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

合集下载

2015-2016八年级上物理期末(附答案)

2015-2016八年级上物理期末(附答案)

2015-2016八年级上物理期末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一架托盘天平底座的铭牌上标有“200 g ”的字样,其表示的含义是( )A.砝码盒内最大砝码的质量是200 gB.天平的最大称量值是200 gC.天平自身的质量是200 gD.天平标尺的分度值为200 g2.离心玻璃棉作为一种新型的吸声建筑材料得到工人们的广泛使用,利用其控制噪声属于下列方法中的( )A .在声源处控制噪声B .在传播途径中控制噪声C .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 .无法判断3.右图是海波的熔化图像,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A .海波的沸点是48℃B .海波在BC 段放出了热量C .海波在温度为48℃时一定是液态D .6min 时海波开始熔化4.我国科学家通过自主创新研制的飞机刹车片是一种特殊的碳材料.其主要特性是:硬度几乎不随温度而变化,当温度升高到2000℃时硬度才会适度变小,但不会熔化,温度3000℃时开始升华.关于这种碳材料的分析,正确的是( )A .发生升华时要吸收热量B .熔点是2000℃C .沸点是3000℃D .凝固点是3000℃5.社会上食品造假事件时有发生。

小明的奶奶从自由市场上购买了一箱牛奶,小明想知道牛奶是否掺水。

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在牛奶中掺水后,掺水含量与牛奶密度的关系如)A.未掺水B.掺水含量20%以下C.掺水含量20%~30%D.掺水含量30%以上6.如图6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是:( )第3题图图6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光照在不透明物体上时,我们看到的物体的颜色由照射光的颜色决定B .光照在透明物体上时,我们看到的物体的颜色由透过它的色光决定C .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出不同的紫外线,来实现电视机的遥控D .红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8.甲、乙是两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若甲、乙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3,所用的时间之比是1:2,则甲、乙的速度之比是( ) A .3∶2B .3∶1C .3∶4D . 4∶39.在学校运动会上,小明参加的项目是百米赛跑,并以12.5s 的优异成绩获得冠军.关于 小明的百米赛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小明在前50 m 一定用了6.25 s B .小明的平均速度是8m/S C .小明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D .小明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是8 m/S10.小青用若干个小发光体组成形状如“E ”的发光物体,如图甲所示,将发光物体、凸透镜、光屏依次组装到光具座上并调整好,在光屏上形成的像如图乙所示,如果将“E ”换成“F ”(如图丙),在同一位置观察,屏上的像应是( ) 二、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33分)11.上自习课时,调皮的小龙在教室走廊放声歌唱,他手摸喉头,感觉到喉头在 ;教室里的同学都听到了歌声,表明声音可以通过 传播;正在座位上静心思考的小娟没向外看就断定是小龙在唱歌,小娟判断的依据是:不同同学声音的 不同. 12.女高音与男低音中的“高”与“低”是指声音的______不一样,这主要是由声源振动的______决定的,引吭高歌与低声细语中的“高”与“低”是指声音的______不一 样,主要是由声源振动的______决定的.13.在防范甲型H1N1流感疫情中,体温计发挥了重要作用.水银体温计是根据水银的________________性质制成的,读数时看到的是水银柱的正立、________的________第13题第16题图甲乙丙第10题图AB CD像.下图中体温计的示数是______°C ,请写出一点有关体温计使用的注意事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水是生命之源,它在生活中的用途非常广泛.我国北方地区冬季贮菜时,人们常在地窖里放几桶水,这是利用水的 (填物态变化名称) 热,以防止地窖里的菜被冻坏;冬季在空调房间里,人们也常会放盆水,这是利用水的 (填物态变化名称)来提高房间里的空气湿度;清晨禾叶上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寒冬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15.看电影时,因为电影幕布发生________反射,所以各个方向的观众都能看到画面;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 (填“正立”或“倒立”)的缩小的 (填“实像”或“虚像”).16.如图16所示,用刻度尺A 和B 分别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其中A 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用其测量的物体长度为______厘米;用B 刻度尺测物体时长度为________毫米.17.闻名于世的“芜湖铁画”以铁代墨,以锤为笔,锻铁成画.在制作微型铁画时,工人师傅常使用放大镜,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放大镜实际上是_______透镜,这种透镜对光线具有_________作用,可用于矫正__________(选填“近”或“远”)视眼.18.如图所示,一束光以60°的入射角射到平静的水面上,反射角等于 度,折射角 入射角(选填“大于”或“小于”) .19.郑州快速公交(BRT)已在今年5月底开通运行.某时刻(t =0)有一辆快速公交车甲和一辆普通公交车乙,从同一路口同时向东匀速行驶.它们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则运行4min 后,乙车相对于甲车向 方向行驶,两车相距 m . 20.金秋十月,小林同学郊游时,用25min 走完1.8km ,休息15min 后,再用20min 走完1.8km ,那么他在前25min 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km/h ,后20min 内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km/h ,全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m/s . 三、解答题(本题共6小题,共47分) 21.(6分)按要求完成下列光路图.(1)如图甲所示,两面平面镜互相垂直,一束光线斜射到平面镜上,请在图甲中完成光路图; (2)请在图乙中画出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3)如图丙所示,平面镜前有一线状发光物体AB ,请作出AB 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第18题图 第19题图22. 如图7所示,有一束入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沿的方向射出,请在图中找出平面镜的位置并画出平面镜。

2016届连云港市初二物理期末试卷

2016届连云港市初二物理期末试卷

2016届连云港市初二物理期末试卷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单选题1.在野外施工中,需要使质量m=4.20kg的铝合金物体升温.除了保温瓶中尚存有温度t=90.00C的1.200kg的热水外,无其他热源.试提出一个操作方案,能利用这些热水使构件从温度t0=10.00C升温到66.00C以上(含66.00C),并通过计算验证你的方案.已知铝合金的比热容C=0.880×103J/(kg·℃),水的比热容C0=4.20×103 J/(kg·℃),不计向周围环境散失的热量.2.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高是指()A.有用功多B.额外功少C.总功多D.有用功占总功的比例高3.在4×400米接力赛跑中,每个接力点都有一段接力区。

在前一个运动员接近接力区时,下一棒的运动员总是提前跑动起来准备接棒,这是为了:()A.使前一个运动员提高速度,下一-棒的运动员在前面领跑B.使两人相对静止,便于传递接力棒C.让下一棒的运动员提前热身D.提高运动的观赏性4.两只轮船沿河岸顺流而下,甲船在前,乙船在后,甲船的速度大于乙船的速度,甲船上的人感到乙船在后退,甲船上的人所选择的参照物为:()A.甲船; B.乙船; C.一定运动; D.都有可能.5.李白在《望天门山》一诗中写道“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作者在这两句优美的诗句中,先后选择的参照物是: ()A.岸边和行船; B.行船和岸边; C.都是行船; D.都是岸边.6.下图的四幅用箭头标明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的图中,有一幅是错误的,则错误的是()7.一台组装齐全的直流电动机模型,接通电源后电机不转,用手拨动一下转子后,线圈转子就正常转动起来,则它开始时不转的原因可能是:()A.线圈内部断路;B.电刷与换向器接触不良;C.磁铁的磁性不强,或线圈中的电流不够大;D.线圈正好处于平衡位置.8.(09金华)小明将微风电风扇与小灯泡按如图所示的电路连接并进行实验,用手快速拨动风扇叶片,这时发现小灯泡发光,微风电风扇居然变成了“发电机”。

2015-2016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答案)

2015-2016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答案)

2015-2016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2*12)1.你认为下列数据中最接近事实的是()A.某同学正常的体温是47℃B.人的大拇指指甲宽约为1dmC.人的正常步行速度是1.2m/s D.一个成年人的质量是1×104g2.如图所示为“制造云和雨”的实验装置,在一只加少许湿沙子的大烧杯口盖一只盘子,盘里放入一些冰块,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

该过程中没有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凝固B.熔化C. 汽化D.液化3.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我们平日看到的水中之物比实际浅,就是因为光的折射造成的B.我们看到红颜色的物体,是因为光照在这个物体上,把红光都吸收了,所以是红颜色C.红外线可以用来加热取暖,适量照射还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D.雨后的天空,可以看到彩虹,是光的反射造成的4..如图,在注有清水的试管内留有一稍大的空气泡,使太阳光的正上方向下照,观察试管下方的白纸,可以发现白纸上与空气泡相对应的位置上,有一椭圆黑影,而其他部分竟是一条与试管平行的亮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试管充满水的地方相当于凸透镜,气泡与周边的水组成凸透镜B、试管充满水的地方相当于凹透镜,气泡与周边的水组成凹透镜C、试管充满水的地方相当于凸透镜,气泡与周边的水组成凹透镜D、试管充满水的地方相当于凹透镜,气泡与周边的水组成凸透镜5.有一种电子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

关于电子牙刷,正确的说法是( )A:刷牙时,人听不到超声波,是因为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B: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C: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6.一物体位于焦距为5厘米的凸透镜前,从距离透镜25厘米处逐渐靠近距离10厘米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的变化情况是()A.逐渐变大,而且始终比物大B.逐渐变小,但始终比物大C.不管怎样变化,始终比物大D.逐渐变大,但始终比物小7.生活中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时间久了会明显变小,是因为樟脑丸蒸发为气体跑掉了B.冬天教室的玻璃窗上会“出汗”或结“冰花”,冰花结在外表面,“汗”出在内表面。

连云港市东海县初二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连云港市东海县初二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连云港市东海县初二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1. (2分)据报道,2014年9月7日至14日,中国海军039型潜艇长城329号访问了斯里兰卡科伦坡,这是中国海军首次派遣潜艇出国访问.若核潜艇完全潜入海水中,受到的浮力是F1 ,上表面受到的压强是p1 ,排除一部分水后,核潜艇缓慢上升,在未露出水面前,受到的浮力是F2 ,上表面受到的压强是p2 ,则()A . F1<F2 p1=p2B . F1=F2 p1>p2C . F1>F2 p1<p2D . F1=F2 p1=p22. (2分) (2017八上·宜宾期末) 2011年11月3日凌晨,“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从对接机构接触开始,经过捕获、缓冲、拉回、锁紧四个步骤,实现刚性连接,形成组合体如图所示,中国载人航天首次空间交会对接试验获得成功.那么,对接后的“神舟八号”飞船相对下列哪一个参照物是静止的()A . 月球B . 地球C . 太阳D . “天宫一号”飞行器3. (2分)在电话中听到熟人说话可辨别对方是谁,是靠辨别对方发出的声音的()A . 音色B . 频率C . 音调D . 响度4. (2分)下列措施中,在传播途径中减弱噪声的是()A . 在市区内,禁止机动车鸣笛B . 在嘈杂的车间,工人戴着防噪声耳罩C . 机动车辆都安装有消声器D . 现代城市住宅安装双层中空玻璃窗5. (2分)舞蹈演员在练功房练习,当她向平面镜靠近时,她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将()A . 与人的距离变大,像变大B . 与人的距离变小,像大小不变C . 与人的距离变小,像变大D . 与人的距离变大,像不变6. (2分)测量的误差是指()A . 准确值与估计值之间的差异B . 估计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C . 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D . 测量值与估计值之间的差异7. (2分)下列现象能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的是()A . 水中倒影B . 灯下影子C . 墙上手影D . 水面“折”枝8. (2分)一杯水倒掉一半后,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 质量变小,密度不变B . 质量不变,密度不变C . 质量变小,密度变小D . 质量不变,密度变小9. (2分)下列光学仪器中能成倒立、缩小实像的是()A . 照相机B . 凸面镜C . 平面镜D . 幻灯机10. (2分)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A . 暮春,小草挂上露珠,是液化形成的B . 盛夏,人在电风扇下吹风感到清凉,是蒸发的原因C . 深秋,时有白霜生成,是凝固所致D . 隆冬,冰冻的衣物晾干,为升华现象二、填空题 (共14题;共63分)11. (2分)如图是以相同速度、向同样方向前进的卡车和联合收割机。

人教版2015---2016年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答案)及解析(2021年整理)

人教版2015---2016年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答案)及解析(2021年整理)

(完整)人教版2015---2016年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答案)及解析(word 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人教版2015---2016年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答案)及解析(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人教版2015---2016年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答案)及解析(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人教版2015--—2016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考试卷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考号______一、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30分)1.(2015·贵州安顺)下列有关声与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和“光”总是沿直线传播B。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C.“蟋蟀在鸣叫”说明蟋蟀是声源;“金光闪闪”说明金子是光源D。

超声波和次声波的传播都需要介质2。

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其物态变化属于液化的是( )3。

家住三楼的王琴早上醒来,听到同学李娟在楼下喊她一起上学,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A.王琴能听到楼下的叫喊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B.李娟的叫喊声很大,说明她的音调高C.王琴从叫喊声中听出是李娟,她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D.王琴的妈妈提醒她下楼时脚步要轻些,这是为了减弱噪声4.下列关于透镜的应用,叙述错误的是( )A。

近视眼矫正应该配戴凹透镜B。

人眼球中的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凸透镜C.放大镜实际上是一块凹透镜D。

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5。

某种物质的物态变化过程如图所示,该图象可以反映()A。

江苏省连云港市2015-2016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模拟试题6

江苏省连云港市2015-2016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模拟试题6

横沟中学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物理模拟试题(6)一、选择(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一支新“中华牌”2B铅笔的长度,最接近于下列中的哪一个:()A.17.5 m B.17.5 dm C.17.5 cm D.17.5 mm2.神舟七号载人飞船于2008年9月25日发射升空,并成功实施了中国航天员首次太空出舱活动.宇航员出舱后,在舱外停留的那一刻:()A.以地球为参照物,飞船是静止的B.以飞船为参照物,宇航员是静止的C.以地球为参照物,宇航员是静止的D.以月球为参照物,宇航员和飞船都是静止的3.将少量粉末状的樟脑装入烧瓶,用酒精灯缓缓加热,封闭在瓶内的树枝上逐渐出现美丽的“人造雪景”.从烧瓶中取出树枝,“雪景”慢慢消失,消失过程中主要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升华B.凝华C.汽化D.液化4.适当照射太阳光对人体有益,但过量照射却对人体有害,对人体造成伤害的主要是:()A.可见光B.X射线C.红外线D.紫外线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看到平面镜中的像,是像发出的光射入了眼睛B.比镜面大的物体,不可能在平面镜中成完整的像C.遮光板在平面镜的后方,会遮住平面镜所成的像D.站在平面镜前的人逐渐远离镜面,像的大小不变6.有一种专门存放贵重物品的“保险箱”,当人们存放自己的贵重物品后,用仪器记录自己的“手纹”、“眼纹”、“声纹”等信息,以便今后用这些独有的信息才能取自己的东西,防止被别人盗领.这里的“声纹”,主要记录存放的是人发声的哪个特征:()A.音调B.响度C.音色D.三者都有7.如图所示,是光线斜射在空气与玻璃的界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凝固和凝华现象都具有致冷作用B.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C.所有固体熔化时温度都保持不变D.液体沸腾时对它继续加热,温度继续升高9.在运动会的100m决赛上,中间过程小明落后于小强,冲刺阶段小明加速追赶,结果他们同时到达终点.关于小明和小强在整个100m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人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B.小明的平均速度比小强小C.小明的平均速度比小强大D.无法比较他们的平均速度10.龟兔赛跑是个有趣并富有哲理的寓言故事.请你观察这幅反映“新龟兔百米赛跑”的路程(s)—时间(t)图像,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比赛时,乌龟先出发B.比赛结果是乌龟获胜C.比赛途中,兔子和乌龟共相遇了三次D.乌龟在比赛过程中在做匀速直线运动11.如图所示,常温下的两个烧杯分别盛有冰块和热水,杯口分别盖有玻璃片a、b.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玻璃片表面出现小水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水珠都在a、b的上表面B.小水珠都在a、b的下表面C.小水珠在a的下表面、b的上表面D.小水珠在a的上表面、b的下表面12.如图所示,点光源位于凸透镜的主轴上,凸透镜位置固定.当点光源位于A点时,它的像在B点;当点光源位于B点时,它的像在C点.则凸透镜位于:()A.A的左侧B.AB之间C.BC之间D.C的右侧二、填空(每小题2分,共16分)13.在下列数据后面,写上合适的单位符号:(1)一位初中生的身高为165 ;(2)一位初中生100m跑的成绩约为14 .14.骨导式助听器是通过骨质(乳突、牙齿、听骨等)的传导把声音传至内耳,从而使耳聋病人听到声音,骨导式助听器是利用(选填“固体”、“液体”或“气体”)传声原理制成的.患有近视的人,应配戴(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制成的眼镜进行视力矫正.15.2010年1月15日下午,苏州地区也能观测到“日食”现象.日食可以用光的原理来解释.在发生日食时,月亮、地球、太阳三个星球中,位于中间位置的是.16.如图所示,a、b是借助仪器观察到的两种声音的图线,从图线可知:图.表示乐音.市区禁止机动车鸣号,这是从处减少噪声污染的有效措施.17.观察拍摄的“水景”照片,发现倒影部分比景物本身要暗一些,这是光从空气射到水面时,由于光的(选填“反射”或“折射”)现象,一部分光射入了水中的缘故;观察水面下的鱼,人所看到的是鱼的(选填“虚”或“实”)像.18.光不仅能使周围变得明亮、变得温暖,还能使胶卷感光……,说明光具有.在所提供的四个事例①停在车站的公交车②流动的河水③挂在天花板上的电灯④飞翔的小鸟中:物体具有动能的是(选填序号).19.小明在散步时,测得脉搏每分钟跳动70次,每走3步通过的路程是2m.现小明走了45步,脉搏正好跳动35次,则这段路程长为m,他散步的平均速度为m/s.三、作图与实验(第21~24题,每题2分;第25题4分;第26题6分;第27题2分;第28题4分:第29~30题,每题2分:共28分)21.如图21所示,点光源S发出的一条光线SO斜射到平面镜上.请你在图中画出它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 .22.如图22所示,已知经过凸透镜的折射光线与主光轴平行,请你画出其对应的入射光线.23.如图所示,小明在两块相同的玻璃片上分别滴上质量和温度相同的水.请你仔细观察图中情景,判断小明想探究的问题是:液体蒸发快慢是否与答:【】A.水的温度有关B.水的表面积有关C.水上方的空气流速有关D.水的质量有关24.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密封的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发现听到的铃声越来越小,直至几乎听不到铃声.该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26.某校物理兴趣小组的三个同学,利用凸透镜分别进行如下实验:(1)小明用凸透镜观察书上的“YS”两个字母,情景如图甲所示.请你判断:该像的性质是.(2)小华用凸透镜观察书上的“物理世界”中间的两个字,情景如图乙所示.请你判断:观察到的现象与下列仪器中工作原理相同的是答:【】A.放大镜B.照相机C.投影仪D.平面镜(3)小强用凸透镜观察书上的“FF”两个字母,情景如图丙所示.请你判断:纸到透镜的距离为(选填“大于二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等于焦距”或“小于焦距”).27.在今年的气象日,《海口晚报》刊登了一则气象信息:“由于空气污染的影响,照射到地表的阳光越来越少.与上世纪50年代相比,到达地表的阳光平均减少10%左右.请你根据光的传播知识,说明影响地表日照的原因可能是.29.如图29所示,“太湖”牌台灯有一个顶部开口的灯罩.夜晚点亮台灯,在它上方某一高度处放一张白纸,图中黑色为阴暗区域.图中最符合实际的是答:【】30.为比较甲乙两个凸透镜的焦距大小,小明先后用甲乙两个透镜做成像实验.使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在同一水平直线上,且使两个凸透镜到光屏的距离均为20cm.实验时发现:烛焰经凸透镜甲在光屏上所成的是一个清晰缩小的像,烛焰经凸透镜乙在光屏上所成的是一个清晰放大的像.由此可以判断:凸透镜的焦距f甲f乙(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四、计算(第31题4分,第32题6分:共10分,解答要求:要写出依据的主要公式或变形公式,要有数据代入和运算结果)31.一列长300 m的火车,用50s时间匀速直线通过长700m的隧道,求该火车匀速通过隧道的速度大小。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2015-2016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
试题
东海县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八年级物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将答案标号填在选择题答题表中)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D B A B D A
题号7 8 9 10 11 12
答案 D A D D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空1分,共25分)
13.液化汽化 14.振动空气音色 15.a d
16.声源静止红 17.白纸漫反射 18.远视凸
19.○光的直线传播 20.空气的流动温度 21.浅虚
22.折射角折射光线 23.小明小华等于
三、作图和实验探究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图或每空2分,共32分.)
24.⑴略⑵3.40
25.⑴缩短加热时间⑵99 小于⑶熄灭酒精灯⑷水太多或水的初温太低
26.⑴可逆30 ⑵异⑶亮度稍暗的完整的像⑷凸透镜没有正对太阳光
27.⑴0.12 ⑵变速⑶正比⑷小
四.解答题(本大题有3个小题,共19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演算过程)28.(5分)⑴倒立、放大、实像(3分)⑵变小(2分)
29.(7分)⑴10min (2分)⑵5m/s (2分)⑶2.2m/s (3分)
30.(7分)⑴20m/s或72km/h (3分)⑵0.7s (2分)
⑶反应慢或分散注意力易出事故不超速或不酒驾(合理即可得分)(2分)
注意:请各校严格按照评分标准进行试卷的批阅,严禁抬分压分。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期末试卷及答案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期末试卷及答案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八年级物理(总分10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1.在我们学习、生活中所涉及到的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人体正常体温约为40℃B.八年级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cmC.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 D.中学生平均质量约为80千克2.一游客坐在逆流而上的轮船上说他静止选择的参照物是()A.河岸B.蓝天C.轮船D.流水3.在如下图所示的图文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4.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A.初春,河面上的冰化成水B.夏天的清晨,树叶上常有露水C. 深秋的清晨,草地上有时会有一层霜D.冬天,有时没见雪化成水,雪却不了5.如下图所示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6.下列光图路正确的是()7.冬天,常看到室外的自来水管包了一层保温材料,是为了防止水管冻裂,水管被冻裂的主要原因是()A.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B.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质量变大C.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密度变大D.水管本身耐寒冷程度不够而破裂8.小明同学学习了密度之后,归纳了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A.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B.固体物质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物质大C.同种物质的密度一定相同D.质量相同的实心铜块和铝块,铜块的体积较小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铁棒抽成铁丝质量变小B.密闭容器中的冰块加热熔化后质量变小C.一石块从平凉拿到北京质量变小D.以上说法都不对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远视眼清晰地像成在视网膜前,用凸透镜矫正B.近视眼清晰地像成在视网膜前,用凹透镜矫正C.近视眼清晰地像成在视网膜前,用凸透镜矫正D.远视眼清晰地像成在视网膜前,用凹透镜矫正11.下列现象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A.日食B猴子捞月 C.海市蜃楼 D.天空的彩虹12如下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线。

由图可知,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ρ甲、ρ乙关系是()Aρ甲<ρ乙Bρ甲=ρ乙Cρ甲>ρ乙D无法确定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13. 10m/s等于__ __k m/h, 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速度__ _m/s,光在真空中的速度__ m/s,水的密度是kg/m3它表示,实验室测质量的工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4分,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1.小明同学在学习了声现象后,总结了以下四点,其中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0×103m/sB.公路旁安装“声障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C.太空中宇航员能对话,说明声音可在真空中传播D.超声波清洗机清洗眼镜,是利用了声波能传递能量2.如图所示四个实例中,与“雾凇”形成的物态变化相同的是()A.山间的“云海”B.瓜叶上的“霜降”C.花草上的“露珠” D.江河的冰雪“消融”3.下列光学图示中正确的是()A.平面镜成像B.光的色散C.光的反射D.光从水中射入空气4.我县某校的小明同学参加体育测试时对一些物理量做了估测,与实际相符的是()A.测试时当地平均气温约为﹣15℃B.小明跑步时的步幅约为1mC.小明跑800m的平均速度约为10m/sD.小明跑完800m后脉搏跳动1次用时2s5.临时停车场内,旅游车和卡车并列同方向停放,小明坐在旅游车内看着旁边的卡车,突然感觉旅游车在向前运动.下列关于旅游车和卡车的运动情况中,可能发生的是()A.旅游车静止,卡车向前运动B.旅游车向后运动,卡车静止C.旅游车和卡车都向前运动,两车运动一样快D.旅游车和卡车都向前运动,旅游车运动更快6.下列设备应用到的物理知识解释错误的是()A.声响﹣﹣﹣利用次声波测绘海底地形B.B超﹣﹣﹣利用超声波获得人体内部信息C.遥控器﹣﹣﹣靠红外线来实现电器的控制D.验钞器﹣﹣﹣紫外线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7.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的物态变化过程图象,以下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A.该物质是晶体 B.a到b是熔化过程C.在cd段处于沸腾状态D.在bc段处于固液共存状态8.物理课上,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先让学生观察盛有干冰(固态C02)的容器外壁出现一层白霜的现象,接着学生用镊子夹取一块干冰放入装有常温水的烧杯中,令人惊讶的现象出现了:水立刻剧烈“沸腾”起来,内部有大量气泡产生,水面上方出现大量白雾.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气泡内主要是水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B.气泡内主要是干冰升华形成的二氧化碳气体C.白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滴D.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的器壁发生凝华形成的9.小明将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18cm处,光屏上得到了烛焰倒立、放大的清晰的像,然后他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了一个远视眼镜片,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10cmB.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15cmC.放置远视眼镜片后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了D.小明可将光屏远离凸透镜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10.小明在家中做“研究光的传播”实验,在玻璃缸中盛有清水,沿缸壁轻轻注入浓糖水,从侧壁水平照射激光,看到缸内光的路线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这个现象是光的反射现象B.这个现象是光的色散现象C.当搅拌缸中的水后,观察到光的路线依然是弯曲的D.当搅拌缸中的水后,观察到光的路线是沿直线传播的11.荣成烟墩角天鹅湖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万只天鹅每年冬季成群结队悄然降临,栖息越冬,这期间有大批的摄影爱好者云集于此,如图所示是一名摄影爱好者所拍的照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天鹅在水中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B.摄影爱好者使用的照相机的主要部件是镜头,它是凸透镜C.当发现天鹅没有全部进入照相机取景框内时,摄影者应靠近天鹅D.当发现天鹅没有全部进入照相机取景框内时,摄影者应将镜头后缩12.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某段时间内的运动过程,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在s﹣t或v﹣t图象中描述正确的是()A.B.C.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3.小明从冰箱里拿出了一个鸡蛋,他发现不一会儿鸡蛋上布满了许多细小水珠,过一段时间小水珠又都自动消失了,那么“鸡蛋上布满小水珠”是形成;“小水珠消失了”是现象.14.南美洲热带雨林中有一种鸟能抓住一根木棍击打树干发出有节奏的声音,可谓是鸟界的“打击乐高手”,这声音是由树干的产生的,并通过传入人耳,人们能区分出鸟叫声和树干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不同.15.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若将点燃的蜡烛依次放在a、b、c、d 四处,其中蜡烛放在处得到的实像最大,放在处得到的实像最小.16.2015年3月23日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在泸州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盛大开幕式,如图是开幕式的场景图片,进入会展区的车辆禁止鸣喇叭,这是在处减弱噪声,挂有彩带的气球在升空过程中,彩带相对于气球是的;花团锦簇的红色鲜花是因为鲜花反射了太阳光中的光.17.晚上,小茗同学在桌面上铺上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放在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如图所示,从侧面看去,较亮,因为发生了现象.18.如图所示,一束来自远处物体的光经某同学眼睛的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之后,则该同学是眼,需要用透镜矫正.19.太阳光垂直照射在塑料棚顶的一个很小的“△”形孔上,在地面上形成的光斑是(选填“△”“▽”“○”)形.发生此现象的原因是.20.有些饭店在洗手间外安装了热风干手器,手一靠近它就有热风吹到手上,使手上的水很快蒸发掉,使水快速蒸发的原因是加快了水面,提高了水的,也可能增大了水的表面积.21.把一块长方体玻璃板压在有“科学”两字的书上,如图所示,图中“科学”两字是变(选填“浅”或“深”)的(选填“虚”或“实”)像.22.如图所示,当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在分界面同时发生发射和折射,当入射角增大到一定程度时,(选填“反射角”或“折射角”)会先到达90°,入射角继续增大时,便没有了(选填“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光纤通信是利用了此原理来减少光在传播过程中的能量损失.23.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场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其中做匀速直线运动,前2s内,跑得较快;全程中,小华的平均速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小明的平均速度.三、作图与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每图或每空2分,共32分)24.(1)如图甲所示,将一个发光的小球放置于垂直的茶色玻璃板前,会看到玻璃板中也出现一个“小球”,请作一条眼睛看到该“小球”的光路(保留作图痕迹);(2)如图乙所示,小明同学测量木块的长度为cm.25.某小组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实验时在烧杯上加盖纸片,这种做法的优点是;(2)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作出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在当时条件下,水的沸点是℃,说明此时的大气压(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标准大气压;(3)为了说明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4)在实验过程中,如果加热时间过长,其原因可能是(回答出一条即可).2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摆放在光具座上,按要f=10cm))根据折射现象中光路是的,得出第cm;(2)第5次实验,要观察到正立、放大的虚像,眼睛应与蜡烛在凸透镜的(选填“同”或“异”)侧;(3)若已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用遮光布遮住凸透镜的下小半部分,则所成的烛焰的像为(选填“不完整的像”、“亮度相同的完整像”或“亮度稍暗的完整的像”);(4)小明在早上9:00利用太阳光进行观察凸透镜焦点的活动,他将凸透镜与水平地面平行放置,调节凸透镜到地面的距离,直至地面上出现一个最小的亮点,他认为此点就是凸透镜的焦点,你认为他这种活动过程存在的问题是:.27.为研究小物块在足够长斜面上的运动规律,小物块每次均从斜面上A点由静止释放,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m/s(2)物块做(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你认为物块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平方成(选填“正比”或“反比”);(4)若斜面的倾角变小,小物块仍由静止释放,且通过相同的路程,该小物块运动的平均速度变(选填“大”或“小”).四、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19分)28.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求:(1)当u=12cm时,在光屏上得到像的性质;(2)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动到24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如何变化.29.甲同学骑自行车去看望乙同学,得知消息后,乙同学步行去迎接,接到后同车返回,整个过程中他们的位置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据图可知:(1)两同学相遇时刻;(2)相遇前甲的速度;(3)整个过程乙的平均速度.30.开车时使用电话,究竟会给行车安全带来多大的隐患呢?我们看下面的实验,经测定,某试驾员的刹车反应时间是0.4s反应时间就是汽车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所需的时间,在第一次试验中,该试驾员驾车以某速度v在试验场的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的距离33m,其中从发现情况后经过8m汽车才开始减速行驶,第二次实验中,该试驾员边打电话边驾车,仍以形同的速度v在试验场的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的距离39m,求:(1)制动前汽车行驶的速度;(2)试驾员边打电话边驾车的反应时间;(3)请你阐述开车打电话造成的危害且对安全驾车提一条合理建议.2015-2016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4分,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1.小明同学在学习了声现象后,总结了以下四点,其中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0×103m/sB.公路旁安装“声障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C.太空中宇航员能对话,说明声音可在真空中传播D.超声波清洗机清洗眼镜,是利用了声波能传递能量【考点】声音的综合利用.【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声音可以传播信息和能量.【解答】解: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A错误;B、路旁安装“声障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B错误;C、声音在真空中不传播,太空中宇航员是通过无线电波对话的,故C错误;D、超声波清洗机清洗眼镜,是利用了声波能传递能量,故D正确.故选:D.2.如图所示四个实例中,与“雾凇”形成的物态变化相同的是()A.山间的“云海” B.瓜叶上的“霜降”C.花草上的“露珠”D.江河的冰雪“消融”【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分析】(1)判断物态变化现象首先要知道各种物态变化的定义,然后看物体是由什么状态变为了什么状态,从而得出结论;(2)物质由气态放热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选项中哪个生成物是固态,再看是否由气态形成,即可得出正确答案.【解答】解:冬天,空气中的水蒸气骤然遇冷直接变成小冰晶附着在花草树木上,就是雾凇,属于凝华现象.A、山间的“云海”,“云”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瓜叶上的“霜”属于凝华现象,故B符合题意;C、花草上的“露珠”,“露”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属于液化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D、江河的冰雪“消融”属于熔化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3.下列光学图示中正确的是()A.平面镜成像B.光的色散C.光的反射D.光从水中射入空气【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作光的反射光路图;作光的折射光路图.【分析】A、平面镜成像特点是:平面镜里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像与物体大小相等、像与物连线与镜面垂直、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B、光的色散实验中白光可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C、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D、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从水里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斜射入空气时,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解答】解:A、A图,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符合平面成像特点,故A正确;B、B图,不符合光的色散的情形,最上面应是红光,最下面是紫光,故B错误;C、C图,入射光线与镜面夹角40°,入射角为为90°﹣40°=50°,反射角与入射角不相等,不符合光的反射定律,故C错误;D、D图,光从水中射入空气,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而图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不符合光的折射规律,故D错误.故选A.4.我县某校的小明同学参加体育测试时对一些物理量做了估测,与实际相符的是()A.测试时当地平均气温约为﹣15℃B.小明跑步时的步幅约为1mC.小明跑800m的平均速度约为10m/sD.小明跑完800m后脉搏跳动1次用时2s【考点】温度;时间的估测;长度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解答】解:A、体育测试的时间一般在夏季进行,我们地区夏季炎热,最高气温超过35℃,不可能为﹣15℃,故A不符合实际;B、中学生跑步时的步幅约为1m左右,故B符合实际;C、百米世界冠军的速度才能达到10m/s,小明跑800m的平均速度约为5m/s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D、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1min跳动75次,运动后心跳加快达到120次/min,脉搏跳动1次的时间大约0.5s左右,故不符合实际.故选B.5.临时停车场内,旅游车和卡车并列同方向停放,小明坐在旅游车内看着旁边的卡车,突然感觉旅游车在向前运动.下列关于旅游车和卡车的运动情况中,可能发生的是()A.旅游车静止,卡车向前运动B.旅游车向后运动,卡车静止C.旅游车和卡车都向前运动,两车运动一样快D.旅游车和卡车都向前运动,旅游车运动更快【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分析】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首先选择一个参照物,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如果发生位置的变化,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否则是静止的.【解答】解:A、当旅游车仍然静止,旅游车和卡车原来并列同方向停放,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此选项不可能;B、旅游车和卡车并列同方向停放,当旅游车向后运动,以旅游车为参照物,卡车向前运动.此选项不可能;C、当旅游车和卡车都向前运动,若两车运动一样快时,小明坐在旅游车内看着旁边的卡车,不会感觉旅游车在向前运动,此选项不可能;D、当旅游车和卡车都向前运动,旅游车运动更快时,以卡车为参照物,旅游车向前运动更快.此选项可能.故选D.6.下列设备应用到的物理知识解释错误的是()A.声响﹣﹣﹣利用次声波测绘海底地形B.B超﹣﹣﹣利用超声波获得人体内部信息C.遥控器﹣﹣﹣靠红外线来实现电器的控制D.验钞器﹣﹣﹣紫外线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考点】声音的综合利用;红外线;紫外线.【分析】(1)超声的穿透能力强,人们可以利用超声来进行探测.(2)验钞机是通过紫外线来进行工作的.(3)遥控器是通过红外线来对电视进行控制的.【解答】解:A、声呐是利用超声波测绘海底地形的,不是次声波,故A错误;B、B超是利用超声波获得人体内部信息的,故B正确;C、遥控器是靠红外线来实现对电视机控制的,故C正确;D、验钞器利用了紫外线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的性质,故D正确.故选A.7.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的物态变化过程图象,以下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A.该物质是晶体 B.a到b是熔化过程C.在cd段处于沸腾状态D.在bc段处于固液共存状态【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分析】①要分清熔化图象和凝固图象.熔化图象温度随时间有上升的趋势;凝固图象随时间有下降的趋势.②在熔化过程要吸热,相反在凝固过程需要放热.若在熔化或凝固过程温度保持不变,则是晶体;否则为非晶体.晶体在熔化过程或凝固过程中处于固液③晶体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解答】解:A、从图象上看,ab段是物质的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有固定的熔点,是晶体;故A错误;B、在a点时达到熔点,开始熔化,在b点时熔化结束,所以a到b是熔化过程;故B正确;C、在bc段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到达c点时达到沸点,cd段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是沸腾过程;故C正确;D、在bc段吸收热量,温度升高,bc段处于液体升温过程;故D错误.故选D.8.物理课上,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先让学生观察盛有干冰(固态C02)的容器外壁出现一层白霜的现象,接着学生用镊子夹取一块干冰放入装有常温水的烧杯中,令人惊讶的现象出现了:水立刻剧烈“沸腾”起来,内部有大量气泡产生,水面上方出现大量白雾.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气泡内主要是水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B.气泡内主要是干冰升华形成的二氧化碳气体C.白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滴D.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的器壁发生凝华形成的【考点】沸腾及沸腾条件;液化及液化现象.【分析】干冰升华,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有的凝结成无数的小水珠,形成云雾缭绕的景象;有的直接凝华成霜附着在容器表面上.【解答】解:A、B、由题意可知,“气泡”内主要是干冰升华形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不是水蒸气.选项A 错误,选项B正确;C、水面上方的白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此选项正确;D、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容器壁发生凝华形成的.此选项错误.故选A.9.小明将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18cm处,光屏上得到了烛焰倒立、放大的清晰的像,然后他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了一个远视眼镜片,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10cmB.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15cmC.放置远视眼镜片后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了D.小明可将光屏远离凸透镜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分析】(1)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根据物距处于1倍和2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实像的原理进行分析;(2)远视镜片是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会使像提前形成.【解答】解:(1)在镜后的光屏上得到了烛焰清晰倒立放大的实像,可知物距处于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即处于10cm和20cm之间.即2f>18cm>f,解得18cm>f>9cm,故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10cm,也可能为15cm,故AB正确;(2)远视眼镜片是凸透镜,所以远视眼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将远视眼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经过凸透镜的光线会比原来提前会聚成像,所以放置远视眼镜片后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了,将光屏靠近凸透镜,才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故C正确,D错误.故选D.10.小明在家中做“研究光的传播”实验,在玻璃缸中盛有清水,沿缸壁轻轻注入浓糖水,从侧壁水平照射激光,看到缸内光的路线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这个现象是光的反射现象B.这个现象是光的色散现象C.当搅拌缸中的水后,观察到光的路线依然是弯曲的D.当搅拌缸中的水后,观察到光的路线是沿直线传播的【考点】光的反射;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光的色散.【分析】自然界中的光现象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折射,结合实验中的现象,对每个选项的描述做出分析与判断即可.【解答】解:A、图中光线发生偏折,是因为光经过不均匀的糖水发生折射形成的,不是光的反射,故A错误;B、光的色散是太阳光分解为七种色光的现象,本实验中的现象不是光的色散,故B错误;CD、当搅拌缸中的水后,介质变得均匀,根据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原理,此时观察到光的路线是沿直线传播的,故C错误、D正确.故选D.11.荣成烟墩角天鹅湖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万只天鹅每年冬季成群结队悄然降临,栖息越冬,这期间有大批的摄影爱好者云集于此,如图所示是一名摄影爱好者所拍的照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天鹅在水中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B.摄影爱好者使用的照相机的主要部件是镜头,它是凸透镜C.当发现天鹅没有全部进入照相机取景框内时,摄影者应靠近天鹅D.当发现天鹅没有全部进入照相机取景框内时,摄影者应将镜头后缩【考点】光的反射;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分析】(1)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平面镜成像特点;正立等大的虚像.(2)照相机的镜头是凸透镜,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照相机照相时底片上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倒立的,缩小的实像;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解答】解:(1)天鹅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等大的虚像,故A错误;(2)照相机的镜头是凸透镜,利用了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原理,故B 错误;(3)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因此当发现天鹅没有全部进入照相机取景框内时,即底片上的像变小些,摄影者应远离天鹅并将镜头后缩,故C错误、D正确.故选C.12.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某段时间内的运动过程,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在s﹣t或v﹣t图象中描述正确的是()A.B.C.D.【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分析】分析甲、乙两车在相等时间内通过路程的关系得出两车的运动状态,然后对照各个选项逐一分析即可做出判断.【解答】解:由图知,在相同的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路程不变,说明甲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相同的时间内乙小车通过的路程在变大,说明乙小车在做加速直线运动;A、图中表示乙车随着时间的增大,乙车通过的路程不断增大,速度不断增大,说明乙车做加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B、图中表示随着时间的增大,甲车通过的路程不变,说明甲车处于静止状态,故B错误;C、图中表示随着时间的增大,乙车通过的路程不断减小,说明乙车在做减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D、图中表示随着时间的增大,甲车的速度不变,说明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故选A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3.小明从冰箱里拿出了一个鸡蛋,他发现不一会儿鸡蛋上布满了许多细小水珠,过一段时间小水珠又都自动消失了,那么“鸡蛋上布满小水珠”是液化形成;“小水珠消失了”是汽化现象.【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分析】要正确判断物态变化过程,首先要弄清水是以怎样的物态形式出现,结合液化是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和汽化是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即可得出正确答案.【解答】解:刚从冰箱里取出的鸡蛋温度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鸡蛋会液化为水珠,发生液化现象,然后小水珠又慢慢蒸发成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汽化现象,所以物态变化过程是先液化后汽化.故答案为:液化;汽化.14.南美洲热带雨林中有一种鸟能抓住一根木棍击打树干发出有节奏的声音,可谓是鸟界的“打击乐高手”,这声音是由树干的振动产生的,并通过空气传入人耳,人们能区分出鸟叫声和树干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考点】音色;声音的产生.【分析】(1)一切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当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声音传播过程中需要介质,气体、液体和固体都可以传递声音.(2)声音有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不同发声体,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解答】解:(1)鸟抓住木棍击打树干发出有节奏的乐音,这乐音是由树干的振动产生的,并通过空气传入人耳朵的.(2)不同的发生体,发出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区分出鸟叫声和树干发出的声音就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故答案为:振动;空气;音色.15.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若将点燃的蜡烛依次放在a、b、c、d 四处,其中蜡烛放在a处得到的实像最大,放在d处得到的实像最小.【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