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建筑设备管理系统设计简述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建筑设备管理系统设计简述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建筑设备管理系统设计简述

·43·

2014年1月中建筑艺术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建筑设备管理系统

设计简述

谢俊鹏 杨国忠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28)

【摘要】文章简述了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建筑设备管理系统的设计情况,具体叙述了对空调冷热源设备、空调及通风设备、给排水设备、电气设备等各种不同功能的机电设备的控制方法,特别是对博物馆展厅及藏品库房等重要区域的空调设备的控制方法。

【关键词】博物馆 建筑设备管理系统 空调 控制1建筑设备管理系统的设计原则和目的

浙江大学艺术考古博物馆位于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西区,总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主要功能用房有展厅、藏品库房、藏品维护室、图书阅览室、教室、行政办公室等。

本工程建筑设备管理系统通过管理工作站,对本大楼内空调设备、通风设备、给排水设备、电气设备、电梯设备等机电设备的运行、安全状况、能源使用和管理等实行自动监测、控制与管理,以提供舒适、安全的生活与工作环境,节省能源消耗,提高设备运行的经济性。

2建筑设备管理系统设计介绍2.1空调冷热源设备

(1)本工程中央空调系统冷源采用冷水机组,空调热源采用热水锅炉;空调冷冻水系统采用四管制(局部两管制)二级泵系统,一级泵定频,二级泵变频。空调热水系统采用一级泵系统,一级泵变频。

(2)冷源群控系统包括冷水机组、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系统等设备的集中自动控制。对空调冷水系统回路中各设备及附件的启停进行电气连锁,系统启动时电动水阀、冷却水泵、冷冻水泵、冷却塔风机先于冷水机组启动。系统停止时,上述顺序相反。冷水机组及水泵按运行时数控制开停,运行时数少的机组优先投运,从而延长了机组设备的使用寿命。冷冻机组和冷冻水一级泵为非指定一一对应型,控制方法为负荷控制法,由供(回)水总管上设置的流量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测得流量和温度,经计算后得到冷量,并与设定值比较来控制冷水机组和冷冻一级泵投入运行的台数。未达到机组台数调节条件时,冷源群控系统根据冷冻水供回水温度调节冷冻机组供冷能力,使得冷冻机组供冷量与用户负荷相适应。空调冷冻水二级泵根据各自水系统分区供回水管处的压差传感信号变频,频率变化到下限时,水泵台数调节,当只剩一台水泵且水泵变频至下限时打开供回水通管上的压差旁通阀开始压差旁通。当冷却塔水盘内的冷却水温度低于10°C 时,冷水机组停止运行,采用板式热交换器进行冷却塔免费供冷。

(3)热源群控系统包括真空热水锅炉、热水循环泵等设备的集中自动控制。对空调热水系统回路中各设备及附件的启停进行电气连锁,系统启动时电动水阀、热水循环泵先于热水锅炉启动。热水锅炉控制方法为负荷控制法,由供(回)水总管上设置的流量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测得流量和温度,经计算后得到热量,并与设定值比较来控制热水锅炉投入运行的台数。

2.2空调、通风设备

(1)各展厅采用带转轮热回收的双风机一次回风变风量全空气系统。空调机组(双风机,四管制,带热回收)采用变风量系统,在房间内设置三组温湿度传感器,取其数据最近两组的温度平均值为控制值,与设定温度值相比较,来控制空调机组的回水阀开度,达到节能与舒适的目的;控制空间内数据最近两组的湿度平均值为控制值,与设定湿度值相比较,来控制加湿器开度(或打开冷水阀除湿),使室内温度、湿度与设定值相符,满足设计要求。送风机根据不同时间点分时段变频,比如上午8:30至10:30观众多,风机工频运行,中午12:00至13:00观众少,风机变频至30HZ 运行,排风机与送风机同步变频。热回收转轮根据室内外焓值变化情况启停,供冷时,当室内焓值低于室外焓值时,启动热回收转轮,否则停止;供热时,当室内焓值高于室外焓值时,启动热回收转轮,否则停止。房间内的三组温湿度传感器,若第三组与数据最近两组的平均值相比较,超过±10%,则BAS 工作站发出

报警信号,提示工作人员第三组温湿度传感器可能出现故障。

(2)藏品库及展厅内展柜采用一次回风定风量全空气系统,空调机组(单风机,四管制)采用定风量系统,在房间内设置三组温湿度传感器,取其数据最近两组的平均值为控制值,与设定温度值相比较,来控制空调机组的回水阀开度,达到节能与舒适的目的;控制空间内数据最近两组的湿度平均值为控制值,与设定温度值相比较,来控制加湿器开度(或打开冷水阀除湿),使室内温度、湿度与设定值相符,满足设计要求。

(3)珍贵书库采用一次回风定风量全空气系统,空调机组(单风机,四管制)采用定风量系统,在书籍阅览与资料室2个房间内分别设置1组温湿度传感器,2个房间回风混合后温度值控制空调机组的回水阀开度;2个房间回风混合后湿度值为控制值,控制加湿器开度(或打开冷水阀除湿),使室内温度、湿度与设定值相符,满足设计要求。在珍贵书库每间房间空调送风管上设置1℃温升风道式可控硅精调电加热器,可根据房间温度控制、调节电加热器的加热量。2个房间若温度实测值与设定值偏差在1度以内,应优先调节可控硅精调电加热器,使房间温度达到设定值;若房间温度达到设定值后,可控硅精调电加热器开度超过50%,则重新调节空调水阀,使2个房间可控硅精调电加热器开度均小于50%。

(4)艺术品维护区采用可变新风比的带转轮热回收的双风机一次回风变风量全空气系统,空调机组(双风机,四管制,带热回收)采用变风量系统,在艺术品维护区5个房间内分别设置1组温湿度传感器,5个房间中的温度最有利值(夏季为温度最低值,冬季为温度最高值)控制空调机组水阀开度;5个房间内数据最近两组的湿度平均值为控制值,控制加湿器开度(或打开冷水阀除湿)。在每个房间风管支管上都装有风管式散热器,用于房间的二次温度调节,当5个房间中温最有利值的1个房间温度达到设定值时,其余四个房间通过风管式散热器进行各自房间的温度二次调节(通过各自房间的温度实测值与设定值的偏差来控制各自房间风管式散热器的水阀开度),保证艺术品维护区各个房间的温度精度,使室内温度、湿度与设定值相符,满足设计要求。

2.3给排水设备

(1)对3台变频生活水泵的运行、故障状态及管网压力进行实时监视,并对生活水箱做超高超低液位报警。

(2)对地下室集水井及污水提升装置做超高液位报警。当潜水泵出现故障,液位超高时能自动报警以及时处理。

2.4电气设备

(1)对变电所高低压开关的状态及运行参数进行监视,高压侧通过高压综保系统对高压侧进出线的电压、电流、功率因数、开关状态进行监视;低压侧通过对所有低压柜的数显仪表,采用RS485总线形式引到变配电系统监视工作站,可对各个柜子的出线回路电流或电压进行监视。

(2)对地下层汽车库照明回路、各层走道公共照明、展厅照明、室外照明、屋顶照明,设置独立的智能照明控制系统。

(3)对于大楼内的各电梯,每台引1根控制线到BAS 机房,由电梯运行监视工作站进行监视,并设置电梯五方通话系统。

3小结

本文主要介绍了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建筑设备管理系统的设计。目前,该工程已完成主体施工,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建筑设备管理系统的整体设计思路是保障各机电设备运行可靠、降低管理人员工作强度、减少人为操作失误、节约能源消耗、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

(1)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50314-2006(2)空调系统控制 02X201-1

(3)建筑设备监控系统设计安装 03X201-2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建筑设备管理系统设计简述作者:谢俊鹏, 杨国忠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28

刊名: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英文刊名: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and Besign 年,卷(期):2014(2)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0f11122785.html,/Periodical_jzgcjsysj201402042.aspx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建筑设备管理系统设计简述

·43· 2014年1月中建筑艺术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建筑设备管理系统 设计简述 谢俊鹏 杨国忠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28) 【摘要】文章简述了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建筑设备管理系统的设计情况,具体叙述了对空调冷热源设备、空调及通风设备、给排水设备、电气设备等各种不同功能的机电设备的控制方法,特别是对博物馆展厅及藏品库房等重要区域的空调设备的控制方法。 【关键词】博物馆 建筑设备管理系统 空调 控制1建筑设备管理系统的设计原则和目的 浙江大学艺术考古博物馆位于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西区,总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主要功能用房有展厅、藏品库房、藏品维护室、图书阅览室、教室、行政办公室等。 本工程建筑设备管理系统通过管理工作站,对本大楼内空调设备、通风设备、给排水设备、电气设备、电梯设备等机电设备的运行、安全状况、能源使用和管理等实行自动监测、控制与管理,以提供舒适、安全的生活与工作环境,节省能源消耗,提高设备运行的经济性。 2建筑设备管理系统设计介绍2.1空调冷热源设备 (1)本工程中央空调系统冷源采用冷水机组,空调热源采用热水锅炉;空调冷冻水系统采用四管制(局部两管制)二级泵系统,一级泵定频,二级泵变频。空调热水系统采用一级泵系统,一级泵变频。 (2)冷源群控系统包括冷水机组、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系统等设备的集中自动控制。对空调冷水系统回路中各设备及附件的启停进行电气连锁,系统启动时电动水阀、冷却水泵、冷冻水泵、冷却塔风机先于冷水机组启动。系统停止时,上述顺序相反。冷水机组及水泵按运行时数控制开停,运行时数少的机组优先投运,从而延长了机组设备的使用寿命。冷冻机组和冷冻水一级泵为非指定一一对应型,控制方法为负荷控制法,由供(回)水总管上设置的流量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测得流量和温度,经计算后得到冷量,并与设定值比较来控制冷水机组和冷冻一级泵投入运行的台数。未达到机组台数调节条件时,冷源群控系统根据冷冻水供回水温度调节冷冻机组供冷能力,使得冷冻机组供冷量与用户负荷相适应。空调冷冻水二级泵根据各自水系统分区供回水管处的压差传感信号变频,频率变化到下限时,水泵台数调节,当只剩一台水泵且水泵变频至下限时打开供回水通管上的压差旁通阀开始压差旁通。当冷却塔水盘内的冷却水温度低于10°C 时,冷水机组停止运行,采用板式热交换器进行冷却塔免费供冷。 (3)热源群控系统包括真空热水锅炉、热水循环泵等设备的集中自动控制。对空调热水系统回路中各设备及附件的启停进行电气连锁,系统启动时电动水阀、热水循环泵先于热水锅炉启动。热水锅炉控制方法为负荷控制法,由供(回)水总管上设置的流量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测得流量和温度,经计算后得到热量,并与设定值比较来控制热水锅炉投入运行的台数。 2.2空调、通风设备 (1)各展厅采用带转轮热回收的双风机一次回风变风量全空气系统。空调机组(双风机,四管制,带热回收)采用变风量系统,在房间内设置三组温湿度传感器,取其数据最近两组的温度平均值为控制值,与设定温度值相比较,来控制空调机组的回水阀开度,达到节能与舒适的目的;控制空间内数据最近两组的湿度平均值为控制值,与设定湿度值相比较,来控制加湿器开度(或打开冷水阀除湿),使室内温度、湿度与设定值相符,满足设计要求。送风机根据不同时间点分时段变频,比如上午8:30至10:30观众多,风机工频运行,中午12:00至13:00观众少,风机变频至30HZ 运行,排风机与送风机同步变频。热回收转轮根据室内外焓值变化情况启停,供冷时,当室内焓值低于室外焓值时,启动热回收转轮,否则停止;供热时,当室内焓值高于室外焓值时,启动热回收转轮,否则停止。房间内的三组温湿度传感器,若第三组与数据最近两组的平均值相比较,超过±10%,则BAS 工作站发出 报警信号,提示工作人员第三组温湿度传感器可能出现故障。 (2)藏品库及展厅内展柜采用一次回风定风量全空气系统,空调机组(单风机,四管制)采用定风量系统,在房间内设置三组温湿度传感器,取其数据最近两组的平均值为控制值,与设定温度值相比较,来控制空调机组的回水阀开度,达到节能与舒适的目的;控制空间内数据最近两组的湿度平均值为控制值,与设定温度值相比较,来控制加湿器开度(或打开冷水阀除湿),使室内温度、湿度与设定值相符,满足设计要求。 (3)珍贵书库采用一次回风定风量全空气系统,空调机组(单风机,四管制)采用定风量系统,在书籍阅览与资料室2个房间内分别设置1组温湿度传感器,2个房间回风混合后温度值控制空调机组的回水阀开度;2个房间回风混合后湿度值为控制值,控制加湿器开度(或打开冷水阀除湿),使室内温度、湿度与设定值相符,满足设计要求。在珍贵书库每间房间空调送风管上设置1℃温升风道式可控硅精调电加热器,可根据房间温度控制、调节电加热器的加热量。2个房间若温度实测值与设定值偏差在1度以内,应优先调节可控硅精调电加热器,使房间温度达到设定值;若房间温度达到设定值后,可控硅精调电加热器开度超过50%,则重新调节空调水阀,使2个房间可控硅精调电加热器开度均小于50%。 (4)艺术品维护区采用可变新风比的带转轮热回收的双风机一次回风变风量全空气系统,空调机组(双风机,四管制,带热回收)采用变风量系统,在艺术品维护区5个房间内分别设置1组温湿度传感器,5个房间中的温度最有利值(夏季为温度最低值,冬季为温度最高值)控制空调机组水阀开度;5个房间内数据最近两组的湿度平均值为控制值,控制加湿器开度(或打开冷水阀除湿)。在每个房间风管支管上都装有风管式散热器,用于房间的二次温度调节,当5个房间中温最有利值的1个房间温度达到设定值时,其余四个房间通过风管式散热器进行各自房间的温度二次调节(通过各自房间的温度实测值与设定值的偏差来控制各自房间风管式散热器的水阀开度),保证艺术品维护区各个房间的温度精度,使室内温度、湿度与设定值相符,满足设计要求。 2.3给排水设备 (1)对3台变频生活水泵的运行、故障状态及管网压力进行实时监视,并对生活水箱做超高超低液位报警。 (2)对地下室集水井及污水提升装置做超高液位报警。当潜水泵出现故障,液位超高时能自动报警以及时处理。 2.4电气设备 (1)对变电所高低压开关的状态及运行参数进行监视,高压侧通过高压综保系统对高压侧进出线的电压、电流、功率因数、开关状态进行监视;低压侧通过对所有低压柜的数显仪表,采用RS485总线形式引到变配电系统监视工作站,可对各个柜子的出线回路电流或电压进行监视。 (2)对地下层汽车库照明回路、各层走道公共照明、展厅照明、室外照明、屋顶照明,设置独立的智能照明控制系统。 (3)对于大楼内的各电梯,每台引1根控制线到BAS 机房,由电梯运行监视工作站进行监视,并设置电梯五方通话系统。 3小结 本文主要介绍了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建筑设备管理系统的设计。目前,该工程已完成主体施工,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建筑设备管理系统的整体设计思路是保障各机电设备运行可靠、降低管理人员工作强度、减少人为操作失误、节约能源消耗、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 (1)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50314-2006(2)空调系统控制 02X201-1 (3)建筑设备监控系统设计安装 03X201-2

安藤忠雄之直岛当代艺术博物馆

安藤忠雄之直島當代藝術博物館---- 建築師:安藤忠雄 作品:直島當代藝術博物館 地下室平面圖 ㄧ層平面圖

二層平面圖 三層平面圖 立面圖

地形模型 優點.. 1.整體建築充滿美感,設計強調簡單線條 2.面積雖小,卻能與大地共構,融合了基地特性 3.美術館的動線設計,是由專用碼頭與台階式的廣場進入,由水岸空間延伸至陸地,再轉換至美術館的路徑上,多重的體驗感受 4. 結合不同的材料;自然等元素,改造成帶有海邊的意象 5.自然採光,大量運用來自「頂光」+大面窗的空間意境 6.建築物以不打擾自然為主,下挖,高度只是隱約可見,牆飾幾乎是零 7.正面有運用板塊,阻擋海風吹襲 8.面向海面的方向,巧妙的用高低階層次的牆面+弧線,對應高地不平的山勢 9.將量體盡量脫開讓每一面向可以享受到良好的光線跟視野 10.充分利用自然環境所提供的最佳場域予以量身訂作 戶外空間

戶外空間 配置圖 缺點... 1.平面上的圓與方接觸部分,易形成死角 2.戶外空間無遮蔽,下雨時幾乎無法活動使用 3.平面部分空間圍塑,動線較挾長 4.大廳空間高大寬敞,缺少小尺度親密空間 5.博物館與週遭交通動線距離過長,來往不便1.拆解2.變形3.組合 轉換成

作品象徵意涵 基地位於日本內海直島南端的一塊地勢高起的海岬上。基地環境非常純淨,大海浩瀚,陽光充沛,景色優美。安藤的設計構思是他應該成為“一做浮在大海上的文化城市,雖然這座建築背後,有道路通達,但通常人們都是經由一專用碼頭和台階是廣場進入,這棟建築面積為3643平方米,內容主要包括一個大展覽廳,和一個小旅館,設計中安藤既使用了混凝土,也採用了碎塊毛石牆,通過向地下發掘,安藤創造出一種,類似於土木工程的作品。

智慧建筑能源管理系统方案-最新版本

智慧建筑能源管理 系 统 方 案

修订记录 日期版本描述作者2015-04-25 1.0 初稿完成

一、概述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型建筑在逐年增加,其能耗也在不断增大,能源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未来几年内写字楼、公寓、饭店、会展中心等大型公共建筑会大幅度增加,而我国约90%以上的大型公共建筑是典型的能耗大户。 建筑行业的能耗消耗种类较为单一,大致分为5类,电能、水能、燃气、集中供热、集中供冷。根据中国建筑能耗信息网提供的资料显示,就电能消耗分析,大型建筑的能耗比重约为空调能耗40%,公共与办公照明能耗47%,一般动力能耗2.9%,其他用电能耗10.1%。而在大型商场中的照明能耗占40%左右,电梯能耗占10%左右,空调系统的能耗则是占到了50%左右。在提倡节能减排的当今,做好节能工作不仅对实现“十二五”建筑节能目标具有重大意义,更是为高耗能建筑进一步节能提供准备条件。

二、能耗现状分析 2.1 能源流失 不同的建筑类型关注能耗的变化所有不同,比如:酒店类型关注客房入住率 与能源消耗的变化关系;大型超市关注空调使用率的变化、单位面积能耗值以及照明范围等多个指标;公司、写字楼关注空调末端使用率、不同功能的照明分类等等。大型商业中心关注不仅关注各类能源消耗的情况,同时对于中央空调、水泵等重点设备的运行和效率也更为关注。 一栋大楼的能源消耗如下图几个方面所显示: 1浪费: 未使用房间的空调 未使用房间的照明 水龙头未关 7设计工程: 建筑节能设计不合理 节能系统未启用 使用高耗能设备 6能量转变效率 电-光 电-热 电-动力 热-电气设备 2设备机器效率 锅炉、空调 水泵、鼓风机电梯 主要的能源流失 5热流: 从配管、通风管道的热量损失 配管、通风管道阻力损失 3运行及保障管理不完备:过大容量运行 设备陈旧 4未充分利用自然条件: 固定窗 没有有效利用外部空气制冷的空调设备 窗口周围边的照明控制

设备管理系统 设计文档

设备管理系统 【指导教师】 【作者】 李万选 【参与编写】 邵鸿宇、李万选 【项目组长】 邵鸿宇 【项目成员】 邵鸿宇、李万选

目录 实验一需求规格说明书 (4) 1 产品介绍 (4) 1.1 项目来源 (4) 1.2 项目需要解决的问题 (4) 1.3 项目概念 (4) 1.4 项目目标 (5) 2 产品面向的用户群体 (5) 3 产品应当遵循的标准或规范 (5) 4 产品的功能性需求 (6) 5. 功能模型 (7) 5.1 系统总用例图 (7) 5.2 报账系统用例描述 (8) 5.2.1 登录 (8) 5.2.2 借用管理 (10) 5.3 提交借用申请用例活动图 (15) 6 产品的非功能需求 (15) 6.1 软硬件环境需求 (15) 6.1.1 硬件环境 (15) 6.1.2 软件环境 (16) 6.2 产品质量需求 (17) 6.2.1 精度 (17) 6.2.2 时间特性的要求 (17) 6.2.3 灵活性 (17) 6.2.4 输入输出要求 (17) 7.词汇表 (18) 实验二领域模型 (19) 1 概念类分析 (19) 1.1 用户登录 (19) 1.2 借用管理—提交借用申请 (19) 2 领域模型(概念类图) (20) 2.1 用户登录 (20) 2.2 借用管理(提交借用申请用例) (21) 3 系统顺序图 (21) 3.1 登录系统顺序图 (21) 3.2 提交借用申请系统顺序图 (22) 实验三详细设计报告 (23) 1.提交借用申请—系统实现 (23) 1.1顺序图 (23) 1.2类图 (24) 2系统管理—日常维护—系统实现 (25)

在《浙江大学科研管理系统》上进行项目立项和办理经费提成

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明确界定了核心素养,即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2016年9月,北京师范大学举行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将核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十八个基本要点。目前,教育部正在组织专家对高中课程标准进行修订,要求把学科核心素养作为修订课程标准的主线,围绕学科核心素养制定教学内容、评价标准和教材编制体系。学科核心素养的要素提取、水平划分、体系建构是当前高中课程标准修订人员正在做的主要工作,而且取得了比较明显的阶段性成果。国内学者也相继开展了核心素养的一些研究,如关于核心素养的体系建构,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建构,数学核心素养成分析取的实证研究。本文讨论基于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问题,涉及教学目标与教学策略。 虽然课程标准把教学目标用三维目标表述,但目前的教学评价更具体地说是升学考试的内容主要关注“知识与技能”,在实际的教学中并没有把“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而围绕“知识与技能”开展教学就是“知识理解”的教学。过分偏重知识理解或者说停留知识理解层面的教学,就是当下的教学现状。要实现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如何实现由“知识理解”向“知识迁移”进而向“知识创新”提升,有必要对“知识理解”的教学特征作出分析。

“知识理解”的教学注重知识传承或知识理解,把知识的传承作为教学任务,把知识的理解作为学习目标,把知识量的贮存作为评价的指标,其教学特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其一,偏重传承知识而忽视渗透文化。就极端情形而论,“知识教育是一种以知识为本的教育,文化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知识教育是从知识的角度来理解人类的各种文化,不仅将数学和自然科学作为一种知识体系来传授,而且将人文社会科学甚至文学艺术也作为一种知识体系来传授。知识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接受人类文明积累下来的、以静态方式贮存的知识体系。知识教育的教学过程就是以教科书为中心,教师最大限度地将客观的知识准确无误地传递给学生,使外显的知识结构内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偏重知识教学的模式存在几个问题:其一,知识与文化的分离。只看到知识,看不到创造知识的人及其蕴含知识的整个文化。事实上,知识是部分,文化是整体;知识是文化的结晶,文化还包含着创造知识的源泉;知识往往归于静态的逻辑,而文化还包含着动态的历史过程;在知识中往往看不到人及其作用,文化则永远将人及其创造性置于中心地位。其二,教书与育人的分离。教师只重视书本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对人的充分培养。其三,读书与做人的分离。学生只关注书本知识的学习和考试,忽视综合素质的提高。 其二,偏重接受知识而忽视创新知识。教学中只关注知识的结果,结果的传递是教学的主要形式,把知识产生的过程和发展脉络置于教学场景之外。这种偏重知识结果的教学是一种长期的历史积淀,有其产生和维系的缘由。从亚里士多德到现代主义,经历了包括经验主义、理性主义、实用主义、逻辑实证主义等不同知

《走进艺术博物馆》教学设计

《走进艺术博物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博物馆的功能,尤其是博物馆在保护人类的历史、文化与艺术遗产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价值。 2、学会利用博物馆来获取知识。 3、了解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概况。 教学重难点 如何能够有效地利用博物馆来获取知识。 课前准备 教师:中外著名艺术博物馆珍品图片(视频)展示,重点作品分析。 学生:探访自己周围的美术馆,或者是浏览网络上的艺术博物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展示一些图片 国画 油画 雕塑 青铜器 提问:如果我们想要观看这些作品,可以到什么地方去? 学生思考并且回答。 2、教师总结,指出博物馆是保存人类的文化、艺术遗产的地方,我们在这里可以看到大量有价值的作品,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 二、授新 1、介绍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广东美术馆(可用视频或者图片形式展示)。 2、播放世界四大博物馆的录像或图片资料并作简单介绍。 卢浮宫:世界上最古老、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的塞纳河北岸(右岸),始建于1204年,建筑物占地面积为4.8公顷。它的整体建筑呈“U”形,分为新、老两部分,老的建于路易十四时期,新的建于拿破仑

时代。宫前的金字塔形玻璃入口,是华人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同时,卢浮宫也是法国历史上最悠久的王宫。镇馆之宝:蒙娜丽莎、米洛斯岛的维纳斯、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 大英博物馆:大英博物馆,又名不列颠博物馆,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伟的综合性博物馆。目前博物馆拥有藏品600多万件。藏品之丰富、种类之繁多,为全世界博物馆所罕见。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是美国最大的艺术博物馆,世界四大美术馆之一,共收藏有300万件展品。现在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大型博物馆。 教师提问:现在我们看完这些博物馆的相关资料,我们的同学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我们通过网络书籍等途径同样可以获得文化艺术类的知识啊?为什么一定要去博物馆?你们猜为什么? 学生讨论并且回答。 教师总结:我们可以获得更真实的感受,更正确的认识。 三、讨论总结 1、分小组讨论如果你去参观博物馆你该怎么做?你想去哪个博物馆?参观之前要准备什么?参观时要注意什么?参观回来之后要做什么呢? 2、教师总结

建筑空间及设备运维管理系统研究

建筑空间与设备运维管理系统研究 相关标签: ? ? ? ? ? ? 基于BIM的建筑空间与设备运维管理系统研究 【摘要】:BIM技术正在潜移默化的逐步改变传统的建筑设计、施工和运维模式。目前在建筑的设计、施工阶段,BIM技术已经得到了极其广泛的应用,并且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但BIM技术的价值并不仅仅局限于此,在建筑的运维阶段,BIM同样能产生极其巨大的应用价值。本文通过对基于BIM的建筑空间与设备运维管理系统的研究,力求探索出一条BIM 技术在建筑运维管理阶段应用的解决思路,为实现高效、安全、舒适、经济的建筑运维管理目标寻找突破点。 1、概述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化模型)是一个设施物理与功能特征的数字化表达[1]。 得益于国家近几年的政策引导与扶持,特别是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在《2011-2015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中提出,在“十二五”期间,要基本实现建筑企业信息系统的普及应用,加快建筑信息模型(BIM)、基于网络的协同工作等新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推动信息化标准建设,促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软件的产业化[2]。 在此宏观背景下,国内BIM技术的应用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在设计、施工阶段,BIM技术的使用得到了包括业主、设计院、施工总包在内的项目各参与方的一致肯定,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但BIM技术的价值并不仅仅局限于建筑的设计与施工阶段,在建筑的运营阶段,BIM 同样能产生极其巨大的价值。因为BIM利用计算机软件来模拟一个设施的建造与运营。一个BIM竣工模型是数据丰富的、目标导向的、智能的、参数化数字化的。模型提供的各种3D视角以及模型输出的各种数据可以帮助项目各方决策,改善整个建设运营流程[3]。 2、基于BIM的建筑空间与设备运维管理系统 建筑运维管理近年来在国内兴起一个较流行的称谓——FM(Facility Management,设施管理),根据IFMA(International Facility Management Association,国际设施管理协会)对其的定义:FM是运用多学科专业,集成人、场地、流程和技术来确保楼宇良好运行的活动[4]。人们通常理解的建筑运维管理,就是物业管理。但是现代的建筑运维管理(FM)与物业管理有着本质的区别,其中最重要的区别在于:面向的对象不同。物业管理面向建筑设施,而现代建筑运维管理面向的则是企业的管理有机体[5]。 传统的物业管理方式,因为其管理手段、理念、工具比较单一,大量依靠各种数据表格或表单来进行管理,缺乏直观高效的对所管理对象进行查询检索的方式,数据、参数、图纸等各种信息相互割裂,此外还需要管理人员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操作经验,由此造成管理效率难以提高,管理难度增加,管理成本上升。 而随着BIM技术在建筑的设计、施工阶段的应用愈加普及,使得BIM技术的应用能够覆盖建筑的全生命周期成为可能。因此在建筑竣工以后通过继承设计、施工阶段所生成的

建筑设备管理系统

设备管理系统 1、概况 本项目建筑设备管理系统BAS是对建筑物内的空调系统进行监测、控制和管理,从而管理机电设备的运行状态、运行参数设置,最终达到设备管理、环境温湿度的舒适性控制、节能管理等功能。 在消防控制室设BAS中央工作站,并作为整个楼的智能管理中心。 系统采用集散型控制,实现集中监控管理和分散控制,中央工作站实现以下主要功能: 现场设备运行状态和数据的采集、控制和通讯; 支持图形功能,图形界面上显示必要参数,并执行修改和操作命令; 人机界面友好,便于操作; 支持及时打印和定时打印; 可以对主要的监视、控制参数进行历史数据和趋势情况查询; 可以根据预先设定的时间计划定时启/停设备; 采用标准接口或网关和系统集成通讯。 系统的软件和硬件的配置满足本工程使用的实际需要,采用结构化、模块化和标准化的产品,保证系统的完整性和经济性,具有一定的可扩性和开放性。 2、建筑设备管理系统控制内容 在中央控制中心可以对空调机组实现监控;空调机组:6台 监控主要内容: 新风阀控制、排风阀控制、回风阀控制、新风温度、新风湿度、送风温度、送风湿度、回风温度、回风CO2浓度、防冻报警、水阀控制、加湿控制、送风过滤网堵塞报警、送风机压差状态、送风机运行状态反馈、送风机手自动状态、送风机故障报警、送风机起停控制、排风机压差状态、排风机运行状态反馈、排风机手自动状态、排风机故障报警、排风机启停控制。 3、工作范围 1)系统深化设计(产品定型设计)

2) 系统设备和材料的供应及其运输、包装、现场存储。 3)系统软件开发、设备安装、布线施工和电气接线。 4) 所有该系统的桥架、明敷管的材料供应及安装。 5)系统端接、测试和调试以及相关系统的联调。 6)系统正式移交招标人之前的试运行和系统维护。 7)技术培训和系统正式移交后的技术服务与支持。 8)竣工图及竣工资料。 9)系统深化设计在全面理解其它相关专业图纸的基础上进行。 10)上述工作所需的附件、工具、备品备件、资料的提供。 11) 凡涉及到与BA系统有关的机电设备,投标单位有责任进行专业技术配合。与强电关系: 与强电箱发生监控关系时,弱电线缆(包括DDC电源线)的供应、安装、接线由弱电单位完成,强电箱供货商负责将强电箱内所有与外界有联系的线引至接线端子。 建筑设备管理系统监测空调机组设备手/自动状态、运行状态、故障报警;控制设备的起停须从强电控制箱取以下信号: ?建筑设备管理系统监测的设备的运行(开关)状态信号应由接触器的无源 辅助触点引出(此接点为无源常开接点)。 ?建筑设备管理系统监测的设备的故障报警信号均应由热保护继电器的无 源辅助触点引出(此接点为无源常开接点)。 ?建筑设备管理系统相关的设备的控制箱内应设置手/自动转换开关;若在 手动状态由现场手动控制,自动状态由远程控制;手/自动状态信号应为 无源常开接点。 ?建筑设备管理系统提供无源干触电信号控制设备启/停(开/关),应由接 触器的无源辅助触点引出(此接点为无源常开接点)。 ?建筑设备管理系统电源要求:所有与建筑设备管理系统相关的设备的配 电盘、柜内均应为建筑设备管理系统留出建筑设备管理系统电源接线端 子(火线,零线,地线),且供给建筑设备管理系统使用的电源应取自同 一相(比如A相)。

博物馆设计实施方案

博物馆设计方案

————————————————————————————————作者:————————————————————————————————日期:

张掖市三馆设计方案 ——博物馆计方案说明 张掖是华夏文明多种文化交汇和融合的圣地,千古不息的祁连雪水滋润着这方土地,积淀了博大精深的张掖文明。张掖市博物馆陈列艺术方案围绕“张掖魂”主题,将一幅源远流长的丝路文化和无数绚丽的历史长卷奉献给广大观众。 一,整体设计 在总体设计中,我们选用馆藏文物的典型,突出营造张掖文化的氛围,体现张掖博物馆的鲜明地域特点,以文物为主,借助辅助展品,如场景复原、展柜、展台、壁龛,陈列展示文物,从不同方面反映出史前文化、夏文化、商代文化、汉代文化、丝路文化、唐宋元明清文化以及各个历史时期中原文化、佛教文化、游牧文化相互影响、渗透、融合,在河西走廊区域性上所具备的鲜明的地方特色。 二,设计理念 按照“朴素大气、厚重典雅、自然流畅、特色鲜明、科技环保”的设计原则,设计根据陈列体系与内容构架,从整体到局部,空间均衡、重点突出、富于变化,观众参观路线顺畅,安全通道清晰,采用象征、寓意等手法,运用丰富的陈列语言,建立起内容与展品间的内在联系,起到升华陈列主题、增强艺术感染力的作用,以世界博物馆

发展的新趋势“绿色陈列”与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使陈列设计既具有较高的学术艺术定位,又能以人为本,满足广大观众的审美心理,寓教于美,寓教于乐,达到雅俗共赏的效果。 三,一楼——展馆大厅 总体构想。一楼大厅是博物馆的核心公共区域,也是博物馆张掖文化灵魂汇聚地。以简约的张掖文化印象,为空间加入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四周设计。笔直的大厅天井柱体由色彩明快的石材干挂而成,直插三楼顶部,寓意张掖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中流砥柱之一。各楼层临大厅墙体则由一幅幅蕴含张掖故事的浮雕组成。与大厅中央的雕塑交相映衬。 主题设计。大厅正中央区域是由“张国臂掖、以通西域”雕塑造型群组成。雕塑群由半圆弧的祁连山浮雕、“万国博览会雕塑”、张掖浮雕岩体结构地图、流水瀑布四个艺术元素呼应融合而成。安放在巨大的张掖地图上视觉震撼的半圆弧祁连山浮雕寓意“张国臂掖、以通西域”,“万国博览会”则象征张掖辉煌的历史烙印和丝绸之路文化的鼎盛。一幕瀑布般的清水从祁连山紫铜色浮雕上的飞流直下,汇入张掖岩体地图池中,标志着泱泱华夏文化在张掖这块肥沃的土地上厚积。大厅以动静结合的形式启发人们从更深层次理解张掖文化的源远流长。一曲雄浑壮伟的交响乐“张掖魂”从这里奏起……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楼宇自控系统(BAS)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监控技术对各种楼宇自动化设备进行集 中监控,为相关人员提供舒适、便捷、健康的工作环境,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资源的优化 配臵和系统的优化运行实现节能。 无锡苏嘉大厦是新建的一座现代化大厦,总共有13层,地下一层。作为一个综合性智能化大厦,为服务于现代经营手段,其对于楼宇自动控制系统有很高的要求,它不仅 需要对大楼内的所有的机电设备如空调设备、供配电及照明设备、给排水设备、电梯等 进行统一管理,而且这些设备还需与其它的智能化子系统进行通讯和必要的联动控制, 以致力于创造一个高效、节能、舒适的环境,并对大楼的突发事件做出紧急反应。 本系统监控的子系统包括: , 空调通风系统(空调机组、新风机组和送排风机组); , 变配电系统、公共照明系统; , 电梯系统; , 公共照明系统。 , 游泳池水处理系统 其中变配电系统和电梯系统只监视不控制。系统要求采用分布式计算机控制系统模

式,设备组成包括中央监控电脑系统、现场控制器、现场传感器和执行器件。 通过对相关图纸进行仔细研究,并结合我司对楼宇自动控制系统的实际工程经验, 从系统的当前设计及今后的宏观规划均作了仔细考虑,为贵方提供以下技术方案,确保 整个工程提供的设备为先进的、节能的、便于维护、操作方便,自动控制、技术经济性 9-1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能符合规格书的要求,既满足高度智能化和系统集成化的技术要求,又能满足系统今后 升级换代及系统扩展的需要,系统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服务于大厦的管 理和功能需求,实现舒适、节能、先进的目标。 产品选用Honeywell公司。系统是一个集成系统,可完全满足大厦的需要,且为很 多工程应用的成熟、可靠的系统。系统网络应采用标准网络协议,符合远程通信管理以 及符合计算机发展技术趋势的要求。系统软件应能提供多种标准通讯协议便于实现系统 集成,并按模块化的方法设计,便于系统规模及应用功能的扩展。 , 无锡苏嘉大厦弱电系统项目招标文件 , 无锡苏嘉大厦工程相关的图纸 , 相关标准规范 ,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ower Station of Art)成立于2012年10月1日,是中国大陆第一家公立当代艺术博物馆。同时,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也是上海双年展的所在地。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坐落于上海的母亲河黄浦江畔,占地4.2万平方米,展厅面积1.5万平方米,内部最高悬挑45米,高达165米的烟囱既是上海的城市地标也是一个特别的展览空间。 建筑简介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是中国大陆第一家公立的当代艺术博物馆,也是集当代艺术展览、收藏、研究、交流、体验教育等功能为一体的标志性城市公共文化活动中心。改建完成后,当代艺术博物馆总建筑面积达到4.1万平方米,具有大小高度不一、适合各种展览的12个展厅以及图书馆、研究室、报告厅等功能性设施,将承担起国际性的视觉文化交流的重任,为国内外优秀当代艺术作品提供最好的展示环境,为中外艺术交流提供良好的氛围条件。通过各领域当代艺术的集中展示,实现当代艺术与设计、文学、电影等领域的兼容并蓄,将当代艺术博物馆打造成为一个跨媒介、跨学科的艺术综合交流平台,成为上海艺术和创意的激发器。通过汇集国内外当代艺术的优秀成果,丰富和拓展公众的文化视野,培育青少年创新创意的自觉意识和能力,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带来源头活水,为上海成为中国和世界当代艺术传播、交流、展示与合作的中心之一奠定坚实的基础。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选址于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未来馆,前身是建设于1897年的南市发电厂,其建筑主体长128米,宽70米,高50米,建筑面积31088平方米。高达165米的钢筋混凝土烟囱笔直高耸,具有极强的标志性,见证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历程,昭示着浦江两岸新一轮的历史机遇和文化创造。改建后,其建筑面积将增加至4万多平方米,展陈面积达到1.5万平方米,拥有12个展厅。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于2012年10月1日开馆,是中国大陆第一座公立的当代艺术博物馆。博物馆伫立黄浦江畔,距离人民广场4公里,从地铁4号线和8号线西藏南路站步行一刻钟。

浙江大学本科教材选用管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

浙江大学本科教材选用管理办法 (修订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为加强对我校教材选用工作的管理,促进教材选用的科学化与规范化,进一步提高课程质量,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选用原则 第一条思想性原则思想观点正确,无政治性和政策性错误。选用的教材要体现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哲学思想和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和人文社科类相关课程应统一使用国家推荐的统编教材,适用的课程优先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目录中选用,作为课程指定教材。 第二条选优原则课程负责人精选1-2本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和学科发展需求、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由著名高校、科研院所编写出版的教材(含教学参考书目),优先选用近三年国内、外出版的优秀教材(指获国家、省级教学成果奖的教材;国家级规划教材;省部级重点教材;国外有影响的原版教材等)。 第三条组织选用原则教材的选用不是教师个人行为,而是一种组织行为,应经过相应的课程组(基层教学组织)或学院(系)教学指导委员会审定。确无适用教材的,可自编讲义。 第四条减负原则选用教材时,要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每门课程可主选一种质量高、价格适宜的教材,切实减轻学生负担。同时可适当推荐几种辅助教材以拓展学生的视野。

第三章选用程序 第五条除统一使用国家统编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的通识课程外,其它通识课程的教材由任课教师或课程组(课程基层教学组织)推荐,开课学院(系)教学委员会审定,开课学院(系)分管教学的主管领导和党委书记签字确认。 第六条大类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教材由课程负责人或课程组(课程基层教学组织)推荐,开课学院(系)教学委员会审定,开课学院(系)分管教学的主管领导和党委书记签字确认。 第七条各课程负责人将审定后选用的教材信息输入教务管理系统中,由学院(系)本科教育管理部门审核确认后报教务处备案。 第八条教材选用工作应与培养方案的制订、调整工作保持同步。教材一旦选定,原则上不作变动,以保证教材选用的稳定性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确因教学需要而变更教材的,须由课程负责人提出申请,按照上述程序审定通过后方可实施。 第四章选用管理 第九条教材选用管理实行校、院两级管理制度。 第十条本科生院负责对各学院(系)教材选用情况进行备案管理。学校教材建设专家委员会是学校教材选用工作的最终审定机构,对分歧较大和影响广泛的教材进行最终审查及裁定。 第十一条各学院(系)是教材选用管理的主体责任单位。课程组(课程基层教学组织)负责教材的具体选用,新专业和新开设的课程应根据教学进度提前做好课程教材的选用工作。学院(系)教学委员会负责对课程组(课程基层教学组织)提交的选用教材进行审

直岛当代艺术博物馆

直岛当代艺术博物馆基地分析09城市规划乙班刘君男3009206138 动线分析09城市规划乙班符佳琪3009204002 功能分析09城市规划甲班唐婧娴3009206121 空间分析09城市规划乙班王琛芳3009206142 一、基地分析(刘君男09规乙3009206138) 我主要对基地的自然条件、人文条件、流线、和建筑条件进行了分析。 ㈠基地自然条件分析 1、地理位置: 直岛是濑户内海中的一个小岛,位于日本香川县高松市以北约1,300米的地方,面积大约8,130平方米,人口约3,600人。基地位于直岛南端的一块地势高起的海岬上。基地环境非常纯净,大海浩瀚,阳光充沛,景色优美。 2、直岛当代美术馆(Naoshima Contemporary Art Museum)于一九九二年落成,因为该项目处于景色宜人的国家公园内,所以大部分建筑体块被埋入地下,以免破坏如诗如画的整体风景。安藤是以「自然环境与人」的再思考为题,作为设计思惟。隐藏于山头,却以下挖形式的八六○坪人造艺术堡垒,巧妙地躲在森林丛木之间。 直岛当代艺术博物馆的一期二期尝试的都是半埋地下的手法,到了三期就是全埋地下的的手法,。让建筑物以不打扰自然为主,下挖,高度只是隐约可见,墙饰几乎是零。 3、气候 建筑采用半埋地下的处理手法除了是为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外,还与基地的气候有关。日本的37万平方公里国土中大部分属于温带,加之四面环海,因而基本上可以说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季节特征分明,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台风”和“晚霜”频繁光顾。 安藤说他第一次来到这里就对山顶那种看海的感觉与炎热的天气留下了印象。因为山顶气候较为炎热,而且冬季海风凛冽,对于旅馆而言条件不宜。下沉后一方面不会太热,同时也降低了海风的干扰。另外还采取了正面运用板块的手法,也有效的阻挡了海风的吹袭。 日本夏季为东南季风,冬季为西北季风,为利于通风,建筑的长轴与主导风向有适当倾角,同时为了防风,避免在迎风面设豁口。 4、建筑选址 在建筑选址上有三个备选项,分别为山顶、山谷和山坡。从左图中可以看出建筑都建在了山顶上,这主要与建筑与自然、建筑与人的关系以及建筑的建造条件有关。 ①从建筑与自然的关系的角度看按照安藤的设计想法,建筑应该尽可能的隐藏于自然环境中,鸟瞰时,建筑都可见,人视点观察时,建于山顶和山谷均可达到较好的隐藏效果,而建于山坡则不能。 ②从建筑与人的关系的角度看基地景色优美,三面环海,将景色尽收眼底是理想效果,

建筑设备管理系统BAS

示终端具有自动校时或者定时校时功能等。 系统包括如下功能:节目管理、字幕管理、播出任务管理、发送管理、紧急插播管理、终端管理、电源管理、屏幕监控、操作人员管理、日志及报表统计管理等功能。 第五章、建筑设备管理系统(BAS) 5.1.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5.1.1系统概述 XX商业广场是一座高水平的智能型商业广场,楼宇自控系统要求达到“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总体要求。我方已经充分考虑本系统在弱电系统中的领导地位,除包括提供舒适、温馨、高效办公环境、节能的运行特征,高标准的自动化服务,以及便利灵活的使用功能,投资合理等特点外,还特别提出了自己针对该智能商业广场自己的特色,能够充分满足商业广场使用要求。 商业广场商业广场楼宇自控系统监控管理遍布于商业广场内所有空间的监控对象,除了冷源、空调通风设施以外,还有动力配电、给排水、商业广场电梯系统等设备。 另外地下层等楼层还分布着排水、排风设备,包括污水坑,送、排风机等设备。 针对商业广场的上述特点,非常适合采用“分散控制,集中监控”的集散型控制模式。 分散控制,能够极大地提高系统的可靠性,降低系统布线的造价和复杂程度;集中监控又为系统的操作管理和维护带来巨大的方便。 通过对楼宇设备的监控,将可以提供舒适性环境,节省能源,保障人员设施的安全和保护环境等等效益。 对于地下室,设置空气质量监测,以便保障人员的卫生和安全。同时根据不同的负荷进行温度控制,以追求舒适性和节能的统一。我们的设计对于不同的功能空间,都具有针对性的技术措施。 商业广场商业广场的设备管理集成和信息系统集成需要来自建筑设备日常的和应急的各种工况参数,例如故障报警信息,能源计量,设备负荷状态(时间、水平)

浙江大学实验室管理

浙江大学实验室管理 摘要 实验室作为实践教学中的重要手段,在学习的教学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正式认识到了实验室教学的重要性,各个学校的实验室也是鳞次栉比的落成。加强实验室的管理,提高实验室使用效率是推进教学改革、发挥学校技术服务和教学功能的基础保障。实验室的仪器、耗材、低值品等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古老的登记管理方式已经渐渐显得力不从心。面对日益增多的实验教学需求,古老的人工管理方式和人工预约方式受到了强烈的冲击,更加简便、清晰、规范的实验室管理系统也应运而生。 加强实验室管理有利于提高实验室的使用效率。实验室管理井然有序,可以提高实验完好率,保证实验课的开出率,从而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实验室教学资源是实验室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实验室的使用和效果。因此,要在实验指导书、培训教材建设、技能鉴定训练册、网络资源等方面制订计划,按时完成建设任务,为发挥实验室作用做好准备,切实把实验室资源管理放在重要位置。本文浙江大学实验室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办法。 关键词:实践教学;实验室管理系统;教学需求

摘要 (1) 一、浙江大学实验室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 二、改进办法 (4) (一)实施开放式实验教学和引进实验室管理系统 (4) (二)实验室管理人员整体管理培训制度 (4) (三)加强实验教师队伍建设 (5) (四)营造实验室的企业文化氛围 (5) (五)以制度落实为手段,提高实验室使用效率 (6) 参考文献 (7)

浙江大学已建成覆盖整个校园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使用计算机网络来进行实验室管理成为了必然,特别是实验室开放选课给传统的实验室管理提出新的挑战。北京邮电大学和北京润尼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在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的基础上提出了开放式实验教学与实验室管理一体化的解决方案,建立网络化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信息平台,提供丰富的网络实验教学资源,实现网上辅助教学和网络化、智能化管理,减轻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提供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加强实验室主管部门对设备和材料的计划、采购、维修和使用的宏观控制和管理,以节约成本,提高利用,强化管理,并为本科教学评估、实验室评估、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提供原始资料和翔实数据,有效推动学校的评建工作。浙江大学目前也迫切需要用计算机来进行辅助管理,以简化实验室主管部门的工作。 一、浙江大学实验室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浙江大学管理变革的逐步推进,实验室建设的进一步规范化、复杂化,学校实验室管理工作也变得更加繁重和复杂,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问题也渐渐暴露出来: 随着高校实验课“学分制”改革的深入,实验课不再以课程作业方式的安排,而是将实验课从理论课中剥离出来,单独开设课程,并给予相应学分,传统的实验手工排课方式就变得异常艰难。实验模式也不再局限于传统实物的实验方式,虚拟实验方式越来越受到了青睐,同时,由于受空间、人力、时间等限制,实验设备、实验工作、实验并没有得充分的利用,实验室资源浪费比较严重。 实验设备、仪器、低值耐用品等没有较好地建立信息库,以供查询其基本信息及使用状态,不利于对这些实验设备的维护;对仪器设备的领用、借用、修理、报废的处理仍处于手工处理阶段,处理过程繁琐,容易出现纰漏,造成设备流失;实验耗材的管理也带有较大的主观随意性,容易造成耗材浪费。仪器设备信息统计过程复杂,占用大量工作时间,耗材消耗情况不能够得到很好统计。实验室教学管理工作处于手工处理阶段。实验教学计划、课程大纲、实验安排完全手工操作给实验教学管理带来繁重的工作负担;对教学过程和成绩评定没有建立详细的信息管理和记录,从而无法充分保证教学效果,积累教学经验;实验室主管部门和实验室之间没有方便快捷的协作通道,教师和学生之间也缺少很好的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介绍(doc 8页)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介绍(doc 8页)

更多企业学院: 《中小企业管理全能版》183套讲座+89700份资料 《总经理、高层管理》49套讲座+16388份资料 《中层管理学院》46套讲座+6020份资料 《国学智慧、易经》46套讲座 《人力资源学院》56套讲座+27123份资料 《各阶段员工培训学院》77套讲座+ 324份资料 《员工管理企业学院》67套讲座+ 8720份资料 《工厂生产管理学院》52套讲座+ 13920份资料 《财务管理学院》53套讲座+ 17945份资料 《销售经理学院》56套讲座+ 14350份资料 《销售人员培训学院》72套讲座+ 4879份资料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简称

BAS),是一套中央监控系统。它通过对建筑物(或建筑群)内的 各种电力设备、空调设备、冷热源设备、防火、防盗设备等进行 集中监控,达到在确保建筑内环境舒适、充分考虑能源节约和 环境保护的条件下,使建筑内的各种设备状态及利用率均达到 最佳的目的。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是智能建筑弱电系统工程中 较为复杂的系统之一,本文浅析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安装时需 要注意的问题。 一、自动化系统实施计划的制定 建筑电气设备自动化系统为智能建筑系统的重要系统之 一。其采用具有高速处理能力的微处理机,通过通信网络对整 个建筑物的空调、供热、给排水、变配电、照明、电梯、消防、广播音响、闭路电视、通信、防盗、巡逻等众多设备进行实时测量、监视和全面监控,实现最优化的管理,从而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安 全可靠性;节省了人力、物力和能源;降低设备运行费用;随时 掌握设备状态及运行时间、能量的消耗及变化等。因此要深入 了解业主的各种需求,并据此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提出能满 足其需求的智能建筑标准,使智能系统具有可靠性、开放性和 先进性。在了解业主需求后,征求业主对施工图纸的意见。要充 分考虑业主装修的具体需求,尽量避免数据点、语音点的返工 和增加,从而保证工期和质量。 二、主要设备安装 1.远程处理机的安装。楼宇自动控制系统与各可重构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