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复习知识要点

合集下载

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知识要点

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知识要点

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知识要点第一单元水●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水蒸气,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到的气休,水可以通过蒸发变成水蒸气。

●水是一种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

水蒸气是气态的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存在于空气之中。

冰是一种固态的水,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冬季的雪也是固态的冰。

●水在玻璃上渐渐不见,变成了种无色、无味、透明的物质,这种物质就是水蒸气。

●水蒸气就在我们周围的空气!液态的水变成了气态的水蒸气,这就是水的蒸发现象●水和水蒸气都是无色、无味、透明的,只不过水是液体它看得见、摸得着,而水蒸气看不见、摸不着.●水沸腾时水受热超过一定温度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的过程中水的温度不再发生变化。

●一般说水的沸点通常是100℃,而不是说水的沸点就是100℃。

●环境温度高于0℃,冰开始融化。

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 热量是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测量水温的方法:手拿温度计的上端,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内底与壁,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在液面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读数时温度时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水沸腾的温度是100℃,沸腾过程中水温保持在100℃不变。

●水变成水蒸气体只会大大增加。

●使用酒精灯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其他酒精灯,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灯帽盖上,不能用嘴吹。

加热后的烧杯、三脚架在想当长一段时间内仍然很烫,不能用手触摸。

●水温在O℃或0℃以下,水就会结冰,体积增大。

同样,当温度上升到0℃以上,冰就会融化成水,体积减少。

●固态的冰、液态的水、气态的水蒸气,是水的三种存在形态,都是无色、无味、透明的。

在一定条件下,冰、水、水蒸气可以互相转化。

●水有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状态。

三种状态可以相互转化。

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

水蒸气是看不见的,我们周围的空气中也有水蒸气。

水蒸气遇冷会变成水,这个过程叫凝结。

水蒸气是可以流动的,没有固定体积与形状。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知识点(预习复习)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知识点(预习复习)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知识点(预习复习)第一单元植物1、我看到了什么1、(看)、(听)、(摸)、(问)、(量)、(闻)等方法都是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

2、(放大镜)是用来进行科学观察的一种工具。

2、校园的树木1、大树生长都需要的条件有(阳光)、(水)、(空气)。

2、大树的特征可以用树的(高矮)、树冠的(形状)、树干的(粗细)、树皮的(样子)和树叶的样子等来描述。

3、一棵大树可以分成三部分(树冠)、(树干)和(树根),树冠的形状可以分为:(三角形)、(圆形)、(半圆形)和(扇形)等几种。

4.用(图画),(拓印作记录),(搜集一些实物标本),都是我们观察、描述树木时可以使用的方法。

5、不同的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答:树的相同之处:(1)他们都长在泥土里;(2)生长都需要阳光、水、空气;(3)都有树干、树冠、树叶;树的不同之处:(1)树冠有大小;(2)树干有粗细;(3)有的树皮光滑,有的粗糙;(4)结的果实不一样;(5)叶片不一样。

6、远远看去,一棵大树的形状是怎样的?有哪些部分组成的?答:从远处看树木,看到的树的整体形态,一般树的形状有树冠,树干,树根组成,从近处观察树的各个部分,一般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部分。

7、拓印树皮图案的方法?答:把白纸紧压在树干上,先用手指在纸上反复按压,在平捏蜡笔在纸上涂擦,使凸起的部分染上颜色。

9、我观察的大树:我观察的大树它有五层楼那么高,树干很粗,用双臂刚好抱住。

树皮是银灰色的,摸上去有些粗糙,树枝上还有几只小鸟在鸣叫。

树叶的形状像个爱心,闻起来没有任何味道。

这是一棵杨树,已经在学校里生长了十几年了。

3、大树和小草1、像樟树茎一样的茎叫(木质茎)。

像狗尾草一样的茎叫(草质茎)。

2、我知道树是(木本植物),草是(草本植物)。

3、在校园、田野、路旁、果园中都能找到狗尾草,它是一年生杂草,全国各地都有分布。

它的果实串毛茸茸的,很像狗尾巴。

4、你知道哪些小草的名字?答:狗尾草、蒲公英、车前草、含羞草,指甲草等。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全套复习知识要点梳理与资料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全套复习知识要点梳理与资料

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知识要点第一单元水一、填空题1、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有固定的(体积),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固定的(体积),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也没有固定的(体积)。

2、我们用湿布擦黑板,一会黑板就(干)了,这时黑板上的水都上(蒸发)掉了。

3、我们不停地给杯子里的水加热,当水的温度上升到(100℃)以上时,水就(沸腾)了,也就是水变成了(水蒸气),它的体积会(增大)。

4、水结冰的温度是(0℃)以下,这个温度也叫(冰点)。

水结冰后由(液态)变成(固态)。

5、取一小块冰放入试管中,把试管浸在热水里,我们发现冰慢慢地在(融化),它又变成了(水)。

冰融化成水,这是水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6、在生活中,我们经常把食盐和红糖放人水中,食盐和红糖会(溶解)在水中。

7、加快溶解的方法有:(1)给溶解的物质不断(加热)。

(2)不断用小棒(搅拌)溶解的物质。

8、做分离食盐和水的实验时,将盐水溶液倒入(蒸发皿),放在三脚架上(加热),边加热,边(搅拌)。

当有白色颗粒出现时,(熄灭)火焰,用余温将白色颗粒慢慢(烘工)。

9、橡皮泥、纸和水变化的相同点是:它们本身(物质)无变化,只是物体的(形状)发生了变化。

10、生活中大部分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将一个压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乒乓球会(鼓起来),这正是利用了物体的这个性质。

11、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个部分,(外焰)的温度最高,内焰其次,焰心的温度最低。

12、点燃酒精灯时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决(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为另一个酒精灯点火。

加热完毕需要熄火时,可用(灯帽)盖灭,盖灭时需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绝对禁止用(嘴)吹灭火!13、量温度时温度计不要碰到(烧杯壁)。

14、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 (吸收热量)。

15、像现在大家做好的盐水已经不能再溶解食盐了,这样的溶液叫做(饱和溶液)。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期末复习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期末复习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期末复习第一单元水1.水是我们身边最常见的(液体)。

它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

2.水又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很多物质都能溶解在水里、正是由于水具有这种特性,动物、植物和人类才能够生存在地球上3.用湿布擦黑板,水会变成水蒸气。

生活中变成水蒸气的现象有:水洼干了、煮食物时水烧干了、衣服晾干了5.如果我们不停地给杯子里的水加热,水就会沸腾了。

6.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大大增加。

7.温度计100℃是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基础规定的。

8.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以下问题:(1)一定要在老师的指导下使用酒精灯。

(2)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然其他酒精灯。

(3)燃灭酒精灯时要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

(4)加热后的烧杯、三脚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然是很烫的,不要用手触摸。

9.如果一直让水的温度下降,那么水就会结冰。

10.水和冰的相同点:都是无色、无味、透明的物质。

不同点:冰坚硬、光滑、有固定形状,是固体;水柔软,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是液体。

11.如果给冰进行加热,那么冰会融化成水12.冰是固态的水,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冬季下的雪也是固态的水。

13.水是液态,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

14.水蒸气是气态的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存在于空气中。

15.在不同的条件下,冰融化的快慢不同。

16.在生活中我们经常把食盐和红糖放入水中,食盐和红糖会溶解在永中。

17.小苏打、碱、味精都能溶解在水中。

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可能不一样。

18.在探究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可能不同的实验中,食盐和小苏打要一份一份地加入,同时两个杯中的水也要一样多。

19.我们可以利用加热或搅拌的方法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20.分离食盐和沙,需要用到滤布(或滤纸)。

21.生活中大部分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1、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水蒸气,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存在于空气中。

蒸发(吸收热量)水水蒸气凝结(放出热量)2、水加热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逐渐有气泡产生,水量减少;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标准大气压下,沸腾时的温度为100摄氏度,杯底气泡从下至上不断变大,到达水面破裂,水面上冒白气,烧杯内壁出现小水珠,水量减少。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二单元复习资料第一单元植物1〔看〕、〔听〕、〔摸〕、〔问〕、〔量〕等方法都是科学观察的根本方法。

2在观察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表达〕、〔讨论〕、〔记录〕等学习方法。

3全面的观察一棵大树或一个物体,我们可以用眼睛看,用手摸,用鼻子闻,用耳朵听,用笔记录,还可以用测量工具来测量。

4在写观察记录时,要注意写清:1.要写出观察的时间、地点、小组成员。

2.要按观察的顺序来记录。

3.最好贴上收集到的实物标本5拓印树皮的方法是:1把白纸紧压在树干上,2先用手指在纸上反复按压3再平捏蜡笔在纸上涂擦,使凸起局部染上颜色。

6科学家的工作顺序。

〔1〕提出问题〔2〕作出猜想〔3〕寻找证据〔4〕得出结论大对与小草1大树的整体形态一般由〔树冠〕、〔树干〕、〔树根〕组成,器官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局部。

2大树的特征可以用树的〔高矮〕、树冠的〔形状〕、树干的〔粗细〕、树皮的〔样子〕与树叶的〔样子〕等来描述。

4木质茎:木质部兴旺,支持力强的茎。

像松树茎一样的茎叫木质茎。

5草质茎:木质部不兴旺,支持力弱的茎。

像狗尾草一样的茎叫草质茎6一年生:一个生长季节内完成生活周期的,即当年开花、结果后枯死的植物。

7多年生:能生活两年以上的植物。

8小草与大树一样,具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

9大树与小草之间的不同点是:1植株的高矮不同,大树高、小草矮2茎的粗细不同,大树粗、小草细;3茎的质地不同,大树是木质茎、小草是草质茎;4大树是木本植物,小草是草本植物;5寿命不同,大树多年生寿命长、小草寿命短。

10大树与小草的共同点是:1都生长在〔土壤〕中,2都有〔绿色〕的叶,3都会〔开花结果〕,4都需要〔水分〕、〔阳光〕、〔空气〕。

与〔营养〕草本植物与木本植物1草本植物:植物体木质部较不兴旺至不兴旺,茎多汁,较柔软的植物。

2木本植物:植物体木质部较兴旺,茎坚硬,多年生的植物。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知识点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知识点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知识点第一单元植物一、我看到了什么1.(看)、(听)、(摸)、(问)、(量)、(闻)等方法都是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

2.(放大镜)是用来进行科学观察的一种工具。

二、校园的树木1.大树生长都需要的条件有(阳光)、(水)、(空气)。

2.大树的特征可以用树的(高矮)、树冠的(形状)、树干的(粗细)、树皮的(样子)和树叶的样子等来描述。

3.一棵大树可以分成三部分(树冠)、(树干)和(树根),树冠的形状可以分为:(三角形)、(圆形)、(半圆形)和(扇形)等几种。

4.用(图画),(拓印作记录),(搜集一些实物标本),都是我们观察、描述树木时可以使用的方法。

5.不同的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答:树的相同之处:(1)他们都长在泥土里;(2)生长都需要阳光、水、空气;(3)都有树干、树冠、树叶;树的不同之处:(1)树冠有大小;(2)树干有粗细;(3)有的树皮光滑,有的粗糙;(4)结的果实不一样;(5)叶片不一样。

6.远远看去,一棵大树的外形是怎样的?有哪些部分组成的?答:从远处看树木,看到的树的整体形态,一般树的形状有树冠,树干,树根组成,从近处观察树的各个部分,一般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部分。

7.拓印树皮图案的方法?答:把白纸紧压在树干上,先用手指在纸上重复按压,在平捏蜡笔在纸上涂擦,使凸起的部分染上色彩。

9.我观察的大树:我观察的大树它有五层楼那么高,树干很粗,用双臂刚好抱住。

树皮是银灰色的,摸上去有些粗糙,树枝上还有几只小鸟在鸣叫。

树叶的形状像个爱心,闻起来没有任何味道。

这是一棵杨树,已经在学校里生长了十几年了。

三、大树和小草1.像樟树茎一样的茎叫(木质茎)。

像狗尾草一样的茎叫(草质茎)。

2.我知道树是(木本动物),草是(草本动物)。

3.在校园、郊野、路旁、果园中都能找到狗尾草,它是一年生杂草,全国各地都有分布。

它的果实串毛茸茸的,很像狗尾巴。

4.你知道哪些小草的名字?答:狗尾草、蒲公英、车前草、含羞草,指甲草等。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知识点总结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知识点总结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知识点总结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汇总第⼀单元《⽔》知识点⼀、⽔到哪⾥去了1.⽔是⼀种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定的体积。

2.湿抹布擦⿊板过⼀会⼉⼲了、湿的⼿⼲了是由于⽔蒸发了。

3.常见的蒸发现象有:⽔洼⼲了、⾐服晾⼲了、煮⾷物时⽔烧⼲了等等。

4.杯⼦装⽔后,加上盖⼦和不加上盖⼦相⽐,加盖⼦的蒸发慢,不加盖⼦的蒸发快;放在通风处⽐放在不通风处蒸发得慢;放在阳光下⽐放在阴凉处蒸发得快。

5.⽔蒸⽓是⽓体,它是⽔的⼀种形态,它也是⽔。

6.⽔蒸⽓是⽆⾊⽆味的、透明的、看不见、摸不着。

7.⽔蒸⽓存在我们⾝边周围的空⽓中,不管温度⾼还是温度低,⽔都在不停地蒸发。

8.我们洗澡之后,看到卫⽣间玻璃上的⼩⽔珠不是⽔蒸⽓,⽔蒸⽓是看不见的。

9.⼀杯热开⽔放在桌上,看到上⾯冒着的“⽩烟”不是⽔蒸⽓,⽽是⽔蒸⽓遇冷凝结的⼩⽔滴。

10.我们可以⽤加热、加快空⽓流动的⽅法让⽔蒸发得更快。

11.我们可以像海⽔晒盐⼀样增加⽔与空⽓接触⾯积的⽅法来加快⽔的蒸发。

12.空⽓中的⽔蒸⽓越多,湿度越⼤:⽔蒸⽓越少,湿度越⼩。

13.冬天开空调的时候,⼈们⽤加湿器加快⽔蒸发,增加房间的湿度,14.⽐较⽔和⽔蒸⽓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透明、⽆⾊、没有⽓味、没有味道、会流动、有质量不同点:⽔看得到、摸得到,是液体;⽔蒸⽓看不见、摸不到,是⽓体。

15.不同的天⽓状况,空⽓中的⽔蒸⽓含量不同。

⼆、⽔沸腾了1.不停地给⽔加热,⽔会沸腾。

2.⽔沸腾时,⽔中和⽔⾯上会冒出很多⽓泡。

3.⽔沸腾时,⽔⾯上会看到很多“⽩烟",这不是⽔蒸⽓。

4.⽔变成⽔蒸⽓后,体积会⼤⼤增加。

5.当⽔的温度升⾼到100摄⽒度时,⽔会沸腾。

6.⽔沸腾和蒸发的现象是不⼀样的:⽔沸腾的时候也在蒸发,⽔蒸发的时候不⼀定沸腾。

7.⽔沸腾时,温度达到100摄⽒度,是⾜以烫伤我们的,⼀定要注意安全。

8.温度计100摄⽒度就是以⽔沸腾时的温度为基础规定的。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全)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全)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第一单元植物复习提纲1、(看)、(听)、(摸)、(问)、(量)、(闻)等方法都是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

3、大树的特征可以用树的高矮、树冠的形状、树干的粗细、树皮的样子和树叶的样子等来描述。

5、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是:植株的高矮不同、茎的粗细不同、茎的质地不同、寿命长短不同。

6、大树和小草的共同点是:都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7、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空气)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8、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都有(根)、(茎)、(叶)等器官。

它们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9、水生植物有(水葫芦),(金鱼藻),(水花生),(浮萍)等。

10、水葫芦和狗尾草的相同点: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有(根)、(茎)、(叶);都会(繁殖后代);寿命(短);都是(草本植物)。

12、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

叶片上有(叶脉)。

13、树叶是有(生命)的,要经历叶芽、嫩叶、老叶、枯叶的过程。

14、植物的一生要经历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开花、结果、死亡等过程。

15、能用(测量)的方法比较树叶的大小,能用(数据)记录植物的变化。

16、植物按生存的环境不同,可以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根据茎的不同,可以分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

17、植物的生存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

18、植物的一生是有(生命周期)的,每种植物都有一定的(寿命)。

19、植物的共同特征是: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20、向日葵一生的典型生长阶段是: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枯死。

第二单元动物复习提纲1、动物具有(多样性),动物生存依赖于(环境),不同的环境生长着不同的(动物)。

2、我们观察蜗牛,要注意观察蜗牛的(外形)、(生活)、(运动)、(反应)、(吃食)、(排泄)、(繁殖)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知识要点
吴栋才整理
第一单元植物
1、在一棵大树前我们能看到:树瘤、果实、小动物、鸟巢、小草、藤蔓。

2、树是活的植物,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是有生命的物体。

3、观察的基本方法。

看、听、摸、闻、问、量等
4、树的整体形态一般由:树冠、树干、树根组成。

5、树的器官一般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个部分。

6、观察一棵树的顺序是: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

7、拓印树皮:把白纸紧压在树干上,先用手指在纸上反复按压,再平捏蜡笔在纸上涂擦,使凸起的部分染上颜色。

8、常见的四种小草:狗尾草、三叶草、蒲公英、车前草。

9、狗尾草是一年生杂草,它的果实串毛茸茸的很像狗尾巴
10、像樟树茎一样的茎叫木质茎,
像狗尾草一样的茎叫草质茎。

11、树是木本植物,草是草本植物。

12、大树的特点:长在土壤里,需要阳光、水分、空气。

植株高大,茎粗、很硬;有根、茎、叶,花、结果和种子。

多年生寿命长,是木本植物。

13、小草的特点:长在土壤里,需要阳光、水分,空气;植株矮小,茎细、较软;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寿命短,是草本植物。

14、大树和小草的相同点:长在土壤里,需要阳光、水分,空气。

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

15、常见的水生植物:水葫芦、金鱼藻、水花生和浮萍。

16、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空气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17、水生植物都有根、茎、叶等器官,它们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18、水葫芦和金鱼藻的相同点有:生长在水中,有适应水生环境的结构;有根、茎、叶等器官;会繁殖后代,会死亡;生长条件需要水、阳光、空气等。

19、水葫芦的特点:生长在水中,叶柄膨大有气囊,能浮在水面上;有根、茎、叶等器官;会繁殖后代,会死亡;生长条件需要水、阳光、空气等。

20、狗尾草的特点:长在土壤里,需要阳光、水分、空气;植株矮小,茎细,较软;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寿命短,是草本植物。

21、水葫芦和狗尾草的相同点:生长条件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有根、茎、叶等器官;都会繁殖后代;寿命都短,都是草本植物。

22、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23、叶的形状多种多样:
有针形(松)、扇形(银杏)、卵形(马齿览)、椭圆形(杜鹃)、披针形(柳)、心形(紫荆)、线形(小麦)、管形(葱)等等。

24、植物的变化主要表现在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方面。

25、植物按生存的环境不同可以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

26、陆生植物的生存需要是:水分、阳光、空气、土壤和营养;
27、水生植物的生存需要是: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
28、植物的生存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