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第1单元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一课时PPT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一课时PPT课件

实验 变化前 序号 的物质
变化时发生 的现象
变化后 的物质
变化后有 无新物质 生成
试管中的水沸腾并
1-1 液态的水 逐渐减少,玻璃片上 液态的水 无
出现小水珠
1-2
蓝色块状 蓝色块状固体变成 蓝色粉末 的胆矾 细小的蓝色粉末 状胆矾

1-3
蓝色的 胆矾溶液
蓝色溶液中有蓝色 沉淀出现
蓝色的氢 氧化铜沉
现象:
试管中的水沸腾并逐渐减少,玻璃片上出现 小水珠。
【实验1-2】
操作:
取少量胆矾(又叫蓝矾)放在研钵
内,用研杵把胆矾研碎。
现象:
蓝色块状固体变成细小蓝色粉末。
思考:两个实验中物质的变化有何规律?
水的沸腾: 液态水 气态水 液态水
胆矾的研碎: 块状
粉末状
实验 变化前 变化时发生 变化后 变化后有
4.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都属于化学 变化的一组是( D )
A.玻璃杯被摔碎、米饭变馊 B.酒精挥发、 湿衣服晾干
C.蜡烛燃烧、乒乓球变瘪 D.菜刀生锈、 牛奶变酸

【实验1-1】
操作:
1.把盛有少量水的试管斜夹在 铁架台上。 2.在试管底部小心加热到水沸腾。
3.把一块洁净的玻璃片移近试管口。
C、可能是化学变化也可能是物理变化
D、既是物理变化又文化,古诗
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
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D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C、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D、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练习6]判断下列变化是物理变化还化学变化
⑴空气液化 物理变化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第一单元 课题1 物质的性质(共14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第一单元 课题1 物质的性质(共14张PPT)

新课讲解
三、运用物质的性质解决问题 1、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性质:氧气能供给人呼吸
决 定
用途:氧气可用于抢救危重病人、 登山、潜水、航空等领域。
• 1、“手和脑在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 4、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 5、数学教学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强化练习
1、下列洗涤方法主要利用了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B )
A、无水酒精洗手机屏幕
B、食醋洗去水壶内的水垢
C、清水洗涤衣服上的食盐 D、汽油洗涤衣服上的油迹
【方法点拨】明确物质的用途依据物质哪些性质,然后根据化学性质的概念进行判断。物质在 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
【解析】A、无水酒精可以溶解手机屏幕上的赃物,是根据溶解作用原理洗涤,属于物理性质; B、水垢不易溶解于水,但能与酸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可溶的盐,故食醋洗去水壶内的水垢是利用了物 质的化学性质;C、食盐易溶解于水,可用水溶解后洗净,是根据溶解作用原理洗涤,属于物理性质; D、植物油不易溶解于水,不能用水洗净,可用汽油洗去,是根据溶解作用原理洗涤属于物理性质。
强化练习
3、下列关于氧气的“自述”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C ) A、我能让铁生锈 B、我能使食物腐烂 C、加压降温我可以变成淡蓝色液体 D、我能供给呼吸
【方法点拨】区分物质的用途是利用了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就是看利用的性质是否需要 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出来。
【解析】A、能让铁生锈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是化学性质;B、能使食物腐烂,是利 用了氧气的氧化性,是化学性质;C、加压降温我可以变成淡蓝色液体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 来,是物理性质;D、能供给呼吸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是化学性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共41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共41张PPT)

• 第二组:①属于物理性质 (5) ;
• ②属于化学性质
(2)

• ③属于物理变化
(4)

• ④属于化学变化
(1)

• ⑤属于化学现象
(3)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1.1《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共 41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1.1《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共 41张PPT)
• 1、日常生产生活中接触到的下列变化,其
2.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 性质。
颜色、状态、气味、硬度、溶解性、 熔点、沸点、密度、挥发性、导热性、 导电性、延展性等
3.区别: 是否需要发生化学变化表现出来
熔点和沸点
① 熔点:物质的熔化温度(固态变液体)
如:固态的冰在0℃时会熔化成液态的水,即冰 的熔点为0℃。 ② 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液态变气态)
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C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3、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应用化学性质的是( C )
A、用铁、铝制作炊具 B、用大理石作建筑材料
C、用酒精作燃料
D、用铜制作导线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1.1《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共 41张PPT)
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D
• A、石油分馏
B、用活性炭净化水
• C、灯泡通电发光 D、牛奶变酸
• 2.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
是( )
B
• A.铁锅生锈
B.冰雪融化
• C.粮食酿酒
D.蜡烛燃烧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1.1《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共 41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共21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共21张PPT)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汉代贾谊在《鹏鸟赋》中写道: “万物变化兮,固无休息”
梁启超说过:变着,天下之公理也
钢 铁 生 锈
冰雪消融
燃 烧
完成与纸有关的变化
纸剪成条
变化前 :纸 变化后: 纸
变化前后物质 不变
物理变化
纸燃烧
变化前:纸 变化后:灰,水
二氧化碳等
变化前后物质 改变
化学变化
观察实验
• 演示实验 • 1、水的沸腾 • 2、胆矾的研碎 • 3、胆矾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 4、石灰石与盐酸溶液反应
沸腾时有大量水蒸气 产生,遇冷变成水珠 胆矾由块状变成粉末状
有蓝色沉淀产生
有无色气体生成
无 物理

物理

化学

化学
化学变化
特征: 有新物质的生成。
实质: 原来的物质减少或消失,生成了新 的物质。
A是化学性质,B是物理性质。C是化学变化 D是物理性质,E是物理变化
考考你
1、化学变化的 本质特征是( D)
• A、有发光、发热现象 • B、物质的状态或颜色发生变化 • C、有气体放出或沉淀生成 • D、有其它物质生成
2、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C E G H)
A、火药爆炸 C、矿石粉碎 E、冰融化成水
G、钢锭轧成钢条
B、煤的燃烧 D、钢铁生锈 F、钢化学
A、变从化矿山的上是开(采矿B石,)再将矿石粉碎
B、酒精挥发成酒精蒸气,酒精蒸气在
空气中燃烧 C、钢锭轧成钢条,钢条又拉成钢丝 D、冰融化成水,水蒸发变成水蒸气
如:用粉笔写字,只是形状改变,没新物质生成。
两种变化的联系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 往往同时发生,在化 学变化中,生成新物 质的同时,物质的状 态、形状、大小也改 变,所以同时也发生 了物理变化,但在物 理变化中,一定不发 生化学变化!

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课题+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件

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课题+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件

• E、木棒受力折断。•物理变


化学变化中
常伴深随的 现象有
•分析蜡烛燃烧的过程
•蜡烛融化 •蜡烛燃烧
•物理变化 •同时发生
•化学变化
•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同时进行着融化 •但融化的过程中却不一定燃烧
•你认为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关系是什么?
• 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但物 理变化中不一定伴随化学变化。
•练习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3) 如何鉴别O2和CO2两种气体 ?
• 方法1:二氧化碳(CO2)能使燃着的木 条熄灭,氧气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
• 方法2:二氧化碳(CO2)能使带火星的 木条熄灭,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 方法3:二氧化碳(CO2)能使澄清石灰 水变浑浊,氧气不能。
•练习 •1.人类生活需要能量,下列能量主要由化

第二课时 物质的性质
学习目标:
• 1. 知道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概念、 本质、判断依据与方法。
• 2. 记住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主要包 括的内容。
• 3. 会运用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判断 依据准确找出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复习回 顾 • 1、物质的变化可分为 •物理变 和•化学变 ,二者
的判断依据是 •是否有化新物质生成化。 •2、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①②⑤⑦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③④⑥⑧ ⑨。

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现象: 发光、发热、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

• •3. 两种并变且化常的伴本随质能区量别变:化 •变化时是否有其它物质生成。
•4.联 •在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系: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PPT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PPT课件

实验1-1:(1)水的沸腾
水的沸腾 水加热汽化、水蒸气冷凝成水都
是水状态的改变。
实验1-1:(2)胆矾的研碎
序号 变化前 的物质
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实验
液态水沸腾,产生水蒸气,水
(1) 液态的水 蒸气遇冷的玻璃片又凝结为液
态的水
实验 (2)块状的胆矾 蓝色块状固体被粉碎为粉末
变化后产生 变化后有无新物
外部特征
物质的外形,形状、 状态发生改变
伴随能量的变化,发光 放热,颜色改变、生成 气体,产生沉淀等
本质区别
变化时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
联系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常常同时发生,在化学变化 中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在物理变化中一定没有 化学变化
分析蜡烛燃烧的过程
蜡烛熔化 蜡烛燃烧
物理变化 同时发生
化学变化
完成学法大视野P4[即学即用1-1]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学习目标
1、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2、会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3、能初步区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4、学习观察实验现象的方法
《学法大视பைடு நூலகம்》P4课前预习
一、1.没有生成其他物质 2.(1)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2)气体沉淀能量吸热 二、1.化学变化中 2.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 3.决定
练一练 完成学法大视野P5[课堂训练],第1、2、4题
物理变化
变化
联系
区别
联系
物质 化学
组成 化学变化
研究对象
结构 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区别
作业布置
1.课本P10练习与运用第1题; 2.学法大视野P5【课后提升】(5、7不做); 3.预习第一单元课题2,完成学法大视野P6 【课前预习】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单元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共24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单元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共24张PPT)

探究一、化实学验变现化象和的物记理录变化
序号 变化前的 物质
变化时发生 的现象
变化后 的物质
1-1 液态的水 水沸腾,有蒸汽, 液态的水 玻璃片有水滴
1-2 蓝色块状的 由块状变粉末 蓝色粉末状
胆矾
的胆矾
1-3 蓝色的胆矾 有蓝色沉淀生成 蓝色的氢氧
溶液
化铜沉淀
1-4 颗粒状石灰 有气泡放出, 二氧化碳气
1、物理性质:
不需要发生 化学就变表化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 导热性、延展性、挥发性、溶解性、吸附性、铁磁性等。
2、化学性质:
物质在
化学中变表化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毒性、金属活动性、
酸碱性、受热易分解等。
物理性质
⑴ 熔点和沸点 ① 熔点:物质的熔化温度(固态变液体)
矾溶液
1-4石灰石与盐 酸反应
颗粒状石 灰石(或 大理石)
实验一:水的沸腾
(1)把盛有少量水的试管斜夹在铁架台上,如图所示。 (2)在试管底部小心加热至水沸腾。 (3)把一块洁净的表面皿移近试管口,观察现象。
实验二:胆矾的研碎
(1)取少量胆矾放在研钵中。 (2)用研杵把胆矾研碎,观察现象。
实验三:胆矾与氢氧化钠反应
石(或大理石) 石灰水变浑浊
体等
变化后有 无新物质
生成
无物
理 变 化无有源自化 学变化

[讨论1、交实流验]1和实验2有什么共同特征? 思考
21、.什实么验是3物和理实变验化?4有什什么是么化共学同变特化征??
32、.物实理验变1化、与2化与学实变验化3分、别4有有什什么么特本征质? 的区别?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件(共44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件(共44张PPT)

石灰石与稀 盐酸的反应
石灰石与稀盐酸的反应
实验现象:
颗粒状石 灰石(或 大理石)
有气泡放出 和石灰水变 浑浊
二氧化碳 气体
有新物质 生成
1.实验一和实验二有什么共同特征? 都没有新物质生成
2.实验三和实验四有什么共同特征? 都有新物质生成
3.实验一、二与实验三、四有什么本 质的区别?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新课导入
60年后这雕塑又变成怎样呢?
钢铁制品在潮湿的地方会慢慢生锈。
铜变成铜绿。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日常生活现象和化学实验现 象的观察和分析,理解化学变化、物理变 化的初步概念,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典 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初步了解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 3.把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连。
课后习题答案
1.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铁生锈是化学变 化, 水蒸发是物理变化。
2. (1)物理变化 没有新物质生成; (2)化学变化 有新物质生成; (3)化学变化 有新物质生成; (4)物理变化 没有新物质生成; (5)化学变化 有新物质生成; (6)物理变化 没有新物质生成;
(7)物理变化 没有新物质生成; (8)物理变化 没有新物质生成。 3.蜡烛熔化是物理变化,蜡烛燃烧是化学 变化。 4.物理性质:(1)(2)(5)(8) 化学性质:(3)(4)(6)(7) 化学性质:需要发生化学反应就表现出来的 性质。 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反应就表现出来 的性质。
化学变化常伴随发光发热等现象发 生,但发光发热等现象产生的变化 却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比较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 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 质
物质在化学变 化中表现出来 的性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新物质 生成
思考:两个实验中物质的变化有何规律?
两个实验中的物质变化时,都 没有新物质生成。
实验3:
1. 请说出胆矾溶液的颜色是 蓝色。
2. 向胆矾溶液中加入无色的氢氧化
钠溶液后,看到 蓝色沉淀 生成。 3. 该反应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硫酸铜 + 氢氧化钠===硫酸钠 + 氢氧化铜
复习回顾
• 1、物质的变化可分为 物理变化 和化学变化 ,二者 的判断依据是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
2、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是 ②⑤⑦⑨ ;属
于化学变化的是 ①③④⑥⑧⑩。
①铁生锈 ②铜丝制成导线 ③火柴燃烧 ④动植物呼 吸 ⑤瓷碗破碎 ⑥粮食酿酒 ⑦晾干衣服 ⑧剩饭变馊 ⑨灯泡通电发亮 ⑩液化气燃烧
1.人类生活需要能量,下列能量主要由化学
变化产生的是( D )
A.电熨斗通电产生的能量 B.电灯通电发出的光
C.水电站利用水力产生的电 D.液化石油气燃烧
放出的能量
2.下列有关物质的变化为化学变化的是( B )
①酒精挥发
②白糖溶于水
③食物腐烂
④铁矿石炼铁
⑤汽车胎爆炸 ⑥电灯发光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④⑤
A、灯泡发光
B、空气液化
C、光合作用
D、海水晒盐
5、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为: A、产生耀眼
的白光 B、放出大量的热 C、生成白色固体
该变化的类型是化学变化, 你依据的理由是现象 C 。
回忆:什么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两变化的 本质区别是什么?
思考:观察一瓶酒精,根据你的观察和生活经
验,说出酒精有哪些性质?
C.化学变化一定比物理变化剧烈。
D.化学变化 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2、下列变化有一种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的类型不同,
这种变化是( D)
A、汽油挥发
B、粉碎矿石
C、水变成冰
D、木材燃烧
3、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D )
A、食物腐败 B、钢铁生锈
C、瓦斯爆炸 D、锅炉爆炸 4、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C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SO4 + 2NaOH===Na2SO4 + Cu(OH)2↓
实验4:
1. 请说出石灰石的颜色(白色)和状 态( 固体 )。
2盐. 酸向溶盛液有后石,灰看石到的试有管气中体加入生无成色。的 3. 该反应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碳酸钙 + 盐酸===氯化钙 + 二氧化碳 + 水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O3 + 2HCl===CaCl2 + CO2 ↑+ H2O
观察实验,填写表格:
实验 变化前的 变化时发生的 变化后产 有无新物
序号 物质
现象
生的物质 质生成
实验 1-3
胆矾溶液 产生蓝色沉淀
氢氧化铜
有新物质 生成
实验
产生气泡,石
有新物质
1-4 块状的石灰石灰水变浑浊 二氧化碳等生成
一、实验1和实验2有什么共同特征?
都没有新物质生成;
二、实验3和实验4有什么共同特征?
蜡烛融化 蜡烛燃烧
物理变化 同时发生
化学变化
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同时进行着融化 但融化的过程中却不一定燃烧
你认为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关系是什么?
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但物理 变化中不一定伴随化学变化。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化学变化常伴随放热、发光等现象
B.化学变化一定有其它物质生成。
第一课时 物质的变化
学习目标:
1. 用实验的方法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 化的概念、本质、判断依据与方法。
2. 学会观察实验的方法。
3. 会运用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判断依 据判断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变化。
你会观察实验吗?
反应前
观察反应物的颜色、状态。反应时,观察反应发生 需要的条件(是否需要加热或其他附加条件)。
3、下列描述哪些是物理变化( E ) 哪些是化学变化( C )哪些是物理性质(BD) 哪些是化学性质( A )
A、铜绿受热时会分解; B、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后变成了氧化镁; D、氧气不易溶于水且比空气密度大; E、木棒受力折断。
4、阅读并回答问题:
在做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时:先用小刀切下 一小块,放入水中,可看到钠在水面上急速游动, 剧烈反应,产生的气体能够燃烧,钠立刻熔成银 白色的小球,逐渐缩小,最后完全消失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复习回顾
• 1、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

与 的科学
、、
• 2、道尔顿和阿佛加德罗建立了 说


• 3、
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 4、水
氧气
二氧化碳
• 5.我国古人发现金属的顺序 、 、


• 6.我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是 、 、


都有新物质生成;
三、实验1、2与实验3、4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变化时是否有其它物质生成。
一.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物理变化: 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现象: 挥发、状态改变、形状改变
2.化学变化: 变化时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化 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现象: 发光、发热、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 并且常伴随能量变化
3、下列变化中有一种变化与其他几种变化不
相同的是
( B)
•矿石粉碎 B. 洗净的铁锅出现锈迹
C. 潮湿的衣服经太阳晒 变干了
D.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瓶子外壁迅速附着一层水雾
二、物质的性质 1.化学性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腐蚀 性、酸碱性、毒性等
2.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 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
相互联系 实例
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
矿石粉碎,水蒸发,汽油挥 发、粉笔折断、灯泡发光等。
燃烧、呼吸作用、光合作用、食物 腐烂、酒和醋的酿造、农家肥料的 腐熟、铁生锈
说明
化学变化常伴随发光发热等现象发生,但发光发热 等现象产生的变化却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中常伴深随的现象有
分析蜡烛燃烧的过程
颜色: 无色
状态: 液体
气味: 有特殊气味 水溶性:能与水互溶
密度:0.பைடு நூலகம்g/ml 易 挥发
点燃时在空气中 能燃烧 化学变化
讨论:以上性质可以怎样分类?
第二课时 物质的性质
学习目标:
1. 知道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概念、本 质、判断依据与方法。
2. 记住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主要包括 的内容。
3. 会运用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判断依 据准确找出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指出金属钠有哪些性质?
物理性质:色态 无色固体 密度 比水小
硬度 软 熔点 低
化学性质: 与水反应产生一种可燃性气体
下列描述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 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A、铜绿受热时会分解; 化学性质 B、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物理性质 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化学变化 D、氧气不易溶于水且比空气密度大;物理性质 E、木棒受力折断。 物理变化
2.粉碎后的胆矾颜色、状态又是什 么样的?
3.变化前、后胆矾有什么不同?变 化后的粉末物质还是原来的胆矾吗? 为什么?
观察实验,填写表格:
实验 变化前的 变化时发生 变化后产 有无新物
序号
物质
的现象 生的物质 质生成
实验 1-1
实验 1-2
液态的水 产生水珠 块状的胆矾 变为蓝色粉末
水 胆矾
无新物质 生成
反应中
发生的现象(有无沉淀、气体生成,是否有发光、 发热或颜色变化等现象发生)。
反应后
观察生成物的颜色、状态。
实验1:
1.请说出水的颜色、状态、气味。 2.水加热沸腾时,试管口有什么现象?
3.干冷玻璃片上有什么现象? 该实验的特征是 没有新物质生成 。
实验2:
1.变化前胆矾的颜色、状态是什么 样的?
谈一谈:
学完了本课题,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物理变化 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化 化学变化 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物 质
物理性质 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性 质
化学性质 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作业布置
•1. 背诵物理变化、化学变的概念,物理变化 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 •2.背诵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包括的主要内容
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导 电性、挥发性等。 可归纳为:色味态、两度、两点、三性
3.“物质的变化”和“物质的性质” 叙述的区别:
一般描述物质性质的语言中有“可、易、 能、会”等字, 如 酒精燃烧 酒精能燃烧
化学变化 化学性质
二、物质的性质
4.常见的物理性质
熔点
固体熔化时的温度
沸点 密度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与气压有关) 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
3. 两种变化的本质区别: 变化时是否有其它物质生成。
4.联系: 在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概念 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本质区别 (判断依据)
伴随现象
变化时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物质的外形,形状、状 态发生改变
伴随能量的变化,发光,放热, 变色,生成气体,产生沉淀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