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
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

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勾兴建一、基本情况本次月考是九年级学生进入初三后接受的第一次考试;为了使学生对即将面临的中考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了解;本次考试由学校自主出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
从我任课的九(3)班和九(4)班学生的参考人数来看;两个班参考人数88人;其中70分以上有1人;60--69分的有14人;50--59分有46人;40--49分有15人。
40分以下的12有人;九(3)班及格人数8人;平均分51.6;最高分66;最低分26;及格率为19.5%;优秀率0;九(4)班及格人数7人;平均分50.3;最高分70;最低分4;及格率为14.9%;优秀率0。
二、试题分析本次月考着重考点于一、二单元;第一部分基础知识;考查学生对字音;成语改错别字、修改病句、古诗默写等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如第1题是选错误的注音;出现的是一些常见的容易读错的字;部分同学判断失误。
这类基础知识要靠学生平时的点滴积累;教师应加强引导。
第2、3小题考察的是成语中的错别字辨识和运用;这几年对成语的考察加大了力度;通过学生的失分现象可知;学生虽然积累了不少成语;但在使用过程中仍不能准确应用;因此要加强平时的练习。
第11小题诗句默写;由于我在课上、复习的时候再三强调;狠抓默写;争取做到能拿到的分数坚决不失;所以;这道题大部分同学答的还是很不错的。
由此可以看出;我们教师在平时;一定要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落实。
只要我们重点抓了的;就立马好起来了。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是议论文为主;考的是《傅雷家书两则》;这是本份试题的重点失分阵地;全校满分几乎全无;少者扣掉3、4分;多者十分以上。
主要原因是;我们对议论文还没有进行系统的学习;到现在才学了一篇议论文。
虽然试题出的很规范;都是中考考点;中心论点;论证方法;补充论据等;但是对于学生们而言;确实是有困难的;这不怨学生。
相信在学习了第四单元之后;学生们准确掌握了议论文文体知识;再做起来;就不这么费力了。
初三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

九年级语文(上)综合测试题分析初三语文备课组初三语文的第一次月考的范围是九年级上册第一、二、六单元,全年级的试卷已批阅完,现对这份试卷质量与学生答题的情况分析如下:第一道大题积累·课本巩固中的第1-8小题,主要是考查课本里所学过的基础知识,比如第2、5、6、8小题,但第1、3、4、7小题考查的还是课外的内容,如果能够从我们所学的课文中出此类题目的内容,那会更符合这一大题的题目。
总的来说,还是能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的,从得分的情况来看,得满分40分的学生不多,得30-20分的较多,得几分的也有一些,这最主要是出现在普通班中,由此看来,还需抓紧学生的基础学习,字音、字形、成语的使用、病句的辨析、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古诗词的默写等要在教学中落实到位,打好基础。
第9小题是综合性学习,从题型看,本题较贴近生活,学生较容易把握,得分率高达96﹪,但得满分的同学相对较少,大多同学的语言表达不太理想,对所给信息的提取不够准确。
需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第10小题古诗词阅读,从分数上看,能拿到满分的人数只有20﹪,很多同学对诗词内容的理解,作者抒发的情感领悟还不够,在答题时没能抓住句子中的关键字词,回答问题时,有不少同学的书面语言啰嗦,答不到正点上。
第二道大题探究·阅读鉴赏中文言文阅读,10分题,实验班的同学有大部分能得到6分,但普通班的同学能拿到4分的人都少之又少,甚至有部分同学是一分未得的。
可见学生对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意思仍然掌握不准,不牢固,即使课堂上老师讲了,反复强调了,学生仍然不能够很好地翻译句子,尤其是课文内容理解不够深刻,答题时容易弄混淆。
现代文阅读中第14题,学生得分率较高,第一个问题是“特殊的时刻”指什么?学生都答到母亲擦地板时,但有些学生没有写母亲节那天,显得不够完整精确,时刻应指某天某时候。
第二个问题是为什么?学生基本上都答对意思。
第15题是问人物描写表达人物怎样的感情,这题学生很多都回答不完整,失分较多,主要是没有写出人物描写的方法,其实,学生都懂得这些描写方法,只是理解题意有误。
初三语文第一次月考成绩分析

初三语文第一次月考成绩分析李晶语文试卷上共有四道题,分别是“积累与运用”、“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在本次阅卷中,我主要负责“积累与运用"和“现代文阅读”两部分,现将阅卷中发现的问题以及今后努力方向总结如下:1、基础知识不扎实。
4分的生字题,得满分的不足一半,而且这只是前六课的生字,考的这几个词我们在小考中都涉及到了,可见学生在课后几乎没做过多的联系.2、学过的知识不注重积累。
16小题要求补充一个事实论据来证明“驾驭自己要懂得放弃”这一观点,学生全都懵了,写的乱七八糟。
其实我们在八下的《藤野先生》中就学过鲁迅的“弃医从文”的事例,可只有不足十人写了出来.还有第四题的默写中有一句涉及到八下《醉翁亭记》的一句话,学生也是错字连篇,可见学过的知识基本不做积累,这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的主要原因.3、名著读的不够透彻。
《水浒传》的阅读暑假已经留了相应的作业,但从考试效果来看,读是读了,但却不够通彻。
如今的名著题已经不局限在基本内容的阅读上,更注重人物形象的细致分析、自己的独到见解等,也就是主观性更强了.这就需要学生不仅要读,而且要细致的读。
4、阅卷中发现学生答卷不仔细,题有答串行的现象,而且不在少数,批卷中一律不给分,已提醒学生注意.努力方向:1、引导学生做好知识积累。
准备摘抄本,将平日所学语文知识积累到本上,既是巩固,又为以后的综合复习打下基础。
2、在保证教学进度的基础上夯实基础知识。
字词教学是语文学习的基础,除了及时听写之外,还要对错字进行积累,定期复习,相信问题不会太大。
3、个别语文偏科的学生要重点关注,如一班的刘洪霖、尹思成、韩一航、刘炫,二班的张良、杨为民、尹森、刘欣雨、高鑫鑫、顾吉福、万意等,与同成绩的其他同学相比,语文成绩不高,而且以男生居多。
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尝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争取不让这些孩子在中考中因为语文成绩而名落孙山.以上便是我对此次考试所做的分析.其实,无论是否有这样集中到一起的反思总结会议,我们每一位老师都在阅卷的过程中与同教研组、同年级组的老师进行过探讨,我们也是在这探讨中不断发现问题,不断纠正教学方向,以期待未来有喜人的成绩,也不负自己一年里的努力了。
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10月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10月第一次月考试卷(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测试范围:九年级上册第1-3单元一、基础知识综合。
(23分)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近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从国潮文化备受追捧到《只此青绿》红遍大江南北,从故宫文创热销全国到汉服风靡.海外,从对中华民族灿烂文明发自内心地chóng拜到精神深处的认同。
人们纷纷把目光转向中国传统文化,并自觉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创新中,推动全社会形成浓厚的文化自信氛.围。
这不仅意味着中国创新力量的jué起,还彰显着中国文化自信的觉醒。
(1)(1分)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mífēn B.mǐfēn C.mífèn D.mǐfèn(2)(2分)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chóng()拜jué()起2.(3分)为了记录九年级精彩的学习生活,班长小文提议制作一本班级纪念册。
为便于向同学们解释清楚编写流程,请你根据下图,撰写一份解释流程的文字稿。
要求:语言简洁流畅,条理清楚,不超过80字。
3.(2分)同学们邀请班主任王老师为班级纪念册写一篇序言,下面是王老师写的序言中的一部分,但句子顺序被打乱了,请你选出排序最合理...的一项()①从古到今,多少名人心向未来,或记史或写诗,其事迹令人鼓舞。
②司马迁隐忍苟活,心怀泰山之志,铸就史家绝唱。
③误落尘网心向未来,毅然折身归隐田园;④我们也要拥有无尽的勇气,不被风浪所阻,去闯出一个灿烂的未来。
⑤遭受宫刑心向未来,忍辱谱史巨著终成;⑥陶渊明远离世俗,独享悠然采菊,终得无悔自由。
A.⑤②③⑥①④B.①⑤②③⑥④C.①③⑥⑤②④D.③⑥⑤②①④4.(8分)为了让大家更好地感受到文化传承的魅力,酷爱古诗文的小博以幻灯片的形式呈现了一些古诗文名句,请帮他补写。
初三语文月考试卷质量分析

初三语文月考试卷质量分析有关初三语文月考试卷质量分析质量分析是对成品质量达到技术标准的要求和符合使用需要的程度所作的技术经济分析。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有关初三语文月考试卷质量分析,希望能帮到大家!一、试卷分析:本套试卷的考试范围,基础知识难易适中,重点突出,知识点考察全面,与中考题型较为吻合,虽然在课外阅读题上有一定的难度,但还是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
通过试卷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突出抓基础知识的教学,对课文的讲述也到位,围绕着教材教参以及相应的材料,在备课上课方面做的较好,重视作文教学,重视复习课。
所以学生试卷中基础知识的题目以及作文方面做的都比较好。
二、出现的问题:古诗文默写题很多学生知道填写哪一句,但是容易写错别字;文言文知识没有彻底识记,不该扣分的还是丢分了;课外阅读部分做得不是很好,学生不懂不同题型的.解题方法,下笔没有方向;名著缺背漏背的也不少;综合性学习得分不高,学生练习过少;作文存在审题不清、选材陈旧、观察力不强,知识面狭窄,书写潦草等问题。
三、具体改进方案:1、积累运用部分(古诗填空以及文言文)(1)强化文学基础常识的训练;(2)定期组织“古诗文默写”“文言实词译句”等练习,强化基础的巩固。
2、阅读部分:针对学生的特点和年级的特点,准备每周“课外阅读一测验”,强化考试两种文体的阅读。
3、名著部分:强调学生课外阅读名著,并以考试的形式来检测学生的阅读进程以及阅读效果,以督促学生真读书。
4、综合性:强化题型的训练,注重解题方法,做到对症下药。
5、作文:(1)强化学生作文的修改环节,让学生在修改作文中学会写好作文。
(2)优秀文章示范。
每周抽出30分钟(占用自习课)教师或学生推荐一篇适合阅读、有助于写作的好文章,字数在千字左右,注明推荐原因,查找文章赏析等与学生评议,促使学生积累好词妙句、写作方法,拓展学生写作素材。
(3)每周一练,小到片段写作,大到周记或者日记,培养学生的写作水平。
九年级语文(上)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报告

51.02% 17.3
4
6
56.90% 19.9
2
2
46%
16
8
10
56.20% 19.67
3
3
49%
17.5
5
5
48.50% 16.98
6
8
42%
17
10
7
得分率
100.00%
90.00%
80.00%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00%
1
2
6 2.22
3 10.87
1 0.00
9 2.17
6 2.17
6
12.00 10.00
10.87
8.00
6.00
系列2
4.00
2.00
2.27 2.22
2.22 2.17 2.22
2.17 2.17
0.00
0.00
0.00
1
2
3
5
6
9
10
11
12
13
总评
班级 1 2 3 5 6 9 10 11 12 13
66.67
61.36
57.78 54.35
50.00
67.39 68.89
69.57
65.22
48.89
40.00
系列2
30.00
20.00
10.00
0.00
1
2
3
5
6
9
10
11
12
13
优秀率
班级 1 2 3 5 6 9 10 11 12 13
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

九年级(2)(3)班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表
年级
九年级(2)(3)班
考试时间
科目
分析人
通过本次测评反映教学中存有的问题
1、平时作业中对学生要求不够严格,导致学生卷面书写不工整;
2、检查力度不强,致使学生基础掌握不牢固,古诗文默写的8分,得分不够理想;
3、教学中,未能长期对学生实行阅读指导,学生提取文本信息和总结归纳水平差;
2、增大对学生默写古诗文的水平检查与训练力度。增强对名句中同音字和易错字的训练,力争这部分不失分;
3.教育学生注意书写的规范性,减少错别字,达到卷面整洁、干净;
4、重视方法的指导与水平的培养。平时教学中要,增强阅读训练,扩大阅读面。侧重从词句理解、文章把握、要点概括、鉴赏评价、联系实际谈感悟等方面加以训练。
5、还要注重引导学生把握知识的迁移拓展。教育学生树立大语文观点。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沟通课堂内外、课本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6、作文增强平时的练笔,每周要求学生每周高质量完成一篇习作,是作文训练形成序列。一定要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反映生活、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良好写作习惯,学会写优质的记叙文。重视作文指导、作文评改、作后评析等几个重要环节。
初三语文试卷分析与反思

九年级语文月考试卷分析一、试题分析试题主要体现出以下特点:(一)重视语言积累与运用,作文命题内容贴近学生生活。
“积累与运用”考查内容紧扣教材,考查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素养及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运用语言的能力。
主要有字音、字形、正确使用词语、辨别语句、提炼主要内容、名著阅读、古诗文默写、作家作品文学常识等。
九年级重视古诗文积累与运用,加大了背诵默写的分值,内容取自课内篇目。
更加注重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
作文为命题作文,作文命题贴近学生生活,能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关注自我,关注心灵的成长。
学生写作基本没有审题障碍,可根据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来选材,抒写真情实感,充分展示个性。
这就给学生人人都能有话说,人人都有文章作,平时读书多、善于体察生活和反思的学生更是如鱼得水。
(二)文言文阅读考查的阅读材料出自课内。
主要考查学生文言知识的积累和实际运用能力。
在《语文课程标准》“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的指导思想下,课内外文言文阅读在积累、识记、理解的感性层面和思考、分析、综合的理性层面设题。
除了对理解词语含义、翻译句子、概括选文大意这类基础知识、能力的常规考查外,还加强了对整篇文章(或语段)的理解性、鉴赏性阅读的考查。
这些题涉及品味、鉴赏、拓展等诸方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
(三)现代文阅读材料一律从课外选取,试题注重对学生运用能力的考查。
现代文阅读材料全部出自课外,一律是完整文章,注重考查学生对现代文阅读材料的整体把握。
现代文阅读题目设置基本遵循“整体感知——局部探究——整体感悟”的阅读规律,有利于教给学生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引导语文阅读教学向良性发展。
现代文阅读重点考查学生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理清作者写作思路,理解作者思想感情,品味具体语境中词句意义和作用,根据提供语言材料筛选信息和表达个人独特见解等内容,主要考查了学生分析、概括、理解、感悟、筛选、鉴赏、思辩、评价等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
勾兴建一、基本情况
本次月考是九年级学生进入初三后接受的第一次考试,为了使学生对即将面临的中考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了解,本次考试由学校自主出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
从我任课的九(3)班和九(4)班学生的参考人数来看,两个班参考人数88人,其中70分以上有1人,60--69分的有14人,50--59分有46人,40--49分有15人。
40分以下的12有人,九(3)班及格人数8人,平均分51.6,最高分66,最低分26,及格率为19.5%,优秀率0;九(4)班及格人数7人,平均分50.3,最高分70,最低分4,及格率为14.9%,优秀率0。
二、试题分析
本次月考着重考点于一、二单元,第一部分基础知识,考查学生对字音,成语改错别字、修改病句、古诗默写等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如第1题是选错误的注音,出现的是一些常见的容易读错的字,部分同学判断失误。
这类基础知识要靠学生平时的点滴积累,教师应加强引导。
第2、3小题考察的是成语中的错别字辨识和运用,这几年对成语的考察加大了力度,通过学生的失分现象可知,学生虽然积累了不少成语,但在使用过程中仍不能准确应用,因此要加强平时的练习。
第11小题诗句默写,由于我在课上、复习的时候再三强调,狠抓默写,争取做到能拿到的
分数坚决不失,所以,这道题大部分同学答的还是很不错的。
由此可以看出,我们教师在平时,一定要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落实。
只要我们重点抓了的,就立马好起来了。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是议论文为主,考的是《傅雷家书两则》,这是本份试题的重点失分阵地,全校满分几乎全无,少者扣掉3、4分,多者十分以上。
主要原因是,我们对议论文还没有进行系统的学习,到现在才学了一篇议论文。
虽然试题出的很规范,都是中考考点,中心论点,论证方法,补充论据等,但是对于学生们而言,确实是有困难的,这不怨学生。
相信在学习了第四单元之后,学生们准确掌握了议论文文体知识,再做起来,就不这么费力了。
另一篇“中国公学十八年级毕业赠言”,答题情况大体与前无异,失分现象较多,尤其是17题,论点与论据的关键学生没能仔细掌握,答题不够完整,还是考虑不全面。
第三部分,语文的半壁江山——作文,以“每朵花都有自己的芳香”为和以“感受平凡”为话题二选一进行写作。
其实两篇题目都考查的是学生对身边人或事的观察与研究,比如第一单元《沁园春雪》中,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便写到了我们身边的,生活中的风流人物如:最美女孩孟佩杰,最美妈妈,最美司机,最美老师等等。
可见,视野不开阔导致他们思路狭窄,导致文章缺乏新意;另外,语言表达也伯仲分明,好的文章,字字句句都经得起推敲,值得品味。
差文章真的是,粗看还不错,细看却是
平淡无味,如同嚼蜡。
还有写作技巧等方面都需要提高。
三、下一阶段教学改进措施
1、继续坚持我们语文组的一些好的做法。
比如,对诗句默写的严格要求,在文言文教学上的细讲、详讲、讲透,字字落实,句句落实,重视词语积累,特别是课下有注释的词语,尤其是文言实词的积累。
引导学生积累、归纳、总结,运用所学到的知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2、实现课堂高效。
把重点难点的内容在一定时间内传授给学生,所学知识尽量当堂掌握。
我们在课上所问的每个问题都要目标明确,这节课是要提高学生的什么能力,不多,哪怕只有一个或者半个,完成了就好,学生答题的时候也要做到应对自如,明白这道题是要考我什么,答题的方法学生要了然于心。
这些都是靠我们在平时的一个个45分钟的课上来完成的,百川成海,平时做好了,学生的成绩不好也难。
所以,抓好课上的45分钟,比给课下学生布置无数的作业要强得多。
3、关注写作。
要坚持对学生进行审题训练,避免学生因审题失误而折戟沉沙。
鼓励学生多读书,使学生在阅读中去充分感悟、多方体验、深刻思考生活。
再引导学生用所得到的感悟,去关注生活细节、体验人间情感、挖掘人生内涵拓展思维,用向上的心灵去走进历史、思考人生,能够流畅的、生动的抒写文章、张扬个性。
此次不少学生用自己的观点去解读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表现出自己的深刻思考。
同时注意文体意识和技巧训练。
这
次那些有一定技巧的文章得分比较高。
应该适当让学生学会叙事、立论及多种表达方式,在作文中适当运用描写、烘托、照应、对比等写作手法,学会谋篇布局,还是多读,多写,多修改。
4、加强与学生的思想沟通,升入初三压力骤增,加上分班要适应新的环境,很多同学在起初很不适应,于是,我看到了很多老师很学生促膝而谈的情景,不管是班主任还是任课教师,都在帮学生战胜心理障碍,适应新的班级。
我想,我们应该把这一点坚持下来,每一位老师都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在他洋洋自得骄傲自满的时候,我们给他施加点压力,降降温,在他灰心倦怠的时候,我们的适时鼓励和肯定又何尝不是一剂良药呢?
说了很多,总之还是要做好平时的点点滴滴,把握好每一个45分钟。
多想方法,勤抓落实。
我想用分班后我在165讲的话来结束:登上金字塔顶端的,除了有凭借有力的翅膀和高超飞翔技能的雄鹰,还有脚踏实地坚持不懈的蜗牛,只要我们上好每一堂课,关注每一个学生,落实好每一个知识点,我们也必将登上金字塔的顶端!
四、试卷讲评重难点
1、对拼音、成语严格要求,在教学上的细讲、详讲、讲透,
字字落实,句句落实,重视词语积累。
引导学生积累、归纳、总结,运用所学到的知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重)
2、古诗词鉴赏、现代文阅读技巧,作文的审题和组材(难)。