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环境下对《摄影技术》课程教学的思考

合集下载

基于混合学习理论的摄影技术课程学习研究

基于混合学习理论的摄影技术课程学习研究
术应 用 能 力 , 些 都 为混 合 学 习 的开展 奠 定 了基 础 。 这 () 习 内容 分 析 3学
混 合学 习理 论 的宗 旨是在 恰 当 的时机对 合适 的
人选 以合 适 的 内容 和 方 式 进 行 教 学 ,在 教 学 理 念 上 克
服 了片面强调 “ 以教师为 中心 ”和 “ 以学生为 中心 ”
9 ‘
中国 现代敷有 备 装
容 、属 性 以及 目标和 如何 通过 网络 技术 进行 协作 的有 关
20 第 9 (第 0 ) 0 年 1 总 1期 1 期 7
圈 概 念 的 理解 , 同时 也解 决 了 设备 不 足 等 困难 。当 然 ,
事项向学习者交待 。该模式适合摄影技术理论内容的学
虚拟实验 效果更 多的是感性 的认识 , 要在现 实中应用 还必须进行实践操作 ,真正使知识变为一种能力。
习。如照相机知识单元的学习, 教学活动设计见表1 。
表1 照相机知识单元教学活动设计
三 、混合 学习实施 的学习支持
成功的混合学 习并不只是把各种学习资源和方法 在课堂学习和在线协作学 习中,学 习者不但对 理
二 、 基 于 混 合 学 习 理 论 的 摄 影 技 术 课 程 学 习模 式 分 析
i摄影技术课程混合学习教学设计分析 . () 1 学习目标分析
摄 影 技 术 课 程 培 养 目标 包 括 技 术 和 艺 术 两 个 层
选择 时应根据不 同媒体 的特性 ,不同类 型知识 点,选 择相应类型 的媒体 ,要将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有机结
同的 内容采取相应的学习模式。具体分析如图i 所示。
离线学习,多种 学习环 境的混合 ,混合 自定步调 的学 习和实时协作学习,混合 学习、实践和绩效支持 ,混

信息技术与"摄影校本课程"整合的思考与践行

信息技术与"摄影校本课程"整合的思考与践行
Ab t a t h s a t l p o o r p i Si kn a d p a t e c n i o s wee s mma ie b s d o i f r t n sr c : i T r c e h tg a h c i n ig n r ci o dt n c i r u r d z a e n n omai o
计算机 光盘 软件 与应用
计算机教学与教 育信息化 C m u e O S fw r n p l c t o s op tr C o t a e a dA p a in i 21 0 0年第 l 2期
信息技术与 “ 摄影校本课程”整合的思考与践行
姜 华 肖 进 。 , ( . 苏省 江 阴 高级 中学 , 江l 阴 2 4 0 ;2江 苏省 江 阴职 业技 术 中心 校 ,江 苏 江 阴 24 0 1江 I 苏江 14 0 . 140)
tc no o y,x u d dhi iw so o lm r cie e h l g e po n e sv e nt pr be i p a tc . he n K e wor :nfr aint c oog ; c o — s d c rc l m ; oog a hy y dsI o m to e h l y S ho lba e uriu u Ph t r p n
Ja g Hu l X a i2 in a , i oJ n
( .in ynJa g uHihSc o l in yn 2 4 0Chn ; 1Ja g i in s g h o, a g i 1 0 。 ia J 4
2J n y o ain l e h i l e tr c o li g i .a g i V c t a T c n aC ne h o,a yn 14 0C i ) i n o c S Jn 2 0 ,h a 4 n

基于Moodle平台的教学活动设计——以《摄影》课程为例

基于Moodle平台的教学活动设计——以《摄影》课程为例

2 《 摄影》 课程整体构思
21 《 . 摄影》 课程性质和定位
笔者在此所选 的课程是作 为全院公选课 的《 影》 随着 摄 , 数码摄影技术 的发展 原来 越大众化 . 摄影 已经成 为万千大众
生活 中的一部分 。拿 起相机记录 自己生活 中的点点滴滴 , 纯 真 的童年 、 朋友 的聚会 、 一次旅行 、 一个特殊 的 日子 , 能看 都 到相机 的影 子。记 录下美好的生活 , 让美丽和幸福 在一瞬 间
(L , V E)可以用 它来 建立 以网页为基础 的资源和课程。 ol Mode
这 个 词 最 初 是 Moua bet r ne y a i L ann n dlr jc Oi tdD n m c erigE — O e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有效方法 。 本课程在 M o 平 台中的教学活动分 为 7个主题 , o ̄e 分别
【 摘 要】 文在 充分认识 M ol平 台的功能和优势的前提 下, 据《 本 od e 根 摄影》 课程的特征 , 学 习活动设计过程模式的指导 在
下. 论述 了如何在 Mode平台中进行教 学活动设计 , ol 并结合具体的 实力对其进行 阐述 。
【 关键词 】 od 平 台; 学活动设计 M ol e 教
d l e平台的熟悉程度 。三是 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 , 主要指对学
《 摄影》 作为一 门全 院公选 课 , 以其技 术性和艺术 性的完 美结合使其具有无穷 的魅力 。本课程从摄影 的艺术性开始 ,
并 从曝光 、 光 、 用 取景 、 构图等方面对摄影 的技术进行 了详细
s INc cE E&T cHN。L Y w 科技视界 『 8 E 。G V E 3
22 《 . 摄影》 课程的整体构思

高职院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开设摄影摄像课程必要性研究

高职院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开设摄影摄像课程必要性研究

本栏目责任编辑:王力计算机教学与教育信息化高职院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开设摄影摄像课程必要性研究段志明(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1)摘要:高职院校数字媒体专业在专业的发展道路上不断地拓宽领域,有平面设计、影视编辑、游戏、动漫、虚拟现实等方向。

基本上囊括了视听媒体的全方位。

但有些开设数字媒体专业的院校,在课程的设置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只开设视频编辑课程,而不开摄影摄像课程等,造成学生学习中存在缺腿现象。

所有与视听媒体有关的,均是以摄影摄像为依托的,并且要对摄影摄像课程加以充实与扩展,使课程价值最大化。

该论文将以高职院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开设摄影摄像课程的必要性展开论述。

关键词:计算机;数字媒体;摄影摄像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20)35-0098-02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1行业发展现状据了解,英国数字媒体产业年产值约占GDP 的7.9%,已成为该国第一大产业。

美国的网络游戏、好莱坞电影业是其最大的娱乐产业。

日本的游戏市场每年可创造2万亿日元市值;国内影视与游戏行业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而这些产业都与数字媒体技术相关联,其中2019年上映的国产动画片《哪吒之魔童降世》赢得了50亿元的票房收入。

影片中的人物设计与场景动画制作就用到了Maya 和3D Max 等专业编辑软件,而影片中镜头的组接自如流畅,引人入胜,这又与摄像中的镜头组接分不开。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数字视频和通信技术的日益成熟,尤其是5G 时代的到来,为高清视频的播放与传输提供了支持。

随着自媒体的壮大,极大地推动了数字媒体行业的发展,而数字媒体生产的“产品”大部分以视听效果呈现,是推动无纸化传播的强劲动力。

目前,数字媒体产业已经形成了以计算机为技术核心,内容涉及影视、动画、广告、游戏、图形图像、声音、虚拟现实、网络教育、出版印刷等多个行业[1],被称为是21世纪知识经济的核心产业,是继IT 产业后又一经济增长点。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动技术 8.摄影技术与电子相册制作》优质课教案_9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动技术  8.摄影技术与电子相册制作》优质课教案_9

《影像作品的设计与制作》教学设计一、【设计思想】本节课是一堂综合实践操作课,操作难度不大,但涉及的操作知识点较多。

在本节课中,教师首先作简单演示,然后通过游戏活动组织教学,学生通过一步一步闯关的学习设置来分解知识点,化繁为简。

学习过程中示范和自主探索相结合,加以适度的高层启发和思考,引导学生掌握技能、养成良好的停息素养,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同时激发学生学习新软件的兴趣和探究能力。

二、【教材分析】相册作准备,对于零起点的学生以前没用过什么软件,这次借这个软件介绍一下,激发学生结新软件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

2.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活动3内容。

本活动在照片获取和加工的基础上,对照片进行合成的制作,用Windows Live movie maker完成一个电子相册,结束本单元教学内容。

三、【学情分析】1.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基础;2.分析学生学习本课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3.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采取的各种学习策略。

四、【教学目标】1.知识的技能了解Windows Live movie maker 软件界面及基本工具的作用掌握在Windows Live movie maker中制作电子相册的两个基本步骤(相册编辑和生成相册)学会插入内页,添加图片,并调整图片大小和位置能为图片或页面设置动画特效学会修改封面封底以及插入背景音乐2.过程与方法掌握用Windows Live movie maker软件制作电子相册的过程3.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学生审美意识,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性和组织性,并能恰当地进行自我评价,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五、【重点难点】①重点:掌握制作电子相册的基本技能和方法②难点:完整制作电子相册,并能让相册具有一定艺术的观赏性和美感六、【教学策略与手段】教学演示法、任务驱动法、分组教学法,合作互助七、【教学过程】我觉得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体现了以下下几点:1.全面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整个教学环节中,老师只是扮演导演的角色,而真正的演员是学生。

基于行动研究的《摄影技术》公选课教学实践

基于行动研究的《摄影技术》公选课教学实践
20世纪90年代以来很多高等学校陆续开办了摄影专业或设置了针对非专业学生的公共摄影选修课高校摄影教学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并保持着进一步发展的强劲势头这对于普11及摄影艺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产生了积极作用但其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因受公选课课程性质和学时的限制而引起的教学内容广与专的矛盾及实验教学的缺失
告 摄 影 等 。实 验 教 学包 括 :黑 白摄 影 ( 2学 时 ) ,彩 色 摄 影 ( 2 学 时 ) 黑 白暗 房 制 作 实 验 ( 时 ) , 2学 。
时代的挑战 , 摄影艺术类选修课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手段都 必须进行改革,才能更好地实现课程的教学 目标和教育功能。
教学模式见 图 1 。
在基于 《 摄影技 术》公选课 的行动研 究中 ,我们共进 行 了三轮 实践 。行动研 究的总 目标为:探求信 息化环境下 适宜
时 代 特 色 和 学 生 需求 的课 程 教 学 内 容 、教 学 模 式 及 评 价 方 式 。 1 第 一 轮 行 动 研 究 的 设计 ( 0 7年 9月 —2 0 年 1月 ) 20 08
பைடு நூலகம்
用 ,但其 中也存在着 一些 问题 ,如因受公选 课课程性质和 学 时的限制而引起 的教学 内容 “ ”与 “ ”的矛盾及实验 教 广 专 学的缺 失;教学 中往往 将拍摄技 术和拍摄技 巧的讲授与训 练 作为课程 的重点 ,而忽视 了摄影 公选 课应有 的美 育和素质教 育功能 。此 外 ,随着信 息技术和数码 技术 的飞速 发展 ,数字
( ) 计 划 1
美的教育活动 ,对 学生形成正确 的审美观 点,提高其鉴 赏美 和创造美 的能力都具有极其重要 的作用 …。在我 国, 摄影教育 主要 沿着 两条主线进行 ,一是专业 摄影教育 ;二是跳 出专 业 的、纯艺术的 限制 , 旨在培养全 民文化素质 、提 高创造力 等 基本素质 层面 的大众摄 影教育 。在 大中专 院校及 高等 院校 , 大众摄影教育的主要实现途径是开设摄影技术 公共选修 课。 2 世纪9 年代 以来 ,很 多高等学校 陆续开办 了摄 影专业 O 0

数字技术环境下《摄影》课程实验教学模式探究

数字技术环境下《摄影》课程实验教学模式探究

Vol.28No.5M ay 2012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第28卷第5期(下)2012年5月摄影是教育技术学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科基础课,是影视艺术创造的基础,是社会与人之间信息传播最直接的纽带.它是一种利用摄影造型手段来展现社会信息的传播媒介.它常用于宣传海报、大型图片展示、新闻传播、纪事性资料收藏、艺术鉴赏等,具有广泛进入传播通道的功能.目前在赤峰学院该课为72学时,其中,理论讲授36学时2学分,实验环节36学时1学分.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普及,数码相机得到了很好的应用,特别是数字图片经过图像处理技术加工处理后,再经彩色激光打印机或彩色喷墨打印机输出高质量的图片,使得摄影课的实验教学目标定位、实验内容、实验室建设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经过几年的研究和探索,《摄影》课程的教学已经步入正轨,特别是《摄影》实验教学已初显成效,使该课真正成为《网页制作》、《课件制作》、《教学设计》、《电视节目制作》、《3D动画》等众多课程的学科基础课,为这些课在教学实验中打下了扎实的理论与实践的基础.笔者将自己多年的实验教学经验总结出来,与同行学者共享.1实验教学目标定位摄影首先是一种技术,一种机械学、光学、化学、电子学和数字技术合成出来的技术手段,同时也是信息传播的一种技术手段.现已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如何通过摄影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观点和审美素养是本课在教学实验中重点思考的问题.摄影课是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在教学时要重点强调实验教学环节.以往的教学目标只注重基本理论的学习,实验教学还停流在相机的使用、曝光的控制、暗房冲卷、洗片上,多数学生只能拍出图像清楚的照片,而对摄影的构图、光线的运用、色彩的搭配以及如何进行摄影作品的艺术加工与创作还不够深入细致,而随着数字相机的自动化程度的提高,相机的操作越来越简单,教学的重心就应放在摄影的艺术创作上.因此,要让学生多拍、多看、多想、多总结,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用能力.目前该课的实验培养目标定位如下:(1)掌握各种数字相机的使用方法;(2)使学生在掌握摄影构图的基本理论基础上学会并掌握摄影的构图方法和技巧;(3)让学生掌握数字图片的加工处理方法并能输出高质量的数字图片;(4)掌握各种专题图片的拍摄方法;(5)让学生具备一定的摄影艺术鉴赏能力,懂得什么是美,培养学生的视觉审美观.2更新教材调整实验教学重心针对新的目标定位,对摄影课的教学内容进行了很大的调整,实验教学得到了很好的加强,为了强化实验教学几次更换教材、调整教学的重心.将过去的暗房冲卷、洗片、胶片摄影创作等调整为选学内容.2000年使用徐国兴著,《摄影技术教程》第一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该教材主要侧重摄影的基础理论及摄影暗房技术.2004年使用徐国兴著,《摄影技术教程》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二版在第一版的基础上增加了数码相机技术及使用.2008年使用杨恩璞著,《摄影基础———新编实用摄影教程》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上册是摄影基础,下册是摄影实践.杨恩璞所著教材在徐国兴教材的基础上增加了摄影构图、摄影布光、摄影图片的后期制作技术以及摄影专题片的创作.2010年至今,又将《摄影》课程教学分为摄影基础理论教学部分和摄影实验教学部分.参考书有:颜志刚编著《摄影技艺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刘滌民编著《摄影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张宗寿等编《大学生摄影基础教程》浙江摄影出版社,刘书亮著《影视摄影的艺术境界》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3强化实验教学增加实验学时随着数字技术的普及和数码相机的运用,依据教材的更换,教学内容也有了很大调整,过去的胶片摄影、暗房洗片所占课时比重较大,现如今把教学重点调整到数字相机的使用以及人像摄影、风光摄影、新闻摄影、艺术人像摄影、艺术创意摄影以及数字图片的加工处理上,胶片摄影和暗房洗片则作为选修内容.该课程的总学时为72学时,理论学时36,实验学时36,具体实验教学内容如表1实验教学学数字技术环境下《摄影》课程实验教学模式探究张小翼(赤峰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内蒙古赤峰024000)摘要:随着数字技术的普及,特别是数码相机的普及与应用、数字图片的数字化加工处理,《摄影》课程在实验教学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文章根据作者多年的实验教学管理经验,对该课程的实验教学进行了总结与反思,提出了实验教学新模式,旨在使《摄影》课程的实验教学更加完善.关键词:数字技术;摄影;实验教学模式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 (2012)05-0233-02233--时分配表.4完善数字设备加强实验室建设《摄影》课程虽说是学科基础课,但其实践性很强,因此,实验完成的效果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该课程的教学质量.以前的摄影教学只有几台用胶片记录影像的传统机械相机和一个摄影暗房实验室.现如今,根据以上实验项目的设置以及数字技术的普及,实验设备必须更新、配套及完善.对传统的胶片照相机和暗房冲洗设备进行数字化改造.在实验室建设上,以摄影摄像灯光实验室为主,分别建有一个热光源的摄影棚和一个冷光源的摄影棚,同时为图片的后期加工处理建有一个平面设计动画机房.在设备配置上,以佳能数码相机为主,分别配备了佳能SX20IS相机4台、佳能350D相机3台、佳能450D相机4台、佳能50D相机1台.为数字图片的输出配备了爱普生7880C大幅面彩色喷墨打印机2台、HP2020彩色激光打印机2台、色彩管理校色仪2台,并配有计算机.灯光实验室配备背景幕、调光台,同时配备了各种测光表、闪光灯、滤色镜等,完全能满足以上所列实验项目的要求.通过对摄影实验室的改造升级,大大改善了实验教学环境,使该实验室能进行摄影光学实验、胶片相机和数码相机的摄影创作实验、数字图片的后期处理等三大类实验,能完成相机的使用、摄影光学、摄影布光、曝光控制、光圈与景深控制、人像摄影、风光摄影、图片修整、图片打印输出以及摄影暗房洗片等一系列实验项目.5改革实验教学评价手段2004年以前教育技术学专科阶段,摄影课教学评价主要依据考试卷面成绩为主,对学生的实验教学没有评价.2004年以后教育技术学本科阶段,对学生的摄影实验教学有了评价.2004至2008年,当时的评价只是考试卷面成绩占70%,实验教学占20%,平时作业、出勤占10%,实验教学主要是依据学生完成的8个实验给出成绩,平时作业主要依据学生提交的摄影作品.2008年以后到2010年进一步强化实验教学,将实验教学评价比例加大,提高到30%,考试卷面成绩占60%,学生出勤占10%.2010年以后至今,为进一步加大摄影的实验教学力度,将摄影课实验教学部分单独开课为36学时,1学分.独立开课后,实验教学内容主要有:相机的使用实验、焦距光圈与景深的关系实验、滤色镜的使用实验、室内灯光摄影实验、室外胶片摄影实验、室内人像摄影实验、室外风光摄影实验、数字照片加工处理实验、暗房冲卷洗片实验、专题图片(夜景、雪景、花卉、新闻、广告)摄影实验等.通过以上实验教学并要求学生完成8个实验报告.评价手段主要有:实验教学依据学生对实验教学的参与度占10%;学生提交的实验作品占50%,如人像摄影作品、风光摄影作品、图片加工处理的摄影作品和暗房洗片作品等;学生在实验室完成实验后所提交的实验报告成绩占40%.———————————————————参考文献:〔1〕郑炜冬.设计型学习视角下的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2011,299(12)98-101.〔2〕刘书亮.影视摄影的艺术境界[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1-10.〔3〕祝智庭.娱教技术———教育技术的新领地[J].中国电化教育,2005(5):11—14.〔4〕沈义贞.影视批评学导论[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198—202.〔5〕周元祥,查珍,崔康平.关于高校专业实验室建设问题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8(20):43—45.序号实验项目名称时数必开选开人数类型目的要求1相机的使用4必开4A掌握相机的操作要颔2室内灯光数字摄影4必开4A了解光线构图3室外胶片摄影4选开4B掌握上卷、室外自然光构图4暗房冲卷2选开4B掌握水洗显影定影过程5室内人像摄影6必开4B掌握室内人像布光构图6室外风光摄影6必开4B掌握自然光下摄影构图7数字照片加工处理4必开1A掌握1-2种图片加工处理方法8数字照片加工处理2选开1B掌握1-2种图片加工处理方法9焦距、光圈与景深4必开4A掌握焦距、光圈与景深的关系10暗房放大洗片4选开4B掌握照片放大加工操作方法11滤色镜的使用2选开4A掌握滤色镜的使用方法12专题图片摄影(夜景、雪景、花卉、新闻、广告)4必开4C掌握专题摄影技巧总计46表1实验教学学时分配注:表中实验类型:A基础性、B综合性、C设计性、D研究创新性.学生从以上46学时的实验教学中选做36学时.234--。

《摄影基础》课程标准(含课程思政)

《摄影基础》课程标准(含课程思政)

《摄影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信息二、课程简介本课程是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着力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理论联系实际人能力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职业能力课程。

三、课程定位本课程依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数字媒体技术行业实际需求,为培养专业摄影师、网页设计师、影视后期师的专业必修课。

课程以培养学生摄影构图标准,培养学生的正确使用摄影工具、文明操作的意识,和交流沟通、团队协作能力,打造良好的技术平台。

本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起支撑和促进作用。

四、课程设计本课程根据岗位(群)需求和人才培养方案目标,以摄影拍摄真实项目为载体,以项目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做一体化课程设计,通过校企共同开发课程,将知识与技能有机的融入到项目中。

本课程充分、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数字资源和信息化教学环境,系统优化教学过程,结合“教师线上建设课程—教师发布学习任务—学生在线自主学习—师生互动答疑—学生完成任务—教师督导督学”步骤,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练好技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强化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五、课程培养目标(一)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理解摄影基础的具体应用,本课程的教学是其他课程能够开设和顺利进行的其他后续课程的专业基础课。

要求学生系统学习数码相机于手机拍摄的操作技巧,采用一系列的案例拍摄方法,并能把以前所学习到的知识与现在的实际操作相结合,制作出完美的作品。

(二)专业能力目标1.能够利用网络优秀商业摄影作品。

能够通过分析案例,了解客户的需求2.了解相机与手机的成像原理和工作方法;3.熟练使用画面构图的使用技巧;4.掌握光线在摄影中的应用;5.具备一定的文字编辑能力,叙述摄影作品的文字说明;6.能够根据客户需求设计拍摄方案,拍摄过程实施;7.能够编写符合规范的实训报告,对自己策划的方案进行演示讲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四学 期: 电影摄制 ;暗室技术 ;电机工程 :电信 ;无
的意 义上 ,数码摄影 已成 为一种 流行 的大众消遣文化 。计算 机各种 图片处理软件 的面 市,又使摄 影后 期制作变得轻松 、
容 易 ,从 而 摆 脱 了复 杂 的传 统 暗 房 制 作工 艺 和 黑 暗 、潮 湿 的
线 电设计 ;无线 电修造:播音 实习;放映机修理。
【 中图分类号 】G4 0 2
【 文献标识码 】A
【 论文编号】10 - 8 9 2 0 )0_ o 2 _ 0 0 9 - 0 7(0 8 2 _ 0 7 -3
问囊的提 出
《 影技 术》课一直作为教育技术学专业基础 课开设 。 摄
近 几 年 ,有 不 少 同学 反 映 ,这 门课 程 学 了 以后 ,对 今 后 的 工
谭 巧勤
( 西华师范大学 教育技术学院 ,四川南充 6 70 ) 302 【 要】在信 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 摘 摄影技术 》课程不但 内涵发生 了改变,同时教学受 到挑战 。《 影技术 》课程将 以 摄
怎样 的姿态进行教学 ,才能顺应时代要求 ,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作者对此进行 了思考并提 出 自己的观点。 【 关键词 】摄影;教育技术 ;电化教育
理 学 生 ,理 科 学 生选 课较 多 。 使 用 肖树 兹 先 生 编 写 的 《 电化
开设 目的是什么?老 师教什么?怎样教 ?学生学什么 ?怎样
学 ?针 对 以上 问题 ,笔 者 困惑 了一 段 时 间 ,也 作 了一 些 思考 , 将 不成 熟 的 想 法 提 出来 , 以请 同仁 赐 教 。
把 摄 影 看 成 是 一项 简 单 易学 的娱 乐 消 遣 活 动 。 因此 ,在 广 泛
第二学期 :英文 ;化 学;无线电学;光学;教育 电影; 收音实习;音乐 :美术 ;电影文献 。 第 三学 期:教育原理 ;摄 影学;剧 本审编;内燃机 ;无
线 电工程 ;无线 电文献;金工;音 乐;电码收发。
从 以上课程 设置不难看 出,要求学 习者对摄影技术 的掌 握 贯穿整个学习过程 。从此 ,摄影伴随着我 国电化教育走 到
今天 。
工作环境 。但凡对数码影像进行一般 的加工和 处理 。在这点 上 ,作为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大多数学 生,能做 到无师 自通 。 再加上网络技术、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等 多媒 体技术广泛应 用于教学,视觉图像 的获取易如反掌;通过 《 网络技术》 多 、《 媒体课件制作》 平面设计 》等课程 的学 习,使课 件的制作 、《 变得简单了。 在这样的技术环境下 , 对教育技术学专业的 《 摄
生 《 于电化教育名称的 由来及学术 内涵 》一 文中,以史料 关 证 明了这点。 文章 中列举 了 1 3 98年 , 我国高校第一个教授“ 电 化教育 ”专业的教学班 四个学期 的课程设置: 第一学期 :国文;英语 ;物理:算学; 电化教育:机械
学 ;摄 影初 步 。
作和专业发展帮助不大 ,甚至有的学生认 为这 门课程 的开设 与本专业没有多大联系 ,因此 ,学习该课程 的积极 性受到影 响。笔者在教学实践过程 中,观察和体会到这样 的情绪 。 的确 ,在数字技术飞速 发展 的今天 ,数码相机 日益普及 , 摄影的技术含量大大 降低 ,人人都能拿着数码相机进行拍摄 ,
教育》教材 ( 9 3年第 1 河北人 民出版社 出版 ) 18 版 。随着 电
化教育的蓬勃发展,为适应形势需要,19 93年将 《 电化教育》
收 稿 日期 :2 0 年 6月 2 日 07 3
27
维普资讯
公选课改为公共课,除物理 、数学 、计算机专业学 生以外,
二 回赢历史
1摄影与电化教育 的渊源
自从 电教媒体进入教育领域 ,为大众化 的摄影赋予 了新 的意义和在技术上 的扩展 ,担当起 了服务于教育教学的重任 。 13 9 6年 7月,当 “ 电化教育 ”这一 名称 出现 时,摄影便 与之有着紧密 的联系 。摄影与 电化 教育 的渊 源 ,在孙健三先
影技术》课程提出了新的问题:这门课程有开设 的必要吗 ?
2摄影技术课程的历史意义
17 98年 以来 ,学校的 电化教育迅速发展。普通高等学校 普遍开展 了电化 教学,建立 了电化教育机构 ( 电教室 、电教 科 、电教中心等 ) 。这一 时期 ,电化教 学是 以幻灯、投影 、录 像、 电影为主 的视觉形态 上的教学手段 。幻灯、投影技术得 到广泛应用 。丰 富了教学 内容 ,活跃了课堂气氛,大 大提高 了教学质量 。摄影为幻灯 、投 影媒 体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为推行和发展 电化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 。 我校 18 9 0年初 成立电教科 ,负责全校 电视节 目的转播、 录 制;幻灯 片、投影片 的制作和播放 ;科教 电影放 映;录音 磁 带的转录和播放 ;有线 、无线扩音设备应用教 学;电教设 备 ( 录音机、幻灯 投影机 、电影放映机 、电视机、收音机等) 维护和维修 的工作。18 9 3年开设 《 电化教育》公选课 ,是 四 川省最早开设 《 I 电化教育 》课程 的高校之一。选课对像为文、
维普资讯
第1 8卷
现代教育技术
M o e d c t n l e h oo y d m E u a i a c n l g o T
V_1 8 0 .1
20 0 8年 第 2期
No 22 0 . 08
信 息技术环境下对 《 摄影技术》课程 教学的思考
成 为 全校 其 它 专 业 学 生 的 公共 课 , 用 南 国农 先 生 编 写 的 《 使 电
洗店一次冲洗 ,便可得到彩色幻灯片 ,此方法快捷 ,但成本
较高。
化教育学》教材,使更多的学 生得到 电化教育的学习和锻炼 。 电化教育时期 ,大 、中 、小学校 的教育媒体技 术 以视听 技术为主 ,幻灯片 、投影片 、电影 、录音 是课 堂教学主要的 教学辅助手段 ,而教学软件是幻灯片 、投影片 。作 为高等师 范院校 ,培养学生制 作幻灯片 、投影片 的能力显得 由为重要 。 无论是作 为公选课还是公共课 ,要求学 生掌握摄影技术 、翻 拍技术 、暗房冲洗技术、幻灯片的制作、拷 贝、染色技术等 , 是 《 电化教育 》课程 的主要学 习内容之一 。幻灯片、投影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