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安全常识
电气安全基本常识

电气安全基本常识电气安全是指在使用电力设备、工具和设施时,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以避免电击、火灾和其他电气故障所造成的伤害。
电气安全是每个人都应该掌握的基本常识,以下是一些电气安全的基本知识。
1. 查看电源插头和插座:在使用电器之前,需要检查插头和插座是否完好无损。
如果发现破损或接触不良的情况,应及时更换。
2. 避免电源过载:电气设备和用电器具的功率不应超过插座的额定功率。
插座上部分会标有额定功率,使用时要注意不要一次性插入过多的插头,以免电源过载引发火灾。
3. 使用合适的电源线:使用电器时应选择适配电器功率的电源线,线材不应过长,以免电流损失。
同时,线材应保持完好无损,避免出现磨损或损坏的情况。
4. 插拔电器时先关闭电源:在插拔电气设备时,务必先关闭电源开关。
尤其是在插拔大功率的电气设备时,更要先关闭主电源,以避免触电风险。
5. 避免水与电接触:电器设备和水是不相容的。
在接触水的环境中使用电器设备时,需特别小心。
尽量避免电器设备进水,以免引起短路和电流泄露。
6. 防止线缆过热:高功率的电气设备通常会产生大量的热量。
在使用这些设备时,要注意不要让电源线过热,要放置在通风良好的位置,以免引发火灾。
7. 不乱拉乱拽电源线:在使用电器时,不要任意拉拽电源线,尤其是在拔掉插头时。
这样做容易造成线材脱落或线路损坏,增加触电风险。
8. 定期检查电器设备:定期检查电器设备的电线、插头和插座,确保其完好无损。
同时,检查设备的接地情况,确保设备是良好接地的,以减少电击风险。
9. 注意防雷措施:在雷雨天气中,应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
避免在雷雨中使用电气设备和接通电源。
在雷雨天气中,应尽量避免接地电气设备和金属结构。
10. 学习急救知识:学习基本的急救知识,了解电气伤害的处理方法。
如果发生电击事故,应立即切断电源并寻求急救。
总结起来,电气安全知识是十分重要的,我们每个人都要时刻保持警惕,合理使用电气设备,防止电气事故的发生。
电气的安全知识

电气的安全知识当带电设备发生某相接地时,接地电流流入大地,在距接地点不同的地表面各点上呈现不同电位,电位的高低与离开接地点距离有关,距离愈远电位愈低。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一些电气安全知识,供大家参阅。
电气安全知识(一)安全电压人体与电接触时,对人体各部位组织(如皮肤、心脏、呼吸器官和神经系统)不会造成任何损害的电压叫做安全电压。
安全电压值的规定,各国有所不同。
如荷兰和瑞典为24伏;美国为40伏;法国交流为24伏;直流为50伏;波兰、捷克斯洛伐克为50伏。
我国根据具体环境条件的不同,安全电压值规定为:在无高度触电危险的建筑物中为65伏;在有高触电危险的建筑物中为36伏;在有特别触电危险的建筑物中为12伏。
跨步电压触电当带电设备发生某相接地时,接地电流流入大地,在距接地点不同的地表面各点上呈现不同电位,电位的高低与离开接地点距离有关,距离愈远电位愈低。
当人的脚与脚之间同时踩在带有不同电位的地表面两点时,会引起跨步电压触电。
如果遇到这种危险场合,应合拢双脚跳离接地处20米之外,以保障人身安全。
相间触电所谓相间触电,就是在人体与大地绝缘的时候,同时接触两根不同的相线或人体同时接触电气设备不同相的两个带电部分时,这时电流由一根相线经过人体到另一个相线,形成闭合回路。
这种情形称为相间触电,此时人体直接处在线电压作用之下,比单相触电的危险性更大。
致命电流在较短的时间内危及生命的最小电流称为致命电流,在电流不超过百毫安的情况下,电击致命的主要原因是电流引起心室颤动或窒息造成的。
因此,可以认为引起心室颤动的电流即为致命电流。
人体触电时的危险性与相关因素人体触电时的危险性与以下各因素有关:(1)人体触电时,致命的因素是通过人体的电流,而不是电压,但是当电阻不变时,电压越高,通过导体的电流就越大。
因此,人体触及到带电体的电压越高,危险性越大。
但不论是高压还是低压,触电都是危险。
(2)电流通过人体的持续时间是影响电击伤害程度的又一重要因素。
电气安全知识有哪些

电气安全知识有哪些电气是电能的生产、传输、分配、使用和电工装备制造等学科或工程领域的统称。
下面店铺为大家介绍电气安全知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电气安全知识一、基本原则1、建筑施工现场的电工、电焊工属于特种作业工种,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其他人员不得从事电气设备及电气线路的安装、维修和拆除。
2、建筑施工现场必须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即具有专用保护零线(PE线)、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的220/380V三相五线制系统。
3、建筑施工现场必须按“三级配电二级保护”设置。
4、施工现场的用电设备必须实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制,即每台用电设备必须有自己专用的开关箱,专用开关箱内必须设置独立的隔离开关和漏电保护器。
5、严禁在高压线下方搭设临建、堆放材料和进行施工作业;在高压线一侧作业时,必须保持至少6m的水平距离,达不到上述距离时,必须采取隔离防护措施。
6、在宿舍工棚、仓库、办公室内严禁使用电饭煲、电水壶、电炉、电热杯等较大功率电器。
如需使用,应由项目部安排专业电工在指定地点,安装可使用较高功率电器的电气线路和控制器。
严禁使用不符合安全的电炉、电热棒等。
7、严禁在宿舍内乱拉乱接电源,非专职电工不准乱接或更换熔丝,不准以其他金属丝代替熔丝(保险)丝。
8、严禁在电线上凉衣服和挂其他东西等。
9、搬运较长的金属物体,如钢筋、钢管等材料时,应注意不要碰触到电线。
10、在临近输电线路的建筑物上作业时,不能随便往下扔金属类杂物;更不能触摸、拉动电线或电线接触钢丝和电杆的拉线。
11、移动金属梯子和操作平台时,要观察高处输电线路与移动物体的距离,确认有足够的安全距离,再进行作业。
12、在地面或楼面上运送材料时,不要踏在电线上;停放手推车、堆放钢模板、跳板、钢筋时不要压在电线上。
13、在移动有电源线的机械设备,如电焊机、水泵、小型木工机械等,必须先切断电源,不能带电搬动。
电气安全知识

企业未建立完善的电气安全管理制度 或未严格执行,可能导致电气事故的 发生。
电气设备未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可 能造成设备老化、损坏,引发电气事 故。
人员培训不足
操作电气设备的人员未接受足够的安 全培训,可能在实际操作中引发事故 。
03 触电事故及预防措施
触电事故的分类
直接触电
人体直接接触到带电体,如裸露 的电线、电器设备的外壳等。
维护社会稳定
电气事故常常会造成大范围的影响和损失,甚至可能引 发社会不稳定因素,因此电气安全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也 具有重要意义。
电气安全的基本原则
A
遵守法律法规
遵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是实现电气安全的前提条件。
预防为主
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减少电气事故的发 生,是实现电气安全的重要手段。
电气安全知识
目录
• 电气安全基本概念 • 常见电气安全隐患 • 触电事故及预防措施 • 电气火灾及预防措施 • 电气设备安全使用规范 • 安全教育培训总结
01 电气安全基本概念
电气安全定义
电气安全是指在电气设备使用、操作、维护和管理的全过程 中,通过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和事故控制措施,保障人身安 全、财产安全和设备安全,以及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 求的状态。
不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忽视安全防护措施, 冒险作业。
02
01
自然灾害
雷电、暴风雨等自然灾害导致电线短路、设 备损坏,引发触电事故。
04
03
触电事故的预防措施
加强电气安全教育
普及电气安全知识,提 高员工安全意识。
定期检查和维护
对电气设备进行定期检 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和 修复设备缺陷。
使用安全防护用品
安全用电知识安全常识大全

安全用电知识安全常识大全安全用电知识安全常识1、自觉遵守安全用电规章制度,用电要申请,安装、修理找电工,不私拉乱接用电设备,用电要安装漏电保护器。
2、不能往电力线、变压器上扔东西,不能在电力线附近放炮及燃放烟花爆竹、采石、修房屋、立井架、砍伐树木。
3、不能使用挂钩线、破股线、地爬线和绝缘不合格的导线接电。
4、不要将电话线、广播线与电力线混装在一起,同孔入室。
5、不能攀登、跨越电力设施的保护围墙、遮栏。
6、电灯线不宜过长,要将灯头固定,不要将灯头拉来拉去,当手电筒用。
7、不能私设电网防盗、捕鱼、狩猎、捉鼠。
8、不能在电力线下盖房子、打机井、堆放柴草、栽种树木。
9、晒衣服的铁丝要远离电线,更不能在电线上挂、晒衣物。
所种藤蔓植物不能缠绕电线。
10、教育孩子,不要攀登变压器,不爬电杆,不晃拉线,不在电线下放风筝。
11、不要在灯泡开关、闸刀盒附近放置易燃物品。
若发现异味时,应立即拉开家用闸刀,查清原因。
火灾时,应立即断电,失火来不及断开电源的,不要泼水救火,要用盖土、盖沙的办法救火。
12、不要在电杆上拴牲口,或用强力撞震电杆,不能在电线杆附近挖坑取土。
13、跨越房顶的电线,要与房顶保持2.5m以上的距离。
14、选择合格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漏电保护器)。
15、更换灯泡,要站在干燥木凳等绝缘物上,擦试灯泡或其它电器时,应断开电源。
16、家用电器异常时,要断开电源,再做修理。
新购或长时间停用的用电设备,使用前要检查绝缘情况。
17、临时用电,要办理相应手续,由电工安装,禁止私拉乱接临时电线,用后要及时拆除。
18、发现电线落地,人要离开10m以外,更不要用手去拾,并要看守现场,及时告知供电部门处理。
19、发现有人触电,不能用手去拉,应尽快切断电源,再进行抢救。
20、雷雨时不要靠近电杆和铁塔、避雷针等高电压设备。
安全用电知识培训一、电气安全概述电在造福于人类的同时,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统计资料表明,在工伤事故中,触电事故所占的比例很大。
安全用电常识

安全用电常识1、不要用湿手或赤脚时接触开关、茶座、插头和各种电器电源接口。
不要用湿布抹照明用具和电器设备。
2、操作电器、开关时最好用右手。
3、移动电器设备时必须切断电源。
4、每一件电器设备单独只用一个插座,不要假设干电器设备共用一个多用插座,以免互相影响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危害。
5、发现电器设备冒烟或闻到以为是要迅速切断电源进行检查。
6、通常情况下,电气设备使用完毕要及时切断电源。
7、发现破损电线要及时更换或用绝缘胶布扎好,禁止用普通医用胶布或药膏片包扎。
8、严禁攀登电杆、变压器等。
9、严禁私自开启公共变配电室和居民楼内开棺箱,以免发生事故。
10、在户外,如发现电线断线、落地线,不要靠近,并应就近及时报告电力部门处理。
11、在使用家电产品时,最好注意下面几件事:a.先阅读使用说明书,尤其要读懂注意事项。
b.弄清所有按扭的用处及具体操作程序再接通电源。
c.有些电器〔如电熨斗〕不能远离,以免引起火灾。
d.手脚和身体湿的时候不摸电器。
e.电器使用完毕,要关闭总开关,切断电源。
f.雷雨天,有些电器不宜使用。
外线安装电工安全操作规程1.遵守电工作业的一般规定和高处作业规程。
2.在六级以上大风、大雨、浓雾、雷电等情况下,严禁登杆作业。
3.登杆工作前必须检查杆基是否牢固。
对新立杆,在杆基未完全牢固以前严禁攀登。
对于明显倾斜,杆根腐蚀,以及冲刷、起土、上拔的电杆应先行加固,或支好架杆,打好帮桩和临时拉线后再上杆。
凡需要松动导线、地线、拉线的电杆应先检查杆根并打好临时拉线或支好架杆后再行上杆。
使用脚扣、登高板应符合安全规定。
4.杆上作业时,地面应有人监护。
材料、工具要用吊绳传递。
杆下坠物范围内不准站人,现场工作人员应戴安全帽。
5.杆上作业必须使用安全带。
安全带应系在电杆及牢固构件上,不得拴在横担或瓷瓶上,应防止安全带从杆顶脱出。
6.使用梯子时要有人扶持或绑牢。
7.登杆进行倒闸操作必须由两人进行,一人操作,一人监护。
电气安全基本知识

电气安全的基本原则
安全第一:确 保人身和设备
的安全
预防为主:采 取预防措施, 避免事故发生
责任明确:明 确各岗位的安
全责任
持续改进:不 断改进安全管 理体系,提高
安全水平
电气安全基础知识
电流对人体影响
电流通过人体时,会产生热效应、化学效应和机械效应 电流对人体的危害程度取决于电流的大小、持续时间、频率和接触面积 电流对人体的危害包括电击、电伤和电磁辐射 预防措施包括使用绝缘材料、保持安全距离、避免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带电设备等
应急处理措施
遇到电气火灾时, 应先切断电源,再 使用灭火器进行灭 火
当发生触电事故时, 应先切断电源或使用 绝缘物体将触电者与 电源分离,再进行急 救
在进行电气检修时 ,应先确认设备是 否已经停电,并悬 挂警示牌或专人监 护
当电气设备发生故 障时,应先查明原 因,再采取相应的 措施进行处理
电气安全教育和培训
掌握电气安全技能:通过培训和演练,让员工掌握电气安全技能,提高应对电气安全事故的 能力。
预防电气安全事故:通过培训和演练,让员工了解电气安全事故的预防措施,降低电气安全 事故的发生率。
提高应急处理能力:通过培训和演练,让员工掌握电气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方法,提高应急 处理能力。
感谢您的耐心观看
电气安全包括电气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维护和报废等各个环节。
电气安全要求电气设备、设施和系统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并经过检验合格。
电气安全要求电气工作人员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规定。
电气安全的重要性
保护人身安全:防止触电、火灾等事故发生,保障人身安全 保护财产安全:防止电气设备损坏,降低经济损失 提高工作效率:确保电气设备正常运行,提高工作效率 遵守法律法规:遵守国家电气安全法规,避免法律责任
电工安全基本知识_维修电工安全常识

电工安全基本知识_维修电工安全常识(1)严禁一线(相线或火线L)一地(大地)安装用电器。
(2)在一个插座上不行接过多或功率过大的用电器;
(3)不把握电气学问和技术的人员,不行安装和拆卸电气设备及线路;
(4)不行用金属丝绑扎电源线;
(5)不行用湿手接触带电器更不行用湿布擦电器;
(6)电动机和电气设备上不行放置衣服,不行在电动机上坐立,雨具不行挂在电动机或开关柜上方;
(7)堆放和搬运各种物资、安装设备,要与带电设备和电源线保持肯定的平安间距0.4kv 0.1m;10kv 0.7m;
(8)在搬运电钻、电焊机和电炉等可移动电器时,要先切断电源,不允许拖拉电源线搬移电器。
(9)在潮湿环境中使用可移动电器时必需采纳额定电压为36v的低压电器,若使用额定电压220v的电器,其电源必需采纳隔离变压器在金属容器中使用移动电器,肯定要用额定电压为12v的低压电器,并要加接临时开关,专人在容器外监护;低压移动电器应装特别型号的插头,以防误插入电压较高的插座上。
(10)雷雨时,不要走近高电压电杆、铁塔和避雷针的接地线四周,以防雷电入地时四周存在的跨步电压触电;切勿走近断落在地上的高压线,万一进入跨步电压区域要马上用单腿或双脚并拢快速跳到10
米以外的区域,千万不要奔跑以防跨步电压触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或缺乏应有保养知识造成的。因此,用户在使用新购买的家电产品之前应该仔细阅 读,并严格按照说明书的提示进行操作和保养,特别是说明书中“警告”的内容,用 户要格外注意,特别小心,千万不可置若罔闻,以免给自己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人身 伤害。
凡是金属材料制作的屏护装置,应妥善接地或接零。 ( 3 )间距措施
在带电体与地面间、带电体与其它设备间、应保持一定的安全间距。 间距大小取决于电压的高低、设备类型、安装方式等因素。
间接触电的预防
( 1 )加强绝缘
对电气设备或线路采取双重绝缘、使设备或线路绝缘牢固。
( 2 )电气隔离
采用隔离变压器或具有同等隔离作用的发电机。
3. 要有两级防触电技术措施 使用家用电器造成触电死亡,绝大多数是因为家用电器的金
属外壳因故障带电。解决家用电器金属外壳因故障带电伤人,可 采取的技术措施是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安装漏电保护器。国家 安全用电标准要求,采用两级保护,即在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的 基础上安装漏电保护器。形成防触电的双保险,确保万无一失。
场所(如金属容器内、矿井内、隧道内等)使用的手提照 明,应采用12伏安全电压。 凡手提照明器具,在危险环境、特别危险环境的局部照 明灯,高度不足2.5米的一般照明灯,携带式电动工具等, 若无特殊的安全防护装置或安全措施,均应采用24伏或36 伏安全电压。
触电原因
常见的触电原因: 1. 线路架设不合规格 2.电气操作制度不严格 3.用电设备不合要求 4.用电不规范 5.违章作业
跨步电压的大小取决于人体离接地点的距离和人体两 脚之间 L3
U
跨步电压
L 20米
跨步电压触电示意图
三、安全电压
➢ 不带任何防护设备,对人体各部分组织均不造成伤害的电 压值,称为安全电压。
➢ 世界各国对于安全电压的规定:有50伏、40伏、36伏、25 伏、24伏等。
➢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规定安全电压限定值为50伏. ➢ 我国规定12伏、24伏、36伏三个电压等级为安全电压级别. 在湿度大、狭窄、行动不便、周围有大面积接地导体的
四、触电预防措施
直接触电:人体直接接触或过分接近带电体
触
而触电;
电
间接触电:人体触及正常时不带电而发生故
障时才带电的金属导体。
直接触电的预防
( 1 )绝缘措施 良好的绝缘是保证电气设备和线路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 例如:新装或大修后的低压设备和线路,绝缘电阻不应低于0.5MΩ;
高压线路和设备的绝缘电阻不低于每伏1000MΩ。 ( 2 ) 屏护措施
( 3 )自动断电保护
漏电保护、过流保护、过压或欠压保护、短路保护、接零 保护等。
五、电气防触电措施
据统计,每年我国因家用电器造成触电死亡人数超过1000人。造成触电事 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家用电器配电不合要求;不按说明书的要求使用电器;使 用家用电器没有采取防触电技术措施;
怎样使用家用电器才能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呢?
用电器的保护
1)、用电器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的选用 凡使用三脚插头的家用电器需要对其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
2)、漏电保护器的作用与正确使用 漏电保护器是为了防止漏电或触电的保护仪器。当电器泄漏电流超过额定值(家
用漏电保护器的动作电流小于30毫安,动作时间小于0.1秒)时,该装置跳闸,断电。 装了漏电保护器的家庭,当人身触及一根导线,或触及漏电的家电外壳时,它能自动切 断电源,使人体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同时,能有效防止线路漏电造成电能的浪费。 我国近几年,漏电保护器的运行经验表明,推广使用漏电保护器,对防止触电伤亡事 故,避免因漏电而引起的火灾事故, 具有明显的效果。
许多家庭购买家用电器后,因插座不够用,自己私扯乱接,安装临时插座使用。有些用户 安装的插座不固定,随意乱放,哪里方便就放在那里,对家中的老人、孩子带来严重安全隐患。 因此家庭应尽量避免临时用电、杜绝私扯乱接。避免一个插座连接多个用电设备,更不许超容 量使用插座。 6、养成人走断电的习惯
家用电气在停止使用后要及时断开电源开关,尤其是电热毯、电暖气、电炉子等不能长时 间通电使用,更不能人不在后任然处于通电状态。
接触电压:是指人站在带电金属外壳旁,人手触及外壳 时,其手、脚之间承受的电位差
4.跨步电压触电
当电气设备或线路发生接地故障时,接地电流通过接 地体向大地四周流散,这时在地面上形成分布电位,要20 米以外大地电位才等于零。人假如在接地点周围20米以内 行走,其两脚之间就有电位差,这就是跨步电压。由跨步 电压引起的人体触电,称为跨步电压触电。
怎样使用电器才能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呢?
4、避免旧家用电器超期服役 近年来,使用“超龄”家用电器导致的安全事故越来越多。这是因为当家用电器超过使用
寿命后,电器元件会老化,电器内部绝缘不良,电器随时可能发生外壳带电现象,给使用者人 身安全带来伤害。因此,消费者应有“家用电器使用寿命”的概念,让旧电器按时退休,避免 旧家用电器超期服役。 5、尽量避免临时用电、杜绝私扯乱接
电气安全常识
电流大小对人体的影响:
电流的持续时间
电流的途径
电流路径
流经心脏的电流 与通过人体总电
流的比例
左手至脚
6.4%
右手至脚
3.7%
左手至右手 左脚至右脚
3.3% 0.4%
人体电阻的数值及影响因素
二、触电方式
1.单相触电
在低压电力系统中,若人站在地上接触到一根火 线的触电,即为单相触电或称单线触电,如图所 示。
人体接触漏电的设备外壳,也属于单相触电。
2.两相触电
人体不同部位同时接触两相电源带电体而引起的 触电叫两相触电,如图所示。
3. 接触电压触电:
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由于设备使用时间太长,内部绝 缘老化,造成击穿;或由安装不良,造成设备的带电部分 碰壳;或其他原因会使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带电。人若碰 到带电外壳,就要触电,这就是接触电压触电
怎样使用电器才能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呢?
2. 掌握安全用电常识 湿手不能触摸带电的家用电器,不能用湿布擦拭使用中的家
用电器;判断家用电器是否漏电,在手边无验电笔时,要用手的 背面接触家用电器的外壳,若漏电,则手因条件反射而弯曲,而 弯曲的方向又恰好是脱离家用电器的方向,这样,触电的时间很 短,不会有危险;家用电器停用时,拔掉电源插头;不带电修理 家中的线路或电器;搬动家用电器前,应关上开关并拔去插头, 并避免磕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