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题解四-溶液中的离子平衡80B
高考化学真题专题解析—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高考化学真题专题解析—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母题来源】2022年全国乙卷【母题题文】常温下,一元酸HA 的3a K (HA)=1.010-⨯。
在某体系中,+H 与-A 离子不能穿过隔膜,未电离的HA 可自由穿过该膜(如图所示)。
设溶液中()c (HA)c(HA)c A -=+总,当达到平衡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溶液Ⅰ中()()()c Hc OH c A +--=+B .溶液Ⅱ中的HA 的电离度()-c A c (HA)⎛⎫ ⎪ ⎪⎝⎭总为1101C .溶液Ⅰ和Ⅱ中的(HA)c 不相等D .溶液Ⅰ和Ⅱ中的c (HA)总之比为410- 【答案】B 【试题解析】A .常温下溶液I 的pH=7.0,则溶液I 中c (H +)=c (OH -)=1×10-7mol/L ,c (H +)<c (OH -)+c (A -),A 错误;B .常温下溶液II 的pH=1.0,溶液中c (H +)=0.1mol/L ,K a =+-(H )(A )(HA)c c c ⋅=1.0×10-3,c 总(HA)=c (HA)+c (A -),则--0.1(A )(HA)-(A )c c c 总=1.0×10-3,解得-(A )(HA)c c 总=1101,B 正确; C .根据题意,未电离的HA 可自由穿过隔膜,故溶液I 和II 中的c (HA)相等,C 错误;D .常温下溶液I 的pH=7.0,溶液I 中c (H +)=1×10-7mol/L ,K a =+-(H )(A )(HA)c c c ⋅=1.0×10-3,c 总(HA)=c (HA)+c (A -),-710[(HA)(HA)](HA)c c c -总=1.0×10-3,溶液I 中c 总(HA)=(104+1)c (HA),溶液II 的pH=1.0,溶液II 中c (H +)=0.1mol/L ,K a =+-(H )(A )(HA)c c c ⋅=1.0×10-3,c 总(HA)=c (HA)+c (A -),0.1[(HA)(HA)](HA)c c c -总=1.0×10-3,溶液II 中c 总(HA)=1.01c (HA),未电离的HA 可自由穿过隔膜,故溶液I 和II 中的c (HA)相等,溶液I 和II 中c 总(HA)之比为[(104+1)c (HA)]∶[1.01c (HA)]=(104+1)∶1.01≈104,D 错误; 答案选B 。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2021年高考化学复习专项训练含解析答案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1.现有常温下的四种溶液,pH见下表: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分别加水稀释10倍,四种溶液的pH:①>②>④>③B.将③、④分别稀释到pH=5,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的浓度均减小100倍C.在①、②中分别加入适量的NH4Cl晶体后,①的pH减小,②的pH不变D.将①、④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11.【答案】A【解析】A项,稀释相同倍数时,强酸、强碱的pH变化大,故分别加水稀释10倍后,NaOH溶液的pH=10,氨水的pH>10,盐酸的pH=4,醋酸溶液的pH<4;B项,酸碱加水稀释后,H2O的电离程度增大;C项,在①、②中分别加入适量NH4Cl晶体后,①、②的pH均减小;D项,将①、④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氨水过量,溶液呈碱性,则>1。
2.已知某温度下CH3COOH和NH3·H2O的电离常数相等,现向10 mL浓度为0.1 mol·L-1的CH3COOH溶液中滴加相同浓度的氨水,在滴加过程中( )A.水的电离程度始终增大B.先增大再减小C.c(CH3COOH)与c(CH3COO-)之和始终保持不变D.当加入氨水的体积为10 mL时,c(NH)=c(CH3COO-)2.【答案】D【解析】A项,醋酸显酸性,水的电离平衡受到抑制,在滴加NH3·H2O的过程中,酸性减弱,水的电离程度受到抑制的程度减小,电离程度增大,当CH3COOH反应完后,加入的NH3·H2O会抑制水的电离,电离程度减小,错误;B项,在向醋酸中滴加氨水的过程中,碱性增强酸性减弱,c(OH-)一直增大。
由NH 3·H2O NH+OH-可知,K=,则=,而K是常数,故一直减小,错误;C项,n(CH3COOH)和n(CH3COO-)保持不变,但溶液的体积是增大的,故c(CH3COOH)与c(CH3COO-)之和逐渐减小,错误;D项,当加入氨水10 mL 时,两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H3COONH4,由CH3COOH和NH3·H2O的电离常数相等可知,CH3COO-和NH的水解程度也相等,故c(NH)=c(CH3COO-),正确。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2023年高考化学真题题源解密(新高考专用)(解析版)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目录:2023年真题展现考向一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值考向二溶度积常数及其应用考向三沉淀溶解平衡及其应用考向四酸碱中和滴定与离子浓度大小比较考向五电离平衡的综合应用真题考查解读近年真题对比考向一强、弱电解质的判断与比较考向二 溶液的pH及其应用考向三 酸碱中和滴定考向四滴定曲线分析考向五盐类水解的实质及规律考向六 盐类水解的应用考向七 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考向八溶度积常数的应用与计算考向九 沉淀溶解平衡曲线的理解与应用命题规律解密名校模拟探源易错易混速记考向一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值1(2023·浙江选考1月第13题)甲酸(CH3COOH)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工业废水中的甲酸及其盐,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含固体活性成分R3N,R为烷基)因静电作用被吸附回收,其回收率(被吸附在树脂上甲酸根的物质的量分数)与废水初始pH关系如图(已知甲酸K a=1.8×10-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活性成分R3N在水中存在平衡:R3N+H2O⇌R3NH++OH-B.pH=5的废水中c HCOO-:c(HCOOH)=18C.废水初始pH<2.4,随pH下降,甲酸的电离被抑制,与R3NH+作用的HCOO-数目减少D.废水初始pH>5,离子交换树脂活性成分主要以R3NH+形态存在【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R3N溶液呈碱性,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R3N+H2O⇌R3NH++OH-,故A正确;由电离常数公式可知,溶液中c HCOO-c(HCOOH)=K ac(H+),当溶液pH为5时,溶液中c HCOO-c(HCOOH)=1.8×10-41.0×10-5=18,故B正确;由图可知,溶液pH为2.4时,废水中的甲酸及其盐回收率最高,当溶液中pH小于2.4时,随溶液pH下降,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甲酸的电离被抑制,溶液中甲酸根个离子浓度减小,与R3NH+作用的数目减小,故C正确;由图可知,R3N溶液呈碱性,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R3N+H2O⇌R3NH++OH-,当废水初始pH大于5时,平衡向左移动,离子交换树脂活性成分主要以R3N形态存在,故D错误。
备战高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化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的经典综合题及答案解析

备战高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化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的经典综合题及答案解析一、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1.以环己醇为原料制取己二酸[HOOC(CH2)4COO H]的实验流程如下:其中“氧化”的实验过程:在250mL四颈烧瓶中加入50 mL水和3.18g碳酸钠,低速搅拌至碳酸钠溶解,缓慢加入9.48g(约0.060 mol)高锰酸钾,按图示搭好装置:打开电动搅拌,加热至35℃,滴加3.2 mL(约 0.031 mol) 环己醇,发生的主要反应为:-KMnO/OH−−−−→ KOOC(CH2)4COOK ∆H<04<50℃(1)“氧化”过程应采用____________加热(2)“氧化”过程为保证产品纯度需要控制环己醇滴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为证明“氧化”反应已结束,在滤纸上点1滴混合物,若观察到___________则表明反应已经完成。
(4)“趁热抽滤”后,用___________进行洗涤(填“热水”或“冷水")。
(5)室温下,相关物质溶解度如表:化学式己二酸NaCl KCl溶解度g/100g水 1.4435.133.3“蒸发浓缩”过程中,为保证产品纯度及产量,应浓缩溶液体积至_________(填标号)A.5mL B.10mL C.15mL D.20mL(6)称取己二酸(Mr-=146 g/mol)样品0.2920 g,用新煮沸的50 mL 热水溶解,滴入2滴酚酞试液,用0.2000 mol/L NaOH 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 NaOH 的平均体积为 19.70 mL。
NaOH 溶液应装于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己二酸样品的纯度为________。
【来源】四川省成都七中2020届高三理科综合二诊模拟考试化学试题【答案】水浴为保证反应温度的稳定性(小于50℃)或控制反应温度在50℃以下未出现紫红色热水 C 碱式滴定管 98.5%【解析】【分析】由题意可知,三颈烧瓶中加入3.18克碳酸钠和50mL 水,低温搅拌使其溶解,然后加入9.48g 高锰酸钾,小心预热溶液到35℃,缓慢滴加3.2mL 环己醇,控制滴速,使反应温度维持在45℃左右,反应20min 后,再在沸水浴上加热5min 促使反应完全并使MnO 2沉淀凝聚,加入适量亚硫酸氢钠固体除去多余高锰酸钾,趁热过滤得到MnO 2沉淀和含有己二酸钾的滤液,用热水洗涤MnO 2沉淀,将洗涤液合并入滤液,热浓缩使滤液体积减少至10mL 左右,趁热小心加入浓硫酸,使溶液呈强酸性(调节pH =1~2),冷却结晶、抽滤、洗涤、干燥,得己二酸白色晶体;(1)氧化过程需要使反应温度维持在35℃左右;(2)因为滴速对溶液的温度有影响,为保证产品纯度,需要控制反应温度;(3)为证明“氧化”反应已结束,就是检验无高锰酸钾即可;(4)根据减少物质的损失,结合物质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分析;(5)室温下,根据相关物质溶解度,“蒸发浓缩”过程中,要保证产品纯度及产量,就是生成的杂质要依然溶解在溶液中,据此计算应浓缩溶液体积;(6)①根据仪器的特点和溶液的性质选取仪器;②称取已二酸(Mr =146g/mol)样品0.2920g ,用新煮沸的50mL 热水溶解,滴入2滴酚酞试液,用0.2000mol/L NaOH 溶液滴定至终点,进行平行实验及空白实验后,消耗NaOH 的平均体积为19.70mL ;设己二酸样品的纯度为ω,根据HOOC(CH 2)4COOH ~2NaOH 计算。
备战高考化学压轴题之化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备战高考题型整理,突破提升)及答案解析

备战高考化学压轴题之化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备战高考题型整理,突破提升)及答案解析一、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1.三草酸合铁酸钾K 3[Fe(C 2O 4)3]·3H 2O 是一种绿色晶体,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光照或受热易分解。
实验室要制备K 3[Fe(C 2O 4)3]·3H 2O 并测定2-24C O 的含量。
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I .FeC 2O 4·2H 2O 的制备向烧杯中加入5.0g(NH 4)2Fe(SO 4)2·6H 2O 、15mL 蒸馏水、1mL3moL/L 的硫酸,加热溶解后加入25mL 饱和H 2C 2O 4溶液,继续加热并搅拌一段时间后冷却,将所得FeC 2O 4·2H 2O 晶体过滤、洗涤。
(1)制备FeC 2O 4·2H 2O 时,加入3mol /L 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 .K 3[Fe(C 2O 4)3]·3H 2O 的制备向I 中制得的FeC 2O 4·2H 2O 晶体中加入10mL 饱和K 2C 2O 4溶液,水浴加热至40℃,缓慢加入过量3%的H 2O 2溶液并不断搅拌,溶液中产生红褐色沉淀,H 2O 2溶液完全加入后将混合物加热煮沸一段时间,然后滴加饱和H 2C 2O 4溶液使红褐色沉淀溶解。
向溶液中再加入10mL 无水乙醇,过滤、洗涤、干燥。
(2)制备过程中有两个反应会生成K 3[Fe(C 2O 4)3],两个化学方程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Fe(OH)3+3K 2C 2O 4+3H 2C 2O 4=2K 3[Fe(C 2O 4)3]+6H 2O 。
(3)H 2O 2溶液完全加入后将混合物加热煮沸一段时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I .2-24C O 含量的测定称取0.22g Ⅱ中制得的K 3[Fe(C 2O 4)3]·3H 2O 晶体于锥形瓶中,加入50mL 蒸馏水和15mL3mol /L 的硫酸,用0.02000mol /L 的标准KMnO 4溶液滴定,重复3次实验平均消耗的KMnO 4溶液体积为25.00mL 。
高考物理选修4《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题型总结》复习资料(有答案)

高考必考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要点和答案解析§1 知识要点一、弱电解质的电离1、定义:电解质、非电解质 ;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C )A 、能溶于水的盐是强电解质,不溶于水的盐是非电解质;B 、强电解质溶液中不存在溶质分子;弱电解质溶液中必存在溶质分子;C 、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也一定是强电解质;D 、Na 2O 2和SO 2溶液于水后所得溶液均能导电,故两者均是电解质。
2、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本质区别:在一定条件下(溶于水或熔化)能否电离(以能否导电来证明是否电离)电解质——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 非电解质——共价化合物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鉴别方法: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B )A 、非电解质一定是共价化合物;离子化合物一定是强电解质;B 、强电解质的水溶液一定能导电;非电解质的水溶液一定不导电;C 、浓度相同时,强电解质的水溶液的导电性一定比弱电解质强;D 、相同条件下,pH 相同的盐酸和醋酸的导电性相同。
3、强电解质与弱电质的本质区别:在水溶液中是否完全电离(或是否存在电离平衡)注意:①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 ②SO 2、NH 3、CO 2等属于非电解质 ③强电解质不等于易溶于水的化合物(如BaSO 4不溶于水,但溶于水的BaSO 4全部电离,故BaSO 4为强电解质)4、强弱电解质通过实验进行判定的方法(以HAc 为例):(1)溶液导电性对比实验; (2)测0.01mol/LHAc 溶液的pH>2;(3)测NaAc 溶液的pH 值; (4)测pH= a 的HAc 稀释100倍后所得溶液pH<a +2(5)将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HAc 溶液和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碱性(6)中和10mLpH=1的HAc 溶液消耗pH=13的NaOH 溶液的体积大于10mL;(7)将pH=1的HAc 溶液与pH=13的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酸性(8)比较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HAc 溶液与盐酸分别与同样的锌粒反应产生气体的速率最佳的方法是 和 ;最难以实现的是 ,说明理由 。
溶液与离子平衡习题

第3章溶液与离子平衡习题一、思考题1. 稀溶液有哪些依数性?产生这些依数性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 说明稀溶液定律的适用条件。
3. 将下列水溶液按照其凝固点的高低顺序排列:1 mol·kg-1 NaCl,1 mol·kg-1 H2SO4,1 mol·kg-1 C6H12O6,0.1mol·kg-1 CH3COOH,0.1 mol·kg-1NaCl,0.1 mol·kg-1 C6H12O6,0.1 mol·kg-1 CaCl2。
4. 在冬天抢修土建工程时,常用掺盐水泥沙浆,为什么?5. 说明CaCl2可用来作干燥剂的原理。
6. 人体输液时,所用的盐水和葡萄糖溶液浓度是否可以任意改变?为什么?7. 什么是溶液的渗透现象?渗透压产生的条件是什么?如何用渗透现象解释盐碱地难以生长农作物?8. 人在河水中游泳,眼睛会感到不适,而在海水中游泳却没有这种不适感觉,为什么?9. 什么叫反渗透现象?主要应用有哪些?10. 有人说:因为K w= c(H+)·c(OH-),K w是常数,所以中性溶液的pH值一定等于7.0,你认为对吗?11. 写出下列各种物质的共轭酸或共轭碱:(1)H2S (2)CN-(3)H2PO4-(4)NH4+(5)HCO3-12. 指出下列物质中哪些是酸?哪些是碱?哪些既是酸又是碱?NH4+、OH-、Al (OH)3、F -、H2O2、B (OH)3、H2PO4-、HS-、H2O13. 如何判断酸碱的强弱?根据质子理论说明酸碱反应的规律。
14. 弱酸的解离常数和解离度有何异同点。
15. 比较浓度相同的无机多元弱酸的酸性强弱时,为什么只需比较它们的一级离解常数就可以了。
16. 为什么缓冲溶液具有缓冲作用,缓冲溶液可对少量的酸碱引起的pH的改变起到稳定的作用。
17. 如何选择缓冲溶液?18. 指出下列各组水溶液,当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时,哪些可以作为缓冲溶液,为什么?(1) NaOH(0.10 mol·dm-3)- HCl(0.20 mol·dm-3)(2) HCl(0.10 mol·dm-3)- NaAc(0.20 mol·dm-3)(3) HCl(0.10 mol·dm-3)- NaNO2(0.050 mol·dm-3)(4) HNO2(0.30 mol·dm-3)- NaOH(0.15 mol·dm-3)19. 解释沉淀在下述介质中的溶解度变化的原因:⑴ AgCl沉淀在1mol·dm-3 KNO3溶液中溶解度比纯水中大;⑵ AgCl沉淀在0.001mol·dm-3HCl溶液中溶解度比纯水中小;⑶ AgCl沉淀在1mol·dm-3 NH3水溶液中溶解度比纯水中大。
高考化学专题——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2018 年高考化学专题——水溶液中的离子均衡考点一:水溶液中离子均衡的存在1、弱电解质的电离均衡及其影响要素弱电解质的电离均衡指在必定条件下(温度、浓度),弱电解质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联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时的状态。
( 1)内因弱电解质自己,如常温下K(HF)>K(CH 3COOH) 。
(2)外因以CH3COOH CH 3COO -+H+为例①温度:弱电解质的电离过程一般是吸热的,高升温度,电离均衡向右挪动,CH 3COOH 电离程度增大,c(H +)、 c(CH 3COO -)增大。
②浓度:加水稀释 CH3COOH 溶液,电离均衡向右挪动,电离程度增大。
n(CH 3COO-)、+n(H )增大,但-+c(CH 3COO )、 c(H ) 减小。
③同离子效应:在弱电解质溶液中加入同弱电解质拥有同样离子的强电解质,电离均衡向逆反响方向挪动。
比如0.1 mol/L的醋酸溶液中存在以下均衡CH3COOH CH3COO-+H +。
加入少量CH 3COONa 固体或 HCl ,因为增大了c(CH 3COO -)或 c(H +),使 CH3COOH 的电离均衡向逆反响方向挪动。
前者使 c(H +) 减小,后者使 c(H +)增大。
④化学反响:在弱电解质溶液中加入能与弱电解质电离产生的某种离子反响的物质时,可使电离均衡向电离的方向挪动。
比如,在 CH 3COOH 溶液中加入 NaOH-+ 2- + + 或 Na2CO3溶液,因为 OH +H =H 2O、CO 3 +2H = H 2O+CO 2↑,使 c(H )减小,均衡向着电离的方向挪动。
2、水的电离(1)影响水的电离均衡的要素①温度:若高升温度,促使水的电离,因为水的电离吸热,故水的电离均衡向右挪动,c(H + )与 c(OH -)同时增大, K W增大 pH 变小,但因为 c(H+ )与 c(OH -)一直保持相等,故仍显中性。
如纯水的温度由25 ℃高升到 100 ℃,则 c(H +)与 c(OH -)都从 1×10 -7- 1增大为 1×10 - 6 - 1 - 14增大为 1×10- 12由 7 变成 6,m ol ·L mol ·L , K W由 1×10 , pH +-因为 c(H )= c(OH ),仍旧显中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凝固点由高到低顺序为: (6)>(4)>(5)>(7 )> (2 )> (1 )>(3)
7
4. 对极稀的同浓度溶液来说,MgSO4的摩尔电导率 差不多是NaCl 摩尔电导率的两倍。而凝固点下降却大 致相同,试解释之。 解:摩尔电导率与离子浓度和离子电荷数成正比, 而依数性溶液凝固点下降只与粒子数目有关。 MgSO4与 NaCl 均为AB型强电解质,故其凝固点下 降大致相同;MgSO4 解离生成的均为二价的离子,而 NaCl 解离生成的均为一价离子,故MgSO4的摩尔电导 率差不多是 NaCl 摩尔电导率的两倍。
2
1. 是非题(对的在括号内填“+”号,错的填“-”号) (4)PbI2 和 CaCO的溶度积均近似为10-9,从而可 知在其的饱和溶液中,前者的 Pb2+浓度与后者的 Ca2+ 浓度近似相等。 ( -) 难溶电解质类型不同,Ks与溶解度s关系不同。 (5)MgCO 的溶度积 Ks=6.82×10-6,这意味着所 2 2+ c (CO 有含有固体 MgCO3 的溶液中,c (Mg )= 3 ) = 6.82×10-6。 (- )
2 为布朗斯特碱,会发生系列酸碱反应,两 CO3
者浓度不一定相等。
3
2. 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入括号内) (1)往1 mol· dm-3 0.10 mol· dm-3 HAc溶液中加入一 些 NaAc 晶体并使之溶解,会发生的情况是 (b,c) (a)HAc的α值增大 (b)HAc的α值减小 (c)溶液的pH增大 (d)溶液的pH减小 解:根据解离平衡 HAc H++Ac加入NaAc以后,c(Ac-)增大,平衡向左移动,HAc 的解离度α降低、 c(H+)减小、pH增大。 (2)设氨水的浓度为c,若将其稀释1倍,则溶液 c (OH-)为 (c ) 1 1 (a) 2 c (b)2 K b c (c) K b c / 2 (d)2c
4
2. 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入括号内) (3)下列各种物质的溶液浓度均为0.01 mol· dm-3, 按它们的渗透压递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c ) (a)HAc-NaCl-C6H12O6-CaCl2 (b)C6H12O6-HAc-NaCl-CaCl2 (c)CaCl2-NaCl-HAc-C6H12O6 (d)CaCl2-HAc-C6H12O6 -NaCl 解:依数性与溶液中分子或离子总数有关,而与 粒子种类和本性无关(ΔTf= kf m) 。即 AB2或A2B型强电解质溶液>AB型强电解质溶液 > 弱电解质溶液 >非电解质溶液。
第四章 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习题课(修改)
1
1. 是非题(对的在括号内填“+”号,错的填“-”号)
(1)两种分子酸 HX 溶液和HY溶液有同样的 pH, 则这两种酸的浓度(mol· dm-3)相同。 (- )
分子酸均为不完全解离的弱酸,其酸度或 pH 与 两种酸的浓度及解离度α有关。 (2)0.10 mol· dm-3 NaCN 溶液的 pH比相同浓度的 NaF溶液的pH要大,这表明CN-的Kb值比F-的Kb值大。 (+ ) (3)有一由 HAc-Ac- 组成的缓冲溶液,若溶液中 c (HAc) > c (Ac-),则该缓冲溶液抵抗外来酸的能力 大于抵抗外来碱的能力。 (- )
8
5. 海水中盐的总浓度约为 0.60 mol· dm-3(以质量分 数计约为3.5%)。若均以主要组分NaCl计,试计算海 水开始结冰的温度和沸腾的温度,以及在 25℃时用反 渗透法提取纯水所需的最低压力(设海水中盐的总浓 度若以质量摩尔浓度表示时也近似为 0.60 mol· dm-3)。 解: (1)ΔTb= kb m = 0.515 K· kg· mol-1 ×2×0.60 mol· kg-1 = 0.62 K 故海水沸腾的温度为=100℃ + 0.62℃ =100.62 ℃
5
2. 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入括号内) (4)设AgCl在水中,在0.01 mol· dm-3 CaCl2中,在 0.01 mol· dm-3 NaCl 中以及在0.05mol· dm-3 AgNO3中的 溶解度分别为s0、s1、s2和s3,这些量之间正确关系是 (a)s0>s1>s2> s3 (b)s0>s2>s1>s3 (c)s0>s1=s2>s3 (d)s0>s2>s3>s1 ( b) (5)下列固体物质在同浓度 Na2S2O3溶液中溶解度 ( 以1dm3 Na2S2O3 溶液中能溶解该物质的物质的量计) 最大的是 (c) (a)Ag2S (b)AgBr (c)AgCl (d)AgI
6
3. 将下列水溶液按其凝固点的高低顺序排列 。 (1)1mol· kg-1 NaCl (2)1mol· kg-1 C6H12O6 (3)1mol· kg-1 H2SO4 (4)0.1mol· kg-1 CH3COOH (5)0.1mol· kg-1 NaCl (6)0.1mol· kg-1 C6H12O6 (7)0.1mol· kg-1 CaCl2
10
6. (1)写出下列各物质的共轭酸: 2 (a)CO3 (b)HS- (c)H2O (d)HPO2 4 (e)NH3 (f)S2解 ( 1)
质子碱
2 CO3 HCO3
HS-
H2O
NH3
NH 4
S2HS-
HPO2 4 H2 PO4
共轭酸
H2S
H3O+
(2)写出下列物质的共轭碱: (a)H3PO4 (b)HAc (c)HS- (d)HNO2 (e)HClO (f)H2CO3 ( 2)
9
(2) ΔTf= kf m =1.853 K· kg· mol-1×2×0.60 mol· kg-1 = 2.22 K 故海水结冰的温度为=0 ℃ - 2.22 ℃ = - 2.22 ℃ (3) ∏ = cRT = 2×0.60 mol· dm-3 ×103 dm3 · m-3 ×8.314 Pa· m3· mol-1· K-1 = 3.0×106 Pa = 3.0 MPa 故25℃时用反渗透法提取纯水的最低压力为3.0 M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