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酸泄漏事故树分析评价

合集下载

硝酸泄漏事故现场处置预案

硝酸泄漏事故现场处置预案

一、预案编制目的为确保硝酸泄漏事故发生后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内部及协作单位在硝酸泄漏事故发生时的应急处置工作。

三、事故风险分析1. 硝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氧化性和刺激性,对人体皮肤、眼睛和呼吸道有严重伤害。

2. 硝酸泄漏可能引发火灾、爆炸等次生事故。

3. 硝酸泄漏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尤其是水体污染。

四、事故应急处置原则1.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快速反应、协同作战。

2. 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保护人员安全和环境安全。

3. 做好事故调查和责任追究工作。

五、事故应急处置程序1. 事故报告(1)发现硝酸泄漏事故的员工应立即向现场负责人报告。

(2)现场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公司应急指挥部报告。

2. 应急启动(1)公司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应急处置。

(2)现场负责人根据预案要求,组织相关人员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3. 现场处置(1)迅速组织人员疏散,隔离事故现场,确保人员安全。

(2)使用灭火器材、中和剂等设备对泄漏硝酸进行中和、稀释。

(3)对泄漏硝酸进行收集、转运,防止扩散。

(4)对受污染区域进行清理、消毒。

(5)对事故现场进行监测,确保环境安全。

4. 医疗救护(1)对受伤人员立即进行现场救护,必要时送往医院救治。

(2)对受硝酸污染的人员进行清洗、救治。

5. 事故调查(1)事故发生后,成立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原因、责任进行调查。

(2)根据事故调查结果,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

六、应急物资与装备1. 灭火器材:泡沫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干粉灭火器等。

2. 中和剂:石灰、碳酸钠等。

3. 个人防护用品:防酸服、防酸手套、防酸眼镜、防酸口罩等。

4. 清洁消毒用品:消毒液、漂白粉等。

七、应急演练1.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 演练内容应包括事故报告、应急启动、现场处置、医疗救护等环节。

硝酸惹祸的两起事故

硝酸惹祸的两起事故

第八类腐蚀品1、硝酸惹祸的两起事故[案情介绍] 案例一1973年11月3日,欧罗巴帕美国航空公司的一架喷气式货运飞机自纽约机场起飞。

数分钟后,机场的地面指挥系统就接到飞机机长的报告:机上发生异常状况,机舱内着火。

尽管采取了自救措施仍未见效果。

35分钟后,飞机坠毁于波士顿机场,三名机组人员全部死亡。

经有关部门对事故进行深入调查发现:在所装的货物中有一批硝酸。

其包装不符合运输要求,是桶装容器外套木板箱,中间用木屑作衬垫。

货物在装上飞机时,作业人员没有注意箱顶上“该面朝上”的指示标志,而是随意堆放。

由于箱内货物倒置,硝酸自桶中渗漏出来,与木屑相混,自燃而引起火灾。

案例二1989年2月6日下午4时20分,从西安开往济南的207次列车行至三门峡铁门路段时,8号车厢尽头的行李架上突然冒出一股呛人的烟雾,旅客纷纷夺路而逃。

车上秩序顿时大乱。

这时列车员与乘警不顾个人安危,冲上去抓起那只冒烟的手提包,打开车窗扔到窗外,接着又拉下紧急刹车的制动阀。

经现场展开的调查,查实了手提包的主人是河南省灵宝县程村乡的一个叫朱红军的农民。

他携带了一瓶硝酸,逃过车站的检查后自以为没事了,没想到手提包在行李架上倾倒,硝酸自瓶口渗出,险些酿成大祸。

就是这样,奋不顾身扔包的女列车员的手背已被多次灼伤,身上的衣服也被腐蚀后发脆、变色。

这个肇事者当即受到治安拘留的处理。

[事故原因分析] 硝酸,联合国编号为2031,属第八类·腐蚀品,是具有严重危险性的物品。

硝酸透明、无色,通常因溶有二氧化氮而呈红棕色。

有独特的窒息性气体。

硝酸的化学性能相当活泼,具有极强氧化性,几乎可以与一切金属、非金属起反应。

硝酸中溶有的二氧化氮越多,其氧化能力越强,腐蚀性就越大。

硝酸在发生腐蚀反应时一般总会生成有毒气体一氧化氮或二氧化氮,从而对人体生成危害。

硝酸的氧化能力能引起木材和其他纤维素物品燃烧。

一般常见的有机物如松节油、醋酸、丙酮、乙醇等与浓硝酸相混即发生爆炸。

硝化反应事故案例分析

硝化反应事故案例分析

硝化反应事故案例分析
2、事故的直接原因 (1)设备和生产上的原因。二班硝化组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硝化三段6#、7# 机硝酸加料阀泄漏,造成硝化系统硝酸含量增高和硝化物最低凝固点前移 (由4#机前移至1#机),致使发生事故的2#机反应剧烈。 (2)人为因素。这起爆炸事故是由于生产出现异常情况,即硝化三段2#机分 离器冒烟,而后变为喷火,火势扩大而引起的。在处理事故过程中,2#机操 作工牛某和班长张某,没有完全按照《岗位操作与技安防火守则》的要求去 做。
硝化反应事故案例分析
1991年2月9日1发生特大爆炸事故,造成17人死亡,13人重伤,98人轻伤,直接经济 损失2266.6万元。
1、事故经过:国营庆阳化工厂二分厂装配有生产TNT炸药的生产线, 1991年2月9日,硝化工段当日一班的生产不正常,曾在上午8时10分停机修 理,15时开机生产。16时30分二班接班后,硝化三段6#、7#机的硝酸阀出现 泄漏,致使2#至7#机硝酸含量高于工艺规定指标。仪表维修工对泄漏的硝酸 阀进行了修理,并于17时修好。此时,各硝化机的温度均在规定的范围内。 19时15分左右,操作工牛某从分析室送样返回机台,发现三段2#机分离器压 盖冒烟,随即打开了分离器雨淋和硝化机冷却水旁路阀进行降温,并去仪表 室找班长。班长告诉牛某打开机前循环阀,并随即带仪表工张某、牛某来到 工房南大门打开备用水阀,同时告诉李某停止加料。班长又叫牛某打开安全 硫酸阀,牛某返身回去将安全硫酸阀打开1周,并发现分离器压盖由冒烟变 成喷火。火势迅速蔓延且越来越大,最终导致硝化机全部发生剧烈爆炸。
硝化反应事故案例分析
4、事故教训与防范措施 设备的本质安全是实现设备安全的一个重要途径。设备的本质安全
是指当操作失误时,设备能自动保证安全;当设备出现故障时,能自动 发现并自动消除,能确保操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安全评价方法----事故树

安全评价方法----事故树

一、事故树分析概述事故树分析法的产生与发展事故树分析(Ac c id ent T r ee A na ly s is,简称AT A)方法起源于故障树分析(简称F T A),是安全系统工程的重要分析方法之一,它能对各种系统的危险性进行辨识和评价,不仅能分析出事故的直接原因,而且能深入地揭示出事故的潜在原因。

用它描述事故的因果关系直观、明了,思路清晰,逻辑性强,既可定性分析,又可定量分析。

60年代初期,很多高新产品在研制过程中,因对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研究不够,新产品在没有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就投入市场,造成大量使用事故的发生,用户纷纷要求厂家进行经济赔偿,从而迫使企业寻找一种科学方法确保安全。

事故树分析首先由美国贝尔研究所于1961为研究民兵式导弹发射控制系统时提出来,1974年美国原子能委员会运用F T A对核电站事故进行了风险评价,发表了著名的《拉姆逊报告》。

该报告对事故树分析作了大规模有效的应用。

此后,在社会各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受到了广泛的重视,从而迅速在许多国家和许多企业应用和推广。

我国开展事故树分析方法的研究是从1978年开始的。

目前已有很多部门和企业正在进行普及和推广工作,并已取得一大批成果,促进了企业的安全生产。

80年代末,铁路运输系统开始把事故树分析方法应用到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上来,也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事故树基本概念“树”的分析技术是属于系统工程的图论范畴。

“树”是其网络分析技术中的概念,要明确什么是“树”,首先要弄清什么是“图”,什么是“圈”,什么是连通图等。

图论中的图是指由若干个点及连接这些点的连线组成的图形。

图中的点称为节点,线称为边或弧。

节点表示某一个体事物,边表示事物之间的某种特定的关系。

比如,用点可以表示机,用边表示线;用点表示各个生产任务,用边表示完成任务所需的时间等。

一个图中,若任何两点之间至少有一条边则称这个图是连通图。

若图中某一点、边顺序衔接,序列中始点和终点重合,则称之为圈(或回路)。

化学泄漏事故树分析-事故树(通用版)

化学泄漏事故树分析-事故树(通用版)

化学泄漏事故树分析-事故树(通用版)1. 问题描述化学泄漏事故是指化学品在储存、运输或使用过程中意外泄漏或释放所导致的事故。

这些事故可能对人员安全、环境保护和财产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对化学泄漏事故进行事故树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识别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其潜在影响,从而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2. 事故树分析方法事故树分析方法是一种逻辑推理的方法,通过把事故发生的各个环节和可能的原因利用逻辑门连接起来,分析事故发生的概率和可能性。

2.1 事故树的基本结构事故树由事件、门和路径组成。

- 事件:代表事故树中发生的事件,如化学泄漏、人员伤亡等。

- 门:代表逻辑关系,包括与门、或门和非门。

与门表示所有的输入事件都必须同时发生,或门表示只要有一个输入事件发生就可以,非门表示输入事件不会发生。

- 路径:表示通过连接事件和门的路径表达逻辑关系。

2.2 事故树构建步骤事故树构建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事故树的顶事件:即发生事故的最终事件,如化学泄漏。

2. 识别导致事故的基本事件:通过分析事故的主要原因,确定导致事故的基本事件,如设备故障、操作失误等。

3. 确定逻辑门类型:根据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确定逻辑门的类型,如与门、或门和非门。

4. 连接事件和门:使用逻辑门将事件连接起来,形成逻辑关系。

5. 分析路径概率:根据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计算各个路径的概率。

6. 分析事故发生的概率:根据路径概率和逻辑关系,计算事故发生的概率。

3. 事故树分析的应用事故树分析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 事故预防:通过事故树分析可以识别事故的发生概率和影响,从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2. 事故控制:事故树分析可以帮助我们确定事故控制措施和应急响应措施,减小事故发生后的影响。

3. 事故管理:事故树分析可以提供对事故发生概率和影响的全面了解,从而帮助进行事故管理和风险评估。

4. 总结化学泄漏事故树分析是一种有力的工具,能够帮助我们识别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潜在影响,从而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事故树分析

事故树分析

事故树分析一、事故树分析的定义事故树分析(Fault Tree Analysis,简称FTA)又称故障树分析,是安全系统工程最重要的分析方法。

1961年,美国贝尔电话研究所的沃特森(Watson)在研究民兵式导弹反射控制系统的安全性评价时,首先提出了这个方法。

1974年,美国原子能委员会应用FTA对商用核电站的灾害危险性进行评价,发表了拉斯姆森报告,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

此后,FTA从军工迅速推广到机械、电子、交通、化工、冶金等民用工业。

事故树是从结果到原因描绘事故发生的有向逻辑树。

它形似倒立着的树,树中的节点具有逻辑判别性质。

树的“根部”顶点节点表示系统的某一个事故,树的“梢”底部节点表示事故发生的基本原因,树的“树权”中间节点表示由基本原因促成的事故结果,又是系统事故的中间原因。

事故因果关系的不同性质用不同逻辑门表示。

这样画成的一个“树”用来描述某种事故发生的因果关系,称之为事故树。

事故树分析逻辑性强,灵活性高,适应范围广,既能找到引起事故的直接原因,又能揭示事故发生的潜在原因,既可定性分析,又可定量分析。

事故树分析可用来分析事故,特别是重大恶性事故的因果关系。

二、事故树分析的步骤(一)编制事故树编制步骤包括:1、确定所分析的系统,即确定系统所包括的内容及其边界范围。

2、熟悉所分析的系统,是指熟悉系统的整体情况,必要时根据系统的工艺、操作内容画出工艺流程图及布置图。

3、调查系统发生的各类事故,收集、调查所分析系统过去、现在以及将来可能发生的事故,同时还要收集、调查本单位与外单位、国内与国外同类系统曾发生的所有事故。

4、确定事故树的顶上事件,即所要分析的对象事件。

5、调查与顶上事件有关的所有原因事件,从人、机、环境和管理各方面调查与事故树顶上事件有关的所有事故原因。

这些原因事件包括:机械设备的元件故障;原材料、能源供应、半成品、工具等的缺陷;生产管理、指挥、操作上的失误与错误;影响顶上事件发生的环境不良等。

硝酸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硝酸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一、总则1.1 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控制硝酸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人员生命财产安全,降低事故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硝酸安全生产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内部硝酸生产、储存、运输、使用等各个环节,以及硝酸事故的应急处置。

二、事故风险分析2.1 硝酸特性硝酸是一种强氧化剂,具有腐蚀性、易燃性、毒害性等特点。

在储存、运输、使用过程中,若操作不当或设备故障,可能导致泄漏、火灾、爆炸等事故。

2.2 事故风险(1)硝酸泄漏:可能导致人员中毒、设备腐蚀、环境污染等。

(2)硝酸火灾: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污染等。

(3)硝酸爆炸: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污染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3.1 应急指挥部设立硝酸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硝酸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3.2 应急指挥部组成(1)指挥长:公司总经理或其授权人。

(2)副指挥长:公司副总经理或其授权人。

(3)成员:各相关部门负责人。

3.3 应急指挥部职责(1)组织、指挥、协调硝酸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2)制定应急处置方案,并及时调整;(3)向有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4)组织开展事故调查处理。

四、应急处置程序4.1 事故报告(1)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原因、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

(2)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

4.2 事故现场处置(1)隔离事故现场,设置警戒线,防止无关人员进入;(2)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故蔓延,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3)组织人员疏散,确保人员安全;(4)对事故现场进行检测,评估事故危害程度。

4.3 人员救援(1)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治,必要时送往医院;(2)对中毒人员进行解毒治疗,确保人员生命安全。

4.4 环境保护(1)对泄漏的硝酸进行收集、中和、处理,防止环境污染;(2)对受污染区域进行消毒、清理。

硝酸装置中NO2泄漏的环境污染事故

硝酸装置中NO2泄漏的环境污染事故

硝酸装置中NO2泄漏的环境污染事故
①发生NO2外泄事故后,发现人应立即向当班负责人或有关人员进行汇报,当班负责人应迅速查清事故发生的位置、环境、规模及可能产生的危害,停止有关设备运行,并立即报告应急指挥部领导,
②总指挥无法及时赶到事故现场时,由副总指挥代为指挥或由总指挥指定专人代为指挥,行使总指挥职责。

总指挥到达事故现场后,由总指挥行使总指挥职责。

③应急指挥部领导应迅速组织启动各类应急设施、调动应急小组人员奔赴事故现场,根据事故情况必要时向环保部门汇报,请求外部救援单位援助;以阻止事故的蔓延
④应急办公室向全厂通报事故情况,通知相关方做好各项必要的准备。

治安警戒组划清警戒范围并实施警戒。

⑤现场抢险组人员和现场人员,必须佩带防护眼镜及防毒口罩,并注意采取隔离事故区的措施,转移事故区附近易引起事故蔓延的设备和物品,撤离或保护好贵重设备,尽量减少损失,对事故区进行普遍安全检查,防止火灾或爆炸等二次事故的发生。

⑥在事故处理过程中,如发生人员伤亡事故时,保障医护组应首先对受伤的人员进行现场救治,并将受伤人员转移至医院进行进一步救助。

⑦值班室值班人员应坚守岗位,认真负责、做好下情上达工作,对事件发展情况,所采取的措施,存在的问题,要认真做好记录,直至事件完全解决。

⑧事故结束后,相关负责人应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和预防的方案及时向应急指挥部汇报并向环保部门书面汇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硝酸泄漏事故树分析评价作者:***
来源:《中国化工贸易·下旬刊》2018年第04期
摘要:硝酸是强无机酸,具有强腐蚀性,同时具有强氧化性,遇到有机物如食糖、稻草、木屑、松节油等容易氧化发热而引起燃烧,甚至爆炸。

硝酸与金属作用产生的氢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会引起燃烧爆炸。

通过硝酸泄漏事故树分析,采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方法,计算出事故发生的概率,针对性的采取安全对策措施,降低事故风险。

关键词:硝酸;泄漏;事故树;分析;概率
硝酸是《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名录(2017年版)》序号1.1的酸类,主要的燃爆危险性分类为氧化性液体,类别3,其它危险性分类:皮肤腐蚀/刺激,类别1A;严重眼损伤/眼刺激,类别1。

硝酸若发生泄漏,硝酸能腐蚀人体、金属、有机物、建构筑物、地基、地沟等;硝酸具有强氧化性。

如遇到有机物如食糖、稻草、木屑、松节油等,容易氧化发热而引起燃烧,甚至爆炸。

1 顶上事件的确定
硝酸在使用、储存、运输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发生泄漏,故以“硝酸泄漏事故”为顶上事件进行事故树分析。

2 硝酸泄漏原因分析
根据硝酸泄漏的经验教训可知,发生硝酸泄漏是由于设备、管道、阀门、液位计等被腐蚀老化破裂,或酸罐漫酸或操作不当等原因而引起的。

3 绘制事故树图(详见图1)
4 求最小割集
根据上面的事故树,可求出硝酸泄漏事故树的最小割集,其结构函数式1如下:
则由此可得出如下18个最小割集,即有18条引发泄漏事故的途径。

K1={X1,X2};K2={X1,X9};K3={X1,X10};K4={X2,X5};
K5={X5,X9};K6={X5,X10};K7={X2,X6};K8={X6,X9};
K9={X6,X10};K10={X2,X7};K11={X7,X9};
K12={X7,X10};K13={X2,X8};K14={X8,X9};
K15={X8,X10};K16={X2,X3,X4};K17={X3,X4,X9};
K18={X3,X4,X10}。

5 结构重要度分析和计算
根据事故树最小割集判定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的原则,分析如下:
X1、X5、X6、X7、X8在2个因素的最小割集中各有3个;
X2、X9、X10在2个因素的最小割集中各有5个,同时在3个因素的最小割集中各有1个;
X3、X4在3个因素的最小割集中各有2个;
根据以上的分析可知,在计算结构重要度系数时,只需分别计算I¢(1)I¢(2)、I¢(3)的数值即可。

根据结构重要度系数计算公式(式2)进行计算:
根据以上计算结果,按照结构重要度系数值,由大到小排序如下:
从结构重要度排序可知,基本事件X2、X9、X10对顶上事件发生的影响最大,X1、X5、X6、X7、X8影响次之,X3、X4影响最小。

6 概率计算
概率分析是对系统发生事故可能性大小的一种评价方法。

事故的發生是没有规律的,但其发生的概率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定值。

因此,采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方法,可求出随机事件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

根据事故致因因素分析事故发生概率的法则,每个基本条件都是独立发生的,查阅实验数据和统计资料,基本事件发生概率的值q(X1)、q(X2)……q(X10)分别是0.05、0.06、0.01、0.05、0.05、0.01、0.01、0.01、0.06、0.05。

根据事故树结构函数式,则事故发生概率Q(T)按式3计算。

根据国内外事故概率的统计结果显示,各类危险发生概率分级见表1。

概率计算结果与表1比对,该项目硝酸泄漏事故发生概率分级是B级,属于每周都可能发生事故的范围,需采取安全对策措施,降低事故风险。

7 对策措施
①硝酸容器应密封,大型酸罐顶部应装设呼吸管;②管道、阀门与酸容器联接的法兰垫片应使用聚四氟乙烯等耐腐蚀材料;使用硝酸时应小心谨慎,不要泼、洒、泄漏到地面、设备上等;③储罐基础、地坪、地沟等应进行防腐处理;④有可能泄漏硝酸的容器、储罐、储槽、酸泵或卸酸场所等处,应备有中和剂、冲洗水管,以备中和处理和冲洗;⑤储存仓库、罐区等应使用耐酸密闭型电气设备;⑥酸储存场所的周围严禁放置易燃、易爆品、有机物、氧化剂等;
⑦酸储存场所周围要留有安全消防通道;⑧酸储存容器、管道、阀门等处应勤检查,查看有无将要漏酸的迹象等,把泄漏消灭在起始阶段,杜绝泄漏事故。

作者简介:
余桥芳(1978- ),女,汉族,湖北省宜昌市人,注册安全工程师,大学本科学历,被聘为湖北省宜昌市安委会第四、五届安全技术专家,长期从事安全评价和企业的安全指导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