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新课程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纸币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高一政治(人教版 必修一)导学案:1.1.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高一政治(人教版 必修一)导学案:1.1.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1.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导学案课题:1.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第 课时 时间: 课标要求: 解析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及其基本职能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识记货币的含义与本质;货币的基本职能;理解货币的产生发展过程,纸币与货币的关系。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货币的本质和货币与纸币关系的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教学 重点理解货币的本质及其基本职能、纸币 教学 难点 货币职能、纸币、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教学[来源:][来源:学+科+网]方法[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学,科,网Z ,X ,X ,K]启发式,学生自主讨论、交流学习成果[来源学+科+网Z+X+X+K]课件课时设计 1课时 教学过程(集体备课)课后 补充问题设计与 双边活动授课内容教师活动:举例让学生辨别某物品是否是商品。

自然界的(一) 引入新课:①本课结构及在此单元中的地位。

②举例说明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离不开金钱,而金钱就是经济学中的货币,本节课将从货币的产生与本质、货币职的能、纸币等方面去了解货币,从而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二.)讲授新课:1、货币的本质 本框题着重围绕三个概念展开,即商品、一般等价物、货币。

(1)商品 举例: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离不开商品。

农 贸市场上的粮食、蔬菜、水果,超市里的油、盐、酱、醋,商场中的服装、鞋帽等,都是商品。

a 、上述表面上各不相同的商品有什么共同特征?b 、母亲亲手为你织的毛衣是不是商品?为什么? 提示:作为商品,都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都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母亲亲手为我们织的毛衣不是商品,原因在于这件毛衣虽然也耗费了一般的人类劳动,但它没有5分钟空气,人们收集的用于出售的新鲜空气,商店里的面包,变质的面包,朋友送给小明的钢笔。

教师活动:货币是和商品一起产生的吗?货币的产生过程是怎样的?教师总结货币的概念及其本质。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看教材,看看货币有哪两种基本职能?分别是什么意思?教师活动:同学们看教材第6页,思考这种商品交用于交换,价值无法体现出来。

1.高中政治_第一框_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案_新人教版必修1

1.高中政治_第一框_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案_新人教版必修1

1.高中政治_第一框_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案_新人教版必修1第一篇:1.高中政治_第一框_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案_新人教版必修1第一课神奇的货币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识记:商品、一般等价物和货币的定义,货币的职能、纸币;理解:理解商品交换经过物物交换到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四个阶段以及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了解货币的基本职能和纸币。

能力目标:着重培养学生善于进行抽象思维的能力,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货币知识,教育学生正确对待货币,要对学生进行“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的传统教育,增强学生抵制拜金主义思潮影响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货币的本质及其基本职能;商品;纸币【教学难点】货币的本质、纸币和货币的区别【教学方法】启发与谈话相结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图片展示:火爆车展场面。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神奇的货币的神秘面纱吧!(二)新课教学】一、货币的本质1.商品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到农贸市场购买粮食、蔬菜、水果,到超市购买油、盐、酱、醋、服装、鞋帽、文化用品,这些需要购买的物品都是商品。

提问:(1)刚才提到的不同种类的商品有什么共同特征?(2)母亲亲手为你编织的毛衣是不是商品?为什么?结论: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学生探讨:1.在国内市场上能买到汽车的人民币为什么在非洲的原始部落里却租不到小船?(引导:物物交换,不需要美元。

)2.一位精明的商人打算在这个不接受人民币的原始部落开发旅游业,你认为他首先要解决什么问题?为什么?总结: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是货币。

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

(课后思考):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

——马克思二、货币的基本职能1、价值尺度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的价值,叫做价格。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这个职能,就是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一定的价格。

高中政治 1.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政治 1.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第一课时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知道商品的含义。

(2)知道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商品的基本属性。

(3)理解货币的本质。

(4)理解货币的基本职能。

(5)理解纸币的含义及其优点。

(6)了解纸币的发行量。

2.能力目标(1)从商品、货币、价格等生活现象入手,提高透过现象把握事物本质的能力。

(2)从商品交换、货币产生和发展过程,学会辩证地看问题的思维方法。

(3)提高判断、识别不同金钱观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在了解货币作用的基础上,增强发展生产、增加财富的认同感。

(2)确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自主预习一、关于商品1.商品的含义:商品是用于的劳动产品。

2.商品的基本属性(1)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的属性。

(2)价值: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

3.商品交换的实质: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

判断:(1)有使用价值的东西,未必是商品。

( )(2)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是商品。

( )(3)商品交换实质上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劳动交换。

( )(4)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不能同时兼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 )二、关于货币1.货币的产生: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货币的含义:货币是从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的商品。

金银能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原因:具有小,大,易于,不易,便于和携带等特点。

3.货币的本质:货币的本质是。

4.货币的职能(1)货币从产生时起,就具有和的基本职能。

货币所具有的和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叫价值尺度。

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

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时,只需要是上的货币。

(2)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职能,叫流通手段,以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商品流通。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必须用的货币。

(3)货币还具有、、的职能。

三、关于纸币1.纸币的发行: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为限度。

高中政治-1-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政治-1-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经济生活》第一课神奇的货币第一框题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一、学习目标1.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2.货币的含义、本质和基本职能。

(1)货币含义 (2)货币的本质 (3)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 (4)货币的其他职能(5)货币的流通规律:3、纸币的含义和发行规律二、重点难点重点:(1)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2)货币的本质及基本职能(3)纸币难点:货币的本质三、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四、教学模式:教与学一体化,有效课堂;老师引导、自主学习。

第一部分预习案『课前预习』阅读教材本框题内容,自主完成课前学习任务。

课前3分钟检查点评。

一、货币的本质:1、商品:⑴什么是商品?⑵构成商品有哪几个条件?请列举五件商品。

⑶商品的基本属性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货币的产生和本质:⑴货币是如何产生?什么叫一般等价物?⑵货币是(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货币的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货币的基本职能:1、货币的职能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货币的两种基本职能是⑴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______________________⑴价值尺度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流通手段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期的商品交换是直接的__________________,用公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货币出现后,交换就以货币为媒介,这种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_________________,用公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政治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政治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导学案【使用说明】1、以学案为线路图自学课本,熟悉基础知识,并在课本上勾画标注要点。

在自学预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点问题用红笔标识出来通过课堂小组讨论或教师点拨予以解决。

相信自己的自学能力,通过自学挖掘自己的思维潜力和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2、该导学案必须在课前完成,认真书写,独立完成,规范作答,按时上交。

一、明确目标引导过程1、知识目标熟记并理解商品的含义与基本属性、货币的产生和本质、货币的基本职能。

2、能力目标通过货币的产生过程的学习,提高自己的比较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商品流通的学习,作为生产者,要立为购买者着想的思想。

二、自主学习筑牢基础(准确扎实记忆基本原理,动脑思考小问题加深理解基本原理)1、阅读教材P4—5页,简要指出商品的含义和基本属性。

2、阅读教材P4—5页,简要指出货币的产生经历了哪几个阶段?3、阅读教材P5—6页,简要指出货币的含义、本质和职能。

4、阅读教材P6页,简要指出货币充当价值尺度职能的含义、原因、执行方式。

5、阅读教材P6页,简要指出货币充当流通手段职能的含义与执行方式。

6、阅读教材P7页,简要指出什么是货币流通规律?(P7页上方的小字部分公式)三、合作探究提升能力(讨论、展示、点评、点拨时记好笔记,完善自己的答案并求明白为什么)【实例探究一】1、下属于商品的是,并说明理由:(1)、自然状态的空气、阳光。

(2)、农贸市场上待售的蔬菜。

线(3)、一农民将自己生产的100斤粮食在市场上出售,其卖掉2/3,剩下1/3就送给了他的亲戚。

(4)、到商店买来一个蛋糕作为生日礼物送给朋友。

【实例探究二】(1)木匠用桌椅换取货币,是最终目的还是一种手段?货币在这里起到了什么作用?(2)与物物交换相比较,货币的出现对商品交换过程产生了什么影响?(3)如果木匠卖不掉桌椅,对他会有什么影响?他会不会接受观念上的货币?四、知识补充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

2020高中政治1.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2020高中政治1.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1.1 揭开钱币的神奇面纱教案【学习目标】1.认识商品及其基本属性,知道纸币和通货膨胀的内涵。

2.理解钱币的实质及其基本职能。

3.经过学习培育同学们透过现象认识商品、钱币的实质的能力,建立正确的金钱观。

【课前预习】一、钱币的实质1.商品(1)商品:用于 ________的劳动产品。

(2)基本属性: 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钱币(1)产生:钱币是 ____________发展到必定阶段的产物。

(2)一般等价物:它表现其余全部商品的 ________,充任商品互换的 ________。

(3)含义:从商品中分别出来固定地充任 ______________的商品。

(4)实质:钱币的实质是 ______________。

二、钱币的基本职能1.价值尺度(1)含义:钱币所拥有的表现和权衡其余全部商品 ____________的职能。

(2)钱币能够成为价值尺度,是由于钱币自己是商品,有 ________。

(3)价钱:经过必定数目的 ________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

(4)钱币履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其实不需要现实的钱币,只要要 __________的钱币。

2.流通手段(1)含义:钱币充任商品 __________的职能。

(2)以________为媒介的商品互换,叫做商品流通。

其公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钱币履行流通手段职能时,一定用 ________的钱币,不可以用观点上的钱币。

3.钱币除了拥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外,还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支付的是等)和____________等职能。

三、纸币1.含义:纸币是由 ________(或某些地域 ) 刊行的、强迫使用的。

2.刊行(1)国家有权刊行纸币,但不可以够________刊行。

即国家能够规定纸币的面值,却不可以决定它的 __________。

(2)纸币的刊行量一定以流通中所需要的 __________为限度。

高中政治第一单元第一课第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学案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政治第一单元第一课第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学案新人教版必修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1.商品及其根本属性(1)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图示商品、劳动产品与物品想一想“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中的“衣〞是商品吗?为什么?提示不是商品。

因为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诗中的“衣〞虽然是劳动产品,但没有用于交换。

(2)根本属性:使用价值与价值。

判断①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价值。

提示错误。

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

②人们选择商品关注的是商品有用性。

提示错误。

人们选择商品关注的是商品使用价值及价值的统一,即“物美价廉〞。

2.货币的本质(1)产生:货币是商品交换开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含义:货币是从商品世界中别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3)本质: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

想一想货币与其他一般等价物有什么区别?提示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其他一般等价物那么不是固定的。

大型歌剧?白毛女?(舞台剧)全国巡演的首场演出在陕西延安启动。

57岁的徐大姐用80元买了一张门票,再次欣赏到“扯回几尺红头绳,给咱喜儿扎起来哎……〞等经典台词。

问题探究(1)杨白劳送给喜儿的红头绳是商品吗?(2)杨白劳送给喜儿的红头绳具有使用价值与价值吗?(3)徐大姐用钱为什么能购置门票呢?答案(1)不是商品,判断商品有两个根本条件:第一,必须是劳动产品;第二,劳动产品必须用于交换。

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杨白劳送给喜儿的红头绳虽然是劳动产品,但没有用于交换。

(2)①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杨白劳送给喜儿的红头绳能够满足喜儿扎头发的需要,因而具有使用价值。

②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异的人类劳动,它是商品所特有的属性。

杨白劳送给喜儿的红头绳已离开商品交换领域,不再是商品,因而不具有价值。

(3)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它可以与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所以徐大姐用钱能购置门票。

名师点拨1.判断商品的方法(1)定义法:一是劳动产品,二是用于交换,二者缺一不可。

政治:1.1.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之一——纸币》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

政治:1.1.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之一——纸币》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

第一单元第一课: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之一——纸币一、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纸币的含义及其优点。

2、知道纸币的发行量的确定及其影响。

3、理解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4、了解“电子货币”的含义。

(二)能力目标1、能运用货币和纸币的有关知识,分析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和现象,例如辨认假币。

2、正确判断、识别有关商品和货币的经济现象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增强爱护人民币的情感和辨别假钞的意识。

2、憎恶制造假币、扰乱金融秩序等违法行为,增强法制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重点:纸币的产生、含义及发行量难点:纸币流通的规律三、知识链接第一单元是全书的基础,掌握本单元的基本经济理论是同学们学习其他经济学理论的基础,可以为同学们参与经济生活、正确认识经济现象提供有效的理论武器。

第一单元第一课阐述商品货币理论。

在学习了商品、货币的本质、货币的职能后,我们继续来认识货币由金属货币发展为纸币的必然性,了解现代货币的发展状况与趋势。

四、学法指导(一)知识篇:重难点问题分析1、纸币纸币代替金属货币以后,必须通常把流通中的纸币称之为货币。

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

(1)纸币的含义: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它只是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它必须由国家发行,如果不是本国国家发行的,就不是法定货币。

制造假币的行为在各国都是犯罪行为。

必须是国家现在正在强制使用的。

国家以前强制使用而现在不再强制使用的,则不能在市场上流通。

(2)纸币的优点:成本低,避免了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容易保管携带和运输。

①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能任意发行纸币。

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数量为限度,如果不相符,则可能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经济现象,势必会影响人们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

②通货膨胀:指的是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

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的实际需要量,是通货膨胀的原因之一,不是惟一原因。

③通货紧缩是一种与通货膨胀相反的经济现象,导致通货紧缩的原因有多种,其中流通中纸币数量相对不足只是引发通货紧缩的一个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纸币导学案
一、明确目标引导过程
1、了解纸币的产生、含义、职能;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通货膨胀的原因
2、提高学生辩证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重点:纸币的职能、通货膨胀的原因
难点:通货膨胀的原因
二、自主学习筑牢基础(准确扎实记忆基本原理,动脑思考小问题加深理解基本原理)1阅读课本P7指出,纸币的产生过程:
2.阅读课本P7指出,纸币的优点
3.阅读课本P8指出,纸币的含义:
4.阅读课本P7(专家点评)指出,货币的流通规律
5.阅读课本P8指出,纸币的发行规律
6.阅读课本P8(名词点击)指出,通货膨胀含义及原因
7.阅读课本P8(名词点击)指出,通货紧缩含义及表现
8.阅读课本P8(相关链接)指出,如何正确认识人民币
8.阅读课本P8了解电子货币的出现
三、合作探究提升能力(讨论、展示、点评、点拨时记好笔记,完善自己的答案并求明白为什么
探究一(纸币含义)
1.哪些地区可以发行纸币?
2.银圆和第一套人民币“壹万圆”还能使用吗?
3.纸币本质是什么?
4.发行的2008年奥运会纪念币能流通吗?
5.判断:国家有权规定纸币的面值和购买力。

探究二:(纸币发行规律)
2008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商品出口遭受重创,为了尽快走出困境,有人认为:“国家要大量发行纸币(人民币),使老百姓手中的钱更多,以促进国内消费。


(1)这种观点合理吗,为什么?
(2)纸币发行过多会对我们的生活造成什么影响?
探究三(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1. 物价上涨一定是通货膨胀吗?
2.如何抑制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四、知识对比与拓展
五、自主检测体验成功
1.市场上流通的纸币,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

这是因为()A.纸币过多或过少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
B.纸币过多或过少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下跌
C.纸币是货币符号,只有使用价值但无价值
D.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为限度
2.假设在一年里全社会用现金支付的销售商品总量为5000亿件,平均价格为8元,在这一年里货币平均周转5次。

那么,这一年里纸币发行量为亿元。

而这一年实际发行了16000亿元,这时的1元钱相当于元,这会引起。

()A.8000 0.5 纸币贬值B.4000 0.25 购买力降低
C.16000 2 通货膨胀D.2000 3 购买力提高
3.古语曾讲“官能定钱值,而不能限物之值”,你对此的态度是()
A政府能够规定纸币的面值,也就能规定物品的价格
B政府能够规定纸币的面值,但不能规定它的实际购买力
C商品值多少钱,要由市场来决定,政府一般不能决定
D由于政府“不能限物之值”,所以政府对物价不应干预
4.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这就是说①在一定时期发行多少纸币是国家决定的②纸币的面值(如1元、10元、100元)是由国家决定的③每种面值的纸币各发行多少是由国家决定的④每种面值的纸币各代表多大的价值是由国家决定的()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④D④
5、对于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的关系,正确的理解是
A通货膨胀必然引起物价上涨B物价上涨就是由通货膨胀引起的
C通货膨胀未必引起物价上涨D抑制物价上涨必然抑制通货膨胀
6、一般来说当通货膨胀严重、纸币贬值的时候,国家才会考虑发行大面额货币。

但目前我国物价上涨水平保持在2%左右,非常平稳,因此没有必要发行大面额货币。

如果发行.反而可能会唤起居民对通货膨胀的恐惧。

居民对通货膨胀恐惧,是因为通货膨胀发生时()
①人们手中的钱不值钱了②人们的存款数量必然增加③人们的经济生活水平下降④人们的存款所代表的实物数量减少
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7、材料一:中新网电:发展改革委主任马凯今天上午表示,部分城市房价涨幅较高,7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上涨8.1%,涨幅比上月提高0.7个百分点。

2007年8月27日,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副会长顾云昌称,中国购房膨胀性需求与土地控制性供应成为一种矛盾,“钱松地紧”成为现在中国楼市的一种现象,膨胀性的需求遭遇了控制性的供应,从而导致住房供应量不足。

如果中国资金流动性过剩进一步加剧,土地收紧政策继续延续,2007年下半年房价还将保持上升态势。

材料二:2007年3月5 日,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京召开。

由于城市房价狂升,解决工薪阶层买房难成为人大代表关注的重大问题。

有人建议,可以通过多发行人民币,大幅度提高工薪阶层的收入来解决这一难题。

(1)人民币为什么能够买“商品房”及其他商品?
(2)有人建议通过多发行人民币,大幅度提高工薪阶层的收入来解决房价难题。

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六、构建本节课知识体系产生
含义
纸币
发行规律
电子货币
七、学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