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人民币》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一年级下数学教学实录认识人民币_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下数学教学实录认识人民币_人教新课标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教学目标:1.学生能清晰地识别全套人民币,以识别过程为载体,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2.归纳出1元=10角,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思维能力。
3.在游戏中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以及培养节约用钱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会进行人民币的等价兑换。
教学流程:一、反馈导入师: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布置了一个调查作业,回家向爸爸妈妈调查,生活中有哪些地方要用到钱?谁愿意汇报调查结果?生:买菜要用到钱。
生:乘车需要钱。
生:交学费要用钱。
师:是的,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要用到钱,你们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吗?生:(齐)人民币。
师:对,叫人民币。
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人民币。
(板书课题:认识人民币。
)【评析:课前安排学生调查人民币用途,不但使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还培养了收集信息的能力。
】1.认识大面额的人民币。
师:这几张人民币你认识吗?说一说它们分别是多少钱?(师出示第五套人民币中100元、50 元、20元、10元。
生集体识别。
)师:那你们更细致地观察过这些钱吗?请看屏幕,这是老师放大的这几张人民币的正反面,仔细观察一会儿,互相说说你在人民币上都看到了什么?(屏幕展示,生相互交流。
)师:谁愿意说说你在人民币上都看到了什么?生:我看见人民币上有国徽。
师:每一张人民币上都有国徽。
国徽是我们国家的标志,它代表了我们祖国的尊严!生:我看见人民币上有“中国人民银行”几个字。
师:中国人民银行是人民币印制和发行的地方。
生:人民币上有人民大会堂图片。
师:你们知道这几张人民币的背面分别是哪里吗?老师带你们去浏览一番,好吗?(屏幕出示:100元人民币的背面是雄伟的人民大会堂,我国重要的会议都在这里召开;50元背面是西藏的布达拉宫,这里充满着少数民族的风情;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20元背面就是秀丽的桂林山水。
一年级下数学实录认识人民币_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下数学实录认识人民币_人教新课标认识人民币教学实录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制第二册。
背景分析:学情分析: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有机结合纳入到数学活动中。
教材分析:本课由三部分组成。
(1)认识人民币;(2)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3)会换币。
这三部分内容联系紧密,学生通过亲自实践,经历学习历程,并从中获得成功的愉悦,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目标:1.在实际情境中认识人民币,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1元=10角,1角=10分。
2.培养学生合理使用人民币和热爱人民币的意识。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认识并会简单地使用人民币。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引入师:同学们都喜欢去超市,今天我们就去文具超市瞧瞧!(播放课件。
)生:这么多文具,好漂亮!师:这里有这么多漂亮的文具,你们想买吗?生:想!师:知道用什么买吗?生:钱。
生:人民币。
师:买东西必须用人民币,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人民币吧!(板书课题。
)【评析:用学生熟悉的“文具超市”引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初步了解人民币的功能。
】二、初步感知人民币师:每个小组的桌上都准备了一个存钱罐,里面装了各种各样的钱,请你们把它分一分类。
分完以后,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说一说,你们是怎样分的。
(小组活动,小组代表来汇报。
)师:谁来说说,你们是怎样分的?生:我们把纸币放在一起,把硬币放在一起。
生:我们把“元”放在一起,“角”放在一起,“分”放在一起。
生:我们把见过的钱分成一类,没见过的钱分成一类。
师:我们国家的人民币有很多。
(课件出示所有面值的人民币。
)你们都认识哪些人民币?生:我认识100元、50元、10元的。
生:我认识5元、2元、1元的。
生:我认识5角、2角、1角、5分、2分、1分的。
师:你可真聪明。
看来同学们对人民币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
今天,我们先研究小面值的人民币,我们下节课再研究大面值的人民币。
【评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年级下数学实录 认识人民币 人教新课标

认识人民币教学实录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制第二册。
背景分析:学情分析: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有机结合纳入到数学活动中。
教材分析:本课由三部分组成。
(1)认识人民币;(2)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3)会换币。
这三部分内容联系紧密,学生通过亲自实践,经历学习历程,并从中获得成功的愉悦,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目标:1.在实际情境中认识人民币,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1元=10角,1角=10分。
2.培养学生合理使用人民币和热爱人民币的意识。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认识并会简单地使用人民币。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引入师:同学们都喜欢去超市,今天我们就去文具超市瞧瞧!(播放课件。
)生:这么多文具,好漂亮!师:这里有这么多漂亮的文具,你们想买吗?生:想!师:知道用什么买吗?生:钱。
生:人民币。
师:买东西必须用人民币,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人民币吧!(板书课题。
)【评析:用学生熟悉的“文具超市”引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初步了解人民币的功能。
】二、初步感知人民币师:每个小组的桌上都准备了一个存钱罐,里面装了各种各样的钱,请你们把它分一分类。
分完以后,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说一说,你们是怎样分的。
(小组活动,小组代表来汇报。
)师:谁来说说,你们是怎样分的?生:我们把纸币放在一起,把硬币放在一起。
生:我们把“元”放在一起,“角”放在一起,“分”放在一起。
生:我们把见过的钱分成一类,没见过的钱分成一类。
师:我们国家的人民币有很多。
(课件出示所有面值的人民币。
)你们都认识哪些人民币?生:我认识100元、50元、10元的。
生:我认识5元、2元、1元的。
生:我认识5角、2角、1角、5分、2分、1分的。
师:你可真聪明。
看来同学们对人民币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
今天,我们先研究小面值的人民币,我们下节课再研究大面值的人民币。
【评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把钱分类,从整体感知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增强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认识人民币》优质课教案课堂实录

《认识人民币》教学内容:认识人民币教学目标:1.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和单位之间的进率。
2.通过认一认、摆一摆等活动巩固分类方法,初步学会换算。
3.教育学生要爱护人民币,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人民币,掌握人民币的单位及单位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利用单位间的进率进行换算。
教学准备:课件、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学具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生活,到生活中走一走,看一看。
出示四幅情景图。
师:这些小朋友他们正在做什么?师: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要使用钱?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列举自己使用人民币的例子。
师:谁能说一说零花钱可以用来干什么?【在这里渗透德育:不乱花钱,积少成多,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献爱心等。
】师: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有关人民币的知识。
(板书:认识人民币)【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根据主题图,联系生活实际列举自己使用人民币的例子,举例不限于教材上的内容。
这个回忆过程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水平,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同时让学生感知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和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习兴趣,突出知识生长点。
】(二)认识人民币师:在日常生活中,你见过、用过哪些人民币?学生自由发言。
二、探究新知1、认识人民币(1)、师:中国的钱币叫人民币,你们认识人民币吗?(2)、操作初认人民币师:将桌面上的人民币拿出,先自己认一认,再在小组内交流,看谁认得多(学生活动)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的纸币,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
( 学生活动后,汇报识别方法)师:(指1元纸币),这是多少面值的人民币?你是怎么认识的?观察1元纸币的正面,你能发现什么?生:数字1,汉字壹元,毛主席像,国徽。
再观察1元纸币的反面,你又发现什么?生:图案,数字。
师小结:我们从观察1 元可以看出,认识人民币,要从人民币的数字,汉字,图案,颜色,大小等多方面观察。
《认识人民币》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认识人民币》第一课时教学实录【教学内容】复习人民币的面值和单位,同单位人民币之间的互换及简单计算。
【教学目标】1、在已有知识基础上,通过知识迁移,继续认识面值是50元和100元的人民币。
2、会进行同单位人民币互换,会进行求总价和找钱的计算和购物活动。
3、在换币、付币、找钱等购物活动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4、使学生受到爱护人民币、勤俭节约等教育。
【教学重点】元与元、角与角间互换。
【教学难点】在购物活动中进行简单计算。
【教学方法】采用游戏、购物活动的形式,寓教于乐。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商品卡,课前前置性探究作业----小小银行换币活动,填写好相应表格。
【教学过程】一、设境激趣、复习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些人民币吗?生:认识师:谁来说生:一元、一角 5角 5元 50元 20元师:这些人民币谁来认识生:一元、一角 2角5分2分1分师:小朋友回答得真不错。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认识人民币》板书:《认识人民币》二、自主认识50元与100元的人民币。
师:那这张你认识吗?师:出示50元人民币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学生描述50元人民币的特征。
师:出示100元人民币。
师:接下来这张呢,你认识吗?生:我们在认识人民币时可从图案、字样、颜色、数、大小等方面进行观察。
师:关键是看什么呢?生:数字和单位。
师:对了。
我们在辨别人民币的面值时,关键是看人民币上的数字和单位。
师:你真棒。
师:人民币就像一家人,它们不但有不同的面值,而且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之间还有一些有趣的关系呢。
他们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呢?三、教学人民币元与元之间的互换。
师:请学生们拿出前置性探究作业说一说,他们之间可以怎样互换。
(出示表格,学生汇报教师演示)生:小小银行换币活动(该换多少张?圈一圈、填一填)一张5元可以换5张一元。
师:演示5元=1元+1元+1元+1元+1元生:一张10元可以换十张1元。
师:演示10元=1元+1元+1元+1元+1元+1元+1元+1元+1元+1元生:一张20元可以换2张10元。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教学实录

人民币的认识教学实录一、联系实际,创设情境看一看,想一想。
师:刚才小朋友说课余时间有的喜欢唱歌,有的喜欢画画……知道老师工作了一天后回家最喜欢干什么吗?生1:听音乐。
生2:看书。
生3:看电视。
师:有的小朋友猜对了,老师最喜欢通过看好看的动画片来休息休息了,小朋友们喜不喜欢?生(齐声):我们也喜欢看动画片。
师:现在老师就和小朋友们一起来欣赏一段动画片,好吗?生:好。
(课件演示“蓝猫当家”的动画故事:妈妈不在家,蓝猫当家,先到超市买食品,交钱;又去药店给妈妈买药,交钱,投币乘公共汽车回家;最后把剩下的零钱放进储蓄罐。
)师:看完刚才的动画片,你想到了什么?生4:买东西、买药要花钱。
生5:乘坐公共汽车要付钱。
生6:要关心妈妈,妈妈生病了要给妈妈买药。
生7:不能瞒着妈妈偷偷地拿钱买东西。
生8:不能乱花钱,要把钱存起来。
……(对学生的回答,教师及时做出评价)师:小朋友说得真好,我们从小要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
老师还听蓝猫说了一句话:“生活中用钱的地方可真多呀!你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钱吗?生9:买书的时候用到钱。
生10:交手机费、电话费的时候用到钱。
生11:上初中、考大学的时候用到钱。
师:看来钱的用处非常大,我们的生活中处处要用到钱。
小朋友们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又叫什么吗?生:人民币。
师:对,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今天老师就和小朋友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人民币。
(板书课题)二、小组合作,认识人民币1.认一认,说一说。
师:小朋友认识人民币吗?生:认识。
师:谁能告诉老师你都认识哪些人民币?生12:我认识1毛,2毛,1块,2块。
生13:我认识5毛,10块,20块,100块,50块。
师:刚才小朋友说的几毛、几块又叫几角、几元。
生14:我全部都认识。
师:小朋友真了不起!认识这么多人民币。
现在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很多人民币,‘咱们一起来认一认,说一说,不认识的请小组的同学帮忙,看哪个小组的同学认得多,认得准。
人民币就在桌子上的钱包里,小组长负责倒在桌子上。
一年级下数学教学实录-认识人民币_人教新课标2014

认识人民币教学实录教学目标:1.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通过购物活动,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3.通过模拟购物等活动,培养学生实际生活中的购物能力,提高社会交往和实践能力,并培养观察能力。
教学准备:玩具、笔、橡皮、尺、练习本等,每人一个钱袋(内装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教学重、难点:认识并学会简单地使用人民币。
教学流程:一、情境引入,整体感知师:(拿一个恐龙玩具。
)要用什么购买这个玩具呢?(钱。
)你们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吗?(板书:人民币。
)师:看书中的图,你想买什么?生:老师,我要买这支圆珠笔,请问要多少钱?师:小朋友,圆珠笔的价钱是1元。
(生递给教师1角。
)师:小朋友,这枝圆珠笔要1元钱,这是1元吗?……师:小朋友,买东西要认识人民币呀!现在我们就和这位小朋友一起来认识人民币。
(板书:认识。
)课件出示:人民币有两种。
一种是金属制成的叫硬币,另一种是纸制成的叫纸币。
这里有大面值的,也有小面值的,今天学习小面值的人民币。
你们认识哪些呢?请你介绍一下。
比一比,看谁说得好。
【评析:从生活购物情境入手,使学生明白买东西要用到人民币,同时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这样既符合学生学习心理特点,又能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激发探求新知的欲望。
】二、探究新知,认识人民币1.认识1元、1角、1分。
师:(人民币实物挂在黑板上。
)我们现在使用的是我国发行的第5套人民币。
请仔细看,你们都认识这些钱吗?师:从黄信封中找出自己所认识的人民币,说说是怎么认识的。
(让学生自己观察、发现、描述、相互补充。
)生:我认识这张1元的人民币。
师:你怎么知道这是一张1元的人民币?生:我是这样认识的,它的背面有长城的图案。
生:我是这样认识的,这张人民币上有“壹圆”两个字。
……师:认识人民币可从图案、字样等方面进行观察,那么关键要看什么呢?(同桌讨论。
)(1)区别新版和旧版。
一下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课堂教学实录(五篇)

《认识人民币》课堂教学实录(一)【教学目标】1.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了解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在认钱、付钱等活动中加强体验,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探究的积极性、合作的主动性。
3.初步感受人民币在生活中的广泛作用,渗透爱护人民币和勤俭节约等思想教育。
【学情分析】“认识人民币”是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节的内容。
新教材对这部分内容的编排加强了对人民币的整体认识,并结合具体操作帮助学生掌握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
一年级儿童年龄虽小,但对于要用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一等价交换的商品意识是有的,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本节课是学生首次接触有关人民币的知识。
学生在这一方面有着一定的生活经验,大部分同学都认识人民币,都有过买文具的经历。
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原有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熟悉的情境,使他们体会到这部分内容的实际背景。
【重点难点】1.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掌握人民币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
2.在认钱、付钱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启发谈话,导入新课课件出示“百宝箱”师:瞧,郭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百宝箱。
猜猜里面装着什么?(钱)师:哇,这你都能猜到!你是怎么猜到是钱的?师:再来猜猜里面装的是哪些钱呢?师:到底谁猜对了呢?揭晓答案的时刻来啦!(课件播放)师:谁猜对啦?掌声祝贺他们。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要用到钱。
那你们知道我们平时用的钱叫什么吗?(人民币)是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人民币。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此环节是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年龄来设计的。
课一开始以猜一猜的形式引出人民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创设愉悦的教学氛围,激发学习的兴趣。
】活动2【讲授】仔细观察,探究新知(一)认识只有数字1的人民币1.找相同师:仔细观察,这些人民币有哪些是相同的呢?预设1:都有数字1.(师:对,数字相同)预设2: 1元的纸币和1元的硬币面值是一样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人民币》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教学内容】复习人民币的面值和单位,同单位人民币之间的互换及简单计算。
【教学目标】
1、在已有知识基础上,通过知识迁移,继续认识面值是50元和100元的人民币。
2、会进行同单位人民币互换,会进行求总价和找钱的计算和购物活动。
3、在换币、付币、找钱等购物活动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4、使学生受到爱护人民币、勤俭节约等教育。
【教学重点】元与元、角与角间互换。
【教学难点】在购物活动中进行简单计算。
【教学方法】采用游戏、购物活动的形式,寓教于乐。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商品卡,课前前置性探究作业----小小银行换币活动,填写好相应表格。
【教学过程】
一、设境激趣、复习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些人民币吗?
生:认识
师:谁来说
生:一元、一角 5角 5元 50元 20元
师:这些人民币谁来认识
生:一元、一角 2角5分2分1分
师:小朋友回答得真不错。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认识人民币》
板书:《认识人民币》
二、自主认识50元与100元的人民币。
师:那这张你认识吗?
师:出示50元人民币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学生描述50元人民币的特征。
师:出示100元人民币。
师:接下来这张呢,你认识吗?
生:我们在认识人民币时可从图案、字样、颜色、数、大小等方面进行观察。
师:关键是看什么呢?
生:数字和单位。
师:对了。
我们在辨别人民币的面值时,关键是看人民币上的数字和单位。
师:你真棒。
师:人民币就像一家人,它们不但有不同的面值,而且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之间还有一些有趣的关系呢。
他们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三、教学人民币元与元之间的互换。
师:请学生们拿出前置性探究作业说一说,他们之间可以怎样互换。
(出示表格,学生汇报教师演示)
生:小小银行换币活动(该换多少张?圈一圈、填一填)
一张5元可以换5张一元。
师:演示5元=1元+1元+1元+1元+1元
生:一张10元可以换十张1元。
师:演示10元=1元+1元+1元+1元+1元+1元+1元+1元+1元+1元
生:一张20元可以换2张10元。
师:演示20元=10元+10元
师:下面我们继续学习面值是100元、50元、10元的人民币他们之间可以怎样互换。
(请同学们拿出样币和同桌试着找一找,把你们换的方法填在桌上老师为你们准备的练习纸上。
)
生:练习纸上内容:
1张50元能换( )张10元
1张100元能换( )张10元
1张100元能换( )张50元
师:你们都有哪些换法?请派代表上台展示。
生:小组代表在实物平台上展示填好后的练习纸
师:孩子们真了不起,在小组里找到了那么多的方法,
你们知道人民币有什么用吗?
生:用钱能买来好吃的、好玩的、好用的东西,可有的小朋友却把钱一分一分、一角一角的存起来,这是为什么呢?
师:教育学生做一个有孝心、有爱心的人。
四.练习。
师:刚才同学们学了那么多有关人民币的知识,想去快乐商店购物吗?
师:那必须闯过三关。
有信心吗?
生:第一关:练习十二第1题。
生:第二关:做一做第1题。
生:第三关:做一做第2题。
五、快乐商店。
(购物付钱)
师:刚才小朋友们用所学的知识,连闯了三道难关,成功进入了快乐商店。
六、总结。
师:这节课学得快乐吗?你学会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