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范大学2012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培养方案(师范类)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培养方案(师范类)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培养方案(师范类)一、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毕业后能在教育、经济和金融等部门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或继续攻读硕士学位的应用型人才。

(二)基本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接受数学模型、计算机和数学软件方面的实践训练,具备科学研究、教学、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和较强的更新知识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 具有比较扎实的数学基础,接受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初步掌握数学科学的思想方法;2. 具有运用数学知识建立数学模型以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和进行数学教学的能力;3. 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包括常用语言、工具软件及数学软件),具有编写简单程序的能力;4. 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5. 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素养,了解教育法规,掌握并能初步运用教育学、心理学以及数学教育学的基本理论,了解教育(包括数学教育)研究发展的新成果和新动向,掌握数学教学的基本方法、规律和技能,具有基本的教育教学能力、教育管理能力、教育教学研究能力;6. 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和创业能力,在毕业后能够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成为教育领域的合格人才。

二、主干学科数学三、主要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近世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实变函数、数值分析、中学数学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

四、主要实践性环节军训、生产劳动、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普通话训练、学术与科技活动、课程设计及实验、专业实践、毕业实习及社会调查(实践)、毕业论文(设计)等。

五、修业年限标准学制:4年;弹性学制,3-6年。

六、授予学位理学学士七、学分要求本专业学生须修满183学分方可取得毕业资格,其中课堂教学134.5学分,实践课48.5学分。

(一)课堂教学学分要求:1.公共课(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公共基础课、文化素质教育课)需修满50学分。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通过全面系统地学习数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数学工具,掌握数学的基本分析方法和结论,培养学生具备独立发展的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具有应用数学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将数学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数学支持和指导。

培养学生具有教师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能够承担数学教育研究工作,并能够在中小学数学教育中授课和指导学生。

二、培养内容1.数学基础知识:学生需要掌握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学分析等基本数学理论和方法,了解数学领域的前沿研究动态和应用。

2.应用数学实践能力:通过数学实践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数学建模的基本思维方法和技巧。

3.教学能力:学生需要学习教育学基础知识和教育心理学基本原理,掌握数学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的方法和技巧,具备良好的教学实践经验。

4.科研能力:学生需要了解数学学科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问题,培养科学研究的基本思维和方法,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技能,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

5.实习实践:通过校外实习和实践活动,学生需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中小学数学教育实践,参与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提高教学能力和实践经验。

三、培养模式1.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的重要途径。

教师采用讲授、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践实习:学校将提供校外实习和实践机会,让学生参与到实际教学活动中,提高教学实践能力和实践经验。

学生还可以参加数学竞赛、学术研讨会等活动,锻炼科研能力和科学思维。

3.教育实习:为了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学校将组织学生进行教育实习。

学生将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进行中小学数学教育实践,参与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锻炼教学能力和教育素养。

四、评估方式1.学业成绩考核:每门课程都设有考试和平时成绩,按照教学大纲和要求,评定学生的学业水平。

2.实习实践考核:根据学生的实习报告、实践成果和教师评价,对学生的实习实践能力进行评估。

广西师范大学2012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广西师范大学2012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广西师范大学2012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小组负责人(签章):钟祥贵审订人(签章):张军舰一、专业代码、名称(一) 专业代码:070101(二) 专业名称:数学与应用数学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数学科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方法以及良好的数学思维素质,具备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受到科学研究和数学教学技能的初步训练,能在科技、教育和经济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工作或在生产经营及管理部门从事实际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并为更高层次的研究生教育输送合格人才。

三、专业培养特色和具体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思想,接受数学模型、教师技能、计算机软件和数学软件方面的基本训练,使之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初步具备科学研究、教学、解决实际问题及开发软件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 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受到比较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初步掌握数学科学的思想方法;2. 具有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建立数学模型的初步能力,了解某一应用领域的基本知识;3. 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包括常用语言、工具及一些数学软件),具有编写简单应用程序的能力;4. 了解数学科学的某些新发展和应用前景;5. 具有数学教育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国家教育的有关政策和法规,受到一定的数学教学和教师技能的实际训练,具备从事数学教学的初步能力。

6. 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及一定的科学研究和教学能力。

四、学制和修业年限(一) 学制:标准学制为4年,实行弹性学制和学分制管理。

(二) 修业年限:可在3-6年内完成学业。

五、专业所属学科门类及相近专业(一) 所属学科门类:理学数学学科(二) 相近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六、专业主干(核心)课程数学分析(1-4),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1-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近世代数,实变函数,大学物理,复变函数,拓扑学,常微分方程。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模板】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模板】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2版)一、专业代码、专业名称、修业年限、授予学位专业代码:070101 专业名称:数学与应用数学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理学学士二、培养目标及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数学及数学教育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技能,经过数学研究和数学教育研究的训练,初步具备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在中学从事数学教学及研究和教育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1.知识掌握数学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了解数学学科前沿信息和发展动态。

了解与所学专业相关的一般知识,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具有独立获取信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及开拓创新的精神,具备从事中学数学教育工作的能力和适应相邻专业业务工作的基本能力与素质。

2.能力具有一定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阅读能力,并能在日常工作和社会交往中用英语进行有效交际。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具有现代教育观念,掌握一定的教育理论和方法,具备较好的育人素质和各种师范技能,具备基本的教育教学设计、教育组织管理能力,教育科研能力, 并有较强的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及计算机辅助教学能力,能适应未来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

3.素质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职业素养,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具有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团队意识和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献身的精神。

三、学科领域及专业主干课程学科领域:数学专业主干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常微分方程、复变函数、实变函数与泛函分析、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初等数论、教育学、心理学、中学数学教学论、点集拓扑、近世代数、微分几何等。

四、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及第二课堂主要实践教学活动包括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毕业论文等。

第二课堂活动包括数学软件学习竞赛、数学建模竞赛、师范技能竞赛、高等数学竞赛等。

本专业实践教学学时比为36.1%。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Word行业资料分享--可编辑版本--双击可删====专业代码:B0411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师范类)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高数学和教师素质,具有具备数学科学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数学知识和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等知识,初步具备应用数学研究能力及教学技能,能够从事数学教学研究工作以及相关领域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通过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计算机应用和外语基础知识,受到数学思维训练,掌握数学和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和运用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初步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思想方法,其中包括数学建模、数学计算、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基本能力;2、有良好的使用计算机的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程序编写,掌握数学软件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能够对教学软件进行简单的二次开发,并能通过相应的等级考试;3、了解近代数学的发展概貌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了解数学科学的若干最新发展,数学教育领域的一些最新成果和教学方法,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学习文理渗透的课程,获得广泛的人文和科学修养;4、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并有一定的科研能力;5、掌握一门外语,具有阅读本专业外文期刊的能力,并能通过相应的等级考试;6、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班级管理能力,具备良好的教师职业素养和从事数学教学的基本能力。

熟悉教育法规,掌握并初步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以及数学教学理论;7、并通过教育理论课程和教学实践环节,形成良好的教师素养。

培养从事数学教学的基本能力和数学教育研究、数学科学研究、数学实际应用等基本能力。

三、主要课程空间解析几何、数学分析、高等代数、常微分方程、大学物理、抽象代数、高等几何、概率论、数理统计、复变函数论、实变函数论、教育学、心理学、数学教育学等。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师范)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师范)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师范)一、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一)培养目标主要培养具有高尚的师德修养、扎实的专业基础、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人文和科学素养、健康的体魄、较好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和拓展潜力、乐教适教、适应基础教育要求的合格师资,同时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自主学习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品德素质:热爱祖国和教育事业,拥有作为合格公民的基本意识和道德修养;具备奋发进取、乐于奉献、敬业求真、爱人向善、合作尚美的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身心素质: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卫生习惯;具有敏锐的心灵感悟力、稳定的情绪控制力、良好的人际协调与心理承受力。

知识素质:具备一定的语文、物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空间解析几何、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概率统计等数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等初步科学研究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能力素质:具有教学活动的基本体验,掌握扎实、有效的教学实践技能,具备较强的中学数学教学工作适应能力;具有在自主学习与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开展研究性教学、进行教学反思的能力;培养终身学习的意识,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并具有一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胜任班主任工作的能力和教学管理的能力;掌握现代教育理念和教育技术,能够从事中等学校的数学教学和开展课外科技活动的基本能力。

审美素质:具有较好的审美情趣,并有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在对美的感受中形成健康的生活情趣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学制与学位学制:基本学制四年(弹性学制3-6年)授予学位:理学学士三、毕业条件本专业学生需修满170学分(见下表)并通过教育专业基本技能测试(具体测试项目见附件)准予毕业;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师范类本科)一、培养目标与规格(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数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方法,以及良好的数学思维素质,并掌握现代数学教育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的中等学校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教育管理人才,并为更高层次的研究生教育输送优秀人才。

(二)培养规格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以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教育事业,具有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思想道德素质。

2、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和较宽的数学知识面,了解数学科学发展的趋势,具有良好的数学思维素质:空间想象力、逻辑推理力、抽象思维力及思维的敏感性和发散性等,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

3、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具有独立从事教育、教学研究的基本能力,有一定的心理辅导能力及班级的组织管理能力。

4、具有运用计算机网络获取信息、整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能阅读、翻译初等数学文献,具有初步的撰写数学论文、数学教育教学论文的能力。

5、具有专业以外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宽厚的文化修养和高尚的审美意识及能力。

6、具有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

二、主干学科及主要课程主干学科为数学。

主要课程有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普通物理、数学教学论、常微分方程、概率统计、近世代数、微分几何和复变函数等。

三、课程设置及学分安排课程体系采用“平台+模块”结构,学生只能从两个限选模块中择其一修读。

课程类型课程名称学学时数各学期及周课时数备分合计理论实践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注必修课公共必修课国防教育军事理论与训练 2 2周2周√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含廉洁修身)4 64 48 16 3+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 48 48 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6 96 72 24 4+2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32 32 2形势与政策 2 3636 √√√√√√专题讲授语言与技能课大学英语I-IV(含口语与写作)14 224 224 4 4 3 3大学计算机基础 2 32 16 16 2计算机应用技术 3 48 16 32 3健康与心理教育 1 16 16 1大学语文 2 32 32 2毕业生就业指导 1 16 16 1体育体育(含选修) 4 128 128 2 2 2 2教育理论与教师职业技能课教育学 3 48 48 3心理学 3 48 48 3教学艺术论 1 16 16单周学校心理辅导 1 16 16双周现代教育技术 2 32 32 2教师口语 1 16 16 1汉字与书法 1 16 16 1专业必修课公共必修课小计57 964876 8810 13 10 17 5 3 0 0 教育实习8 8周8周8周毕业论文(设计)8 8周8周8周数学分析14 285 285 6 6 6高等代数9 170 170 5 6解析几何 4 68 68 5近世代数 4 68 68 4常微分方程 4 68 68 4课程类型课程名称学分学时数各学期及周课时数备合计理论实践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注必修课专业必修课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5 85 85 5复变函数 4 68 68 4数学教学论 4 68 51 17 4大学物理及实验(1) 4 68 51 17 4专业必修课小计68 948 914 3416 12 14 4 9 4 0 0 必修课合计125 1912 1790 12226 25 24 21 14 7 0 0选修课专业限选课实变函数 3 51 51 3 3 数学教育模块选6门(2+4)大学物理及实验(2) 3 51 34 17 3数值分析 3 51 34 17 3 3数学建模 3 68 51 17 4高等几何 3 51 51 3 3组合数学 3 51 51 3 3 初等数学研究 3 51 51 3初等数论 3 51 51 3 3最优化方法 3 51 51 3 3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3 51 34 17 3 3实变函数 3 51 51 3 3应用数学模块选6门(2+4) 大学物理及实验(2) 3 51 34 17 3数值分析 3 51 51 3 3数学建模 3 68 51 17 4偏微分方程 3 51 51 3 3应用回归分析 3 51 51 3 3最优化方法 3 51 51 3 3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3 51 34 17 3 3组合数学 3 51 51 3 3 应用多元统计 3 51 34 17 3 3专业限选课小计18 323 255 68 0 0 0 7 6 12 0 0专业任选课微分几何 3 54 54 6 任选4门运筹学 3 54 54 6数学史 2 36 36 4 4 数学教育技术 2 36 27 9 4 4 竞赛数学 2 36 36 4 4数学实验 2 36 27 9 4 4 数学分析选讲 2 36 36 4 4高等代数选讲 2 36 36 4 4 泛函分析 2 36 36 4 4拓扑学 2 36 36 4 4 专业任选课小计9 162 144 18 0 0 0 0 0 0 18 18公共任选课全校公共任选课(客家学模块必选一门)8 128 128 2 2 2 2任选4门选修课合计35 613 536 77 0 0 2 9 8 16 18 18总计1602525231720826 25 26 30 22 23 18 18七、教育活动时间分配周数项 目一 二三四总 计 1 2 3 4 5 6 7 8 202020 2020 2020 20160授课(含实践/作业)13.5 17 16.5 17 16.5 17 8.5 8 114 复习考试 3 3 3 3 3 3 3 3 24 教育见习 1 教育实习 8 8 毕业论文(设计)8 8 校运动会 0.5 0.5 0.5 0.5 2 入学教育 军事理论与训练 毕业教育 1 21 4寒假 5 5 5 5 20 暑假 777728 合计52525252208八、主要课程简介数学分析内容提要:函数,极限理论,一元及多元微积分的基本理论,数项及函数项级数,幂级数,富里叶级数,重积分,曲线,曲面积分,广义积分等。

2012版数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版2014.7)

2012版数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版2014.7)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070101)一、专业介绍中国的第一个大学数学系是在1913年京师大学堂算学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历经调整、发展、改革,尤其是1990年“兰州会议”之后,我国数学专业的教学改革和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1998年,教育部调整了数学学科专业的数量与名称,明确规定了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我校1978年设置数学教育(专科)专业,2004年开设了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注重数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侧重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相融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现设有教师教育、应用统计、信息技术3个培养方向。

本专业拥有一支职称结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合理、业务过硬、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具有良好的实践教学条件和丰富的教学资源,除与学校共享图书馆的图书资料外,还拥有本专业资料室,可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

本专业以“培养教师教育、应用统计、信息技术方面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专业建设目标,搭建通识教育实践平台、专业教育实践平台和综合素质教育实践平台,把基本技能、专业技能、职业技能、创新能力的培养系统化、标准化、课程化,实现课程建设与技能培养、技能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有效对接,加强校企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有序构建了“以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立足衡水,适应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需求,具有良好的数学素养,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可持续发展的专业能力,系统掌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并接受数学模型、数学和统计软件方面的应用训练,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学生毕业后能在中小学、教育机构等从事数学教育教学,或在行政企事业单位从事统计调查、统计信息管理、证券投资分析,或在IT业从事软件开发与测试等工作。

三、培养规格(一)知识结构1、能较熟练地阅读、翻译本专业的外文资料,掌握中外文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师范大学2012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制订小组负责人(签章):钟祥贵审订人(签章):张军舰
一、专业代码、名称
(一) 专业代码:070101
(二) 专业名称:数学与应用数学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数学科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方法以及良好的数学思维素质,具备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受到科学研究和数学教学技能的初步训练,能在科技、教育和经济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工作或在生产经营及管理部门从事实际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并为更高层次的研究生教育输送合格人才。

三、专业培养特色和具体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思想,接受数学模型、教师技能、计算机软件和数学软件方面的基本训练,使之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初步具备科学研究、教学、解决实际问题及开发软件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受到比较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初步掌握数学科学的思想方法;
2. 具有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建立数学模型的初步能力,了解某一应用领域的基本知识;
3. 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包括常用语言、工具及一些数学软件),具有编写简单应用程序的能力;
4. 了解数学科学的某些新发展和应用前景;
5. 具有数学教育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国家教育的有关政策和法规,受到一定的数学教学和教师技能的实际训练,具备从事数学教学的初步能力。

6. 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及一定的科学研究和教学能力。

四、学制和修业年限
(一) 学制:标准学制为4年,实行弹性学制和学分制管理。

(二) 修业年限:可在3-6年内完成学业。

五、专业所属学科门类及相近专业
(一) 所属学科门类:理学数学学科
(二) 相近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
六、专业主干(核心)课程
数学分析(1-4),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1-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近世代数,实变函数,大学物理,
复变函数,拓扑学,常微分方程。

(除列举之外,要求在课程设置计划表中同时用“*”标注)
七、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包括课堂实验教学、教育见习、教育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军事训练(含军事理论)、公益劳动、社会调查、技能训练和科研训练等内容。

在按照教育部或者学校的要求基础上,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课堂实验教学
主要课堂实验有《常用统计方法》、《多元统计方法》、《运筹学》、《数学实验》、《C语言》、《计算机辅助教学》等实验。

前两门实验教学要求学生能熟悉SPSS等统计软件的使用方法及处理数据的技巧,能够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有关理论应用于实践;培养其数据处理、统计方法的运用以及科学研究的本领。

中间三门实验教学要求学生通过这些实验能理解运筹学等数学领域中常用数学模型的建立、算法求解和结果分析;为学生学习其它相关专业课程提供有关系统决策和数学建模的基础知识,同时也为学生今后从事工程实践和科学研究打下良好基础。

最后一门实验课程要求学生通过这些实验能够为使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做好前期准备,为今后从事教学工作打信息技术基础。

(二)专业见习
专业见习一般包含参观见习、社会调查、教育见习等活动。

通过参观见习,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力,形成并提交个人职业生涯规划;通过调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专业知识进行相关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分析,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通过在教育见习中观摩优秀教师的教学,亲身体验并掌握教师技能,重点体会自己与优秀教师在处理教学内容,重难点的把握上的区别,着重在于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为独立授课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 教育实习
教育实习要求学生熟悉、了解中学教育和教学的实际,把握目前中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动向,熟悉中学教育教学工作,巩固学生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实践技能,培养其能够独立地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增强学生对中学数学教育工作的适应,并实现由在校生到社会人的基本过渡。

具体工作是要了解实习学校工作,观摩教学和班级管理等活动;了解实习学校、实习班级、实习学科、教研组等基本情况;了解各种规章制度;观摩实习学校的集体备课、示范课、班主任的教育活动;参与实习学校数学学科教学和班级管理等活动。

(四) 毕业论文(设计)
毕业论文(设计)要严格按照《广西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规定》执行,加强指导教师及学生选题情况、指导教师资格、指导教师指导学生人数、论文(设计)的题目;论文(设计)的规范情况,包括论文(设计)的装订、论文(设计)的书写格式、相关表格的填写;毕业论文(设计)的答辩等环节的管理与检查。

(五) 技能训练
教师技能训练要求学生首先能流畅书写规范的粉笔字、能顺畅利用普通话表达、会编写规范的教案,试讲时具备良好的教姿、教态和语言表达能力,能完整的讲授一节课;其次要求熟悉微格教室设备的使用,初步掌握数学教学语言技能、板书技能、导入技能、数学概念讲解技能、数学定理讲解技能、数学习题讲解技能、提问技能、结束技能、演示技能、教师行为变化技能、媒介变化技能;最后要求能精心设计一堂课,从课堂组织、板书、语言表达等教师技能方面基本达到一个合格教师的水平和能力。

(六) 科研训练
科研训练主要是借助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学校创新杯、教师科研项目以及一些社会实践等载体,对学生在数学研究和应用方面加以训练,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基本科研素质和能力。

八、毕业最低学分要求及学位授予学科门类
(一) 毕业最低学分要求:165学分
(二) 学位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九、课程结构与学分分布比例
十、课程设置计划
见附表1。

十一、主要课程简介
包括课程代码、中英文课程名称、学分学时数、主要内容、使用教材、参考书目、考核方式等内容。

详见《主要课程简介》部分。

(主要课程简介以单独文档的形式报送,以便于印制单行本。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