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组建设-团队建设--天网班组“鸟击高峰”风险管理案例(6月30日)
班组安全风险管理与班组建设专题培训

班组安全风险管理基础知识
事故发生的基本特点
突变性
事故一旦发生,往往十分突然,令人措手不及。
班组安全风险管理基础知识
能量观点的事故因果连锁。
不安全行为 安全监督 安全培训 思想工作
减少数量
管理失误 个人原因/环境原因
能量或危险物质 意外释放
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急救/修理 危险分析 安全意识
不安全状态
班组安全风险管理基础知识
海因里希事故因果图
不
遗 传 环 境
人 的 缺 点
不安 安全 事 全状 行态 故 为
伤 亡
不
不安
安 全
全 状
行态 事
伤
为
故
亡
人的缺点
班组安全风险管理基础知识
安全生产危险因素分类简介
事故统计分析因果连锁模型。
不安全状态
起因物
加害物
管 理 失 误
不安全行为
人 事 故
行为人
班组安全风险管理基础知识
班组管理模块简介:在现代化管理方法里
企业与班组管理通用知识
班组管理模块简介:
企业管理框架综述
管理方法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管理工具方法的应用不能代 表管理水平的高低。企业管理与班组管理没有本质区别。 在管理的整个过程中,任何管理方法、管理工具和管理理 念,都不能够绝对独立的存在和发挥作用,管理是一个永 恒的话题,在三维世界里,就像空气一样普遍和重要…… 三维世界是指社会、企业和个人,也就是“共赢、共好” 的概念……
2
质 赢得最佳工作效益。创新活动、合理化建 量 议、技术改进、技术攻关。解决急、难、 管 理 新问题。
企业与班组管理通用知识
班组管理模块简介:在班组日常任务中。
班组建设-团队建设--(现场救护分队典型案例分析)应急救援相关风险管理

应急救援相关风险管理案例介绍:2014年2月4日,在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发生一起幸福航空航班落地滑跑时前起落架意外收起导致机头触地事件,在应急救援过程中,出现了消防车出动不及时、医护人员和救护车司机未找到事故现场、跑错方位等一系列问题。
18: 26: 27塔台电话通知机场指挥中心做好地面应急救援准备。
18:27:44指挥中心电话询问塔台情况,塔台告知幸福1533 已落地,在B(快速出口滑行道)道口,并明确要求消防、救护到场。
18: 28: 07指挥中心电话通知机场急救中心,有应急救援,飞机故障,到B道口(指挥中心指挥员在此通知中所指的B 道口使用了术语“BRAVO",急救中心接报值班员未能理解,指挥中心指挥员再次强调是B, AB的B );18: 36: 43塔台电话通知指挥中心看到救护车在20号远机位,找错位置了,同时告知未看到消防车,询问消防车位置; 医疗救护车辆在22分50秒后到达现场,远远超出规定的时间.一、风险描述和危险源辨识:(一)延误应急救援施救时间。
医疗救护人员不熟悉机场总体布局和事故现场具体方位,以致找不到事故现场、救护车开错地方、不能及时到达事故现场。
(二)调度员信息接收、传递不准确。
医疗救护人员在不清楚准确的事故现场时,也没有主动与现场联系,了解准确事故现场。
二、风险分析(一)人(要因)1、救护车司机不熟悉机场总体布局,不知道应急救援事故现场的具体方位。
2、调度员接听信息有误、调度信息传递不清晰,不熟悉相关单位专业术语。
不能准确向急救车司机传达事发地点,导致救护车到达时间延长。
3、各岗位人员应急反应能力不强,收到应急救援指令后动作磨蹭,出动缓慢。
(二)机(非要因)1、救护车车况正常。
(三)环(非要因)1、应急救援集结点、机位、联络道口多。
(四)管(要因)1、对应急救护人员进行机场总体布局培训,熟悉路线。
2、进行应急救援演练,提高员工应急响应能力。
3、对员工进行应急救援预案培训。
班组管理成功案例参考

班组管理成功案例参考一、引言班组是组织生产和管理的基础单元,班组管理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本文以某制造企业为例,详细介绍了其班组管理的成功经验,为其他企业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背景介绍某制造企业成立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行业内的领军企业。
企业拥有员工2000余人,其中生产线员工占80%以上。
班组作为企业生产的基本单位,其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三、班组管理成功案例1.班组组织结构优化在班组管理中,组织结构优化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关键。
该企业通过调整班组组织结构,实现了以下目标:(1)明确班组职责:将班组分为生产、质量、设备、安全等职能小组,明确各小组职责,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2)优化人员配置:根据员工技能和特长,合理配置班组人员,提高班组整体素质。
(3)加强班组间协作:通过定期召开班组例会,加强班组间的沟通与协作,提高班组整体执行力。
2.班组制度建设班组制度建设是班组管理的基础。
该企业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班组制度建设:(1)完善班组管理制度:制定班组工作流程、岗位职责、考核办法等管理制度,确保班组工作有章可循。
(2)加强制度培训:定期对班组员工进行制度培训,提高员工对班组管理制度的认识和理解。
(3)严格执行制度:班组管理人员要带头遵守制度,对违反制度的行为及时制止和纠正。
3.班组技能培训与提升为提高班组整体技能水平,该企业采取以下措施:(1)制定培训计划:根据班组实际需求,制定年度培训计划,确保培训内容贴近实际工作。
(2)开展内部培训:选拔技能优秀的员工作为内部讲师,开展技能培训,提高员工技能水平。
(3)实施技能竞赛:定期举办技能竞赛,激发员工学习技能的积极性,提升班组整体技能水平。
4.班组文化建设班组文化建设是提高班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关键。
该企业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班组文化建设:(1)开展团队活动:组织班组员工开展团队建设活动,增强班组凝聚力。
五型班组管理型班组建设案例分享

五型班组管理型班组建设案例分享引言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班组是一个重要的组织单位,承担着诸多任务和责任。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管理理念的演进,如何建设一支高效、协作、创新的班组成为了各企业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通过分享一个五型班组管理型班组建设案例,深入探讨如何实施班组建设,并提出相关经验和思考。
一、案例背景某制造企业的一支生产班组在过去一段时间内遇到了一系列问题,表现为生产效率低下、员工积极性不高、管理混乱等,迫切需要进行班组建设。
二、建设目标1.提高生产效率2.增强班组凝聚力3.培养班组成员的个人能力4.建立良好的沟通与协作机制5.激发员工创新潜力三、建设过程1. 设立项目组首先,在公司内部设立一个专门负责班组建设的项目组,由具有丰富管理经验和团队建设经验的主管人员组成。
项目组成员应具备专业知识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
2. 分析问题项目组对该班组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包括了解各个环节中存在的矛盾和不足之处。
通过调查问卷、面谈等方式收集员工的意见和建议,深入了解问题的根源,并制定改进计划。
3. 制定方案基于分析结果,项目组制定了一份详细的班组建设方案,明确了目标、任务和时间节点,并与班组成员沟通,征求意见。
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3.1 岗位职责明确对每个班组成员的工作职责进行明确的划分和分工,清晰界定工作边界,避免责任模糊。
3.2 建立奖惩机制制定奖惩措施,激励班组成员积极工作,同时对不履行职责的员工进行相应的惩罚。
建立公正的考核评价体系,将业绩作为激励和评价的标准。
3.3 培训与发展组织针对班组成员的培训和发展计划,提升员工的技能水平和专业能力。
通过内部培训、外部培训和知识分享等方式,让员工能够不断学习和成长。
3.4 沟通与协作机制建立建立定期沟通的平台,增加班组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采用现代化的沟通工具,确保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共享,同时加强沟通技巧的培训,提高员工沟通能力。
4. 实施方案项目组在制定好的方案基础上,开始了班组建设的实施工作。
班组管理案例

班组管理案例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班组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一个高效的班组管理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改善员工工作环境,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个班组管理的案例。
某制造企业的生产车间设有多个班组,每个班组负责不同的生产任务。
由于之前的班组管理存在一些问题,导致生产效率低下,员工积极性不高,管理混乱。
为了改善这种状况,企业决定对班组管理进行全面的改革。
首先,企业对各班组进行了重新的组织和分工。
每个班组都明确了自己的生产任务和责任,同时明确了上下级关系和管理权限。
这样可以避免各班组之间的工作交叉和责任模糊,提高了工作效率。
其次,企业加强了对班组长的培训和管理。
班组长是班组管理的关键,他们需要具备良好的管理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企业为班组长提供了相关的培训课程,帮助他们提升管理水平,同时对他们进行了严格的考核和评估。
另外,企业还建立了一套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
通过对班组成员的工作表现进行全面的考核和评估,激励员工发挥自己的潜力,提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同时,对表现优秀的员工进行奖励,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
此外,企业还注重班组之间的沟通和协作。
通过定期的班组会议和交流活动,加强了班组之间的合作和协调。
各班组之间可以互相学习和借鉴经验,共同提高工作水平,推动企业整体的发展。
经过一段时间的改革和实践,企业的班组管理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生产效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也大大提升。
企业的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班组管理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至关重要。
一个良好的班组管理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改善员工工作环境,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企业要注重对班组的组织和分工,加强对班组长的培训和管理,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加强班组之间的沟通和协作。
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实现良好的班组管理,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班组典型案例

班组典型案例在工作中,班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织形式,它承担着协调、管理和执行工作任务的重要责任。
班组的工作表现直接关系到整个团队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因此,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一些班组典型案例,以便更好地总结经验,提高工作水平。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班组在生产管理中的典型案例。
某公司的生产车间设立了数个班组,每个班组都有自己的生产任务和管理职责。
其中一支班组在生产过程中出现了频繁的质量问题,导致产品合格率急剧下降,给公司的生产进度和产品质量带来了严重影响。
针对这一情况,班组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他与班组成员进行了深入沟通,了解到问题的根源在于工人们在操作过程中存在一些细节上的疏忽和不规范操作。
于是,班组长加强了对工人的技术培训和操作规范的督促,同时建立了质量问题反馈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该班组的产品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合格率得到了提升,为公司的生产进度和产品质量保驾护航。
其次,我们来看一个班组在团队协作中的典型案例。
某软件开发团队的班组成员来自不同的专业背景,他们需要在项目开发过程中紧密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专长,以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
然而,在刚开始的阶段,班组成员之间存在着沟通不畅、任务分工不清等问题,导致项目进展缓慢,甚至出现了一些错误。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班组长组织了一次团队建设活动,通过活动中的团队合作游戏和讨论,增进了班组成员之间的了解和信任,同时重新规划了项目的任务分工和工作流程,明确了每个成员的责任和权限。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该班组的团队协作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项目的进展也变得更加顺利。
最后,我们来看一个班组在安全管理中的典型案例。
某化工企业的生产车间曾经发生了一起严重的安全事故,事故的原因在于操作人员在生产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导致了化学品泄漏,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
针对这一情况,班组长采取了一系列安全管理措施,他加强了对操作人员的安全培训和安全意识教育,同时建立了安全巡检制度和隐患排查机制,加强了对生产现场的安全监管。
班组建设管理案例(完整版)

班组建设管理案例班组建设管理案例第一篇:班组建设案例管理模式分享——动力火车班组动力火车案例管理模式案例管理模式分享班组建设中案例管理法是大道至简、道外无法的管理工具,我们应当将案例管理法在日常管理中充分应用,有故事,有提问,有思考,时刻着眼于经验的借鉴,教训的吸取和自身问题的解决。
通过学习与实践,我们也切实了解到案例管理法确实是班组建设很好的工具,通过案例让大家参与讨论分析,获得共同提高,并易于结合实际在工作中运用。
案例分为标杆型、提问型、创新型、图片型、对话型等形式,让全员充分在启发中思考问题,在比较中认识问题,在探索中研究问题,在思维中说明问题,在对话中阐释问题,以问题为师,以同事为师,将工作生活中的问题与困惑提出后经过评议解决,在成员中分享,最终达到共同提升的目的。
动力火车班组制定了案例管理的一系列运作管理制度,力求发现每位员工的亮点,工作中的问题所在,做到切实有行动,切实有改善。
以下是动力火车班组案例管理运作模式的相关总结:1. 案例采集动力火车案例管理模式采用轮值的制度,每月设定一名负责人,督促大家根据相关要求发现案例,并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
案例分享在班组例会上由案例提交人与全员分享案例,以图片,文字等形式,提出问题,并全员交流,共同学习。
3. 案例评价由轮值负责人组织全员对分享的案例进行价值评价,究竟案例说明的问题能为大家提出何方面的警示,或是何方面的提升,为最后采纳入库提供依据。
4. 案例入库将经过以上流程的案例由学习委员统一收集编入班组案例集,以便为班组日后共同分享学习提供帮助。
针对管理法在组织中的运用,我们建立了值案例化育机制,充分调动员工全员参与的积极性,努力做到人人是老师,事事是案例,切实将案例变成管理班组的一项重要举措,时刻着眼于经验的借鉴与问题的解决,吸纳教训,总结经验,为稳步推动班组建设上水平做更大贡献。
第二篇:公平班组管理案例公正的班组管理很幸运地在大学毕业后,找到了专业对口的单位。
班组建设优秀实践案例

班组建设优秀实践案例标题:打造高效团队——班组合作的实践案例一、背景介绍在现代企业中,班组作为一个组织单位,对于企业的生产运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何打造一个高效的班组,提高班组的协作能力和创造力,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列举一些成功的班组建设实践案例,来探讨如何打造优秀的班组。
二、案例一:明确任务目标,激发团队潜能在某家制造企业的班组中,班组长通过明确任务目标的方式,激发了团队成员的潜能。
班组长首先与团队成员共同制定了明确的任务目标,然后根据每个人的特长和能力分配任务,并设定了合理的时间节点。
通过这种方式,班组成员都感到自己的工作有价值,有成就感,激发了团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大大提高了班组的工作效率。
三、案例二:加强沟通交流,促进团队协作在某家IT公司的开发团队中,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不够顺畅,导致工作进展缓慢。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团队经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定期组织团队会议,让每个人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其次,建立了一个在线沟通平台,方便团队成员随时交流。
通过这些措施,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得到了有效改善,团队协作也大大提高。
四、案例三:培养团队文化,凝聚团队力量在某家酒店的服务团队中,团队成员之间缺乏凝聚力,导致服务质量下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团队经理决定培养团队文化,凝聚团队力量。
团队经理组织了一系列团队活动,如团队拓展训练、团队建设培训等,让团队成员之间更加了解和信任。
同时,团队经理还制定了一些团队规范和价值观,让团队成员都能遵循。
通过这些措施,团队的凝聚力得到了显著提升,服务质量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五、案例四:建立奖惩机制,激励班组成员在某家快递公司的班组中,班组成员之间的积极性不高,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班组长建立了一个奖惩机制,激励班组成员。
班组长根据成员的工作表现,设立了一些奖励措施,如表扬、奖金等,同时也设立了一些惩罚措施,如扣工资、警告等。
通过这个机制,班组成员都感到自己的努力有价值,工作积极性得到了明显提升,班组的工作效率也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部分
1. 召开专题分析会,针对现状利用头脑风 暴法,分析讨论针对性防治措施。 2. 启动专项治理,定点守候,发现灰头麦 鸡种群用猎枪震慑驱赶;
人员方面
1.将东北角列为重点整治区域,将驱鸟设备 集中安放于此处,如超声波驱鸟器 2.跑道东边鸟网形成屏障,拦截东边扩建破 坏了生态平衡赴机场活动的鸟类
捣毁鸟巢
撒石灰 拦鸟网阵
第二部分 小云雀 鹰隼类
防治措施: 治理场区内
草坪,采取碾 压和喷洒杀虫 药物的方式剔 除鸟类食源
防治措施 1、实施灭虫 灭鼠作业, 重点区域投 撒灭鼠物资 2、更换模特 人服装
六月 风险提示
喷洒杀虫剂
治理草坪(割草碾压)
投撒灭鼠物资
模特人更换服装
第三部分
鸟击——航空器起降或飞行过程中和鸟 类、蝙蝠等飞行物相撞的事件
《岗位手册》 《机场使用手册》
第三部分
规避 剩余风险
注重割草与 灭虫的衔接
撒石灰灭虫
实施割草作业
大面积喷洒杀虫剂 局部专项杀虫
总结
鸟击防范是常年防治的一项工作,需要 不断积累经验,因地制宜地采取多种安全、 有效的驱鸟方式,融入安全管理与绩效管 理最大限度减少鸟击事件的发生
设备方面
环境方面
1. 实施喷洒驱鸟剂作业结合投撒固体驱鸟剂的方 式,“物化结合”有效驱逐灰头麦鸡。 2. 天气转晴后,联系车队尽快实施东北角割草碾 压,破坏灰头麦鸡的栖息地和水源;
风险控制
管理方面
1.收集今年三次残留物送检情况的鉴定结果, 分析利用鉴定结果 2. 充分利用车载驱鸟设备,如音频驱鸟器、 煤气炮等; 3.不定期对驱鸟设备移位破坏鸟类的适应性 4.驱鸟人员实施培训,提高安全意识,落实 人勤鸟少的思想
《鸟情日记薄》作为一手资料
围场路不间断巡视观察记录
第一部分
鸟情观测与生态环境调研相结合 查明飞行区内外影响鸟类活动的生态因子, 分析因果关系,制定落实针对性的措施,切 断鸟类食源、水源、破坏栖息地,实现鸟防 工作生态化、科学化
植被调研
鸟情调研
虫情调研 兽情调研
第一部分
鸟击防范分队每季度实施一次周边 3——8公里生态环境调研,找出容易 吸引鸟类之处,筑巢地、栖息地等, 主动干预鸟类的活动,特别是避开进 近航路,实现源头控制 。
第三部分
18
17
16
14
12
10
8
8
6
4
2
0
鸟击事件
鸟击事件对比图
2 0
超标次数
10 责任鸟击
16 14 12 10 2013年 8 2014年 6 4 2 00 0
清晨
鸟击事件时间分布图
15
8
2013年
2014年
12
32
上午
下午
夜间
数量上分析:13年二季度与14年对比:损伤超标由2起降至0起,责任鸟击1起降至0 起,通过风险管理二季度的鸟击防范工作是很有成效的。然而鸟击事件增加是由于跑道 东扩破坏了生态平衡,外围鸟类增多,且二季度多雨水天气,为鸟类提供了水源。
鸟击防范危险源库
第二部分
运用鸟击风险 评估模型计算相 对鸟击风险值作 为风险提示
相对鸟击风险值:R=㏒X X=个体体积×群体规模×飞行高度×种群密度×躲避能力(反比) 相对鸟击风险百分比:RE=(R/Rmax) ×100%
驱鸟分队对机场内鸟 情活动情况进行抽样 调查分析,结合生态 环境调研结果,每月 对机场内活动的各个 鸟类种群进行风险值 评估,依据鸟类活动 密度和风险等级确定 重点防治区域和重点 防范鸟种作为风险预 警。
建议防治措施: 1、动态监控草高,开 始结草籽时将信息作为 风险预警提交至车队, 建议实施局部或整体割 草作业。 2.从其食源入手对机场 内的草坪进行灭虫处理
建议防治措施: 捣毁鸟巢的方
式对于斑鸠这种 顽固的鸟类是一 种很好的驱逐方 式,同时跑道东 边鸟网形成屏障 ,有效拦截鸟类
外部风险 提示
动态实施割草作业
召开鸟情分析会议
制定应对鸟击高发时段实施方案
第三部分 建立安全管理与绩效管理双管齐下
动态 控制
年度评估报告
鸟击防范工作思路
根据全年绩效目标、同期鸟击情况结合现状,
月初将绩效目标分解到每月,拟定科学可行的 措施
季度鸟情简报
基础
鸟击防范月分析
月底对实施的绩效措施进行评估,形成闭环, 分析整改,持续改进
驱鸟车不间断流动
动态割草碾压机制
平整土质区坑洼之处 投撒灭虫灭鼠物资
定点驱赶
及时清理排水沟
拦鸟网阵
撒石灰
第三部分
风险识别
风险分析
灰头麦鸡数量多,个体大,飞 行高度低,运用鸟击风险模型计 算得出其风险值为79,属于鸟击 高风险鸟种。另外,东北角活动 接近飞机起降带,灰头麦鸡在此 区域活动,鸟击风险等级高
物种 个体体积
群体规模 飞行高度 躲避能力 种群密度
白鹭
四月 灰头麦鸡
140
50
2
5
50
100
50
80
4
7
相对鸟击风 险值
80%
79%
燕类 15
五月 斑鸠类 60
30
10
100
100
1
10
100
20
99%
92%
小云雀
六月 鹰隼
15
50
10
2
1
10
100
10
60
1
93%
86%
第二部分
高危区域预警
高危鸟种预警
将驱鸟剂与杀虫剂混合使用,驱 避鸟类的同时消灭其食源
第三部分
模特人(相对定点)
恐怖球(相对定点)
恐怖眼
驱鸟风轮
充分发挥驱鸟设备的效能,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构建立体驱鸟屏障, 全方位驱赶鸟类,最大限度的降低鸟击航空器事件的发生
多功能电子驱鸟车
煤气炮
超声波驱鸟器
驱鸟猎枪
第三部分
人员实施并评估“动静结合”“物化结合”效能:移动驱鸟网、煤气炮、模特人“相 对定点”方法破坏鸟类适应性与驱鸟车、人员流动等“流动”方法相结合;实施动态 割草碾压机制、清理排水沟等物理方法与喷洒驱鸟剂、投洒灭鼠物资、杀虫剂等化学 方法相结合
二季度将迎来鸟击高发时段,需立即采取措施降低风险
第三部分
风险评估——鸟击事件的可能性和严重度均较高,风险等级高,必 须采取措施降至合理可行低,最大限度减少鸟击事件的发生
历史
鸟击事件对比图
现状
14
12
12
10
8
8
2013年
6
55
44
2
223223
1
1
1
0
0
6
2012年
5
3
1 0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鸟击防范设备分布图
鸟击防范设备责任分工表
第三部分 建立创新管理机制,提高班组创造力
自制驱鸟箱放置固体 驱鸟剂,减少浪费和 稀释。经观察放置固 体驱鸟剂区域鸟类活 动减少。
自制驱鸟剂箱
西南角水体列为重点整治区域, 水面安放彩带共计13组
持枪模特人
日常驱鸟经验得出鸟类畏 惧持枪驱鸟员,我们将枪 支模型与模特人固定,提 升模特人对鸟类的震慑力
鸟击问题给航空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 危及乘客和飞行员的生命安全,轻则延误、轻微 损害航空器,重则机毁人亡,故如何降低鸟击风 险成了重要的安全课题。
第三部分
依据2013年鸟类活动规律, 依据《鸟情日记本》的记录 统计得出四月迎来飞行区鸟 类活动的第一个高峰
长沙机场处于候鸟迁徙的路 径之上,周边生态环境良好, 散布着农庄、农田等易吸引 鸟类之处
第三部分
建立标准管理机制,提高班组执行力
制定发生鸟击事件处置程序, 及时采取措施,确保实现绩效 目标(数据统计以月为单位)
鸟击信息报告表 场务队鸟击情况处置表
鸟击航空器照片
残留物鉴定报告表 鸟击鉴定结果的运用
一次
驱鸟分队自行 开展鸟击事件 风险分析
两次
驱鸟分队分管领 导参与召开鸟击 事件风险分析, 跟踪落实会议措 施,评估效果
时间上分析:鸟击事件集中在下午及夜间,特别是14年夜间鸟击占总数的88%,原因 是夜间鸟击防范能力较弱,物理驱赶设备不能发挥效能;
第三部分
规避 剩余风险
将程序、措施纳入《岗位手册》和 《机场使用手册》,形成长效机制, 达到标准化管理。
目前西南角水体水面布设彩带,只能暂 时增强对此区域鸟类的震慑力。为了规 避剩余风险,鸟击防范分队提交《购置 尼龙网覆盖西南角水体的请示》
高危鸟种预警
鸟类活动密度在 《鸟类活动平面图》 分区域标注,依据历 年鸟防经验结合实际 情况,每季度对高危 鸟种的活动时间和空 间进行预警,特别在 鸟击高发时段,提前 做好防治措施,实现 关口前移。
长沙机场鸟类活动平面图(夏季)
第二部分
依据鸟类活动密度,筛选高危鸟种作为每月风险提示。立足现有,有的放矢、各个 击破,利用生态学手段,了解其生活习性和行为特征,制定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对周边居民访问调查宣传 生态调研新发现的饲养场
第二部分
Target
2014年责任鸟击 航空器万架次率不 超过0.3,分解到 鸟击高发时段(45月,9-11月)每 月不超过一起
鸟击防范绩效目标细化表
绩效目标细化后包括近年 来绩效目标对比、依据的规 章标准、控制措施、责任人、 支持人员、关键点
危险源库的更新结合目标 细化,通过防治重大危险源, 主动查找隐患,以实现绩效 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