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三一引领中国桩工机械行业新发展
中国桩工机械现状及发展趋势

世界桩工机械比较发达的国家主要是德国、意大利和日本,最先进的设备和工法一般也是这三个国家首先开发的,其次是美国、英国、法国、荷兰、芬兰等国。
在全球桩工机械市场,宝峨、土力、卡萨格兰地的销售额应该居前三位。
近两年在我国交通运输业、能源、建筑业发展的带动下,特别是高速铁路建设拉动,我国桩工机械行业迎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
1 我国桩工机械的发展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受益于国家经济持续发展、固定资产投资拉动、国家振兴装备制造业战略的实施等利好因素,全行业得到持续发展。
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桩工机械分会统计,2010年我国桩工机械销售额80亿元,产品销售量5000台。
虽然产值上我国还赶不上德国、意大利等国,但是数量上已是世界第一。
1.1 旋挖钻机目前旋挖钻机在国内外的灌注桩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在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早就成为大直径钻孔灌注桩施工的主要设备。
国产旋挖钻机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1988年北京城建工程机械厂开发了履带起重机附着式旋挖钻机,20世纪90年代中期郑州勘察机械有限公司从英国BSP公司引进附着式旋挖钻机的生产技术,但由于此技术比较落后,配套起重机协调困难,没有形成批量生产。
1998年徐工集团开发成功了国内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旋挖钻机,但受到当时国内发动机、液压件、钻杆、动力头等配套件及使用的限制,也没有批量生产。
2003年以前我国的旋挖钻机主要以进口为主,价格昂贵,只有少数有实力的基础施工企业购买。
青藏铁路的建设一方面展示了旋挖钻机的优越性,另一方面也提醒了国内的生产厂家,基础施工机械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其后一些企业纷纷开发旋挖钻机,如北京三一重机、北京南车、湖南山河智能、福田重工等,国产旋挖钻机的开发成功大幅度降低了旋挖钻机的价格,打破了进口旋挖钻机一统天下的局面,使更多的用户买得起旋挖钻机,并且通过购买旋挖钻机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这种相辅相成的关系极大地推动了旋挖工法在我国的应用。
“十一五”、“十二五”期间我国投巨资进行铁路、公路、电力、城市公共设施等建设,尤其高铁建设为我国旋挖钻机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三一重工的战略分析分析

我国的工程机械制造行业的出现了明显的拐点,市场的需求量和整个行业的产量 明显冲突,供过于求现象日益明显。虽然工程机械制造业颓势明显,但是其在机 械制造业中的重要地位依然不可撼动。相比其他机械子行业中,工程机械制造业 的工业增加值和利润率始终占保持着领先地位。
Page 6
《机械基础零部件挖掘机加长臂产业振兴实施方案》、《农业机械实地安全检验办 法》等,国家政策的扶持使得工程机械挖掘机挖斗行业迎来迅速发展机遇。
由于长期粗放经营增长方式的影响,我国工程机械低技术含量的产品生产能力过剩, 而高技术含量的产品生产能力却严重不足,导致工程机械产品的档次不高,难以满 足市场上不断升级的客户需求。特别是在国内市场国际化的情况下,国内公司却仍 在产品低端同质化,低水平的价格战竞争上纠缠不清。我国工程机械企业在逐步走 出多数集中在产业链低端的局面,向拥有核心竞争力的高质产品的产业链高端迈进 中拥有广阔的空间。
Page 8
工程机械行业现有竞争对手众多,国内企业有柳工、三一重工、徐工、中联重科以 及山推等众多竞争者,国际则有美国卡特彼勒,日本小松以及德国西门子等公司。 就国内而言,虽然三一重工为中国最大的工程机械制造商,但其实力与中联业务等 相当,所以中联重科是其近期最大的竞争对手。可见在工程机械企业制造行业的竞 争是有多激烈。
社会文化环境因素:
比如:中建市政与三一重工强强合作,双方的合 作将有效实现优势互补,对国内盾构机技术实力 的提升起到促进作用。三一重工与北京市轨道交 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市政路桥、中铁五局、 中建市政战略合作以提升北京城市建设和装备产 业整体竞争力。
Page 4
国际市场对中国工程机械的需求旺盛,出口量值高速增长。但是和其他行业相比, 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要市场需求的机械工程行业的需求仍然很大。2012年,除保障 房建设投资、农田水利建设投资继续增长外,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逐渐回暖, 物价逐步回落,资金压力趋缓,预计2012年工程机械市场需求和2011年持平。 同时,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发展,必将带来基础设施、土建工程的繁荣,这将给 工程机械行业带来大的发展机会。就2014下半年工程机械市场需求情况预测来看, 中国铁路总公司对外披露,近期全国有14条铁路集中开工。业内人士称,当前铁路 项目集中开工将拉动对相关工程机械的需求。
行业分析——以三一重工为例

行业分析——以三一重工为例[摘要]本文介绍了三一重工的公司状况。
理论结合实际,对三一重工的行业分析从机遇和挑战两部分进行分析。
并且对三一重工2006-2010年5年财务数据的研究,具体分析了三一重工在机械行业中的地位。
[关键词]三一重工机遇挑战一、公司简介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由三一集团投资创建于1994年,总部坐落于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
三一重工主要从事工程机械的研发、制造、销售,是中国最大、全球第六的工程机械制造商。
三一重工产品包括混凝土机械、挖掘机、汽车起重机、履带起重机、桩工机械、筑路机械,主导产品有混凝土输送泵、混凝土输送泵车、混凝土搅拌站、沥青搅拌站、履带起重机、汽车起重机、旋挖钻机、压路机、摊铺机、平地机等。
目前,三一混凝土机械、挖掘机、履带起重机、旋挖钻机已成为国内第一品牌,混凝土输送泵车、混凝土输送泵和全液压压路机市场占有率居国内首位,泵车产量居世界首位,是全球最大的混凝土机械制造企业。
二、行业基本分析1.机遇(1)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为机械制造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全球制造的转移为我国机械制造业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机械制造业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随着我国的西部大开发及大规模的基础工程建设,必将得到快速的发展。
尤其2011 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将会延续。
各地的区域规划正在进行,其建设发展带来的增量给工程机械行业发展提供了机遇。
同时,2011 年1000 万套保障房的尘埃落定以及房地产新开工面积的有增无减,扩大了实质需求。
“十二五”期间对水利发展的重视程度大幅提升,公共财政对水利的投入将大幅增加,因此水利是未来的增量因素。
高铁的投资规模在今年仍将保持高位,高速公路建设也将保持高增长。
这些因素都使得行业高增长、高景气得以维持。
(2)根据工程机械行业协会“十二五”规划阶段性的目标,预计到2015 年,中国工程机械行业销售规模将达到9000 亿元,对应的行业年平均增长率大约为17%。
求新、求变:展现中国混凝土机械发展的新方向

维普资讯
纪念 版 产 品 BS F 研发 ,其占用空l/ , a J 机动灵活性强 , -, - J 3. , 61 其大容量 的 臂架展开速度快 ,轻巧 的造型可 以更 4 料缸可 以在泵送 同 方便 的适应各类复杂的工地 :拆下输 样体积的混凝土时 , 送 口的锥形管 即可接上地面输送管做 降低冲程 次数 ,并 固定泵进行泵送 :混凝 土出E压力达 l 能 降低 磨损 ,节 约 1 MP , 5 a 水平输送距离可达 8 0 垂 0 米,
中联重科的满足欧 …标准 自制
j 0 泵车 . 三一 重 工展 示的 米 5 到
0 造的最长臂架5 米泵车和上海 6
0 独辟蹊径 、根据市场需求开发
2 2米泵车 ,国内制造的混凝土
然 已经 走 出 了产 品 同质 化 的怪
威 了各自产品的差异化竞争。 南
MT M 2 0 . 2 0 61
维普资讯
际展览中心 , 作为中国
智能化 自动化 国际 化和绿 色环保 为主流 的阶段。
HBT 0 9 CH2 5 犁 1 D 3
机械行 业的领 先企 业 .
三一重工出手不凡 . 一 举拿下了 3 0 0 0平方米 的室外展 台。展会 上 , 三一首次全方位展示包 括 泵 送机 械 、路 面 机
0 的混 凝 土机 械 在 国 内垄 断 性 快 速 发展 步伐 。 造
车 不仅结构新颖 。 美观协调. 而且能
} 和意欲大规模进军国际市场的
E 志。
缩短就位时间。 当前 中国的混凝土泵车 自上世纪 9 年 快捷地布料就位 . 0
代批量生产以来 ,走过 了全套 引进臂 方近距离布料 作业 时 .在大臂未动作
三一重工企业战略规划

三一重工企业战略规划第一部分战略分析第一节行业环境分析重工业指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物质技术基础的主要生产资料的工业。
一个国家重工业的发展规模和技术水平,是体现其国力的重要标志。
三一重工是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全球最大的混凝土机械制造商、中国企业500强、工程机械行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最强企业、福布斯“中国顶尖企业”,中国最具成长力自主品牌、中国最具竞争力品牌、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标志性品牌、亚洲品牌500强,必需对国内外重工业行业的现状和走势有一个比较清晰的判断。
一、全球重工业行业环境及其变动趋势对三一重工的影响1.三一重工在国际市场中还有较大发展空间市场经济的运行表明,同以轻工业为主的早期工业化相比较,重工业化在培育和创造内需方面有着特殊的优势:首先,重工业产品大多与较高层次社会需求的满足相关,能够促使内需规模不断地扩张。
产业结构是随着需求结构的变动而变化的。
当人均收入水平提高到一定水平后,社会消费需求的增长主要来源于加工程度高的商品如耐用消费品等,社会消费需求与重工业的联系日益密切。
重工业产品既能为轻工业的结构升级创造条件,本身也能创造市场上的消费需求。
其次,重工业本身的产业关联十分广泛,其发展对内需总量增大的拉动效应是持续性的。
相对于轻工业而言,重工业的产业关联链明显要长得多。
一方面,重工业的发展能为许多产业的发展提供投入品,另一方面,重工业的消耗大,能为本国其他产业创造出巨大的市场需求。
最后,重工业对提高国际竞争力非常有利,从而能更好地利用国际市场来扩大国内的需求。
一个国家的重工业发展水平,决定其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直接制约其出口贸易和海外投资的竞争力。
而国际竞争力的模式不同,不仅影响一国利用外部市场和外部资源的能力,还直接影响到一国在开展国际经济交流时对内部需求的拉动效应。
以重工业为基础形的国际竞争力在这两个方面都有明显的优越性。
2.三一重工在全球重工业市场中占有一定地位三一重工从一个最初仅有几百万元资产的山村小企业到年销售收入过30 亿元的全国知名企业集团,仅仅10 年时间,年均80% 的增长速度堪称世界同行第一。
三一集团简介

三一集团简介三一集团有限公司始创于1989年。
十八年来,三一集团秉持“创建一流企业,造就一流人才,做出一流贡献”的企业宗旨,打造了业内知名的“三一”品牌。
目前,三一集团拥有员工19000余人,总资产131.64亿元。
2006年,全年实现销售总额81亿元、净利润6.58亿元,上交税金5亿元。
2007年1-6月,实现销售额62.61亿元。
三一集团主业是以“工程”为主题的机械装备制造业。
主导产品为建筑工程机械(包括全液压混凝土输送泵、混凝土输送泵车、混凝土搅拌站等)、路面机械(包括平地机、全液压压路机、沥青摊铺机、沥青搅拌站、铣刨机等)、挖掘机械、桩工机械(旋挖钻机等)、履带起重机械、非开挖施工设备(水平定向钻等)、港口机械(集装箱吊运机等)、煤炭机械(掘进机、采煤机等)全系列产品。
目前,三一已全面进入工程机械制造领域,其中混凝土机械、桩工机械和履带起重机为国内第一品牌,主导产品混凝土泵车已全面取代进口品牌,国内市场占有率居达56%,居国内首位,且连续三年产销量居全球第一。
三一是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全球最大的混凝土机械制造商、中国企业50 0强、工程机械行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最强企业、福布斯“中国顶尖企业”,中国最具成长力自主品牌、中国最具竞争力品牌、亚洲品牌500强。
核心企业三一重工于20 03年7月3日上市,是中国股权分置改革第一家成功的企业,目前市值居中国工程机械上市公司之首。
三一秉承“品质改变世界”经营理念,将销售收入的5%用于研发,致力于将产品升级换代至世界一流水准。
拥有国家级技术开发中心和博士后流动工作站,拥有授权有效专利334余项和50多项核心技术。
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驰名商标、全国“免检产品”、中国名牌产品。
2007年10月,由三一重工自主研制,代表国际最高技术水平的66米臂架泵车问鼎吉尼斯世界纪录。
在国内,三一建有上海、北京、沈阳、昆山、长沙等五大产业园。
在全球,三一建有12个海外子公司,业务覆盖达130多个国家,产品批量出口到8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三一集团的企业文化

(期中)课程作业题目:三一集团的企业文化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专业:工商管理*名:***学号:**********完成日期:2013 年 5 月 1 日二○一三年五月作为中国新经济时代推动器的中国民营经济,在资本与技术大融合的新时代下加强其企业文化建设成一种必然的趋势。
但我国民营企业在文化建设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本文以三一重工的优秀企业文化为例作初步探讨,希望能在现实意义上对中国的民营企业文化建设有所帮助。
三一集团简介三一集团有限公司始创于1989年。
自成立以来,三一集团秉持“创建一流企业,造就一流人才,做出一流贡献”的企业宗旨,打造了业内知名的“三一”品牌。
目前,三一集团年销售额800亿元以上。
2011年7月,三一重工以215.84亿美元的市值,入围FT全球500强,成为唯一上榜的中国机械企业。
目前集团拥有员工约5万名。
三一集团主业是以“工程”为主题的机械装备制造业,目前已全面进入工程机械制造领域。
主导产品为混凝土机械、筑路机械、挖掘机械、桩工机械、起重机械、非开挖施工设备、港口机械、风电设备等全系列产品。
其中混凝土机械、桩工机械、履带起重机械为国内第一品牌,混凝土泵车全面取代进口,国内市场占有率达57%,为国内首位,且连续多年产销量居全球第一。
三一是中国最大、全球第五的工程机械制造商。
近年来,三一连续获评为中国企业500强、工程机械行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最强企业、福布斯“中国顶尖企业”、中国最具成长力自主品牌、中国最具竞争力品牌、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标志性品牌、亚洲品牌50强。
三一集团的核心企业三一重工于2003年7月3日上市,是中国股权分置改革首家成功并实现全流通的企业。
三一秉承“品质改变世界”经营理念,将销售收入的5%-7%用于研发,致力于将产品升级换代至世界一流水准。
拥有国家级技术开发中心和博士后流动工作站。
目前共申请中国专利6363件,海外专利189件。
已获授权专利国内3640件,海外授权16件,居行业首位。
为“相信”颁奖,立下万亿市值新目标三一的新使命

伟大的时代成就了三一。
在跨越千亿营收之后,三一创始人、三一集团董事长梁稳根表示,三一面临的是新的旷世机遇。
4月29日,三一重工发布了历史最好季度成绩:一季度营业收入333.28亿元,同比增长93%;净利润55.38亿元,同比增长 164.16%,接近2010年全年业绩。
2019年,三一集团销售额突破1000亿元。
2020年,整体销售额继续增长至1368亿元。
2021年2月28日举办的三一节表彰晚会上,三一集团向一路陪伴公司成长的33名金牌员工派发每人100万元的巨额奖励,总金额3300万元。
此外,三一集团还向“千亿纪念券”持有者、抗震救灾英雄等一大批员工颁发现金奖励,总计金额高达1亿元。
重奖1亿元,梁稳根表示:“我要感谢你们,感谢你们对三一事业做出为“相信”颁奖,立下万亿市值新目标三一的新使命《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李永华| 湖南长沙报道三一节晚会上,梁稳根为员工颁发奖励。
的杰出贡献,特别更要感谢的,是你们对三一的信任。
”。
三一集团党委书记、三一重工总裁向文波说,有人选择了相信,有人选择了放弃。
今天,我们为“选择相信”而颁奖。
相信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从员工到高管,《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在三一听到的是不同的理解,有人说是对梁稳根团队及公司的信任,是对装备制造行业的信任;也有人说,是对时代的信任; 更多的是对实现“中国梦”的坚定信念。
如此种种,沉淀为三一文化的基因,也撑起三一大厦的四梁八柱。
三一文化基因:从血书立志、舍身报国为始35年、6万元起家,三一重工何以从一家乡镇小企业跨越式发展成为我国装备制造的标杆?在今年的三一节表彰晚会上,梁稳根第一次拿出了珍藏35年的兰帖。
这份斑驳印记的血书,揭示出三一力量的源泉。
血书中写道:“梁稳根,湖南涟源县人,今与袁金华、毛中吾、唐修国志同道合,愿结为兄弟,为中华民族腾飞贡献毕生心血……1985年10月30日。
”歃血为盟,矢志报国,听起来满是江湖义气和理想主义。
可偏偏,历史常常就是被理想主义者所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