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技术(7)
公路与桥梁检测技术(最新版)第七节:路面抗滑性能检测

将仪器测试时按计算区间打印出的数据纸带注上路名及公里桩号标 记作为原始记录,并报告每一个评定路段的平均构造深度、标准差、 变异系数。同一计算区间平行测定2次,重复性误差绝对值不大于 0.02mm。
三,电动铺砂仪测定路面构造深度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沥青路面及水泥混凝土路面表面构造深度,用以 评定路面表面的宏观粗糙度及路面表面的排水性能和抗滑性能。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路面表面构造深度测定点结果按下式计算:
TD 1000V 31831
D2 / 4 D2
当平均值小于0. 2mm时,试验结果以“<0. 2mm”表示。同时还要 计算每个评定路段路面构造深度的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等。
二、激光构造深度仪测定路面构造深度
激光构造深度仪是智能化仪器,它适用于测定沥青路面干燥表面的构造深 度,用以评价路面抗滑及排水能力,测试温度不低于0℃,
1)量砂准备:取洁净干燥的标准砂,料径0.15-0.3mm。备用。 2)确定测点:对测试路段按随机取样选点的方法,决定测点所在的横断面
的位置。测点应选在行车道的轮迹带上,距路边缘不小于1m。 3)电动铺砂器标定
(1)将铺砂器平放在玻璃板上,将砂漏移至铺砂器端部。 (2)使灌砂漏斗口和量筒大致齐平,通过漏斗向量筒中缓缓注入准备好
表征抗滑性能的指标与方法:
➢ 摩擦系数:摩擦系数测试车、制动距离法 ➢ 摩擦摆值:摆式仪法 ➢ 构造深度:手工铺砂法、电动铺砂法、激光法 ➢ 横向力系数:横向力系数测试车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对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沥青路面 竣工后第一个夏季的抗滑性能要求如下:横向力系数 SFC≥54,摆值FB(BPN)≥45,构造深度TD≥0.55mm。
➢ 摩擦系数:表征的是车辆轮胎受到制动时沿表面滑移 产生的力。
内科大安全环境监测技术教案第7章 振动检测

【课堂教学小结】3分钟)1、振动与噪音本质上相同,只是频率和传播介质不同。
2、我们所学振动检测,重点掌握环境振动的检测,适合我们矿业的作业场所。
参考位置等优点,由于它的脉冲响应优异,更适合于冲击的测量。
CI=史=2力V=Q时)2Adt4)拾振器的充分利用一般情况尽量用同参数相应的传感器进行测量,也可用电学微积分原理进行测量,但测量误差较大。
7.4拾振器7.4.1 压电式加速度计1.1.1 工作原理(1)组成:压电晶体、弹簧元件、外壳、引线。
(2)原理:(图示说明)2)特点体积小、灵敏度高、测量频率宽。
3)主要参数(1)灵敏度:输出量的变化与输入量变化的比值(2)安装方法与上限频率(3)前置放大器与下限频率(4)横向灵敏度(5)动态范围(6)环境影响程度1.1.2 磁电式速度计1)结构原理(1)组成:线圈、磁钢、顶杠、弹簧片、附件。
(2)原理:切割磁力线产生感生电动势(图示说明)。
2)特点a.只能测量质点振动b.可以做成相对和绝对两种(约20分钟) (约20分钟)c.输出幅度大d.输出阻抗低e.体积较压电式大1.1.3 拾振器的合理选择1)自振频率和工作频率的选择2)灵敏度的选择3)测量范围的选择4)测量内容的选择(本节无作业)【课堂教学小结】(3分钟)1、振动测量主要是根据振动类型正确选择拾振器;2、合理布置拾振器;3、准确分析测量结果。
(约12分钟)举例课程名称:安全环境监测技术7∙6测振仪的校准与标定1)标定内容X⑴拾振器灵敏度标定在振动台上进行,fW200Hz,a≤10g灵敏度Sv=U∕Xa=4π2f2A A为振幅读书;U为输出电压;f为频率(2)实验室条件下的二次标定2)频率特性的标定(1)频率响应:测频带(带宽)⑵谐振频率7.7振动允许标准(约20分钟)D人体允许振动标准(246页)人体可以通过各种感受器接收振动的信息,并通过大脑对振动作出相应的反应和判断。
根据振动对人影响的程度,可以建立振动的评价标准。
实验七-流式细胞仪检测技术

实验七-流式细胞仪检测技术实验七流式细胞仪检测技术免疫细胞是一组不均一的细胞群体。
各种特定的细胞群其细胞表面表达有各自特异的表面标志分子,利用这些特异的表面标志,可以鉴定、分离和纯化相应的细胞群。
随着单克隆抗体技术的诞生和免疫标记技术(特别是荧光标记技术)的发展,以及计算机科学的应用,使利用仪器的方法检测特异的细胞膜表面分子成为可能。
本章介绍的荧光激活细胞分类技术就是采用单克隆抗体技术和免疫荧光标记技术,并结合光学检测和计算机分析技术而产生的鉴定和分离特定细胞亚群的技术。
实验原理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er)是一种能够探测和计数以单细胞液体流形式穿过激光束的细胞检测装置,由于在检测中使用的细胞标志示踪物质为荧光标记物,因此,用来分离、鉴定细胞的流式细胞仪有被称为荧光激活细胞分类仪(fluorescence activated cell sorter,FACS),是分离和鉴定细胞群及亚群的一种强而有力的应用工具。
其原理是在一组混合的细胞群中,加入特异的针对特定靶细胞表面分子的荧光标记单克隆抗体,这种特异单克隆抗体与其对应的抗原靶分子结合,结合后的荧光标记抗体停留在特定细胞的表面,称为荧光抗体标记的靶细胞;将含有被标记细胞的混合细胞群混悬在一定容积的上样缓冲液中,再通过FACS的进样吸管孔,仪器就会将细胞悬液制成以单细胞排列的微细流束。
当每一个细胞通过仪器的激光束照射时,带在细胞上的荧光就会被相应的激光束激活并发出对应的荧光,通过敏感的光电倍增管即可检测到从细胞表面发出的荧光。
根据测得的散射光(scattered light )可得到细胞大小及颗粒状态的信息;而从荧光的发射强度(fluorescence emissions)则提供了结合在细胞上的抗体信息,进而也被反映了该细胞表面相应分子的表达情况。
在流式细胞仪分离装置中,返回到计算机的信号,可用来产生一种电荷,这种电荷以特定准确的时间通过FACS的吸管孔,在与吸管孔的液体流相相遇时,可将液体流打碎成只含一个细胞的微滴。
自动检测技术及应用(第3版)》梁森习题答案第7章

自动检测技术及应用(第3版)》梁森习题答案第7章第7章章节标题本章节将介绍自动检测技术的应用,包括图像处理、语音识别和数据分析等方面的应用。
7.1 图像处理的应用图像处理是自动检测技术中最常见的应用之一。
通过图像处理技术,可以对图像中的各种特征进行分析和提取,从而实现对图像内容的理解和识别。
7.1.1 图像分类和识别图像分类和识别是图像处理中的关键任务之一。
通过对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和模式识别,可以对图像进行分类,并自动识别图像中的物体、人脸、文字等。
7.1.2 图像分割和边缘检测图像分割和边缘检测是图像处理中常用的技术之一。
通过将图像分割为不同的区域,并检测出图像中的边缘,可以对图像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分析。
7.1.3 图像增强和去噪图像增强和去噪是图像处理中常用的预处理技术。
通过对图像进行增强和去噪,可以提高图像的质量,并减少图像中的噪声。
7.2 语音识别的应用语音识别是自动检测技术中另一个重要的应用领域。
通过对语音信号进行分析和处理,可以实现对语音内容的识别和理解。
7.2.1 语音识别的基本原理语音识别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对语音信号进行特征提取和模式匹配,实现对语音内容的识别和分类。
7.2.2 语音识别的应用领域语音识别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在娱乐、智能助手、安防等领域都有语音识别技术的应用。
7.3 数据分析的应用数据分析是自动检测技术中另一个重要的应用领域。
通过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可以发现其中的规律和模式,从而对数据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利用。
7.3.1 数据预处理和清洗在数据分析过程中,数据预处理和清洗是非常重要的步骤。
通过对数据进行清洗和处理,可以消除数据中的噪声和异常值,提高数据的质量。
7.3.2 数据挖掘和模式识别数据挖掘和模式识别是数据分析中的核心任务。
通过对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可以发现数据中的规律和模式,并使用这些模式来预测和分类数据。
结语本章为读者介绍了自动检测技术在图像处理、语音识别和数据分析等方面的应用。
检测技术试题及答案

检测技术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以下哪项不是检测技术的主要分类?A. 分子生物学技术B. 电子技术C. 光学技术D. 化学分析技术答案:B2.以下哪项是检测技术的基础设备?A. PCR仪B. 手持式光谱仪C. 气相色谱仪D. 全自动分析仪答案:A3.免疫层析法是一种常用的检测技术,用于检测下列哪种物质?A. 蛋白质B. DNAC. RNAD. 糖类答案:A4.下列哪个选项中的仪器可用于精确测量溶液的浓度?A. PH计B. 紫外分光光度计C. 核磁共振仪D. 气相色谱仪答案:B5.生物传感技术是一种将生物学和检测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用于检测下列哪种物质?A. 蛋白质B. DNAC. 药物D. 病原体答案:C二、填空题1. PCR全称为________。
答案:聚合酶链反应2. 质谱仪是一种常用的_____________分析仪器。
答案:质谱3. 气相色谱法是利用样品在流动相和固定相的作用下,在______________上分离和检测样品成分的一种方法。
答案:色谱柱4. 核磁共振波谱技术可以用于分析和测定物质的_____________。
答案:结构5.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是一种常用的免疫层析技术,可用于检测_____________。
答案:抗体三、简答题1. 请简要描述PCR的原理和应用领域。
答:PCR是一种通过不断复制DNA段的技术。
其原理是通过加热使DNA双链解链,然后引入引物(寡聚核苷酸链),再通过DNA聚合酶酶作用,使DNA段复制多次,最终得到大量指定DNA段。
PCR 广泛应用于基因测序、遗传病检测、法医学等领域。
2. 请简要介绍质谱仪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化学分析中的应用。
答:质谱仪通过将样品中的分子化合物离子化,然后分离、加速和检测这些离子,最终得到离子的质量和相对丰度信息。
质谱仪在化学分析中广泛应用于物质的结构鉴定、定量分析、生物体内代谢产物的分析等方面。
3. 请简要说明生物传感技术的原理及其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项目7道路检测技术

项目7 道路检测技术——分类
➢ 依据道路类型的不同,道路分为结构化道路和非结 构化道路
➢ 根据所用传感器的不同,道路检测分为基于视觉传 感器的道路检测和基于雷达的道路检测。
2020/9/5
项目7 道路检测技术——特点
阴影条件下的道路图像 先对道路的阴影进行检测和去除
2020/9/5
2020/9/5
项目7 道路检测技术——仿真实例
➢ 6. 霍夫变换
➢ [H,T,R]=hough(I4); ➢ figure(6) ➢ imshow(H,[], 'XData',T, 'YData',R, 'InitialMagnification', 'fit') ➢ title('霍夫变换图像') ➢ xlabel('\theta 轴') ➢ ylabel('\rho 轴') ➢ axis on,axis normal ➢ hold on ➢ P=houghpeaks(H,2, 'threshold',ceil(0.3*max(H(:)))); ➢ x=T(P(:,2)); ➢ y=R(P(:,1)); ➢ plot(x,y, ‘s’, ‘color’, ‘white’)
2020/9/5
项目7 道路检测技术——仿真实例
➢ 2. 图像灰度化
➢ I1=rgb2gray(I); ➢ figure(2) ➢ imshow(I1) ➢ title('灰度图像')
2020/9/5
项目7 道路检测技术——仿真实例
➢ 3. 图像滤波
➢ I21=medfilt2(I1); %高斯滤波 ➢ I22=filter2(fspecial('average',3),I21)/255; %平滑滤波 ➢ figure(3) ➢ imshow(I22) ➢ title('图像滤波')
医学检测技术知识点总结

医学检测技术知识点总结一、医学检测技术概述医学检测技术是指用于检测疾病、生理状态和生物体内生化、免疫、细胞学等方面的技术。
近年来,医学检测技术在医学诊断、预防、治疗和健康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成为现代医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医学检测技术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如基因检测技术、蛋白质检测技术、细胞检测技术等,为医学检测提供了更多的手段和手段;二是多种技术的整合应用,如医学影像、生化检验、分子诊断等技术的有机结合,使得医学检测具有更多的信息、更高的准确性和更强的可操作性;三是多学科交叉的融合,如生物学、化学、物理、信息科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使医学检测成为了一门综合性学科。
医学检测技术主要包括:临床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生物信息技术、微生物检测技术、免疫分析技术等。
二、临床检验技术临床检验技术是指通过对生理和生化指标的检测来判断人体健康状况和疾病情况的技术。
目前,临床检验技术主要包括:生化检验、免疫学检验、血液检验、内分泌检验、微生物学检验等。
1. 生化检验生化检验是指通过检测人体血液、尿液、体液等样本中的生化成分来判断人体内部环境的变化,为医学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
常见的生化指标包括血糖、血脂、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等。
2. 免疫学检验免疫学检验是一种通过检测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状态来判断疾病情况的技术。
主要包括炎症指标、自身抗体、免疫球蛋白等。
3. 血液检验血液检验是指通过检测人体血液中的各种成分来判断血液系统的健康情况。
常见的血液指标包括血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等。
4. 内分泌检验内分泌检验是指通过检测人体内分泌腺体分泌的激素水平来判断内分泌系统的功能状态。
常见的内分泌指标包括甲状腺激素、肾上腺激素、胰岛素等。
5. 微生物学检验微生物学检验是指通过检测人体内微生物的感染情况来判断疾病的病原体。
常见的微生物学指标包括细菌培养、真菌培养、病毒检测等。
检测技术原理

检测技术原理
当涉及到技术的检测过程时,以下原理经常被应用:
1. 光谱分析:光谱分析通过测量物质与电磁辐射的相互作用来检测样品。
当光源通过样品时,物质的成分和结构会导致不同波长的光被吸收或散射。
通过测量光的吸收或散射特性,可以确定样品中存在的化合物或物质。
2. 电化学检测:电化学检测利用电化学方法来检测样品中存在的化学物质。
这种方法包括测量样品电导率、测量电势变化或测量电流等。
通过测量样品中的电化学特性,可以确定样品的组成和浓度。
3. 质谱分析:质谱分析是一种用于确定样品中存在的化合物的方法。
它基于分子或离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通过对缓冲区进行分析,可以分辨出样品中不同的化合物。
4.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是一种将气相色谱
和质谱技术结合起来的分析方法。
气相色谱将混合物中的化合物分离,然后质谱分析器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识别和定量分析。
5. 核磁共振:核磁共振是一种用于确定样品中化学成分和结构的技术。
它基于原子核在外部磁场中的行为,通过测量核自旋和核磁共振信号来确定样品中的化合物。
这些技术原理在不同领域的检测中被广泛应用,从环境监测到食品安全和医学诊断等各种应用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一准确度为2.5级的电压表,其最大量程为50V, 一准确度为2.5级的电压表 其最大量程为50V, 级的电压表, 则可能产生的最大基本误差为 正常情况下, 可认为最大基本误差是不变的, 正常情况下, 可认为最大基本误差是不变的, 所 以被测量值比满标值愈小,则相对测量误差就愈大。 以被测量值比满标值愈小,则相对测量误差就愈大。 如用上述电压表来测量实际值为10V的电压时, 如用上述电压表来测量实际值为10V的电压时, 的电压时 在选用仪表 相对误差为 ±1.25 ×100%= ±12.5% 的量程时, 的量程时,一 γ 10 = 10 般应使被测量 测量实际值为40V的电压时 的电压时, 测量实际值为40V的电压时,相对误差为 的值超过仪表 ±1.25 满标值的一半 γ 40 = ×100%= ±3.1% 以上。 以上。 40
电路中的各个物理量(如电压、电流、功率、 电路中的各个物理量(如电压、电流、功率、 电能及电路参数等)的大小, 电能及电路参数等)的大小,除用分析与计算的方 法外,常用电工测量仪表去测量。 法外,常用电工测量仪表去测量。 电工测量技术的应用主要有以下优点: 电工测量技术的应用主要有以下优点: 1.电工测量仪表的结构简单 使用方便, 电工测量仪表的结构简单, 1.电工测量仪表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并有 足够的精确度。 足够的精确度。 2.电工测量仪表可以灵活地安装在需要进行测 2.电工测量仪表可以灵活地安装在需要进行测 量的地方,并可实现自动记录。 量的地方,并可实现自动记录。 3.电工测量仪表可实现远距离的测量问题 电工测量仪表可实现远距离的测量问题。 3.电工测量仪表可实现远距离的测量问题。 4.能利用电工测量的方法对非电量进行测量。 4.能利用电工测量的方法对非电量进行测量。 能利用电工测量的方法对非电量进行测量
仪表的最大量程(满标值) 仪表的最大量程(满标值)
目前我国直读式电工测量仪表按照准确度 目前我国直读式电工测量仪表按照准确度分为 按照准确度分为 0.1, 0.2, 0.5, 1.0, 1.5, 2.5, 5.0七级。 5.0七级 七级。 准确度较高(0.1, 0.2, 0.5) 准确度较高(0.1, 0.2, 0.5)的仪表常用来进行 精密测量或校正其他仪表。 精密测量或校正其他仪表。
1.按照被测量的种类分类 1.按照被测量的种类分类
次 序 被测量的种类 1 2 3 4 5 6 7 电 流 电 压 电功率 电 能 相位差 频 率 电 阻 仪表名称 电流表 毫安表 电压表 千伏表 功率表 千瓦表 电度表 相位表 频率表 欧姆表 兆欧表 符 号 A
mA
V
kV
W
kW kWh
ϕ
f
Ω
MΩ
2.按照工作原理分类 2.按照工作原理分类
型 式 磁电式 符 号 被测量的种类 电流、电压、 电流、电压、 电阻 电流、 电流、电压 电流的种类与频率 直 流 工频和较高频率的交 流 直流和工频交流
整流式
电磁式
电流、 电流、电压
电动式
电流、电压、 电流、电压、电 直流及工频与较高频 功率、功率因数、 功率、功率因数、 率的交流 电能量
3. 按照电流的种类分类(见上表) 按照电流的种类分类(见上表)
4.按照准确度分类 4.按照准确度分类 准确度是电工测量仪表的主要特性之一。仪表的 准确度是电工测量仪表的主要特性之一。 准确度是根据仪表的相对额定误差来分级的。 准确度是根据仪表的相对额定误差来分级的。
相对额定误差 最大基本误差
∆A) 固定部分 马蹄形永久磁 极掌NS及圆 铁、极掌NS及圆 柱形铁心等。 柱形铁心等。 (2) 可动部分 铝框及线圈, 铝框及线圈,两 根半轴O 根半轴O和O′,螺 旋弹簧及指针。 旋弹簧及指针。
线圈 指针
O' ' 圆柱形 铁心 S
I
N O
永久磁铁
螺旋弹簧
I
极掌与铁心之间的空气隙的长度是均匀的,其中 极掌与铁心之间的空气隙的长度是均匀的, 产生均匀的辐射方向的磁场。 产生均匀的辐射方向的磁场。
∆U =γ ×Um = ±2.5%×50 = ±1.25V
电工测量仪表上的几种符号 符 号 直 流 交 流 交直流 三相交流 仪表绝缘试验电压2000V 仪表绝缘试验电压 仪表直立放置 仪表水平放置 仪表倾斜60° 仪表倾斜 °度放置 意 义
~ ~
3~或~ ~ 2 kV ↑或¬ →或 ⊥ ∠60 °
R1
R2
R3
R1 A R2
R3
B
7、利用电流电压法间接测量电阻 已经测得,电压U=100V, U=100V,电流 值,已经测得,电压U=100V,电流 I=2.5A,要求电阻的测量误差 I=2.5A,要求电阻的测量误差 ∆(R ) ≤ 0.5Ω 试求电压U与电流I 试求电压U与电流I的测量误差
• 已知有量程为Um=350V,准确度为1级的 已知有量程为Um 350V,准确度为 Um= 准确度为1 电压表一只,电流量程Im 15A, Im= 电压表一只,电流量程Im=15A,准确 度为0.5级的电流表一只,量程为100 0.5级的电流表一只 100欧 度为0.5级的电流表一只,量程为100欧, 兆欧和10兆欧三档,准确度等级为1 10兆欧三档 1兆欧和10兆欧三档,准确度等级为1级 的欧姆表一只,欲测量额定电压为220V, 的欧姆表一只,欲测量额定电压为220V, 额定功率为1000w的某电阻负载R 1000w的某电阻负载 额定功率为1000w的某电阻负载R消耗的 功率,请选择最佳的测量方案( 功率,请选择最佳的测量方案(如需使 用欧姆表,请选档) 用欧姆表,请选档)
电磁式仪表 1. 结构 主要部分是固定的圆形线圈、 主要部分是固定的圆形线圈、线圈内部有固 定的铁片、固定在转轴上的可动铁片。 定的铁片、固定在转轴上的可动铁片。
3
圆形线圈 固定铁片 可动铁片 小室 推斥式电磁式仪表
2. 工作原理 线圈通入电流 I →磁场 →固定和可动铁片均被磁 同一端的极性是相同的) 化(同一端的极性是相同的) →可动片因受斥力而带 动指针转动, 动指针转动, 仪表的转动转矩 T = k I ² 弹簧的阻转矩T 成正比, 弹簧的阻转矩 C与指针的偏转角 α 成正比,即 弹簧的阻转矩 TC = k2α 可动部分停止转动, 当 T = TC 时,可动部分停止转动, 即指针的偏转角
直读式仪表测量各种电量的基本原理 利用仪表中通入电流后产生电磁作用, 利用仪表中通入电流后产生电磁作用,使可动部分 受到转矩而发生转动。 受到转矩而发生转动。转动转矩与通入的电流之间有 T=f (I) 直读式仪表的基本组成部分 1)产生转动转矩 T 的部分 使仪表可动部分受到转矩而发生转动。 使仪表可动部分受到转矩而发生转动。 产生阻转矩T 2)产生阻转矩 C 的部分 当阻转矩T 等于转动转矩T 当阻转矩 C等于转动转矩 时,仪表可动部分 平衡在一定的位置。 平衡在一定的位置。 3)阻尼器 能产生制动力(阻尼力)的装置, 能产生制动力(阻尼力)的装置,使仪表可动部 分能迅速静止在平衡位置。 分能迅速静止在平衡位置。
2. 工作原理 (1) 转动转矩T 的产生 转动转矩T 线圈通入电流 I →电磁力 F →线圈受到转矩 T → F 线圈和指针转动, 线圈和指针转动, 线圈受到的转矩 T = k1I S N (2) 阻转矩TC的产生 阻转矩T 在线圈和指针转动时, 在线圈和指针转动时,螺旋 F 弹簧被扭紧而产生阻转矩T 弹簧被扭紧而产生阻转矩TC。 弹簧的T 与指针的偏转角α成正比, 弹簧的TC与指针的偏转角α成正比, TC= k2α 即 当弹簧的阻转矩T与线圈受到的转矩T 当弹簧的阻转矩T与线圈受到的转矩TC达到平 衡时,可动部分停止转动, 衡时,可动部分停止转动,此时有 T = TC
4.用途 4.用途 测量直流电压、直流电流及电阻。 测量直流电压、直流电流及电阻。 5.优点: 优点: 优点 刻度均匀;灵敏度和准确度高;阻尼强; 刻度均匀;灵敏度和准确度高;阻尼强;消耗 电能量小;受外界磁场影响小。 电能量小;受外界磁场影响小。 缺点: 缺点: 只能测量直流;价格较高;不能承受较大过载。 只能测量直流;价格较高;不能承受较大过载。
当弹簧阻转矩与转动转矩达到平衡即T 当弹簧阻转矩与转动转矩达到平衡即TC= T 时, 可转动部分便停止转动, 可转动部分便停止转动, T = k1I , TC= k2α 。 即指针的偏转角 k
α=
1
k2
I = kI
结论: 指针偏转的角度与流经线圈的电流成正比。 结论: 指针偏转的角度与流经线圈的电流成正比。 仪表的标度尺上作均匀刻度。 仪表的标度尺上作均匀刻度。 3. 阻尼作用的产生 当线圈通入电流而发生偏转时,铝框切割磁通, 当线圈通入电流而发生偏转时,铝框切割磁通, 在框内感应出电流,其电流再与磁场作用, 在框内感应出电流,其电流再与磁场作用,产生与 转动方向相反的制动力, 转动方向相反的制动力,于是可转动部分受到阻尼 作用,快速停止在平衡位置。 作用,快速停止在平衡位置。
k1 2 α = I = kI 2 k2
交流为 有效值
结论: 结论: 指针偏转的角度与直流电流或交流电流 有效值的平方成正比。 有效值的平方成正比。
因指针的偏转角度与直流电流或交流有效值平方 成正比,所以仪表标度尺上的刻度是不均匀的 仪表标度尺上的刻度是不均匀的。 成正比,所以仪表标度尺上的刻度是不均匀的。 与轴相联的活塞在小室中移动产生阻尼力 空气阻尼器。 空气阻尼器。 3. 用途 测量交流电压、交流电流。 测量交流电压、交流电流。 4. 优点: 优点: 构造简单;价格低廉;可用于交直流; 构造简单;价格低廉;可用于交直流;能测量 较大的电流;允许较大的过载。 较大的电流;允许较大的过载。 缺点: 缺点: 刻度不均匀; 刻度不均匀;易受外界磁场及铁片中磁滞和涡 测量交流时)的影响,因此准确度不高。 流(测量交流时)的影响,因此准确度不高。
• 测量系统的静态、动态特性指标主要有 测量系统的静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