理1.合情推理 (1)归纳推理:由某类事物的 部分 对象具有某些特征,推出该类事物的 全部 对象都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或者由个别事物概括出 一般结论 的推理.归纳推理是由部分到整体、由 个别 到 一般 的推理.(2)类比推理:由两类对象具有 某些类似特征 和其中一类对象的某些已知特征,推出另一类对象也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类比推理是由 特殊 到 特殊 的推理.(3)合情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都是根据已有的事实,经过 观察 , 分析 , 比较 , 联想 ,再进行 归纳 , 类比 ,然后提出猜想的推理,我们把它们统称为合情推理.2.演绎推理(1)从 一般性 的原理出发,推出某个 特殊情况 下的结论,我们把这种推理称为演绎推理,演绎推理是由 一般 到 特殊 的推理.(2)三段论是演绎推理的一般模式,包括: ①大前提—— 已知的一般原理 ; ②小前提—— 所研究的特殊情况 ;③结论—— 根据一般原理,对特殊情况做出的判断 .热身练习1.(2015·陕西卷)观察下列等式: 1-12=12, 1-12+13-14=13+14, 1-12+13-14+15-16=14+15+16, ……据此规律,第n 个等式为 1-12+13-14+…+12n -1-12n =1n +1+1n +2+…+12n .等式左边是一个和式,先观察其通项: 等式的左边的通项为12n -1-12n,前n 项和为1-12+13-14+…+12n -1-12n;右边的每个式子的第一项为1n +1, 共有n 项,故为1n +1+1n +2+…+1n +n.所以第n 个等式为1-12+13-14+…+12n -1-12n =1n +1+1n +2+…+12n .2等差数列{a n }中 等比数列{b n }中a 3=a 2+db 3=b 2·q a 3+a 4=a 2+a 5 b 3·b 4=b 2·b 5 a 1+a 2+a 3+a 4+a 5=5a 3b 1·b 2·b 3·b 4·b 5=b 53类比得:b 1·b 2·b 3·b 4·b 5=b 3.3.如图(1)有面积关系:S △P A ′B ′S △P AB =P A ′·PB ′P A ·PB ,则由图(2)有体积关系:V P -A ′B ′C ′V P -ABC=P A ′·PB ′·PC ′P A ·PB ·PC.平面上的面积可类比到空间上的体积. V P -A ′B ′C ′V P -ABC=13·S △P A ′B ′·h ′13·S △P AB·h =P A ′·PB ′·PC ′P A ·PB ·PC .4.(2018·襄城区校级模拟)“所有9的倍数都是3的倍数,5不是9的倍数,故5不是3的倍数.”上述推理是(B)A .不是三段论推理,且结论不正确B .不是三段论推理,但结论正确C .是三段论推理,但小前提错误D .是三段论推理,但大前提错误5.命题“有些有理数是无限循环小数,整数是有理数,所以整数是无限循环小数”是假命题,推理错误的原因是(C)A .使用了归纳推理B .使用了类比推理C .使用了“三段论”,但推理形式错误D .使用了“三段论”,但小前提错误 由条件知使用了三段论,但推理形式是错误的.归纳推理 (2018·陕西咸阳模拟)观察下列等式:1×2<2, 1×2+2×3<92,1×2+2×3+3×4<8,1×2+2×3+3×4+4×5<252,……根据以上规律,第n (n ∈N *)个不等式是 .观察不等式,可得:1×2<2=42=222=(1+1)22,1×2+2×3<92=322=(2+1)22,1×2+2×3+3×4<8=162=422=(3+1)22,1×2+2×3+3×4+4×5<252=522=(4+1)22,由此可得第n 个不等式是:1×2+2×3+…+n (n +1)<(n +1)22.1×2+2×3+…+n (n +1)<(n +1)22(1)归纳推理是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需要仔细观察特例的结构特征,从中发现一般规律.为了发现规律,有时对特殊情况要进行适当变形.(2)归纳推理的一般步骤是:①对相关资料进行观察、分析、归纳整理;②推出带有规律性的结论(猜想);③检验猜想.1.(2016·山东卷)观察下列等式: (sin π3)-2+(sin 2π3)-2=43×1×2; (sin π5)-2+(sin 2π5)-2+(sin 3π5)-2+(sin 4π5)-2 =43×2×3; (sin π7)-2+(sin 2π7)-2+(sin 3π7)-2+…+(sin 6π7)-2=43×3×4; (sin π9)-2+(sin 2π9)-2+(sin 3π9)-2+…+(sin 8π9)-2=43×4×5; ……照此规律,(sin π2n +1)-2+(sin 2π2n +1)-2+(sin 3π2n +1)-2+…+(sin 2n π2n +1)-2= 43n (n +1) .通过观察已给出等式的特点,可知等式右边的43是个固定数,43后面第一个数是等式左边最后一个数括号内角度值分子中π的系数的一半,43后面第二个数是第一个数的下一个自然数,所以所求结果为43×n ×(n +1),即43n (n +1).类比推理(2018·陕西西安月考)已知△ABC 的三边长为a ,b ,c ,内切圆半径为r ,则S △ABC =12r (a +b+c ).类比这一结论有:若三棱锥A -BCD 四个面的面积分别为S 1,S 2,S 3,S 4,内切球半径为R ,则三棱锥体积V A -BC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类比面积公式S △ABC =12r (a +b +c )的推导方法,以四面体内切球球心向四个顶点引直线将四面体分成四个三棱锥,它们分别以四个面为底面,内切球半径R 为高,所以V A -BCD =13R (S 1+S 2+S 3+S 4).13R (S 1+S 2+S 3+S 4)(1)类比推理不仅要注意形式的类比,还要注意方法的类比. (2)类比推理的一般步骤是:①找出两类对象之间可以确切表述的相似特征;②用一类对象的已知特征去推测另一类对象的特征(猜想);③检验猜想.2.在△ABC 中,若AC ⊥BC ,AC =b ,BC =a ,则△ABC 的外接圆半径r =a 2+b 22.将此结论拓展到空间,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在四面体S -ABC 中,若SA ,SB ,SC 两两垂直,SA =a ,SB =b ,SC =c ,则四面体S -ABC 的外接球半径R =a 2+b 2+c 22.类比△ABC 中,若AC ⊥BC ,AC =b ,BC =a ,则△ABC 的外接圆半径r =a 2+b 22的推导方法——构造长方形.由此可将四面体S -ABC 构造出长方体,由对角截面性质可知,球的直径等于长方体的体对角线长,即2R =a 2+b 2+c 2,故R =a 2+b 2+c 22.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2018·河北诊断)观察下列等式: 1=1,2+3+4=9,3+4+5+6+7=25,4+5+6+7+8+9+10=49, ……请归纳出一个一般结论,并加以证明.观察这些等式,第一个式子左边从1开始,1个数,右边是12;第二个式子左边从2开始,3个数相加,右边是32; 第三个式子左边从3开始,5个数相加,右边是52; 由此归纳出:第n 个式子左边从n 开始,2n -1个数相加,右边是(2n -1)2;第n 个式子左边是首项为n ,公差为1,项数为2n -1的等差数列的和, 第2n -1个数为n +(2n -1-1)×1=3n -2.故第n 个等式为n +(n +1)+(n +2)+…+(3n -2)=(2n -1)2.下面进行证明:证明:等式左边是(2n -1)个数的和,且这(2n -1)个构成等差数列,其首项为n ,公差为1,根据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得n +(n +1)+(n +2)+…+(3n -2)=(n +3n -2)(2n -1)2=(2n -1)2.(1)合情推理是从已知的结论推测未知的结论,发现与猜测的结论都要经过进一步的严格证明.(2)演绎推理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它常用来证明和推理数学问题,注意推理过程的严密性,书写格式的规范性.3.(1)求证:tan(x +π4)=1+tan x1-tan x.(2)设x ∈R 且f (x +1)=1+f (x )1-f (x ),试问:f (x )是周期函数吗?证明你的结论.(1)证明:tan(x +π4)=tan x +tanπ41-tan x tanπ4=1+tan x 1-tan x.(2)f (x )是以4为其一个周期的周期函数. 因为f (x +2)=f [(x +1)+1] =1+f (x +1)1-f (x +1)=1+1+f (x )1-f (x )1-1+f (x )1-f (x )=-1f (x ), 所以f (x +4)=f [(x +2)+2]=-1f (x +2)=f (x ).所以f (x )是周期函数,且其中一个周期为4.1.归纳猜想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但结果的正确性还需进一步证明,一般地,考查的个体越多,归纳的结论可靠性越大.2.类比的关键是能把两类对象之间的某种一致性(相似性)确切地表述出来,在学习中要注意通过类比去发现探索新问题.3.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是常用的合情推理,从推理形式上看,归纳是由部分到整体、个别到一般的推理;类比是由特殊到特殊的推理;而演绎推理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从推理所得的结论来看,合情推理的结论不一定正确,有待进一步证明;演绎推理在大前提、小前提和推理形式都正确的前提下,得到的结论是正确的.。

高考数学(理科)一轮复习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学案附答案

高考数学(理科)一轮复习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学案附答案

高考数学(理科)一轮复习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学案附答案学案37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导学目标:1了解合情推理的含义,能利用归纳和类比等进行简单的推理,了解合情推理在数学发现中的作用2了解演绎推理的重要性,掌握演绎推理的基本模式,并能运用它们进行一些简单推理3了解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之间的联系和差异.自主梳理自我检测1.(2010&#8226;东)观察(x2)′=2x,(x4)′=4x3,(s x)′=-sin x,由归纳推理可得:若定义在R上的函数f(x)满足f(-x)=f(x),记g(x)为f(x)的导函数,则g(-x)等于()A.f(x) B.-f(x) .g(x) D.-g(x)2.(2010&#8226;珠海质检)给出下面类比推理命题(其中Q为有理数集,R为实数集,为复数集):①“若a,b∈R,则a-b=0&#868;a=b”类比推出“若a,b∈,则a-b=0&#868;a=b”;②“若a,b,,d∈R,则复数a+bi=+di&#868;a=,b=d”类比推出“若a,b,,d∈Q,则a+b2=+d2&#868;a=,b=d”;③“若a,b∈R,则a-b&gt;0&#868;a&gt;b”类比推出“若a,b∈,则a-b&gt;0&#868;a&gt;b”.其中类比结论正确的个数是()A.0 B.1 .2 D.33.(2009&#8226;江苏)在平面上,若两个正三角形的边长比为1∶2,则它们的面积比为1∶4,类似地,在空间中,若两个正四面体的棱长比为1∶2,则它们的体积比为________.4.(2010&#8226;陕西)观察下列等式:13+23=32,13+23+33=62,13+23+33+43=102,…,根据上述规律,第五个等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1&#8226;苏州月考)一切奇数都不能被2整除,2100+1是奇数,所以2100+1不能被2整除,其演绎推理的“三段论”的形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点一归纳推理例1 在数列{an}中,a1=1,an+1=2an2+an,n∈N*,猜想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这个猜想正确吗?请说明理由.变式迁移1观察:①sin210°+s240°+sin 10°s 40°=34;②sin26°+s236°+sin 6°s 36°=34由上面两题的结构规律,你能否提出一个猜想?并证明你的猜想.探究点二类比推理例2 (2011&#8226;银川月考)在平面内,可以用面积法证明下面的结论:从三角形内部任意一点,向各边引垂线,其长度分别为pa,pb,p,且相应各边上的高分别为ha,hb,h,则有paha+pbhb+ph=1请你运用类比的方法将此结论推广到四面体中并证明你的结论.变式迁移2在Rt△AB中,若∠=90°,A=b,B=a,则△AB的外接圆半径r=a2+b22,将此结论类比到空间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点三演绎推理例3 在锐角三角形AB中,AD⊥B,BE⊥A,D、E是垂足.求证:AB的中点到D、E的距离相等.变式迁移3指出对结论“已知2和3是无理数,证明2+3是无理数”的下述证明是否为“三段论”,证明有错误吗?证明:∵无理数与无理数的和是无理数,而2与3都是无理数,∴2+3也是无理数.1.合情推理是指“合乎情理”的推理,数学研究中,得到一个新结论之前,合情推理常常能帮助我们猜测和发现结论;证明一个数学结论之前,合情推理常常能为我们提供证明的思路和方向.合情推理的过程概括为:从具体问题出发―→观察、分析、比较、联想―→归纳、类比―→提出猜想一般说,由合情推理所获得的结论,仅仅是一种猜想,其可靠性还需进一步证明.2.归纳推理与类比推理都属合情推理:(1)归纳推理:由某类事物的部分对象具有某些特征,推出该类事物的全部对象都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或由个别事实概括出一般结论的推理,称为归纳推理.它是一种由部分到整体,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2)类比推理:由两类对象具有某些类似特征和其中一类对象的某些已知特征,推出另一类对象也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称为类比推理,它是一种由特殊到特殊的推理.3.从一般性的原理出发,推出某个特殊情况下的结论,把这种推理称为演绎推理,也就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三段论是演绎推理的一般模式,包括大前提,小前提,结论.(满分:7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分,共2分)1.(2011&#8226;福建厦门华侨中学模拟)定义A*B,B*,*D,D*A 的运算分别对应下图中的(1)、(2)、(3)、(4),那么下图中的(A)、(B)所对应的运算结果可能是()A.B*D,A*D B.B*D,A*.B*,A*D D.*D,A*D2.(2011&#8226;厦门模拟)设f(x)=1+x1-x,又记f1(x)=f(x),f+1(x)=f(f(x)),=1,2,…,则f2 010(x)等于()A.-1x B.x x-1x+1 D1+x1-x3.由代数式的乘法法则类比推导向量的数量积的运算法则:①“n=n”类比得到“a&#8226;b=b&#8226;a”;②“(+n)t=t+nt”类比得到“(a+b)&#8226;=a&#8226;+b&#8226;”;③“(&#8226;n)t=(n&#8226;t)”类比得到“(a&#8226;b)&#8226;=a&#8226;(b&#8226;)”;④“t≠0,t=xt&#868;=x”类比得到“p≠0,a&#8226;p=x&#8226;p&#868;a=x”;⑤“|&#8226;n|=||&#8226;|n|”类比得到“|a&#8226;b|=|a|&#8226;|b|”;⑥“ab=ab”类比得到“a&#8226;b&#8226;=ab”.以上的式子中,类比得到的结论正确的个数是()A.1 B.2 .3 D.44.(2009&#8226;湖北)古希腊人常用小石子在沙滩上摆成各种形状研究数,比如:他们研究过图(1)中的1,3,6,10,…,由于这些数能够表示成三角形,将其称为三角形数;类似的,称图(2)中的1,4,9,16,…这样的数为正方形数.下列数中既是三角形数又是正方形数的是()A.289 B.1 024 .1 22 D.1 378.已知整数的数对如下:(1,1),(1,2),(2,1),(1,3),(2,2),(3,1),(1,4),(2,3),(3,2),(4,1),(1,),(2,4),…则第60个数对是() A.(3,8) B.(4,7).(4,8) D.(,7)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2分)6.已知正三角形内切圆的半径是高的13,把这个结论推广到空间正四面体,类似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7.(2011&#8226;广东深圳高级中学模拟)定义一种运算“*”:对于自然数n满足以下运算性质:8.(2011&#8226;陕西)观察下列等式1=12+3+4=93+4++6+7=24++6+7+8+9+10=49…照此规律,第n个等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解答题(共38分)9.(12分)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a1=-23,且Sn+1Sn +1+2=0(n≥2).计算S1,S2,S3,S4,并猜想Sn的表达式.10.(12分)(2011&#8226;杭州调研)已知函数f(x)=-aax+a (a&gt;0且a≠1),(1)证明:函数=f(x)的图象关于点12,-12对称;(2)求f(-2)+f(-1)+f(0)+f(1)+f(2)+f(3)的值.11.(14分)如图1,若射线,N上分别存在点1,2与点N1,N2,则=12&#8226;N1N2;如图2,若不在同一平面内的射线P,Q和R上分别存在点P1,P2,点Q1,Q2和点R1,R2,则类似的结论是什么?这个结论正确吗?说明理由.学案37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自主梳理归纳推理全部对象部分个别类比推理这些特征特殊到特殊①一般原理②特殊情况③特殊情况一般特殊自我检测1.D[由所给函数及其导数知,偶函数的导函数为奇函数.因此当f(x)是偶函数时,其导函数应为奇函数,故g(-x)=-g(x).] 2.[①②正确,③错误.因为两个复数如果不全是实数,不能比较大小.]3.1∶8解析∵两个正三角形是相似的三角形,∴它们的面积之比是相似比的平方.同理,两个正四面体是两个相似几何体,体积之比为相似比的立方,所以它们的体积比为1∶84.13+23+33+43+3+63=212解析由前三个式子可以得出如下规律:每个式子等号的左边是从1开始的连续正整数的立方和,且个数依次多1,等号的右边是一个正整数的平方,后一个正整数依次比前一个大3,4,…,因此,第五个等式为13+23+33+43+3+63=212.一切奇数都不能被2整除大前提2100+1是奇数小前提所以2100+1不能被2整除结论堂活动区例 1 解题导引归纳分为完全归纳和不完全归纳,由归纳推理所得的结论虽然未必是可靠的,但它由特殊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功能,对科学的发现是十分有用的,观察、实验,对有限的资料作归纳整理,提出带规律性的说法是科学研究的最基本的方法之一.解在{an}中,a1=1,a2=2a12+a1=23,a3=2a22+a2=12=24,a4=2a32+a3=2,…,所以猜想{an}的通项公式为an=2n+1这个猜想是正确的,证明如下:因为a1=1,an+1=2an2+an,所以1an+1=2+an2an=1an+12,即1an+1-1an=12,所以数列1an是以1a1=1为首项,12为公差的等差数列,所以1an=1+(n-1)×12=12n+12,所以通项公式an=2n+1变式迁移1解猜想sin2α+s2(α+30°)+sin αs(α+30°)=34证明如下:左边=sin2α+s(α+30°)[s(α+30°)+sin α]=sin2α+32s α-12sin α32s α+12sin α=sin2α+34s2α-14sin2α=34=右边.例 2 解题导引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对象有一部分属性类似,推出这两个对象的其他属性亦类似的一种推理方法,例如我们拿分式同分数类比,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中的某些对象类比等等.我们必须清楚类比并不是论证,它可以帮助我们发现真理.类比推理应从具体问题出发,通过观察、分析、联想进行对比、归纳、提出猜想.解类比:从四面体内部任意一点向各面引垂线,其长度分别为pa,pb,p,pd,且相应各面上的高分别为ha,hb,h,hd则有paha+pbhb+ph+pdhd=1证明如下:paha=13S△BD&#8226;pa13S△BD&#8226;ha=VP—BDV A—BD,同理有pbhb=VP—DA VB—DA,ph=VP—BDA V—BDA,pdhd=VP—ABVD—AB,VP—BD+VP—DA+VP—BDA+VP—AB=V A—BD,∴paha+pbhb+ph+pdhd=VP—BD+VP—DA+VP—BDA+VP—ABV A—BD=1变式迁移2在三棱锥A—BD中,若AB、A、AD两两互相垂直,且AB=a,A=b,AD=,则此三棱锥的外接球半径R=a2+b2+22 例3 解题导引在演绎推理中,只有前提(大前提、小前提)和推理形式都是正确的,结论才是正确的,否则所得的结论可能就是错误的.推理时,要清楚大前提、小前提及二者之间的逻辑关系.证明(1)因为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大前提在△ABD中,AD⊥B,即∠ADB=90°,——小前提所以△ADB是直角三角形.——结论(2)因为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大前提而是Rt△ADB斜边AB的中点,D是斜边上的中线,——小前提所以D=12AB——结论同理E=12AB,所以D=E变式迁移3解证明是“三段论”模式,证明有错误.证明中大前提使用的论据是“无理数与无理数的和是无理数”,这个论据是假的,因为两个无理数的和不一定是无理数,因此原理的真实性仍无法断定.后练习区1.B[由(1)(2)(3)(4)图得A表示|,B表示□,表示—,D表示○,故图(A)(B)表示B*D和A*]2.A[计算f2(x)=f1+x1-x=1+1+x1-x1-1+x1-x=-1x,f3(x)=f-1x=1-1x1+1x=x-1x+1,f4(x)=1+x-1x+11-x-1x+1=x,f(x)=f1(x)=1+x1-x,归纳得f4+i(x)=fi(x),∈N*,i=1,2,3,4∴f2 010(x)=f2(x)=-1x]3.B[只有①、②对,其余错误,故选B]4.[设图(1)中数列1,3,6,10,…的通项公式为an,则a2-a1=2,a3-a2=3,a4-a3=4,…,an-an-1=n故an-a1=2+3+4+…+n,∴an=n&#61480;n+1&#61481;2而图(2)中数列的通项公式为bn=n2,因此所给的选项中只有1 22满足a49=49×02=b3=32=1 22].D[观察可知横坐标和纵坐标之和为2的数对有1个,和为3的数对有2个,和为4的数对有3个,和为的数对有4个,依次类推和为n+1的数对有n个,多个数对的排序是按照横坐标依次增大的顺序排的,由n&#61480;n+1&#61481;2=60&#868;n(n+1)=120,n∈Z,n=10时,n&#61480;n+1&#61481;2=个数对,还差个数对,且这个数对的横、纵坐标之和为12,它们依次是(1,11),(2,10),(3,9),(4,8),(,7),∴第60个数对是(,7).]6.空间正四面体的内切球的半径是高的14解析利用体积分割可证明.7.n8.n+(n+1)+…+(3n-2)=(2n-1)2解析∵1=12,2+3+4=9=32,3+4++6+7=2=2,∴第n个等式为n+(n+1)+…+(3n-2)=(2n-1)29.解当n=1时,S1=a1=-23(2分)当n=2时,1S2=-2-S1=-43,∴S2=-34(4分)当n=3时,1S3=-2-S2=-4,∴S3=-4(6分)当n=4时,1S4=-2-S3=-6,∴S4=-6(8分)猜想:Sn=-n+1n+2 (n∈N*).(12分)10.(1)证明函数f(x)的定义域为R,任取一点(x,),它关于点12,-12对称的点的坐标为(1-x,-1-).(2分)由已知得=-aax+a,则-1-=-1+aax+a=-axax+a,(4分)f(1-x)=-aa1-x+a=-aaax+a=-a&#8226;axa+a&#8226;ax=-axax+a,∴-1-=f(1-x).即函数=f(x)的图象关于点12,-12对称.(6分)(2)解由(1)有-1-f(x)=f(1-x),即f(x)+f(1-x)=-1(9分)∴f(-2)+f(3)=-1,f(-1)+f(2)=-1,f(0)+f(1)=-1,则f(-2)+f(-1)+f(0)+f(1)+f(2)+f(3)=-3(12分)11.解类似的结论为:V—P1Q1R1V—P2Q2R2=P1P2&#8226;Q1Q2&#8226;R1R2(4分)这个结论是正确的,证明如下:如图,过R2作R22⊥平面P2Q2于2,连接2过R1在平面R22作R11∥R22交2于1,则R11⊥平面P2Q2由V—P1Q1R1=13S△P1Q1&#8226;R11=13&#8226;12P1&#8226;Q1&#8226;sin∠P1Q1&#8226;R11=16P1&#8226;Q1&#8226;R11&#8226;sin∠P1Q1,(8分)同理,V—P2Q2R2=16P2&#8226;Q2&#8226;R22&#8226;sin∠P2Q2 所以=P1&#8226;Q1&#8226;R11P2&#8226;Q2&#8226;R22(10分)由平面几何知识可得R11R22=R1R2(12分)所以=P1&#8226;Q1&#8226;R1P2&#8226;Q2&#8226;R2所以结论正确.(14分)。

江西省高考数学一轮复习:34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江西省高考数学一轮复习:34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江西省高考数学一轮复习:34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正弦函数是奇函数(大前提),f(x)=sin(2x+1)是正弦函数(小前提),因此f(x)=sin(2x+1)是奇函数(结论),以上推理()A . 结论正确B . 大前提错误C . 小前提错误D . 以上都不对【考点】2. (2分) (2019高三上·深圳月考) 甲、乙、丙、丁四人参加数学竞赛,四人在成绩公布前作出如下预测:甲预测说:获奖者在乙、丙、丁三人中;乙预测说:我不会获奖,丙获奖丙预测说:甲和丁中有一人获奖;丁预测说:乙的猜测是对的成绩公布后表明,四人的猜测中有两人的预测与结果相符.另外两人的预测与结果不相符,已知有两人获奖,则获奖的是()A . 甲和丁B . 乙和丁C . 乙和丙D . 甲和丙【考点】3. (2分) (2015高二下·登封期中) 如果命题p(n)对n=k成立,则它对n=k+2也成立,若p(n)对n=2成立,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 p(n)对所有正整数n都成立B . p(n)对所有正偶数n都成立C . p(n)对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n都成立D . p(n)对所有自然数都成立【考点】4. (2分)观察下列各式:,则的末四位数为()A . 3125B . 5624C . 0625D . 8125【考点】5. (2分) (2017高二上·江门月考) 已知数列:,即此数列第一项是,接下来两项是,再接下来三项是,依此类推,……,设是此数列的前项的和,则()A .B .C .D .【考点】6. (2分)观察这列数:1,2,3,2,1,2,3,4,3,2,3,4,5,4,3,4,5,6,5,4,则第2013个数是()A . 403B . 404C . 405D . 406【考点】7. (2分)已知则推测a+b=()A . 109B . 1033C . 199D . 29【考点】8. (2分) (2017高三上·漳州开学考) 已知x>0,由不等式x+ ≥2 =2,x+ = ≥3=3,…,可以推出结论:x+ ≥n+1(n∈N*),则a=()A . 2nB . 3nC . n2D . nn【考点】9. (2分)有10个乒乓球,将它们任意分成两堆,求出这两堆乒乓球个数的乘积,再将每堆乒乓球任意分成两堆并求出这两堆乒乓球个数的乘积,如此下去,直到不能再分为止,则所有乘积的和为()A . 45B . 55C . 90D . 100【考点】10. (2分) (2019高二下·江门月考) 已知,,,,,,则等于()A .B .C .D .【考点】11. (2分)下列表述正确的是()①归纳推理是由部分到整体的推理;②归纳推理是由一般到一般的推理;③演绎推理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④类比推理是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⑤类比推理是由特殊到特殊的推理。

【赢在微点】高三数学(文)一轮复习练习:6-5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含答案解析)

【赢在微点】高三数学(文)一轮复习练习:6-5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含答案解析)

配餐作业(三十七)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一、选择题1.下列推理中属于归纳推理且结论正确的是( )A .设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

由a n =2n -1,求出S 1=12,S 2=22,S 3=32,…,推断:S n =n 2B .由f(x)=xcosx 满足f(-x)=-f(x)对∀ x ∈R 恒成立,推断:f(x)=xcosx 为奇函数C .由圆x 2+y 2=r 2的面积S =πr 2,推断:椭圆x 2a 2+y 2b2=1(a >b >0)的面积S =πabD .由(1+1)2>21,(2+1)2>22,(3+1)2>23,…,推断:对一切n ∈N *,(n +1)2>2n 解析:选项A 由一些特殊事例得出一般性结论,且注意到数列{a n }是等差数列,其前n 项和等于S n =+2n -2=n 2,选项D 中的推理属于归纳推理,但结论不正确。

因此选A 。

答案:A2.(2016·宜昌模拟)下面几种推理过程是演绎推理的是( )A .两条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如果∠A 与∠B 是两条平行直线的同旁内角,则∠A +∠B =180°B .某校高三(1)班有55人,(2)班有54人,(3)班有52人,由此得高三所有班人数均超过50人C .由平面三角形的性质,推测空间四面体的性质D .在数列{a n }中,a 1=1,a n =12⎝⎛⎭⎫a n -1+1a n -1(n ∈N *,n≥2),由此归纳出{a n }的通项公式解析:A 项中两条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大前提),∠A 与∠B 是两条平行直线的同旁内角(小前提),∠A +∠B =180°(结论),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是演绎推理,而B ,D 是归纳推理,C 是类比推理。

答案:A3.(2016·滁州模拟)若大前提是:任何实数的平方都大于0,小前提是:a ∈R ,结论是:a 2>0,那么这个演绎推理出错在( )A .大前提B .小前提C .推理过程D .没有出错解析:要分析一个演绎推理是否正确,主要观察所给的大前提、小前提和推理形式是否都正确,只有这几个方面都正确,才能得到这个演绎推理正确。

2020高考数学(理)一轮复习课时作业37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含解析

2020高考数学(理)一轮复习课时作业37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含解析

.右图所示的三角形数组是我国古代数学家杨辉发现的,称为杨辉三角形,根据图中的数构成的规律,a答案:C7.[2019·福建检测]某校有A,B,C,D四件作品参加航模类作品比赛.已知这四件作品中恰有两件获奖,在结果揭晓前,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对这四件参赛作品的获奖情况预测如下.甲说:“A,B同时获奖.”乙说:“B,D不可能同时获奖.”丙说:“C获奖.”丁说:“A,C至少一件获奖.”如果以上四位同学中有且只有两位同学的预测是正确的,则获奖的作品是()A.作品A与作品B B.作品B与作品CC.作品C与作品D D.作品A与作品D解析:若甲预测正确,则乙预测正确,丙预测错误,丁预测正确,与题意不符,故甲预测错误;若乙预测错误,则依题意丙、丁均预测正确,但若丙、丁预测正确,则获奖作品可能是“A,C”、“B,C”、“C,D”,这几种情况都与乙预测错误相矛盾,故乙预测正确,所以丙、丁中恰有一人预测正确.若丙预测正确,丁预测错误,两者互相矛盾,排除;若丙预测错误,丁预测正确,则获奖作品只能是“A,D”,经验证符合题意,故选D.答案:D8.[2019·山东淄博模拟]有一段“三段论”推理是这样的:对于可导函数f(x),若f′(x0)=0,则x=x0是函数f(x)的极值点,因为f(x)=x3在x=0处的导数值为0,所以x=0是f(x)=x3的极值点,以上推理()A.大前提错误B.小前提错误C.推理形式错误D.结论正确解析:大前提是“对于可导函数f(x),若f′(x0)=0,则x=x0是函数f(x)的极值点”,不是真命题,因为对于可导函数f(x),如果f′(x0)=0,且满足在x0附近左右两侧导函数值异号,那么x=x0才是函数f(x)的极值点,所以大前提错误.故选A.答案:A9.[2019·山东省潍坊市第一次模拟]“干支纪年法”是中国历法上自古以来就一直使用的纪年方法,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做“十二地支”.“天干”以“甲”字开始,“地支”以“子”字开始,两者按干支顺序相配,组成了干支纪年法,其相配顺序为甲子、乙丑、丙寅、…、癸酉,甲戌、乙亥、丙子、…、癸未,甲申、乙酉、丙戌、…、癸巳,……、癸亥,60个为一周周而复始,循环记录.2014年是“干支纪年法”中的甲午年,那么2020年是“干支纪年法”中的()A.己亥年B.戊戌年C.庚子年D.辛丑年解析:由题意知2014年是甲午年,则2015到2020年分别为乙未年、丙申年、丁酉年、戊戌年、己亥年、庚子年.答案:C10.[2019·东北三省四市联考]中国有个名句“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其中的“筹”原意是指《孙子算经》中记载的算筹.古代用算筹(一根根同样长短和粗细的小棍子)来进行运算.算筹的摆放有纵、横两种形式(如图所示).表示一个多位数时,个位、百位、万位数用纵式表示,十位、千位、十万位数用横式表示,以此类推,遇零则置空.例如,3 266用算筹表示就是,则8 771用算筹应表示为()解析:由题知,个位、百位数用纵式表示,十位、千位数用横式表示,易知正确选项为C.答案:C二、填空题11.[2019·石家庄高中毕业班模拟]甲、乙、丙三位同学,其中一位是班长,一位是体育委员,一位是学习委员,已知丙比学习委员的年龄大,甲与体育委员的年龄不同,体育委员比乙的年龄小,据此推断班长是________.解析:若甲是班长,由于体育委员比乙的年龄小,故丙是体育委员,乙是学习委员,但这与丙比学习委员的年龄大矛盾,故甲不是班长;若丙是班长,由于体育委员比乙的年龄小,故甲是体育委员,这和甲与体育委员的年龄不同矛盾,故丙不是班长;若乙是班长,由于甲与体育委员的年龄不同,故甲是学习委员,丙是体育委员,此时其他条件均成立,故乙是班长.答案:乙12.[2019·广州市高中综合测试]古希腊著名的毕达哥拉斯学派把1,3,6,10,…这样的数称为“三角形数”,而把1,4,9,16,…这样的数填写所有符合的编号)因为任何一个大小1的“正方形数”都可以看成两个相邻之和,所以其规律是4=1+3,9=3+=21+28,64=28+36,81=36________.O 为四面体A -BCD 内任意一点,,并延长分别交平面BCD ,ACD ,ABD ,ABC +OC 1CC 1+OD 1DD 1=1.用等体积法证明如下:BCD BCD +V O -CAD V B -CAD +V O -ABD V C -ABD +V O -ABC V D -ABC =1.标数字1,记为a7;……以此类推,格点坐标为(i,j)的点处所标的数字为i+j(i,j均为整数),记S n=a1+a2+…+a n,则S2 018=________.解析:设a n的坐标为(x,y),则a n=x+y.第一圈从点(1,0)到点(1,1)共8个点,由对称性可知a1+a2+…+a8=0;第二圈从点(2,1)到点(2,2)共16个点,由对称性可知a9+a10+…+a24=0,……以此类推,可得第n圈的8n个点对应的这8n项的和也为0.设a2 018在第k圈,则8+16+…+8k=4k(k+1),由此可知前22圈共有2 024个数,故S2 024=0,则S2 018=S2 024-(a2 024+a2 023+…+a2 019),a2 024所在点的坐标为(22,22),a2 024=22+22,a2 023所在点的坐标为(21,22),a2 023=21+22,以此类推,可得a2 022=20+22,a2 021=19+22,a2 020=18+22,a2 019=17+22,所以a2 024+a2 023+…+a2 019=249,故S2 018=-249.答案:-249[能力挑战]15.[2019·山西孝义模拟]有编号依次为1,2,3,4,5,6的6名学生参加数学竞赛选拔赛,今有甲、乙、丙、丁四位老师在猜谁将得第一名,甲猜不是3号就是5号;乙猜6号不可能;丙猜2号,3号,4号都不可能;丁猜是1号,2号,4号中的某一个.若以上四位老师中只有一位老师猜对,则猜对者是()A.甲B.乙C.丙D.丁解析:若1号是第1名,则甲错,乙对,丙对,丁对,不符合题意;若2号是第1名,则甲错,乙对,丙错,丁对,不符合题意;若3号是第1名,则甲错,乙对,丙错,丁错,不符合题意;若4号是第1名,则甲错,乙对,丙错,丁对,不符合题意;若5号是第1名,则甲错,乙对,丙对,丁错,不符合题意;若6号是第1名,则甲错,乙错,丙对,丁错,符合题意.故猜对者是丙.答案:C17.定义两种运算“”与“⊙”,对任意,满足下列运算性质:=1,2 018n=2[(2n+,2 018⊙(n+1)=2(2 018⊙的值为) A. 1 009n=+得+=n,又=所以=12=,=12=12×12⎛⎫12,=12=12×⎝⎛依此类推,=+=由2 018⊙n+1)=2(2 018⊙1=1,⊙2=2(2 018⊙2(2 018⊙2)=2⊙=。

专题69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解析版)

专题69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解析版)

2020年领军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文理通用)专题69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最新考纲1.了解合情推理的含义,能进行简单的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体会并认识合情推理在数学发现中的作用.2.了解演绎推理的含义,掌握演绎推理的“三段论”,并能运用“三段论”进行一些简单推理.3.了解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之间的联系和差异.基础知识融会贯通1.合情推理(1)归纳推理①定义:由某类事物的部分对象具有某些特征,推出该类事物的全部对象都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或者由个别事实概括出一般结论的推理,称为归纳推理(简称归纳).②特点:由部分到整体、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2)类比推理①定义:由两类对象具有某些类似特征和其中一类对象的某些已知特征,推出另一类对象也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称为类比推理(简称类比).②特点:由特殊到特殊的推理.(3)合情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都是根据已有的事实,经过观察、分析、比较、联想,再进行归纳、类比,然后提出猜想的推理,我们把它们统称为合情推理.2.演绎推理(1)演绎推理从一般性的原理出发,推出某个特殊情况下的结论,我们把这种推理称为演绎推理.简言之,演绎推理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2)“三段论”是演绎推理的一般模式,包括:①大前提——已知的一般原理;②小前提——所研究的特殊情况;③结论——根据一般原理,对特殊情况做出的判断.重点难点突破【题型一】归纳推理命题点1与数字有关的等式的推理【典型例题】《聊斋志异》中有这样一首诗:“挑水砍柴不堪苦,请归但求穿墙术.得诀自诩无所阻,额上坟起终不悟.”在这里,我们称形如以下形式的等式具有“穿墙术”:2,3,4,5,则按照以上规律,若10具有“穿墙术”,则n=()A.48 B.63 C.99 D.120【解答】解:根据题意,2,则有2,3,则有3,4,则有4,5,则有5,若10,则有n=102﹣1=99;故选:C.【再练一题】观察下列各式:72=49,73=343,74=2401,…,则72020的末两位数字为()A.01 B.43 C.07 D.49【解答】解:72=49,73=343,74=2401,75=16807,76=117649,77=823543,即7n的末两位数分别为49,43,01,07,具备周期性,周期为4,2020=504×4+4,则72020的末两位数为与74的末两位数相同,即01,故选:A.命题点2与不等式有关的推理【典型例题】已知,经计算f(4)>2,,f(16)>3,,则根据以上式子得到第n个式子为.【解答】解:观察已知中等式:f(4)=f(22)>2,f(8)=f(23),f(16)=f(24)>3,f(32)=f(25),…,则f(2n+1)(n∈N*)故答案为:f(2n+1)(n∈N*)【再练一题】已知x>1,观察下列不等式:x2;x23;x34;…按此规律,第n个不等式为.【解答】解:由x2;x23;x34;…按此规律,第n个不等式为:x n n+1,故答案为:x n n+1命题点3与数列有关的推理【典型例题】把数列{a n}的各项按照如图规律排成三角形数阵;若a n=2n﹣1,n∈N*,则该数阵的第20行所有项的和为.【解答】解:由该数阵的规律可得:第1行的最后一项的项数为1=12,第2行的最后一项的项数为4=22,第3行的最后一项的项数为9=32则第n行的最后一项的项数为n2,则该数阵的第20行最后一项的项为﹣a,第一项为:﹣a由已知有:第20行共20×2﹣1=39项,则从左到右按相邻两项分组,每一组的和为2,则该数阵的第20行所有项的和S=2×19﹣a38﹣(2×202﹣1)=﹣761,故答案为:﹣761.【再练一题】如图所示,直角坐标平面被两坐标轴和两条直线y=±x等分成八个区域(不含边界),已知数列{a n},S n 表示数列{a n}的前n项和,对任意的正整数n,均有a n(2S n﹣a n)=1,当a n>0时,点P n(a n,a n+1)()A.只能在区域②B.只能在区域②和④C.在区域①②③④均会出现D.当n为奇数时,点P n在区域②或④,当n为偶数时,点P n在区域①或③【解答】解:任意的正整数n,均有a n(2S n﹣a n)=1,则S n(a n),∴S n+1(a n+1),∴a n+1(a n+1﹣a n),即a n+1﹣a n,∵a n>0,∴a n+10,解得a n+1<﹣1或0<a n+1<1,故点P n(a n,a n+1)只能在区域②和④故选:B.命题点4与图形变化有关的推理【典型例题】如图所示,正方形上连接着等腰直角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腰上再连接正方形,…,如此继续下去得到一个树形图形,称为“勾股树”.若某勾股树含有255个正方形,且其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为,则其最小正方形的边长为()A.B.C.D.【解答】解:由题意,正方形的边长构成以为首项,以为公比的等比数列,现已知共得到255个正方形,则有1+2+…+2n﹣1=255,∴n=8,∴最小正方形的边长为()7.故选:A.【再练一题】按如图的规律所拼成的一图案共有1024个大小相同的小正三角形“△”或“∇”,则该图案共有()A.16层B.32层C.64层D.128层【解答】解:设该图案共有n层,则1+3+5+…+(2n﹣1)=1024,即n2=210,所以n=25=32,故选:B.思维升华归纳推理问题的常见类型及解题策略(1)与数字有关的等式的推理.观察数字特点,找出等式左右两侧的规律及符号可解.(2)与不等式有关的推理.观察每个不等式的特点,注意是纵向看,找到规律后可解.(3)与数列有关的推理.通常是先求出几个特殊现象,采用不完全归纳法,找出数列的项与项数的关系,列出即可.(4)与图形变化有关的推理.合理利用特殊图形归纳推理得出结论,并用赋值检验法验证其真伪性.【题型二】类比推理【典型例题】已知数列1,1,2,1,2,4,1,2,4,8,1,2,4,8,16,…其中第一项是20,接下来的两项是20,21,再接下来的三项是20,21,22,依此类推那么该数列的前50项和为()A.1044 B.1024 C.1045 D.1025【解答】解:将已知数列分组,使每组第一项均为1,即:第一组:20,第二组:20,21,第三组:20,21,22,…第k组:20,21,22,…,2k﹣1,根据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求得每项和分别为:21﹣1,22﹣1,23﹣1,…,2k﹣1,每项含有的项数为:1,2,3,…,k,总共的项数为N=1+2+3+…+k,当k=9时,45,故该数列的前50项和为S50=21﹣1+22﹣1+23﹣1+…+29﹣1+1+2+4+8+169+31=1044.故选:A.【再练一题】设△ABC的三边长分别为a,b,c,△ABC的面积为S,则△ABC的内切圆半径为r.将此结论类比到空间四面体:设四面体S﹣ABC的四个面的面积分别为S1,S2,S3,S4,体积为V,则四面体的内切球半径为r=()A.B.C.D.【解答】解:设△ABC的三边长分别为a,b,c,△ABC的面积为S,则△ABC的内切圆半径为r.设四面体S﹣ABC的四个面的面积分别为S1,S2,S3,S4,体积为V,设四面体的内切球的球心为O,则球心O到四个面的距离都是r,所以四面体的体积等于以O为顶点,分别以四个面为底面的4个三棱锥体积的和.则四面体的体积为:V(S1+S2+S3+S4)r,∴r.故选:C.思维升华(1)进行类比推理,应从具体问题出发,通过观察、分析、联想进行类比,提出猜想.其中找到合适的类比对象是解题的关键.(2)类比推理常见的情形有平面与空间类比;低维的与高维的类比;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类比;数的运算与向量的运算类比;圆锥曲线间的类比等.【题型三】演绎推理【典型例题】某演绎推理的“三段”分解如下:①函数f(x)=1gx是对数函数;②对数函数y=log a x(a>1)是增函数;③函数f(x)=lgx是增函数,则按照演绎推理的三段论模式,排序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③→②→①C.②→①→③D.②→③→①【解答】解:①函数f(x)=1gx是对数函数;②对数函数y=log a x(a>1)是增函数;③函数f(x)=lgx是增函数,大前提是②,小前提是①,结论是③.故排列的次序应为:②→①→③,故选:C.【再练一题】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正方形是矩形,所以正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在以上三段论的推理中()A.大前提错误B.小前提错误C.推理形式错误D.结论错误【解答】解:大前提,“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小前提,正方形是矩形,结论,所以正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大前提是错误的,因为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以上三段论推理中错误的是:大前提,故选:A.思维升华演绎推理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常用的一般模式为三段论,演绎推理的前提和结论之间有着某种蕴含关系,解题时要找准正确的大前提,一般地,当大前提不明确时,可找一个使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作为大前提.基础知识训练1.===…,依此规律,=则2+a b 的值分别是() A .79 B .81C .100D .98【答案】D 【解析】====2n ≥=9b =,29180a =−=, 故2801898a b +=+=, 故选:D .2.下面几种推理过程是演绎推理的是( )A .某校高三有8个班,1班有51人,2班有53人,3班有52人,由此推测各班人数都超过50人B .由三角形的性质,推测空间四面体的性质C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菱形是平行四边形,所以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D .在数列{}n a 中,111111,2n n n a a a a −−⎛⎫==+ ⎪⎝⎭,可得231,1a a ==,由此归纳出{}n a 的通项公式1n a = 【答案】C 【解析】解:∵A 中是从特殊→一般的推理,均属于归纳推理,是合情推理;B 中,由平面三角形的性质,推测空间四面体的性质,是由特殊→特殊的推理,为类比推理,属于合情推理;C 为三段论,是从一般→特殊的推理,是演绎推理;D 为不完全归纳推理,属于合情推理. 故选:C .3.下列三句话按三段论的模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①2019不能被2整除;②一切奇数都不能被2整除;③2019是奇数.A.①②③B.②①③C.②③①D.③②①【答案】C【解析】解:根据题意,按照演绎推理的三段论,应为:大前提:一切奇数都不能被2整除,小前提:2019是奇数,结论:2019不能被2整除;∴正确的排列顺序是②③①.故选:C.4.将正整数排列如图:则图中数2019出现在()A.第44行第84列B.第45行第84列C.第44行第83列D.第45行第83列【答案】D【解析】依题意,经过观察,第n行的最后一个数为n2,而令n2≤2019得,n≤44,所以2019在第45行,2019﹣442=83,所以2019 在第45行,第83列.故选:D.5.类比平面内正三角形的“三边相等,三内角相等”的性质,可推出正四面体的下列性质,你认为比较恰当的是()①各棱长相等,同一顶点上的任两条棱的夹角都相等;②各个面都是全等的正三角形,相邻两个面所成的二面角都相等;③各面都是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同一顶点上的任两条棱的夹角都相等.A.①B.②C.①②③D.③【答案】C【解析】正四面体中,各棱长相等,各侧面是全等的等边三角形,因此,同一顶点上的任两条棱的夹角都相等;①正确; 对于②,正四面体中,各个面都是全等的正三角形,相邻两个面所成的二面角中,它们有共同的高,底面三角形的中心到对棱的距离相等,∴相邻两个面所成的二面角都相等,②正确;对于③,各个面都是全等的正三角形,∴各面都是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同一顶点上的任两条棱的夹角都相等,③正确.∴①②③都是合理、恰当的.故选:C .6.正切函数是奇函数,()()2tan 2f x x =+是正切函数,因此()()2tan 2f x x =+是奇函数,以上推理( )A .结论正确B .大前提不正确C .小前提不正确D .以上均不正确【答案】C 【解析】大前提:正切函数是奇函数,正确;小前提:()()2tan 2f x x =+是正切函数,因为该函数为复合函数,故错误;结论:()()2tan 2f x x =+是奇函数,该函数为偶函数,故错误;结合三段论可得小前提不正确. 故答案选C7.观察下列各式:1234577749734372401,716807,=====,,,,则20197的末尾两位数字为( )A .49B .43C .07D .01【答案】B 【解析】 根据题意,得2345749734372401,716807,====,,677117649,7823543==,8975764801,740353607...== 发现427k −的末尾两位数为49,4-17k 的末尾两位数为43,47k 的末尾两位数为01,417k +的末尾两位数为07,(1,2,3...k = ); 由于201945051=⨯−,所以20197的末两位数字为43; 故答案选B8.下面给出了四种类比推理:①由实数运算中的=⋅⋅a b b a 类比得到向量运算中的=⋅⋅a b b a ;②由实数运算中的 (⋅⋅⋅⋅(a b)c =a b c)类比得到向量运算中的(⋅⋅⋅⋅(a b)c =a b c); ③由向量a 的性质22||a a =类比得到复数z 的性质22||z z =;④由向量加法的几何意义类比得到复数加法的几何意义; 其中结论正确的是 A .①② B .③④C .②③D .①④【答案】D 【解析】①设a 与b 的夹角为θ,则cos a b a b θ⋅=⋅r r r r ,cos b a b a θ⋅=⋅r r r r ,则a b b a ⋅=⋅r r r r成立;②由于向量的数量积是一个实数,设a b m ⋅=r r ,b c n ⋅=r r,所以,()a b c mc ⋅⋅=r r r r 表示与c 共线的向量,()a b c na ⋅⋅=r r r r表示与a 共线的向量,但a 与b 不一定共线,()()a b c a b c ⋅⋅=⋅⋅r r r r r r不一定成立;③设复数(),z x yi x y R =+∈,则222z x y =+,()()22222z x yi x y xyi =+=−+是一个复数,所以22z z =不一定成立;④由于复数在复平面内可表示的为向量,所以,由向量加法的几何意义类比可得到复数加法的几何意义,这个类比是正确的。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学案 第34讲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解析版)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学案 第34讲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解析版)

第34讲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解析版)考点内容解读要求常考题型1.合情推理(1)通过对已学知识的回顾,体会合情推理这种基本的分析问题的方法,认识归纳推理的基本方法与步骤(2)认识类比推理的基本方法与步骤,能利用类比进行简单的推理,并把它们用于对问题的发现与解决中去Ⅱ选择题2.演绎推理(1)结合已学过的数学实例和生活中的实例,体会演绎推理的重要性(2)了解演绎推理的含义,能利用“三段论”进行简单的推理.Ⅱ选择题、填空题1.合情推理(1)归纳推理:由某类事物的部分对象具有某些特征,推出该类事物的全部对象都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或者由个别事实概括出一般结论的推理,称为归纳推理.简言之,归纳推理是由部分到整体、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2)类比推理:由两类对象具有某些类似特征和其中一类对象的某些已知特征,推出另一类对象也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称为类比推理.简言之,类比推理是由特殊到特殊的推理.(3)合情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都是根据已有的事实,经过观察、分析、比较、联想,再进行归纳、类比,然后提出猜想的推理,我们把它们统称为合情推理.2.演绎推理(1)演绎推理:从一般性的原理出发,推出某个特殊情况下的结论,我们把这种推理称为演绎推理.简言之,演绎推理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2)“三段论”是演绎推理的一般模式,包括:①大前提——已知的一般原理;②小前提——所研究的特殊情况;③结论——根据一般原理,对特殊情况作出的判断.题型一 找规律,推结论 例1 : 观察下列等式:1=11+8=9,1+8+27=36, 1+8+27+64=100, …… 你能猜想到一个怎样的结论?【解析】3311=,332212(12)3+=+=,33322123(123)6++=++=,3333221234(1234)10+++=+++=…………由此,猜想结论:2333332(1)1234(1234)2n n n n +⎡⎤++++⋯⋯⋯=+++⋯⋯⋯=⎢⎥⎣⎦ 【答案】2333332(1)1234(1234)2n n n n +⎡⎤++++⋯⋯⋯=+++⋯⋯⋯=⎢⎥⎣⎦类题通解归纳推理过程充分体现了由部分到整体、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寻找规律是关键。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知识点与练习 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知识点与练习 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

1.合情推理(1)归纳推理①定义:从个别事实中推演出一般性的结论,称为归纳推理(简称归纳法).②特点:归纳推理是由部分到整体、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2)类比推理①定义: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或相同,推演出它们在其他方面也相似或相同,像这样的推理通常称为类比推理(简称类比法).②特点:类比推理是由特殊到特殊的推理.(3)合情推理:合情推理是根据已有的事实、正确的结论、实验和实践的结果,以及个人的经验和直觉等推测某些结果的推理过程.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都是数学活动中常用的合情推理.2.演绎推理(1)演绎推理:一种由一般性的命题推演出特殊性命题的推理方法称为演绎推理.简言之,演绎推理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2)“三段论”是演绎推理的一般模式①大前提——已知的一般原理;②小前提——所研究的特殊情况;③结论——根据一般原理,对特殊情况做出的判断.【思考辨析】判断下面结论是否正确(请在括号中打“√”或“×”)(1)归纳推理得到的结论不一定正确,类比推理得到的结论一定正确.()(2)由平面三角形的性质推测空间四面体的性质,这是一种合情推理.()(3)在类比时,平面中的三角形与空间中的平行六面体作为类比对象较为合适.()(4)“所有3的倍数都是9的倍数,某数m是3的倍数,则m一定是9的倍数”,这是三段论推理,但其结论是错误的.()(5)一个数列的前三项是1,2,3,那么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是a n=n(n∈N*).()(6)在演绎推理中,只要符合演绎推理的形式,结论就一定正确.( )1.观察下列各式:a +b =1,a 2+b 2=3,a 3+b 3=4,a 4+b 4=7,a 5+b 5=11,…,则a 10+b 10=________.2.命题“有些有理数是无限循环小数,整数是有理数,所以整数是无限循环小数”是假命题,推理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①使用了归纳推理;②使用了类比推理; ③使用了“三段论”,但推理形式错误; ④使用了“三段论”,但小前提错误.3.(2014·福建)已知集合{a ,b ,c }={0,1,2},且下列三个关系:①a ≠2,②b =2,③c ≠0有且只有一个正确,则100a +10b +c =________.4.在平面上,若两个正三角形的边长的比为1∶2,则它们的面积比为1∶4,类似地,在空间中,若两个正四面体的棱长比为1∶2,则它们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5.(教材改编)在等差数列{a n }中,若a 10=0,则有a 1+a 2+…+a n =a 1+a 2+…+a 19-n (n <19,n ∈N *)成立,类比上述性质,在等比数列{b n }中,若b 9=1,则b 1b 2b 3b 4…b n =________________.题型一 归纳推理命题点1 与数字有关的等式的推理 例1 (2015·陕西)观察下列等式: 1-12=12, 1-12+13-14=13+14, 1-12+13-14+15-16=14+15+16,…, 据此规律,第n 个等式可为_______________.命题点2 与不等式有关的推理例2 已知x ∈(0,+∞),观察下列各式:x +1x ≥2,x +4x 2=x 2+x 2+4x 2≥3,x +27x 3=x 3+x 3+x 3+27x 3≥4,…,类比得x +ax n ≥n +1(n ∈N *),则a =________.命题点3 与数列有关的推理例3 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学家研究过各种多边形数,如三角形数1,3,6,10,…,第n 个三角形数为n (n +1)2=12n 2+12n ,记第n 个k 边形数为N (n ,k )(k ≥3),以下列出了部分k 边形数中第n 个数的表达式:三角形数 N (n,3)=12n 2+12n ,正方形数 N (n,4)=n 2,五边形数N (n,5)=32n 2-12n ,六边形数N (n,6)=2n 2-n………………………………………可以推测N (n ,k )的表达式,由此计算N (10,24)=____________.命题点4 与图形变化有关的推理例4 某种平面分形图如下图所示,一级分形图是由一点出发的三条线段,长度均为1,两两夹角为120°;二级分形图是在一级分形图的每条线段的末端出发再生成两条长度为原来13的线段,且这两条线段与原线段两夹角为120°,…,依此规律得到n 级分形图.(1)n 级分形图中共有________条线段; (2)n 级分形图中所有线段长度之和为________.思维升华 归纳推理问题的常见类型及解题策略(1)与数字有关的等式的推理.观察数字特点,找出等式左右两侧的规律及符号可解. (2)与不等式有关的推理.观察每个不等式的特点,注意是纵向看,找到规律后可解.(3)与数列有关的推理.通常是先求出几个特殊现象,采用不完全归纳法,找出数列的项与项数的关系,列出即可.(4)与图形变化有关的推理.合理利用特殊图形归纳推理得出结论,并用赋值检验法验证其真伪性.(1)观察下图,可推断出“x ”处应该填的数字是________.(2)如图,有一个六边形的点阵,它的中心是1个点(算第1层),第2层每边有2个点,第3层每边有3个点,…,依此类推,如果一个六边形点阵共有169个点,那么它的层数为________.题型二 类比推理例5 已知数列{a n }为等差数列,若a m =a ,a n =b (n -m ≥1,m ,n ∈N *),则a m +n =nb -man -m.类比等差数列{a n }的上述结论,对于等比数列{b n }(b n >0,n ∈N *),若b m =c ,b n =d (n -m ≥2,m ,n ∈N *),则可以得到b m +n =________.思维升华 (1)进行类比推理,应从具体问题出发,通过观察、分析、联想进行类比,提出猜想.其中找到合适的类比对象是解题的关键.(2)类比推理常见的情形有平面与空间类比;低维的与高维的类比;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类比;数的运算与向量的运算类比;圆锥曲线间的类比等.在平面上,设h a ,h b ,h c 是三角形ABC 三条边上的高,P 为三角形内任一点,P 到相应三边的距离分别为P a ,P b ,P c ,我们可以得到结论:P a h a +P b h b +P ch c =1.把它类比到空间,则三棱锥中的类似结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题型三 演绎推理例6 数列{a n }的前n 项和记为S n ,已知a 1=1,a n +1=n +2nS n (n ∈N *).证明: (1)数列⎭⎬⎫⎩⎨⎧n S n 是等比数列; (2)S n +1=4a n .思维升华 演绎推理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常用的一般模式为三段论,演绎推理的前提和结论之间有着某种蕴含关系,解题时要找准正确的大前提,一般地,若大前提不明确时,可找一个使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作为大前提.某国家流传这样的一个政治笑话:“鹅吃白菜,参议员先生也吃白菜,所以参议员先生是鹅.”结论显然是错误的,是因为________.①大前提错误;②小前提错误;③推理形式错误;④非以上错误.10.高考中的合情推理问题典例(1)传说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学家经常在沙滩上画点或用小石子表示数.他们研究过如图所示的三角形数:将三角形数1,3,6,10,…记为数列{a n},将可被5整除的三角形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组成一个新数列{b n},可以推测:①b2 014是数列{a n}的第________项;②b2k-1=________.(用k表示)(2)设S,T是R的两个非空子集,如果存在一个从S到T的函数y=f(x)满足:(1)T={f(x)|x∈S};(2)对任意x1,x2∈S,当x1<x2时,恒有f(x1)<f(x2).那么称这两个集合“保序同构”.以下集合对不是“保序同构”的是________.①A=N*,B=N;②A={x|-1≤x≤3},B={x|x=-8或0<x≤10};③A={x|0<x<1},B=R;④A=Z,B=Q.温馨提醒(1)解决归纳推理问题,常因条件不足,了解不全面而致误.应由条件多列举一些特殊情况再进行归纳.(2)解决类比问题,应先弄清所给问题的实质及已知结论成立的缘由,再去类比另一类问题.[方法与技巧]1.合情推理的过程概括为从具体问题出发―→观察、分析、比较、联想―→归纳、类比―→提出猜想2.演绎推理是从一般的原理出发,推出某个特殊情况的结论的推理方法,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常用的一般模式是三段论.数学问题的证明主要通过演绎推理来进行. [失误与防范]1.合情推理是从已知的结论推测未知的结论,发现与猜想的结论都要经过进一步严格证明. 2.演绎推理是由一般到特殊的证明,它常用来证明和推理数学问题,注意推理过程的严密性,书写格式的规范性.3.合情推理中运用猜想时不能凭空想象,要有猜想或拓展依据.A 组 专项基础训练 (时间:40分钟)1.下列推理是归纳推理的是________.①A ,B 为定点,动点P 满足P A +PB =2a >AB ,则P 点的轨迹为椭圆; ②由a 1=1,a n =3n -1,求出S 1,S 2,S 3,猜想出数列的前n 项和S n 的表达式; ③由圆x 2+y 2=r 2的面积πr 2,猜想出椭圆x 2a 2+y 2b2=1的面积S =πab ;④科学家利用鱼的沉浮原理制造潜艇.2.正弦函数是奇函数,f (x )=sin(x 2+1)是正弦函数,因此f (x )=sin(x 2+1)是奇函数,以上推理________. ①结论正确; ②大前提不正确; ③小前提不正确; ④全不正确.3.平面内有n 条直线,最多可将平面分成f (n )个区域,则f (n )的表达式为f (n )=__________.4.给出下列三个类比结论:①(ab )n =a n b n 与(a +b )n 类比,则有(a +b )n =a n +b n ;②log a (xy )=log a x +log a y 与sin(α+β)类比,则有sin(α+β)=sin αsin β; ③(a +b )2=a 2+2ab +b 2与(a +b )2类比,则有(a +b )2=a 2+2a ·b +b 2.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________.5.若数列{a n }是等差数列,则数列{b n }(b n =a 1+a 2+…+a n n )也为等差数列.类比这一性质可知,若正项数列{c n }是等比数列,且{d n }也是等比数列,则d n 的表达式应为__________. ①d n =c 1+c 2+…+c nn②d n =c 1·c 2·…·c nn③d n = n c n 1+c n 2+…+c nnn④d n =n c 1·c 2·…·c n6.观察下列不等式: 1+122<32, 1+122+132<53, 1+122+132+142<74,…… 照此规律,第五个不等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若P 0(x 0,y 0)在椭圆x 2a 2+y 2b 2=1(a >b >0)外,过P 0作椭圆的两条切线的切点为P 1,P 2,则切点弦P 1P 2所在的直线方程是x 0x a 2+y 0y b 2=1,那么对于双曲线则有如下命题:若P 0(x 0,y 0)在双曲线x 2a 2-y 2b 2=1(a >0,b >0)外,过P 0作双曲线的两条切线,切点为P 1,P 2,则切点弦P 1P 2所在直线的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8.已知等差数列{a n }中,有a 11+a 12+…+a 2010=a 1+a 2+…+a 3030,则在等比数列{b n }中,会有类似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9.设f (x )=13x+3,先分别求f (0)+f (1),f (-1)+f (2),f (-2)+f (3),然后归纳猜想一般性结论,并给出证明.B 组 专项能力提升 (时间:30分钟)11.已知①正方形的对角线相等;②矩形的对角线相等;③正方形是矩形.根据“三段论”推理出一个结论.则这个结论是________.(填序号)12.在平面几何中有如下结论:正三角形ABC 的内切圆面积为S 1,外接圆面积为S 2,则S 1S 2=14,推广到空间可以得到类似结论:已知正四面体P —ABC 的内切球体积为V 1,外接球体积为V 2,则V 1V 2=________.13.如图(1)若从点O 所作的两条射线OM 、ON 上分别有点M 1、M 2与点N 1、N 2,则三角形面积之比1122OM N OM N S S ∆∆=OM 1OM 2·ON 1ON 2.如图(2),若从点O 所作的不在同一平面内的三条射线OP 、OQ 和OR 上分别有点P 1、P 2,点Q 1、Q 2和点R 1、R 2,则类似的结论为__________________.14.已知等差数列{a n }的公差d =2,首项a 1=5. (1)求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2)设T n =n (2a n -5),求S 1,S 2,S 3,S 4,S 5;T 1,T 2,T 3,T 4,T 5,并归纳出S n 与T n 的大小规律.15.已知函数f (x )=-aa x +a (a >0,且a ≠1).(1)证明:函数y =f (x )的图象关于点(12,-12)对称;(2)求f (-2)+f (-1)+f (0)+f (1)+f (2)+f (3)的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4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1.推理根据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来确定一个新的判断,这种思维方式叫做推理.推理一般分为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两类.2.合情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定义由某类事物的部分对象具有某些特征,推出该类事物的全部对象都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或者由个别事实概括出一般结论的推理由两类对象具有某些类似特征和其中一类对象的某些已知特征,推出另一类对象也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特点由部分到整体、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由特殊到特殊的推理一般步骤(1)通过观察个别情况发现某些相同性质;(2)从已知的相同性质中推出一个明确的一般性命题(猜想)(1)找出两类事物之间相似性或一致性;(2)用一类事物的性质去推测另一类事物的性质,得出一个明确的命题(猜想)3.(1)定义:从一般性的原理出发,推出某个特殊情况下的结论,我们把这种推理称为演绎推理;(2)特点:演绎推理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3)模式:三段论.“三段论”是演绎推理的一般模式,包括:“三段论”的结构①大前提——已知的一般原理;②小前提——所研究的特殊情况;③结论——根据一般原理,对特殊情况做出的判断.“三段论”的表示①大前提——M是P.②小前提——S是M.③结论——S是P.1.判断下面结论是否正确(请在括号中打“√”或“×”)(1)归纳推理得到的结论不一定正确,类比推理得到的结论一定正确.( × ) (2)由平面三角形的性质推测空间四面体的性质,这是一种合情推理.( √ ) (3)在类比时,平面中的三角形与空间中的平行六面体作为类比对象较为合适.( × ) (4)“所有3的倍数都是9的倍数,某数m 是3的倍数,则m 一定是9的倍数”,这是三段论推理,但其结论是错误的.( √ )(5)一个数列的前三项是1,2,3,那么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是a n =n (n ∈N +).( × ) (6)2+23=223, 3+38=338, 4+415=4415,…, 6+b a=6ba(a ,b 均为实数),则可以推测a =35,b =6.( √ ) 2.数列2,5,11,20,x,47,…中的x 等于( ) A.28B.32C.33D.27 答案 B解析 5-2=3,11-5=6,20-11=9, 推出x -20=12,所以x =32.3.观察下列各式:55=3 125,56=15 625,57=78 125,…,则52 011的后四位数字为( ) A.3125B.5625C.0625D.8125 答案 D解析 55=3 125,56=15 625,57=78 125,58=390 625,59=1 953 125,可得59与55的后四位数字相同,…,由此可归纳出5m +4k 与5m (k ∈N *,m =5,6,7,8)的后四位数字相同,又2 011=4×501+7,所以52 011与57后四位数字相同为8125,故选D. 4.(2013·陕西)观察下列等式 12=1 12-22=-3 12-22+32=6 12-22+32-42=-10 ……照此规律,第n 个等式可为________.答案 12-22+32-42+…+(-1)n +1n 2=(-1)n +1·n (n +1)2解析 观察等式左边的式子,每次增加一项,故第n 个等式左边有n 项,指数都是2,且正、负相间,所以等式左边的通项为(-1)n +1n 2.等式右边的值的符号也是正、负相间,其绝对值分别为1,3,6,10,15,21,….设此数列为{a n },则a 2-a 1=2,a 3-a 2=3,a 4-a 3=4,a 5-a 4=5,…,a n -a n -1=n ,各式相加得a n -a 1=2+3+4+…+n ,即a n =1+2+3+…+n =n (n +1)2.所以第n 个等式为12-22+32-42+…+(-1)n +1n 2=(-1)n +1n (n +1)2.5.设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则S 4,S 8-S 4,S 12-S 8,S 16-S 12成等差数列.类比以上结论有设等比数列{b n }的前n 项积为T n ,则T 4,________,________,T 16T 12成等比数列.答案T 8T 4T 12T 8解析 对于等比数列,通过类比,有等比数列{b n }的前n 项积为T n , 则T 4=a 1a 2a 3a 4,T 8=a 1a 2…a 8,T 12=a 1a 2…a 12, T 16=a 1a 2…a 16,因此T 8T 4=a 5a 6a 7a 8,T 12T 8=a 9a 10a 11a 12,T 16T 12=a 13a 14a 15a 16,而T 4,T 8T 4,T 12T 8,T 16T 12的公比为q 16,因此T 4,T 8T 4,T 12T 8,T 16T 12成等比数列.题型一 归纳推理例1 设f (x )=13x +3,先分别求f (0)+f (1),f (-1)+f (2),f (-2)+f (3),然后归纳猜想一般性结论,并给出证明.思维启迪 解题的关键是由f (x )计算各式,利用归纳推理得出结论并证明. 解 f (0)+f (1)=130+3+131+3=11+3+13+3=3-12+3-36=33,同理可得:f (-1)+f (2)=33,f (-2)+f (3)=33,并注意到在这三个特殊式子中,自变量之和均等于1. 归纳猜想得:当x 1+x 2=1时,均为f (x 1)+f (x 2)=33. 证明:设x 1+x 2=1,∵f (x 1)+f (x 2)=131x +3+132x +3=(31x +3)+(32x +3)(31x +3)(32x +3)=31x +32x +23321x x ++3(31x +32x )+3=31x +32x +233(31x +32x )+2×3=31x +32x +233(31x +32x +23)=33.思维升华 (1)归纳是依据特殊现象推断出一般现象,因而由归纳所得的结论超越了前提所包含的范围.(2)归纳的前提是特殊的情况,所以归纳是立足于观察、经验或试验的基础之上的. (3)归纳推理所得结论未必正确,有待进一步证明,但对数学结论和科学的发现很有用.(1)观察下列等式1=1 2+3+4=9 3+4+5+6+7=25 4+5+6+7+8+9+10=49…照此规律,第五个等式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已知f (n )=1+12+13+…+1n (n ∈N *),经计算得f (4)>2,f (8)>52,f (16)>3,f (32)>72,则有______.答案 (1)5+6+7+8+9+10+11+12+13=81 (2)f (2n )>n +22(n ≥2,n ∈N *) 解析 (1)由于1=12,2+3+4=9=32,3+4+5+6+7=25=52,4+5+6+7+8+9+10=49=72,所以第五个等式为5+6+7+8+9+10+11+12+13=92=81. (2)由题意得f (22)>42,f (23)>52,f (24)>62,f (25)>72,所以当n ≥2时,有f (2n)>n +22.故填f (2n)>n +22(n ≥2,n ∈N *).题型二 类比推理例2 已知数列{a n }为等差数列,若a m =a ,a n =b (n -m ≥1,m ,n ∈N *),则a m +n =nb -man -m .类比等差数列{a n }的上述结论,对于等比数列{b n }(b n >0,n ∈N *),若b m =c ,b n =d (n -m ≥2,m ,n ∈N *),则可以得到b m +n =________.思维启迪 等差数列{a n }和等比数列{b n }类比时,等差数列的公差对应等比数列的公比,等差数列的加减法运算对应等比数列的乘除法运算,等差数列的乘除法运算对应等比数列中的乘方开方运算. 答案 n -m d n c m解析 设数列{a n }的公差为d ,数列{b n }的公比为q . 因为a n =a 1+(n -1)d ,b n =b 1q n -1,a m +n =nb -man -m ,所以类比得b m +n =n -m d nc m思维升华 (1)进行类比推理,应从具体问题出发,通过观察、分析、联想进行对比,提出猜想.其中找到合适的类比对象是解题的关键.(2)类比推理常见的情形有平面与空间类比;低维的与高维的类比;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类比;数的运算与向量的运算类比;圆锥曲线间的类比等.(3)在进行类比推理时,不仅要注意形式的类比,还要注意方法的类比,且要注意以下两点:①找两类对象的对应元素,如:三角形对应三棱锥,圆对应球,面积对应体积等等;②找对应元素的对应关系,如:两条边(直线)垂直对应线面垂直或面面垂直,边相等对应面积相等.(1)给出下列三个类比结论:①(ab )n =a n b n 与(a +b )n 类比,则有(a +b )n =a n +b n ;②log a (xy )=log a x +log a y 与sin(α+β)类比,则有sin(α+β)=sin αsin β; ③(a +b )2=a 2+2ab +b 2与(a +b )2类比,则有(a +b )2=a 2+2a ·b +b 2. 其中结论正确的个数是( ) A.0B.1C.2D.3(2)把一个直角三角形以两直角边为邻边补成一个矩形,则矩形的对角线长即为直角三角形外接圆直径,以此可求得外接圆半径r =a 2+b 22(其中a ,b 为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类比此方法可得三条侧棱长分别为a ,b ,c 且两两垂直的三棱锥的外接球半径R =________. 答案 (1)B (2)a 2+b 2+c 22解析 (1)①②错误,③正确.(2)由平面类比到空间,把矩形类比为长方体,从而得出外接球半径. 题型三 演绎推理例3 已知函数f (x )=-aa x +a (a >0,且a ≠1).(1)证明:函数y =f (x )的图象关于点(12,-12)对称;(2)求f (-2)+f (-1)+f (0)+f (1)+f (2)+f (3)的值.思维启迪 证明本题依据的大前提是中心对称的定义,函数y =f (x )的图象上的任一点关于对称中心的对称点仍在图象上.小前提是f (x )=-a a x +a (a >0且a ≠1)的图象关于点(12,-12)对称.(1)证明 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全体实数,任取一点(x ,y ), 它关于点(12,-12)对称的点的坐标为(1-x ,-1-y ).由已知得y =-a a x +a ,则-1-y =-1+a a x +a =-a xa x +a ,f (1-x )=-a a 1-x +a =-a a a x +a=-a ·a x a +a ·a x =-a xa x +a , ∴-1-y =f (1-x ),即函数y =f (x )的图象关于点(12,-12)对称.(2)解 由(1)知-1-f (x )=f (1-x ),即f (x )+f (1-x )=-1. ∴f (-2)+f (3)=-1,f (-1)+f (2)=-1,f (0)+f (1)=-1. 则f (-2)+f (-1)+f (0)+f (1)+f (2)+f (3)=-3.思维升华 演绎推理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常用的一般模式为三段论,演绎推理的前提和结论之间有着某种蕴含关系,解题时要找准正确的大前提,一般地,若大前提不明确时,可找一个使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作为大前提.已知函数y =f (x ),满足:对任意a ,b ∈R ,a ≠b ,都有af (a )+bf (b )>af (b )+bf (a ),试证明:f (x )为R 上的单调增函数. 证明 设x 1,x 2∈R ,取x 1<x 2,则由题意得x 1f (x 1)+x 2f (x 2)>x 1f (x 2)+x 2f (x 1), ∴x 1[f (x 1)-f (x 2)]+x 2[f (x 2)-f (x 1)]>0, [f (x 2)-f (x 1)](x 2-x 1)>0,∵x 1<x 2,∴f (x 2)-f (x 1)>0,f (x 2)>f (x 1). 所以y =f (x )为R 上的单调增函数.高考中的合情推理问题典例:(1)(5分)(2013·湖北)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学家研究过各种多边形数,如三角形数1,3,6,10,…,第n 个三角形数为n (n +1)2=12n 2+12n ,记第n 个k 边形数为N (n ,k )(k ≥3),以下列出了部分k 边形数中第n 个数的表达式: 三角形数N (n,3)=12n 2+12n ,正方形数N (n,4)=n 2, 五边形数N (n,5)=32n 2-12n ,六边形数N (n,6)=2n 2-n………………………………………可以推测N (n ,k )的表达式,由此计算N (10,24)=____________.思维启迪 从已知的部分k 边形数观察一般规律写出N (n ,k ),然后求N (10,24).解析 由N (n,4)=n 2,N (n,6)=2n 2-n ,可以推测:当k 为偶数时,N (n ,k )=k -22n 2+4-k2n ,∴N (10,24)=24-22×100+4-242×10=1 100-100=1 000. 答案 1 000(2)(5分)若P 0(x 0,y 0)在椭圆x 2a 2+y 2b 2=1(a >b >0)外,过P 0作椭圆的两条切线的切点为P 1,P 2,则切点弦P 1P 2所在的直线方程是x 0x a 2+y 0yb 2=1,那么对于双曲线则有如下命题:若P 0(x 0,y 0)在双曲线x 2a 2-y 2b 2=1(a >0,b >0)外,过P 0作双曲线的两条切线,切点为P 1,P 2,则切点弦P 1P 2所在直线的方程是________. 思维启迪 直接类比可得. 解析 设P 1(x 1,y 1),P 2(x 2,y 2), 则P 1,P 2的切线方程分别是 x 1x a 2-y 1y b 2=1,x 2x a 2-y 2y b 2=1. 因为P 0(x 0,y 0)在这两条切线上, 故有x 1x 0a 2-y 1y 0b 2=1,x 2x 0a 2-y 2y 0b2=1, 这说明P 1(x 1,y 1),P 2(x 2,y 2)在直线x 0x a 2-y 0yb 2=1上,故切点弦P 1P 2所在的直线方程是x 0x a 2-y 0yb 2=1.答案x 0x a 2-y 0yb 2=1 (3)(5分)在计算“1×2+2×3+…+n (n +1)”时,某同学学到了如下一种方法:先改写第k 项: k (k +1)=13[k (k +1)(k +2)-(k -1)k (k +1)],由此得1×2=13(1×2×3-0×1×2),2×3=13(2×3×4-1×2×3),…,n (n +1)=13[n (n +1)(n +2)-(n -1)n (n +1)].相加,得1×2+2×3+…+n (n +1)=13n (n +1)·(n +2).类比上述方法,请你计算“1×2×3+2×3×4+…+n (n +1)·(n +2)”,其结果为________. 思维启迪 根据两个数积的和规律猜想,可以利用前几个式子验证.解析 类比已知条件得k (k +1)(k +2)=14[k (k +1)(k +2)(k +3)-(k -1)k (k +1)(k +2)],由此得1×2×3=14(1×2×3×4-0×1×2×3),2×3×4=14(2×3×4×5-1×2×3×4),3×4×5=14(3×4×5×6-2×3×4×5),…,n (n +1)(n +2)=14[n (n +1)(n +2)(n +3)-(n -1)n (n +1)(n +2)].以上几个式子相加得:1×2×3+2×3×4+…+n (n +1)(n +2) =14n (n +1)(n +2)(n +3). 答案14n (n +1)(n +2)(n +3)温馨提醒 (1)合情推理可以考查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每年的高考中经常会考到;(2)合情推理的结论要通过演绎推理来判断是否正确.方法与技巧1.合情推理的过程概括为从具体问题出发―→观察、分析、比较、联想―→ 归纳、类比―→提出猜想2.演绎推理是从一般的原理出发,推出某个特殊情况的结论的推理方法,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常用的一般模式是三段论.数学问题的证明主要通过演绎推理来进行.失误与防范1.合情推理是从已知的结论推测未知的结论,发现与猜想的结论都要经过进一步严格证明.2.演绎推理是由一般到特殊的证明,它常用来证明和推理数学问题,注意推理过程的严密性,书写格式的规范性.3.合情推理中运用猜想时不能凭空想象,要有猜想或拓展依据.A组专项基础训练(时间:40分钟)一、选择题1.(2012·江西)观察下列各式:a+b=1,a2+b2=3,a3+b3=4,a4+b4=7,a5+b5=11,…,则a10+b10等于()A.28B.76C.123D.199答案 C解析观察规律,归纳推理.从给出的式子特点观察可推知,等式右端的值,从第三项开始,后一个式子的右端值等于它前面两个式子右端值的和,照此规律,则a10+b10=123.2.定义一种运算“*”:对于自然数n满足以下运算性质:(1)1*1=1,(2)(n+1)*1=n*1+1,则n*1等于()A.nB.n+1C.n-1D.n2答案 A解析由(n+1)*1=n*1+1,得n*1=(n-1)*1+1=(n-2)*1+2=…=1*1+(n-1).又∵1*1=1,∴n*1=n3.下列推理是归纳推理的是()A.A,B为定点,动点P满足|P A|+|PB|=2a>|AB|,则P点的轨迹为椭圆B.由a1=1,a n=3n-1,求出S1,S2,S3,猜想出数列的前n项和S n的表达式C.由圆x2+y2=r2的面积πr2,猜想出椭圆x2a2+y2b2=1的面积S=πabD.科学家利用鱼的沉浮原理制造潜艇答案 B解析 从S 1,S 2,S 3猜想出数列的前n 项和S n ,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所以B 是归纳推理,故应选B.4.已知△ABC 中,∠A =30°,∠B =60°,求证:a <b .证明:∵∠A =30°,∠B =60°,∴∠A <∠B .∴a <b ,其中,画线部分是演绎推理的( )A.大前提B.小前提C.结论D.三段论答案 B解析 由三段论的组成可得画线部分为三段论的小前提.5.若数列{a n }是等差数列,则数列{b n }(b n =a 1+a 2+…+a n n)也为等差数列.类比这一性质可知,若正项数列{c n }是等比数列,且{d n }也是等比数列,则d n 的表达式应为( )A.d n =c 1+c 2+…+c n nB.d n =c 1·c 2·…·c n nC.d n = n c n 1+c n 2+…+c n n nD.d n =n c 1·c 2·…·c n 答案 D解析 若{a n }是等差数列,则a 1+a 2+…+a n =na 1+n (n -1)2d , ∴b n =a 1+(n -1)2d =d 2n +a 1-d 2,即{b n }为等差数列; 若{c n }是等比数列,则c 1·c 2·…·c n =c n 1·q 1+2+…+(n -1)=c n 1·q n (n -1)2, ∴d n =n c 1·c 2·…·c n =c 1·q n -12,即{d n }为等比数列,故选D. 二、填空题6.仔细观察下面○和●的排列规律:○●○○●○○○●○○○○●○○○○○●○○○○○○●……若依此规律继续下去,得到一系列的○和●,那么在前120个○和●中,●的个数是________.答案 14解析 进行分组○●|○○●|○○○●|○○○○●|○○○○○●|○○○○○○●|……,则前n 组两种圈的总数是f (n )=2+3+4+…+(n +1)=n (n +3)2, 易知f (14)=119,f (15)=135,故n =14.7.若函数f (x )=x x +2(x >0),且f 1(x )=f (x )=x x +2,当n ∈N *且n ≥2时,f n (x )=f [f n -1(x )],则f 3(x )=________,猜想f n (x )(n ∈N *)的表达式为________.答案 x 7x +8x (2n -1)x +2n解析 ∵f 1(x )=x x +2,f n (x )=f [f n -1(x )](n ≥2), ∴f 2(x )=f (x x +2)=xx +2(x x +2+2)=x 3x +4. f 3(x )=f [f 2(x )]=f (x 3x +4)=x3x +4(x 3x +4+2)=x 7x +8. 由所求等式知,分子都是x ,分母中常数项为2n ,x 的系数比常数项少1,为2n -1,故f n (x )=x (2n -1)x +2n. 8.在平面几何中,△ABC 的内角平分线CE 分AB 所成线段的比为AE EB =AC BC,把这个结论类比到空间:在三棱锥A -BCD 中(如图所示),平面DEC 平分二面角A -CD -B 且与AB 相交于点E ,则类比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答案 BE EA =S △BCD S △ACD解析 易知点E 到平面BCD 与平面ACD 的距离相等,故V E -BCD V E -ACD =BE EA =S △BCD S △ACD. 三、解答题9.已知等差数列{a n }的公差d =2,首项a 1=5.(1)求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2)设T n =n (2a n -5),求S 1,S 2,S 3,S 4,S 5;T 1,T 2,T 3,T 4,T 5,并归纳出S n 与T n 的大小规律.解 (1)由于a 1=5,d =2,∴S n =5n +n (n -1)2×2=n (n +4). (2)∵T n =n (2a n -5)=n [2(2n +3)-5]=4n 2+n .∴T 1=5,T 2=4×22+2=18,T 3=4×32+3=39,T 4=4×42+4=68,T 5=4×52+5=105.S 1=5,S 2=2×(2+4)=12,S 3=3×(3+4)=21,S 4=4×(4+4)=32,S 5=5×(5+4)=45.由此可知S 1=T 1,当n ≥2时,S n <T n .归纳猜想:当n =1时,S n =T n ;当n ≥2,n ∈N 时,S n <T n .10.在Rt △ABC 中,AB ⊥AC ,AD ⊥BC 于D ,求证:1AD 2=1AB 2+1AC 2,那么在四面体ABCD 中,类比上述结论,你能得到怎样的猜想,并说明理由.解 如图所示,由射影定理AD 2=BD ·DC ,AB 2=BD ·BC ,AC 2=BC ·DC ,∴1AD 2=1BD ·DC=BC 2BD ·BC ·DC ·BC =BC 2AB 2·AC 2. 又BC 2=AB 2+AC 2,∴1AD 2=AB 2+AC 2AB 2·AC 2=1AB 2+1AC 2. 猜想,四面体ABCD 中,AB 、AC 、AD 两两垂直,AE ⊥平面BCD ,则1AE 2=1AB 2+1AC 2+1AD 2. 证明:如图,连接BE 并延长交CD 于F ,连接AF .∵AB ⊥AC ,AB ⊥AD ,∴AB ⊥平面ACD .∴AB ⊥AF .在Rt △ABF 中,AE ⊥BF , ∴1AE 2=1AB 2+1AF2. 在Rt △ACD 中,AF ⊥CD ,∴1AF 2=1AC 2+1AD2, ∴1AE 2=1AB 2+1AC 2+1AD2. B 组 专项能力提升(时间:30分钟)1.给出下面类比推理命题(其中Q 为有理数集,R 为实数集,C 为复数集):①“若a ,b ∈R ,则a -b =0⇒a =b ”类比推出“若a ,b ∈C ,则a -b =0⇒a =b ”; ②“若a ,b ,c ,d ∈R ,则复数a +b i =c +d i ⇒a =c ,b =d ”类比推出“若a ,b ,c ,d ∈Q ,则a +b 2=c +d 2⇒a =c ,b =d ”;③若“a ,b ∈R ,则a -b >0⇒a >b ”类比推出“若a ,b ∈C ,则a -b >0⇒a >b ”.其中类比结论正确的个数是( )A.0B.1C.2D.3答案 C解析 ①②正确,③错误.因为两个复数如果不全是实数,不能比较大小.2.设是R 的一个运算,A 是R 的非空子集.若对于任意a ,b ∈A ,有a b ∈A ,则称A 对运算封闭.下列数集对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除数不等于零)四则运算都封闭的是( )A.自然数集B.整数集C.有理数集D.无理数集答案 C解析 A 错:因为自然数集对减法、除法不封闭;B 错:因为整数集对除法不封闭;C 对:因为任意两个有理数的和、差、积、商都是有理数,故有理数集对加、减、乘、除法(除数不等于零)四则运算都封闭;D 错:因为无理数集对加、减、乘、除法都不封闭.3.平面内有n 条直线,最多可将平面分成f (n )个区域,则f (n )的表达式为________.答案 n 2+n +22解析 1条直线将平面分成1+1个区域;2条直线最多可将平面分成1+(1+2)=4个区域;3条直线最多可将平面分成1+(1+2+3)=7个区域;……,n 条直线最多可将平面分成1+(1+2+3+…+n )=1+n (n +1)2=n 2+n +22个区域. 4.数列{a n }的前n 项和记为S n ,已知a 1=1,a n +1=n +2n S n(n ∈N *).证明: (1)数列{S n n}是等比数列; (2)S n +1=4a n .证明 (1)∵a n +1=S n +1-S n ,a n +1=n +2n S n, ∴(n +2)S n =n (S n +1-S n ),即nS n +1=2(n +1)S n .故S n +1n +1=2·S n n ,(小前提) 故{S n n}是以2为公比,1为首项的等比数列.(结论) (大前提是等比数列的定义,这里省略了)(2)由(1)可知S n +1n +1=4·S n -1n -1(n ≥2), ∴S n +1=4(n +1)·S n -1n -1=4·n -1+2n -1·S n -1=4a n (n ≥2).(小前提) 又∵a 2=3S 1=3,S 2=a 1+a 2=1+3=4=4a 1,(小前提)∴对于任意正整数n ,都有S n +1=4a n .(结论)5.对于三次函数f (x )=ax 3+bx 2+cx +d (a ≠0),给出定义:设f ′(x )是函数y =f (x )的导数,f ″(x )是f ′(x )的导数,若方程f ″(x )=0有实数解x 0,则称点(x 0,f (x 0))为函数y =f (x )的“拐点”.某同学经过探究发现:任何一个三次函数都有“拐点”;任何一个三次函数都有对称中心,且“拐点”就是对称中心.若f (x )=13x 3-12x 2+3x -512,请你根据这一发现, (1)求函数f (x )=13x 3-12x 2+3x -512的对称中心; (2)计算f (12 013)+f (22 013)+f (32 013)+f (42 013)+…+f (2 0122 013). 解 (1)f ′(x )=x 2-x +3,f ″(x )=2x -1,由f ″(x )=0,即2x -1=0,解得x =12.f (12)=13×(12)3-12×(12)2+3×12-512=1. 由题中给出的结论,可知函数f (x )=13x 3-12x 2+3x -512的对称中心为(12,1). (2)由(1),知函数f (x )=13x 3-12x 2+3x -512的对称中心为(12,1), 所以f (12+x )+f (12-x )=2,即f (x )+f (1-x )=2. 故f (12 013)+f (2 0122 013)=2, f (22 013)+f (2 0112 013)=2, f (32 013)+f (2 0102 013)=2, …f (2 0122 013)+f (12 013)=2. 所以f (12 013)+f (22 013)+f (32 013)+f (42 013)+…+f (2 0122 013)=12×2×2 012=2 0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