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菌素皮试液的临床配制及其应用
头孢试敏液的配制方法

头孢试敏液的配制方法
头孢试敏液是一种常用的抗生素试验液,用于检测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细菌对头孢菌素类药物的敏感性。
下面是头孢试敏液的配制方法:
1.将适量的头孢菌素类药物(如头孢噻肟、头孢曲松等)粉末
称取到干燥的容器中。
2.加入等量的蒸馏水。
注意要使用无菌的蒸馏水,并保持操作
过程的无菌性。
3.用棒拌匀,使药物充分溶解。
4.将药液滤过,以去除未溶解的固体颗粒。
5.将头孢试敏液分装到无菌试验管中,每管约5毫升。
6.将试验管密封或用无菌瓶塞堵好,以防止水分蒸发或污染。
7.可选择将头孢试敏液进行高温高压灭菌处理,使其更安全可靠。
8.标记头孢试敏液的容器,并注明日期和药物的类型和浓度。
配制好的头孢试敏液可在2-8摄氏度保存,避免阳光直射和高
温环境。
使用前请检查试剂是否发生明显变色、结晶或有异味,若有异常情况请勿使用。
头孢菌素类皮试配置操作流程

头孢菌素类皮试配置操作流程一.护士准备1着装规范,仪表端庄(1分),举止得体,符合要求(1分);2.手已洗(0.5,口述),指甲已剪(0.5,口述)。
二.评估1.病人评估:核对病人床头牌(1分)、腕带信息(1分),向病人介绍操作的目的(1分)、方法(1分)、注意事项(2分);2.询问过敏史(2分);3.环境评估:环境清洁、光线充足,符合无菌操作要求(2分)。
三.物品准备1.基础治疗盘、头孢菌素类药1g、生理盐水、注射器(1ml、2ml、5ml)、瓶口贴、标签、弯盘、笔、带盖无菌方盘、盐酸肾上腺素、砂轮、医疗垃圾桶、生活垃圾桶、锐器盒、快速手消(少1件物品扣1分,扣完为止;操作过程中物品落地一件扣1分)。
四.操作前准备1.洗手(2分)戴口罩(1分),方法正确(洗手方法错误扣1分,戴口罩方法错误扣0.5分)。
2.用物放置合理美观(1分),认真核对医嘱(1分),药液(2分),无菌物品(2分),手法正确(1分)(药液及无菌溶液检查不认真,不细致扣1分)。
五.操作中流程1.认真核对医嘱(1分)与执行单(1分);2.将生理盐水、头孢菌素类药1g分别启盖(2分),消毒瓶盖至瓶颈2遍(4分),方法正确,未跨越无菌区(方法错误扣1分,跨越无菌区1次扣1分,少消毒1遍扣2分,扣完为止);3.取生理盐水4ml(4分)(抽吸药液剂量准确,无气泡,药品标签面向操作者,不污染活塞和针头,未跨越无菌区2分),(剂量不准确扣2分,有气泡扣1分,标签背向操作者扣2分,污染活塞扣2分,污染针头扣3分,跨越无菌区1次扣1分);4.注入头孢菌素瓶内,将药液摇匀(2分),口述含头孢菌素液250mg/ml(1分);5.抽取头孢菌素药液0.2ml(2分)加生理盐水至1ml(2分),充分摇匀药液(2分),未跨越无菌区(2分),口述含头孢菌素药液50mg/ml(1分),观察剂量刻度与视线平行(2分),(剂量不准确扣2分,未排尽空气扣1分,浪费药液扣2分,刻度与视线不平行扣2分,跨越无菌区1次扣1分);6.弃去0.9ml药液(1分),再加生理盐水至1ml(1分),充分混匀药液(2分),口述含头孢菌素液5mg/ml(1分),未跨越无菌区(2分),观察剂量刻度与视线平行(2分),(剂量不准确扣2分,未排尽空气扣1分,浪费药液扣2分,刻度与视线不平行扣2分,跨越无菌区1次扣1分);7.再弃去0.9ml药液(1分),再加生理盐水至1ml(1分),摇匀药液(2分)口述含头孢菌素液500ug/ml(1分),观察剂量刻度与视线平行(2分),未跨越无菌区(2分),(剂量不标准扣2分,未排尽空气扣1分,浪费药液扣2分,刻度与视线不平行扣1分,跨越无菌区1次扣1分);8.将标签写上药名(1分),配制时间(1分),签名(1分);9.将配制好的皮试液放于无菌盘内备用(现用现配)(2分);10.开启的生理盐水注明开瓶时间(1分)、药名(1分),头孢菌素液注明开瓶时间(1分),均贴瓶口贴(各1分)(标注时间、药名、开瓶时间,贴瓶口贴少一样扣1分)。
临床常用皮试液的配制

计算皮试液浓度
根据头孢菌素规格和用量,计算出所需的 皮试液浓度。
过滤
将配制好的皮试液过滤,去除杂质和颗粒 物。
配制皮试液
将头孢菌素粉末溶解于生理盐水中,摇匀 至完全溶解。
头孢菌素皮试液的注意事项
确保皮试液浓度准确
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和医生指 导配制皮试液,确保浓度准确
无误。
避免交叉感染
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和针头,避 免交叉感染。
一旦发生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皮试,并立即进行急救处理,包括给氧、注射肾上 腺素等。
对于严重的过敏反应,应立即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03 头孢菌素皮试液的配制
头孢菌素皮试液的配制方法
准备所需物品
头孢菌素、生理盐水、注射器、皮试注射 器等。
储存
将配制好的皮试液储存于冷藏30分钟,以便及 时发现过敏反应。
记录
对皮试结果进行详细记录,包 括皮试时间、皮试液种类、浓 度、注射部位、观察结果等。
头孢菌素皮试液的过敏反应处理
轻度过敏
如出现轻度过敏症状,如皮疹、瘙痒 等,应立即停止皮试,并通知医生处 理。
重度过敏
如出现呼吸困难、喉头水肿、低血压 等重度过敏症状,应立即进行急救处 理,包括给予抗过敏药物、保持呼吸 道通畅、监测生命体征等。
结核菌素皮试液的配制
总结词
结核菌素皮试液的配制需要使用结核菌素原液,按照一定比例稀释后进行皮试注 射。
详细描述
首先,需要抽取0.1毫升的结核菌素原液,然后加入0.9毫升的生理盐水进行稀释 。摇匀后,即可得到结核菌素皮试液。在进行皮试注射前,应仔细核对药物和患 者信息,确保无误。
胰岛素皮试液的配制
作用
通过皮试检测患者对某些药物的 过敏反应,以避免过敏反应的发 生。
头孢菌素类皮试液浓度配制准确性的探讨

《 护理管理 与临床护理技术规范》 20 (0 3年浙江 大学 出版社出
版) 中的方法执行。 但我们发现如果按照以上所描述的方法配 制 ,则存在头孢菌素类皮试液配制后浓度错误 、配制方法 繁
琐、 不利于临床护上换算 的缺点。我院根据该类药物 的特点 ,
・
基 础 护 理 ・
头孢菌素类皮试液浓度配制准确性的探讨
贺 彩芳 周 慧 芬
头孢 菌素类 ( 先锋霉 素类 ) 抗生素具有高效 、 低毒 、 酱 抗菌
l , =第 1 3量 次抽取 药物 的量毫 升数 。如 :剂 量 为 45g即 . 03 453 : . m1。 2 从第 2步开始所有的步骤均同以 -÷( . )02 ] ( ) / 方法中的第 2 34步骤 。 、、 3 每瓶药物不能用 ≤2 l . 5m 的生理盐水溶化 的任何一瓶
制 订 _头孢菌素类 药物 皮试液 的正确配制浓度与简易配制方 r 法, 现报道如下 : 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液浓度 的配制方法 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液浓度如果参照 《 护理 管理 与临床
只是 03÷该瓶药物 以 g为单 位的总 剂量 的分母 为 l . 0的倍 数, 其余步骤均相同。 4 .皮试液浓度如果参照《 护理 学基础》 中规定 的浓 度 . 即
30z 该 药 。 配成 皮 试 液 。 0/ g 即
面的影响
头孢菌素类药物 , 均可采 用以下 疗法 : 1取 先锋 类药物加 ≤ ()
广的优点 , 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 , 但在使用过程中可H 现过 {
敏反应 , 目前采用先做皮试 的方法来预 防。 皮试液的浓度以含
先锋霉素 50z/ l 30 t ml 0 / m 或 0 k / 为标 准 ,皮试 注入量 01 l g g . m
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液的三种配制方法

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液的三种配制方法头孢菌素类药物是一类高效、低毒、广普的抗生素,因其可致过敏性反应,用药前需做皮肤过敏试验。
目的探讨对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液不同配制方法的实践经验、临床应用。
方法通过对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液的三种不同的配制过程、临床实践、应用、效果观察。
结果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液的准确配制,是皮肤过敏试验安全性的重要保障,也是临床用药安全性的前提。
结论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液配制操作精练、皮试液量准确、皮试的实施等的正确性是判断皮试结果准确性的决定要素。
标签: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液配制方法药液【Abstract】the cephalosporin drugs is a kind of antibiotics,high efficiency,low toxicity and widely because it can cause an allergic reaction,skin allergy test should be done before using this drug.【Keywords】cephalosporin drugs skin test solution;preparation;1 资料头孢菌素类抗生素(cephalosporins)曾译先锋霉素,是一类抗菌作用强、对人几乎没有毒性、抗菌普广,临床应用广泛的重要抗生素,因可致过敏性不良反应,故用药前需做皮肤过敏试验,以安全的应用与临床。
目前头孢菌素类药物并无国家药典确认的皮试配制方法,现我们根据《临床药理学》及一些文献报道,并结合长期临床实践经验及相关教材的理论知识,将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液三种配制方法总结报道如下,供护理同仁们参考:2方法以0.5g/支、1.0g/支的头孢菌素类药物作为皮试液的配制药液,皮试液以含头孢菌素类药物500ug/ml0.9%氯化钠注射液为准,用于皮试注入剂量为0.1ml含头孢菌素类药物50ug为例,此时,其皮试液配制方法如下:1、将头孢菌素类药物0.5g/支,用0.9%氯化鈉注射液10ml(50mg/ml)溶解,取上药液0.1ml(5000ug),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10ml(500ug/ml),取上药液0.1ml(50ug)用于皮试,皮试药量为50ug。
各种皮试液的配制方法

各种皮试液的配制方法
一、青霉素
1、取80万PG+注射用水至4ML摇匀=20万/ML;
2、取上液0.1ML+注射用水至1ML摇匀=2万/ML;
3、取上液0.1ML+注射用水至1ML摇匀=2千/ML
4、取上液0.1—0.25ML+注射用水至1ML摇匀即为
皮试液(每ML含200—500)
二、头孢菌素类药物
1、取头孢菌素0.5克+注射用水至5ML溶解后摇匀;
2、取上液0.6ML+注射用水至0.4ML摇匀;
3、取上液0.1ML+注射用水0.9ML摇匀即为皮试液。
三、链霉素
1、取链霉素1克(100万)+注射用水3.5ML摇匀,即25万/ML;
2、取上液0.1ML+注射用水至1ML摇匀,即25000/ML;
3、取上液0.1ML+注射用水至1ML摇匀,即2500/ML;
4、取上液0.2ML+注射用水至1ML摇匀,成500/ML,即为皮试
液。
四、盐酸普鲁卡因
取2%普鲁卡因0.1ML+注射用水0.7ML,即为皮试液。
、
五、细胞色素C
取细胞色素C(每支2ML含15毫克)0.1ML+注射用水至1ML 摇匀即为皮试液。
六、氨苄青霉素
1、取氨苄青霉素0.5克+注射用水2ML摇匀;
2、取上液0.2ML+注射用水至1ML摇匀;
3、取上液0.1ML+注射用水至1ML摇匀;
4、取上液0.1ML+注射用水至1ML摇匀,即为皮试液。
七、破伤风抗毒素
1、取TAT1500/ML
2、取0.1ML+注射用水至1ML摇匀,即为皮试液。
县医院临床各种皮试液配制方法

12
谢 谢
2015年11月6日星期五 和谐醫疗門診部 龚海军 13
破伤风抗毒素(TAT)皮试液配制方法
破伤风抗毒素(TAT)1500U/ml
取上液0.1ml+生理盐水至1ml;(150U/ml)
取上液0.1ml作皮试;(即15U) 20分钟观察结果,如为阴性可一次性注射,如为阳性者,则行脱敏疗 法。 阴性:局部无红肿、无异常反应。 阳性:皮丘红肿,硬结直径大于1.5cm,红晕范围直径超过4cm,有时出 现伪足或有痒感,全身过敏性反应同青霉素过敏反应大致相同。
2015年11月6日星期五 和谐醫疗門診部 龚海军 11
结核菌素皮试液的配制方法
结核菌素50U/支/ml 取上液0.1ml作皮试(5U/ml) 皮试时于左手注入试敏液 ,右手注入生理盐水作对照。48-72小时观察 结果 阴性:皮肤硬结小于5mm 阳性:皮肤硬结5-10mm(+) 皮肤硬结10-15mm(++) 皮肤硬结15-20mm(+++) 皮肤硬结大于20mm或局部出现水泡或坏死者为(++++) 应向病人解释结核菌素试验阳性仅表明曾有结核
4、根据医嘱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10mg,应用抗组胺类药,如盐酸异丙嗪等。
5、静脉滴注10%葡萄糖溶液或平衡液扩充血容量。血压仍不回升,可按医嘱加入多巴胺 等。 6、若心跳骤停,则立即进行复苏抢救。 7、密切观察病情,记录病人呼吸、脉搏、血压、神志和尿量等变化。 。
2015年11月6日星期五 和谐醫疗門診部 龚海军 9
药物皮试液配制

仅供参考的皮试液配制法头孢曲松钠的皮试的配置方法:(1.0克的)先加5毫升的生理盐水然后抽取0.1毫升再加至1毫升摇匀后再取0.1毫升加至4毫升就行了最后结果为50微克/0.1毫升。
头孢米诺钠皮试液的配置方法:常规消毒后,用5ml注射器抽取加温后的0.9%氯化钠注射液4ml加入1g头孢米诺钠内使其溶化,此时头孢米诺钠浓度为250mg/ml。
如果患者皮试阴性,头孢米诺钠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中静点,则用1ml注射器抽取上述头孢米诺纳溶液0.2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中,即配制成0.5mg/ml的头孢米诺钠皮试液,同理,用1ml注射器抽取0.5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或用1ml注射器抽取1ml 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中,均可配制成0.5mg/ml的头孢米诺钠皮试液与传统的头孢菌素皮试液一致。
青霉素类抗生素:1 皮试溶液的配制取青霉素皮试剂一支(含青霉素钠2500单位),加入氯化钠注射液5ml溶解稀释(含青霉素500单位/ml)。
本品稀释后供24小时使用。
2 皮试方法及观察结果皮内试验:消毒前臂屈侧关节上2寸处皮肤,抽取皮试液约0.1ml作皮内注射(小儿注0.02~0.03ml),20分钟后,如局部出现中心晕团、周围红斑,直径大于lcm,或局部红晕或伴有小水泡者为阳性;对于可疑阳性反应者,应在另一前臂用氯化钠注射液做对照试验。
3 注意事项极少数患者,可在皮肤试验时发生过敏性休克,常于注射后数秒至5分钟内开始,先皮肤瘙痒、四肢麻木,继则气急、胸闷、发绀、心跳加快、脉细、血压下降、大量出汗等,如不及时抢救,可导致病人死亡。
故应做好抢救准备,如常备盐酸肾上腺素、氢化可的松、中枢兴奋药和抗过敏药。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头孢菌素类在《中国药典》并无明确规定必须做过敏试验,但在有过敏史或是过敏体质者,根据情况做皮肤过敏试验。
皮试液浓度现无统一规定,一般规定采用0.5mg/ml作皮试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头孢菌素皮试液的临床配制及其应用许爱萍 头孢菌素具有抗菌谱广,疗效好,毒副作用低,过敏反应少于青霉素等特点。
但是随着临床的广泛使用,小儿发生过敏性休克[1]的屡有报道。
本文对注射头孢菌素的患者使用前进行皮试与临床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研究对象2004年2月至4月本院门诊注射患者中,3164例次患者进行头孢菌素类药物治疗,其中头孢曲松钠1651例次,头孢哌酮钠727例次,头孢呋辛钠459例次,头孢噻肟钠108例次,头孢他啶108例次,头孢替唑钠77例次,头孢噻吩钠34例次。
接受治疗的患者中,3个月至12岁不等的2589例次,成人575例次。
2 皮试液配制方法及试验方法211 配制方法 头孢菌素皮试液的浓度为250μg/ml,以110g的头孢曲松钠粉针剂为例。
(1)取1支加生理盐水315 ml,配制成250mg/ml的稀释液4ml。
(2)用1ml注射器取上液011ml,加生理盐水019ml为25mg/ml的溶液1ml。
(3)取(2)液011ml,加生理盐水019ml为215mg/ml的溶液1 ml。
(4)取(3)液011ml,加生理盐水019ml即成250μg/ml的皮试液。
配制时每次均须摇匀,皮试液现配现用。
212 试验方法 取浓度为250μg/ml的头孢菌素皮试液,皮内注射011ml,20min后观察。
如试验阴性方可用药。
局部出现中心晕团,周围红斑,直径大于1cm,或局部红晕或伴有小水泡者为阳性[2]。
进行皮试前,护士须仔细询问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并按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备好抢救药品。
3 结果本文3164例次头孢菌素皮试结果:阴性3160例次。
阳性4例,其中头孢曲松钠2例次,头孢呋辛钠2例次,阳性未给药。
3160例次阴性用药观察:头孢曲松钠、头孢噻肟钠各发生过敏反应1例,其余3158例次用药过程中无过敏反应发生。
本次研究中,同一时段使用不同厂家不同商品名称的头孢曲松钠、头孢哌酮钠、头孢噻肟钠,随意以同药学名的皮试液进行皮内试验。
结果见表1~3。
表1 不同商品名的头孢曲松钠皮试结果(例次)海曲松科瑞康霸达力嗪头孢曲松钠英派琦帅克宁康力曲曲沙合计例次489443337127126393540151651小儿445418327791267122001434成人44251048032232015217阳性010000010表2 不同商品名的头孢哌酮钠皮试结果(例次)杨得舒茵敌先必先浩欣帅迪立健舒利君派舒合计例次2511161859663133727小儿2239316514702531成人2823209516131196阳性0000000表3 不同商品名的头孢噻肟钠皮试结果(例次)头孢噻肟钠立健帅特依灵合计例次423630108小儿2418244成人18182864阳性00004 讨论411 头孢菌素类药物使用前进行皮试的药理学依据 第1、2、3代及口服头孢菌素均可发生过敏反应,严重者可发生过敏性休克,其中9例过敏性休克致死[3]。
头孢菌素是一组β2内酰胺抗生素。
头孢菌素与青霉素在结构上都有β2内酰胺,头孢菌素抗原决定簇结构主要和7位侧链结构有关,头孢菌素与其他β2内酰胺类抗生素之间的交叉反应部分是由于侧链结构相同[4],故两者有不完全的交叉过敏反应[5]。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过敏反应发生的机会少于青霉素,大约为青霉素的1/10[6],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对青霉素过敏者中仅5%~10%对头孢菌素类过敏[7]。
所以用青霉素皮试液替代头孢菌素类皮试是不可取的,或许会缩小临床使用头孢菌素类的范围。
各种头孢菌素抗生素之间没有共同的抗原决定簇,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交叉反应程度很低,头孢菌素引发过敏的机制除了其本身R1侧链外,还可能是头孢菌素———蛋白质结合物[5],有调查显示,24例第三代头孢菌素所致过敏性休克中9116%未用原液做皮试。
所以不可用一种头孢菌素类药做皮试,来判断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使用。
但是,严重青霉素过敏史患者,对一种头孢菌素过敏,则对其他头孢菌素也可过敏[8]。
而且头孢菌素类药物使用说明书中,均有对青霉素类药物过敏者慎用,对头孢菌素类及本品过敏者禁用的解释,护士在进行临床皮试时应慎重考虑。
412 头孢菌素皮试液的临床配制依据 头孢菌素类皮试液的浓度至今还没有统一标准,有文献报道的皮试液浓度为60~500μg/ml不等[9],参考浓度300μg/ml[1]。
本文选择皮试液浓度为250μg/ml,取110g注射用头孢菌素药物1支,以315ml生理盐水稀释后,余下皮试液的配制操作同青霉素皮试液,方便临床操作,皮试液浓度易于记忆。
对本文3 164例次患者进行皮内试验,除4例次皮试阳性外,在3160例次用药中,1例头孢噻肟钠出现皮诊,1例头孢曲松钠出现呛咳,停药后好转,其余未出现过敏反应。
本次皮试阳性率01126%,低于0185%[10],用药后过敏反应发生率01063%,与文献报道01001%~011%相符[5],说明头孢菌素皮试液浓度250μg/ml较符合临床使用。
413 同种药物不同商品名皮试探讨 本次研究中,同一时段使用不同商品名不同厂家不同批号的头孢曲松钠、头孢哌酮钠、头孢噻肟钠达3~9种。
本文随意选用相同药品名的皮试液对患者进行皮试,1651例次头孢曲松钠出现2例阳性,1649例次阴性者用药中1例静滴1min后出现呛咳。
727例次头孢哌酮钠用药后无过敏反应。
108例次头孢噻肟医药成本和护士工作量,选用相同药名的皮试液皮试无过敏性休克发生。
需要强调的是,对患者进行皮试时及阴性者用药时,均需严密观察并随时作好抢救,以防过敏反应发生。
尤其用药5min内应视为过敏性休克的高危期[1]。
414 头孢菌素类药物间存在的非交叉过敏现象 本文1例科瑞(头孢曲松钠)皮试阳性者改做头孢噻肟钠皮试阴性用药后无反应。
1例头孢曲松钠皮试阴性者,静滴1min患儿出现呛咳,喉头发痒,立即停药,患儿在医护严密观察下更换头孢呋辛钠皮试阴性用药后无类似反应。
(本文承蒙陈志萍、邓琳两位同仁协助收集资料,在此致谢。
)参考文献1 甄琴,丁辉.第三代头孢菌素致小儿过敏性休克24例分析.儿科药学杂志,2004,10(1):60.2 刘美玲主编.现代护理与临床.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3 彭芳辰,史芩,史双来.头孢菌素类药物653例不良反应分析.中国药房,2003,14:358.4 Ministry of Health,pan american health organization.JAMA,2001, 286:2802.5 宋广广,许雅荣.头孢菌素类过敏反应问题刍议.中国药事,2001, 5:2082209.6 李洁,孙玲红,罗泓,等.抗生素皮肤过敏试验的应用探讨.护理学杂志,2001,16:69.7 周丽娜.临床使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武警医学院学报,11:101.8 段光美,马国梅,孔美.接触头孢菌素致过敏反应.齐鲁护理杂志, 2002,8:531.9 韦龙静,朱含俑.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药物的皮试问题.海峡药学,2003,15:67.10 王裕珍,陆莹,樊俭,等.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试验方法探讨.中华护理杂志,2003,38:981.(收稿日期:2004210222)四肢骨折患者术后运动功能康复的连续性护理徐秋珍 骨折经过复位、固定或手术后,要达到临床愈合一般需要1个月至数月[1]。
在此期间患肢正常运动受到限制会使肌肉发生废用性萎缩、肌张力降低,长期制动可引起骨质脱钙、关节僵硬,甚至挛缩,严重时遗留残疾。
及时进行合理的功能锻炼,直接影响患者手术的效果与功能的恢复,功能锻炼不仅有利于肿胀消退,减少肌肉萎缩程度,防止关节粘连僵硬,而且能促进骨折愈合过程的正常发展。
因此,我们对36例四肢骨折患者进行术后运动功能康复训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选择2004年3月至2005年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四肢骨折患者36例。
36例患者中,男25例,女11例,年龄最大者65岁,最小者12岁。
36例患者中上肢骨折22例,下肢骨折14例,平均住院15d。
患者出院后,每周由社区护士联系并随同责任医师对患者进行随访及指导。
2 方法分为住院期间和转入社区两个阶段进行。
211 住院期间的康复护理 患者经复位、固定或手术治疗3d左右损伤反应开始消退,肿胀与疼痛减轻,即可进行康复训练。
康复工作由责任护士协同医生进行,同时指导患者及家属掌握早期功能锻炼的正确方法,护士对康复效果进行观察并记录。
21111 术后按骨科一般护理常规,让患者保持良好的肢体功能位,对损伤部位以远的肢体进行按摩,以帮助消肿和解除痉挛,为主动锻炼做准备。
初时患者常有不适或疼痛感,除用镇痛药物,做好解释工作外,尚需密切观察切口感染及渗出情况,避免皮肤过度紧张而坏死。
21112 在医护人员的指导及协助下,对患者未被固定的关节进行轻柔的被动活动以预防肌肉粘连、关节挛缩和畸形的发生。
活动的幅度应根据患者承受能力由小到大,由慢到快调节。
这时医护人员应主动关心患者,消除患者对疼痛的恐惧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良好的心理状态配合治疗。
21113 当患者在骨折复位基本稳定,肌肉组织基本愈合时,指导患者进行固定部位的肌肉有节奏的等长收缩练习,以防止废用性肌肉萎缩,并使骨折断端靠近而有利于骨折的愈合。
21114 可能时应鼓励患者尽早下床,对腱肢与躯干应尽可能维持其正常活动。
必须卧床的患者应每日做床上保健操,坚持正确的功能锻炼,保持乐观的情绪,加强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以改善全身状况,防止并发症。
212 社区期间的康复护理 在病情允许但由于经济上或其他原因不能在医院继续康复治疗的患者,可出院回家。
为使康复功能锻炼连续进行,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院复查或到患者家中随访或每周1~2次电话随访两种形式,并建立院外跟踪随访表,由社区护士协同医生对患者及家属做康复教育,告诉患者按医嘱定期来院复查,说明连续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并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功能锻炼方法,护士对复查及随访内容进行记录。
21211 指导患者进行关节活动,运动时以不引起明显疼痛为度,幅度应逐渐增大。
每一动作重复多遍,每日练习数次。
刚去除固定的患者可先采用助力运动,以后随着关节活动的增加而减少助力。
对组织挛缩、粘连严重而用助力运动与主动运动难以奏效者,可使用被动运动,但运动的方向和范围应符合解剖功能,动作应平稳、缓和,不应引起明显疼痛及肌肉痉挛,不可使用暴力引起新的损伤与骨化性肌炎。
21212 指导患者进行恢复肌力训练,恢复肌力的惟一有效的方法是引起肌肉的适度疲劳。
鼓励患者积极做有效的主动运动、被动运动和健侧负荷运动。
当肌力微弱时,教会患者可利用肢体的重力作用来带动锻炼。
在肌力已获得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