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中央银行
金融学中央银行

金融学中央银行简介中央银行是国家金融体系中的核心机构,负责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和经济增长。
本文将深入探讨金融学中央银行的职责、功能以及其在经济中的重要性。
职责和功能中央银行的职责和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货币发行中央银行拥有独占的货币发行权,通过控制货币的供应量,调节经济的流动性。
增加货币供应可以刺激经济增长,而减少货币供应可以抑制通货膨胀。
利率管理中央银行通过制定基准利率或操作利率来影响市场利率,从而对经济进行调控。
通过提高利率,中央银行可以抑制通货膨胀和过度借贷,而降低利率则可以刺激消费和投资。
外汇市场干预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上扮演重要角色,通过干预汇率,维护国家货币的稳定性。
中央银行可以买入或卖出外汇来影响汇率,以保持国内外贸易的平衡和金融市场的稳定。
金融监管中央银行承担着金融监管的重要职责,监督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运营和风险管理。
中央银行的监管措施有助于维护金融系统的稳定和安全。
支付系统管理中央银行负责管理和维护国家的支付系统,确保金融交易的顺利进行。
中央银行提供支付清算服务,确保资金的安全和及时性。
中央银行的重要性中央银行在经济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维护货币稳定中央银行通过制定货币政策,控制货币供应量,以稳定物价水平。
保持低通货膨胀率有助于维护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增长。
促进经济增长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的调控,可以影响利率水平,促进投资和消费的增长。
稳定的货币政策有助于提高企业和个人的信心,刺激经济的发展。
应对金融危机中央银行在金融危机中扮演着关键角色,通过提供流动性支持、救助金融机构以及推出刺激措施,来稳定金融市场和防止经济崩溃。
监管金融风险中央银行负责监管金融机构,确保其合规操作并管理风险。
有效的监管可以减少系统性风险和金融危机的可能性。
维护金融稳定中央银行通过在金融市场中提供流动性支持、干预汇率以及监管金融机构等手段,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可靠性。
第五章中央银行

金融学院
中央银行是一国金融体系的领导 、 核心, 中央银行 是一国金融体系的领导、 核心 , 对内 是一国金融体系的领导 制定、 执行货币政策, 并对金融业进行管理, 制定 、 执行货币政策 , 并对金融业进行管理 , 对外代表国家参加国际金融组织的活动。 对外代表国家参加国际金融组织的活动。
金融学院
中央银行 一、中央银行产生的原因
金融学院
中央银行 英格兰银行
1854年英格兰银行取得清算银行地位。 1854年英格兰银行取得清算银行地位。 年英格兰银行取得清算银行地位 1928年财政放弃发行纸币的权力 , 1928 年财政放弃发行纸币的权力, 英格兰银 年财政放弃发行纸币的权力 行垄断货币发行权。 行垄断货币发行权。 1946年英格兰银行国有化。 1946年英格兰银行国有化。 年英格兰银行国有化
金融学院
中央银行 (一)中央银行的资本结构
国家所有形式; 国家所有形式; 公私混合所有形式; 公私混合所有形式; 多国所有形式; 多国所有形式; 无资本形式。 无资本形式。
金融学院
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的综合职能
(一)服务职能 为政府服务 经理国库; 经理国库; 向财政透支; 向财政透支; 作为政府的国际金融活动的代表; 作为政府的国际金融活动的代表; 作为政府的金融顾问和参谋。 作为政府的金融顾问和参谋。
金融学院
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的综合职能
【学习】第五章-中央银行学的资产业务

第三节 中央银行的主要 业务
整理课件
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资产 国外资产 贴现与放款 政府债券和财政借款 外汇、黄金储备 其他资产
合计
负债 流通中通货 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存款 国库及公共机构存款 对外负债 其他负债和资本项目
合计
整理课件
一、资产业务
1. 再贴现 是指商业银行将通过贴现业务所持有的以
6) 再贴现额度的规定
▪ 限制对商业银行的再贴现金额,并对银兑方收回资金。
整理课件
3. 再贴现业务的作用机制
– 中央银行在购买商业银行持有的票据,在形成自己资产 的同时,创造了对商业银行的负债。
– 例:央行购买10亿元票据
– 再贴现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资产构成的成本高 低和能力大小。
间债券市场; 5.实施外汇管理,监督管理银行间外汇
市场; 6.监督管理黄金市场; 7.持有、管理、经营国家外汇储备、黄
金储备; 8.经理国库; 整理课件
9.维护支付、清算系统的正常运行;
10.指导、部署金融业反洗钱工作,负责 反洗钱的资金监测;
11.负责金融业的统计、调查、分析和预 测;
– 为商业银行办理再贴现和贷款是提供基础货币的重 要渠道。
– 再贴现率是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应量的重要工具。
2. 区别
– 收回方式不同:再贴现到期向承兑人出示票据,收
回贷款;再贷款到期向央行归还贷款,收回抵押品。
– 贷款的安全程度不同:对于抵押贷款,两者无区别;
如果是信用贷款,再贷款可能收不回贷款,风险较 大。
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
整理课件
一、中央银行的性质
1、中央银行是调节宏观经济的重要部门 2、中央银行是国家最高的金融决策机构,
货币银行学第五章 中央银行PPT教学课件

2020/12/11
3
二、中央银行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17世纪中叶至1843年,为初创期。这时中央
银行的特点是并未完全垄断货币发行权,是商业 银行与中央银行相结合的私人所有的金融机构。 典型例子是英格兰银行。 2、1844年至20世纪30年代。这是中央银行发展 完善的时期,主要的西方国家都建立了中央银行。 美国的联邦储备体系是这一时期的代表。 3、二战以后,凯恩斯的理论要求政府必须通过 货币政策来调控经济。各国纷纷加强对中央银行 的控制,中央银行制度进一步完善。
2020/12/11
1
中央银行的产生
2、票据的清算问题。每家银行每天都会收到大量 其他银行的支票,如果每家银行靠自己去清算则 费时费力。因此,要求有一个权威的机构来组织 进行票据的清算。
3、最后贷款人的问题。银行在经营中经常有可能 出现资金调度不灵的情况。因此,要求有一家权 威机构能够集中各家银行的准备金;那么当某一 家银行出现资金周转困难时,该权威机构就可以 有足够的资金帮助银行度过难关。
2020/12/11
11
六、中央银行的性质 :特殊的金融机构和 特殊的国家管理机关。主要表现在:
1、中央银行经营不以营利为目的。 2、中央银行不经营普通银行业务。 3、中央银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有相对的独
立性。
2020/12/11
12
七、中央银行的职能可以概括为
1、发行的银行:指中央银行垄断银行券的发 行权, 成为全国惟一的现钞发行机构。同时, 中央银行还要负责调控货币供应量,并保 持币值的稳定。
2020/12/11
4
三、中央银行的所有制形式 (见教材第206 页)。
1、属于国家所有 2、属于半国家性质 3、 属于私人股份资本
第五章 中央银行

• 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根本性差别: 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根本性差别:
其经营不以盈利为目的; 其经营对象主要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 其经营业务不同于一般商业银行的业务。
5-5
央行不同于一般的政府机构
• 相似之处: 相似之处:
央行首先表现为金融管理机构,代表国家管理金融, 制定和执行金融方针政策。
• 与一般政府行政管理机构区别: 与一般政府行政管理机构区别:
指国家不设立完整意义上央行,而由政府授权 专门机构部分行使央行职能,若干商业银行部 分行使央行职能的央行制度。 典型国家和地区:新加坡和香港
1993年4月1日香港成立了金融管理局,集中行使 货币政策、金融监管和支付体系管理职能,但货币 发行由渣打银行、汇丰银行和中国银行香港分行负 责。票据结算则由汇丰银行负责。
5-10
三、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
• 资产 = 负债 + 资本项目
资产
负债
贴现及放款 政府债券和财政借款 外汇、 黄金储备其他资产
流通中通货 国库及公共机构存款 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存款 其他负债和资本项目
合计
合计
5-11
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
• 中央银行的贷款和再贴现业务 • 中央银行证券买卖业务 • 中央银行金银外汇储备业务
• 特点: 特点:
–对货币供给量具有显著的影响,速度快,效果明显。 对货币供给量具有显著的影响,速度快,效果明显。 对货币供给量具有显著的影响 –具有强烈的“示范效应”,央行货币政策的指示器。 具有强烈的“ 具有强烈的 示范效应” 央行货币政策的指示器。 –但缺乏应有的政策弹性,不具有随时“微调”的功效 但缺乏应有的政策弹性, 但缺乏应有的政策弹性 不具有随时“微调” 5-29
新中央银行.ppt

中央银行资产:是在一定时点上所拥有的各种债权。反映
了央行对资金的运用情况。 再贷款业务:针对金融机构的贷款业务;再贴现业务:
针对金融机构的贴现业务;证券业务:购买政府债券; 黄金和外汇储备业务:收购黄金和外汇;其它资产业 务。
中央银行的清算业务和其他业务
二、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
1. 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
具体情况待第六章详细解释
本章小结
• 关键词
– 中央银行、一元制、二元制、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政府的 银行
• 思考题
– 试述中央银行按所有制形式的分类。 – 中央银行的性质和宗旨是什么? – 为什么中央银行被称作“银行的银行”? – 中央银行在现代经济中发挥怎样的职能? – 简述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结构。
中国加入WTO以后,金融业对外开放不断扩大。2003年4月,中国 进一步改革金融监管体制,中央金融工委解散,成立了中国银行业监督 管理委员会(CBRC),分离了中央银行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监管职能, 中央银行负责宏观调控和金融稳定。
第三节 中央银行的性质和职能
一、中央银行的性质
1. 性质:中央银行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统管全国 金融机构的半官方组织。
第五章 中央银行
(上)
主要内容
1. 中央银行制度与组织结构 2. 中央银行主要职能
3. 中央银行资产负债业务
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产生和发展
为什么会产生中央央行? 信用货币发行、票据交换和清算、银行支付能力保 证、金融业的监管
中央银行发展的标志?
1694年英格兰银行成立标行制度在世界范围 内确立
三、中央银行的管理体制
1. 双线多头银行管理体制
– 美国、加拿大
2. 一线多头银行管理体制
第五讲:中央银行

2. 中央银行的历史
• 中央银行的形成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由一 般的商业银行演变而成,如英格兰银行; 另一种是政府设立的,如美国的联邦储备 系统。
• 英格兰银行 1694年成立,在接受政府贷款、向政府提供贷 款,以及发行银行券方面具有一定的特权。 1833年,国会规定英格兰银行发行的银行券具 有无限法偿资格。 1844年,“皮尔条例”,对英格兰银行之外的 银行发行银行券进行限制。 1854年成为英国银行业的票据交换中心。 1872年,开始担负起最后贷款人的角色。
银行的银行
• 集中保管商业银行等存款机构的准备金 • 组织全国范围内的清算 • 最后贷款人(贴现贷款和贴现率)
政府的银行
• 代理国库 • 充当政府的金融代理人,代办各种金融事 务。 • 为政府提供资金融通,以弥补政府的收支 差额。 • 作为国家的最高金融管理当局,执行金融 行政管理。
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欧共体
• 1950年法国 德国 意大利 荷兰 比利时 卢森 堡 • 1973年:爱尔兰、英国和丹麦 • 1981年:希腊 • 1986年:西班牙和葡萄牙 • 1995年:芬兰、瑞典和奥地利 • 2004年: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 波兰、捷克、匈牙利、斯洛伐克、斯洛文 尼亚、马其他和塞浦路斯
中国人民银行人事
• 行长一名:总理提名,人大批准,主席任 免。副行长:总理提名 • 货币政策委员会:行长、两名副行长、两 名商业银行行长、国际外汇管理局、证监 会主席、政府综合经济管理部门(计委、 经贸委和财政部)和学术界的代表共11 人组成。
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
1 . 中央银行独立性问题。 支持独立性:政治家只关心自己任期内的政 绩,政治商业周期。 反对独立性:国际宏观经济管理应该是一个 统一的整体,货币政策必须配合财政政策 才有效。
货币银行学课件第五章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是国家的货币发行机构,负责管理货币政策,调控金融市场,维护 金融稳定。本章将介绍中央银行的职责、功能和对经济的影响,以及中央银 行的发展和改革。
中央银行是什么?
1 货币发行机构
中央银行负责铸造和发行国家货币,并维护货币供应的稳定。
2 金融稳定守护者
中央银行致力于维持金融市场的稳定,防范金融风险的发生。
3 监管机构
中央银行担负监管银行体系,确保金融机构遵守法规和规章。
中央银行的职责和功能
1
货币政策
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调控货币供应和利率,以控制通货膨胀和促进经济增长。
2
外汇管理
管理国家的外汇储备,维护汇率的稳定。
3
金融稳定
监测和预防金融风险,保持金融体系的稳定。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
紧缩政策
通过提高利率、缩减货币供应等手段,控制通货膨 胀。
2 利率变动
通过调整利率,影响投资和消费行为。
3 金融稳定
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性,预防金融风险。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和责任
独立性
中央银行相对于政府独立运作,以保证货币政策的 独立性和专业性。
责任
中央银行承担维护货币稳定、金融稳定和经济增长 的重要责任。
中央银行的发展和改革
发展历程 改革措施
中央银行从最初的金库到现代中央银行体系的演 变。
宽松政策
通过降低利率、扩大货币供应等手段,促进经济增 长。
中央银行的工具和手段
利率调控
通过调整基准利率,影响银行贷 款利率和存款利率。
货币市场操作
通过买卖政府债政 策报告,引导市场预期。
中央银行对经济的影响
1 货币供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那时,中央银行的集中黄金储备成为支持庞大的 货币流通的基础和稳定币值的关键;中央银行的 集中黄金储备被视为银行券发行的黄金保证。
2013-9-24
18
第七章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职能
2013-9-24
22
第七章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职能
银行的银行
3. 最终贷款人:对于中央银行应该支持陷入资金周 转困难的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以保障支付链 条不因挤兑等偶发事件的冲击而突然断裂以致引发 系统性金融危机,曾存在长期争论。但无论如何, 今天世界的中央银行,已经十分明确地树立起保障 支付链条的指导方针。有人甚而认为,在中央银行 的任务中,这一条应该摆在首位。 4. 组织全国清算。
中央银行的类型
7. 欧洲中央银行:
1998年7月,一个典型的跨国中央银行———欧 洲中央银行正式成立。它是欧洲一体化进程逐步 深入的产物。 欧洲中央银行由两个层次组成:一是欧洲中 央银行本身;二是欧洲中央银行体系。各国中央 银行失去其相当的独立性。
2013-9-24
12
第七章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产生及类型
2013-9-24
23
第七章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职能
国家的银行
指中央银行代表国家贯彻执行财政金融政策, 代理国库收支以及为国家提供各种金融服务: ——代理国库; ——代理国家债券的发行; ——对国家财政给予信贷支持; ——管理外汇和黄金储备; ——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 ——制定并监督执行有关金融管理法规。
2013-9-24
10
第七章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产生及类型
中央银行的类型
6. 跨国中央银行制度: 是由参加某一货币联盟的所有成员国联合 组成的中央银行制度。二战后,许多地域相邻 的一些欠发达国家建立了货币联盟,并在联盟 内成立参加国共同拥有的统一的中央银行。
2013-9-24
11
第七章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产生及类型
2013-9-24
5
第七章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产生及类型
中央银行的类型
1. 大致可归纳为四种类型: 单一型 复合型 跨国型 准中央银行型
2013-9-24
6
第七章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产生及类型
中央银行的类型
2. 单一的中央银行制度:
指国家单独建立中央银行机构,使之全 面、纯粹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责。
又分为:一元式中央银行制度;二元式 中央银行制度。
2013-9-24
27
第七章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职能
独立性必然是相对的
中央银行对政府的独立性,无论如何,是 相对的: ——从金融与经济整体,与社会、政治的 关系看,金融终归是一个子系统; ——中央银行是整个宏观调控体系中的一 个组成部门,而不是孤立的,更不是惟一的; ——中央银行的活动总是在国家授权下进 行……
2013-9-24 21
第七章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职能
银行的银行
1. 存、放、汇——同样是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内容, 但面对的是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 2. 集中存款准备:集中统一保管商业银行存款准备 金的制度,是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 但有些国家一直不太重视这一制度;重视的国家近 些年来情况也有较大变化。
方针政策。 中央银行履行其管理职责,主要是寓于金 融业务的经营过程之中,其那就是以其所拥有 的经济力量对金融领域乃至整个经济领域的活 动进行调节和控制。只有部分被赋予的特定金 融行政管理职责,采取行政管理方式外,
2013-9-24
15
第七章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职能
中央银行业务经营的特点及其职能
2. 中央银行的活动特征: ——不以营利为目的 ——不经营普通银行业务 3. 对中央银行的基本职能,归纳与表述各有不同。 一般的、传统的归纳是表述为:发行的银行、银 行的银行和国家的银行三大职能。
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资 产 国外资产 贴现与放款 政府债券和财政借款 外汇、黄金储备 其他资产 合 计
2013-9-24
负 债 流通中通货 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存款 国库及公共机构存款 对外负债 其他负债和资本项目 合 计
26
第七章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职能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
1. 所谓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就是指在货币政策的 决策和运作方面,中央银行由法律赋予或实际拥 有的自主程度。 2. 独立性问题集中地反映在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 上。一是中央银行应对政府保持独立性;二是中 央银行对政府的独立性总是相对的。
2013-9-24
7
第七章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产生及类型
中央银行的类型
3. 一元式中央银行制度:
这种体制是在一个国家内只建立一家统一 的中央银行,机构设置一般采取总分行制。目 前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的中央银行都实行这种 体制,我国也是如此。
2013-9-24
8
第七章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产生及类型
中央银行的类型
2013-9-24
30
第七章第三节 中央银行体制下的支付清算系统
支付清算系统
2. 伴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支付的过程从最简单 的当面支付,到通过中间人的支付,到超出本地市 场的支付,到超出国界的支付;支付的工具从铸币、 现钞的支付,到利用票据的支付,到通过中介的账 面金额划转的支付,等等。这就要求有相应的支付 清算体系为之服务。
发行的银行
5. 银行券的发行还要求信用保证,即钞票发行应以金 融债权,主要是通过再贴现而持有的商业票据为保 证。 按照“真实票据”论,商业票据的存在意味着 缺乏相应数量的货币,根据商业票据发行的银行券 是经济之所必要;商业票据到期,经济所不必要的 银行券回流到银行。
2013-9-24
19
第七章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职能
4. 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 这种体制是在一国国内建立中央和地方两 级中央银行机构,中央级机构是最高权力或管 理机构,但地方级机构也有一定的独立权利。 这是带有联邦制特点的中央银行制度。属 于这种类型的国家有美国、德国等。
2013-9-24
9
第七章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产生及类型
中央银行的类型
5. 复合中央银行制度: 指一个国家没有设专司中央银行职能的银 行,而是由一家大银行集中中央银行职能和一 般存款货币银行经营职能于一身的银行体制。 这种复合制度主要存在于过去的苏联和东 欧等国。我国在1983年以前也一直实行这种银 行制度。
发行的银行
7. 20世纪以来,各国的货币流通均转化为不兑现的纸 币流通。 对货币供给的控制,均已从关注银行券和发行 保证扩及存款货币。控制的最小口径也是通货只占 其中一小部分的 M1。这是因为,经济稳定与否的 关键已主要取决于较大口径的货币供给状况。 8. 银行券的发行是中央银行的重要资金来源,为中央 银行调节金融活动提供了资金实力。
第七章
中央银行
2013-9-24
1
第七章 中央银行
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产生及类型
2013-9-24
2
第七章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产生及类型
中央银行的初创和发展
1. 19世纪到一战爆发前的一百多年里,出现了成立中 央银行的第一次高潮。 2. 一战结束后,面对世界性的金融恐慌和严重的通货 膨胀,1920年的国际经济会议上,要求各国尽快 建立中央银行,以共同维持国际货币体制和经济稳 定,从而推动了中央银行成立的第二次高潮。 3. 二战后,一批经济落后国家独立后,都把建立中央 银行视为巩固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的重要标志。
票据交换所
1. 票据交换所是最早形成的支付清算组织。有关支 付清算体系的原理在这一组织中均可找出脉络。 世界上第一家票据交换所1773年在伦敦成立。
2. 中国最早的票据交换所于1933年在上海成立。 上世纪50年代,随着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 及“大一统”银行体制的建立,不再需要独立的票 据交换所。改革和开放后,重新逐步推行票据交换。
3. 各国大多有法令明文规定,中央银行负有组织支付 清算的职责。
2013-9-24 31
第七章第三节 中央银行体制下的支付清算系统
支付清算系统的作用
1. 由中央银行主持下的支付系统是现代经济运行的 “基础设施”,犹如高速公路。良好的基础设施 使资金在债权债务人之间顺畅流动,保证经济健 康运行。
2. 为适应我国经济市场化改革的需要,构建一个现 代化的、高效的支付系统,也是中国人民银行的 一项重要任务。
中央银行的类型
8. 准中央银行:
指有些国家或地区只设置类似中央银行的机 构,或由政府授权某个或几个商业银行,行使部 分中央银行职能的体制。 新加坡、中国香港属于这种体制。
2013-9-24
13
第七章 中央银行
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职能
2013-9-24
14
第七章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职能
中央银行业务经营的特点及其职能 1. 中央银行代表国家管理金融,制定和执行金融
2013-9-24
35
2013-9-24 32
第七章第三节 中央银行体制下的支付清算系统
常用的清算方式
1. 全额实时结算:是指对每一笔支付业务的发生额 立即单独全部进行交割。
2. 净额批量清算:是指累计多笔支付业务的发生额 之后,轧出净借记余额或净贷记余额,划拨余额 清算。
2013-9-24
33
第七章第三节 中央银行体制下的支付清算系统
国家对中央银行控制的加强
2. 控制加强的表现: ⑴中央银行的国有化:战后,各国中央银 行的私人股份,先后转化为国有;有些新建的 中央银行,一开始就由政府出资。总之,各国 中央银行实质上成为国家机构的一部分。 ⑵制定新的银行法:战后各国纷纷制定新 的银行法,明确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责就是贯彻 执行货币金融政策,维持货币金融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