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全珍本色
龚全珍先进事迹报告感想体会

龚全珍先进事迹报告感想体会以先进为“镜”力修需补的“缺”龚全珍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6日下午在XX人民大会堂举行。
代表团4位成员从不同角度和侧面讲述了龚全珍同志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永葆本色、一心为民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
报告结束后,即刻引起强烈反响。
龚全珍同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弘扬了我们党的优良作风,践行了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其先进事迹充分展示了信仰的力量、精神的力量、道德的力量,不愧为“最可爱的人”、“最美的中国人”。
先进事迹竖起了一面自我对照、寻找差距的“镜子”。
当前,学习实践活动进入整改落实阶段,整改落实贵在实、难在实,需动真格、求实效。
党员干部要以龚全珍为镜,主动开展“回头看”,大力修补自身的“缺”。
修补党性之“缺”。
党性修养是领导干部改造主观世界的永恒课题,是提升领导干部素质和能力的重要举措。
龚全珍不为世俗所累,不为名利所扰,半个世纪如一日,甘于清贫,甘于寂寞,默默无闻地履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忠诚誓言,用实际行动兑现党旗下的庄严承诺。
党员干部要以龚全珍为镜,进一步加强政治、理论、作风和纪律修养,不断提高党性修养水平,始终忠诚于党的事业,一切工作都要服从于党的事业,在同步小康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以舍我其谁的决心、无所畏惧的勇气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
修补信念之“缺”。
坚定的理想信念,历来是共产党员的立身之本,动力之源。
龚全珍的一生面临着无数次的选择,每次选择都经历了强烈的思想斗争,面临着多种矛盾与去留,也都付出了很多艰辛与努力,但龚全珍始终坚持追随信仰,一旦选择,无怨无悔。
我们以她为榜样,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扎扎实实做好每一项工作,使理想信念在实践中得到巩固、强化和升华。
修补感情之“缺”。
没有正确的群众观念,就谈不上真正的群众感情。
作为一名党员,要像龚全珍一样,心系人民群众,牢固树立群众观念,自觉关心和维护群众利益,大力转变工作作风,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切实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
无私奉献的人物事迹

三一文库()〔无私奉献的人物事迹〕龚全珍(1923)女,山东烟台人。
1937年参加革命工作。
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开国少将甘祖昌同志夫人。
1957年跟随丈夫回到了江西莲花县老家,扎根山区当农民。
1961年,龚全珍到同乡的南陂小学任校长。
此后一直无怨无悔在江西莲花山乡,投身教育,爱心奉献。
龚全珍既是开国少将甘祖昌的夫人,又是莲花县琴亭镇金城社区的一名年逾90、有着60年党龄的老党员。
这位平凡朴素而有着坚定信念,充满活力的长者,发扬着甘将军联系群众,一心为公,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宝贵精神,至今还依然活跃在老百姓中间,关心社区的和谐发展,帮助身边的困难群体,关爱下一代的教育成长,倡导新风文明。
人们敬重她,爱戴她,深切地感受到她身上所具有的人格魅力。
一、退休不忘为公志龚全珍是甘祖昌将军的夫人,甘将军一心为公、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宝贵精神在她身上熠熠生辉,成为她的人生信仰和永远的活力。
同时,龚全珍又是社区的一名老党员,永葆本色,永不掉队,服务和谐社会的奉献情怀在她身上永放光芒。
为营造和谐温馨的社区发展环境,传承甘将军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优秀传统,调动社区党员和群众创先争优,20XX年,琴亭镇金城社区筹建龚全珍工作室,邀请她担任辅导员,她愉快地答应,并勉励社区工作人员:社区要关心困难群众的生活状况,并开展好新时期传统精神的宣传活动社区人员深深感受到将军夫人的真挚情感。
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
担任社区辅导员期间,她一丝不苟,语重心长,真情流露地谈自己的革命信念,讲述甘将军不谋私利,一生为党、为人民作奉献的感人事迹,并勉励社区同志要珍惜大好时光,搞好社区居民的生产、生活服务。
在她的勉励下,社区创新管理机制,建立了1365社会管理新模式,提出了温馨社区、和谐家园的服务目标,定期为社区党员、居民和困难家庭开展革命传统,理想信念教育和扶贫济困慈善活动,服务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二、排忧解难显真情甘祖昌将军勤俭节约、热于助人、无私奉献的好传统在龚全珍身上得到发扬光大。
学习龚全珍老阿姨事迹心得

【最新】[心得体会]学习龚全珍老阿姨事迹心得荣耀岁月里,不变的赤子心,种在泥土等待盛开的记忆,你的皱纹已和山川连在一起,本色成为你感动中国的传奇法国大思想家卢梭说: 没有信仰,就没有真正的美德. 一曲>,唱出了人民对于将军夫人龚全珍的深情.龚全珍是开国将军甘祖昌的夫人,在硝烟战火中献身革命;功成名就后回归本色,在乡村教师的平凡岗位上几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教书育人;离休后,积极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倾力捐资助学.扶贫济困,开办龚全珍工作室效劳社区.效劳群众.能够做到一辈子淡泊名利,无私奉献,是因为在她的心中有坚决的共产主义信仰.这种信仰,已经在她的心中发芽.生根,长成了参天大树,经过艰苦磨砺而倍加坚决.老阿姨的事迹深深地打动了__总书记,打动了千千万万的共产党员,打动了中国千百万人的心.老阿姨身上那些平凡而又伟大的精神内涵,是当代青年审计干部最好的学习典范.学习老阿姨那种坚决信念.永葆本色的坚强党性.在硝烟战火中投身革命,在和平年代教书育人,效劳人民, 活着就应该为国家做点事 ,这样一种以民族自强和国家开展为己任的精神,值得审计人员牢记在心.作为一名国家审计人员,只有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明确自己所肩负的神圣职责和历史使命,必须对党.对国家.对人民保持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履行宪法.法律和人民赋予审计的监督职能,才能充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保障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开展.,她追随信仰,跟从丈夫,返乡务农从教,无悔建设家乡;90余岁高龄,她情怀不变,本色不改,始终严于律己,心系群众.国家审计人员应该将这样的情怀放在心里,要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地做好本职工作, 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更要心系百姓,执审为民,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学习老阿姨忠于职守.矢志不渝的执著追求. 活着就要为国家做事情,做不了大事就做小事,干不了复杂重要的工作就做简单的工作,决不能无功受禄,决不能不劳而获. 简单而朴素的思想,表达了老阿姨忠于国家,忠于人民,矢志不渝的执著追求.忠诚,诚,是筑牢审计事业的基石和支点,审计人员唯有矢志不移的坚守忠诚,树立坚决的政治立场和信念,在思想上.行动上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忠诚履职,尽心尽责,才能无愧于党和人民对我们的信任和重托.风,时刻以审计八不准纪律严格要求自己,要做到慎权.慎欲.慎独.慎始.慎微 , 自重.自警.自省.自律.自励 ,这样才能顶得住压力,扛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考验,守得住清贫.龚全珍老人是平凡的,走在街上你也许只觉得她是一个和蔼的老太太,然而她又是不平凡的,那些平凡的闪光点,正是当代社会缺失的,她让我们看到了典范不再是高大全式的遥不可及,她所有光芒的品质都表达在自身的日常生活中,把伟大的品质融于平凡的工作和生活中,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保持本色,就塑造出了不平凡的人生.1.免责声明:本站提供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联系不上版权所有者,如能确定内容版权所属,请联系本站获取报酬.文章内容中所占立场,均不代表本网站所占立场,假设该网页内容涉嫌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处理,联系QQ:28454_7_长理职培依靠顶级的师资阵容和强大的自主研发能力,秉承〝效劳学员,超越自我〞的宗旨,培训涵盖国家电网考试.南方电网考试.农信社考试.银行考试.部队军校考试.烟草系统考试.研究生入学考试.教师招聘考试,面向全国培训学员超过_000余人次,培训质量国内一流,通过率远超同行业水平,是国内培训人数较多.口碑良好的培训机构,为莘莘学子的考试成功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5篇龚全珍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5篇龚全珍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5篇龚全珍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龚全珍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1近来,全国上下掀起了学习龚全珍老人先进事迹的高潮,我通过报纸、电视进行了粗浅的学习。
龚全珍老人不是一个高大全式的不可企及的榜样人物,更像是我们身旁的一名和蔼可亲的热情老奶奶,她从不以将军夫人自居,只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
通过龚全珍老人这面“镜子”,对比自己,我觉得感受最深的是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学习龚全珍坚取信念、执着事业的精神。
龚全珍老人总是记得甘祖昌将军说过的话,“活着就是要为国家做事情,做不了大事就做小事,干不了复杂重要的工作就做简单的工作,决不能无功受禄,决不能不劳而获。
”怀着这样的信念,龚全珍老人不怕工作环境的艰苦,一心一意扑在教书育人的工作上,她把教育工作当作一份事业来做,即使是退休以后也仍然如此。
我们要学习龚全珍老人这类对工作的认真和对事业的执着,不管在哪一个岗位上,都要心存对事业的畏敬感和责任感,努力工作。
第二,要学习龚全珍节约勤俭、艰苦朴素的作风。
龚全珍老人对自己很节俭,但对有困难的群众,总是倾囊相助。
故乡人说,“龚全珍就是一块金字招牌,我们都服龚全珍,都认龚全珍。
”我们学习她的节约勤俭不但要体现在生活中,更可以体现在勤俭时间、进步效力上。
学习她的艰苦朴素,就应当不怕吃苦,把自己该做的事做好,不空谈、不虚饰,老老实实做人,脚踏实地干事。
第三,要学习龚全珍不断学习、传递正能量的豪情。
龚全珍说,学习是一生的事情。
她说:“要给学生一滴水,老师就要储备一桶水”。
生活入耳到悲观言论,龚全珍就会把亲身体会与理论知识结合起来,把党的方针政策和当地实际情况结合起来,摆事实、讲道理,消除一些党员的悲观情绪,鼓励他们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看到这些,我不由扪心自问,自己是否是常常以工作紧张为借口放松了学习?作为一位从事宣传思想工作的党员,有无做到以宣传党的政策,传递社会正能量为己任?龚全珍老人身上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太多了,我会继续学习龚全珍的先进事迹,对比本身查找不足,改进进步,向榜样看齐。
感动中国龚全珍先进事迹

感动中国龚全珍优秀事迹感动中国龚全珍优秀事迹人物生平:龚全珍既是开国少将甘祖昌的夫人,又是莲花县琴亭镇金城社区的一名年逾90、有着60年党龄的老党员。
西北大学教育系毕业。
这位通俗朴素而有着坚定信念,充满活力的长者,发扬着甘将军“联系群众,一心为公,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宝贵精神,至今还依然活跃在老百姓中间,关心社区的调和发展,帮助身边的困难群体,关爱下一代的教育成长,倡导新风文明。
人们敬重她,爱戴她,真切地感受到她身上所具有的人格魅力。
人物事迹:龚全珍,女,91岁,中国共产党党员,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离休教师。
龚全珍是开国将军甘祖昌的夫人。
1957年,龚全珍离开繁华都市的教育工作岗位,随甘祖昌离开都市回到莲花县坊楼镇沿背村,参与家乡建设。
县文教局安排她在坊楼乡九都中学任教,此后便扎根这片红土地上,几十年如一日,为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从教师战线退下来的龚全珍始终关心下一代的教育成长。
20XX年,她加入了县镇两级的老干部宣讲团,经常进机关,入企业,进学校,下基层,为青少年作爱国主义传统教育报告。
有一次,她应邀到凫村中学作爱国主义传统教育讲座,讲完后,她来到了学校的图书室,看着空荡荡的书架,她有了新想法。
回到县城后,她拿出平时省吃俭用积攒起来的生活费,到县新华书店购买了1000多册书籍,送到了凫村中学。
好久后的一天,龚全珍在县关工委看报,无意中听到工作人员说起县关工委打算购买《激励永远》教育光盘捐赠给学校,但还有部分资金缺口的事,她又毫不犹豫地捐出了2400元。
20XX年,在一次下乡宣讲时,龚全珍龚全珍偶然认识了下坊乡湾溪小学三年级学生郭艳兰,当得知她的父母亲均患病,全家生活非常困难,小艳兰随时面临辍学的情况后,龚全珍落泪了,她资助小艳兰顺利完成了小学学业,进入了初中。
龚全珍还购买了复读机和磁带,鼓励小艳兰继续努力,好好学习。
27年来,龚全珍走进学校、机关、部队、工厂,义务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与贫苦学子结成“1+1”帮扶对子,资助学生达百人之多,捐款达10余万元。
龚全珍信仰本色

“信仰本色”一心为民的共产党人龚全珍龚全珍的三次选择报告人:夏兴(莲花县县委书记)在龚老普通而不平凡的历程中,对我教育最深的,是她人生里的3次选择。
龚老的第一次选择是,跟定共产党,参加解放军。
14岁那年她边读书边参加抗日话剧团的活动。
1945年,龚老考入西北大学教育系,积极参加学生进步活动。
1949年,大学一毕业,她就报名参加解放军。
她以火热的激情投入工作,当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从此,把自己的一生都交给了党。
她心中有信仰,有一种共产主义的坚定理想信念。
这种理想信念,就像一颗种子,在她心中发芽、生根,长成参天大树。
龚老的第二次选择是,跟随甘将军,建设新山村。
1957年,龚老跟着甘祖昌将军一起回到将军老家——莲花县坊楼公社沿背大队。
龚老说:“莲花是革命老区,为中国革命作出过重大贡献,祖昌对这块土地和这里的乡亲充满了深情。
他回乡务农,就是要为老区的发展做点力所能及的事,让父老乡亲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
祖昌是老红军,我相信他的选择。
为他的家乡建设出力,这也是我心甘情愿的事。
”她沉下心来,一边跟着将军开荒、捡粪、干农活,一边细心地照料全家的生活。
她毛遂自荐来到偏僻的九都中学当老师,她把满腔的爱倾注于山区的孩子,一干就干到离休。
龚老的第三次选择是,紧跟新时代,奉献一辈子。
将军去世后,龚老向孩子们提出要搬到幸福院去。
她对孩子们说:“搞搞家务、教教孙子,这样的日子当然也不错,但是总感觉过得不充实、不踏实。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60多岁就呆在家里享清福,应该吗?你们的爸爸像我这么大年纪时,还在劲头十足地干着呢!”原来,身边围满子孙的龚老,却牵挂着幸福院里无儿无女的老人和无家可归的孤儿。
并且,幸福院与琴亭小学仅一墙之隔,住在幸福院,她可以很方便地去学校提供一些帮助。
龚老帮助别人,从来没有对象之分,没有时间的界限。
她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向党组织庄严承诺:健康时,多为孤寡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有病时,不住特殊病房,不用昂贵的进口药;去世后,生前最后一个月的工资作为党费上交,希望能捐出自己的肝脏、眼角膜和遗体;她捐助的贫困生,子女们要继续负责到底。
感受龚全珍

感受龚全珍——一个共产党员的纯洁——李蔚辉近日,观看了龚全珍同志的先进事迹报告会,心中不由得感慨:这是一个纯洁时代走出的“心地纯洁”的共产党员。
不以开国少将夫人而自居,甘愿同丈夫一起放弃优越的生活环境和待遇,扎根农村、服务社会,56年间她淡泊名利、无私奉献、艰苦奋斗、永葆本色、永不掉队,所给予我最强烈的感受就是“纯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对自己职责与任务的忠诚,对乡亲父老的关怀,皆至真至纯。
“纯”在信念坚定。
纯洁的言行,来自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活着就要为党和人民做事情,做不了大事就做小事,干不了复杂重要的工作就做简单的工作,决不能无功受禄,决不能不劳而获。
”在丈夫的影响下,放弃“独善其身”,凭着甘于服务、乐于服务的人生追求和坚定信念,对山乡生活安之若素,在教育一线执著坚守。
“纯”在想干能干。
为伟大的事业而工作,光凭口号不行,龚全珍同志扎根基层,汗洒基层,远离尘嚣,倾力执教农村中小学的同时,也曾赤脚下田,荷锄上山。
即便年老离休,仍奔忙于发挥余热,捐资助学,扶贫济困,向青少年开展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她用自己的所作所为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的纯洁,纯洁才会有守有为,才能勇于担当,这是党性纯洁的内在要求和外在表现。
“纯”在甘于奉献。
人品因纯洁而受到尊敬和信赖,党性因纯洁而彰显先进性和献身精神。
三女儿甘公荣说,“以前妈妈在外面教书,通常就只是星期天回来一下,我小时候总觉得‘妈妈是那些学生的妈妈’,直到长大以后才慢慢理解了。
”龚全珍当年的同事、如今已75岁的刘永林回忆说,“她当班主任,和女生住一起,师生同吃同住同劳动。
”龚全珍当年的学生、如今也是头发斑白的刘根兰回忆说,“龚老师对我们这些农村孩子真是关怀备至,经常掏钱给我们买文具。
”“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人生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无私地教诲、关爱学生是龚全珍党性纯洁最醒目的标签。
共产党员的先进之处,正在于公而忘私,心地纯洁。
学习龚全珍没有捷径,这需要从当下做起,从身边的事情做起。
无私奉献的人物事迹

三一文库()〔无私奉献的人物事迹〕龚全珍(1923)女,山东烟台人。
1937年参加革命工作。
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开国少将甘祖昌同志夫人。
1957年跟随丈夫回到了江西莲花县老家,扎根山区当农民。
1961年,龚全珍到同乡的南陂小学任校长。
此后一直无怨无悔在江西莲花山乡,投身教育,爱心奉献。
龚全珍既是开国少将甘祖昌的夫人,又是莲花县琴亭镇金城社区的一名年逾90、有着60年党龄的老党员。
这位平凡朴素而有着坚定信念,充满活力的长者,发扬着甘将军联系群众,一心为公,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宝贵精神,至今还依然活跃在老百姓中间,关心社区的和谐发展,帮助身边的困难群体,关爱下一代的教育成长,倡导新风文明。
人们敬重她,爱戴她,深切地感受到她身上所具有的人格魅力。
一、退休不忘为公志龚全珍是甘祖昌将军的夫人,甘将军一心为公、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宝贵精神在她身上熠熠生辉,成为她的人生信仰和永远的活力。
同时,龚全珍又是社区的一名老党员,永葆本色,永不掉队,服务和谐社会的奉献情怀在她身上永放光芒。
为营造和谐温馨的社区发展环境,传承甘将军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优秀传统,调动社区党员和群众创先争优,20XX年,琴亭镇金城社区筹建龚全珍工作室,邀请她担任辅导员,她愉快地答应,并勉励社区工作人员:社区要关心困难群众的生活状况,并开展好新时期传统精神的宣传活动社区人员深深感受到将军夫人的真挚情感。
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
担任社区辅导员期间,她一丝不苟,语重心长,真情流露地谈自己的革命信念,讲述甘将军不谋私利,一生为党、为人民作奉献的感人事迹,并勉励社区同志要珍惜大好时光,搞好社区居民的生产、生活服务。
在她的勉励下,社区创新管理机制,建立了1365社会管理新模式,提出了温馨社区、和谐家园的服务目标,定期为社区党员、居民和困难家庭开展革命传统,理想信念教育和扶贫济困慈善活动,服务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二、排忧解难显真情甘祖昌将军勤俭节约、热于助人、无私奉献的好传统在龚全珍身上得到发扬光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色——甘祖昌将军夫人龚全珍的故事本报记者刘士安吴齐强2013年05月28日08:3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龚全珍和莲花县的孩子在一起。
新华社记者胡晨欢摄龚全珍拿着甘将军的务农照片说:“老甘当农民时间更长。
”本报记者吴齐强摄乡亲们有事还喜欢拉着龚全珍老人(右一)聊聊。
本报记者吴齐强摄有这样一位将军——甘祖昌,1927年入党,1928年参加红军,历经战火洗礼,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两年后主动请辞回家乡务农,带领乡亲改变落后面貌。
他的精神和事迹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有这样一位将军夫人——龚全珍,年逾九旬、60年党龄、扎根贫困地区56年,无怨无悔在江西莲花山乡,投身教育,爱心奉献。
离甘祖昌将军崇高灵魂最近的她,时至今日依然在践行着一个共产党人为民、务实、清廉的不懈追求。
‚我忘不了老甘临终前留下的话:‘下次领工资,再买化肥,送给贫困户。
’人民给了我们荣誉,我们没有理由不为群众谋幸福。
只要还能动,还能讲,就要为社会做一点事,永不掉队。
‛‚活着就要为国家做事情,做不了大事就做小事,干不了复杂重要的工作就做简单的工作,决不能无功受禄,决不能不劳而获。
‛56年前,她追随信仰,跟从丈夫,返乡务农从教,无悔建设家乡;90余岁高龄,她情怀不变,本色不改,始终严于律己,心系群众——龚全珍,原新疆军区后勤部长甘祖昌夫人,用自己的行动,生动诠释着为民务实清廉的内涵。
信仰的力量活着就要为国家做事情,做不了大事就做小事,干不了复杂重要的工作就做简单的工作,决不能无功受禄,决不能不劳而获——甘祖昌“过九不过十,是莲花的风俗。
去年已经热闹地办了90大寿,今年我91岁了。
”5月22日,龚全珍指着手中一只双面相框,告诉记者,“算起来,跟着老甘到莲花县56个年头了。
老甘最大的信念就是带领乡亲们一起建设家乡,让老百姓过上富裕幸福的日子。
”相框常对着龚全珍床头的那一面,是甘祖昌在田间研究水稻的照片。
另一面的照片,甘祖昌穿着将军服,俊朗而帅气。
1957年8月,甘祖昌主动向组织上辞去新疆军区后勤部长职务,回家乡江西省莲花县坊楼乡沿背村务农,龚全珍相随而归。
那一年,她34岁。
将军当农民,甘祖昌是新中国第一人。
龚全珍完全理解和支持丈夫的决定:“老甘不是一个普通的农民,正像他说的那样,…活着就要为国家做事情,做不了大事就做小事,干不了复杂重要的工作就做简单的工作,决不能无功受禄,决不能不劳而获‟。
”从新疆到江西,全家11口人的行装只有3个箱子,却带了8只笼子,里面装着新疆的家禽家畜良种。
龚全珍说:“当时走得急,生活用品老甘啥也不让多带。
到了莲花,乡下蚊子多,买蚊帐、买被套的布票都是向亲戚朋友借的。
”沿背村党支部书记刘淼林当年是龚全珍的学生,他向记者介绍,当时甘祖昌每月工资330元,生活上十分节俭,把2/3的工资用来修水利、建校舍、办企业、扶贫济困。
他一共参加建起了3座水库、4座电站、3条公路、12座桥梁、25公里长的渠道。
龚全珍全力配合丈夫,也把自己工资的大部分花在支援农村建设上。
回到莲花头几年,她没有做一件新衣服。
“当农民我不合格,但老甘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淡泊名利的精神我可以学。
”龚全珍在家里呆不住。
“在新疆我是老师,到了莲花我还可以去教书。
”她步行25公里到县文教局联系工作,被分配在九都中学任教。
这所学校条件很差,只有3名老师,她却一点不嫌弃,第二天就搬铺盖去了学校,每逢周末才回家帮丈夫和孩子缝补衣服、料理家务。
真切感受到甘将军对家乡眷恋之情的龚全珍,开始把自己赤忱的爱投入到这片红土地。
1961年,县文教局安排龚全珍到同乡的南陂小学当校长,在那里一呆就是13年。
后来,她又被调到离家不远的甘家小学当校长,依然还是老作风,吃住在学校,全身心地扑在工作上。
1986年3月,甘将军因病逝世,一只铁盒子是他留给妻子和儿女唯一的遗产,里面用红布包着3枚闪亮的勋章,那是1955年他荣获的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龚全珍明白,丈夫虽然没有留下任何物质财富,但这笔精神财富是拿多少钱也买不来的!甘祖昌和龚全珍夫妇的点点滴滴,家乡老表看在眼里,记在心头。
从江山水库下山,记者路遇坊楼镇江山村64岁的村民刘吉桂:“当年龚老师教过我,她和甘将军都是造福乡里的好人。
他们当年参加修造的江山水库,到现在还浇灌着近万亩农田呢。
我们都习惯叫它…将军水库‟。
”本色的分量人民给了我们荣誉,我们没有理由不为群众谋幸福。
只要还能动,还能讲,就要为社会做一点事,永不掉队——龚全珍相濡以沫几十载,龚全珍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已经同甘将军融为一体、须臾不分了。
为了不给子女添麻烦,龚全珍住进县光荣幸福院。
在幸福院度过的5年中,龚全珍没有把自己看作被照顾对象,而是当成院里的工作人员,拿出生活费帮大伙买营养品,自己动手擦地板、补衣服……乐于伸出援手的龚全珍,自己却很少开口寻求帮助,唯恐麻烦别人。
她在衣食住行、吃穿用度上始终保持着节俭朴素的作风。
子女们心疼老人,给她买了几套质量好些的保暖内衣。
得知一套要200来块钱,老人不停地念叨“买得太贵了”。
在萍乡琴亭镇小学,放学后,常能看到学校操场的树荫下,孩子们围坐在白发苍苍的龚奶奶身旁听她讲革命传统故事。
在县老干部宣讲团,龚全珍年纪虽大,却最活跃,经常到机关、企业、学校、社区做爱国主义传统教育报告,很受大家的欢迎。
30年来,没有人记得龚全珍去了多少地方、做了多少报告,但大家都记得,她从不要一分钱报酬,还经常自带馒头或面包,就着白开水当午饭。
“就在今年5月3日,龚老师还到我们乡讲了课。
”三板桥乡组织委员李亚琴说,中午11点半下了课,龚全珍坚持不吃乡里提供的午餐,要坐公交车回家。
那天很热,乡里不放心90岁的老人坐公交车,谎称下午有人回县城开会,饭后可以搭顺路车,老人这才留下,破例吃了一顿工作餐。
从14岁离开山东老家,到1949年入党,再到1957年离开城市回山乡扎根,龚全珍这辈子与甘将军一样充满传奇色彩。
但她总认为自己就是一名普通的老党员,为党工作是本分,离休不等于离岗,自己做的事情哪怕再小,都是在延续甘祖昌建设美好家乡的梦想。
曾有人这样问龚全珍:“您这么大年纪了,不在家安度晚年,整天忙这忙那,图个啥?”她回答:“十几年来,每次从睡梦中醒来,我都会听见老甘临终前说的那句话:…下次领工资,再买化肥,送给贫困户‟。
我们图个啥?不图啥!人民用小车推出了新中国,给了我们崇高的荣誉,我们没有理由不为群众谋幸福。
只要还能动,还能讲,我就要为社会做一点事。
我是一名老兵,要永葆党员本色,永不掉队!”榜样的能量我们是甘家的后代,不能给父辈抹黑,要老老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干事,力所能及地多帮助人——龚全珍的女儿“龚全珍”就是一块真金招牌,我们都服龚全珍、都认龚全珍——琴亭镇离退休干部党支书刘恩怀龚全珍始终以甘将军为榜样要求自己,同时又为后人、为社会树立了一个可亲可敬的榜样。
“我母亲就是这样的人,钱用在自己身上总觉得是浪费,总想着怎么能帮到别人。
”龚全珍的女儿甘公荣说,“现在母亲因为身体原因不怎么出门了,但她总是念叨还有没有困难的学生,得帮帮他们。
”受母亲的影响,在当地工商银行上班的甘公荣也习惯艰苦朴素的生活,乐于扶困助学,先后捐款5万多元资助贫困学生。
她经常这样提醒自己和子女:不管学什么做什么,都要先学会做人,最基本的就是做一名合格公民。
我们是甘祖昌和龚全珍的后代,不能给父辈抹黑,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老老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干事,力所能及地多帮助人。
2008年5月,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在县老干部局组织的会议上,龚全珍带头向灾区捐出1200元。
老干部局局长王慧敏回忆说:“在龚老的影响下,离退休老干部纷纷踊跃捐款,有些老同志还回家抱来干净的棉被衣服捐赠,让人非常感动。
”“…龚全珍‟就是一块真金招牌,我们都服龚全珍,大家都认龚全珍。
”琴亭镇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刘恩怀说,“2008年龚全珍倡导成立奖学扶助基金,并带头捐助1000元,不少单位和个人积极响应,基金累计超过26万元,已经奖励优秀生139人,扶助贫困生175人。
”2011年,琴亭镇组建了“龚全珍工作室”,聘请龚全珍做名誉辅导员,搭建起一个对党员干部和社区居民进行革命传统和理想信念教育的平台,吸引了很多年轻人加入。
琴亭镇因势利导,又组建了红色革命传统教育社区志愿者服务队,定期组织开展活动,扩大龚全珍工作室的影响力和示范带动作用。
而在整个莲花县,类似坊楼镇甘家村甘祖昌事迹陈列室这样的红色陈列室已经完工21处,未来将建成100处,树立具有莲花特色的党性教育品牌。
“甘祖昌将军体现了心系群众、革命到底的崇高境界,他的事迹和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4月1日,履新不久的江西省委书记强卫登门看望了龚全珍老人,深情地对她说,甘将军的精神对人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教育作用很大,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加强革命传统和理想信念教育有利于他们健康成长,“您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夕阳如火,沿背村那座龚全珍与将军一块生活了近30年的老宅,如今一部分成为沿背村的幼儿园,放学的孩子们蹦蹦跳跳地跟着家长回家。
房前两棵当年植下的柏树挺拔青翠,侧面的两株李子树枝繁叶茂,硕果累累,似乎仍可嗅出花开的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