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渡人 读后感
《摆渡人》读后感(精选15篇)

《摆渡人》读后感(精选15篇)《摆渡人》读后感1这个寒假,我看了《摆渡人》它的作者是英国的克莱儿麦克福尔这本书讲了单亲女孩迪伦决定去看望她的父亲,路上却发生了交通事故,等她爬出火车残骸之后,却发现自己是唯一的幸存者,而眼前,却是一片荒野。
就在这时,涤纶看见不远处的山坡上有一个男孩,男孩将她带入荒野,她很快意识到,男孩出现在这里并非巧合,而是特意在此等候。
迪伦的命运,再遇到男孩后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这本书值得令人深思,迪伦在成功穿越荒野后竟又来到荒野来寻找崔斯坦,这需要多大的.勇气毅力以及决心啊,也就是因为迪伦的这种勇气才使崔斯坦能回到人间。
迪伦不怕荒野中的魔鬼,不怕自己孤身一人,不怕任何凶险,只为找到崔斯坦。
她一人来到荒野不怕吗?她怕。
她不怕自己被魔鬼抓走吗?她怕。
她不怕找不到崔斯坦吗?她怕。
可是她为什么能成功,不仅仅是他有勇气毅力和决心,更多的是她心中有崔斯坦。
人怕的不是挫折和困难,而是自己心中的恐惧、魔鬼,只要战胜了自己的心魔,就没有什么事成功不了。
迪伦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学习的不止是她的勇敢,更多的是他可以为了一个人,倾尽所有。
如果命运是一条孤独的河流,谁会是你灵魂的摆渡人。
《摆渡人》读后感2如果命运是一条河流,谁是你命运的摆渡人?正如书中所说,崔斯坦的出现是为了引导迪伦的灵魂去她应该去的地方。
和他以往经历不同的是迪伦平静的接受了自己的死亡,她没有怨恨,没有害怕……好像这一切早已注定好。
崔斯坦其实只有摆渡一个灵魂时,才会有方向,除此之外,他不知道自己存在的.意义,他甚至不知道该以什么样的形式存在。
他仅仅只是不断重复着自己的任务,当有一天他所有的任务完成时,他也不知道自己该何去何从……摆渡人也需要有人来摆渡,所以迪伦出现了,所有的一切都不一样了。
当迪伦到达目的地时,她并没有看见自己的家,因为她不属于这里,还有一件大事等着她做。
于是,她义无反顾的离开了,为了心中的挚爱。
面对迪伦的再次归来,崔斯坦心中五味杂陈,他激动却又忧虑,虽然在迪伦的深深劝导下,他愿意和她去走上这条从未尝试的路途,但他从来没放弃劝说迪伦去放弃。
有关《摆渡人》的读后感(精选38篇)

有关《摆渡人》的读后感(精选38篇)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
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有关《摆渡人》的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摆渡人》的读后感篇1闲暇之余,翻出了英国作家克莱儿·麦克福尔所著的《摆渡人》。
进入15岁少女迪伦的世界,同她一起踏上火车与五岁之后就未曾谋面的父亲相见,路途中意外发生后,迪伦从堆满尸体的车厢里艰难地爬出黑暗的隧道后,看到了等待她的崔斯坦。
无助的迪伦只能跟着崔斯坦一起走出荒原,她们走过了山峰,也闯过了山谷,还有那深不见底的恶臭湖水,躲过无数恶魔,渐渐的迪伦发现自己不再属于这个世界。
崔斯坦就是灵魂摆渡人,并且她爱上了这个带领她、保护她,穿越茫茫荒原,护送她到达天堂的灵魂摆渡人,同时崔斯坦也爱上了善良勇敢的迪伦。
因为责任,崔斯坦护送迪伦到达灵魂的天堂,周而复始的摆渡一个又一个灵魂,从不思考自己的过去和未来。
因为爱,迪伦竟走出天堂重返险恶丛生的荒原,从柔弱到坚强,从被摆渡到成为摆渡人,最终带领崔斯坦重返人间。
这本书令人激奋,且恐惧,又令人温暖而引人深思。
想想我们,除了失去生命,其他的一切都只是生活中的一个小插曲。
当我们今天在抱怨人际关系越来越复杂的时候,我们要敲开心扉,问问自己是否真心对待他人?当我们还在抱怨工作不如意的时候,我们要反思,问问自己为之付出了多少努力?当我们在羡慕别人生活时,我们要认清现实,想想自己是否具备同样的能力?当我们总是失败,我们要分析原因,想想自己是否缺乏勇敢和坚定?书中的荒原如同一面镜子,折射出的就是灵魂内心的景象,人生如同荒原之行。
你哭泣,天空便会狂风大作,阴雨密布;你欢笑,身边就是灿烂阳光,宁静如水。
如何渡过荒原?除了勇敢面对之外,还要有强大的信念,“如果命运是一条孤独的河流,谁会是你的灵魂摆渡人?”——是我们自己,努力做最强大的自己。
摆渡人读后感(精选34篇)

摆渡人读后感(精选34篇)摆渡人读后感(精选34篇)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
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摆渡人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摆渡人读后感1“我存在因为你需要我。
”阅读完整本书,脑海里印象最深的还是这句话。
因为被摆渡的人需要他,所以他幻化出对方信任的模样。
因为迪伦需要他,所以他真的存在了。
故事的开端并不美好。
摆渡人“霍斯坦”负责带领死去的灵魂穿过荒原带到安全地带,在摆渡每一个人的灵魂之前,会根据对方喜好来变化外貌。
到达目的地的时候,就是分别的时候,因为他不能进入安全地带,而是继续去摆渡下一人。
久而久之,他也麻木了。
这只是一份工作,他只是做好自己的本职而已。
而迪伦,也仅仅是想逃离原来的生活,狼狈的、令人厌倦的生活。
这位15岁的单亲女孩,和母亲却常常无话可说。
在学校里又经常被同学捉弄,唯一的好朋友也转学离开了。
她在去看望父亲的路上发生了交通事故。
等她拼命爬出火车残骸后,却惊恐地发现,眼前竟是一片荒原。
其实迪伦已经死了。
灵魂的摆渡人“霍斯坦”为她变成了一副帅气的模样。
摆渡人所需要做的,就是用最合适的相貌出现在每个灵魂面前。
在遇到下一个灵魂之前,他将一直保持这样的相貌。
所以他并不知道自己遇到第一个灵魂之前是什么模样,而且也不需要知道,他们只需要将漂泊的灵魂引到他们该去的地方。
于是,迪伦的灵魂和他相遇之时,就对他顿生好感。
和多数的爱情故事一样,他们相遇,相知,相爱,同甘苦共患难。
由于迪伦从小缺爱,而且她的心情影响天气,性格影响地貌,所以他们这一路十分辛苦。
但只要和对方在一起,他们就很幸福。
他们经历了许多困难,比如和魔鬼作斗争,在残破的安全屋里互相取暖,互相依靠。
种种磨难让他们的爱越酿越深,如同醇香的美酒一般。
这时,他们打开了对方禁闭的心门,真正走进对方内心。
“你不用害怕,我会保护你的,我保证。
”他对她许下了承诺,也用行动证明了。
《摆渡人》读后感(通用12篇)

《摆渡人》读后感(通用12篇)《摆渡人》读后感(通用12篇)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
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摆渡人》读后感(通用12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摆渡人》读后感1当我们面对生存、死亡与爱,哪个会是我们最终的选择?如果生命再次轮回,你又愿为此付出怎样的代价?请在克莱尔·麦克福尔写的《摆渡人》当中寻找答案吧!克莱尔·麦克福尔居住在苏格兰拉斯哥南部,是英国文坛备受瞩目的实力作家。
《摆渡人》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也是令4万读者灵魂震颤的心灵治愈小说。
本书描写了单亲女孩迪伦生活在一个令她痛苦的世界里。
因为一场交通事故,而让她遇见了她灵魂的摆渡人。
命运从他们相遇的那刻起,发生了无法预料的转变。
这本书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便是那片荒原。
这片荒原上的天气变化是随着逝者的心情变化而变化。
你哭泣,天空便狂风大作,阴雨绵绵;你欢笑,身边就是灿烂的暖阳,莺歌燕舞;你低落,温度下降,乌云密布。
你用什么样的心情看待荒原,荒原便会加倍给你体验。
荒原的一切都是你心境的折射。
荒原如此,人生何尝不是如此?保持好的心态,荒原也可以百花齐放,也可以艳阳高照。
环境能改变人,人也能改变环境。
你觉得环境对你不利,你可以尝试着改变自己,你便会发现周围的环境也会随之改变。
在困境中,我们只有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才可以取得成功,得到内心的幸福。
本书中崔斯坦是迪伦的摆渡人,但反过来也可以说迪伦是崔斯坦的摆渡人。
因为一路上,是迪伦引导崔斯释放工作的压力,让他学会寻找内心深处的爱,改变了他一成不变的单调的工作和生活,也让他勇敢地向这样消极的生活挑战。
现在的人们也是如此。
有的人为生活奔波,低头赶路;有的人泡在网吧,沉迷网络;有的人游手好闲,疯狂酗酒,赌博……在茫茫红尘中早已迷失了自己,灵魂无处安放,真是如行尸走肉一般。
难道他们不是迫切需要灵魂摆渡人吗?那会是谁?其实就是自己。
《摆渡人》读后感范文8篇

《摆渡人》读后感范文8篇《摆渡人》读后感范文1用了两个半小时读完了这本小说,原来是本着奇怪的心理去读的,究竟花了5书币,读着读着就进入小说了,或者说进入那种情景了。
看到这本书的题目的时候,我始终不能理解什么是摆渡人,谁是摆渡人,被摆渡的是谁,读完这本书,我才明白,崔斯坦摆渡的是别人的灵魂,却不能摆渡自己,迪伦的到来转变了这一状况,最终迪伦摆渡了崔斯坦和自己,整本书读起来像是一本奇幻类型的小说,但是比较朴实的文笔对惊奇的、虚幻的场面描写不多,甚至连里面的恶魔刻画也特别少,主要描写的是仆人公的心理状况,性格变化等等,代入感非常剧烈。
迪伦和崔斯坦的结局是我始终关怀的,我想知道一个死去的灵魂和摆渡人最终会不会得偿所愿,或者说我潜意识中是盼望的能有一个美妙的结局,在经过了一个轮回之后,崔斯坦的一句"我在这里'让我放下了紧扣的心弦,他们最终完成了对自己的摆渡。
自从看到这本小说以来,就始终想拜读一下,无奈手不离机,就始终没有读,今日也算了了一桩心事,以后英语学好了肯定要读一下英文版,重新体会一下那种扣人心弦,但是又布满温馨的感觉。
《摆渡人》读后感范文2《摆渡人》读过的最完善,最震撼人心的小说,仆人公伦迪和催斯坦作为彼此的摆渡人,在这个过程中,由把灵魂摆渡到天国,再由于爱再把灵魂摆渡到人间,这个过程让读者感受到了全部人性完善的东西:信任,忠于职守,坚毅,英勇,遵守规章,纯净真挚的爱。
在伦迪回到查找崔斯坦的过程中:执着,更肤浅的爱,顽强,怜悯,牺牲自我,超越自我,更震撼人。
小说的情节暗喻人生一样是一个不断成长,蜕变,丰富,完善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不行避开的要经受各种考验,始终坚持一颗向善之心谁是我的摆渡人?今生我又能够凭我平凡的生命摆渡谁?在人生这个不断逃离苦难追求幸福的过程中有幸作为一名小老师,期望同学们的困惑与迷惘我去点悟,我成人的世俗与世故更情愿他们来摆渡。
《摆渡人》读后感范文3或许遇到了对的人才明白什么叫感情。
《摆渡人》读后感范文(精选6篇)

《摆渡人》读后感范文(精选6篇)《摆渡人》读后感1这个暑假,我看了一本内容惊心动魄的书,它的名字叫《摆渡人》。
这本书的主人公是一个叫迪伦的女孩。
有一次她要去看望久未谋面的父亲,然而路上突发交通事故,她发现自己是唯一幸存者,此时她遇到了铁路另一尽头的一个叫崔斯坦的男孩。
在一路上他们不怕艰难险阻,从山坡到沼泽,从森林到湖泊,虽然迪伦曾经有想要放弃去分界处的念头,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彼此爱上了对方,男孩摆渡了迪伦,迪伦从恶魔的手中拯救了崔斯坦,她想带崔斯坦去她的世界,而不是周而复始的摆渡灵魂,最后他们终于相守一生。
看完这本小说,我被迪伦的单纯善良、勇敢所折服,正是因为她的坚持,最后才能收获幸福。
故事中的人物其实像一面镜子,照射出生命的本真。
生活中我们也经常看到像迪伦这样的坚强不屈遇到困难不退缩的人,所以我也要学习迪伦知难而上的精神。
崔斯坦智人善用,循循善诱,让迪伦走出黑暗的阴影,我们在生活中也要学会帮助他人,及时伸出援助之手。
《摆渡人》读后感2前几天,我看了一本令我非常感动的书——《摆渡人》,文中善良的迪伦以及舍身救人的崔斯坦触动我的心弦。
《摆渡人》主要讲述了迪伦和崔斯坦之间的故事。
迪伦发生车祸死亡而来到“荒原”,准备开始生命新的轮回。
她以为她是唯一的幸存者,但她却是唯一的逝世者,走出火车残骸的仅仅是她的灵魂而已。
崔斯坦是摆渡人,帮助她渡过荒原,保护她不被恶魔捉走。
当他们历经艰辛抵达灵魂居住的地方后,迪伦却开始想念崔斯坦,最终成功与崔斯坦复活并重回人类世界。
我忘不了书中那一幕——迪伦在得知自己曾经死亡后,并没有像常人一样伤心、自暴自弃,也没有责怪任何人,而是刚强地承受了一切痛苦,以笑容面对他人,以乐观面对生活!难道这不令人震惊吗?一个人,在面对死亡时,能用如此乐观的心态面对一切,似乎没有什么能伤害她的心灵。
她乐观向上的心态,还感染了其他人——她使往昔冰冷的崔斯坦不再没有任何表情,而是变得阳光温暖、积极向上,找回了属于自己的快乐。
《摆渡人》读后感(通用15篇)

《摆渡人》读后感(通用15篇)《摆渡人》读后感1想看《摆渡人》很久了,暑假里完成了大部分作业后,终于拿到这两本书。
每天晚上入睡前看一看,从一开始的“初尝”到被故事主人公锲而不舍的精神所打动。
15岁的迪伦在学校里不如意,好友又转学,加上和母亲关系太过一般,她才想去寻找自己的父亲,其实是为了脱离这种生活现状。
她踏上火车的那一刻,她还心情激动地想象着和父亲见面时的场景,但是很不幸,途中发生了意外。
当迪伦从出事的火车爬出,想找着列车上其他幸存者时,她看到了她的摆渡人——崔斯坦。
崔斯坦是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人物,他有着一头淡茶色的卷发,钻石般蓝色的眼睛,鼻子上还有一排可爱的小雀斑。
当迪伦以为自己还活着的时候,是崔斯坦带着她走过山峰,也闯过了山谷,还有那深不见底的发出恶臭的湖水,躲过无数恶魔。
崔斯坦具有非凡的智慧,也有过人的胆识。
于是,善良的姑娘和英勇的'摆渡人相爱了。
但毕竟崔斯坦是一个属于千万灵魂的摆渡人,而因为事故已经去世的迪伦要去天堂等待她的家人。
原本就要因此分开的两个年轻人,却用彼此纯洁的爱情向对方走去。
虽然小说只是虚构的情节和故事,但是主人公面对困难不退缩,遇到事情不急躁,敢于尝试的积极乐观心态感染了我。
正是因为迪伦的坚持,崔斯坦最终才能和她来到同一个世界,完成自己的梦想。
就像我,就是通过了整整三个暑假让自己从一个怕水的“旱鸭子”变成了“小鱼儿”。
其实最初决定学游泳时,我的内心是抗拒的,因为我看到水就会恐惧,甚至担心自己会溺水。
从最初80厘米小池到120厘米的浅水区,再到160厘米的深水区,我一次次克服内心的恐惧。
有时候真的不想下水,爸爸、妹妹和教练就在边上不停地鼓励我,让我拿着浮板,然后慢慢地拿掉了浮板。
我发现,我居然真的可以游起来了,再也不怕水了。
尽管现在我还是会有一点点惧怕,但我还是不停地告诉自己,学习游泳是为了学会一项技能,假如某一天遇到困难,至少我可以自救,甚至可以救助别人。
又比如在平时在学习中,我也经常遇到题目不会解答,但是我从不抱怨,而是想一想:这种方法不行,那换一种呢?结果就出来了,这真是“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摆渡人》读后感(精选41篇)

《摆渡人》读后感(精选41篇)《摆渡人》读后感(精选41篇)读完某一作品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
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摆渡人》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摆渡人》读后感篇1在浑浑噩噩不知所终的“忙碌”日子里,终于偷闲在周日午后走进艺佰图书室,随手借阅了一本《摆渡人》,先是查看封面介绍,又快速浏览了一两页,直觉告诉我应该是可品读耐寻味的小说,于是借回家来,利用一些碎片化时间,饶有趣味的品阅起来,没想到随着阅读的深入,竟然不自觉地陷入小说情节中,引导我的思想,久久沉浸在所描述的境界中走不出来,关于生死轮回,灵魂的摆渡:一直以来,关于生死轮回的神秘之说备受人类的关注与探究,《摆渡人》是英国作家克莱儿描述一个父母离异性格内向的小女孩,独自一人坐火车去见自己的父亲,火车在通过一个隧道时失事,小女孩醒来时发现自己是这场事故的唯一幸存者。
她走出隧道口,和远处山坡上一直望着她的小男孩一起跨越荒原。
事实上,小女孩是这场事故唯一的遇难者,和小男孩相遇的是她的灵魂。
小男孩就是灵魂的摆渡者,将刚刚去世的人之灵魂从荒原摆渡到另一个世界,否则逝者的灵魂将被荒原上的魔鬼吃掉从而进入地狱加入魔鬼的群体。
故事情节惊心动魄,在跨越荒原的日子里,小男孩一直保护小女孩,两人相依为命,产生了爱情。
当小女孩跨越荒原成功摆渡到另一个世界时,因留恋小男孩而又不顾随时被魔鬼吞噬的危险重返到魔鬼荒原,再次与男孩相见相守。
当然,结局也没有让读者失望,二人一起从荒原逆行回到了人间,达到了圆满。
《摆渡人》一举摘得五项世界文学奖,版权销售33个国家,是令千万读者灵魂震颤的心灵治愈小说。
看完小说,回想起在纪录片《生死与轮回》里听到一句“我是一个灵魂,我有一个身体”,此话似乎告诉我们,灵魂才是生命的主体,身体是它的载体,这也更印证了复旦大学陈果老师所讲的“生命是被包裹在一副真皮囊内一团精气神,活着时,他是被集中包裹在皮囊(身体)内,死了后,它就成了弥散状,漂浮开去,我不能说这是一种迷信,也不敢印证它的科学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摆渡人》有感
--邮政系董颖
《摆渡人》是近几年唯一一本让我一气呵成看完的小说,情节谈不上多么的跌宕起伏,但书中15岁女主角迪伦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我的神经,而当我真的把它看完之时,我又开始茫茫然,这难道仅仅是一本单纯的爱情故事么?
15岁的迪伦,情窦未开,她平凡,甚至是不起眼的,唯一的特别也许就在她的父母离异,与母亲生活,自五岁后便没有了对父亲的记忆,母亲挑剔,敏感,迪伦的朋友也更是少得可怜,她就是这样一个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女孩。
生命的转折点,发生在她奔赴父亲所在之地的列车发生了事故,当然那时的她还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直到遇到他的摆渡人崔斯坦,她才确认了这个事实,迪伦知道这一真相的反应让崔斯坦非常诧异,这个15岁的女孩竟然是异常平静的。
崔斯坦带着迪伦穿过荒原,沿路遇到了强大的形色各异的魔鬼,试图将迪伦卷走,拉她下水,何况崔斯坦说越是纯净的灵魂便越是让魔鬼们垂涎三尺。
这些魔鬼是否也象征我们内在的心魔呢?在通往彼岸的路上,总是有各种各样的考验与障碍,引诱着你,稍有动摇,你便会迷失方向,甚至如在荒原行走的众多存在,永远的遗失了自己的灵魂。
这时候就也更突显了摆渡人的重要性,引领你,帮助你,崔斯坦一路护佑着迪伦,在困难艰险中,彼此相依,两个人也渐渐的产生了情愫,在崔斯坦无尽的生命里,他孤独了太久,而迪伦的纯净无瑕,单纯勇敢,那份全然的信任,甚至想要去保护他等等,都让崔斯坦有了一份人性的感觉,这也让他受到了魔鬼的伤害,有想要保护的人之时,便也有了弱点,可当这爱足够的强大,无论遭遇什么,都知道,对方在等着自己,这样的信念,支撑着他们不断地穿越。
当他们终于抵达彼端的大门处,崔斯坦却不能一同前往,因为崔斯坦的命运,他的使命便是永远在荒原上接引一个个灵魂,保护他们前往彼端,这是崔斯坦的命运,这是无法改变的,但迪伦不愿意接受这样的分离,崔斯坦为了不让迪伦再受到伤害便骗了迪伦,让迪伦先跨过大门,然而自那一刻,崔斯坦便不见了。
迪伦为了能够与崔斯坦在一起,决定返回荒原,这是一场大冒险,没有摆渡人的保护,她很有可能在荒原里被魔鬼带走,然而此刻,她义无反顾,如果在这安逸的彼端,没有了自己挚爱的崔斯坦,那还有什么意义呢?
我想此刻的迪伦,迎来了她真正的成熟,她不再是那个畏畏缩缩的小女孩,她成为了愿意为爱冲破所有障碍,勇于承担,勇于面对,即使没有任何的保护,都坚信她可以的勇敢的人,为爱,义无反顾!若我们对待爱亦能如此,不是只有在热恋之时,当幻觉消散,当你触碰到真实,凡俗的生活,枯燥的年日,对方大大小小的缺点,你无法忍受的嗜好,甚至是你无法宽恕的错误等等,在这些时分,你还能像当初一样,为爱,义无反顾么? 爱,不是要试试看,爱,是百分百的承诺,百分半的信任,百分百的义无反顾。
若你始终在一段段关系中被伤害,那么也问问自己,我真的对爱百分百了么?还是,我还沉迷于情爱的游戏,享受在自己导演的一幕幕撕心裂肺的剧集里?
如《摆渡人》的封面置顶的一句话“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为你需要我。
”也正如崔斯坦所说,我所有的样貌都是按照你想要我是的样子存在,甚至是那难以穿越的荒原,所有的设计,气候也都取决于你的状态。
当我们真的接受了我们的摆渡人不管是谁,其实都是我们心境的投射,都是因为我们的需要而存在,你还会不停的去抱怨对方不够好,不够爱你,不够懂你么?既然他就是自己,那么那个所谓的灵魂伴侣,真的就那么难以寻找,难以相处么?你需要的只是一份承诺,一份对爱百分百的承诺,你灵魂的摆渡人,一直在等着你的出现,唯有当幻觉死去,当那份你认为对方是对方,你是你,这份分离的幻觉死去,你便会遇到你的摆渡人。
最终,崔斯坦和迪伦穿越了荒原,回到了迪伦死前的世界,这对崔斯坦来说是一种奇迹,在漫长无尽的时日里,他以为他永远只能活在这命定的角色里,然而迪伦带领他,打破了囚禁,改写了命运,也在这一刻,迪伦成为了崔斯坦的摆渡人!
他们终于可以相守在这个现实的世界,永不分离。
此端或彼端之间的荒原,其实是一份促使迪伦与崔斯坦共同觉醒的旅程,这份看似的死去,又是一种重生,当迪伦再次醒来,她的身边有了崔斯坦,她灵魂的摆渡人,这也是一段赢回自己的旅程,不管改写自己命运的路途中是多么的可怕,多么的容易被魔鬼带走,她和崔斯坦都胜利了,这看起来很难,做起来更难,但其实又是那么的容易。
秘诀就是:“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为你需要我。
”
那么究竟谁是你的摆渡人?与其还在选择的荒原里徘徊,不如先给出百分百的承诺吧!
书的最后,迪伦对崔斯坦说:“原来你在这里。
”崔斯坦回应道:“我在这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