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2016届山东师大附中高三(上)第三次模拟数学试卷(理科)(解析版)

2015-2016学年山东师大附中高三(上)第三次模拟数学试卷(理科)一、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设集合A={a,a2,﹣2},B={2,4},A∩B={4},则a=()A.2 B.﹣2 C.4 D.2.在复平面内,复数z=(1+2i)2对应的点位于()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3.设平面向量,,均为非零向量,则“•(﹣)=0”是“=”的()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4.等差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a3=5,S6=36,则a6=()A.9 B.10 C.11 D.125.已知命题p:函数y=2﹣a x+1(a>0,a≠1)恒过定点(﹣1,1):命题q:若函数f(x﹣1)为偶函数,则f(x)的图象关于直线x=1对称.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A.p∧q B.¬p∧¬q C.¬p∧q D.p∧¬q6.已知P(x,y)是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内的一点,A(1,2),O为坐标原点,则•的最大值()A.2 B.3 C.5 D.67.为了得到函数y=sin3x+cos3x的图象,可以将函数y=cos3x的图象()A.向右平移个单位B.向右平移个单位C.向左平移个单位D.向左平移个单位8.如图,四棱锥S﹣ABCD的底面为正方形,SD⊥底面ABCD,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AC⊥SBB.AB∥平面SCDC.SA与平面SBD所成的角等于SC与平面SBD所成的角D.AB与SC所成的角等于DC与SA所成的角9.设=()A.B.C.D.210.函数f(x)是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且满足f(x+2)=f(x).当x∈[0,1]时,f(x)=2x.若在区间[﹣2,3]上方程ax+2a﹣f(x)=0恰有四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A.(,)B.(,)C.(,2)D.(1,2)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1.在正项等比数列{a n}中,前n项和为=.12.已知S、A、B、C是球O表面上的点,SA⊥平面ABC,AB⊥BC,SA=AB=1,BC=,则球O的表面积等于.13.设=.14.在△ABC中,B=120°,AB=,A的角平分线AD=,则AC=.15.已知,动点P满足,且λμ≥0,|λ+μ|≤1,点P所在平面区域的面积为.三、解答题(本题满分75分)16.已知函数(1)求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2)在,求三角形的面积S△AB C.17.选修4﹣5:不等式选讲已知函数f(x)=|x﹣2|﹣|x﹣5|.(1)证明:﹣3≤f(x)≤3;(2)求不等式f(x)≥x2﹣8x+15的解集.18.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PA⊥面ABCD,AB⊥AD,BC∥AD,AP=,AB=AD=1,BC=2,.(I)求证:平面PAC⊥平面PDE(II)求直线PC与平面PDE所成角的正弦值.19.数列{a n}中,a1=3,a n+1=2a n+2.(I)求证:{a n+2}是等比数列,并求数列{a n}的通项公式;(II)设,求和S n=b1+b2+…+b n,并证明:.20.已知函数f(x)=(x+1)|lnx|.(I)讨论函数f(x)的单调性;(II)若对于任意的x∈[1,+∞),f(x)≥a(x﹣1)恒成立,求a的范围.21.设函数.(I)求函数y=f(x)的最大值;(II)对于任意的正整数n,求证:(III)当﹣1<a<b时,成立,求实数m的最小值.2015-2016学年山东师大附中高三(上)第三次模拟数学试卷(理科)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设集合A={a,a2,﹣2},B={2,4},A∩B={4},则a=()A.2 B.﹣2 C.4 D.【考点】交集及其运算.【分析】由A,B,以及两集合的交集,确定出a的值即可.【解答】解:∵A={a,a2,﹣2},B={2,4},A∩B={4},∴a=4或a2=4,即a=2或﹣2,当a=2时,A={2,4,﹣2},B={2,4},此时A∩B={2,4},不合题意;当a=﹣2时,A={﹣2,4,﹣2},与集合互异性矛盾,舍去,则a=4,故选:C.2.在复平面内,复数z=(1+2i)2对应的点位于()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考点】复数的代数表示法及其几何意义;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分析】直接利用复数代数形式的乘法运算化简,得到复数z对应点的坐标,则答案可求.【解答】解:∵z=(1+2i)2=1+4i+(2i)2=﹣3+4i,∴复数z=(1+2i)2对应的点的坐标为(﹣3,4),位于第二象限.故选:B.3.设平面向量,,均为非零向量,则“•(﹣)=0”是“=”的()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考点】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判断.【分析】根据向量的数量积关系,以及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定义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若=,则•(﹣)=0成立,必要性成立,若•(﹣)=0得•=•,则=不一定成立,充分性不成立.故“•(﹣)=0”是“=”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故选:B.4.等差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a3=5,S6=36,则a6=()A.9 B.10 C.11 D.12【考点】等差数列的性质.【分析】由等差数列可得×6=36,从而求得a4=7,从而求得.【解答】解:∵S6=×6=36,a3=5,∴a4=7,∴a6=a4+(6﹣4)×(7﹣5)=11,故选:C.5.已知命题p:函数y=2﹣a x+1(a>0,a≠1)恒过定点(﹣1,1):命题q:若函数f(x﹣1)为偶函数,则f(x)的图象关于直线x=1对称.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A.p∧q B.¬p∧¬q C.¬p∧q D.p∧¬q【考点】复合命题的真假.【分析】复合命题的真假判定,解决的办法是先判断组成复合命题的简单命题的真假,再进一步进行判断,则答案可求.【解答】解:函数y=2﹣a x+1的图象可看作把y=a x的图象先沿轴反折,再左移1各单位,最后向上平移2各单位得到,而y=a x的图象恒过(0,1),∴函数y=2﹣a x+1恒过(﹣1,1)点,∴命题p假,则¬p真.函数f(x﹣1)为偶函数,则其对称轴为x=0,而函数f(x)的图象是把y=f (x﹣1)向左平移了1各单位,∴f(x)的图象关于直线x=﹣1对称,∴命题q假,则命题¬q真.综上可知,命题¬p∧¬q为真命题.故选:B.6.已知P(x,y)是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内的一点,A(1,2),O为坐标原点,则•的最大值()A.2 B.3 C.5 D.6【考点】简单线性规划.【分析】设z=•=x+2y,作出不等式组对应的平面区域,利用z的几何意义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作出不等式组对应的平面区域如图:z=•,则z=x+2y,即y=﹣x+z,平移直线y=﹣x+z,由图象可知当直线y=﹣x+z经过点B(0,3),y=﹣x+z的截距最大,此时z最大.代入z=x+2y=0+2×3=6.即•的最大值最大值为6.故选:D7.为了得到函数y=sin3x+cos3x的图象,可以将函数y=cos3x的图象()A.向右平移个单位B.向右平移个单位C.向左平移个单位D.向左平移个单位【考点】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变换.【分析】利用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化简已知函数为一个角的一个三角函数的形式,然后利用平移原则判断选项即可.【解答】解:函数y=sin3x+cos3x=,故只需将函数y=cos3x=的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得到y==的图象.故选:A.8.如图,四棱锥S﹣ABCD的底面为正方形,SD⊥底面ABCD,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AC⊥SBB.AB∥平面SCDC.SA与平面SBD所成的角等于SC与平面SBD所成的角D.AB与SC所成的角等于DC与SA所成的角【考点】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分析】根据SD⊥底面ABCD,底面ABCD为正方形,以及三垂线定理,易证AC⊥SB,根据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易证AB∥平面SCD,根据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定义,可以找出∠ASO是SA与平面SBD所成的角,∠CSO是SC与平面SBD所成的角,根据三角形全等,证得这两个角相等;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利用线线平行即可求得结果.【解答】解:∵SD⊥底面ABCD,底面ABCD为正方形,∴连接BD,则BD⊥AC,根据三垂线定理,可得AC⊥SB,故A正确;∵AB∥CD,AB⊄平面SCD,CD⊂平面SCD,∴AB∥平面SCD,故B正确;∵SD⊥底面ABCD,∠ASO是SA与平面SBD所成的角,∠CSO是SC与平面SBD所成的,而△SAO≌△CSO,∴∠ASO=∠CSO,即SA与平面SBD所成的角等于SC与平面SBD所成的角,故C正确;∵AB∥CD,∴AB与SC所成的角是∠SCD,DC与SA所成的角是∠SAB,而这两个角显然不相等,故D不正确;故选D.9.设=()A.B.C.D.2【考点】数列与向量的综合.【分析】运用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化简向量,,再由向量的数量积的坐标表示,计算即可得到所求值.【解答】解:=(cos,sin+cos)=(cos,﹣sin+cos)=(,),=(cos,sin+cos)=(cos0,sin0+cos0)=(1,1),即有•=×1+×1=﹣.故选:B.10.函数f(x)是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且满足f(x+2)=f(x).当x∈[0,1]时,f(x)=2x.若在区间[﹣2,3]上方程ax+2a﹣f(x)=0恰有四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A.(,)B.(,)C.(,2)D.(1,2)【考点】抽象函数及其应用.【分析】由f(x+2)=f(x),得到函数的周期是2,利用函数的周期性和奇偶性作出函数f(x)的图象,由ax+2a﹣f(x)=0等价为f(x)=a(x+2),利用数形结合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若在区间[﹣2,3]上方程ax+2a﹣f(x)=0恰有四个不相等的实数根,等价为f(x)=a(x+2)有四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即函数y=f(x)和g(x)=a(x+2),有四个不相同的交点,∵f(x+2)=f(x),∴函数的周期是2,当﹣1≤x≤0时,0≤﹣x≤1,此时f(﹣x)=﹣2x,∵f(x)是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f(﹣x)=﹣2x=f(x),即f(x)=﹣2x,﹣1≤x≤0,作出函数f(x)和g(x)的图象,当g(x)经过A(1,2)时,两个图象有3个交点,此时g(1)=3a=,解得a=当g(x)经过B(3,2)时,两个图象有5个交点,此时g(3)=5a=2,解得a=,要使在区间[﹣2,3]上方程ax+2a﹣f(x)=0恰有四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故选: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1.在正项等比数列{a n}中,前n项和为=.【考点】等比数列的性质.【分析】利用等比数列的性质列出方程组,求出首项和公比,即可求出S5的值.【解答】解:∵正项等比数列{a n}中,前n项和为S n,a5=,a6+a7=3,∴,解得q=2,a1=,∴S5===.故答案为:.12.已知S、A、B、C是球O表面上的点,SA⊥平面ABC,AB⊥BC,SA=AB=1,BC=,则球O的表面积等于4π.【考点】球内接多面体;球的体积和表面积.【分析】由已知中S、A、B、C是球O表面上的点,SA⊥平面ABC,AB⊥BC,易S、A、B、C四点均为长宽高分别SA,AB,BC三边长的长方体的顶点,由长方体外接球的直径等于长方体对角线,可得球O的直径(半径),代入球的表面积公式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SA⊥平面ABC,AB⊥BC,∴四面体S﹣ABC的外接球半径等于以长宽高分别SA,AB,BC三边长的长方体的外接球的半径∵SA=AB=1,BC=,∴2R==2∴球O的表面积S=4•πR2=4π故答案为:4π13.设=.【考点】三角函数中的恒等变换应用;三角函数的化简求值.【分析】由三角函数公式化简可得sin(α﹣β)=sin(﹣α),由角的范围和正弦函数的单调性可得.【解答】解:∵α,β∈(0,),且tanα=,∴=,∴sinαcosβ=cosα+cosαsinβ,∴sinαcosβ﹣cosαsinβ=cosα,∴sin(α﹣β)=cosα=sin(﹣α),∵α,β∈(0,),∴α﹣β∈(﹣,),∴﹣α∈(0,),∵函数y=sinx在x∈(﹣,)单调递增,∴由sin(α﹣β)=sin(﹣α)可得α﹣β=﹣α,变形可得2α﹣β=故答案为:.14.在△ABC中,B=120°,AB=,A的角平分线AD=,则AC=.【考点】余弦定理的应用.【分析】利用已知条件求出A,C,然后利用正弦定理求出AC即可.【解答】解:由题意以及正弦定理可知:,即,∠ADB=45°,A=180°﹣120°﹣45°,可得A=30°,则C=30°,三角形ABC是等腰三角形,AC=2=.故答案为:.15.已知,动点P满足,且λμ≥0,|λ+μ|≤1,点P所在平面区域的面积为5.【考点】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其意义.【分析】根据条件可以求出,可分别以线段AB,AC所在直线为λ轴,μ轴,建立坐标系,然后以向量为一组基底,可得到P(λ,μ),根据条件λ,μ≥0时便有0≤λ+μ≤1,这样便可得到对应的P点所在区域为△ABC及其内部,并可求出S△AB C,而λ,μ≤0,﹣1≤λ+μ≤0时便可得到对应的点P所在区域面积等于S△AB C,这样即可求出点P 所在平面区域的面积.【解答】解:,;∴;∴;如图,分别以边AB,AC所在的直线为λ轴,μ轴建立如图所示坐标系:以向量为一组基底,则P点的坐标为P(λ,μ);若λ≥0,μ≥0,则0≤λ+μ≤1,对应的P点所在区域为图中阴影部分所示;;同理,λ≤0,μ≤0时,﹣1≤λ+μ≤0,此时点P所在区域面积应等于;∴点P所在平面区域的面积为5.故答案为:5.三、解答题(本题满分75分)16.已知函数(1)求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2)在,求三角形的面积S△AB C.【考点】三角函数中的恒等变换应用;正弦函数的单调性.【分析】(1)利用二倍角公式化简得f(x)=sin(2x+)+,结合正弦函数的单调区间列出不等式解出;(2)根据f(A)=1解出A,代入向量的数量积公式解出AB•AC,代入面积公式.【解答】解:(1)=,令∴f(x)的单调增区间为.(2),,∴.∵=AB•AC•cosA=4,∴AB•AC=8,∴.17.选修4﹣5:不等式选讲已知函数f(x)=|x﹣2|﹣|x﹣5|.(1)证明:﹣3≤f(x)≤3;(2)求不等式f(x)≥x2﹣8x+15的解集.【考点】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分析】(1)通过对x的范围分类讨论将函数f(x)=|x﹣2|﹣|x﹣5|中的绝对值符号去掉,转化为分段函数,即可解决;(2)结合(1)对x分x≤2,2<x<5与x≥5三种情况讨论解决即可.【解答】解:(1)f(x)=|x﹣2|﹣|x﹣5|=.当2<x<5时,﹣3<2x﹣7<3.所以﹣3≤f(x)≤3.(2)由(1)可知,当x≤2时,f(x)≥x2﹣8x+15的解集为空集;当2<x<5时,f(x)≥x2﹣8x+15的解集为{x|5﹣≤x<5};当x≥5时,f(x)≥x2﹣8x+15的解集为{x|5≤x≤6}.综上,不等式f(x)≥x2﹣8x+15的解集为{x|5﹣≤x≤6}.18.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PA⊥面ABCD,AB⊥AD,BC∥AD,AP=,AB=AD=1,BC=2,.(I)求证:平面PAC⊥平面PDE(II)求直线PC与平面PDE所成角的正弦值.【考点】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分析】(1)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向量法能证明平面PAC⊥平面PDE.(2)求出平面PDE的法向量,利用向师法能求出直线PC与平面PDE所成角的正弦值.【解答】证明:(1)∵PA⊥面ABCD,∴PA⊥AB,PA⊥AD,又AB⊥AD,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DE⊥AC,PA⊥平面ABCD,∴PA⊥DE,∴DE⊥平面PAC,DE⊂平面PDE,∴平面PAC⊥平面PDE.解:(2)设平面PDE的法向量为,,则,设直线PC与平面PDE所成角为θ,,∴直线PC与平面PDE所成角的正弦值为.19.数列{a n}中,a1=3,a n+1=2a n+2.(I)求证:{a n+2}是等比数列,并求数列{a n}的通项公式;(II)设,求和S n=b1+b2+…+b n,并证明:.【考点】数列的求和;等比关系的确定.【分析】(Ⅰ)把原数列递推式变形,可得{a n+2}是等比数列,求出其通项公式后可求数列{a n}的通项公式;(Ⅱ)把数列{a n}的通项公式代入,整理后利用错位相减法求S n=b1+b2+…+b n,然后放缩得答案.【解答】(Ⅰ)证明:由a n+1=2a n+2,得a n+1+2=2(a n+2),∵a1+2=5≠0,∴,∴{a n+2}是首项为5,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则,∴;(Ⅱ)解:,∴﹣﹣﹣﹣﹣﹣①﹣﹣﹣﹣﹣﹣②①﹣②得:.∴;∵,∴{S n}单调递增,则,∴.20.已知函数f(x)=(x+1)|lnx|.(I)讨论函数f(x)的单调性;(II)若对于任意的x∈[1,+∞),f(x)≥a(x﹣1)恒成立,求a的范围.【考点】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导数在最大值、最小值问题中的应用.【分析】(I)通过x≥1与0<x<1,化简函数的表达式,求出函数的导数,判断导数的符号,推出函数的单调性.(II)利用x≥1,转化f(x)≥a(x﹣1)为(x+1)lnx﹣a(x﹣1)≥0,构造函数g(x)=(x+1)lnx﹣a(x﹣1),求出函数的导数,利用(I)的结果,推出a的范围.【解答】解:(I)当,f(x)在(1,+∞)上递增;﹣﹣﹣﹣﹣﹣﹣﹣﹣﹣﹣﹣﹣﹣﹣﹣﹣﹣﹣﹣﹣﹣﹣﹣,,f′(x)在(0,1)递增,f′(x)<f′(1)=﹣2<0,f(x)在(0,1)上递减所以f(x)在(0,1)上递减,在(1,+∞)上递增.﹣﹣﹣﹣﹣﹣﹣﹣﹣﹣﹣﹣﹣﹣﹣﹣﹣﹣﹣﹣﹣﹣﹣﹣(II)x≥1,f(x)=(x+1)lnx,f(x)≥a(x﹣1)⇔(x+1)lnx﹣a(x﹣1)≥0设由(I)知,g′(x)在(1,+∞)上递增,g′(x)≥g′(1)=2﹣a若2﹣a≥0,即a≤2,g′(x)≥0,g(x)在[1,+∞)上递增,∴g(x)≥g(1)=0,所以不等式成立﹣﹣﹣﹣﹣﹣﹣﹣﹣﹣﹣﹣﹣﹣﹣﹣﹣﹣﹣﹣﹣﹣﹣﹣﹣﹣﹣若a>2,存在x0∈(1,+∞),使得g′(x0)=0,当x∈[1,x0)时,g′(x)<0,g(x)是减函数,∴g(x)<g(1)=0,这与题设矛盾﹣﹣﹣﹣﹣﹣﹣﹣﹣﹣﹣﹣综上所述,a≤2.21.设函数.(I)求函数y=f(x)的最大值;(II)对于任意的正整数n,求证:(III)当﹣1<a<b时,成立,求实数m的最小值.【考点】导数在最大值、最小值问题中的应用;不等式的证明;比较法.【分析】(Ⅰ)求出f(x)的导数,求得单调区间和极值,也为最值;(Ⅱ)由(Ⅰ)可知≤,令x=n可得<,即为<=﹣,运用累加法,即可得证;(Ⅲ)由题意可得f(b)﹣mb<f(a)﹣ma,即有函数上是减函数,求出导数h′(x)≤0在(﹣1,0)恒成立,求出导数,可得最大值,即可得到所求m的最小值.【解答】解:(Ⅰ)函数的导数为,当x<0,f'(x)>0,f(x)递增;x>0,f'(x)<0,f(x)递减.即有x=0处取得最大值,即f(x)≤f(0)=1,∴f(x)ma x=1;(Ⅱ)证明:由(1)知,,,则;(Ⅲ)当,即函数上是减函数,,,当x∈(﹣1,1),u′(x)<0,u(x)递减;x∈(1,+∞),u′(x)>0,u(x)递增.则,u(x)<u(﹣1)=e,所以m≥e,即m的最小值为e.2016年7月3日。
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附答案)

吉林油田高中2016届高三第三次模拟生物试题说明:1.测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2.客观题涂在答题纸上,主观题答在题纸的相应位置上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共40道小题,每小题1.5分)1.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生命离不开细胞。
下列对此理解错误的是A.生命离不开细胞,生命和细胞难解难分B.单细胞生物依靠其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C.多细胞生物通过细胞分裂形成许多相同种类的细胞,它们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D.从生物圈到细胞,生命系统层层相依,但又有各自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2.关于RNA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可以在细胞内运输物质B.能在某些细胞内催化化学反应C.能在细胞内传递遗传信息D.可以是某些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3.用酶解法除去新鲜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细胞的细胞壁得到原生质体,将其置于0.3g/mL的蔗糖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原生质体一定不发生()A.质壁分离B.渗透失水C.颜色加深D.吸水力增大4. 下列关于物质运输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小分子物质都能通过细胞膜,大分子物质则不能B.水分子进出细胞,取决于细胞内外液体的浓度差C.细胞膜、核膜等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D.通过胞吐作用运出细胞的分子不一定都是大分子5. 在光合作用中,RuBP羧化酶能催化CO2+C5(即RuBP) →2C3。
为测定RuBP羧化酶的活性,某学习小组从菠菜叶中提取该酶,用其催化C5与14CO2的反应,并检测产物14C3的放射性强度。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菠菜叶肉细胞内BuBP羧化酶催化上述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B.RuBP羧化酶催化的上述反应需要在无光条件下进行C.测定RuBP羧化酶活性的过程中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D.单位时间内14C3生成量越多说明RuBP羧化酶活性越高6. 某些植物在早春开花时,花序细胞的耗氧速率高出其他细胞100倍以上,但单位质量葡萄糖生成ATP的量却只有其他细胞的40%,此时的花序细胞A.主要通过无氧呼吸生成A TP B.产生的热量远多于其他细胞C.线粒体基质不参与有氧呼吸D.没有进行有氧呼吸第三阶段7. 下列相关实验操作过程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观察有丝分裂:解离→染色→漂洗→制片→观察B.脂肪鉴定:切取花生子叶薄片→染色→去浮色→制片→观察C.蛋白质鉴定:将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混合→滴加到豆浆样液中→观察D.观察植物细胞失水:撕取洋葱鳞片的叶肉细胞→制片→观察→滴加蔗糖溶液→观察8. 有关细胞的结构与功能说法正确的是A.核糖体是噬菌体、细菌、酵母菌唯一共有的细胞器B.细胞核位于细胞的正中央,因此它是细胞的控制中心C.内质网是细胞内蛋白质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D.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都含有叶绿体9. 实验在生物学的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检测试管内梨汁中是否含有还原糖,可加入适量斐林试剂,摇匀后观察颜色变化B.观察细胞中的线粒体,可以用藓类叶片作为实验材料C.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中的DNA和RNA的分布实验中,需要用盐酸处理将各个细胞分散开D.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能看到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中都含有的细胞器——核糖体10. 下列关于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多利”羊的产生证明了动物细胞核具有全能性B.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C.脱氧核糖核酸等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核孔进人细胞质D.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11. 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细胞是植物体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细胞壁是细胞的边界B.在癌变的细胞中,细胞膜的成分及其含量可能会发生改变C.细胞膜的基本骨架和细胞骨架的化学本质是相同的D.吞噬细胞吞噬抗原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性特点12.A 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下图为ATP的结构和A TP与ADP 相互转化的关系式。
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英语试题(含答案)

山东师大附中2013级高三三模考试英语试卷第I卷注意事项: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本试卷上,否则无效。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
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试题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What does the woman want the man to do?A.Come back soon.B.Pick up her friends.C.Return with information about the buses.2.Why was the woman late?A.She missed the bus. B. The traffic was really bad.C.Her car broke down.3.What does the man care about most?A.The car’s color.B.The car’s style.C.The car’s function.4. How did the woman learn about her new job?A.From a friend.B.From the paper.C.From the TV5.What is true about the man?A.He doesn’t work anywhere now.B.He will work for Tom’s company.C.He was fired by his boss.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山东师大附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化学试卷【解析版】

山东师大附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42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PM 2.5、二氧化碳都属于空气质量日报的内容B.向煤中加入适量CaSO4,可大大减少燃烧产物中SO2的量C.对“地沟油”进行分馏可得到汽油D.“光化学烟雾”、“硝酸型酸雨”的形成都与氮氧化合物有关2.下列判断合理的是()①硫酸、烧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②蔗糖、硫酸钡和水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③Na2O、Fe2O3、A12O3属于碱性氧化物④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现象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⑤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的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⑥CO2、SO2、NO2,都能和碱溶液发生反应,因此它们都属于酸性氧化物.A.只有②④⑥ B.只有①②⑤ C.只有①③⑤ D.只有③④⑥3.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向NaHSO4溶液中滴Ba(OH)2溶液,恰好使SO42﹣沉淀完全:2H++SO42﹣+Ba2++OH﹣═H2O+BaSO4↓B.向FeI2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气:2Fe2++Cl2═2Fe3++2Cl﹣C.加热可增强纯碱溶液去污力:CO32﹣+2H2O⇌H2CO3+2OH﹣D.过量CO2通入Ca(ClO)2溶液中:ClO﹣+CO2+H2O═HCO3﹣+HClO4.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的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c(Fe3+)=0.1mol•L﹣1的溶液中:K+、ClO﹣、SO42﹣、SCN﹣B.在pH=2的溶液中:NH4+、K+、ClO﹣、Cl﹣C.在c(H+)/c(OH﹣)=10﹣12的溶液中:K+、Na+、C1O﹣、NO3﹣D.水电离c(H+)=10﹣12的溶液中:Mg2+、Cu2+、SO42+、K+5.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常温下,0.1molCl2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2N A②常温常压下,18g H2O中含有的电子总数为10N A③将100mL 0.1mol•L﹣1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可制得Fe(OH)3胶粒0.01N A④在反应KIO3+6HI═KI+3I2+3H2O中,每生成3mol I2转移的电子数为5N A⑤电解精炼铜时,当电路中转移N A个电子,阳极溶解32g铜.A.①⑤B.③④C.②④D.②③2CO3(aq)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合理的是()2﹣22333B.SO2+H2O+CO32﹣→H2CO3+SO32﹣C.2SO2+2H2O+CO32﹣→H2CO3+2HSO3﹣D.SO2+H2O+CO32﹣→HCO3﹣+HSO3﹣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新制氯水显酸性,向其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后溶液变红B.Na2O与Na2O2组成元素相同、阴阳离子个数比相同,但跟水反应的产物不同C.只存在共价键的物质一定是共价化台物、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D.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越多,得电子能力越强,失电子能力越弱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改变条件,反应物的转化率增大,平衡常数也一定增大B.常温下,V1L pH=12的NaOH溶液与V2L pH=2的HA溶液混合,若混合液显中性,则V1≤V2 C.在0.1mol•L﹣1 NaHCO3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Na+和CO32﹣的离子浓度均增大D.反应2NO2(g)⇌N2O4(g)△H<O,升高温度该反应平衡常数增大10.已知,I2(aq)+I﹣(aq)⇌I3﹣(aq).某I2、KI溶液中,c(I3﹣)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曲上任何一点都表示平衡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I2(aq)+I﹣(aq)⇌I3﹣(aq)△H>0B.状态A的c (I2)比状态D的小C.A点对应的反应速率大于C点对应的反应速率D.其他条件不变,向溶液中加入KI固体,平衡由C点移动到D点11.关于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及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图①所示实验可比较硫、碳、硅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B.用图②所示实验装置排空气法收集CO2气体C.用图③可以检验火柴燃烧生成的SO2气体D.用图④提取海带中的碘12.为了防止NO,NO2,N2O4对大气的污染,常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吸收处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O2+2NaOH═NaNO3+NaNO2+H2O,NO2+NO+2NaOH═2NaNO2+H2O.现有由a molNO、bmol NO2、c molN2O4组成的混合气体,能被1.0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吸收,则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最小为()A.(a+b+c)L B.2(a+b+c)L C.(a+b+2c)L D.3(a+b+c)L13.A、B、C、D、E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B、C、D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A是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A、B、C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D元素的原子序数,E是短周期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简单离子的半径大小关系:B>C>EB.D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比C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稳定C.由A、B、C三种元素组成的离子化合物NH4NO3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D.由C、D、E三种元素组成的某种化合物,水解显碱性14.在25℃时,将0.1mol•L﹣1的HA溶液与0.1mol•L﹣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测得混合溶液pH=8,则下列所表示的该混合溶液中有关微粒的浓度关系中,错误的是()A.c(HA)+c(A﹣)=c(Na+)=0.1mol•L﹣1B.c(Na+)﹣c(A﹣)=c(OH﹣)﹣c(H+)C.c(Na+)>c(A﹣)>c(OH﹣)>c(H+)D.c(OH﹣)=c(H+)+c(HA)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8分)15.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我国目前使用的能源主要是化石燃料.(1)在25℃、101kPa时,16gCH4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890.31kJ,则CH4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已知:C(s)+O2(g)═CO2(g);△H=﹣437.3 kJ•mol﹣1H2(g)+O2(g)═H2O(g);△H=﹣285.8 kJ•mol﹣1CO(g)+O2(g)═CO2(g);△H=﹣283.0 kJ•mol﹣1则煤气化反应C(s)+H2O(g)═CO(g)+H2(g)的焓变△H=kJ•mol﹣1.(3)如图所示组成闭合回路,其中,甲装置中CH4为负极,O2和CO2的混合气体为正极,稀土金属材料为电极,以熔融碳酸盐为电解质;乙装置中a、b为石墨,b极上有红色物质析出,CuSO4溶液的体积为200mL.①装置中气体A为(填“CH4”或“O2和CO2”),d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②乙装置中a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若在a极产生112mL(标准状况)气体,则甲装置中消耗CH4mL(标准状况),乙装置中所得溶液的pH=.(忽略电解前后溶液体秋变化)③如果乙中电极不变,将溶液换成饱和Na2SO3溶液,当阴极上有a mol气体生成时,同时有w g Na2SO4•10H2O晶体析出,若温度不变,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应为(用含w、a 的表达式表示,不必化简).16.硫及其化合物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2SO2(g)+O2(g)⇌2SO3(g)△H=﹣198kJ•mol﹣1是制备硫酸的重要反应.(1)在容积为V L的密闭容器中起始充入2mol SO2和1mol O2,反应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反应体系总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与实验a相比,实验b改变的条件是,判断的依据.(2)二氧化硫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发生如下反应:SO2(g)+NO2(g)⇌SO3(g)+NO(g)△H=﹣42kJ•mol﹣1.实验甲中,若时测得放出的热量是,则~时间内,用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SO2)=,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②实验丙中,达到平衡时,NO2的转化率为.③由表中数据可推知,T l T2(填“>”“<’’或“=”),判断的理由是.17.高纯MnCO3是制备高性能磁性材料的主要原料.实验室以MnO2为原料制备少量高纯MnCO3的操作步骤如下.(1)制备MnSO4溶液:在烧瓶中(装置见图1)加入一定量MnO2和水,搅拌,通入SO2和N2混合气体,反应3h.停止通入O2,继续反应片刻,过滤(已知MnO2+H2SO3═MnSO4+H2O).①石灰乳参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②反应过程中,为使SO2尽可能转化完全,在通入SO2和N2比例一定、不改变固液投料的条件下,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有.③若实验中将N2换成空气,测得反应液中Mn2+、SO42﹣的浓度随反应时间t变化如图2导致溶液中Mn2+、SO42﹣浓度变化产生明显差异的原因是.(2)制备高纯MnCO3固体:已知MnCO3难溶于水、乙醇,潮湿时易被空气氧化,100℃开始分解;Mn(OH)2开始沉淀时pH=7.7.请补充由(1)制得的MnSO4溶液制备高纯MnCO3的操作步骤实验中可选用的试剂:Ca(OH)2、NaHCO3、Na2CO3、C2H5OH.①边搅拌边加入,并控制溶液pH;②;③检验SO42﹣是否被洗涤干净;(实验操作:)④用少量C2H5OH洗涤;⑤.18.某工业废水含有CN﹣和Cr2O72﹣等离子,需经污水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污水处理拟用下列流程进行处理: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②中,CN﹣被ClO﹣氧化为CNO﹣的离子方程式为.(2)步骤③的反应方程式为S2O32﹣+Cr2O72﹣+H+→SO42﹣+Cr3++H2O(未配平),则每消耗0.4mol Cr2O72﹣,反应中S2O32﹣失去e﹣mo1.(3)含Cr3+废水可以加入熟石灰进一步处理,目的是.(4)在25℃下,将a mol•L﹣1的NaCN溶液与0.01mol•L﹣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后测得溶液pH=7,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CN﹣的水解常数Kh=mol•L﹣1.若25℃时将浓度均为0.1mol•L﹣1的NaCN、HCN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碱性,则关于该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填字母).a.此溶液一定有c(Na+)+c(H+)=c(OH﹣)+c(CN﹣)b.此溶液一定有c(Na+)=c(HCN)+c(CN﹣)C.混合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一定大于该温度下纯水的电离程度d.此溶液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或盐酸,溶液的pH变化不大(5)利用Cr2O72﹣通过下列方法测定某锡粉的纯度(杂质不参与反应):取ag锡粉溶于盐酸中,向生成的SnCl2中加入过量的FeCl3溶液,用b mol/L K2Cr2O7滴定生成的Fe2+(已知酸性环境下,Cr2O72﹣可被还原为Cr3+),共用去K2Cr2O7溶液m mL.则锡粉中锡的质量分数是.(Sn的摩尔质量为M g/mol,用含a、b、m、M的代数式表示)山东师大附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42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PM 2.5、二氧化碳都属于空气质量日报的内容B.向煤中加入适量CaSO4,可大大减少燃烧产物中SO2的量C.对“地沟油”进行分馏可得到汽油D.“光化学烟雾”、“硝酸型酸雨”的形成都与氮氧化合物有关【考点】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专题】化学应用.【分析】A.空气质量日报的内容包括有害气体和颗粒物;B.要减少燃烧产物中SO2的量,通常向煤中加入适量石灰石或生石灰;煤中加入CaSO4不能减少燃烧产物中SO2的量,因为CaSO4与SO2不反应;C.“地沟油”的成分主要成分是油脂,即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汽油的成分是烃;D.以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为主的氮氧化物是形成光化学烟雾和硝酸型酸雨的一个重要原因.【解答】解:A.二氧化碳是无毒气体,不属于空气质量日报的内容,故A错误;B.因为CaSO4与SO2不反应,所以在煤中加入CaSO4,不能减少燃烧产物中SO2的量;要减少燃烧产物中SO2的量,通常向煤中加入适量石灰石或生石灰,故B错误;C.“地沟油”的成分主要是油脂,即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汽油的成分是烃,故地沟油分馏不能得到汽油,故C错误;D.以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为主的氮氧化物是形成“光化学烟雾”“硝酸型酸雨”的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化学与环境、材料、信息、能源关系密切相关的知识,涉及生产、生活有关的地沟油、大气污染等,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基础知识的综合理解和运用的考查,难度不大.2.下列判断合理的是()①硫酸、烧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②蔗糖、硫酸钡和水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③Na2O、Fe2O3、A12O3属于碱性氧化物④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现象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⑤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的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⑥CO2、SO2、NO2,都能和碱溶液发生反应,因此它们都属于酸性氧化物.A.只有②④⑥ B.只有①②⑤ C.只有①③⑤ D.只有③④⑥【考点】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分散系、胶体与溶液的概念及关系;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专题】物质的分类专题.【分析】①酸是指电离出来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碱是指电离出来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盐是指电离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氧化物是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②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水溶液中全部电离的化合物为强电解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的化合物为弱电解质,非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里和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够导电的化合物,据此可以分析各种的所属类别;③碱性氧化物是指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金属氧化物;④根据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分类;⑤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的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⑥酸性氧化物是指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解答】解:①依据概念分析,硫酸、烧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故①正确;②蔗糖不能电离属于非电解质,硫酸钡是盐属于强电解质,水是弱电解质,故②正确;③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A12O3属于两性氧化物,故③错误;④根据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故④错误;⑤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的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故⑤正确;⑥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是酸性氧化物,故⑥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电解质非电解质、分散系、化学反分类的依据分析判断,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3.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向NaHSO4溶液中滴Ba(OH)2溶液,恰好使SO42﹣沉淀完全:2H++SO42﹣+Ba2++OH﹣═H2O+BaSO4↓B.向FeI2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气:2Fe2++Cl2═2Fe3++2Cl﹣C.加热可增强纯碱溶液去污力:CO32﹣+2H2O⇌H2CO3+2OH﹣D.过量CO2通入Ca(ClO)2溶液中:ClO﹣+CO2+H2O═HCO3﹣+HClO【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A.二者按照物质的量之比1:1反应,硫酸根离子恰好沉淀完全;B.碘离子氧化性强于二价铁离子,氯气少量先氧化碘离子;C.碳酸根离子为多元弱酸的酸根离子,应分步水解,以第一步为主;D.过量CO2通入Ca(ClO)2溶液中反应生成次氯酸和碳酸氢钙.【解答】解:A.向NaHSO4溶液中滴Ba(OH)2溶液,恰好使SO42﹣沉淀完全,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氢氧化钠和水,离子方程式:H++SO42﹣+Ba2++OH﹣═H2O+BaSO4↓,故A错误;B.向FeI2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气,离子方程式:2I﹣+Cl2═I2+2Cl﹣,故B错误;C.加热可增强纯碱溶液去污力,离子方程式:CO32﹣+H2O⇌HCO3﹣+OH﹣,故C错误;D.过量CO2通入Ca(ClO)2溶液中反应生成次氯酸和碳酸氢钙,离子方程式:ClO﹣+CO2+H2O═HCO3﹣+HClO,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明确发生的反应及离子方程式书写方法是解题关键,注意离子反应应遵循客观事实、遵循原子个数、电荷数守恒规律,注意多元弱酸的酸根离子分步水解,题目难度不大.4.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的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c(Fe3+)=0.1mol•L﹣1的溶液中:K+、ClO﹣、SO42﹣、SCN﹣B.在pH=2的溶液中:NH4+、K+、ClO﹣、Cl﹣C.在c(H+)/c(OH﹣)=10﹣12的溶液中:K+、Na+、C1O﹣、NO3﹣D.水电离c(H+)=10﹣12的溶液中:Mg2+、Cu2+、SO42+、K+【考点】离子共存问题.【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A.离子之间结合生成络离子;B.pH=2的溶液,显酸性,离子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c(H+)/c(OH﹣)=10﹣12的溶液,显碱性;D.水电离c(H+)=10﹣12的溶液,为酸或碱溶液.【解答】解:A.Fe3+、SCN﹣结合生成络离子,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pH=2的溶液,显酸性,H+、ClO﹣、Cl﹣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C.c(H+)/c(OH﹣)=10﹣12的溶液,显碱性,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故C正确;D.水电离c(H+)=10﹣12的溶液,为酸或碱溶液,碱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Mg2+、Cu2+,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为高频考点,把握习题中的信息及常见离子之间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复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及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5.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常温下,0.1molCl2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2N A②常温常压下,18g H2O中含有的电子总数为10N A③将100mL 0.1mol•L﹣1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可制得Fe(OH)3胶粒0.01N A④在反应KIO3+6HI═KI+3I2+3H2O中,每生成3mol I2转移的电子数为5N A⑤电解精炼铜时,当电路中转移N A个电子,阳极溶解32g铜.A.①⑤B.③④C.②④D.②③【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分析】①常温下,0.1molCl2与NaOH溶液的反应为歧化反应;②求出水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水为10电子微粒来分析;③一个(OH)3胶粒是多个氢氧化铁的聚集体;④在反应KIO3+6HI═KI+3I2+3H2O中,转移5mol电子;⑤电解精炼铜时,在阳极上放电的不止是铜.【解答】解:①常温下,氯气与NaOH溶液的反应为歧化反应,0.1molCl2转移0.1mol电子即0.1N A 个,故错误;②18g水的物质的量为1mol,而水为10电子微粒,故1mol水中含10mol电子即10N A个,故正确;③一个(OH)3胶粒是多个氢氧化铁的聚集体,故将100mL 0.1mol•L﹣1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可制得Fe(OH)3胶粒小于0.01N A,故错误;④在反应KIO3+6HI═KI+3I2+3H2O中,转移5mol电子,生成3mol碘,故当100mL 0.1mol•L﹣1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可制得Fe(OH)3胶粒0.01N A,故正确;⑤电解精炼铜时,在阳极上放电的不止是铜,还有比铜活泼的杂质,故当电路中转移N A个电子时,阳极上溶解的铜的质量小于32g,故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掌握物质的量的计算公式和物质结构是解题关键,难度不大.6.由已知电离常数判断,SO2与Na2CO3(aq)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合理的是()2﹣22333B.SO2+H2O+CO32﹣→H2CO3+SO32﹣C.2SO2+2H2O+CO32﹣→H2CO3+2HSO3﹣D.SO2+H2O+CO32﹣→HCO3﹣+HSO3﹣【考点】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已知:H2CO3⇌H++HCO3﹣,K1=4.3×10﹣7;HCO3﹣⇌H++CO32﹣,K2=5.6×10﹣11;H2SO3⇌H++HSO3﹣,K1=1.54×10﹣2;HSO3﹣⇌H++SO32﹣,K2=1.02×10﹣7;可知碳酸与亚硫酸都是弱酸,电离平衡常数越大,酸性越强,所以酸性H2SO3>H2CO3>HSO3﹣>HCO3﹣,结合强酸制弱酸与物质的性质判断.【解答】解:A.H2SO3>HCO3﹣,符合强酸制弱酸,故A正确;B.H2CO3可与SO32﹣反应得到HSO3﹣,故B错误;C.H2CO3与HSO3﹣能共存,故C正确;D.HCO3﹣与HSO3﹣能共存,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电离平衡常数的运用,难度中等,注意强酸制弱酸.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新制氯水显酸性,向其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后溶液变红B.Na2O与Na2O2组成元素相同、阴阳离子个数比相同,但跟水反应的产物不同C.只存在共价键的物质一定是共价化台物、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D.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越多,得电子能力越强,失电子能力越弱【考点】氯气的化学性质;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与性质;共价键的形成及共价键的主要类型.【专题】原子组成与结构专题;卤族元素.【分析】A、新制氯水含有HClO,具有漂白性;B、Na2O中阴阳离子个数之比为1:2,Na2O2中阴阳离子个数之比为1:2,过氧化钠与水产生氧气,而氧化钠只生成氢氧化钠;C、只存在共价键的物质可以是共价化合物或非金属单质;D、稀有气体最外层电子数8,既不易失电子也不易得电子.【解答】解:A、新制氯水含有HClO,具有漂白性,向其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先变红后褪色,故A错误;B、Na2O中阴阳离子个数之比为1:2,Na2O2中阴阳离子个数之比为1:2,过氧化钠与水产生氧气,而氧化钠只生成氢氧化钠,所以Na2O与Na2O2组成元素相同、阴阳离子个数比相同,但跟水反应的产物不同,故B正确;C、只存在共价键的物质可以是共价化合物或非金属单质,故C错误;D、稀有气体最外层电子数8,既不易失电子也不易得电子,所以并不是最外层电子数越多,得电子能力越强,失电子能力越弱,应除稀有气体外,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化学键及化合物的类别,为高频考点,熟悉化学键的形成及特殊物质中的化学键即可解答,注意利用实例来分析解答.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改变条件,反应物的转化率增大,平衡常数也一定增大B.常温下,V1L pH=12的NaOH溶液与V2L pH=2的HA溶液混合,若混合液显中性,则V1≤V2 C.在0.1mol•L﹣1 NaHCO3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Na+和CO32﹣的离子浓度均增大D.反应2NO2(g)⇌N2O4(g)△H<O,升高温度该反应平衡常数增大【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盐类水解的应用.【专题】化学平衡专题;盐类的水解专题.【分析】A.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转化率增大,不一定是改变温度;B.如HA为强酸,则V1=V2,如HA为弱酸,HA的浓度较大;C.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D.反应是放热反应,升温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进行;【解答】解:A.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转化率增大,不一定是改变温度使平衡向正反应移动,故转化率增大,平衡常数不一定增大,故A错误;B.如HA为强酸,则V1=V2,如HA为弱酸,HA的浓度较大,则V1>V2,故B错误;C.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NaHCO3+NaOH=Na2CO3+H2O,Na+和CO32﹣的离子浓度均增大,故C正确;D.反应2NO2(g)⇌N2O4(g)△H<O,升高温度平衡逆向进行,该反应平衡常数减小,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解质的电离、盐类的水解以及平衡影响因素的分析、酸碱反应后溶液酸碱性判断等知识点,注意平衡常数随温度变化,题目难度中等.【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概念;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专题】实验评价题;盐类的水解专题.【分析】A.NH3•H2O为弱电解质,加水稀释促进电离;B.Na2CO3溶解度较大,应比较相同的浓度的溶液的pH;C.盐类的水解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促进水解;D.从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的角度分析.【解答】解:A.NH3•H2O为弱电解质,加水稀释促进电离,由于溶液体积增大,pH反而减小,故A错误;B.饱和溶液的浓度不同,Na2CO3溶解度较大,应比较相同的浓度的溶液的pH,故B错误;C.盐类的水解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促进水解,可根据溶液颜色判断,故C正确;D.水垢中的CaSO4用Na2CO3溶液充分浸泡后可转化为CaCO3,说明溶解度CaSO4>CaCO3,故D 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弱电解质、盐类水解以及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等知识,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为高考常见题型,注意相关基本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难度不大,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10.已知,I2(aq)+I﹣(aq)⇌I3﹣(aq).某I2、KI溶液中,c(I3﹣)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曲上任何一点都表示平衡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I2(aq)+I﹣(aq)⇌I3﹣(aq)△H>0B.状态A的c (I2)比状态D的小C.A点对应的反应速率大于C点对应的反应速率D.其他条件不变,向溶液中加入KI固体,平衡由C点移动到D点【考点】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A.通过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判断反应的焓变;B.减小I3﹣的浓度,化学平衡逆向移动;C.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D.其他条件不变,向溶液中加入KI固体,增大了I﹣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解答】解:A、由图象曲线的变化趋势可知,当温度升高时,I3﹣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小,平衡逆向移动,说明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I2(aq)+I﹣(aq)⇌I3﹣(aq)的△H<0,故A错误;B.D点相对于A点而言I3﹣的浓度较小,减小I3﹣的浓度,化学平衡逆向移动,c (I2)增大,故B 正确;C.C点对应的温度大于A点,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故C错误;D.其他条件不变,向溶液中加入KI固体,增大了I﹣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I3﹣的浓度增大,故D 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移动图象问题,难度中等,侧重于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注意图象曲线上各点都表示平衡状态.11.关于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及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图①所示实验可比较硫、碳、硅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B.用图②所示实验装置排空气法收集CO2气体C.用图③可以检验火柴燃烧生成的SO2气体D.用图④提取海带中的碘【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专题】实验评价题.【分析】A.强酸制取弱酸,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B.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应利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海带中碘以离子的形式存在.【解答】解:A.强酸制取弱酸可知酸性为硫酸>碳酸>硅酸,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则可比较硫、碳、硅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故A正确;B.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应利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图中应长导管中进,故B错误;C.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图中试管中的导管长短应互换,故C错误;D.海带中碘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应先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后生成碘单质,再萃取、分液,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涉及非金属性的比较、气体的收集、氧化还原、碘的提纯等,注意实验原理和实验细节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12.为了防止NO,NO2,N2O4对大气的污染,常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吸收处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O2+2NaOH═NaNO3+NaNO2+H2O,NO2+NO+2NaOH═2NaNO2+H2O.现有由a molNO、bmol NO2、c molN2O4组成的混合气体,能被1.0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吸收,则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最小为()A.(a+b+c)L B.2(a+b+c)L C.(a+b+2c)L D.3(a+b+c)L【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分析】根据方程式知,氮氧化物被NaOH吸收生成钠盐,无论生成硝酸钠还是亚硝酸钠,N、Na 原子个数之比都是1:1,根据N、Na原子关系式计算氢氧化钠体积,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根据方程式知,氮氧化物被NaOH吸收生成钠盐,无论生成硝酸钠还是亚硝酸钠,N、Na原子个数之比都是1:1,根据N、Na原子关系式得V(NaOH)==(a+b+2c)L,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方程式有关计算,为高频考点,明确化学方程式中Na、N原子关系式是解本题关键,知道原子守恒的灵活运用,题目难度不大.13.A、B、C、D、E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B、C、D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A是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A、B、C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D元素的原子序数,E是短周期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全国百强校】山东省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理数试题解析(解析版)

第Ⅰ卷(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设集合{}{}{}2,,2,2,4,4,A a a B A B a =-=⋂==则( )A.2B.2-C.4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因为{4}A B =,则集合A 中当24a =,即2a =±时不满足题意,所以4a =,故选C . 考点:集合中元素间的关系.2.在复平面内,复数()212z i =+对应的点位于(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因为()21214z i i =+=-+,在复平面表示的点为(1,4)-,位于第二象限,故选B . 考点:1、复数的运算;2、复数的几何意义. 3.设平面向量,,a b c r r r 均为非零向量,则“()0a b c ⋅-=r r r ”是“b c =r r ”的( ) A.充分非必要条件B.必要非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即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答案】B考点: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判定.4.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366,5,36,n S a S a ===则( )A.9B.10C.11D.12【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得112561536a d a d +=⎧⎨+=⎩,解得112a d =⎧⎨=⎩,所以61511a a d =+=,故选C . 考点:1、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2、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 5.已知命题p :函数()120,1x y a a a +=->≠恒过定点()1,1-:命题q :若函数()1f x -为偶函数,则()f x 的图像关于直线1x =对称.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A. p q ∧B. p q ⌝∧⌝C. p q ⌝∧D. p q ∧⌝【答案】D 考点:1、函数的图象与性质;2、函数的奇偶性;3、复合命题真假的判定.【知识点睛】解答本题需掌握两点:(1))因为对数函数()log (0,1)a f x x a a =>≠的图象恒过定点(1,0),因此确定函数log ()a y A f x B =+(0,1a a >≠)的图象恒过的定点,可通过令()1f x =来确定;(2)偶函数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6.已知(),p x y 是不等式组10300x y x y x +-≥⎧⎪-+≥⎨⎪≤⎩的表示的平面区域内的一点,()1,2A ,O 为坐标原点,则OA OP⋅uu r uu u r 的最大值( )A.2B.3C.5D.6【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2OP OA x y ⋅=+,令目标函数2z x y =+,作出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所示,由图知,当目标函数2z x y =+经过点()0,3B 时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0236+⨯=,故选D .考点: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7.为了得到函数sin 3cos3y x x =+的图像,可以将函数y x =的图像( ) A.向右平移12π个单位 B. 向右平移4π个单位 C.向左平移12π个单位 D.向左平移4π个单位 【答案】A考点:1、两角和与差的余弦;2、三角函数图象的平移变换.8.如图,四棱锥S ABCD -的底面为正方形,SD ⊥底面ABCD ,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 AC SB ⊥B. //AB SCDC.SA 与平面SBD 所成的角等于SC 与平面SBD 所成的角D.AB 与SC 所成的角等于DC 与SA 所成的角【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易证AC ⊥平面SBD ,因而AC SB ⊥,A 正确;AB DC ,DC ⊂平面SCD ,故AB 平面SCD ,B 正确;由于SA SC ,与平面SBD 的相对位置一样,因而所成的角相同,C 正确;.考点:9.设20152016cos ,sin cos ,,666k k k k a k Z a a πππ⎛⎫=+∈⋅= ⎪⎝⎭u u r uuu u r uuu u r 则( ) A. 3B. 132- C. 231- D.2 【答案】B 考点:1、平面向量的数量积;2、同角三角函数间的基本关系.10.函数()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偶函数,且满足()()2f x f x +=,当[]()0,1,2x f x x ∈=,若在区间[]2,3-上方程()20ax a f x +-=恰有四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A. 20,5⎛⎫ ⎪⎝⎭ B. 22,53⎛⎫ ⎪⎝⎭ C. 22,53⎡⎤⎢⎥⎣⎦ D. 2,13⎛⎫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因为()()2f x f x +=,所以函数()f x 是周期为2的周期函数,将方程转化为()()x f x a =+2,于是问题转化为函数()y f x =与()2+=x a y 的交点问题,在同一坐标系下作出函数()y f x =与()2+=x a y 的图象,如图所示,()2+=x a y 为过()0,2-的直线,此直线在[]32-,与函数有4个不同的交点,只需满足当3,1==x x 时对应的两点的不等式,()()⎩⎨⎧=>=<235213f a f a ,所以解得3252<<a ,故选B .考点:1、方程的根;2、函数图象的应用.【方法点睛】确定函数的零点如果通过解方程()0f x =较困难得到零点时,通常将()f x 的零点转化为求方程()0f x =的根,再转化为两个新函数的交点问题,此时只要作出它们的图象,借助相关的知识建立与参数相关的不等式或等式即可使问题得到解决.第Ⅱ卷(共100分)二、填空题(每题5分,满分25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11.在正项等比数列{}n a 中,前n 项和为56751,,3=2n S a a a S =+=,则________. 【答案】3231考点:1、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2、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12.已知,,,S A B C 是球O 表面上的点,SA ⊥平面ABC ,AB BC ⊥,1,SA AB BC ===,则球O 的表面积等于______________.【答案】π4【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得OA OB OC OS ===,又SA ⊥平面ABC ,AB BC ⊥,1,SA AB BC ===,所以球O 的直径为22R SC ==,所以1R =,所以该球表面积为244R ππ=.考点:1、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2、球的表面积.13.设1sin 0tan =,2=2cos πβαβααββ+⎛⎫∈- ⎪⎝⎭,,,且则___________. 【答案】2π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意,得sin cos sin =1sin cos cos sin =cos sin()=cos cos αββαβαβααβαα-⇒-⇒-g,因为02παβ⎛⎫∈ ⎪⎝⎭,,,所以cos 0α>,所以=2παβα--,即2=2παβ-.考点:1、同角三角函数间的基本关系;2、两角和与差的正弦.14.在ABC ∆中,120B AB ==o ,A 的平分线AD =AC =_________. 【答案】6考点:正余弦定理.【技巧点睛】(1)在三角形中处理边角关系时,一般全部转化为角的关系,或全部转化为边的关系.题中若出现边的一次式一般采用正弦定理,出现边的二次式一般采用余弦定理,应用正弦、余弦定理时,注意公式变形的应用,解决三角形问题时,注意角的限制范围.15.已知()()=12=43AB AC uu u r uuu r ,,,,动点P 满足=AP AB AC λμ+uu u r uu u r uuu r ,且01λμλμ≥+≤,,点P 所在平面区域的面积为__________.【答案】5【解析】试题分析:以A 为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则(1,2),(4,3)B C ,设(,)P x y ,由题意,得(,)(1,2)(4,3)x y λμ=+,所以1(34)45231(2)5x y x y x y λλμλμμ⎧=-+⎪=+⎧⎪⇒⎨⎨=+⎩⎪=-⎪⎩,所以由01λμλμ≥+≤,,得|3|5(34)(2)0x y x y x y -+≤⎧⎨-+-≥⎩,即|3|5(2)(34)0x y x y x y -≤⎧⎨--≤⎩,作出P 所在平面区域,如图所示,由图知所求面积为152(41)523⨯⨯⨯-=.考点:1、向量的坐标运算;2、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难点点睛】解答本题的难点有:难点之一是将A 点处理为特殊点;难点之二是利用向量的坐标运算将向量关系转化关于动点(,)P x y 的不等式组;难点之三是根据关于,x y 的不等式组作出平面区域,即点P 所在平面区域.三、解答题(本题满分75分)16.(本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2cos cos f x x x x =+. (1)求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2)在()1,4ABC f A AB AC ∆=⋅=uu u r 中,,求三角形的面积ABC S ∆.【答案】(1)单调增区间为[,],36k k k Z ππππ-+∈;(2).(2)()11sin 21sin 26262f A A A ππ⎛⎫⎛⎫=++=∴+= ⎪ ⎪⎝⎭⎝⎭ 52663A A πππ+=∴=-------------------------------------------9分 1||||cos ||||42AB AC AB AC A AB AC ⋅=== ||||8AB AC =11||||sin 822ABC S AB AC A ∆==⨯=------------------------12分 考点:1、两角和与差的正弦;2、二倍角;3、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4、三角形的面积公式;5、平面微量的数量积.【方法点睛】三角函数的性质由函数的解析式确定,在解答三角函数性质的综合题时要抓住函数解析式这个关键,在函数解析式较为复杂时通常是利用三角恒等变换公式把函数解析式化为一个角的三角函数形式,然后再求三角函数的相关性质问题.17.(本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25f x x x =---.(1)证明:()33f x -≤≤;(2)求不等式()2815f x x x ≥-+的解集. 【答案】(1)见解析;(2) }635|{≤≤-x x .考点:1、三角不等式的性质; 2、不等式的解法.18.(本题满分12分)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PA ABCD AB AD BC AD ⊥⊥面,,11,2,4AP AB AD BC BE BC =====uur uu u r .(1)求证:平面PAC ⊥平面PDE ;(2)求直线PC 与平面PDE 所成角的正弦值.【答案】(1)见解析;(2)37. 【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AB AD AP ,得出相关点的坐标与相关向量,推出0DE AC ⋅=()11,,0,1,2,02DE AC ⎛⎫=-= ⎪⎝⎭1100,,DE AC DE AC PA ABCD PA DE ⋅=-+=∴⊥⊥∴⊥平面,4分 所以,DE PAC DE PDE PAC PDE ⊥⊂∴⊥平面平面平面平面--------------6分(2)设平面PDE 的法向量为(),,n x y z =()10,1,2,1,,02PD DE ⎛⎫=-=- ⎪⎝⎭ (01,2,2102n PD yn n DE x y ⎧⋅==⎪∴=⎨⋅=-=⎪⎩-------9分(1,2,PC =设直线PC 与平面PDE 所成角为θ,3sin |cos ,|7n PC θ=<>==, 直线PC 与平面PDE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37. 考点:1、直线与平面垂直、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2、直线与平面的所成角;3、空间向量的应用.【方法点睛】利用空间向量证明空间的平行与垂直关系,计算空间角时,通常转化为求解直线的方向向量、平面的法向量间的关系来处理,如证明线面垂直,只须证明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平行即可,计算二面角的大小只须计算两个平面的法向量的夹角即可.19.(本题满分12分)数列{}113,22n n n a a a a +==+中,.(1)求证:{}2n a +是等比数列,并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2)设2n n n b a =+,求和12n n S b b b =++⋅⋅⋅+,并证明:14,55n n N S *∀∈≤<. 【答案】(1)证明见解析,1522n n a -=⨯-;(2) 22252n n n S +⎛⎫=- ⎪⎝⎭,证明见解析.①-②012111121111222221522222525212n n n n n n n n n S --⎛⎫- ⎪+⎛⎫⎛⎫=++++-=-=- ⎪ ⎪ ⎪⎝⎭⎝⎭⎪-⎝⎭-----8分 141245525n n n S -+=-⨯<---------------------------9分 11122321052252n n n n n n n n S S ++++++⎛⎫-=-=⨯> ⎪⎝⎭ {}n S 单调递增,115n S S ≥=, 所以*14,55n n N S ∀∈≤<-------------------------12分 考点:1、等比数列的定义;2、数列的通项公式;3、错位相减法求数列的和;4、数列的单调性.20.(本题满分13分)已知函数()()1ln f x x x =+.(1)讨论函数()f x 的单调性;(2)若对于任意的[)()()1,,1x f x a x ∈+∞≥-恒成立,求a 的范围.【答案】(1)()f x 在()0,1上递减,在()1,+∞上递增;(2)2a ≤.【解析】试题分析:(1)先求得()f x ',再根据()0f x '>与()0f x '<即可得到函数的单调性;(2) 设(2) ()()()()()()1,1ln ,11ln 10x f x x x f x a x x x a x ≥=+≥-⇔+--≥设()()()()11ln 1,'1ln g x x x a x g x x a x=+--=++- 由(I)知,()()'1,g x +∞在上递增,()()''12g x g a ≥=-若20,2a a -≥≤即,()()[)'01,g x g x ≥+∞,在上递增,()()10,g x g ∴≥=所以不等式成立---------------------------9分2a >若,存在()()001,,'0x g x ∈+∞=使得,当0[1,)x x ∈时,()()()()'0,,10g x g x g x g <↓∴<=,这与题设矛盾------------12分综上所述,2a ≤.考点:1、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2、不等式恒成立问题.21.(本题满分14分)设函数()1x x f x e +=. (1)求函数()y f x =的最大值;(2)对于任意的正整数n ,求证:111ni i n ie n =<+∑; (3)当1a b -<<时,()()f b f a m b a-<-成立,求实数m 的最小值. 【答案】(1)1;(2)见解析;(3)e .【解析】试题分析:(1)利用导数得到函数的单调性,从而可求得最值;(1)利用裂项法即可证明;(3)设1111111*********n i i n ie n n n n =⎛⎫⎛⎫⎛⎫<-+-++-=-= ⎪ ⎪ ⎪+++⎝⎭⎝⎭⎝⎭∑-------8分 (3)当()()()()10,f b f a a b m f b mb f a ma b a--<<<<⇔-<--时 即函数()()()11,0xx h x f x mx mx e +=-=--在上是减函数 ()()1,,'0,x x x x x h x m m e e ∀∈-+∞=--≤≥-即----------------------10分 ()()1,'x xx x u x u x e e -=-= ()()()()()()1,1,'0,,1,,'0,x u x u x x u x u x ∈-<↓∈+∞>↑-------12分 ()()()min 11,,0x x u x u x u x e e==-→+∞=-→ ()()1u x u e <-=所以m e ≥,即m 的最小值为e --------------------------------14分考点:1、导数与函数极值的关系;2、函数的单调性;3、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4、不等式恒成立.【方法点睛】本题是一道导数、函数、不等式相结合的综合题,解答时的第一步是求函数()f x 的导函数()f x ',然后根据不同的问题进行考虑:若解决切线问题,将切点横坐标代入()f x '得切线斜率;若解决单调性、极值(最值)问题,由()0f x '>或()0f x '<确定其单调区间,再处理相关极值与最值问题.高考一轮复习:。
高三上学期模拟考试生物试卷(附含答案)

高三上学期模拟考试生物试卷(附含答案)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细胞组成成分、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没有碳就没有生命”B.糖类物质都是能源物质C.硝化细菌、酵母菌、蓝细菌的细胞中都含有核糖体和DNAD.水和无机盐与其他物质一道,共同承担了构建细胞、参与细胞生命活动等重要功能2.以下是细胞衰老、细胞癌变的某些特征,叙述正确的是()①色素积累,妨碍细胞内物质的交流和传递②某些酶的活性降低③适宜条件下能无限增殖④糖蛋白减少⑤细胞的呼吸速率减慢A.细胞衰老具有①②③B.细胞衰老具有①②④C.细胞癌变具有③④D.细胞癌变具有②③⑤3.下列关于生物膜及生物膜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中都有生物膜,但生物膜系统只存在于真核细胞B.在菠菜根尖分生区的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能进行光合作用C.消化酶的加工分泌过程说明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D.生物膜系统使细胞可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提高了生命活动的效率和有序性4.下列有关高中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实验中,可见细胞质的流动和叶绿体中的类囊体结构B.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实验中,先将酶与底物在室温下混合后于不同温度下保温C.在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中,经诱导的根尖用卡诺氏液固定细胞的形态D.在调查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实验中,应从静置培养液中部取样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5.下图表示雄果蝇体内某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曲线以及与之对应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变化(乙曲线)。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CD与FG对应的时间段,细胞中均含有两个染色体组B.D点所对应时刻之后,单个细胞中可能不含Y染色体C.EF过程中,DNA含量的变化是由于同源染色体的分离D.CD段有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6.人体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A.图中①的碱基序列决定了合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及翻译的启动子B.图中mRNA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需要RNA聚合酶且要消耗能量C.DNA控制①的合成,①上的碱基组成和排列顺序与其模板链是相同D.图中不同种类的②所携带的氨基酸种类可能相同,②对应的密码子是UCG二、综合题7.科研人员对绿色植物光照-黑暗转换中的适应机制开展下列研究:首先测定绿色植物由黑暗到光照过程中,CO2吸收速率的变化情况(图1);进一步检测了图1各时间段中光反应相对速率和热能散失比例(是指叶绿体中,以热能形式散失的能量占光反应捕获光能的比例),结果如图2。
【全国百强校】山东省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文数试题(原卷版)

山东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文数试题第Ⅰ卷(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集合{}{}0,1,2,2,M B x x a a M ===∈,则集合M N ⋂=( )A. {}0B. {}0,1C. {}1,2D. {}0,2 2.若,a b c >∈R ,则下列命题中成立的是( )A. 22ac bc ≥B. 1a b >C. 11a b <D. ac bc >3.在等比数列{}n a 中,若2345894,16,a a a a a a +=+=+=则( )A.128B. 128-C.256D. 256-4.已知()21tan ,tan tan 5444ππαββα⎛⎫⎛⎫+=-=+ ⎪ ⎪⎝⎭⎝⎭,那么等于( ) A. 1318 B. 1322 C. 322 D. 165.已知某种产品的支出广告额x 与利润额y (单位:万元)之间有如下对应数据:则回归直线方程必过( )A. ()5,36B. ()5,35C. ()5,30D. ()4,30 6.若()()121log 21f x x =+,则()f x 的定义域为( ) A. 1,02⎛⎫- ⎪⎝⎭ B. 1,2⎛⎫-+∞ ⎪⎝⎭ C. ()1,00,2⎛⎫-⋃+∞ ⎪⎝⎭ D. 1,22⎛⎫- ⎪⎝⎭7.函数()3cos391x x x f x ⋅=-的图象大致为( )8.已知()3sin f x x x π=-,命题():0,,02p x f x π⎛⎫∀∈< ⎪⎝⎭,则( ) A.p 是真命题:():0,,02p x f x π⎛⎫⌝∀∈> ⎪⎝⎭ B. p 是真命题:()00:0,,02p x f x π⎛⎫⌝∃∈≥ ⎪⎝⎭C. p 是假命题:():0,,02p x f x π⎛⎫⌝∀∈≥ ⎪⎝⎭ D. p 是假命题:()00:0,,02p x f x π⎛⎫⌝∃∈≥ ⎪⎝⎭9.设,x y 满足约束条件231,1x x y y x ≥⎧⎪-≥⎨⎪≥+⎩,则下列不等式恒成立的是( )A. 3x ≥B. 4y ≥C. 280x y +-≥D. 210x y -+≥10.如图所示,两个不共线向量,OA OB uu r uu u r 的夹角为θ,,M N 分别为OA 与OB 的中点,点C 在直线MN 上,且(),OC xOA yOB x y =+∈R uuu r uu r uu u r ,则22x y +的最小值为( )B. 18D. 12第Ⅱ卷(共100分)二、填空题(每题5分,满分25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11.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是________.12.设()()00ln ,2,f x x x f x x '===若则_______.13.已知长方形ABCD 中,4,1,AB BC M AB ==为的中点,则在此长方形内随机取一点P ,P 与M 的距离小于1的概率为_________.14.已知整数的数对排列如下:(1,1),(1, 2),(2,1),(1,3),(2,2),(3,1),(1,4),(2,3),(3,2),(4,1),(1,5),(2,4),……,则第60个数对是________.15.已知定义在R 上的函数()f x 满足:①图象关于()1,0点对称; ②()()11f x f x -+=--;③当[]1,1x ∈-时,()[](]21,1,0,cos ,0,1,2x x f x x x π⎧-∈-⎪=⎨∈⎪⎩则函数()[]1332x y f x ⎛⎫=-- ⎪⎝⎭在区间,上的零点个数为__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共7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6.(本小题满分12分)在ABC ∆中,角A,B,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已知向量()()cos ,cos ,,2m A B n a c b ==-u r r ,且//m n u r r .(I )求角A 的大小;(II )若4a ABC =∆,求面积的最大值.17.(本小题满分12分)为了调查某高中学生每天的睡眠时间,现随机对20名男生和20名女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如下:(I )现把睡眠时间不足5小时的定义为“严重睡眠不足”,从睡眠时间不足6小时的女生中随机抽取3人,求此3人中恰有一人为“严重睡眠不足”的概率;(II )完成下面2×2列联表,并回答是否有90%的把握认为“睡眠时间与性别有关”?()()()()()22=n ad bc x n a b c d a b c d a c b d ⎛⎫-=+++ ⎪ ⎪++++⎝⎭,其中 18.(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三棱柱1111ABC A B C CC -⊥中,底面,ABC AB AC =,,,D E F 分别为11,,B AC C BC 的中点.(I )求证:DE//平面ABC ;(II )求证:平面AEF ⊥平面11BCC B .19.(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菱形ABCD 的边长为6,60BAD AC BD O ∠=⋂=o ,.将菱形ABCD 沿对角线AC 折起,得到三棱锥B ACD -,点M 是棱BC的中点,DM =.(I )求证:OD ⊥面ABC ;(II )求M 到平面ABD 的距离.20.(本小题满分13分)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21n n S a n =+-,数列{}n b 满足()11131,3n n n n b n a na b ++⋅=+-=且.(I )求,n n a b ;(II )设n T 为数列{}n b 的前n 项和,求n T ,并求满足7n T <时n 的最大值.21.(本小题满分14分)设函数()()21ln ,f x x a x a R =--∈.(I )若曲线()()()11y f x f =在点,处的切线与直线210x y +-=垂直,求a 的值;(II )求函数()f x 的单增区间;(III )若函数()f x 有两个极值点1212,x x x x <且,求证:()211ln 242f x >-.高考一轮复习:。
山东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次月考试题

山东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1.萤火虫腹部的发光器由部分组织细胞构成,离体的发光器会逐渐失去发光能力。
将发光器研磨液分为两组,分别滴加等体积的ATP溶液和葡萄糖溶液后,ATP组立即重新出现荧光,葡萄糖组重新出现荧光的时间滞后。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发光器离体后细胞内能源物质逐渐耗尽B.实验结果说明ATP是直接的能源物质C.实验结果说明葡萄糖不能作为能源物质D.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可转化为发光的光能2.纸层析法可分离光合色素,以下分离装置示意图中正确的是A.B.C.D.3.如图所示,某植物上的绿叶经阳光照射24小时后,再经酒精脱色并用碘液处理,结果有锡箔覆盖的部位不呈深蓝色,而不被锡箔覆盖的部位呈深蓝色。
本实验证明()①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②光合作用需要光③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④光合作用放出氧气⑤光合作用制造淀粉A.①②B.③⑤C.②⑤D.①③4.下图表示不同CO2浓度下,某植物吸收和释放CO2的量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在a点,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量大于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量B.当光照强度为n时,c点暗反应阶段产生的三碳化合物量小于d点C.b点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二氧化碳浓度D.据图可知,光合作用强度受光照强度和CO2浓度的共同影响5.科学家研究CO2浓度、光照强度和温度对同一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得到实验结果如图。
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光照强度为A时,造成曲线e和f光合作用强度差异的原因是CO2浓度不同B.光照强度为B时,造成曲线d和e光合作用强度差异的原因是温度不同C.光照强度为A~B时,曲线d、e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升高而升高D.光照强度为A~C时,曲线d、f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升高而升高6.如图是某种细胞的结构示意图,正常生理状态下,下列选项中的变化都会在该种细胞中发生的是()A.氨基酸→胰岛素;ATP→ADP+ PiB.氨基酸→RNA聚合酶;[H]+ O2→H2OC.葡萄糖→丙酮酸;染色质→染色体D.葡萄糖→淀粉;H2O→[H]+O27.如下图表示pH、温度与反应物剩余量的关系,据图判断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该酶的最适pH为8B.温度从0→M变化过程中,酶的活性逐渐降低C.pH从6升高到8,酶的最适温度不变D.pH从6升高到8,酶的活性先升高后降低8.北京师范大学贾宗超教授、郑积敏博士,在研究中发现了在同一蛋白的同一活性中心上行使相反功能的新机制,其研究成果首先公布在顶级专业期刊《Nature》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届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下列有关实验及实验方法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用含15N尿苷的营养液培养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吸收峰值出现在间期B.研究遗传病发病率需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研究其遗传方式需分析患者家系系谱图C.“生物体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分别进入不同配子中”属于孟德尔的假说D.DNA被15N标记的一个精原细胞,在含14N培养液中进行减数分裂,产生两个含15N的精细胞2.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
下列关于水的叙述.错误的有几项( )①在最基本的生命系统中,H2O有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存在形式②由氨基酸形成多肽时,生成物H2O中的氢来自氨基和羧基③有氧呼吸时,生成物中H2O中的氢全部来自线粒体中丙酮酸的分解④H2O在光下分解,产生的[H]将用于还原C32⑤贮藏中的种子不含水分,以保持休眠状态.A.一项B.二项C.三项D.四项3.有一种蜘蛛能产生多种毒素,作用于动物细胞膜的离子通道,用以麻痹和杀死猎物。
其中一种毒素是一个由33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控制该毒素的基因至少包含198个碱基B.控制该毒素的基因在复制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C.该毒素主要是在蜘蛛细胞游离的核糖体上合成D.ATP可以为该毒素的合成提供能量4.用来鉴定生物组织中蛋白质的试剂及其颜色反应是( )。
A.苏丹III染液,橘黄色B.班氏试剂(斐林),砖红色C.苏丹Ⅳ染液,红色D.双缩脲试剂,紫色5.除了温度和pH对酶活性有影响外,一些抑制剂也会降低酶的催化效果。
图l为酶作用机理及两种抑制剂影响酶活性的机理示意图,图2为相同酶溶液在无抑制剂、添加不同抑制剂的条件下(温度、PH等适宜),酶促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变化的曲线。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非竞争性抑制剂降低酶活性的机理与高温、低温对酶活性抑制的机理相同B.据图可推测,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具有类似结构而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位点C.底物浓度相对值大于15时,限制曲线甲酶促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酶浓度D.曲线乙和曲线丙分别是在酶溶液中添加了竞争性抑制剂和非竞争性抑制剂的结果6.用同位素标记法追踪元素及物质的去向是生物学的重要手段之一。
下列相关结果错误的是( )A.14C标记CO2最终探明了CO2中碳元素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B.用含3H-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营养液培养洋葱根尖,可以在细胞核和线粒体处检测到较强的放射性,而在核糖体处则检测不到C.小白鼠吸入18O2后呼出的二氧化碳不会含有18O,但尿液中会含有H218OD.要得到含32P的噬菌体,必须先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7.生物大分子通常都有一定的分子结构规律,即是由一定的基本结构单位,按一定的排列顺序和连接方式形成的多聚体,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若该图为一段肽链的结构模式图,则l表示肽键,2表示中心碳原子,3的种类有20种B.若该图为一段RNA的结构模式图,则1表示核糖,2表示磷酸基团,3的种类有4种C.若该图为一段单链DNA的结构模式图,则1表示磷酸基团,2表示脱氧核糖,3的种类有4种D.若表示多糖的结构模式图,淀粉、纤维素和糖原是相同的8.右图为细胞核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遗传物质的载体,能被碱性染料染色8.②是产生核糖体、mRNA和蛋白质的场所C.一般而言,衰老的细胞中结构③的数目较多D.DNA和RNA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消耗ATP9.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一定能产生酶B.能产生酶的细胞一定能产生激素C.人体中酶只在内环境中起作用D.酶都是由内分泌腺细胞合成的10.下图表示雄果蝇体内某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甲曲线)及与之对应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变化(乙曲线)。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D与FG对应的时间段,细胞中均含有两个染色体组B.D点所对应时刻之后,单个细胞中可能不含Y染色体C.EF所对应的时间段,DNA含量的变化是由于同源染色体的分离D.BD对应的时间段,可发生姐妹染色单体相同位点上的基因变化11.癌症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下列关于细胞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的畸形分化与癌细胞的产生有直接关系B.原癌基因只存在原癌细胞中C.细胞癌变导致细胞黏着性降低,易分散转移D.亚硝酸盐可通过诱导基因的结构改变而致癌12.用32P标记了果蝇精原细胞DNA分子的双链,再将这些细胞置于只含31P的培养液中培养,发生了如下图A→D和D→H的两个细胞分裂过程。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BC段细胞中一定有2条Y染色体B.EF段细胞中可能有2条Y染色体C.EF段细胞中含32P的染色体一定有8条D.FG段细胞中含32P的染色体可能有8条13.下列各项的结果中,不可能出现1:1比值的是A.黄色圆粒豌豆(YyRr)与绿色圆粒豌豆(yyRR)杂交子代的性状分离之比B. 一只红眼X A Y与一只白眼果蝇(X a X a)杂交后,子二代中红眼与白眼的性状之比C.基因型为AaX B Y某动物的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精子的基因型之比D.15N标记的DNA在14N培养液中半保留复制二次后,含15N与含14N的DNA数量之比14.蝎毒“染色剂”氯代毒素(Chlorotoxin)是由蝎子毒液中的一种蛋白质制成的,它可以选择性地绑定在癌细胞上,使癌症手术更加容易、有效。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蝎毒“染色剂”的化学成分中含有C、H、O、N等元素B.这种染色剂的合成、加工和分泌需要的膜性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C.患者可以通过口服的方法摄入这种“染色剂”D.氯代毒素能选择性的绑定在癌细胞上,可能与癌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有关15.肠道病毒EV71为单股正链RNA(+RNA)病毒,是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之一,下图为该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增殖的示意图。
下面说法不合理的是A.由图可知+RNA可以作为含遗传物质的基因,还可以作为翻译和复制的模板B.物质M的合成场所是宿主细胞的核糖体C.该病毒的化学成分与染色体成分类似D.假定肠道病毒基+RNA含有1000个碱基,其中A和U占碱基总数的60%,现以病毒基因+RNA为模板合成一条子代+RNA的过程共需要碱基G和C共800个16.关于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②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是RNA③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④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和RNA⑤水稻的遗传物质是DNAA.①②④B.③⑤C.③④⑤D.①③⑤17.M个精原细胞和M个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的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最多能形成多少个受精卵A.M B.2M C.3M D.4M18.下列有关遗传、变异、生物进化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萨顿根据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类比推理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B.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盂德尔自由组合定律C.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D.遗传平衡状态下的种群,基因重组现象会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19.下列关于细胞分裂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与有丝分裂相比,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同源染色体联会B.某动物在精子形成过程中,若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则可形成染色体组成为XXY的后代C.二倍体动物在细胞分裂后期含有10条染色体,则该细胞很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D.某二倍体正常分裂中的细胞若含有两条Y染色体,则该细胞一定不可能是初级精母细胞20.若“M→N”表示由条件M必会推得N,则这种关系可表示为A.M表示非等位基因,N表示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B.M表示遵循基因分离定律,N表示遵循自由组合定律C.M表示母亲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N表示儿子不一定患病D.M表示基因突变,N表示性状的改变21.真核细胞某生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链和b链的方向相反,a链与c链的碱基序列相同B.酶1可使磷酸二酯键断裂,酶2可催化磷酸二酯键的形成C.该图表示DNA半保留复制过程,遗传信息传递方向是DNA→DNAD.植物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可发生该过程22.基因治疗是把健康的外源基因导入有基因缺陷的细胞中,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从变异的角度分析,这属于A.基因突变B.染色体结构变异C.基因重组D.染色体数目变异23.现有纯合的野生型小鼠若干,经X射线处理后,得到一只雄性突变型小鼠,经研究发现,该突变性状是由一条染色体的某个基因突变产生的,为确定该突变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是位于常染色体、X染色体还是Y染色体上,某科研小组让该突变型小鼠与多只野生型雌性小鼠杂交,观察并分别统计子代雌雄小鼠中突变型个体所占的比例,实验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各项对实验结果的讨论不正确的是A.如果A=l,B=0,则说明突变基因最可能位于Y染色体上B.如果A=0,B=l,则说明突变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C.如果A=B=1/2,则说明突变基因是位于X、Y染色体上同源区段的显性基因D.如果A=0,B=0,则说明突变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24.某单基因遗传病在某地区的发病率为1%,右图为该遗传病的一个家系,I—3为纯合子,I—1、II—6和II—7因故已不能提取相应的遗传物质。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此遗传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该家系中此遗传病的正常基因频率为90%C.II-8与该地区一个表现型正常的男性结婚后,所生男孩患该病的几率是1/22D.通过比较III-10与I-3或II-5的线粒体DNA序列可判断他与该家系的血缘关系25.为获得纯合高蔓抗病番茄植株,采用了下图所示的方法,图中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
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图中的筛选过程不会引起番茄种群的进化B.①过程说明,抗病与高蔓均为显性性状C.过程②可以选择F1任一植株的适宜花药作培养材料D.过程③体现了所有高等生物细胞都具有全能性26.科学家用人工合成的染色体片段,成功替代了酵母菌的第6号和第9号染色体的部分片段,得到的重组酵母菌能存活,末见明显异常,关于该重组酵母菌的叙述,正确的是A.不可能再发生变异B.表现型不再受环境的影响C.丰富了酵母菌的遗传多样性D.改变了酵母菌的进化方向27.农业生产中长期使用某种杀虫剂后,害虫的抗药性增强,杀虫效果下降,原因是A.杀虫剂诱发了害虫抗药性基因的产生B.杀虫剂对害虫具有选择作用,使具有抗药性的害虫数量增加C.杀虫剂能诱导害虫分解药物的基因大量表达D.抗药性强的害虫所产生的后代都具有很强的抗药性28.将一对表现型都为圆眼长翅的雌、雄果蝇进行杂交,子代中圆眼长翅:圆眼残翅:棒眼长翅:棒眼残翅的比例,雄性为3:1:3:1,雌性为5:2:0:0,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圆眼、长翅为显性性状B.决定眼形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C.子代圆眼残翅雌果蝇中杂合子1/2D.一定是雌性子代中的显性纯合子存在致死现象29.果蝇某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突变型雄蝇只能产生雄性子代,下图为该性状遗传系谱图,已知II-3无突变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