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热力状况PPT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大气的热力状况PPT课件1 人教版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图
太阳高度角与太阳辐射经过大气路程的长短图
太 阳 高 度 角 与 受 热 大 小 关 系
大气温室效应
玻璃温室
(三)大气的热力作用对地球上生物及其 生存环境的重要性 1、减小了气温日较差 2、形成适合人类生存的温度环境
CO2温室效应
三 全球的热量平衡
1、全球的热量平衡 2、全球的热量平衡与人类生存发展的关系 (1)全球每年平均气温比较稳定,有利于 人类的生存与活动 (2)人类活动使大气中的CO2浓度不断提 高,可能导致全球变暖 3、措施 (1)减少CO2排放量 (2)保存现有森林,大规模植树造林,发挥 森林保护环境的作用
大气直接吸收太阳辐射的能量是很___(多、 少)的
反 射 作 用
散射作用
第二节 大气的热力状况
一、太阳辐射是地球上的能量源泉 二、大气的热力作用 (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1、吸收作用:选择性吸收(19%) O3 —— 紫外线 H2O、CO2 —— 红外线 2、反射作用:无选择性(最多达 90%) 云层愈厚,云量愈多,反射愈强 3、散射作用:选择性(微小尘埃)—蓝光
第二单元 大
气
第二节 大气的热力状况
太阳辐射
太 阳 能 随 波 长 的 分 布 图
太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辐射和太阳常数
一、太阳辐射是地球上的能量源泉 太阳辐射 特点:短波辐射,能量集中在波 长较短的可见光部分
第二节 大气的热力状况
吸收作用
• 臭氧吸收_________ • 水汽二氧化碳吸收_______
• 说明大气的吸收作用有______性的特点,
没有大气的月球的情况
有大气的地球的情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大气的热力状况PPT学习课件

影响太阳辐射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太阳高度 (又叫太阳高度角)
相同量的太阳辐射照射到 不同的面积上,面积越大, 太阳辐射强度越小
太阳高度角愈大,等量的 太阳辐射散布的面积愈小, 地表单位面积上获得的太 阳辐射能量愈多。
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
太阳高度角愈大,太阳辐 射经过的大气的路程愈短, 被大气削弱的愈少,到达 地面的太阳辐射就愈多。
朝霞和晚霞为什么呈红橙色?
三、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月
昼
球
夜
太 阳 辐 射
没有大气的月球表面
地 球
昼
太 阳 辐 射
夜
大 气
太 阳 辐 射
地 面 辐 射
大 气 逆 辐 射
地 面 辐 射
大 气 逆 辐 射
有 大气存在的地球环境
大气的温室效应
大气通过大气逆辐射补充了地球由于辐射、 作用而损失的热量,起到了保温作用,称 为大气的温室效应 正是由于大气的逆辐射作用是地球上晚上的 温度不致降的过低
大气 对太 阳辐 射的 削弱 作用
反射
无选择性,所以反射 光成白光 有选择性,波长越短, 散射能力越强
散射
吸收
吸收有选择性:臭氧吸收 紫外线水气吸收红外线
晴朗的天空为什么呈现蔚蓝色?
波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较短的蓝色光最容 易被大气分子散射
太阳高度角越小,太阳光线经过的 大气的路程越 长 ,被大气 吸收 、 反射 、散射 而削弱的太阳辐射 越多,而且波长较短的蓝色光更 多地被散射掉,剩下较多波长较长 的红色、黄色光照在近地面的云层 上。
解释下列现象:①夏季天空多云时,白天气温不 会太高;多云的夜晚通常比晴朗的夜晚温暖些。
白天多云,对太阳辐射 的反射作用强。
相同量的太阳辐射照射到 不同的面积上,面积越大, 太阳辐射强度越小
太阳高度角愈大,等量的 太阳辐射散布的面积愈小, 地表单位面积上获得的太 阳辐射能量愈多。
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
太阳高度角愈大,太阳辐 射经过的大气的路程愈短, 被大气削弱的愈少,到达 地面的太阳辐射就愈多。
朝霞和晚霞为什么呈红橙色?
三、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月
昼
球
夜
太 阳 辐 射
没有大气的月球表面
地 球
昼
太 阳 辐 射
夜
大 气
太 阳 辐 射
地 面 辐 射
大 气 逆 辐 射
地 面 辐 射
大 气 逆 辐 射
有 大气存在的地球环境
大气的温室效应
大气通过大气逆辐射补充了地球由于辐射、 作用而损失的热量,起到了保温作用,称 为大气的温室效应 正是由于大气的逆辐射作用是地球上晚上的 温度不致降的过低
大气 对太 阳辐 射的 削弱 作用
反射
无选择性,所以反射 光成白光 有选择性,波长越短, 散射能力越强
散射
吸收
吸收有选择性:臭氧吸收 紫外线水气吸收红外线
晴朗的天空为什么呈现蔚蓝色?
波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较短的蓝色光最容 易被大气分子散射
太阳高度角越小,太阳光线经过的 大气的路程越 长 ,被大气 吸收 、 反射 、散射 而削弱的太阳辐射 越多,而且波长较短的蓝色光更 多地被散射掉,剩下较多波长较长 的红色、黄色光照在近地面的云层 上。
解释下列现象:①夏季天空多云时,白天气温不 会太高;多云的夜晚通常比晴朗的夜晚温暖些。
白天多云,对太阳辐射 的反射作用强。
2.1大气的热状况ppt课件

陆比海洋气温 高,使等温线夏季大陆向 高纬
突出,冬季大陆向 低纬突出
沿岸有暖流经过的地区气温相对较 高,有寒流
经过的地区气温相对较 。低
精品课件
28
地面物质组成:影响反射率,如南极极冰对 太阳辐射有很强的反射率 地形:向阳坡气温高 地势:对流层大气气温垂直递减率:每上升 100米下降 0﹒6℃ 人类活动:改变大气成分、地面状况,释放 人为废热等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 夜间多云使 得大气逆辐射作用增强)
精品课件
21
4、在晚秋和寒冬,为什么霜冻多出现在 晴朗的夜晚?
(因为晴朗的夜晚,天空少云或无云,大气 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差)
5、在寒冬,为什么人造烟幕能起到防御 霜冻的作用?
(人造烟幕能增强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到 保温作用,所以可防御霜冻)
作用特点
空气分子 小颗粒尘埃 散 (大气层)
紫、蓝色 光最易被 散射
➢有选择性 ➢作用不大 ➢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
射
云层
各种波 ➢无选择性
大颗粒尘埃 长都可
(对流层) 被散射 ➢阴沉的天空呈灰色
精品课件
10
精品课件
11
太阳高度大—经过的大气路程 短—大气削弱少—地表获得太 阳能多
低纬﹥高纬 ∴ 地表获得太阳能 中午﹥早晚
2、为什么晴朗的天空呈蓝色? (正午太阳高度大,穿过路程短,仅蓝光 被散射掉,因而天空呈蓝色)
精品课件
20
3、为什么日出或日落时太阳呈红色?
(早晚阳光斜射,穿过路程长,短波各色光 皆被散射,剩下红光投射地面,阳光红似火, 地平线附近的天空呈红色霞光)
4、为什么白天多云,气温比晴天低,夜 间多云,气温又比晴天高?
大气的热力状况PPT教学课件

有气泡生成 白色沉淀
干燥红纸条不褪色, 湿润红纸条褪色
蓝色石蕊试纸
变红很快褪色
H2O、 Cl2、 HClO、 H+、 Cl-、 ClO-、 OH-(少)
HClO的性质小结:
1. 有强氧化性、漂白性: 可用于自来水杀菌、消毒, 可用做漂白剂。
2. 有弱酸性。酸性:H2CO3 > HClO 3. 不稳定,容易分解放出氧气: 2HClO 光 2HCl+O2↑
⑷、方向:向上将热量 传给大气
太阳辐射 地面辐射
大气上界
水汽 二氧化碳
2、大气的保温效应
⑴、对流层大气强烈吸 收地面辐射并保持热量。 ⑵、地面是对流层大气 的主要直接热源。 ⑶、大气辐射 性质:红外线长波辐射
向上 方向
向下 大气逆辐射
太阳辐射 地面辐射 大气辐射
大气上界
水汽 二氧化碳
2、大气的保温效应
• 氯水中含有多种成分,向氯水中加入以下各 种物质匀会出现明显现象和反应。请指出起 作用的微粒。
• (1)加入石灰石颗粒有气泡放出 • (2)加入品红溶液,褪色 • (3)加入氯化钠晶体,晶体逐渐消失 • (4)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 (5)加入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
光照
H2+Cl2
2HCl
思考:1、烟和雾有什么区别? 2、燃烧一定需要氧气参加吗?
初中课本对燃烧的定义:
可燃物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 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现在你认为科学吗?
解答: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任何发光 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都称为燃烧。燃 烧的本质是氧化还原反应,
其他非金属如硅、磷、硫等在一定条件 下也能与氯气发生反应。
2.2 大气的热力状况
高一地理《大气的热力状况》

–
或 47 + 19 = 60 + 6
– (2) 地面:47 +106 = 114 + 6 + 10 + 23
– (3)大气:19 + 114 + 10 + 23 = 106 + 60
• 2.人类活动会向大气输入二氧化碳等温室气 体,造成温室效应,使地球热量失去平衡, 可能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ppt课件
ppt课件
一、关于太阳辐射
1.概念: 太阳源源不断的以电磁波的形式 向四周放射能量的过程
2.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 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3.太阳辐射的波长范围 (见图)
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集中在短波范围 4.太阳辐射光谱 (见图)
ppt课件
二、大气的热力作用
•(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1.吸收作用: 具有选择性
地面是大气对流层的主要热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大气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将热量反还给地 面,起到保温作用
ppt课件
ppt课件
ppt课件
ppt课件
ppt课件
ppt课件
ppt课件
– 二、全球热量平衡
• 1.就全球多年平均看,地球(地面和大气) 的热量收支平衡。
– (1) 全球: 100 = 34 + 60 + 6
2.反射作用:
O3:波长较短的紫外线 水汽和CO2:波长较长的红外线
最重要的作用,无选择性,与云层云量相关
3.散射作用: (见图)
具有选择性,波长较短的蓝光、紫光易被散射 4.不同纬度的太阳辐射不ppt同课件 (见图)
•(二)大气的保温效应 (见图)
1.太阳短波辐射使地面吸收能量而增温; 2.地面的长波辐射使大气吸收能量而增温;
大气的热力状况PPT教学课件

有些动物,它们的本领不足以使自己与其他动 物有一对一的抗争能力,只好借助于群体的力量。 单只的狼见到野猪恐怕连逃都来不及,哪里还会 有什么非份之想,但群狼似乎什么都不怕,这就 是集群捕食的好处。
意义:
集群生活是动物长期以来形成的对 食物、敌害以及生存条件的适应。
例如: 靠群体的力量往往更易获得食物和战 胜天敌的侵袭,有效地保证物种的繁衍。
共同维持 群体 生活,它们具有一系列 的 社会 行为。 • 6.用提取的或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
作
,可以
。
• 7.一引个诱群剂体中的动物个杀体农向业其害他虫个
体
,接受信息的个体产
生发出某种信息,这种现象叫为
观看录像:群体生活的蚂蚁 1.注意录像片中蚂蚁群体中有 哪些成员,它们的形态怎样?
分别行使什么样的职能?组卷网 2.这段录像说明群体生活的动物
具有什么特征?
蚂蚁的群体生活&
白蚁的群体生活
&
工蚁 兵蚁 雄蚁 蚁后 –工蚁有雄性的,也有雌性的,但都不能生育。工蚁
没有通信,动物的个体间就无法取得 联系。对群体生活的动物来说,孤立的个 体取食和御敌都很困难,不同性别交配繁 殖也将受到影响。
动物的信息交流
黑长尾猴发现敌害时如何传递信息?
蜜蜂怎样传递信息?&
雌蛾
特殊气味的 挥发性物质
性外激素
雄蛾
人工合成性外激素
诱杀 干扰
农业害虫 雌雄虫之间通讯
蚂蚁怎样通讯?&
在自然界,生物之间的信息交 流是普遍存在的。正是由于物质流、 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存在,生物之间 的联系错综复杂,生物与环境才成 为统一的整体。
课堂练习
1、下列属于社会行为的是( C)
地理 中图版 必修一 大气热力状况 ppt课件

的反射作用强的原故)
2020/12/27
16
5、在晚秋和寒冬,为什么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
(因为晴朗的夜晚,天空少云或无云,大气逆 辐射弱,地面辐射的热量散失多,所以晚秋或 寒冬晴朗的夜晚地面气温很低,容易出现霜冻)
6、在寒冬,为什么人造烟幕能起到防御霜冻的作用?
(人造烟幕能增强大气逆辐射,减少夜晚地面辐 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所以可防 御霜冻)
2020/12/27
5
太阳辐射
(紫外区,可见光区,红外区;太阳辐射能
主要集中在可见光区)
太阳辐射主要是短波辐射
(太阳温度高,辐射中最强部分为可见光部分,波长短)
2020/12/27
6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
参与 的大气成分:云层、较大尘埃
特点:无选择性
云是白色的原因?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
3、为什么晴朗的正午天空呈蓝色,早晚呈红色?
(正午太阳高度大,穿过路程短,仅蓝光被散射掉,
因南而天空呈蓝色;早晚阳光斜射,穿过路程长,短
波各色光皆被散射,剩下红光投射地面,阳光红似火, 地平线附近的天空呈红色霞光) 4、为什么赤道地区终年太阳高度较大,但它并不是
全球太阳辐射强度最大的地区?
(赤道地区空气对流旺盛,多云雨,云量多,大气
2020/12/27
18
大气保温效应的成因:
1、大气的 选择吸特收性 (1)对 太阳辐射能吸力收很差,从而使大部 分太阳辐射能够 透过大气到达地面。
辐 射
收
气
大气 增温
大
辐 射
气
逆
辐
射
地面增温
面
13
大气的热力作用对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1、大气的热力作用,减少了气温日较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气 上界
月球
地球
1
阅读教材中“全球热量平衡”的内容, 思考下列问题: 1、全球热量平衡是指什么? 热量收支平衡
2、全球热量平衡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什么 影响? 使全球的平均气温比较稳定 3、人类活动对全球热量平衡产生了怎样的影 响?
使地球的热量收支失去平衡, 导致全球变暖
根据所学知识解释自然现象:
大气热力状况
知识要求: 1、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
气的温室效应。 2、了解全球热量平衡。
能力要求: 读图、绘图分析大气热力作用形成过
程的能力。
德育要求: 1、认识大气热力作用对地球生态系统的
影响。 2、增强环保意识和全球意识,认识到人
类活动对全球热量平衡的影响。
地球上的能量源泉是: 太阳辐射
大气通的过热以力上作的用学习大,气你对太学阳到辐了射什的么削?弱作用
大气的保温效应
吸收作用
反射作用
削弱作用
散射作用
保温效应
直接
太阳辐射 热源 地面 大气逆辐射 大气
宇 宙 空
直接 间
地面辐射
热源
大气的热力作用对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1、大气的热力作用,减少了气温日较差
2、大气的保温效应,形成了适宜生命的温度条件 仅从大气的热力作用,说明为什么地球表面
读右图回答:
1、图中A、 B、C分别表示 什么?太阳辐射 能主要集中在哪 两个部分?
(A为紫外区,B为可见光区,C为红外区;主要集中在 可见光区和红外区)
2、太阳辐射为什么属于短波辐射?
(太阳温度高,辐射中最强部分为可见光部分,波长短)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
高 层 大 气
平 流 层
对 流 层
地
思考:1、从臭氧、
辐
射
地
大气吸收
大 气
面
辐
吸
射
射向宇宙空 间
大气上界
大 气 吸 收
收
地面增温 “太阳暖大地”
射向地面 地面
“大气还大地”
“大地暖大气”
A A2
A1
B2 C2
B C1
读左图,回答问题:
1、A、B、C中表示短波辐射 是 ( A ) ,表示长波辐 射的是( B、C ) 。
2、A1小于A的原因是 (大气对
B1
温度的昼夜变化不像月球那样明显?
夜间,地面辐
白达气天地温射量辐,面不射绝 又大 的 会还大 被气 太 太给部 大削 阳 高地分 气弱 辐面热逆了射,到, 使气温不致降 得过低
夜效月白阳温应间面天辐度,由温,射升月于度由的得球没骤于削很表有降没弱高面大,有 作 ,辐气气大 用 气射的 温气 , 温强保 很对 月 很烈温 低太 面 高,
7、某地昨天为晴朗的天气,今天为多云的天气,仅从 大气的热力作用分析,哪一个气温日较差小?为什么?
(今天;多云天气,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 作用强,气温不会太高,夜晚,大气逆辐射作用 强,气温不会太低)
再见
复习提问:
植物体向大气散发水蒸气的现象 叫蒸腾。植物蒸腾散
水的主要器官是叶 ,所散失的水是通过根
特点: 无选择性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
参与的大气成分: 空气分子和微小尘埃
特点:具有选择性 波长越短越容易被散射
大气削弱作用与纬度
纬度低—太阳高度 大—经过的大气路 程短—大气削弱少
纬度高—太阳高度 小—经过的大气路程 长—大气削弱多
大
气
上 界
地球
作用 参与作用的 波长范围 形式 大气成分
吸收 臭氧(平流层) 紫外线
(赤道地区空气对流旺盛,多云雨,云量多,大气的 反射作用强的原故)
5、在晚秋和寒冬,为什么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
(因为晴朗的夜晚,天空少云或无云,大气逆 辐射弱,地面辐射的热量散失多,所以晚秋或 寒冬晴朗的夜晚地面气温很低,容易出现霜冻)
6、在寒冬,为什么人造烟幕能起到防御霜冻的作用? (人造烟幕能增强大气逆辐射,减少夜晚地面辐 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所以可防 御霜冻)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表现形式: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
阅读教材中“大气的保温效应”内容, 思考下列问题:
1、地面辐射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它是长 波辐射?
2、为什么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
3、大气辐射是如何形成的?
4、什么是大气逆辐射?它有什么作用?
5、综上所述,大气的保温效应是如何产生 的?
大气保温效应的成因:
1、大气的 选择吸特收性
(1)对 太阳辐射能吸力收很差,从而使大部
分太阳辐射能够
透过大气到达地面。
(2)对 地面辐射能吸力收很强,从而使地 面辐射放出的热量绝大部分 截留在
大气中。
2、 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这
在一定程度上
补偿的了热地量面辐射损失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太
阳
1、日出前的黎明、日落后的黄昏,以及阴天,天空 为什么仍是明亮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
2、为什么白天多云,气温比晴天低,夜间多云,气 温又比晴天高?(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夜间 3、为什么晴朗的大正气午逆天辐空射呈作蓝用色强,)早晚呈红色?
(正午太阳高度大,穿过路程短,仅蓝光被散射掉, 因而天空呈蓝色;早晚阳光斜射,穿过路程长,短波 各色光皆被散射,剩下红光投射地面,阳光红似火, 地平线附近的天空呈红色霞光) 4、为什么赤道地区终年太阳高度较大,但它并不是 全球太阳辐射强度最大的地区?
二氧化碳和水汽的
吸收作用,可知大
气吸收具有什么特 性?(选择特性)
2、为什么大气直
接吸收的太阳辐射
能量是很少的?
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 (大气对太阳辐 射中能量最强的
二氧化碳、水汽吸收 红外线
面
可见光吸收得很 少,大部分 可见
光能够透过大气 到地面)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
层)
红外线
波长范围
吸收强烈,有选 择性,大部分可 见光可穿透
反射
云层、尘埃
散射
空气分子、 微小尘埃
各种波长同 样被反射
蓝色光最 易被散射
无选择性,反 射光呈白色
向四面八方散 射 ,有选择性
假如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定 为百分之百,而实际上最后到达地 球表面的太阳辐射却只有百分之四 十七,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C
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具体
表现为(吸收)、(反射)、
( 散射 ), A2更小的原因
是( 大气吸收有选择性,对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可见光
却吸收得很少 )。
3、C1表示( 大气吸收地面辐射 ),C1>A2说明了 ( 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 )。
4 、B1称为( 大气逆辐射 ),有霜的夜晚B1(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