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北师版七年级生物下册11.3《皮肤与汗液分泌》word说课稿

合集下载

11.3 皮肤与汗液分泌(教案)

11.3 皮肤与汗液分泌(教案)
(2)真皮
真皮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内含大量的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从而使皮肤具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真皮中含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和血管,如果用小刀割破皮肤,导致伤口流血,那么,这一伤口至少伤及皮肤的真皮。由于感觉神经末梢和血管的存在,皮肤具有调节体温和感受外界刺激的作用。
提示
①皮肤属于器官,且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是由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构成的器官。
当环境温度较高时,汗腺周围的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多,由皮肤散发的热量增加,同时,汗液的排出量也增多,汗液的蒸发能带走人体的部分热量,所以,皮肤对人的体温调节具有重要作用。
拓展:皮肤的卫生
保护皮肤通常可从清洁做起,如经常洗头、经常沐浴、常适当晒太阳。还有注意保暖,经常修剪指甲、远离化学物质。多吃一些蛋白质等。
实验观察皮肤的结构
参考图示分辨皮肤的结构
找到汗腺并观察
知道角质层的结构与功能
知道生发层的结构与功能
知道真皮的组成及结构和功能
了解皮肤的附属物
了解毛发
了解皮脂腺
了解汗腺
了解指(趾)甲
知道皮肤的保护功能
知道皮肤的分泌和排泄功能
知道皮肤的调节体温功能及原理。
知道皮肤的感受外界刺激功能
知道皮肤的排泄功能由汗腺进行
知道皮肤的调节体温功能由汗腺和皮肤的血管完成
了解皮肤的卫生保健
指导实验观察皮肤的结构
真皮内含有大量的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因此皮肤柔韧而有弹性能够经受一定的挤压和摩擦,有保护内部组织的作用。可见,皮肤是保护人体的重要屏障
(2)分泌和排泄功能
皮肤中的皮脂腺能够分泌皮脂,皮脂有滋润皮肤和毛发等作用。皮肤中的汗腺能够分泌汗液。汗液的主要成分是水,还有少量的尿素和无机盐(如氯化钠)等物质。因此,皮肤除有分泌作用以外,还有排泄作用。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4.11.3皮肤与汗液分泌教案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4.11.3皮肤与汗液分泌教案

第3节皮肤与汗液分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出皮肤的结构。

2.说出汗液的形成以及对人体的意义。

能力目标:1.观察皮肤的结构图,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识图能力。

2.通过学习皮肤的结构,培养学生准确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教会学生如何科学地保养好自己皮肤,主动做好卫生保健工作。

情感目标:1. 通过对皮肤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的学习,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和分析问题的科学思维方式。

2.通过皮肤的结构、汗液的形成及排出的重要意义,让学生了解皮肤卫生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重点:1.皮肤的结构。

2.汗液的形成和分泌。

难点:汗液的分泌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举例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流程设计: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大家来猜一个谜语:“生来最怕凉,热了水来放。

一生爱清洁,天天保安康。

”打一人体器官(皮肤)这几节课我们一直在学习了解人体的代谢废物排出的途径,今天我们了解人体的代谢废物排出的第三条途径“皮肤与汗液分泌”。

(引出)第3节皮肤与汗液分泌出示问题:1.为什么皮肤常年暴露在外接触细菌而不腐败变质?2.皮屑脱落为什么不会使皮肤变薄呢?3.为什么可以用动物的皮肤熬成皮冻?4.有的同学脸上为什么会长小豆豆?这些问题都与皮肤的结构有关,我们随时都能看到、摸到自己身上的皮肤,你们到底对他了解多少呢?学生亲自体验:请用手揪动皮肤,你看到了什么现象?有什么感觉?这些说明了什么呢?(学生体验:了解皮肤有弹性,皮肤颜色变红与皮肤中血管有关,能感觉到疼痛、压力等刺激。

)以上仅仅是我们的一种体验,皮肤到底有什么结构呢?下面我们通过观察皮肤的结构示意图详细的了解皮肤的结构。

二:观察皮肤的结构:(分小组观察自己或成员的皮肤,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猜测皮肤中的结构。

)1.皮肤有哪些结构?皮下组织属于皮肤的结构吗?2.表皮细胞有什么特点?表皮中有血管和神经吗?真皮呢?3.皮肤有哪些附属物?4.推测各部分的功能。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11.3《皮肤与汗液分泌》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11.3《皮肤与汗液分泌》教学设计
5.总结反馈,巩固知识。
在课堂结束时,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进行针对性的反馈,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作业布置,拓展学习。
布置与课堂内容相关的作业,如观察日记、科普小论文等,让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究生物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1.教师通过展示一组生活中常见的皮肤问题图片,如晒伤、出汗、皮肤干燥等,引发学生对皮肤保护作用和汗液分泌的兴趣。
"通过讨论,我们发现同学们对皮肤的保护作用和汗液分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下面请各小组汇报一下你们的讨论成果,我会进行点评。"
(四)课堂练习,500字
1.教师设计练习题,巩固学生对皮肤与汗液分泌的理解。
"现在,让我们来做几道练习题,检验一下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提供个别辅导。
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皮肤结构、汗腺分布等图片,结合实物教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通过对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生物学的奥秘,培养对生物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2.培养学生关爱健康、珍爱生命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健康素养。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皮肤问题,如晒伤、出汗等,引发学生对皮肤保护作用和汗液分泌的兴趣,自然导入新课。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破教学难点。
(1)运用多媒体和实物教具,直观展示皮肤结构,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皮肤结构概念。
(2)设计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汗液分泌的过程,深入理解汗腺的分布和汗液分泌机制。

2018-2019学年北师版七年级生物下册11.3《皮肤与汗液分泌》ppt课件

2018-2019学年北师版七年级生物下册11.3《皮肤与汗液分泌》ppt课件

弹性
和韧性
皮肤结构示意图
皮肤附属物
皮肤 附属 物 毛 发 汗 腺 皮脂 腺 指 (趾) 甲
皮肤附属物主要是由表皮细胞特化形成的,不同的结构有不 同功能。如:毛发保护皮肤、保持体温,汗腺分泌汗液。
拓展延伸
• 皮肤病的种类 • 皮肤病的种类多达1000多种,但我们这类主要讲在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皮肤病,为例方便阅读,我把皮 肤病的种类分为两个大类别:分别为传染性皮肤病 与非传染性皮肤病: • 传染性皮肤病种类: 手足癣 灰指甲 扁平疣 淋病 梅毒 尖锐湿疣 生殖器疱疹 阴虱 非淋菌性尿道炎 • 非传染性的皮肤病种类:白癜风银屑病(牛皮癣) 湿疹 荨麻疹 皮炎 脱发 鱼鳞病 脂溢性皮炎 斑秃 酒 糟鼻 接触性皮炎 痤疮 雀斑 青春痘 黄褐斑 毛囊炎
第11章
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
第3节
皮肤与汗液分泌
皮肤的结构
内 容 提 要
汗液的形成与分泌
思考与练习
本章小结
皮肤的结构
组织构成 结构 血管和神经 作用
表皮 上皮组织
角质层 生发层 皮肤附属物
(毛发、汗 腺、皮脂腺、 指甲、趾甲)
没有分布
保护
分裂产生 新细胞
真皮 结缔组织
弹性纤维 胶原纤维
有, 分布丰富
• 湿疹:湿疹(eczema)是一种常见的变态 反应性、非传染性、过敏性表皮炎症,由 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浅层的炎 症性皮肤病,一般认为与变态反应有一定 关系。其临床表现具有对称性、渗出性、 瘙痒性皮肤病、多形性和复发性等特点。
• 荨麻疹:荨麻疹(Urticaria)是一种常见的 皮肤病。系多种不同原因所致的一种皮肤 粘膜血管反应性疾病。表现为时隐时现的 、边缘清楚的、红色或白色的瘙痒性风团 ,中医称“瘾疹”,俗称“风疹块”。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11.3《皮肤与汗液分泌》说课稿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11.3《皮肤与汗液分泌》说课稿
4.组织小组讨论和分享,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5.对学生的学习成果给予及时的反馈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进一步学习的动力。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策略
我将采用探究式教学作为主要教学方法,辅以直观演示和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式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理论依据在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能够主动构建知识体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在教学过程中,我预见到以下可能的问题或挑战:
1.学生对皮肤结构的理解可能不够深入,对汗液分泌调节机制感到困惑。
2.部分学生可能对生物学实验操作不够熟练,影响观察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应对措施:
1.通过实例、模型和动画等多种方式,生动形象地讲解难点知识,提高学生的理解力。
2.在实验环节,加强个别指导,确保学生能够熟练操作,提高实验效果。
(三)巩固练习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应用能力,我计划设计以下巩固练习或实践活动:
1.观察皮肤切片:让学生观察皮肤切片,识别皮肤的各层结构,加深对皮肤结构的理解。
2.小组讨论:针对汗液分泌的调节机制,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共同探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在汗液分泌中的作用。
3.课后实践:让学生收集与皮肤相关的资料,如皮肤保养方法、疾病预防等,并在课堂上分享,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互动方式
我将设计以下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环节,以促进学生的参与和合作:
1.师生互动:在课堂提问环节,我将设计具有启发性和引导性的问题,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回答。在实验操作环节,我将亲自指导学生,解答他们的疑问,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
2.生生互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小组讨论、实验观察和成果分享。在小组合作中,学生需要共同分析问题、探讨解决方案,培养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11.3皮肤与汗液分泌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11.3皮肤与汗液分泌
☺不要用手挤压痤疮
思考
❖ 夏天为什么比较容易晒黑?
生发层中有一些黑色素细胞,能产生黑色 素。常受日光照射的皮肤,黑色素增加, 皮肤颜色就变得黑些。黑色素能吸收紫外 线,可以避免因紫外线穿透皮肤损伤内部 组织。
思考
❖ 大家一起捏住自己的脸,再轻轻扭动,松 开手,看皮肤有什么大的变化?如果是捏 住一张白纸呢?这说明什么问题?
❖ A、汗腺 B、皮脂腺
C、毛细血管
D、毛发
❖ 2、某同学在削铅笔时 被小刀划破了手指,流出了血。小 刀至少划到了皮肤的 ( C)
❖ A、表皮角质层 B、表皮生发层 C、真皮 D、皮下
❖ 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皮肤附属物的是:( D )
❖ A毛发 B汗腺 C趾甲 D毛细血管
❖ 4、皮肤具有很强的再生功能,这与( 强的分裂能力有关。
通过对皮肤结构和卫生保健知识的学习,关注生活,热爱生活, 充分认识生物学在实际 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并对学生进行审美教 育。
❖ 【重点】说出皮肤的结构组成,并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些术语
❖ 【难点】辨认皮肤的结构组成
❖ 【知识链接】
❖ 人体代谢废物排泄的主要途径是:大部分 的水、无机盐和尿素通过___泌_尿__系_统以 ___尿__液__的形式排出;小部分的水、无机盐 和尿素通过____皮_肤__以___汗__液__的形式排出; 少量的水和全部的二氧化碳通过_____呼_吸_以系统 _____气_体_的形式排出
❖ 的体温
具有调节作用。
辨认汗腺结构
人体全身由 230万个汗腺, 分布在全身各 处
汗液的形成与分泌 体外
导管 分泌部
汗腺
汗液对体温的调节
体 温
调 节
为什么夏天排出的汗液比冬天的多?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11.3 皮肤与汗液分泌 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11.3 皮肤与汗液分泌  教学设计

《皮肤与汗液分泌》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说出皮肤的结构。

2、说出汗液的形成以及对人体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观察图片、视频、讨论相关问题认识皮肤与汗液分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理解皮肤的结构、汗液的形成及排出的重要意义,让学生了解皮肤卫生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皮肤的结构。

2、汗液的形成和分泌。

◆教学难点汗液的分泌与排出。

【教法和学法】◆教法:本节教学内容和学生活动与观察细胞有关,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主要运用课件中的有关图片和视频动画相结合来操作,让学生和教师互动起来,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自主学习,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学法:本节内容主要设计是让学生在熟悉显微镜的过程中认识皮肤中的不同结构,区分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让学生积极参与,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用最真实的体验来感知这一节课程的内容,逐渐让学生培养起学习生物的兴趣。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第3节皮肤与汗液分泌一、皮肤的结构角质层:保护作用表皮分裂产生新细胞生发层含有黑色素细胞,保护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有弹性、韧性真皮丰富是血管:营养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感受刺激皮肤附属物:毛发、汗腺、皮脂腺、指甲二、汗腺的形成和分泌1、汗腺:分泌部和导管2、汗腺的形成和排出:代谢废物→汗腺分泌部→汗腺导管→体外三、皮肤的功能保护、分泌和排泄、调节体温、感受刺激【教学反思】本节课利用显微镜先让学生分组对照课本观察皮肤的结构,然后利用课件让基础好的同学上台讲解皮肤的结构,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在“汗液的形成与分泌”这部分内容教学我使用了大量的动画和视频,帮助学生理解。

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总结,教学效果较好。

由于课堂时间的问题,皮肤的其它功能介绍简单,可让学生课后利用电脑查阅资料,了解这方面的内容。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设计:11.3皮肤与汗液分泌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设计:11.3皮肤与汗液分泌
三、汗液的形成与分泌
1.汗液来自于血液
环境温度高时,汗腺分泌部细胞吸收周围毛细血管中水、无机盐、尿素等。
2.汗液通过汗腺导管排出体外
3.汗液分泌意义
排出代谢废物;调节体温。
五、小结:这一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读书、加强记忆。
(学生看书后,思考回答)

学生归纳结论
作业
布置
复习本课所讲内容




皮肤与汗液分泌
一、一、问题引入
二、皮肤的结构和功能
三、汗液的形成与分泌
四、小结
教学反思
单元
11.3
教学内容
皮肤与汗液分泌
课时
1




一、说出皮肤的结构和功能;说明汗液的形成以及对人体的意义.
二、通过用显微镜观察皮肤的结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通过学习,养成良好的饮水习惯
.
教学
重点
难点
重点:皮肤的结构.
难点:汗液的分泌.
教具
学具
资料
准备
PPT
图片 课本






教师活动(教师导航)
学生活动或师生互动(学程设计)
一、提出问题,学生看书学习:
1、皮屑脱落为什么不会使皮肤变薄?
2、为什么皮肤滋润并有弹性和韧性,为什么可以用动物皮肤熬“皮胨”?
3、毛发从发根生长还是从发梢生长?
4.不小心伤到皮肤,出现疼痛和流血现象说明伤口深度如何?
5.人体皮肤属于人体哪一结构层次?为什么,表皮和真皮主要由什么组织构成?
二、皮肤的结、皮脂腺、指甲、趾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生物说课稿
第十一章《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第三节《皮肤与汗液的分泌》一、说教材
(一)地位和作用:
进入21世纪,生物学已成为现代科技领域中发展最为活跃的学科之一,通过学习生物学,不仅学习到很多生物学知识,还能学会一些观察、实验、探究生命现象的方法,学会从日常生活、生产实践或学习中发现并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学会寻找问题答案的思路和方法,从而使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得到提到。

更从容地面对新的科学问题,更有效地获取新的科学知识,更全面地提高科学素养,能够更好地为祖国的现代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观察和识别动植物细胞的结构,理解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学会使用显微镜和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动植物细胞;模仿制作动植物的临时装片,识记每一个重要的步骤。

(2)过程与方法:结合详细的讲解与实际的操作,加上学生的积极参与,让学生能很好地掌握每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学会运用显微镜,正确观察细胞的结构。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节的知识学习,培养起学生的学习生物的兴趣,也逐渐地让学生养成严谨的学习态度对待本课程,积极锻炼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动植物细胞结构与功能;认识和使用显微镜和临时装片的制作。

(2)难点:有关细胞结构的基本概念,如线粒体、叶绿体、染色质等;使用显微镜和临时装片的制作。

二、学情分析
鉴于学生刚刚接触生物学这一门学科,学生的可塑性很强,对学生的积极性要引导好,这样才能比较好地为后续时间培养起对生物的兴趣打好基础,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和动手能力,让学生亲身接触生物研究的器材——显微镜和相关的器具等。

而第二章内容就是关于生物学的基础知识的学习,带领好学生一起进行学习,为打好生物学这门课程的基础做好准备。

三、说教法和学法
(1)教法:本节教学内容和学生活动与观察细胞有关,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主要运用课件中的有关图片和视频动画相结合来操作,让学生和教师互动起来,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自主学习,锻炼学生的自主动手能力。

(2)学法:本节内容主要设计是让学生在熟悉显微镜的过程中认识不同类型的细胞,发现不同类型的细胞形态结构的共同特点和不同点,让学生积极参与,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用最真实的体验来感知这一节课程的内容,逐渐让学生培养起学习生物的兴趣。

四、说教学过程
1、复习:
(1)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有哪些途径?
(2)尿的形成过程
2、导入新课:
(提问)皮肤我们每个人都有,请同学们举例说说描写皮肤的词语或句子
(录象)对皮肤的初步认识和了解
经过这段录象,同学们是不是想多了解一点皮肤的知识?比如:经过夏天,为什么皮肤会变黑,有些同学进入初中后脸上长了小痘痘。

是什么原因呢?这些问题都和皮肤的结构密切相关,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皮肤的结构。

3、讲授新课:
(1)皮肤的结构:表皮、真皮/(皮肤下面是皮下组织)
(2)表皮:
1、表皮和真皮、皮下组织的区别(没有血管)
2、表皮分为角质层和生发层(作用)
角质层的细胞排列紧密,这样可以防止细菌入侵,又可以防止体内的水分过分散失。

生发层细胞可以分裂产生新的细胞。

这就是我们平时弄伤了皮肤过一段时间又长出来的缘故了
3、为什么经常晒太阳的人们皮肤会比较黑?(讨论)
点评:生发层中有黑色素细胞,可以吸收紫外线,防止紫外线损伤深层皮肤,对人体有保护的作用。

4、参加户外活动有利于青少年的生长发育:
生发层中的胆固醇(作用)----阳光照射后可转化为维生素D
5、联系生活,注意保护皮肤,适度日晒(过度日晒可引起皮肤癌)
(3)真皮:
1、真皮由结缔组织构成,厚度(和表皮相比)
2、含有大量的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作用)
------游戏:轻轻捏一下脸扭一下和拿一张白纸捏一下扭一下(白纸变皱,脸没什么变化)说明了真皮内的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赋予皮肤一定的弹性和韧性。

3、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作用)
(4)皮肤的附属物(结合皮肤结构图和自己的皮肤观察)
(5)皮脂腺
1、作用:分泌皮脂可以滋润皮肤,防止水分的散失
2、长痘痘的原因
3、注意皮肤健康(联系生活)
(6)总结:皮肤的结构、作用
(7)汗液的形成和分泌
在汗腺中,弯曲成团的细管组成分泌部,分泌部周围有很多毛细血管。

当环境温度较高的时候,汗腺周围的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多,分泌部细胞就从毛细血管吸收水分、无机盐、尿素等物质形成汗液,再经过这长长的导管到达体表排出体外。

(8)(讨论)出汗的利弊
利:排泄作用、调节体温
------如何实现调节体温的过程:
a)毛细血管的收缩和舒张
b)汗液的蒸发带走一部分热量
弊:流失过多的水分和盐分、使身体变脏
------体育课后喝淡盐水、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9)动手画画:皮肤的结构图
请几位同学上来为其他同学讲解皮肤的结构及所知道的皮肤的相关知识五、总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